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从动画电影看美国的文化特征.

合集下载

评析美国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表现--以《小黄人大眼萌》为例

评析美国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表现--以《小黄人大眼萌》为例

评析美国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表现--以《小黄人大眼萌》为例王洁群【摘要】作为美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力分支,其动画产业也不容小觑地容本国传统与核心价值观于无形,将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一并植入受众的意识,从而产生文化认同。

影片中,他国文化元素即使被掺杂其中,原有的民族符号也以美国式思维解构重组,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得到世界各地受众的认可和接受,本文以《小黄人大眼萌》为例对美国文化的传播和价值观的输出进行评析。

【期刊名称】《今传媒(学术版)》【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2页(P83-84)【关键词】小黄人;美国文化;价值观【作者】王洁群【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05在《卑鄙的我》(又译:《神偷奶爸》)系列电影中抢尽风头的单细胞生物小黄人在万众期待中卷土重来,然而这次他们却以霸主的姿态为自己“立传著书”,与其说这是一部讲述小黄人历史的教科书,不如说是一个扭着屁股追逐梦想的种族寄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在电影中,文化概念的精妙巧思、角色性格的玲珑丰富和隐喻符号的别样纵横都足以见识小黄人及美国文化的大野心。

一、把坏事做成大事社会心理学有条定律是,“一旦当某个弱小的个体,与另外的同类组成帮派后,会瞬间找到归属感,变得强大。

”这就是宗教团体、军队、犯罪组织等存在的原因,而且常常被吸引的对象都是孤独软弱、受到欺压的群体。

而这次,结伴闯江湖的是小黄人。

小黄人们似乎从未掩饰他们生命的历程就是对霸权的追寻,愿意为“变坏”这项事业肝脑涂地。

比起失败,他们更害怕平庸。

依靠恶棍主人的强权魄力和族群扎堆的羊群意识,小黄人们坚定地秉持作恶的初衷,蹒跚地穿越时代,执着地更新主人却从未放弃“梦想”。

然而遗憾的是,“主人终结者”的小黄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群龙无首的小黄人们开始焦躁不安,他们以为自己缺失首领,但真正困扰他们的是在任何情况下不能遗忘的具有核心价值观的“美国梦”。

好莱坞动画电影《坏蛋联盟》的叙事范式及文化传播

好莱坞动画电影《坏蛋联盟》的叙事范式及文化传播

好莱坞动画电影《坏蛋联盟》的叙事范式及文化传播好莱坞动画电影《坏蛋联盟》的叙事范式及文化传播《坏蛋联盟》(Despicable Me)是一部于2010年上映的好莱坞动画电影,由法国动画公司Illumination Entertainment制作。

该片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角色受到了全球观众的喜爱,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同时也成功地传播了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首先,从叙事范式来看,《坏蛋联盟》采用了经典的主线叙事结构,包括开头、起承转合以及结局。

影片开头介绍了主人公格鲁的背景,他是一个以为自己坏透了的超级坏人,计划偷取月亮来增加自己的邪恶形象。

然而,在他计划实施时,一位野心勃勃的年轻犯罪首领维克托·宁子夫妇突然闯入了他的领地,并且在他之前实施了一个大胆的盗窃行动,偷走了埃及金字塔。

这一事件改变了格鲁的计划,同时也引发了剧情的高潮和转折。

格鲁改变自己的计划,决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一过程中逐渐揭示了他的善良本性。

最终,格鲁在救回他被维克托抓走的三个孩子的过程中,成功地转变为一个具有善良、爱与关怀之心的人。

其次,这部电影通过对别具一格的角色形象的刻画,成功地将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精神传达给了全球观众。

格鲁是一个有点蓬头垢面、头戴黑帽、说话带口音的坏人形象,但他与他的小黄手下,一群身材矮小、善良可爱、逗趣无比的小黄人相互作用,使整个故事充满了趣味和欢笑。

小黄人们顽皮可爱,喜欢玩耍、跳舞、互相对打闹,这种天真烂漫的特点与格鲁的冷酷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这些角色形象的设计,电影传递出了家庭和睦、爱与关怀、坚持不懈的乐观精神等价值观念。

