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的物种分类
林中一宝_羊肚菌_王峰

实用咨询山西科技报/2002年/03月/14日/第002版/林中一宝 羊肚菌王峰在我国莽莽针阔混交林丛林中,珍藏着世界上一种很珍贵的药食兼优的食用菌 羊肚菌。
羊肚菌俗称羊肚蘑、羊肚菜、狼肚菌、狼肚菜,它以其菌盖表面生有许多小凹坑,外观极似羊肚而得名。
它是一种野生珍贵食用菌,也是一种高级营养滋补品。
它多生长在潮湿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其主要品种有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短柄羊肚菌等七八种。
用羊肚菌烹制的菜肴,不仅口感好,而且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
据分析测定,每100g 干品羊肚菌中含水分12.68g,脂肪3.82g,蛋白质22.06g。
其中蛋白质含量是木耳的2倍,香茹的1.5倍,且极易被人体吸收,这一点是其他高蛋白食品难以比拟的。
羊肚菌含有19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丰富,高出一般食用菌的25%~40%。
羊肚菌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种类齐全,含量高。
据有关资料表明,羊肚菌含热量高;它还含维生素B_1、维生素B_12、维生素B_2及烟酸、生物素、吡哆醇、叶酸、多种氨基酸等。
每100g羊肚菌含矿物质元素钾2.8g,磷1.5g。
分别是冬虫夏草的7倍和4倍;锌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头菌的4倍;铁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头菌的12倍。
羊肚菌中还含有钙、镁、钠、铬等人体所需的元素,尤以有机锗含量高。
多种矿物质的存在,使羊肚菌更显得身份不凡。
羊肚菌药用价值之高历来为人们所推崇。
其药用价值之一是因其含有丰富的脂肪酸。
在羊肚菌脂肪酸的构成上,亚油酸含量占56%,油酸占28.4%,硬脂酸占2.02%,软脂酸占13.54%。
羊肚菌中含有的亚油酸不仅能降低胆固醇浓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能促进激素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强人体应急能力。
油酸具有防治肥胖、中风、,心肌梗塞、肾功能不全、贫血的作用。
羊肚菌在中医药方面还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补益功能,对精肾亏损、阳痿不举、性欲低下及头晕失眠、肠胃炎症、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饮食不振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同时还具有防癌抗癌、预防感冒、化痰理气、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医学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
羊肚菌介绍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又称羊肚菜,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世界上珍贵的稀有食用菌之一。
羊肚菌属多种荫类子实体的统称,因菌盖部分凹凸成蜂窝状,形态酷似翻开的羊肚(胃)而得名。
羊肚菌属低温高湿性真菌,喜阴,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和植被类型多样,一般在春夏之交出菇,其产量与降雨量有直接的关系。
它是世界公认的著名珍稀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功能齐全,食效显著.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具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效。
允其抗癌作用明显,对肌瘤细胞有强烈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在美国被称为“陆地鱼”,一直被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人体营养的高级补品。
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甘肃、新疆、陕西、辽宁等地,安徽、河南境内也发现有羊肚菌。
由于羊肚菌丰富的营养成分和重要的药用价值,人们称它为“天然、营养、多功能”的健康食品。
形态特征:羊肚菌,菌盖近球形、卵形至椭圆形,高4-10厘米,宽3-6厘米,顶端钝圆,表面有似羊肚状的凹坑。
凹坑不定形至近圆形,宽4-12毫米,蛋壳色至淡黄褐色,棱纹色较浅,不规则地交叉。
柄近圆柱形,近白色,中空,上部平滑,基部膨大并有不规则的浅凹槽,长5-7厘米,粗约为菌盖的2/3。
子囊圆筒形,孢子长椭圆形,无色,每个子囊内含8个,呈单行排列。
侧丝顶端膨大,粗达12微米,体轻,质酥脆。
羊肚菌生长环境:羊肚菌一般从低海拔的平原地区到3200m的高海拔地区都有所分布。
羊肚菌多生长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腐殖质层上。
