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案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的设计方案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的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成为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

污水处理厂的自控系统对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艺、自控系统、传感器、仪表。

一、引言污水处理厂的自控系统是指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对污水处理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以达到提高处理效率、保证出水水质、降低能耗和减少人力成本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厂开始采用自控系统来实现高效、稳定和可持续的运营。

二、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后处理。

其中,生物处理是核心环节,包括曝气、沉淀和污泥处理等环节。

曝气池是生物处理的关键部分,通过向池中通入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分解。

沉淀池则是用于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保证出水的清洁度。

污泥处理则是将沉淀池中的污泥进行浓缩、消化和脱水等处理,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污染度。

三、自控系统自控系统是污水处理厂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仪表和控制系统等。

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水位、流量、氧气浓度等。

仪表则用于测量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物位等。

控制系统则通过对传感器和仪表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决策,实现对污水处理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四、设计方案1、传感器设计:针对曝气池的监测,可选用智能型溶解氧传感器,同时配置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以实现对曝气池内污水质量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针对沉淀池和污泥处理环节,可选用悬浮物浓度传感器和污泥浓度传感器等。

2、仪表设计:在温度控制方面,可选用智能型温度控制器,通过与传感器配合使用,实现对水温的精确控制。

在流量控制方面,可选用质量流量计,通过与控制系统配合使用,实现对进水流量的精确控制。

3、控制系统设计:针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营需求,可选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通过将各环节的传感器和仪表进行连接,实现对污水处理全过程的集中控制和监测。

污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精选全文

污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自动化控制系统目录1概述 51.1 设计原则51.2 自动化系统功能综述. 61.3 系统配置.101.3.1 网络结构101.3.2 具体配置(详细配置见附图一)11 2控制流程图及各部分功能详述. 122.1 生产过程监测系统(中控室) .122.2 生产过程的监测(现场)与自动控制系统172.2.1 1#PLC预处理控制站172.2.2 2#PLC BAF生物滤池处理子站 252.2.3 3#PLC污泥脱水系统处理子站 332.2.4 4#PLC中央控制室处理子站372.3 生产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392.4 全厂CCTV电视监视系统.413系统设计制作、调试及技术服务433.1环境条件.433.2 控制箱柜设计.443.3产品制造、运输、保管.463.4控制系统集成.483.5检验及调试564质量保障能力. 624.1设计、设备制造能力和条件62 4.2售后服务体系及质量保障能力71 5自控系统施工组织及安装. 815.1 项目进度计划安排815.2 施工组织825.3仪表安装及测试.935.4电缆1025.5 管线敷设及电缆桥架 105 5.6电缆托架.1175.7防雷和接地.1195.8 施工验收1226自动化控制系统I/O表1241 概述根据XXX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对污水量的预测,并结合城市发展前景,确定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设计规模2万m3/d。

根据污水量和投资状况,我方在进行系统组态时,将全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可方便地扩展或升级。

系统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其技术先进、结构开放,能够长期提供技术支持、备品备件有保障。

同时,还充分考虑经济适用性、节省投资和与远期工程的衔接,与远期公用的控制子站,控制点数一次考虑,远期独立的部分另设控制子站或远程控制单元。

本污水厂自控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数据共享”的分层、分布式的拓扑结构,符合当前工业自动化监测系统发展趋势,能够实现全厂工艺参数及设备集中监测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要点

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要点

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要点一、引言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自动化控制和监控的关键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要点,包括系统组成、功能模块、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和应用优势等方面的内容。

二、系统组成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份构成:1. 传感器与执行器:用于感知和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设备,如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电动阀门等。

2. 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逻辑判断和控制指令输出,常见的控制器有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DCS(分散控制系统)。

3. 人机界面:提供给操作人员进行监控和操作的界面,包括触摸屏、计算机监控软件等。

4. 通信网络:用于传输传感器数据和控制指令的通信网络,可以采用以太网、无线通信等方式。

三、功能模块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进水处理:控制进水泵的启停和流量调节,确保污水进入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2. 污泥处理:控制污泥浓度、搅拌器转速、污泥泵的启停等,保证污泥处理的效果和稳定性。