同时,《坏蛋联盟》中还融入了美国流行文化的元素,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例如,在获取资金的过程中,格鲁加入了一档番茄酱销售的电视节目,并在节目中表演了自己的舞蹈,这种场景使得观众感到熟悉,也让观众对于美国电视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在电影中还有很多与美国现实生活和当代文化有关的细节,如格鲁和他的女友露西在一家咖啡店共进晚餐,这样的画面在美国生活中十分常见,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

从《极速蜗牛》谈美国儿童动画电影特色[权威资料]

从《极速蜗牛》谈美国儿童动画电影特色[权威资料]

从《极速蜗牛》谈美国儿童动画电影特色[摘要] 动画产业凭借自身的文化价值以及商业价值而被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制片公司寄予厚望,成功的儿童动画电影作品在带给观众娱乐之余能够在观众心中留下难忘而深刻的东西。

在世界动画电影市场中,美国儿童动画电影拥有最为广泛的受众群体,这与美国儿童动画电影的主题特色具有紧密的关系。

本文从阐述并分析电影《极速蜗牛》内容梗概及其主题入手,对美国儿童动画电影的主题特色作出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极速蜗牛》;美国;儿童电影;主题特色成功的儿童动画电影作品在带给观众娱乐之余能够在观众心中留下难忘而深刻的东西,美国儿童动画电影凭借自身独特的主题选取与立意特色获得了世界范围内儿童以及成年人等受众群体的喜爱与认同,这是因为这些主题能够让影片本身的内容跨越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时空的局限而进行传播,在体现自身民族文化思想的同时引发儿童乃至成年人的心理共鸣。

电影《极速蜗牛》内容梗概及其主题在一个普通住宅区的青草丛旁边,生活着安于现状的菜园蜗牛。

这群慢吞吞的蜗牛在西红柿园内朝九晚五工作以享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并躲避着乌鸦和人类等强大天敌的攻击。

然而,在这群普通的蜗牛中却有一个有着奇异想法的家伙。

特伯,作为一只平凡的蜗牛,它拥有正直、善良、可爱等诸多美德,同时有一个貌似天方夜谭的目标,它渴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只极速蜗牛并成为一名赛车手,并且它对方程式赛车手盖・尼耶极度崇拜,梦想能够获得风驰电掣的体验。

通过一次偶然的意外,特伯被吸进了涡轮增压的发动机中,液态的一氧化二氮浸泡了特伯的全身,这使他成为一只独特的赛车蜗牛:它的眼睛是可以自如开关远光灯,不小心碰到墙的壳子还会发出与汽车一样的防盗警报声,利用意念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播放出动感的汽车音乐,蜗壳上的蜗轮还可以发出绚丽的LED灯光,虽然看不到身体任何部位能够变成车轮,但是它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轮胎印,而更重要的并且是特伯最希望发生的是,他获得了可以与方程式赛车相媲美的220迈左右赛车级速度。

