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章 第27讲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 鲁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章 第27讲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 鲁教版

第27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时间:40分钟分值:76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6分)(2018·广西三市联考)光伏大棚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下表为光伏大棚与普通大棚相关数据比较表。
读表完成1~2题。
大棚类型光伏大棚普通大棚每年种植蔬菜次数3~4次1~2次大棚使用寿命25年左右每年更换一次塑料膜建造成本850 元/m2100 元/m21.A.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更长B.农产品的售价更低C.对环境的污染更少D.目前在我国分布更广2.对于我国某地正在建设的光伏大棚,利用遥感技术不能监测的是( )A.光伏大棚之间的距离B.光伏大棚的面积C.光伏大棚的施工进度D.光伏大棚的高度解析:第1题,与普通大棚农业相比,光伏大棚农业每年种植蔬菜的次数更多,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更短;由于光伏大棚的造价高于普通大棚,目前推广的难度较大,且生产成本的增加会造成农产品的售价高于普通大棚生产的产品;光伏大棚不需要每年更换塑料膜,故造成的环境污染更少。
第2题,光伏大棚的位置、光伏大棚之间的距离、光伏大棚的面积等都可以通过判读遥感影像来获得;通过对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可获得光伏大棚的施工进度;但光伏大棚的高度信息无法通过遥感技术来获得。
答案:1.C 2.D(2018·苏锡常镇四市调研)精准农业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根据地理环境和实际需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农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系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下图为信息技术支持精准农业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3~4 题。
3.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球定位系统可用于信息获取和实时准确定位②地理信息系统不能准确地表达和处理田间信息③遥感系统为精准农业提供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与状况④数字地球在发展精准农业中没有用武之地A.①② B.①③C.①④D.②④4.精准农业的实施,可以( )①改良农产品品种②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改变农业生产地域性的特点④充分挖掘农田最大的生产潜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第3题,全球定位系统可用于信息获取和实时准确定位;遥感系统为精准农业提供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和状况,故B项正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七)(建议用时:45分钟)选择题(2019·安徽池州调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下表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概况。
据材料回答1~2题。
1.①人口普查②应急搜救③水文监测④海产品加工⑤地理信息测绘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 D.②③④⑤2.由上表可知( )A.北斗一号系统服务范围超过2 000万平方千米B.北斗二号系统服务范围主要涵盖亚洲和欧洲C.目前北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太平洋和大西洋D.目前西半球区域暂时无法接收北斗系统服务1.C 2.A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北斗导航系统主要用于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人口普查、海产品加工不在此列。
第2题,根据表格信息,目前北斗导航虽未覆盖全球,但已经覆盖太平洋、印度洋的大部分地区,影响到亚洲、大洋洲及欧洲的部分地区,涉及东西半球,超过2 000万平方千米。
]3.(2019·武汉模拟)某自行车爱好者骑自行车从甲地到庚地,全程使用力气维持不变,车速变化完全受坡度影响。
车上配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图中小黑点)。
读该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路线图(图中乙、丁、己三地的海拔均为500 m)。
该骑行路线中,甲乙、乙丙、丙丁、丁戊四路段中,坡度较平缓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戊D [GPS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
图中小黑点分布密集,说明骑行速度慢,应是上坡路段,小黑点分布稀疏,则说明可能是下坡路段,密度居中的才是平缓路段。
读图,丁戊路段黑点分布密度居中,说明该路段坡度平缓。
]4.(2018·烟台一模)动物研究人员经常为野生动物戴上一种特制的项圈,然后把它们放归大自然,以持续追踪并了解动物的生活状况和活动范围。
这种做法主要依靠的科学技术是( )①RS②GIS③GPS④GPRS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B [追踪野生动物需要全球定位技术,通过追踪分析野生动物的生活状况和活动范围,需要GIS技术。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27讲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讲义 鲁教版

GPS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察、 测量 定位
_地__壳__运__动___观测、地基测量
应用 功能 领域 表现
具体用途
对车辆进行跟踪、调度管理、合理分配车辆,从而
定位 以最快的速度响应用户的乘车或配送请求,降低能 交通
导航 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同时 GPS 对车辆还具有
导航功能
