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制药有限公司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颁发单位:GMP办公室

工艺规程批准程序

目录

1、剂型及规格 (3)

2、处方和依据 (3)

3、生产过程质控要点 (3)

4、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4)

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

6、工艺过程中所需SOP名称及要求 (8)

7、工艺卫生及环境卫生 (8)

8、工艺验证及具体要求 (9)

9、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9)

10、物料平衡及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9)

11、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0)

12、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10)

1.剂型及规格

剂型:合剂。

2.处方和依据

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第二部。3.生产过程质控要点:

4.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1 生产前准备:

5.1.1上一批次是否进行清场。清场者、检查者是否签字,将“清场合格证”

副件归入本批生产记录。未取得清场合格证不得进行下一批次的生产。

5.1.2检查生产场所的环境、设施卫生是否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不得

有上批生产遗留物。

5.1.3检查设备有“已清洁”标牌,并进行试运转,检查合格后,挂上“运

行中”标牌后才能使用。所有工具、容器、设备是否已按清洗规程完

成并符合标准。

5.1.4对计量容器、衡器要进行检查、校正以后才能使用。

5.1.5检查与生产相适应的相关文件,记录等是否齐全。

5.1.6对所用物料、半成品核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准确无误后方可

使用。

5.2 指令的下达:

由生产部提前一天下达批生产指令单与批包装指令单,质管部审核后工艺员将批生产指令一份送中药原辅料仓库管理员,另一份送生产部口服液车间班长,准备生产。

5.3 备料

仓库管理员根据批生产指令,按《原辅料备料、称量岗位操作规程》准备所需原料、辅料,按包装指令和《标签、包装、使用说明书管理制度》准备规定数量的包装材料。并由质量监督员复核品名、数量、规格、编号、检验报告单,复核无误后,通知生产部领料。

5.4 领料

5.4.1由领料员接收物料,领料时严格按《领料岗位操作规程》操作,并由

质量监督员进行监督复核,复核物料的品名、规格、编号、数量、供

货单位及检验合格证明,核对无误后由领料员在领料单及批生产指令

单上签字。领料员将物料送到车间,在提取车间将包装袋外灰尘用抹

布擦试干净。

5.4.2不合格的物料拒绝接收。

5.5 称量

5.5.1进行生产前检查,检查合格后按《提取车间称量配料岗位操作规程》进行

操作。

5.5.2原料、辅料按生产指令单下达的要求的重量及原料水分、含量进行计算称

量,填写岗位记录和盛装单并悬挂于周转桶上,标明品名、批号、编号、数量、使用日期、使用者。剩余的原料退回原料库。

5.5.3称量后的净药材,从提取罐的投料口放入提取罐中,打开自来水阀门加入

自来水3000kg,封闭投料口。

5.5.4称量后的原料转入提取岗位后,按称量间清洁规程清洁,清场后通知QA

人员进行检查,QA人员检查合格后,在记录上签字,并发放“清场合格

证”。

5.6:提取

5.6.1进行生产前检查,检查合格后按《提取车间煎煮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6.2按照LYTQ-5000型多功能提取罐操作规程操作,提取1小时。按照BAW型

卫生泵泵操作规程,打开卫生泵,将提取液经过滤器进入储液罐。然后加水800kg进行重复提取,提取1小时,打开卫生泵,将提取液经过滤器进入储液罐。再加水500kg重复提取,提取1小时,打开卫生泵,将提取液经过滤器进入储液罐,合并滤液。

5.7:浓缩

5.7.1进行生产前检查,检查合格后按《提取车间浓缩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7.2按照2SK-P水环式真空泵操作规程,打开真空泵,双效浓缩器内呈负压时,

打开储液罐与WZ-1000型双效浓缩加热器之间的阀门,按照WZ-1000型双效浓缩加热器操作规程,将提取液放至双效浓缩器罐体的1/3处,开始浓缩。每20分钟在取样口取样检测浓缩液的密度,浓缩液浓度达到1.2-1.25时,停止浓缩,放出浓缩液于密闭容器内,转到口服液车间。

5.10 称量

5.10.1进行生产前检查,检查合格后按《称量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10.2将装有提取物的密封桶送到口服液车间称量室,按照《原辅料、内包材

进入洁净区操作规程》进行拆包。

5.10.3生产经理根据流浸膏的重量计算提取流浸膏、纯化水的批次(400L)用

量,批次总量为400L。称量岗位操作人员按生产指令单要求的重量计算

称量,填写岗位记录和盛装单并悬挂于周转桶,标明品名、批号、编号、数量、使用日期、使用者。剩余原辅料退回原辅料库。

5.10.4称量后的原料、辅料转入配液岗位后,工作人员按称量间清洁规程清洁,清场后通知QA人员进行检查,QA人员检查合格后,在记录上签字,并发放“清场合格证”。

5.11配液

5.11.1按生产前检查程序对配液室进行检查,并记录混合室温度、相对湿度。

5.11.2先取双黄边清膏放入配液罐中,加纯化水至200L,搅拌均匀,加纯化水

至400L,按1‰量添加苯甲酸钠,搅拌均匀,调节PH值为5.0-7.0。过

滤,通知取样员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发放半成品合格证。半成品交

接后,按《口服液配液岗位清洁规程》清洁,清场后通知QA人员进行检

查,QA人员检查合格后,在记录上签字,并发放“清场合格证”,设备

发放“已清洁”标示牌。

5.12 内包装:

5.12.1进行生产前检查,按《领料岗位操作规程》领取包装材料,并核对物料

的品名、数量、规格等与包装指令是否相符。根据包装指令核对半成品

的品名、数量、规格、批号及半成品检验报告单,核实无误后按《口服

液灌装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将检验合格的半成品打入灌装、旋盖

机上进行分装,QA人员随时抽查,检查装量及严密性。

5.1

6.2完成后核对包装材料数量,并填写岗位操作记录。剩余的包装材料按《剩

余包装材料处理程序》处理。

5.1

6.3将内包后的待包装品交外包岗位。在内包间挂上“待清洁”标示牌。清

洁时摘下“待清洁”标示牌,按内包间清洁规程清洁,清场后通知QA

人员进行检查,QA人员检查合格后,在记录上签字,并发放“清场合格

证”,设备发放“已清洁”标示牌。

5.17 外包装

5.17.1复核生产的口服液的包装规格。

5.17.2进行生产前检查,按《包装岗位操作规程》操作,QA人员随时检查装箱

数量、箱签日期。包装结束后,要核对物料计算收率,按有关规定处理。

是否有拼箱现象,按《拼箱管理制度》进行拼箱。

5.17.3成品装箱后,填写请验单,通知取样员取样,取样后,将取完样的成品

凑足整件,最多只留一箱不是整箱的。将整箱产品放入质量管理部发放

的合格证,封箱。将剩余包装材料整理好与内包间传出的包装材料一起

填写退库清单,按《剩

余包装材料处理制度》处理。填写岗位操作记录。

5.17.4包装结束后,填写交接单,将包装后的产品移入仓库成品待检区。

5.17.5按《外包岗位清洁规程》清洁,清场后通知QA人员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在记录上签字,并发放“清场合格证”。

5.18 入库

5.18.1成品入库时,成品库管理员根据成品检验报告单,核对正确后,仓库管

理员在入库单上签字办理入库手续。将成品挂上合格标志,放于合格区。

审核发现偏差,按偏差处理程序处理。处理记录放入批生产记录。5.18.2 记录的收集:生产结束后,由班长收集各岗位操作记录,检查有无遗漏,差错,审核无误后由生产部工艺员交生产部经理签字后交质量管

理部归档。

6.工艺过程中所需SOP名称:

提取车间领料岗位操作规程;提取车间称量岗位操作规程,提取车间煎煮岗位操作规程;提取车间浓缩岗位操作规程,原辅料、内包材进入洁净区操作规程;领料岗位操作规程;原辅料备料、称量岗位操作规程;原辅料备料、称量岗位清洁规程,口服液配液岗位操作规程,口服液配液岗位清洁规程;口服液灌装岗位操作规程,口服液灌装岗位清洁规程;外包装岗位操作规程;外包装岗位清洁规程。剩余包装材料处理程序;偏差处理程序。

7.工艺卫生及环境卫生

7.1 工艺卫生

7.2 物净程序:浓缩后密闭接料→物料→清洁→脱外包→进入生产区

7.3 人净程序:人员→换鞋→更衣→洗手→消毒→进入车间

7.4 人员卫生:生产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7.5 环境卫生

按一般生产区,十万级生产区工艺卫生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各操作间门窗关严,外来人员经生产部经理批准方可进入。

8.工艺验证及具体要求验证工作要点:

9.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0.物料平衡与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10.1收率

10.1.1收率= 实际值/理论值×100%

颗粒剂计算收率的工序如下:

a、提取、浓缩岗位接受时原料重量为理论值,提取后物料重量为半成品检测后

的计算值;

b、配液岗位接收时原料重量为理论值,配液后物料中原料重量为实际值;

f、灌装装岗位接收物料中原料重量为理论值,灌装后物料中原料重量为实际值;

g、总收率:总收率=成品中原料总重量/原料投料量

h、标签、内包材:实际领用数为理论值,实际使用数加退库数为实际值。10.1.2收率合格评判标准:中药提取收率10%,混合收率99%,灌装收率 99%,标签、内包材数量要平衡。

当偏差超出合理范围时,按偏差处理程序处理。由车间班长填写偏差处理记录。11.技术安全、劳动保护

11.1技术安全

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及各机器的操作规程操作。生产中严格按工艺流程操作,认真做好清场工作,严格遵守复核制度,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均有明显的状态标志,且放在规定位置,以防混药、错药及差错。机器开动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

非本车间人员禁止进入车间,进入车间必须有生产部经理或总经理同意;非本岗位人员禁止动用本岗位机器、用具,以免造成损伤。

11.2劳动保护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入车间必须戴口罩、手套、帽子、穿工作服;注意保持安全出口的畅通。

12.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12.1劳动组织

生产工艺员下达生产指令,由生产部经理和质管部经理批准后到车间;由车间班长负责现场技术管理,对各记录、指令进行审核,检查各工序人员是否按规定操作;负责布置生产,保证按时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各车间工人应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生产。

12.2岗位定员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技术 1、中药配方颗粒是如何生产的? 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是依据传统中药汤剂的煎煮要求,根据不同品种分别制定生产工艺规程,其基本工艺路线是:优选中药材,炮制加工、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包装、检验。 2、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煎煮方法一样吗? 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汤剂煎煮方法相似,是在继承传统汤剂煎煮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产。主要表现为:(1)中药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是按照传统汤剂的煎药的要求,如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先煎、后下、包煎、烊化、溶化、另煎、冲服等。结合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优化不同中药品种的提取技术参数。 (2)结合现代中药化学、中药药理、中药制药最新研究成果,对研究明确的脂溶性有效成分,采用水提取结合乙醇提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技术,充分提取有效成分。 (3)对于传统药材粉末入药的品种,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达到了细胞破壁,快速发挥药效。 (4)在颗粒制造过程中,采用浸膏粉直接干法造粒,不加赋型剂,部分品种确实需要加入赋型剂的,也是尽量少加。因此中药配方颗粒和其他冲剂不同,现在临床上使用的冲剂和颗粒剂都是含有较多的糖和辅料,而配方颗粒不含糖,部分品种含辅料也是少量的,保证了中药原有的药性和药效。

