中药材验收记录
中药饮片 中药材验收标准

各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专营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行为,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省局制定了《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验收标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对申请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专营企业的,省局将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严格审批。
对符合《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验收标准》的,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核准的经营范围仅限中药材、中药饮片。
对于中药材、中药饮片专营企业如需增加经营范围,必须按照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的规定,重新申领《药品经营许可证》。
二OO七年十一月三十日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验收标准第一章机构与人员第一条应建立完整的企业组织机构和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机构下设质量管理组、质量验收组。
第二条质量管理机构应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具有裁决权。
第三条从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人员无《药品管理法》第76条、83条规定的情形。
第四条企业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
第五条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必须是执业药师(中药),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专业知识。
第六条质量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应是执业药师(中药),具备三年以上(含三年)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管理工作经验,有丰富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别实践经验,能独立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在职在岗,不得兼职。
.第七条从事药品质量管理、验收、养护等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大专(含)以上药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同时应具有三年以上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经验,能够鉴别大部分伪劣中药材、中药饮片,并经相应的中药材专业培训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以上人员应在职在岗,不得为兼职人员。
第八条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购销人员,应熟悉中药材的采购加工、中药饮片炮制等知识,并经岗位技能培训,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一、目的:
保证中药材入库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品库。
二、适用范围:
储运部、质量管理部、业务部。
三、责任人:
1.
2.
3.
4.
5. 检查药品纯度,若中药材所含水量、灰分及杂质等不符合规定,不得入库,做
拒收处理,并报质量管理部。
6.验收员检查包括包装、标签的完整性、清洁度、有无水迹、霉变及其他污染情况。
若有异样包装应单独存放,查明原因。
7.对于贵细中药材须双人逐包逐件进行验收。
8.应加强对销后退回中药材的质量管理,应加大验收抽样的比例,对外包装有疑问
的,应逐件开箱检查。
9.有质量问题的中药材,经质管部确认后,开具验收单,入不合格库。
10. 非质量问题需要退货的中药材,根据采购部门的通知退回供货单位。
11.验收员据验收过程和结果如实填写中药材质量检查验收记录,详细记录药品品名、产地、供货单位、质量状况;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材还应记录其批准文号。
记
录保存年限为5年。
中药材 中药饮片的验收

几种药材水试法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
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
及其内含物的特征。 显微鉴别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采用
a、药材的性状不明显或外形相似而组织特殊或有明特征。 b、药材破碎不易辨别。 c、药材粉末。 d、用显微方法确定药材中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特征。
(2)、理化鉴别 每种中药材都含有一定的化学成份,这些成分特别是活性成分能代 表药材的质量。利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存在的某些化学成分的性质, 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优劣。 7、中药饮片炮制品的验收
几种药材水试法
19.石膏:取粉末2g,于140℃烘20分钟,加水1.5ml搅拌, 放置5分钟,呈粘稠固体。因石膏加热失去一部分结晶水而 成熟石膏,与水相遇,复变为生石膏而具有粘性。别的矿石 则无此特性。
20.银柴胡:正品水浸液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柴胡水浸 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21.板蓝根:板蓝根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或爵床科植物马 蓝的根。二者的鉴别点在于,菘蓝根的水煎液可显蓝色荧光; 马蓝根的水煎液则无蓝色荧光反应。
中药材、中药饮片真伪的的鉴别
(1)看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特征,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圆柱形、鸡爪 形、拳形、团块状等。如防风的根茎部分,蚯蚓头、海马的外形马头, 蛇尾、瓦楞身、蕲蛇,为翘鼻头、连珠斑,佛指甲等,在验收时对有些 很皱缩的花叶类、全草类药材先用温水浸泡一下,然后摊开观察。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

中药材的验收内容
供应商资质 外包装标准 药材外观标准 药材气味标准 药材纯度标准 干湿度标准 药材真伪标准 药材含量标准
中药材验收方法
查资质合同
查包装标签完整性、合法性 五看四试一闻:看形状、大小、色泽、表面、
断面,手试、口试、水试、火试,气味 杂质、水份、灰份检查 显微、理化鉴别 含量测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真伪的的鉴别
(1)看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特征,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圆柱形、鸡爪 形、拳形、团块状等。如防风的根茎部分,蚯蚓头、海马的外形马头, 蛇尾、瓦楞身、蕲蛇,为翘鼻头、连珠斑,佛指甲等,在验收时对有些 很皱缩的花叶类、全草类药材先用温水浸泡一下,然后摊开观察。 (2)看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一般有一定的幅度, 在看的大小与规律有差异时,应观察较多的样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 低于规定的数值。 a、选择有代表性和大多数、常见的药材进行观察,特大特小可不概括。 b、大小一般用厘米表示,细小的用毫米表示。 c、观察时,习惯将根茎、果实称作长、直径,鳞茎称作高、直径,皮称作 长厚宽,种子称作长、宽或直径。
1、必须建立完善、真实的验收记录 2、验收记录内容包括:购进日期、商品名称、 产地规格、数量、 生产企业、供货企业、批准文号、质量状况、 验收人员等内容 3、验收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三年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方法、内容
验收的内容 1、外包装的验收 (1)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外包装应符合药用或食用标准。 (2)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有外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标志。 (3)中药材包装上应标明品名、产地、供货单位,中药饮片 应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 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
2012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解读----收货与验收、出库