可对消防人员、救护人员、交通警察进行应急调遣,
救援 定位 从而提高紧急事件处理部门对火灾、犯罪现场、交
通事故等紧急事件的响应效率
应用 功能 领域 表现
具体用途
农业 定位
实施“精准农业耕作”及捕鱼
在区域环境中利用较多的是_导__航___服务,地面监控
区域地 系统把信息传给 GPS 卫星,得出处理后的考察点的
理研究 地理位置和高程,获得精准数据,从而确定位置和
4.特点: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_全__球__性___、 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5.应用:确定考察点的_地__理__位__置___(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
应用 功能 领域 表现
具体用途
军事
主要用来给航行中的军舰、飞机及导弹提供定位和 定位
导航信息,同时也广泛应用于野外军事行动中单兵 导航 和移动装备定位及_跟__踪___
1.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A.蓝波段
B.绿波段
C.红波段
D.近红外波段
2.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 月份和 9 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 6 月份
B.盛絮期棉花对蓝波段、绿波段和红波段的反射率比盛蕾期明
显降低
C.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新人教版)【文库精品】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章第3节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学案湘教版【必做资料】

第3节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字地球(对应学生用书第162页)[识记—基础梳理]1.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应用(1)概念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功能①具有一般信息系统的存储、管理数据功能。
②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
③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
(3)系统组成硬件设备、地理数据、GIS软件、GIS人员和应用模型五部分。
(4)工作过程(5)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
[盲区扫描]GIS的优点(1)信息量大、使用方便。
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并可建立提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2)功能强大、完备。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
(3)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测评估。
2.数字地球(1)概念是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2)核心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3)关键技术①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
②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
③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④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
⑤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
⑥高性能计算能力。
(4)特点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
[理解—要点突破]1.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应用2.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3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 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016·浙江高考)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
完成下题。
甲 乙 丙1.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②运用GPS 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 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②①D .②①③[思维流程]GPS 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实验分析并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GIS 分析和输出主要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得云杉分布图 D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首先需要通过GPS 获取云杉分布区的位置信息,然后建立云杉分布信息的数据库,最后用GIS 进行分析处理,并输出数据(云杉主要分布区图),所以其研究过程是②①③,故选项D正确。
高考地理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26讲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鲁教版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 变化,使环境得到保 护和改善
污染等
旱灾、火灾、滑坡、病 灾害监测 虫害、森林火灾、泥石
流、地震、农林病害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③遥感在林业和农业方面的应用
部门 林业
农业
应用
主要原理
清查森林资源、检测 着火树木、病害树木与
____火__灾______和病虫害 正常树木反射光谱不同
植物生长状况不同,其 识别农作物、估算产量、 ____反__射__波__谱___特征不 灾情预报
(1)精确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B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2)为了制作农田的产量电子图,需要获取田间作物生长情况