美国文化象征

美国文化象征

美国的文化象征1、野牛镍币今天,美国的硬币都用来纪念美国政府的杰出人物,其中大部分是着名的前总统。

但1913至1938年间发行的野牛硬币,却是为了纪念由美国拓居引起的两起相互关联的悲剧--野牛群的灭绝和美洲印第安人的毁灭。

此前一直是白人被用作美国硬币上的模特,而着名的艺术家詹姆斯·厄尔·弗雷泽却反传统而行之,起用了三名真正的美洲印第安人作为自己创作的原型。

由于大草原上不再有野牛漫步,弗雷泽为了镍币另一面上的野牛,只好到纽约中央公园的动物园里素描一只老野牛。

两年后,即1915年,此牛以100美元的价格出售,然后被宰杀取肉、剥皮,牛角制成了墙上的装饰品.2、芭比娃娃芭比诞生于二战后的美国。

它的创造者美泰公司创办人露丝·汉德勒见女儿喜欢玩当时流行的纸娃娃,兴致盎然地帮它们换衣服、换皮包,便想到应该设计一款立体娃娃。

而一次在德国度假时,露丝无意间发现了身高寸,三围39-18-33的德国娃娃“莉莉”。

正是这个娃娃激发了露丝的灵感,回到美国后,露丝立刻对莉莉的形象加以改造,让她看上去像玛丽莲·梦露(好莱坞影星)一般地性感迷人。

1959年3月9日,世界上第一个金发美女娃娃正式问世,露丝用小女儿芭芭拉的昵称给她命名,从此这位金发美女就叫做“芭比”。

目前,芭比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玩具品牌,足迹遍布全球150个国家,平均每一秒钟在世界上就有3个芭比娃娃被售出。

42年来,芭比始终保持着青春、亮丽的形象,曲线玲珑、光彩照人。

美泰公司平均每年要推出90组芭比系列娃娃,为使芭比更加人性化,美泰专门为她设计了朋友、家人;芭比从事的职业也各种各样,她当过明星、教师、工程师、甚至兽医;而最让孩子们着迷的是,芭比有数不清的漂亮衣服。

据统计,自问世以来,芭比和她的朋友们一共穿过近10亿件衣服,芭比以其迷人的形象征服了全世界。

芭比穿过的近10亿件衣服中,顶级设计师的作品也藏于其中。

3、自由女神像从落在美国纽约贝德洛斯岛的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

各国动漫特点

各国动漫特点

日本动漫日本动漫最为吸引人的一方面是它的故事性,对故事情节更是能产生种种争论。

比如《名侦探柯南》中关于幕后首领,《反叛的鲁鲁修》关于鲁鲁修的正邪之道等。

在叙述及表现中悬念迭生,不乏紧张刺激的元素。

同时更有众多作品贴近生活,叙述亲情、爱情、友情,以及人的意志及追求。

如《Clannad》的温馨及催泪,《未闻花名》友情的追思等。

题材的丰富,故事的引人入胜,又不乏给人深深的感动,这正视日本动漫所彰显的强大魅力。

同时,日本动漫表现手法上则比较细腻,注重刻画角色内心世界,人物关系情感错综复杂,具有一定的文化深度。

人物塑造的成功是其又一大特点。

日本动漫中的人物每一个都是立体的鲜明的,每一个人都有做某件事情的理由和意义,即使是一个反面角色也是让人认可的,甚至还有人向往。

日本动漫中没有绝对的善恶,当重重迷雾揭晓后,有时候会惊叹性地让人发现善与恶的转化,或者更多地对反面人物报以同情。

人物心里的矛盾,也体现着一种深深的哲学性。

具有很深的本土文化根源,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发展,日本动漫文化是繁荣的,也使其形成了动漫产业的发达。

日本将动漫作为日本文化对外输出的载体,在进行大规模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的同时,更重视动漫的的品牌效应,积极扩大原创产品,努力开拓衍生产品市场,展示日本形象。

总而言之,日本动漫是成功的,充满生命的。

美国动漫美国动漫更多只被称为美国动画。

因为比起日本丰富的漫画作品,美国更多的是动画的形式,梦工厂和迪斯尼代表着美国动画的成就。

和日本相比,近几年没有日本来势凶猛,但是在影院动画中,美国还是在全球范围内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引领着最先进的动画技术。

美国动画的一大特点就是它技术的发达,无论从特效制作还是音响效果,都是美国遥遥领先。

在影院同观赏美国大片一样,美国动画无疑将带来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将新兴的3D技术融入动画中,无疑又将是一大突破。

