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遥感技术与传统实地调查的比较
花费 时效性
时间
连续性
调查 调查 人员 成本
调查范围
传统实
差,不能全天
多 差(慢)
多
地调查
候观测
小,有些地方不能人工调 高
查
遥感 少 好(快) 好,能全天侯 少
技术
观测
低 广,连续性好,能获得人 眼难以看到的信息
4.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 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 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 报和预警
5.12汶川地震与北斗系统
“5.12”汶川地震摧毁了当地的 交通、通信设施,地震灾区瞬间成为 信息孤岛,外界无法及时得知受灾情 况,这使得救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约8小时后,首批武警官兵到达地震重 灾区,并使用北斗用户机实时传递灾 情,这是地震重灾区发出的第一束生 命急救电波。
✭思考:北斗用户机是一种什么设备?它通过什么渠道传送灾情?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
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 系统。主要操作对象为地理空间数据,简称GIS 。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加分析
数据源
街道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层为基础;图层用
图形、符号、文本等描述某个主题的数 建筑物数据 据,如道路、村庄、河流等
这些图层可通过位置叠加组合在一起,
可以利用GPS发展“精准农业”,精确地喷洒化肥和农药;同时也广泛 运用在工程定位、测量领域,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精确性;捕鱼
旅游者可以在陌生的城市里迅速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确定前往目的地的 最优行进方式和路线;野外探险者可以快捷地找到合适的道路和宿营地 点,并在发生险情时,迅速定位、报警,以便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援
花费 时效性
时间
连续性
调查 调查 人员 成本
调查范围
传统实
差,不能全天
多 差(慢)
多
地调查
候观测
小,有些地方不能人工调 高
查
遥感 少 好(快) 好,能全天侯 少
技术
观测
低 广,连续性好,能获得人 眼难以看到的信息
4.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 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 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 报和预警
5.12汶川地震与北斗系统
“5.12”汶川地震摧毁了当地的 交通、通信设施,地震灾区瞬间成为 信息孤岛,外界无法及时得知受灾情 况,这使得救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约8小时后,首批武警官兵到达地震重 灾区,并使用北斗用户机实时传递灾 情,这是地震重灾区发出的第一束生 命急救电波。
✭思考:北斗用户机是一种什么设备?它通过什么渠道传送灾情?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
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 系统。主要操作对象为地理空间数据,简称GIS 。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加分析
数据源
街道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层为基础;图层用
图形、符号、文本等描述某个主题的数 建筑物数据 据,如道路、村庄、河流等
这些图层可通过位置叠加组合在一起,
可以利用GPS发展“精准农业”,精确地喷洒化肥和农药;同时也广泛 运用在工程定位、测量领域,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精确性;捕鱼
旅游者可以在陌生的城市里迅速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确定前往目的地的 最优行进方式和路线;野外探险者可以快捷地找到合适的道路和宿营地 点,并在发生险情时,迅速定位、报警,以便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援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件2: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课程标准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素养目标 1.通过不同案例,选择合适的地理信息技术。(地理实践力) 2.通过视频或图文材料,知道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特点、 作用及其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3.通过视频或图文材料,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 用。(综合思维) 4.学会分析主要的地理信息技术图像、结果,并初步了解常 见自然地理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导航、定位
对地理空间数据 进行输入、管理、 分析
应用
资源调查、环 境监测、自然 灾害防御监测
军事、测量、交 测绘、资源管理、
通、救援、农业 环境保护、城乡
监控、区域研究 规划、市场分析
等
等领域
2.三大地理信息技术的判别: (1)“点”与“面”判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 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遥感和地理信 息系统的工作对象——“面”。 在地理信息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 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果是“面” 则选用遥感或地理信息系统。
(2)“想”与“看”区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 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 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是人的视力 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 选用遥感。
【典例示范】 读“钓鱼岛三维效果图和航空遥感影像图”,完成(1)-(2)题。
必备知识
一、遥感技术 1.遥感技术:利用装在_航__空__器__或航天器的光学或电子 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_远__距__离__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遥感技术的优点:探测范围_大__,获取信息速度_快__、 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能够实现地物 信息的_实__时__、动态监测。
课程标准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素养目标 1.通过不同案例,选择合适的地理信息技术。(地理实践力) 2.通过视频或图文材料,知道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特点、 作用及其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3.通过视频或图文材料,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 用。(综合思维) 4.学会分析主要的地理信息技术图像、结果,并初步了解常 见自然地理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导航、定位
对地理空间数据 进行输入、管理、 分析
应用
资源调查、环 境监测、自然 灾害防御监测
军事、测量、交 测绘、资源管理、
通、救援、农业 环境保护、城乡
监控、区域研究 规划、市场分析
等
等领域
2.三大地理信息技术的判别: (1)“点”与“面”判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 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遥感和地理信 息系统的工作对象——“面”。 在地理信息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 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果是“面” 则选用遥感或地理信息系统。
(2)“想”与“看”区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 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 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是人的视力 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 选用遥感。