和产量的空间分布信息,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C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3)根据肥力电子图对农田进行精确施肥,需要借助的技术是
类型
道路
农业 用地 林地
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 一般呈线状延伸,道路间有交叉点,色调从浅灰到 深灰。简易公路多为砂石路面,色调较浅,沥青路 面呈现深灰色
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长方形
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木投下的阴影
2.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如图2) 首先要明确GIS图层叠加示意图是由哪些专题图层组成的, 其次要明确不同的专题图层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 系,最后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反映的地理要素特征。
2.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管 理、______分__析_和表达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2)优点:________图__形__化_、可视化,并可及时更新信息。 (3)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数据、应用人员、应用 模型。 (4)主要功能:______数__据__采__集_、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 (5)解决问题:地物________空__间_分布、位置分析、趋势分 析、模式分析以及模拟结果等。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含解析)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含解析)时间: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蔬菜速递是指客户经过网络订购蔬菜,企业依据客户所在城市,布置所在城市的连锁店直接把蔬菜送到客户家里,是蔬菜销售的新方式。
据此完成1-2题。
1、为提高配送效率,连锁店方案将订单分区处置派送,可借助的天文信息技术是( )A.数字地球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天文信息系统解析:连锁店将接到的订单分区处置派送,即依照客户的住址,结合城市路途系统,按街道和派送路途归类、集中处置,只要GIS才具有该功用。
答案:D2、无人机被普遍运用于航拍等各行业,其可以运用的范围为( )A.海事管理B.地壳运动监测C.出租车定位导航D.灾区的经济损失统计解析:陆空中积广阔,管理难度在于不能快速获取信息,无人机航拍可快速获取海事信息,故可用于海事管理。
地壳运动监测要求精度高,普通用GPS技术监测;出租车定位要用GPS技术;灾区的经济损失统计要用GIS技术。
答案:A读〝一个洋包裹的漂流记〞图,完成下面3-4题。
3.该流程图反映的现代产业活动类型不包括( )A.商业 B.工业C.交通运输业 D.效劳业解析:该流程图反映的是电子商务的主要环节,包括现代产业活动类型有商业、交通运输业、效劳业,不包括工业消费进程,因此B 项契合题干要求。
答案:B4.用户下单后,了解所购货物静态信息所应用的天文信息技术是( )A.GPS、RS B.GIS、RSC.RS、VR D.GIS、GPS解析:用户下单后,了解所购货物静态信息,需求应用GPS技术的定位功用,还要应用GIS技术的剖析、处置信息功用,所应用的天文信息技术是GIS、GPS,D项正确。
答案:D点餐类App的出现,为足不出户的人提供了便利,改动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据此,完成下面5-6题。
5.与到店就餐相比,商家应用手机销售平台外卖可以( )A.减轻对交通条件的依赖B.增加对市场位置的依赖C.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D.不用了解市场需求解析:商家应用手机销售平台外卖,要送货上门,对交通条件的依赖性大;受恶劣天气影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6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件新人教版

(1) 以 下 图 层 组 合 最 适 合 用 遥 感 (RS) 技 术 获 取 信 息 的 是
(A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C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解析 第(1)题,遥感技术主要是从较远的地方用电磁波 获得信息,图中可以获取信息的是居民点、水系和地形。第(2) 题,农业生产主要考虑的是水系、土壤、地形、水等因素,所 以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②③④⑥;一般 不考虑居民点和岩层。
(3)特点:探测范围__ 大 __,获取资料__快 __,周期短, 受地面限制__少 __,获取信息量大等。
(4)应用:资源调查、__ 环境监测 __、自然灾害监测
等领域。
2.全球定位系统(GPS)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1)组成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__G_P_S__信__号__接__收__机_______。
4.现代化麦收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B )
A.RS、GPS
B.GPS、GIS
C.RS、GIS
D.GPS、数字地球
4.数字地球的含义 中的功能
目录
板块一 板块二
︿ ︿
板块一
1.遥感技术(RS) (1)工作原理:不同地物反射和辐射的___电__磁__波__特__性______
各不相同。
(2)主要环节
目标物―物反―体射―辐电―射磁―和波→__ 传感器 __(关键装置)――收传―集输―→
__ 遥感地面系统
__―信信―息息――处分―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测与模拟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产业活动4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件鲁教版ppt

2.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概念:是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_数__字__化__后,由计算机网络来 管理的技术系统。 (2)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关系。