3. 氧化沟控制:控制氧化沟中的曝气设备,调节氧气供应量,维持好氧环境。

4. 混凝剂投加:根据水质参数调节混凝剂的投加量,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5. 水质监测:监测处理后的水质参数,如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等,及时调整处理参数。

6. 故障报警: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报警,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工作原理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传感器感知:传感器感知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液位、温度、流量等,并将感知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2. 控制器处理:控制器接收传感器数据后,进行数据处理、逻辑判断和控制指令生成,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各个执行器进行控制。

3. 执行器控制:执行器根据控制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启停泵、调节阀门、控制搅拌器转速等。

污水处理厂设备电气自控及工艺调试方案

污水处理厂设备电气自控及工艺调试方案

污水处理厂设备电气自控及工艺调试方案一、设备调试方案:1.设备检查:确保所有设备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安装和连接。

2.电机调试:检查电机的运行情况,如电流、电压等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泵站调试:检查泵站的泵浦运行状态,检查泵浦的流量和压力,确保泵浦稳定工作。

4.曝气装置调试:检查曝气设备是否正常工作,调整曝气压力和曝气量。

5.污泥脱水设备调试:检查污泥脱水设备的运行情况,调整设备的压力和流量,确保脱水效果良好。

6.气体收集设备调试:检查气体收集装置的连接和泄漏情况,并调整设备的负压。

二、电气调试方案:1.电气设备检查:检查所有电气设备的接线是否正确,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改进。

2.开关设备调试:检查开关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

3.控制柜调试:检查控制柜的连接和接线情况,检查控制柜内的电气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4.特殊设备调试:对于特殊电气设备,如变频器、PLC等,进行必要的配置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三、自控调试方案:1.控制系统检查:检查自控系统的所有仪表的连接情况,调整仪表的参数和量程。

2.控制系统调试:对控制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检查自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数据监测与记录:对自控系统的数据监测功能进行测试,并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四、工艺调试方案: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检查:检查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操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2.污水处理效果检测: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处理效果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

3.工艺参数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以上是一份大致的污水处理厂设备、电气、自控以及工艺调试方案,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制定和调整。

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方案(北京金控)

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方案(北京金控)

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方案(北京金控)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方案北京金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1、概述本自动控制系统以标准的、开放的工业以太网作为系统主干网络,配以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现场控制站组成,并满足安全、实用、经济、高效的要求,达到当前污水厂自动化先进水平。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工艺要求,自控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资源共享”的集散型系统。

整个系统由信息层(管理层)、监控层和现场控制层组成。

采用这种结构可使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能够集中管理,以实现整体操作、管理和优化;同时,也使得控制危险分散,提高系统可靠性。

中控室监控计算机和现场控制分站(可编程控制器PLC)组成全厂工业以太环网。

2、PLC控制站PLC现场控制站用于现场各车间数据采集与控制。

每个控制站的PLC将监测和控制有关区域的所有设备和过程,并且通过TCP/IP以太光纤环网与监控计算机相连,中控室能够观察到厂内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艺参数,完成对现场设备的操作与控制、参数的设置和修改。

现场控制PLC站及现场设备控制单元提供实时I/O控制、数据采集和编辑下载等功能。

3、上位监控系统上位监控系统是指在厂区的中心控制室对全厂的设备和工艺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它是通过通讯系统采集到系统内各个站点的设备工作状态和各种与调度、控制有关的工艺参数,根据整个系统的运转情况,进行统一调配、控制。

上位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计算机、通用接口装置、网络通讯系统、打印机、不间断电源、操作台及上位监控软件等。

4、仪表系统成分分析仪表是对物质的成分及性质进行分析和测量的仪表,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进行自动监测和自动控制,以达到优质高产、节能降耗以及保证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自动分析仪表是污水处理系统中对一些复杂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的常用仪表,如污泥浓度计、总磷检测仪、氨氮检测仪、COD检测仪等。

5、其它先进技术的应用(1)W EB技术。

基于WEB的远程监控技术通常是指通过网页浏览方式远程登陆自动控制系统,以进行监测和控制。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方案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方案

天水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技术方案北京华联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9月29天水工业园区污水厂自控系统方案及相关技术说明一、系统概述:天水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自控系统由PLC站与监控操作站控制管理系统组成的自控系统和仪表检测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前者遵循“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资源共享”的原则;后者遵循“工艺必需、先进实用、维护简便”的原则。