【典例示范】 读“钓鱼岛三维效果图和航空遥感影像图”,完成(1)-(2)题。
必备知识
一、遥感技术 1.遥感技术:利用装在_航__空__器__或航天器的光学或电子 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_远__距__离__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遥感技术的优点:探测范围_大__,获取信息速度_快__、 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能够实现地物 信息的_实__时__、动态监测。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件6: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
人工实地调查
利用遥感技术调查
花费时间
多
少
调查速度
差(慢)
好(快)
调查连续性
差,不能全天候观测
好,能全天侯观测
调查人员数量
多
少
调查成本
高
低
调查范围
小,有些地方不能人工调查 广,能获得人眼看不到的信息
能否动态、实时监测
否
能
2 特点
探测范围大
一速度快、遥感周技期短术
遥感
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实时动态监测
舟曲泥石流灾害遥感图
GIS分析掩埋房屋面积及数量
三、地理信息系统
思考:
地理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管理、
1.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查询、分析和输出。
2.在灾害发生时、发生后,地理信息系统如何发挥作用?
3 应用
灾害发生时
三、地理信息系统
灾害发生后
3 地活动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温州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阅读教材中“温州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案例,思考并完成:三、地理信息系统
1.温州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立的依据是地 理信息系统的哪项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叠加分析功能 2.绘制该预警信息系统工作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3.该系统对防灾减灾的作用是什么?
实现灾害预报预警
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的防灾减灾
传感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拍摄角度广
• 2.遥感技术需要借助飞机、卫星
等运载工具,试分析运载工具的
运行高度会对遥感结果产生哪些
遥感工作流程图
影响?(完成表格)
1 特点
一、遥感技术 遥感结果
运载工具运行高度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 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共23张ppt)

制图与产 品输出
空间查询 与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1、基本功能
根据不同目的对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层为基础。
图层用图形、符号、文本等描述某 个主题的数据,如道路、村庄、河 流等。这些图层可通过位置叠加组 合在一起,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具 有不同实际应用价值的图片、数据 及文字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
计划将24颗卫星 均匀分布在6个不 同的轨道平面内。 现在有27颗卫星 在轨运行。
任何地点在任何时 刻,都能观测到58颗GPS卫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系统组成
由35颗轨道卫星 组成卫星星座。
2019年11月23日止, 共发射51颗北斗导 航卫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特点 ★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3.完成第2题需要用到地理 信息系统的哪些功能?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概念: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它利用卫星在 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 (2)组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由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 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 (3)功能和特点: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适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 时性的特点。 (4)应用:利用安装在手机、汽车、飞机、轮船等中的信号接收设 备,可以进行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 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技巧点拨] 另外,注意在“用词”方面的差异,也是正确选取地 理信息技术的方法之一,具体方法如下:
(1)若有“获取”“监测”“估测”“调查”等词语的一般选取遥 感技术。
(2)若有“定位”“导航”“测量”等词语的则选取全球卫星导航 系统。
( 3 ) 若 有 “ 分 析 ”“ 评 估 ”“ 预 测 ”“ 预 报 ”“ 处 理 ”“ 管 理”“决策”“规划”“选址”等词语的则多是选取地理信息系统。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探究导引】 2016年5月15日10时43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 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三十号发射升空。遥感卫星三十号将主要用于科 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在抗击汶川 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遥感系列卫星通过实时 对地成像观测,为地面指挥、抗灾救助、灾情核实、恢复重建等提供 了海量支持信息。
答案:B
解析: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还起到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的作用。
2.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共27张PPT)

山东烟台沿海填海造陆区遥感图像
一、遥感技术
人工实地调查
花费时间 调查速度 调
调查人员数量
多
调查成本
高
调查范围
小,有些地方不能 人工调查
能否动态、实时监测
否
利用遥感技术调查
少 好(快) 好,能全天侯观测
少 低
广,能获得人眼看 不到的信息
能
2 特点
一、遥感技术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课程引入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 间紧急启动航空遥感飞机,从6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像。专家们对 图像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存 在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处理后的图像被传递到救灾 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
一、遥感技术
1 定义
• 全称:Remote Sensing • 缩写:RS • 中文:遥感 • 意为“远距离感知” • 定义: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
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一、遥感技术
1 特点
思考并回答: • 1.为什么遥感图片能够展示较大
三、地理信息系统
舟曲泥石流灾害遥感图
GIS分析掩埋房屋面积及数量
思考: 地理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
1.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询、分析和输出。 2.在灾害发生时、发生后,地理信息系统如何发挥作用?