3、生产上如何体现“先煎”? 先煎是要求增加药物的煎煮时间,目的是为了增加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溶出,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药效。 如石膏、煅自然铜等矿石类;石决明、牡蛎等贝壳类;龟甲、鳖甲等角甲类药物;乌头、附子等有毒的药物;石斛、天竹黄等。该类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研究,是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优化工艺参数,如石斛需要煎煮2次,共4小时,龟甲砂炒破碎,加水煎煮2次,共10小时,这是家庭煎煮无法做到的。 4、那些品种“先煎”? 先煎的品种主要有:龟甲、鳖甲、石膏、煅自然铜、代赭石、寒水石、龙骨、紫石英、牡蛎、石决明、川乌、草乌、附子、石斛、天竹黄、滑石、磁石、珍珠母、阳起石、赤石脂等。 5、生产上如何体现“后下”? 后下是要求减少药物的煎煮时间,目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和免于有效成分分解破坏。 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荆芥、砂仁、广藿香、豆蔻、青蒿等,先蒸馏收集挥发油或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再加水提取,挥发油经处理后包裹加入到颗粒中。 不易久煎的药物,如钩藤、大黄等,采用冷提法萃取。 6、那些品种“后下”?

工艺用水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工艺用水管理规定 1.0 目的 明确规定工艺用水的监控和检查,保证工艺用水的质量。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工艺用水的制备、检测、使用和设备维护。 3.0 职责 3.1生产采购部负责工艺用水的制备、使用及设备维护的管理。 3.2 技术质量部负责工艺用水的检测。 4.0 工作程序 4.1 工艺用水的分类a.饮用水 b.纯化水 4.2 工艺用水的制备: 4.2.1 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设备,按工艺制水要求进行制水。操作员需每天清洁设备和场地,保持制水室内卫生干净。 4.2.2工艺用水需通过管道输送至洁净区内的使用点,管道应为不锈钢或其它无毒材料制作。 4.3 工艺用水及使用范围及用量配置 4 3.1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需要使用工艺用水的对象作如下表规定: 4.3.2工艺用水的用量在确定年最大生产能力方案时,按最大用水量和保险系数确定其制水设备能力的配置要求。 4.3.3 生产采购部每年要根据现行的生产能力和用水设备的变化情况进行一次总用水量分析,若总用水量超出制水设备生产能力时,应补充制水设备或采取适应的措施,确保工艺用水能满足生产需求。

4.5 取样方式和取样点 4.5.4取样所用器具和方式确保不能对检测指标产生影响,如盛放做微生物限度的器具必须先进行灭菌。 4.6 工艺用水贮存要求 4.6.1饮用水不储存,直接使用市政自来水; 4.6.2纯化水在室温条件下可用不锈钢贮缸贮存,贮存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 4.6.3购买的注射用水应在12小时内使用。 4.7 管道贮罐消毒 4.7.1输送、贮存纯化水的管道和贮罐每3个月清洗、消毒1次。 消毒方法:用适量的2.5%次氯酸钠溶液注入纯化水贮罐中,按在线清洗消毒方式打开各管道阀门,足量循环消毒30min后排放,停机浸泡30分钟,如此反复3次停止,后还是冲洗,冲洗完毕后,将清洗水箱残液排完,注入符合RO装置原水指标的水(即RO装置前级水),以清洗相同条件进行清洗消毒。或用预处理的低压冲洗条件来冲洗消毒。冲洗完毕后,按规定的运行方式进行低压冲洗和高压运行,最初产物排入地沟,到出水指标合格后。最后,在各使用点取样,按《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纯化水规定的项目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4.8 维护和保养 4.8.1制水设备的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应每周进行一次正洗、反洗,除去设备运行中截留的杂质。反洗时间约15分钟,正洗时间约5分钟。 4.8.2制水设备中的过滤器或滤膜应每3个月清洗一次,压差阻力太大导致产水量明显减少时应进更换。 4.8.3 RO膜应定期清洗(可视水质情况而定)。 4.8.4设备上的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不超过800小时应更换。 4.9 操作人员应做好相关的监测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检测人员应做好水质检测并保存好记录。 5.0 相关记录 5.1《纯化水日常监测记录》 5.2《纯化水检测报告》

没药、醋没药生产工艺规程

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 1目的:建立没药、醋没药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没药、醋没药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 《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 5.1 产品基本信息 5.1.1 产品名称:没药、醋没药 5.1.2规格:统货 5.1.3性状: 醋没药:本品呈不规则小块状或类圆形顆粒状,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泽。具特异香气,略有醋香气,味苦而微辛。 5.1.4企业内部代码: 5.1 5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归心、肝、脾经。 5.1.6功能与主治: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5.1.7用法与用量:3~5g,炮制去油,多入丸散用。 5.1.8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5.1.9 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0.5kg/

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5.1.10 贮存期限:36个月 5.2生产批量:5-10000kg 5.3辅料:米醋。每100kg没药,用米醋20kg。 5.4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 6 工艺流程图 6.1 没药生产工艺流程图:

6.2 醋没药生产工艺流程图: 注※为质量控制要点 6.3.1 领料 6.3.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没药原料。 6.3.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料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3.2净制: 6.3.2.1取原料,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手工挑选,除去毛须杂质。将净没药置净料袋或周转箱。 6.3.2.2净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将净没药转