但是,视觉上的盛宴伴随着是直接财力上的投入,沿袭着hollywood一贯的大手笔制片体制。

论美国迪士尼动画特点、发展

论美国迪士尼动画特点、发展

论美国迪士尼动画特点、发展作者:常鹏举李荣发来源:《牡丹》2018年第33期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动画强国,引领着世界动画的发展方向。

动画是美国重要的艺术文化形态,而迪士尼动画在世界动画文化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已经被人们熟知。

迪士尼经历多年漫长的艰辛发展,始终站在世界动画的巅峰,受到全世界观众的认可与追捧,给众多人的童年带来了许多乐趣。

自1937年第一部动画片《白雪公主》问世以来,迪士尼公司陆续创作出无数的动画杰作。

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迪士尼是一个强大的梦幻工厂,其塑造的动画人物十分生动,每个都充满生机。

个个都是动画明星,这也为迪士尼带来了无数光彩与辉煌。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迪士尼风格鲜明的动画角色,从米老鼠出现那刻起,迪士尼出品的动画角色就被人们时刻关注,早期,迪士尼动画大都改编自童话故事,虽缺少原创性,却造就了一部部经典之作,如《白雪公主》《米老鼠和唐老鸭》。

迪士尼动画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更广阔、更美的世界,引导他们去体验外面的世界,体验一次又一次的冒险。

卡通动画片的根本作用是独立、生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早期的迪士尼动画英雄往往不同,王子和公主的爱情结局太多,形象差别不大,带有浓厚的迪士尼风格,爱情也是童话的一部分。

相信爱,爱是强大的。

迪士尼动画主要受众是儿童,动画的整体格调以儿童智力的发展为根本。

人们根据活泼形象的故事来缔造仁慈、机灵的动画形象,让孩子们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中感受到动漫世界的天然之美,使其愿意接受自然,酷爱动物,自觉爱护环境。

迪士尼动画也传播着一个不同种族的爱,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男人和女人互相关爱,让孩子们更早感觉一些哲学和人文关怀。

另外,成年人在劳累的工作后,看看动画片,有助于放松心情。

迪士尼可爱、搞笑、幽默和热情的动画精神可以让成年人放松心情,使其充满活力,保持乐观。

美国动画的文化精神无比强大,真诚、善良、美丽和诚信,是其动画精神的内核。

美国动画精神的表现形式为崇尚自力和自由,不断进步,乐观进取,诙谐乐观。

中日美动画对比

中日美动画对比

中日美动画一、美日中主要艺术特征(1)美国主要艺术特征迪斯尼风格的美国动画。

迪斯尼对于动画的理解,决定了美国动画片作为大众娱乐工具的发展方向,建立了鲜明风格。

迪斯尼动画的特点包括: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动作生动夸张,音乐优美动听,适合绝大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2)日本主要艺术特征手冢治虫首创借用电影镜头语言来绘制漫画,在有限经费的情况下,一有限的资源,制造出无限的效果.手冢治虫作品强调“人性”,成为日本动画的奠基精神。

作品中的角色多半具备复杂多面的性格,好人也有利欲熏心的时候,坏人也有动恻隐之心的时候。

即使不用煽情的手法美化人性,故事也会表现了他对人性的信心与期待。

宫崎骏不参照迪斯尼模式,每一部电影都有不同的故事结构、发展节奏和基调。

宫崎骏带领其工作室试用质朴的镜头语言,制作出精致细腻的绘画风格。

其作品富有深切的人文情怀、环保意识,是日本商业动画中的一股清泉。

(3)中国主要艺术特征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来自于中国的传统艺术,而中国传统艺术深受中国哲学、美学思想影响。

中国动画最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就是“写意”。

一是情节的写意。

与别的国家相比较,中国动画片在情节设计上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例如打斗动作中不是在于你死我活的结果,而是将打斗动作想舞蹈一样来表演。