3 应用
三、地理信息系统
灾害发生时
灾害发生后
三、地理信息系统
一、遥感技术
人工实地调查
花费时间 调查速度 调
调查人员数量
多
调查成本
高
调查范围
小,有些地方不能 人工调查
能否动态、实时监测
否
利用遥感技术调查
少 好(快) 好,能全天侯观测
少 低
广,能获得人眼看 不到的信息
能
2 特点
一、遥感技术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课程引入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 间紧急启动航空遥感飞机,从6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像。专家们对 图像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存 在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处理后的图像被传递到救灾 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
一、遥感技术
1 定义
• 全称:Remote Sensing • 缩写:RS • 中文:遥感 • 意为“远距离感知” • 定义: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
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一、遥感技术
1 特点
思考并回答: • 1.为什么遥感图片能够展示较大
三、地理信息系统
舟曲泥石流灾害遥感图
GIS分析掩埋房屋面积及数量
思考: 地理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
1.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询、分析和输出。 2.在灾害发生时、发生后,地理信息系统如何发挥作用?
3 应用
三、地理信息系统
灾害发生时
灾害发生后
三、地理信息系统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7张)优质PPT

精确授时
为导航服务
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3.特点: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适用于陆地、海洋、 航空和航天,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图6.24)。
第4节
地理信息技术 在防灾减灾中的
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 是什就相当于:远距拍照
遥感拍摄的是地球表面,其目的是获取地物信息
一、遥感技术
1.概念: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 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图6.21)
统计数字
遥感的原理
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 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一、遥感技术
2.特点:与传统实地调查等信息获取手段相比,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 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优势,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 实时、动态监测。
2013年10月,第23号强台 风“菲特”在我国福建沿海 登陆。“风云二号”气象卫 星实时监测了“菲特”的行 进过程。图a拍摄于10月5日 20时,台风“菲特”已经逼 近我国东部沿海;图b拍摄于 10月7日3时30分,台风正影响 浙江和福建大部分地区。
如果估算泥石流冲毁的住宅数量,还需要哪些信息?