为了满足武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实现上述要求,必须保证控制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才能保证本厂设备的安全、正常、可靠运行。

本方案本着质量可靠、技术先进、性价比高的原则,结合我公司在实施其它类似项目中的设计、实施和组织的成功经验,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和系统的扩展,采用分层分布式控制技术,发挥智能控制单元的优势,降低并分散系统的故障率,保证系统较高的可靠性、经济性和扩展性,从而实现对各现场控制设备的操作、控制、监视和数据通讯。

1。

1 系统基本要求工控通讯网络为光纤冗余环型工业以太网,通讯波特率≥100Mbps,系统自适应恢复时间<300ms,通讯距离(无中继器)≥1Km,网络介质要求使用可直埋的光缆, 在出现故障时, 可在线增加或删除任意一个节点,都不会影响到其他设备的运行和通讯。

本系统采用先进的监控操作站控制系统,即系统采用全开放式、关系型、面向对象系统结构,支持不同计算厂家的硬件在同一网络中运行,并支持实时多任务,多用户的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污水厂的生产控制、运行操作、监视管理。

控制系统不仅有可靠的硬件设备,还应有功能强大,运行可靠,界面友好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编程软件和控制软件。

1。

2系统可靠性的要求控制系统在严格的工业环境下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系统组件的设计符合真正的工业等级,满足国内、国际的安全标准。

并且易配置、易接线、易维护、隔离性好,结构坚固,抗腐蚀,适应较宽的温度变化范围。

系统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支持I/O模板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带电热插拔.能够承受工业环境的严格要求.1.3系统的先进性系统的设计以实现“现场无人职守,分站少人值班"为目的。

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及实施方案说明

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及实施方案说明

WORD完满格式目录概括.................................................................................... (1)1 .1工程范围.......................................... ............................................ (1)1 .2合用标准.......................................... ............................................ (2)1 .3设计原则.......................................... ............................................ (4)系统设计方案.................................................. .................................................... (5)2.1系一致般说明.......................................... ............................................ (5)2.2自控系统设计.......................................... ............................................ (6)2.2.1自控系统控制方式...................................................................... (6)2.2.2自控系统网络拓扑...................................................................... (7)2.2.3自控系统构成功能...................................................................... (9)2.2.4中央控制站构成及功能...................................................................... (9)2.2.5系统软件描绘.................................................................... (11)2.3电气系统方案............................................ .............................................. (13)3系统调试方案................................................. ................................................... (17)4售后服务................................................. ................................................... (21)4.1服务系统.......................................................................................... (21)4.2服务内容.......................................................................................... (22)4.3服务保证措施.......................................................................................... (23)..整理分享..WORD完满格式概括1.1工程范围本承包商将负责达成电气、仪表及监控系统设计、制造、测试、运输、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并按工作次序移交符合要求的资料。

污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污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自动化控制系统目录1概述 (3)1.1 设计原则 (3)1.2 自动化系统功能综述 (3)1.3 系统配置 (5)1.3.1 网络结构 (5)1.3.2 具体配置(详细配置见附图一) (6)2控制流程图及各部分功能详述 (6)2.1 生产过程监测系统(中控室) (6)2.2 生产过程的监测(现场)与自动控制系统 (9)2.2.1 1#PLC预处理控制站 (9)2.2.2 2#PLC BAF生物滤池处理子站 (14)2.2.3 3#PLC污泥脱水系统处理子站 (18)2.2.4 4#PLC中央控制室处理子站 (21)2.3 生产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 (22)2.4 全厂CCTV电视监视系统 (23)3系统设计制作、调试及技术服务 (24)3.1环境条件 (24)3.2 控制箱柜设计 (25)3.3产品制造、运输、保管 (26)3.4控制系统集成 (27)3.5检验及调试 (30)4质量保障能力 (32)4.1设计、设备制造能力和条件 (32)4.2售后服务体系及质量保障能力 (37)5自控系统施工组织及安装 (41)5.1 项目进度计划安排 (41)5.2 施工组织 (41)5.3仪表安装及测试 (48)5.4电缆 (52)5.5 管线敷设及电缆桥架 (53)5.6电缆托架 (59)5.7防雷和接地 (60)5.8 施工验收 (61)6自动化控制系统I/O表 (62)1 概述根据XXX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对污水量的预测,并结合城市发展前景,确定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设计规模2万m3/d。