生产工艺用水管理规程

目的:规范工艺用水的管理,确保工艺用水的质量 范围:工艺用水 1.本公司工艺用水的分类 1.1 饮用水 1.2 纯化水 2.工艺用水的水质要求和检测 2.1 饮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GB 5750-851的要求,由市级卫生防疫部门每季度进行一次全检。 2.2 纯化水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纯化水项下的有关规定,由公司质量保障部每周进行一次全检,制水岗位每二小时进行一次部分项目的检测。 3.工艺用水的用途(具体见产品工艺规程) 3.1 饮用水:非洁净区所有操作用水、制备纯化水的水源。 3.2 纯化水:洁净区(洁净管理区)所有操作用水。 4.工艺用水的制备或来源 4.1 饮紨水:经处理的深井水或直接取自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 4.2 纯化水:饮用水经二级反渗透制得。 5.水质监控 5.1 工艺用水应制订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内容包括各类水质的检查项

目、各类水质要求、取样部位及监测周期。 5.2 工艺用水的水质要按上述的时限规定定期检测,监控计划应根据验证结果来定。 6.工艺用水的储存、输送、清洁、消毒 6.1 饮用水可用镀锌管输送、一般容器常规储存、48小时内使用。 6.2纯化水的储存、输送和分配要有防止微生物滋生和污染的措施,其储存、输送、分配系统的材质宜为304不锈钢或工程塑料等;贮罐的通气口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室温下贮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6.3 纯化水保持动态循环使用,在室温下贮存、输送纯化水的设备、管道及静止管道(24h不流动者)应定期清洗、消毒。 6.4 与纯化水接触的不锈钢容器或管道在制作完毕后,应进行清洗脱脂钝化处理。 6.5 纯化水采用臭氧进行消毒。 7.生产工艺用水系统在安装竣工后及使用前应进行全面的验证,并且在运行一定周期后要进行再验证,以证明其制备系统的质量稳定性。

双黄连口服液说明书

dual yellow oral liquid manual please read the instructions carefully, purchase and take dual yellow oral liquid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or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hysician. 【drug name】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 shuang huang lian kou fu ye 【ingredients】flos lonicerae, radix scutellariae, fructus forsythia. auxiliary materials are sucrose, essence, purified water 【characters】brown clear liquid with sweet and bitter taste 【indications】dispelling wind,clearing heat and removing toxicity.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influenza due to wind-heat, with the symptoms like fever, cough and sore throat. 【specification】10 ml per vial 【usage and dosage】orally two vials each time and three times a day; children reduce the dosage or follow doctor’s advice. 【adrs】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fter taken dual yellow oral liquid’s are as belows: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auses a reduction in symptoms the next day, but develops cutaneous pruritus on the body, and skin rash; moreover, develops maculopapule of all sizes. 【contraindication】not sure yet. 【notes】 1.avoid tobacco, alcohol and spicy, cold, greasy food. 2.avoid to take tonic medicine at the same time 4.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heart disease, liver disease, kidney disease and other serious chronic diseases should tak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hysician. 5.children, pregnant women, lactating women, the elderly should tak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hysician. 6. patients with body temperature above 38.5 ℃ should go to the hospital. 7. taken oral liquid after three days without relief of symptoms, patients should go to hospital. 8. prohibit to take if hypersensitivity to the liquid and belong to allergic constitution. 9.prohibit to take i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 is changed. 10.children must take under adult’s supervision. 11.keep the liquid out of reach of children. 12.if now using other drugs, please consult your physician or pharmacist before using this product. 【drug interactions】if taken with other drugs, may occur drug interactions, please consult your physician or pharmacist.篇二:10ml双黄连口服液说明书 篇三:年产3000万支10ml双黄连口服液说明书 学校学院专业班级组员日期 年产3000万支10ml双黄连口服液 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说明书 大学中药学院

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分析

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对照品对照法和对照药材对照法鉴别复方制剂中药材的方法。 2.掌握双黄连口服液中金银花、黄芩和连翘的质量检验方法。 二、仪器与试药 1.仪器 美国PE-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KQ-300E型超声波清洗器 Mettler AL204电子天平ZF-2型三用紫外仪HHS型电热恒温干燥箱 容量瓶规格:25mL 移液管规格:25mL 滤纸规格:直径10cm 研钵硅胶G薄层板聚酰胺薄膜(5cm×7cm) 2..试药 双黄连口服液规格:每支装10mL 黄芩苷、绿原酸对照品连翘对照药材乙醇二氯甲烷甲醇硫酸醋酸 三、实验原理 采用对照品对照法和对照药材对照法分别鉴别双黄连口服液中的金银花、黄芩和连翘三味主药。 四、实验内容 【处方】金银花375g 黄芩375g 连翘750g 【制法】以上三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挥尽乙醇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蜜度为1.20~1.25(70~80℃测),冷至40℃时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黄芩提取物,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冷藏(4~8℃)72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蔗糖300g,搅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适量并调节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鉴别】(1) 取本品1mL,加75%乙醇溶液5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绿原酸对照品,分别加75%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 (5cm×7cm)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 取本品1mL,加甲醇5mL,振摇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pH值应为5.0~7.0(附录Ⅶ G)。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工艺用水质量管理指南的通告年第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工艺用水质量管理指南的通告 (2016年第14号) 2016年01月29日为指导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做好工艺用水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工艺用水质量安全保证水平,根据《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号)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及相关附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工艺用水质量管理指南》,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附件:医疗器械工艺用水质量管理指南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6年1月26日 医疗器械工艺用水质量管理指南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的要求,加强对工艺用水质量的管理,确保工艺用水的制备和使用不对医疗器械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所指工艺用水是医疗器械产品实现过程中使用或接触的水的总称,以饮用水为源水,主要包括符合《中华人 标准的规定, 适应。 (三)应当确定工艺用水的传输形式,用量较大时应当通过管道输送至洁净室(区)的用水点。通过管道输送时,应当对工艺用水种类、流向进行标识。 (四)应当确保与工艺用水直接接触的储罐、输送管道的材质不对工艺用水造成污染和影响,设计安装方式应避免死角盲端,以防止微生物的滋生。