而这种以舞蹈形式来演绎战斗场面的美术特征根源在于中国传统京剧将具体化的情节转化为象征性动作的表达方式。

二是动作的写意。

中国动画片中的动画设计注重“功能性”而不是“合理性”。

常常把现实的动作加以线条意象化,将日常动作转化为写意的表演。

三是主题的写意.中国动画片赋予寓教于乐的使命,往往通过幻想的故事表现深刻的主题。

主题往往含蓄、隐晦不像西方善恶二元独立。

二、中外动画审美与创作风格1。

美国动画的审美景观与创作风格(1)迪斯尼的动物美学“一切都始于一只老鼠。

"这是沃尔特·迪斯尼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因为在1928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的主角就是米老鼠米奇.在迪斯尼动画创作的早期,动物明星占据了重要的分量,其中最知名的明星莫过于米老鼠和唐老鸭了.随后增加了更多与米老鼠共同成为迪斯尼那一时代的动物明星,例如唐老鸭、高飞狗、小飞象等等。

美国动画电影意识形态探讨

美国动画电影意识形态探讨

美国动画电影意识形态探讨随着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强,美国动画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

然而,美国动画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也传播着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

首先,美国动画电影表现了美国文化的价值观。

美国是个多元化的国家,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族群和文化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动画电影中,这些价值观和世界观往往都得到了体现。

例如,好莱坞动画电影中普遍流行的“美式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以及对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的强调,都反映了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在《超人总动员》中,超级英雄被描绘为拥有正义感,勇气和愿意为社会公义而奋斗的英雄形象,这代表了美国社会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而在《疯狂原始人》中,主人公格鲁拥有个人英雄主义的精神,通过个人努力拯救家族,这也代表了美国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观。

其次,美国动画电影中呈现的是一种儒家式的教育意识形态,即通过成长和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和自我实现。

这种意识形态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并且通过不断的奋斗和成长来实现自我价值。

在《玩具总动员》系列中,人偶“伍迪”和“巴斯光年”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冒险,学会了相互支持和自我牺牲,从而实现了自我价值和成长。

这种意识形态,不仅仅适用于动画中的角色,也同样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

最后,美国动画电影传递出的还有一种多元化的价值观。

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包括对不同文化、种族、性别和性取向的尊重和包容。

在《疯狂动物城》中,动物们被描绘为具有不同种族和性别的可爱生物,这代表了对多元文化和种族的尊重和包容。

而在《精灵鼠小弟》系列中,同时出现了女性和男性的角色,这代表了对性别平等的追求。

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多元化的文化特征。

总之,美国动画电影是一种具有重要意识形态的艺术形式。

它传递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娱乐,还包括了美国文化价值观、努力成长和多元化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不仅是美国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从动画电影看美国的文化特征
[ 10-03-22 09:03:00 ] 作者:孙英丽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动画电影文化特征
【论文摘要】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新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美国式文化体系、特征鲜明,主要包括文化的包容性、幽默性、实用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

文章从动画电影的独特视角分析了隐藏于其背后的文化特征,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式.结合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进一步阐明了美国文化的核心.借以指导我们反思我国文化传统的优劣,更好地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服务。

美国是个由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加上本土印第安人建设并发展起来的新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没有所谓单一的民族传统,但是具有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当中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经济强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它的经济实力又使它具有相当巨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因此,形成了美国文化与欧洲其他国家发展所不同的特点,有着自己特有的美国式文化体系。

美国文化具有多种特征,包括幽默性、包容性、实用性、个人英雄主义等等。

这些特征可以从火热的美国动画电影中窥见~斑。

美国动画电影是世界电影当中的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但是又非常独特的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强地影响着全球文化的发展。

研究美国文化特性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

一、美国文化的包容性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包容性、多元化、开放性。

从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来的大批移民,带着各自梦想来到美国这个梦幻般的国度,他们把本土的传统思想。

宗教习俗、习惯等文化带到美国,成为美国多元化发展的基础。

任何国家的文化在美国这里都能够找到影子,正是因为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融合各国的文化,从而创造出了让世人瞩目的“新文化”。