不同种类的羊肚菌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也不一致,很多文献报道羊肚菌主要生长于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中或褐土、棕壤等。
羊肚菌在火烧后的林地上比较容易大发生。
羊肚菌一般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萌发子实体,因此野生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季节一般在每年3-5月或8-9月。
有研究表明,羊肚菌的野外发生条件主要取决于上年度11月份的降水量,而当年羊肚菌发生的迟早取决于当年春季5cm表层土壤温度是否稳定通过11.5℃。
羊肚菌分类_分布及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_李渊

收 稿 日 期 :2016-04-05 作者简介:李 渊(1987-),男,山西绛县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学研究及相关水质检测工作。
的子实体形态多种多样,种类界定困难,种间和种内划分也比较混乱。从分类学、分布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对羊肚
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羊肚菌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分类上相互矛盾的问题, 以期为羊肚菌的正确分
类、起源、传播和早日实现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 :羊肚菌;分类;分布;分子遗传学
中 图 分 类 号 :S646.7
·565·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年第 44 卷第 4 期
少,种间分类清晰,界限明确,容易鉴定;而羊肚菌 属的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羊肚菌属长期被地理变 化和生活环境等多个因素影响,使其具有复杂的营
养方式和生活史,致使羊肚菌的子实体形态多种多 样,种类界定也十分困难,属内种间的分类和种的 划分比较混乱(表 2)。
Key words:Morchella esculenta(L.)Pers; taxonomy; distribution; molecular genetics
羊肚菌(Morchella)又被称为羊肚蘑、羊肚菜和 阳雀菌等,外表酷似羊的肚子,是一种珍稀而著名 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深受消费者 青睐。
Abstract:Morchella esculenta (L.)Pers is rare and best-known edible fungi and it has very high nutritional value. It has not been implemented in large scale cultivation and the market demand. The morphology of fruiting body variety is diversity and hard to define. Interspecific and intraspecific division is chaotic. Here, the paper reviews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es of its taxonomy, distribution, molecular genetics developments, discusses the major issues remaining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for these two fungal organisms and suggest the approaches for future studies. The molecular taxonomy and morphology taxonomy of morels are mutually contradictory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correct classification of morels, origin and spread. The early realization of artificial cultivation is worth for looking forward.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羊肚菌的菌盖长1-3厘米,宽1-2厘米,表面有许多 凹坑,呈蜂巢状,颜色为淡黄褐色。
羊肚菌的柄长3-5厘米,直径约1厘米,表面平滑 ,呈浅褐色。
羊肚菌的生长环境
羊肚菌喜欢生长在湿润、肥沃的土壤中,pH值最好在 6.5-7.5之间。
羊肚菌需要充足的氧气来支持其生长,因此要保持土壤 疏松。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羊肚菌的基本概述 • 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 •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 羊肚菌的病虫害防治 • 羊肚菌的采收与加工 • 羊肚菌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01