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持续40多分钟,雨量达97毫米,引发特大泥石流。
这些图层可通过位置叠加组合在一起,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实际应用价值的图片、数据及文字信息。
温州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六章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41张PPT)

-25-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 减灾中的应用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思维导引解答此类题应从以下两点把握: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 工作对象为一个“点”或多个“点”。 (2)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途。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范 围内的用户提供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三维坐标、 速度及时间数据,因此在减灾防灾中可用于交通导航、地图绘制、 火灾跟踪、人员救生等诸多方面。 解析:第(1)题,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监测山体的精准位置,因 而能监测山体的位移。第(2)题,①②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 ③④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 答案:(1)A (2)A
-9-
第四节 地理信息Leabharlann 术在防灾 减灾中的应用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3.与传统的人工测量手段相比,下列不属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 的优势是( ) A.测量精度高 B.操作复杂,仪器体积大 C.全天候操作 D.信息自动接收、存储,减少了中间处理环节 解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测量上的优势: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仪 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全天候操作;信息自动接收、储存,减少了中间 处理环节。 答案:B
-8-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 减灾中的应用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2.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人工监测相比的优点是( )
①获取资料快,能及时进行动态监测 ②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可
避免人员伤亡 ③获取的信息量大 ④探测范围广
A.①②③
B.①③④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 减灾中的应用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思维导引解答此类题应从以下两点把握: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 工作对象为一个“点”或多个“点”。 (2)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途。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范 围内的用户提供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三维坐标、 速度及时间数据,因此在减灾防灾中可用于交通导航、地图绘制、 火灾跟踪、人员救生等诸多方面。 解析:第(1)题,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监测山体的精准位置,因 而能监测山体的位移。第(2)题,①②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 ③④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 答案:(1)A (2)A
-9-
第四节 地理信息Leabharlann 术在防灾 减灾中的应用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3.与传统的人工测量手段相比,下列不属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 的优势是( ) A.测量精度高 B.操作复杂,仪器体积大 C.全天候操作 D.信息自动接收、存储,减少了中间处理环节 解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测量上的优势: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仪 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全天候操作;信息自动接收、储存,减少了中间 处理环节。 答案:B
-8-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 减灾中的应用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2.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人工监测相比的优点是( )
①获取资料快,能及时进行动态监测 ②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可
避免人员伤亡 ③获取的信息量大 ④探测范围广
A.①②③
B.①③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一定的技 术装备在航空 概念 器或航天器上 对地物进行远 距离感知
专门处理地理空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
间数据的计算机 内实时进行导航、定
使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吗?
答案:先利用卫星在高空获取大气中云层的分布状况图,然 后将其作为信息源输入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对未来的24小时或48小时云系的移动和发展做出预测,最 后根据其影响的地区做出天气预报,因此其中运用了遥感 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三、地理信息系统 |教材初探| 阅读教材第117页,完成以下问题。 (1)定义:对地理数据进行 输入 、处理、 存储 、管 理、 查 、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作询用:利用 遥感 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地 理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 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 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 灾后恢复重建 等提供依据。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迁移应用|
我们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
目时,都能看到大量卫星云图,卫星
云图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依
据。你知道卫星云图天气预报主要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教材初探| 阅读教材第116页,完成以下问题。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 定位、导航 。 (2)组成:由 卫星星座 (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 控制部分)和 信号接收 系统(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 (3)特点:为用户提供精密的 三维坐标 、速度和时间,适 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具有 全球性 、全天候、 连续性和 实时性 的特点。
(2)对比不同年份的黄河三角洲遥感影像,可以直观发现的
结论最可能是
()
A.全球变暖
B.鸟类种类增多
C.三角洲湿地面积增加减缓
D.渤海风浪大小
答案:C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审题能力培养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信息提取 信息1 “灾后救援”
推断结论
灾后救援,营救被困人员,需要 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遥感 技术
迅速、准确地掌握 信息2 受灾范围、面积等 利用的技术主要是遥感技术
情况
答案:(1)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A
对比法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
名称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说出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 息系统的工作原理,说明其主要的应用功能。 2.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3.知道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遥感技术 |教材初探| 阅读教材第114~115页,了解遥感技术的相关内容。 (1)遥感技术的概念:利用装在 航空器 (如飞机、高空气 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 电子设备 ,对地表物 体进行 远距离 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遥感技术的特点:具有探测范围 大 ,获取信息速 度 快 、周期 短 、信息量 大 ,受地面条件限制 少 等 优势,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 动态 监测。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4)应用:利用安装在手机、汽车、飞机、轮船等中的信号 接收设备,可以进行 精确定位 ,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 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 求救信号 ,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 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5)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 全球定位 系统、俄 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迁移应用|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携带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由 于位置优越,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类型,国家已在此建立“山 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也得到开发。 (1)下列两幅图,属于遥感影像的是 甲 。
甲
乙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迁移应用| 现在家用小轿车上一般会安装有“车载导航系统”,这种 “车载导航系统”利用了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答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探究点一 地理信息技术的类型与判断
【例1】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 纬28.34°,东经104.90°)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 米。政府有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抓紧派出工作组 和专业力量,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和协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据此回答(1)~(2)题。
(1)对本次地震进行灾后救援主要利用的技术是 ( )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雷达和网络技术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遥感技术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2)有关部门能迅速、准确地掌握受灾范围、面积等情况,
所利用的技术主要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卫星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