【微点·巧思妙记】 【思考】地理信息系统比地图更优越的功能有哪些? 提示:①有很便捷的检索功能和大容量的信息库 ②可以随时进行信息的切换、 缩放、补充、测算等,获得更新后的信息 ③不仅有空间数据信息,还有景观照 片和动态的影像信息
【辨析】 1.GPS确定的位置并非仅是经纬度: GPS确定的是三维位置,即包括经度、纬度和海拔三个数据信息。 2.GPS确定的是“点”而非“面”: GPS相对应用途径单一,即定位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工 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技术的工作对象—— “面”。
【知识·自主学习】 一、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1.遥感(RS):
(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_航__天__器__(如人造卫星)上利 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工作原理:不同地物反射和辐射的_电__磁__波__各不相同。 (3)主要环节。
(4)优势: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_财__力__,提高_效__率__。 (5)应用:_资__源__调__查__、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素养探究】 素养①——地理实践力:在摩拜单车的约车、找车过程中,如何应用地理信息 技术。 【探究提示】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 确定单车地理位置要依靠GPS,在网络上查询单车位置要利用GIS。
素养②——综合思维:分析共享单车推广使用的意义。 【探究提示】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对城市空气质量有所 改善,有利于市民短距离出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时间:40分钟分值:76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6分)(2018·广西三市联考)光伏大棚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下表为光伏大棚与普通大棚相关数据比较表。
读表完成1~2题。
大棚类型光伏大棚普通大棚每年种植蔬菜次数3~4次1~2次大棚使用寿命25年左右每年更换一次塑料膜建造成本850 元/m2100 元/m21.A.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更长B.农产品的售价更低C.对环境的污染更少D.目前在我国分布更广2.对于我国某地正在建设的光伏大棚,利用遥感技术不能监测的是( )A.光伏大棚之间的距离B.光伏大棚的面积C.光伏大棚的施工进度D.光伏大棚的高度解析:第1题,与普通大棚农业相比,光伏大棚农业每年种植蔬菜的次数更多,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更短;由于光伏大棚的造价高于普通大棚,目前推广的难度较大,且生产成本的增加会造成农产品的售价高于普通大棚生产的产品;光伏大棚不需要每年更换塑料膜,故造成的环境污染更少。
第2题,光伏大棚的位置、光伏大棚之间的距离、光伏大棚的面积等都可以通过判读遥感影像来获得;通过对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可获得光伏大棚的施工进度;但光伏大棚的高度信息无法通过遥感技术来获得。
答案:1.C 2.D(2018·苏锡常镇四市调研)精准农业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根据地理环境和实际需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农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系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下图为信息技术支持精准农业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3~4 题。
3.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球定位系统可用于信息获取和实时准确定位②地理信息系统不能准确地表达和处理田间信息③遥感系统为精准农业提供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与状况④数字地球在发展精准农业中没有用武之地A.①② B.①③C.①④D.②④4.精准农业的实施,可以( )①改良农产品品种②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改变农业生产地域性的特点④充分挖掘农田最大的生产潜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第3题,全球定位系统可用于信息获取和实时准确定位;遥感系统为精准农业提供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和状况,故B项正确。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准确地表达和处理田间信息,数字地球在发展精准农业中大有用武之地。
第4题,精准农业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挖掘农田最大的生产潜力,但不能改良农产品品种,也不能改变农业生产地域性的特点。
答案:3.B 4.D(2018·温州模拟)某游客从某市A处驱车赶往B处,其手机百度地图提示:“前方1公里处行驶非常缓慢”。
热力图是百度地图功能之一,它是利用手机基站定位获取该区域的用户数量来渲染地图颜色,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和变化趋势的一个产品。
据此完成5~6题。
5.百度地图该提示使用的技术有( )A.GPS RS B.GIS RSC.GPS GIS D.GIS RS GPS6.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 )A.规划布局景区道路B.评估区域商业价值C.核定区域游客数量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百度地图该提示需要对车辆定位,使用的为GPS技术。
需要对线路状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需使用GIS技术,故选C。
第6题,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核定区域游客数量,游客数量是不断变化的,C符合题意。
答案5.C 6.C(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④⑥D.②③⑥8.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解析:第7题,遥感一般指运用传感器对物体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进行探测。