羊肚菌的基本概述
羊肚菌的定义
1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因其形状类似于 羊肚而得名。
2
冻干处理
将采收的羊肚菌洗净后,进行冻干处理。冻干处理可以保留羊肚菌原有的形态和营养成分 ,同时提高羊肚菌的保存时间和稳定性。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能源。
06
羊肚菌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羊肚菌的市场现状与需求分析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羊肚菌作为一种高端食材,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 在健康饮食和有机食品领域。
羊肚菌喜欢在15-25℃的温度下生长,但是在3-4℃的低 温下也可以生长。
羊肚菌的生长过程
羊肚菌的生长发育分 为四个阶段:孢子形 成、菌丝生长、原基 形成和子实体形成。
在孢子形成阶段,羊 肚菌的孢子在适宜的 条件下萌发,形成菌 丝。
在菌丝生长阶段,菌 丝在土壤中蔓延、增 殖,逐渐形成菌核。
在原基形成阶段,菌 核分化出原基,进一 步发育成子实体。
灌溉水源
确保提供清洁、充足的灌溉水源。
羊肚菌生物学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山东农业科学 2021,53(10):149~156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 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1.10.023收稿日期:2021-07-06基金项目:山东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鲁渝科技协作)项目(2020LYXZ003);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GSF107028)作者简介:张建军(198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食药用真菌生物活性研究。
E-mail:zhangjj@sdau.edu.cn通信作者:贾乐(1967—),男,教授,主要从事食药用真菌和微生物学研究。
E-mail:jiale9015@163.com李广贤(1974—),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E-mail:lgxrice@126.com羊肚菌生物学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张建军1,贾乐1,李广贤2,周学标2,朱其松2,李景岭2(1.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羊肚菌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类可人工栽培的珍稀食药用真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多种药用价值。
根据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对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组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目前可栽培的羊肚菌品种多为低温腐生型蕈菌,需要较为严格的环境条件,大田栽培中外援营养袋的提供对于稳定羊肚菌的产量和品质起到一定作用。
生物活性方面,羊肚菌含有多糖、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抗肿瘤及器官保护等功效。
本文可为羊肚菌栽培技术研究及功能性食品药品的研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羊肚菌;生物学特性;生物活性中图分类号:S567.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21)10-0149-08ResearchProgressofBio characteristicsandBioactivitiesofMorchellaspp.ZhangJianjun1,JiaLe1,LiGuangxian2,ZhouXuebiao2,ZhuQisong2,LiJingling2(1.CollegeofLifeSciences,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an271018,China;2.InstituteofWetlandAgricultureandEcology,Shando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Jinan250100,China)Abstract Asakindofrareedible