同时美国文化随着时代发展,其文化的包容性不断地被显示出来。

一方面美国具有比较开明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有能够包容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习俗。

如在影视娱乐业方面,美国动画电影已垄断了世界动画影视业的大半天下,他们的题材来自世界各国。

如动画电影《埃及王子》是来自埃及文化,《小美人鱼》取材于丹麦童话,《花木兰》《功夫熊猫》取材于中国等。

这些影片无不大获成功。

究其原因,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这些国家以及文化内涵的处理上。

美国是一个生机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家。

以《功夫熊猫》为例,影片中处处展现着中国元素,“中国乐曲”“中国功夫”“国宝熊猫”,中国特色的食物如饺子、包子、馒头和阿宝家传的“秘制汤面”等无一不体现着华夏风味,能将中国元素及中国文化这样潜移默化地具体地应用于影片中,把这样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武术直观、幽默地展示给世界,捷足先登,做到了中国的艺术家们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情。

这种包容、开放的精神实在是令人佩服。

但另一面又显现出美国文化的侵略性的一面,美国正是通过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进行“美国化”,贴上美国的标签之后,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并为其刨造出巨额利润。

不过,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中国电影文化业的现状,过于狭窄,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创造力、想象
力,在本质上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从迪斯尼拍摄《花木兰》到派拉蒙拍摄《功夫熊猫》,10年过去了,我们不能只是“愤怒”地抵制,捶胸顿足,我们更期待中国电影艺术的崛起。

二、美国文化的幽默性
幽默、自由特色是美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这是由美国人的活泼、天真、好动、非权威化的性格所决定的。

比如动画片《猫和老鼠》就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美国文化的幽默感。

在人们心目中过街喊打的老鼠,是一个恶心反胃的动物,在影片中却几乎成为人们同情怜悯的对象,没有一点令人讨厌的感觉,只有无尽的幽默。

影片中可爱的小老鼠在老猫的残暴下游刃有余地被变成各种形状;Jerry把T0m提着脚摔来摔去的场景描写;Tom把Jerry 舞台的一块锯掉,掉到底下的竟然是周围的舞台时等,深深被这种美国式的夸张幽默所折服;美国式的幽默在《汽车总动员》这部片子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Guido和Luigi在赛道上仅仅用一瞬间就帮马奎恩换好了四个轮胎,让先前还嘲笑他们的小鸡团队的人吃惊地把自己的挡泥板都掉下来了。

该片在细节方面有很多幽默性的表现,非常独到,耐人寻味。

除了动画电影,美国广告设计的幽默也是世界闻名的,他们天性乐观,这种性格自然从各种设计上表现出来,成为他们设计的一个特征。

美国人常常说:如果都可以达到功能目的,为什么要那么严肃?这种民族心态,是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

而我国动画电影则相对严肃的多,无论早期《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还是后来的《宝莲灯》,无不体现强烈的“寓教于乐”的精神,处处透着中国文化的严肃感,说教色彩太浓,可看性不强,很少有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最终人们脑海里记住的也只有原来的神话及故事,而非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

而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猫和老鼠、史努比及《小鸡快跑》中的小鸡等等众多的幽默形象,经久不衰地赢得了世界各国观众,受到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喜爱,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并成为美国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创造动画史上少有的奇迹。

三、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一词最早是从希腊文可而来的,含有行动的意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深受欧洲大陆文化影响,黑格尔、笛卡儿等思想对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有深刻影响,实用主义存美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它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作为民族精神,在第一时期主要体现为敢于冒险和开拓,重行动、重实效。

第二时期主要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

第三时期主要体现为对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寻求妥协协调及解决、法,实用主义在美国仍然存在并发展。

今天,在美国人眼里仍然是有用就是真理,成功豪虻是真理实用主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造就了美气质,时影响了整个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