居民点、水系和地形等主要分布在地表,因而其信息容易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土壤、岩层和地下水一般位于地下,其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较弱。
第8题,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自然区位因素多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相联系,与居民点和岩层联系不大。
答案:7.A 8.C智慧低碳城镇应该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如“3S”技术、云计算等)的迅速发展,将城镇的智能信息化与低碳生态化相结合,强调智慧、低碳、有弹性的现代化新型可持续的城镇发展模式。
下图示意智慧低碳城镇的概念。
据此完成9~11题。
9.GIS在智慧低碳城镇建设中提供的应用为(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信息D.获取实时通信信息10.下列措施中符合智慧低碳城镇概念的是( )A.大力进行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市容B.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C.将城市路灯全部换成太阳能路灯D.倡导工业企业全部搬迁11.智慧低碳城镇的建设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 )A.完全解决城市环境问题B.促进人口迁入城市C.扩大城市规模D.促进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解析:第9题,GIS侧重分析,RS侧重实时监测,GPS侧重跟踪、定位和获取实时通信信息。
第10题,智慧低碳城镇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得到可持续发展。
A项所述内容不能体现这一理念;B项所述内容可以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符合题意;C项所述内容没有考虑到各个城市的实际情况;D项所述内容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第11题,智慧低碳城镇的理念是引导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
答案:9.A 10.B 11.D(2018·洛阳联考)下面是我国东南某区域借助GIS识别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一组图像资料。
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 )A.甲地宜大规模种植水稻B.乙河自南向北流,流速较快C.丙地的城镇化水平最低D.丁地比戊地更宜建高速公路13.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 )①降水分布图②土地利用图③空气质量图④矿产分布图⑤人口分布图A.①②B.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解析:第12题,读图1,甲地平原零碎分散,面积小,不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选项A 错误。
读图2,河流明显向南部汇聚,可知乙河自北向南流,选项B错误。
读图3、图4,丙地供水网最密集,交通线密度大,所以丙地的城镇化水平高,选项C错误。
丁地为城市外部边缘,戊地过于贴近城区,因此,丁地比戊地更宜建高速公路,选项D正确。
第13题,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利用GIS进行叠加分析,除了题中给出的4幅图外,还需要土地利用图、空气质量图、人口分布图等图层,选项C正确。
因为已经有供水管网图,所以无需降水分布图;矿产分布图是用于工业规划的,与此主题关系不大。
答案:12.D 13.C下图为吉林市局部区域某日地表温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14~15题。
14.获取该地区地表温度分布的技术是( )A.GIS B.RSC.GPS D.PS15.a、b、c三地依次可能是( )A.工业用地水体绿地B.工业用地绿地水体C.绿地工业用地水体D.水体绿地工业用地解析:第14题,获取该地区的地表温度需要通过具有获取地表电磁波辐射信息的遥感技术完成。
第15题,根据图中a、b、c三地的温度高低可知,温度最高的是工业区,温度最低的是水体(河流)。
答案:14.B 15.A(2018·北京东城区测试)某研究者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利用国内新浪微博公众平台,采集了2013年网络用户签到数据,解析出北京几个城区“活动空间”的特征。
读表1和表2,回答16~17题。
表1 北京三城区的活动空间数量分布朝阳区西城区丰台区商业活动空间13 730 5 343 3 911户外休闲活动空间730 305 270交通活动空间868 310 375朝阳区西城区丰台区商业活动签到817 418 307 163 100 886户外休闲活动签到55 818 72 932 12 231交通活动签到98 401 48 207 113 108 (分为居住、公共、商业、交通、通讯和户外休闲等六种类型)16.该研究者得出表2,使用的技术有( )A.GPS和GIS B.GPS和RSC.RS和GIS D.数字地球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朝阳区商业活动签到最高是由于传统商业区知名度高B.朝阳区户外休闲活动签到少于西城区是由于户外休闲活动空间少C.丰台区交通活动签到多于朝阳区是由于对外交通枢纽多D.丰台区户外休闲活动签到最少是由于交通活动空间少解析:第16题,可以利用GPS确定用户的位置,再利用GIS进行数据处理,才能得出北京三城区活动空间签到数量分布,故选A。
第17题,A选项由表格中信息无法作出判断;朝阳区户外休闲活动空间比西城区大,故B错;丰台区户外休闲活动签到最少是因为其户外休闲空间少,而非交通活动空间少,D错;丰台区交通活动签到多于朝阳区是由于对外交通枢纽多,C正确。
答案:16.A 17.C(2018·湖北重点中学联考)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防灾减灾中的频率越来越大。
读GIS分层图,回答18~19题。
18.根据上图可以推断出,正在分析的地质灾害最可能为( )A.滑坡B.泥石流C.火山喷发D.地震19.一位年轻研究员不小心把完整的图层弄丢了,现在需要制作出完整的图层,它需要填补的甲最可能是( )A.坡面起伏状况B.坡向C.坡面侵蚀状况D.地层厚度解析:第18题,通过资料图层和阶段成果图可知,该地质灾害和坡度陡缓、地层倾斜方向、活动断层密切相关,最有可能是滑坡。
第19题,读图可知,由甲和地层倾斜状况能得出“顺向坡面”的结论,则甲最可能是坡向。
答案:18.A1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