(五)应当对制水系统的安装、运行和性能等进行验证和确认,确保制水系统持续、稳定生产出符合标准、适合产品生产要求的工艺用水,并保存制水系统验证计划、方案、报告以及再确认等相关技术资料。 (六)应当保存制水系统的设计图纸、使用说明书、工艺用水制备流程图、技术文件等档案资料。 (七)应当确定工艺用水制备和检验的责任部门及岗位人员,岗位人员应当熟悉相关的法规,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 录。 送管道等造成影响,并保存储罐、输送管道清洗消毒、验证等记录。 (十三)应当对制水系统进行定期维护。涉及需计量、校验的仪表、器具应当定期计量、校验,标识明显,并保存制水系统仪表、器具的计量、校验证书。委托制水系统厂家进行维护、清洗消毒的,应当与委托制水系统厂家签订协议,规定技术要求、质量要求等内容,明确双方所承担的质量责任,并保存相关记录。

70082煅磁石饮片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 1.1 品名:煅磁石,成品代码CP70082。 1.2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碎块或颗粒。表面黑色。质硬而酥。无磁性。有醋香气。 1.3 性味与归经: 咸,寒。归肝、心、肾经。 1.4 功能与主治: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用于惊悸失眠,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肾虚气喘。 1.5 用法用量:19?30g ,先煎。 1.6 规格与包装规格:1kg/包、2kg/包、5kg/包。 1.7贮存:置干燥处。 2.处方依据及制法 2.1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江西中药炮制规范》(2008年版)。 2.2 处方 磁石 2.3 批量 每批按100kg 进行换算物料消耗定额。 2.4制法 取原药材,净制、锻制。 3.生产工艺流程图 4.饮片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及质量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措施 4.1生产准备 4.1.1 文件准备 “已清洁”标志。 “检定合格证”,对生产用的测试仪器、仪表按要求进行必要的调试,符合生产需要。 班前要进行检查,有安全检查表的要依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对运转设备要进行试车听诊、视诊,必要的润滑,和防护措施的检查。要排除设备的安全隐患。要做好防冻或降温工作,电气设备要防止漏电伤人、短路或过载起火。 4.2备料 4.2.1 领用前的核对与计算

批生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核对所需领物料的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及合格标志等; ①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料; ②包装容器内无标签或物料标识卡、合格证; ③因包装被损坏、内容物已受到污染; ④已霉变、虫蛀、鼠蛟烂; ⑤在仓库存放已过复验期,未按规定进行复验; ⑥其他有可能给产品带来质量问题的异常现象。 4.3净选:将按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领取的煅磁石移至净选岗位“待加工”区域。将药材置于药材净选台上人工挑选,去除非药用部位,杂质.一次倾置量不能太多。净制好的药材装入洁净容器内,称量,挂好物料标签,并移至“已加工”区域,杂质倒入废弃桶内。 4.4锻制:设定炒药机温度为600℃,按启动炒药机预热约30分钟,至设定温度时,净制好的材料倒入炒药机内炒炙,每锅炒炙数量不超过20公斤,炒至药材表面颜色变深黄色,取出。 4.5包装: 4.6生产结束 各工序生产结束后应按规定作好清洁、清场、收率计算、物料结退以及批生产记录等工作。 4.6.1 清洁与清场 4.6.1.1作业人员在加工作业结束后,先将加工好的物料转移到指定处。 4.6.1.2清理设备、容器、室内产品遗留物。剩余物料能回收的可作上标示,待下批生产同品种时掺入,不能回收的要及时处理。 4.6.1.3整理室内器具,清除废物贮器中的废物。 4.6.1.4按清洁操作规程对室内设备、器具、场所进行清洁。 4.6.1.5 QA人员按要求进行清场检查、评价,符合要求发给清场合格证,不符合要求,按程序重新清场。 4.6.2结料与退料 4.6.2.1每个工序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都必须进行物料使用情况的统计,应符合规定定额; 4.6.2.2剩余的原辅料经检查质量、数量后应及时封装,防止污染。包装上注明名称、剩余数量、封装日期、封装人、复核人等,退库或退回车间暂存间,并做好记录。 4.6.2.3当物料结算发生偏差时,应按偏差处理程序及时处理,并记录。 4.6.3批生产记录: 4.6.3.1批生产记录各岗位记录由岗位操作人员填写,岗位负责人、QA员审核签字,后交车间工艺员汇总、整理、审核。

工艺用水管理规定

工艺用水管理规定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文件编号: 工艺用水管理规定 1.0目的 明确规定工艺用水的监控和检查,保证工艺用水的质量。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工艺用水的制备、检测、使用和设备维护。 3.0职责 3.1生产采购部负责工艺用水的制备、使用及设备维护的管理。 3.2技术质量部负责工艺用水的检测。 4.0工作程序 4.1工艺用水的分类a.饮用水b.纯化水 4.2工艺用水的制备: 4.2.1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设备,按工艺制水要求进行制水。操作员需每天清洁设备和场地,保持制水室内卫生干净。 4.2.2工艺用水需通过管道输送至洁净区内的使用点,管道应为不锈钢或其它无毒材料制作。 4.3工艺用水及使用范围及用量配置 43.1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需要使用工艺用水的对象作如下表规定: 4.3.2工艺用水的用量在确定年最大生产能力方案时,按最大用水量和保险系数确定其制水设备能力的配置要求。 4.3.3生产采购部每年要根据现行的生产能力和用水设备的变化情况进行一次总用水量分析,若总用水量超出制水设备生产能力时,应补充制水设备或采取适应的措施,确保工艺用水能满足生产需求。