medicinalfungiwhichcanbecultivatedartificiallyinrecentyears,theMorchellaspp.showshighereconomicandvariousmedicinalvalues.Accordingtothereportedliteratures,wegeneralizedthebio characteristics,nutritionalcomponentsandbioactivitiesofMorchellaspp.inthispaper.Presently,thecultivableMorchellaspp.wasconsideredaslow temperaturesaprophyticmushrooms,whichneedstrictenvironmentalconditions.Intheartificialcultivation,thesupplyofnutrition bagsplayscertainrolesinstabilizingtheyieldandqualityofMorchella.Intermsofbiologicalactivities,theMorchellacontainspolysaccharides,aminoacids,fattyacids,traceelementsandotheractiveingredients,showingbetterantioxi dant,anti tumorandorganprotectioneffects.ThepresentreviewwasexpectedtoprovidereferencesforthecultivationofMorchellaspp.and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functionalfoods/drugs.Keywords Morchellaspp.;Bio characteristics;Bioactivities 生产中的羊肚菌(Morchellaspp.)是指目前能够进行人工栽培的一类蕈菌,分类学上隶属于子囊菌亚门(Asomycota)盘菌纲(Peziz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属(Morchella),最初由Dillenius建立,由Per soon和Fries等人修改验证后沿用至今,是子囊菌中著名美味的食用蕈菌。
羊肚菌简介

羊肚菌简介在自然界中,有很多解不开的谜,食用菌也是这样,有些珍贵菌类,人们根本无法弄清它的生长奥秘。
其中块菌、松茸、羊肚菌,在世界上已研究了100多年,至今都没有完全弄清它的奥秘之处。
这里主要谈一下我们在羊肚菌研究栽培过程中,10多年来遇到的奇怪和神秘现象。
同一品种不同表现当你驯化出羊肚菌新品种的时侯,在同一条件下菌丝生长却有不同的表现,特别是每接种一次,都与前次菌丝生长不一样,无论是菌丝的长短、粗细、快慢、颜色、长势及最后的表现都不相同。
哪怕是原来用过的,或是第一年出过菇的老菌种也是这样。
采取同样的菌种、同样的原料、同样的配方、同样的操作方法,同等的温湿度及内外界条件,却反应都有一定的差别。
有些有菌核,有些没有菌核,不过菌核有否、多少都不能代表出菇的象征,对于这个静态的菌丝生命在人为动态的环境下十分敏感,由此产生了变异的原因之一。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变异能使生物优胜劣汰,但羊肚菌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羊肚菌要从野生变为人工,改变了它的生态环境,尽管在非常优越的条件下,常常遇到的不是劣变优,而是优变劣,这与它本身的娇气柔弱有关,再加上寿命期很短、条件苛刻,变异成为是它的生存欲望,这种欲望又导致了生理变化。
这一变化往往带来了不出菇和不稳定的麻烦。
对于它的频繁变化,科学家难以准确把握技术方案,因此对人工栽培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同一环境不同差异羊肚菌的人工栽培主要是两大因素,即内因和外因的结合。
除复杂的内因而外,外因包括环境、气侯、场地、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病虫害、杂菌。
在完全同等条件下,有时侯出菇,有时侯就不出菇。
在同样的地方,有的出菇很密,有的出菇很少,甚至不出菇。
正如过去很多专家提到,“羊肚菌人工栽培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差”。
还有一种神奇的现象,在播种区不出菇,播种区1米以外出菇,一般在距播种30cm出菇的占多数,这种边缘效益在食用菌中还不多见。
有人认为“羊肚菌生长与植物有菌根关系”,但笔都不认为,只觉得它与环境、气侯、温湿度变化以及空气质量关系密切,在这几种复杂的变幻交替过程中促进了生理变化,形成子实体。
常见羊肚菌形状

子实体一年生,具柄,通常单生,有时数个聚生,圆锥形,新鲜时肉革质,无嗅无味,干后脆质或硬纤维质,高可达80mm;头部圆锥形,从上向下逐渐变粗,内空心,新鲜时浅灰褐色至黑色,干后深褐色至褐黑色,表面由不规则至皱折的脊组成,脊的两侧肉褐色;脊棱黑色,高可达2mm,最粗处直径约18mm;菌柄中生,新鲜时乳白色至奶油色,干后灰肉桂黄色,脆质,柄长可达50mm,直径可达12mm。
常见羊肚菌茵丝结构:
菌丝隔膜为简单分隔,无色,薄壁,IKI一,CB一,菌丝直径变化特别大,其形状从丝状到多边形,交织排列,直径为3~49m。
常见羊肚菌子实层
由子囊和侧丝组成;子囊长柱形,无色,薄壁,具囊盖,内有8个子囊孢子,长106-1689m,直径为13-189m;侧丝非常少见。
常见羊肚菌孢子:
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厚壁,平滑,IKI一,CB-,大小为(15~)15.5~2l(~22)×(8.9~)11.4~15(~16)gm,平均长L=18.389m,平均宽W=12.849m,长宽比Q=1.43(n=30/1)。