到货药品检查:规范第75条、附录3-6 1.拆除运输防护包装,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 2.出现破损、污染、标识不清等情况的药品,应 当拒收。 3.将合格药品放置待验区域或设置状态标志(冷 藏、冷冻药品应在冷库内待验) 4.收货人员在随货同行单(票)上签字后移交验收 人员。
待验区域就有明显标示或状态标志明显; 待验区域符合待验药品的储存温度要求; 特殊管理药品应当在符合其安全控制要求的专用区域内待验; 验收设施设备应当清洁,不得污染药品; 有电子监管码数据采集与上传设备。
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 1.无采购订单收货; 2.无随货同行单收货; 3.随货同行单项目不全或 信息与实际到货不符收货 ; 4.随货同行单未加盖供货 单位药品出库专用章原印 章,或加盖原印章不全的 ; 5.未留存运输凭证的; 6.收货用的凭证、记录等 未归档的。
第74条:冷藏、冷冻药品到货时,应当对其运输方式及 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运输时间等质量控制状况进行重 点检查并记录。不符合温度要求的应当拒收。
第76条:验收药品应当按照药品批号查验同批号的 检验报告书。供货单位为批发企业的,检验报告书 应当加盖其质量管理专用章原印章。检验报告书的 传递和保存可以采用电子数据形式,但应当保证其 合法性和有效性。
检查要点: 1.按批号检查检验报告; 2.检验报告提供单位质量管理专 用章齐全程度; 3.采用电子数据形式传递和保存 的应经过合法性和有效性验证; 4.无药品检验报告书收货的。 检查方法:现场抽取若干药品, 查同批号药品检验报告书齐全度 。
《进口准许证》(进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进口药材批件》(进口药材) 《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注明“已抽样”字样的《进口 药品通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进口国家规定的实行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必须有批 签发证明文件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 以上证明材料复印件必须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专用章。
中药材验收记录

中药材验收记录
验收内容
到货日期
年月日
应与到货验收单一致
□一致 □不一致
供货单位
应与到货验收单一致
□一致 □不一致
品 名
应与到货验收单一致
□一致 □不一致
产 地
应与到货验收单一致
□一致 □不一致
规 格
应与到货验收单一致
□一致 □不一致
数 量
应与到货验收单一致
□一致 □不一致
外 包 装
应完整、清洁、无污染
□是 □不符合
药材净度
应身干 无杂 无霉变
□符合 □不符合
来 源
抽查结果
抽查 件
备 注
验 收 人
复 核 人
中药材的验收记录,内容包括

中药材的验收记录,内容包括
1. 药材名称:记录被验收的中药材的名称,可以使用通用名称或学名。
2. 来源地:记录中药材的原产地或生长地,可以是国内或国外。
3. 规格要求:记录中药材的规格要求,例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4. 外观检查:记录中药材的外观情况,包括是否有异物、虫蛀、霉变等。
5. 气味检查:记录中药材的气味,如果有特殊气味需要特别标注。
6. 质量检查:记录中药材的质量情况,例如是否含杂质、是否干燥、是否有变质迹象等。
7. 检测方法:记录使用的检测方法,例如使用显微镜、化学试剂等进行检测。
8. 结论:根据检查结果给出中药材质量的评价,例如合格、不合格等。
9. 备注:记录验收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10. 验收人:记录对中药材进行验收的人员姓名和签字。
这些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中药材验收要求进行补充或调整。
中药验收流程

中药验收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验收申请:种植主体在完成中药材种植后,会向相关部门提交验收申请,同时提供相关的种植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资料。
现场验收:由科技局牵头,组织村三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等人员参与,对种植主体的中药材进行现场验收。
验收人员会对中药材的外观、质量、数量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验收签字:验收结果需要由户主现场签字确认,同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监会主任、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及县直部门参与人员也需要签字认可。
公示公告:验收结束后,村委会会组织召开会议审定验收结果,并在乡镇公示栏、“331”监管平台、微信群等渠道进行公示。
县直部门也会在县人民政府网站、“331”监管平台进行公示。
上报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村上将结果上报乡镇政府复核。
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项目管理人员会在项目补贴汇总表和资金兑付表上签字确认,并加盖乡、村公章后报县科技局审核、认定。
质量检查:在中药饮片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还会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检查,包括检查是否存在假冒、伪劣药品等问题。
如果发现质量问题,会及时封存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入库登记:经过上述流程后,符合要求的中药材会被允许入库,并进行详细的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品名、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合格标识、质量检验报告书、数量、验收结果及验收日期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中药验收流程可能会因地区和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进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