4.5取样方式和取样点 4.5.4取样所用器具和方式确保不能对检测指标产生影响,如盛放做微生物限度的器具必须先进行灭菌。 4.6工艺用水贮存要求 4.6.1饮用水不储存,直接使用市政自来水; 4.6.2纯化水在室温条件下可用不锈钢贮缸贮存,贮存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 4.6.3购买的注射用水应在12小时内使用。 4.7管道贮罐消毒 4.7.1输送、贮存纯化水的管道和贮罐每3个月清洗、消毒1次。 消毒方法:用适量的2.5%次氯酸钠溶液注入纯化水贮罐中,按在线清洗消毒方式打开各管道阀门,足量循环消毒30min后排放,停机浸泡30分钟,如此反复3次停止,后还是冲洗,冲洗完毕后,将清洗水箱残液排完,注入符合RO 装置原水指标的水(即RO装置前级水),以清洗相同条件进行清洗消毒。或用预处理的低压冲洗条件来冲洗消毒。冲洗完毕后,按规定的运行方式进行低压冲洗和高压运行,最初产物排入地沟,到出水指标合格后。最后,在各使用点取样,按《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纯化水规定的项目检验合格方可使用。4.8维护和保养 4.8.1制水设备的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应每周进行一次正洗、反洗,除去设备运行中截留的杂质。反洗时间约15分钟,正洗时间约5分钟。 4.8.2制水设备中的过滤器或滤膜应每3个月清洗一次,压差阻力太大导致产水量明显减少时 应进更换。 4.8.3RO膜应定期清洗(可视水质情况而定)。 4.8.4设备上的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不超过800小时应更换。 4.9操作人员应做好相关的监测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检测人员应做好水质检测并保存好记录。 5.0相关记录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制药有限公司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颁发单位:GMP办公室

工艺规程批准程序

目录 1、剂型及规格 (3) 2、处方和依据 (3) 3、生产过程质控要点 (3) 4、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4) 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 6、工艺过程中所需SOP名称及要求 (8) 7、工艺卫生及环境卫生 (8) 8、工艺验证及具体要求 (9) 9、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9) 10、物料平衡及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9) 11、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0) 12、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10)

1.剂型及规格 剂型:合剂。 2.处方和依据 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第二部。3.生产过程质控要点:

4.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1 生产前准备: 5.1.1上一批次是否进行清场。清场者、检查者是否签字,将“清场合格证” 副件归入本批生产记录。未取得清场合格证不得进行下一批次的生产。 5.1.2检查生产场所的环境、设施卫生是否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不得 有上批生产遗留物。 5.1.3检查设备有“已清洁”标牌,并进行试运转,检查合格后,挂上“运 行中”标牌后才能使用。所有工具、容器、设备是否已按清洗规程完

成并符合标准。 5.1.4对计量容器、衡器要进行检查、校正以后才能使用。 5.1.5检查与生产相适应的相关文件,记录等是否齐全。 5.1.6对所用物料、半成品核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准确无误后方可 使用。 5.2 指令的下达: 由生产部提前一天下达批生产指令单与批包装指令单,质管部审核后工艺员将批生产指令一份送中药原辅料仓库管理员,另一份送生产部口服液车间班长,准备生产。 5.3 备料 仓库管理员根据批生产指令,按《原辅料备料、称量岗位操作规程》准备所需原料、辅料,按包装指令和《标签、包装、使用说明书管理制度》准备规定数量的包装材料。并由质量监督员复核品名、数量、规格、编号、检验报告单,复核无误后,通知生产部领料。 5.4 领料 5.4.1由领料员接收物料,领料时严格按《领料岗位操作规程》操作,并由 质量监督员进行监督复核,复核物料的品名、规格、编号、数量、供 货单位及检验合格证明,核对无误后由领料员在领料单及批生产指令 单上签字。领料员将物料送到车间,在提取车间将包装袋外灰尘用抹 布擦试干净。 5.4.2不合格的物料拒绝接收。 5.5 称量 5.5.1进行生产前检查,检查合格后按《提取车间称量配料岗位操作规程》进行 操作。 5.5.2原料、辅料按生产指令单下达的要求的重量及原料水分、含量进行计算称 量,填写岗位记录和盛装单并悬挂于周转桶上,标明品名、批号、编号、数量、使用日期、使用者。剩余的原料退回原料库。 5.5.3称量后的净药材,从提取罐的投料口放入提取罐中,打开自来水阀门加入 自来水3000kg,封闭投料口。

FDA检查缺陷汇总分析

185条检查缺陷汇总分析 2016-11-2 23:35 来自: 北重楼发布者: 绿茶. 2016年10月2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生产、特殊管理药品监督检查信息通告(2016年第3期)》,本次通告涉及需要整改的有23家企业,共涉及的缺陷有185条,涉及的检查形式有专项检查、GMP认证检查、GMP跟踪检查、日常监督检查、药品生产许可检查等。 本次检查涉及电子数据完整性的缺陷不少,涉及权限管理、数据选择性和随意删除等,这些缺陷也印证了部分企业未对计算机化系统附录进行培训的缺陷,对于计算机化系统的重要性尚未重视,涉及的电子数据完整性缺陷如下: 1、化验室高效液相色谱仪( YQ-YF-003)所用计算机系统未按照《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BG-SMP-014-1)进行系统权限和密码管理。(计算机化系统附录第十四条) 2、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LC-16设备编号031)计算机日志中显示2016年3月22日至24日进行了白芍( 160310011503)的检验,但数据文件包中仅存有2016年3月24日的进样数据。(第一百六十三条)