常见羊肚菌生长环境:
生长在阔叶树林地上。
生长季节及采集方式常见羊肚菌通常在春季出现,其子实体易腐烂,与基物着生不紧密,出现后可立即用手直接采集,并应及时晾干或烤干。
中国分布甘肃、河北、江苏、山西、西藏、新疆、云南。
常见羊肚菌药用价值:
常见羊肚菌具有益肠胃、化痰理气、缓解胃溃疡等功效;该菌菌丝体的水提液对酒精引起的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此外,其活性提取物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羊肚菌种植技术培训

羊肚菌种植技术培训作为一种珍稀的食用菌,羊肚菌在市场上的价格较高,尤其是野生羊肚菌更是稀缺珍贵。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羊肚菌的种植技术,尝试在室内或室外种植羊肚菌,以满足市场需求。
下面,本文将介绍羊肚菌种植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羊肚菌的种类和特点羊肚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牛肝菌科。
常见的羊肚菌包括红牛肝菌、灰牛肝菌和美国羊肚菌等。
羊肚菌的特点是菌盖类似于动物的胃,盖面呈褐色或棕色,中央部位稍凹陷。
菌柄较长,表面有细小的鳞片。
肉质坚实,质地细嫩,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菌类。
二、羊肚菌的生长环境自然界中,羊肚菌通常生长在酸性土壤、松树和冷杉之类的针叶林中。
因此,在种植羊肚菌的时候,必须要模拟这种生长环境,为其提供合适的土壤、光线、温度和湿度等条件。
以下是羊肚菌的生长环境要求:1、土壤:羊肚菌喜欢生长在松针、杉木和落叶等植物残枝上。
因此,在种植时要选择适合羊肚菌生长的松针、杉木和树皮、落叶等材料作为基质。
2、光照:羊肚菌一般在潮湿的阴暗和半阴暗环境中生长,不喜欢强烈的阳光照射。
3、温度:羊肚菌在15-25℃的温度下生长最好。
当温度低于5℃时,菌体会进入休眠状态,影响生长。
当温度超过30℃时,菌体易受到污染和干燥的影响,生长发育会受到损害。
4、湿度:羊肚菌需要比较高的湿度,通常保持在70%以上。
当湿度过低时,菌体会受到干燥的影响,导致生长发育不良。
三、室内种植羊肚菌的方法1、选材、消毒拌料首先需要选择好基质材料,通常选择松针、树皮、落叶等材料作为基质。
选择好材料后,要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处理方法可采用煮沸、烘烤或漂白等方法。
接着,将消毒后的基质材料拌入面粉、泥炭土、沙子等材料中,制成适合羊肚菌生长的拌料。
2、接种菌种将羊肚菌的菌丝体接种到拌料中,同时加入一些生长促进剂,如鸡粪、食用菌渣、酵母等。
接着,将拌料密封在塑料袋内,放在15-20℃的环境中,等待菌丝体生长。
3、养护管理当菌丝体长满整个袋子时,将其转移到阴暗潮湿的温室中,保持湿度在70%以上,温度在15-25℃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肚菌的物种分类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菌,民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满山走”的习谚,那么,羊肚菌有哪些物种分类呢?小编今天带大家看看羊肚菌的分类。
(有很多专业术语哦)
分类
特征
表面菌盖子囊柄
羊肚菌似羊肚状的凹坑,凹坑不定
形至近圆形,宽4-12mm,
蛋壳色至淡黄褐色,棱纹色
较浅,不规则地交叉近球形、卵形至椭圆形,
顶端钝圆,高=4-10cm,宽
3-6cm
圆筒形(280-320)μm×μm,孢子长
椭圆形,无色,每个子囊内含8个,
呈单行排列
柄近圆柱形,近白色,中空,上部
平滑,基部膨大并有不规则的浅凹槽,
长5-7cm,粗约为菌盖的2/3
小羊肚菌表面凹坑往往长形,浅褐色菌盖颜色较凹坑浅,棱纹
常纵向排列,不规则相互
交织。
圆锥形至近圆锥形,
高17-33mm,宽8-15mm 子囊近圆柱形,有孢子部分约100×16
μm,孢子单行排列,椭圆形,(18-20)
μm×(10-11)μm
柄长15-25mm,粗5-8mm,近白色或浅黄
色,基部往往膨大,并有凹槽
粗柄羊肚菌凹坑近圆形,大而浅,浅黄
色,棱纹薄,不规则地相互
交织菌盖近圆锥形,高约7cm,
宽5cm
子囊圆柱形,有孢子部分150×18μ
m。
孢子8个,单行排列,椭圆形,
无色,(22-25)μm×(15-17)μm。
侧丝无色,顶部膨大
柄粗壮,淡黄色,长约10cm,基部粗5cm,
稍有凹槽,向上渐细
小顶羊肚菌凹坑多长方形,蛋壳色。
棱
纹黑色,纵向排列,由横脉
连接菌盖狭圆锥形,顶端尖,
高2-5cm。
基部宽
1.7-3.3cm
子囊(210-250)μm×(15-20)μm。
孢子单行排列,(22-26)μm×(12-14)
μm,侧丝顶端膨大,直径达11μm
柄乳白色,近圆柱形,长3-5cm,粗
11-20mm,上部平,基部稍有凹槽
尖顶羊肚菌凹坑多长方形,浅褐色,棱
纹色较浅,多纵向排列,由
横脉相连菌盖长,近圆锥形,顶端
尖或稍尖,长达5cm,直径
达2.5cm
子囊(250-300)μm×(17-20)μm,
孢子单行排列,(20-24)μm×(12-15)
μm。
侧丝顶部膨大,直径达9-12μm
柄白色,长达6cm,直径约等于菌盖基
部的2/3,上部平,下部有不规则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