3、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与原予吸收光谱仪的计算机均未采取权限管理。(计算机化系统附录第十四条) 4、企业未对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计算机化系统建立清单:(计算机化系统附录第七条) 5、实验室检验用计算机无审计追踪功能,检验人员对实验室原子吸收、高效液相工作站时间进行人为修改。(第一百六十三条) 6、公司未制订计算机化管理规程(计算机化系统附录第五条) 7、检验人员对色谱工作站的时间进行修改,对检验数据根据计算需要进行挑选和删除:玄麦甘桔颗粒(批号51132)进行了部分检验数据的删除。(第二百二十三条) 8、蒸馏水计算机化系统的记录仪于8月30日修改系统时间,未经书面批准并记录修改数据的理由;化验室高效液相色谱仪(S61E14-036)计算机回收站有三个删除的数据文件夹(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对应异构体,批号:1608081),无记录;(计算机附录九、十六条)

双黄连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双黄连口服液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双黄连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 金银花375g 黄芩375g 连翘750g 【性状】 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炮制】 以上三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 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 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挥尽乙醇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蜜度为1.20~1.25(70~80℃测),冷至40℃

时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黄芩提取物,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冷藏(4~8℃)72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蔗糖300g,搅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适量并调节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规格】 每支装10ml 【贮藏】 密封,避光,置阴凉处。 【摘录】 《中国药典》

工艺用水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工艺用水管理规定 1.0目的 明确规定工艺用水的监控和检查,保证工艺用水的质量。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工艺用水的制备、检测、使用和设备维护。 3.0 职责 3.1生产采购部负责工艺用水的制备、使用及设备维护的管理。 3.2 技术质量部负责工艺用水的检测。 4.0 工作程序 4.1 工艺用水的分类a.饮用水b.纯化水 4.2 工艺用水的制备: 4.2.1 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设备,按工艺制水要求进行 制水。操作员需每天清洁设备和场地,保持制水室内卫生干净。 4.2.2工艺用水需通过管道输送至洁净区内的使用点,管道应为不锈钢或其它无毒材料制作。 4.3 工艺用水及使用范围及用量配置 4 3.1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需要使用工艺用水的对象作如下表规定: 4.3.2 工艺用水的用量在确定年最大生产能力方案时,按最大用水量和保险系 数确定其制水设备能力的配置要求。 4.3.3 生产采购部每年要根据现行的生产能力和用水设备的变化情况进行一 次总用水量分析,若总用水量超出制水设备生产能力时,应补充制水设备或采取适应的措施,

确保工艺用水能满足生产需求。 4.4工艺用水的水质标准、监控方式、检测项目及要求、频次按下表规定: 4.5取样方式和取样点 4.5.1验证时对工艺用水的取样按其验证方案中的规定进行。 4.5.2纯化水日常监测时电导率采用在线测试或另行取样测试。 4.5.3全性能检测:分别从总出水口或总送水口、用点取样进行,各用水点轮流进行取样检测,每周进行1次。 4.5.4取样所用器具和方式确保不能对检测指标产生影响,如盛放做微生物限度的器具必须先进行灭菌。 4.6 工艺用水贮存要求 4.6.1饮用水不储存,直接使用市政自来水; 4.6.2纯化水在室温条件下可用不锈钢贮缸贮存,贮存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 4.6.3购买的注射用水应在12小时内使用。 4.7管道贮罐消毒 4.7.1输送、贮存纯化水的管道和贮罐每3个月清洗、消毒1次。 消毒方法:用适量的2.5%次氯酸钠溶液注入纯化水贮罐中,按在线清洗消毒方式打开各管道阀门,足量循环消毒30min后排放,停机浸泡30分钟,如此反复3 次停止,后还是冲洗,冲洗完毕后,将清洗水箱残液排完,注入符合R0装置原 水指标的水(即RC装置前级水),以清洗相同条件进行清洗消毒。或用预处理的低压冲洗条件来冲洗消毒。冲洗完毕后,按规定的运行方式进行低压冲洗和高压运行,最初产物排入地沟,到出水指标合格后。最后,在各使用点取样,按《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纯化水规定的项目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4.8维护和保养 4.8.1制水设备的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应每周进行一次正洗、反洗,除去设备运行中截留的杂质。反洗时间约15分钟,正洗时间约5分钟。 4.8.2制水设备中的过滤器或滤膜应每3个月清洗一次,压差阻力太大导致产水量明显减少时

(现场管理)综合车间固体制剂工艺流程及操作注意事项最全版

(现场管理)综合车间固体制剂工艺流程及操作注意 事项

综合车间固体制剂工艺流程及操作注意事项 我们综合车间现有固体制剂型有片剂—乳块消片,健阳片(糖衣片),降糖甲片(薄膜衣片),颗粒剂—舒尔经和腎全颗粒,下面我就来介绍壹下它们的工艺流程。12月份我们车间面临着颗粒剂的GMP认证,由于肾全颗粒是临床试验品种仍未上市,认证的品种仍是舒尔经颗粒,下面我们要重点关注舒尔经颗粒的生产过程,以便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舒尔经的生产工艺.,从而使我们车间能顺利的通过12月份GMP认证。 壹、产品介绍:

二、提取部分: 1、提取工序 舒尔经提取:领料投料→煮提、蒸馏→混合后浓缩→喷雾干燥 (1)、芳香水蒸馏后药渣和其余8味药壹起煮提:俩蒸馏罐每罐再加入陈皮10kg、柴胡3kg、桃仁9kg、牛膝10kg、白芍12kg、赤芍12kg、益母草15kg、醋延胡索9kg,和蒸馏后药渣同煮,壹煎加1900L饮用水,加热煮提,适当调节蒸汽阀门保持微沸1.5小时,二煎加1400L饮用水加热煮提微沸1小时,蒸汽压力保持在0.1MPa以下。合且药液至指定储罐内备用。 (2)将待浓缩液预留350L和50kg糊精、702g甜菊素混合,搅拌均匀后,吸入浓缩器内,浓缩至药液体积为920±20L。待浓缩液至终点时,吸入104kg芳香水溶液混合均匀,待喷雾干燥,此时药液相对密度约为1.08~1.13(75℃),即可放出至不锈钢桶中,储藏备用。挂好内容物状态标牌,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人、操作日期。和喷雾工序交接。

降糖甲提取:领料投料→水提→浓缩→醇沉→烘膏 健阳片煮提:领料投料→渗漉→收醇收膏→入库 蜈蚣粉经90%乙醇俩次溶解抽滤后,风干后入库。 乳块消提取:领料→水提,醇提→浓缩→醇沉→喷雾干燥/减压干燥 2、浓缩工序:

工艺用水监测管理规定

受控状态: 建立对工艺用水(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的质量控制监测项目、抽查频率及监测标准操作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厂工艺用水的水质标准、水质监护的管理。 3责任 化验员、质监员、制水操作工。 4定义 工艺用水是指制剂生产中洗瓶、配料等工序,原料药生产的精制、洗涤等工序所用的水。按水质可分成饮用水、纯化水(即去离子水、蒸馏水)和注射用水。 5内容 5.1工艺用水系统监控工作由质监科负责。化验室定期对各种用水进行全项检测并出具检验报告书。纯化水、注射用水采用“批”管理,批号为6位阿拉伯 数字,前两位为年份、中间两位为月份,后两位为日期,如001008批纯化水表 示2000年10月8日生产的纯化水。 5.2车间制水工序操作员和质监科质监员按规定频次对各种水质进行必要的理 化项目测定,如:纯化水测定导电率(要求w 2卩S/cm)、氯离子等。 5.3取样点:制水点出口、用水点出口、贮水罐出口。 OS-太荔质-07-08-00 第2页/共2页

5.4取样检验时间和频次: 541节假日或停产一段时间后,开工之前应取样检验,符合规定后,方可使用 5.4.2发生异常情况或出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应增加取样检验的频次。 5.4.3 一般正常生产情况下,饮用水每月检验部分项目一次,每年委托防疫站或自来水公司 全检一次;纯化水每2小时监测部分项目一次,每周全检一次。注射用水每2小时监测部分项目一次,每天全检一次。具体监控指标、检测频率和取样点见表: 5.5化验员和质监员、制水工应严格按各用水点水质的质量标准,取样操作规程和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监测。 5.6水质检验记录,保存三年。 5.7水质检验报告书保存于质监科、制水部门。

香附、醋香附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1 品名: 1.1 中文名:香附醋香附 1.2 汉语拼音:Xiangfu Cuxiangfu 2 代码:香附醋香附 3 取样文件编号: 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

7 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与试剂:乙醚、乙酸乙酯、a-香附酮对照品、二氯甲烷、冰醋酸、二硝基苯肼试液、氢氧化钠滴定液、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 7.2 仪器与用具:高效薄层色谱仪、硅胶GF254板、三用紫外分析仪、马弗炉,电子天平、中药二氧化硫测定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 7.4.1香附: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醋香附: 7.4.2.1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2取本品粉末lg,加乙醚5ml,放置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a-香附酮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l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冰醋酸(80: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斑点;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放置片刻,斑点渐变为橙红色。 7.5 检查:

7.5.1水分:不得过13.0%(附录15第四法)。 7.5.2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17)。 7.5.3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 浸出物: 7.6.1香附: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7.6.2醋香附: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 7.7 含量测定:挥发油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33)测定。 7.7.1香附: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 0%(ml/g)。 7.7.2醋香附: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8%(ml/g)。

双黄连口服液工艺验证

双黄连口服液工艺验证 验证报告 文件编号: 验证 项目名称双黄连口服液工艺验证 验证项目编号-SC-GY-YZ-003/01 验证项目类别□前验证□同步验证□回顾性验证□再验证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1概述 产品的质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除了要有合理的工艺处方, 严格的质量标准及准确的化验方法外,工艺过程的稳定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而生产过程的工艺验证是保持工艺的 重现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产品工艺验证是在工艺设备验证、生产厂房验证、模拟生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特殊监控条件下的试生产,其主要目的是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通过试生产的形式,证实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确实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预定规格及质量标准的口服液。 2验证范围: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的验证 验证方案制定依据:《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验证目的:为确认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是否符合要求,找出各种不同情况下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所需的最佳工艺。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小组批准。 4职责: 4.1 质量部 4.1.1负责取样及对样品的检验。 4.1.2负责制订中间产品及成品质量标准。 4.1.3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起草验证方案,报验证小组。 4.1.4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 4.2 生产部 4.2.1负责拟订验证方案及验证方案的实施。 4.2.2负责设备的操作。 4.2.3负责合理安排生产的批量以及生产人员的组织。 4.2.4负责参加验证人员的相关知识及洁净作业的培训 5.验证内容 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