根据污水量和投资状况,我方在进行系统组态时,将全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可方便地扩展或升级。

系统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其技术先进、结构开放,能够长期提供技术支持、备品备件有保障。

同时,还充分考虑经济适用性、节省投资和与远期工程的衔接,与远期公用的控制子站,控制点数一次考虑,远期独立的部分另设控制子站或远程控制单元。

本污水厂自控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数据共享”的分层、分布式的拓扑结构,符合当前工业自动化监测系统发展趋势,能够实现全厂工艺参数及设备集中监测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概述 ............................................................................................................................................. 1 1.1 工程范围 ........................................................................................................................... 1 1.2 适用标准 ........................................................................................................................... 2 1.3 设计原则 ........................................................................................................................... 3 2 系统设计方案 ............................................................................................................................. 4 2.1 系统一般说明 ................................................................................................................... 4 2.2 自控系统设计 ................................................................................................................... 4 2.2.1 自控系统控制方式 ................................................................................................. 4 2.2.2 自控系统网络拓扑 ................................................................................................. 5 2.2.3 自控系统组成功能 ................................................................................................. 7 2.2.4 中央控制站组成及功能 ......................................................................................... 7 2.2.5 系统软件描述 ......................................................................................................... 8 2.3 电气系统方案 ................................................................................................................. 10 3 系统调试方案 ........................................................................................................................... 13 4 售后服务 ................................................................................................................................... 16 4.1 服务体系 ......................................................................................................................... 16 4.2 服务内容 ......................................................................................................................... 17 4.3 服务保证措施 ................................................................................................................. 17 1 概述 1.1 工程范围 本承包商将负责完成电气、仪表及监控系统设计、制造、测试、运输、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并按工作顺序移交符合要求的资料。主要工程内容如下: ➢ 现场低压配电柜至各设备现场,用电设备控制及电缆敷设,以及新建构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仪表系统等。 ➢ 现场传感器和检测仪表的安装、调试; ➢ 控制系统设备(PLC)的硬件和软件; ➢ SCADA系统硬件和软件; ➢ 通讯和接口; ➢ 仪表电缆、监控系统电缆(光缆)的供货、敷设; ➢ 仪表系统/自控系统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 ➢ 新老系统的有机衔接联系; ➢ 文件编制; ➢ 系统所需设备的设计、制造、采购、运输、仓储、工程施工、安装、测试、试运行、人员培训、售后服务、按规定时间移交所需资料以及在规定的工期内实现系统总体运行; ➢ 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接口设计、安装、调试、配合协调。 ➢ 根据本标特点进行细致的需求分析,结合工艺流程和总平面图对系统方案进一步具体化和优化。 ➢ 负责本系统与相关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工作,包括连接器材等设备的提供。对相关系统实施联动测试验收,明确该子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出具测试验收报告或提出整改方案,直至验收通过。 ➢ 从系统设计、信息传输、布线、供电、信号和电源的过电压保护、电磁兼容性(EMC)等方面采取有效技术及提供相应的管理手段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 负责保证仪表控制系统达到系统功能及性能的设计要求,对仪表控制系统所有设备器材的设计、制造、采购、运输、仓储、工程施工、安装、测试、试运行、人员培训、售后服务、按规定时间移交所需资料以及在规定的工期内实现系统总体运行正常。 ➢ 积极配合业主、设计部门和监理等对土建工程、装饰工程和其他系统等一切与本系统有关的系统进行安装规划和技术协调,参加业主召开的工程协调会,力求符合整体的美学要求和工期要求。对所有工作作适当安排,所有安排必须取得业主的书面同意。 ➢ 负责对业主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业主的工作人员能够独立操作和维护整个系统。 ➢ 负责对业主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业主的工作人员能够独立操作和维护整个系统。 1.2 适用标准 本工程使用的有关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IEC标准和相应的GB标准。若IEC标准与GB标准有不同之处,则应符合GB标准。 ➢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 GB5005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 GB/T 13729《远动终端设备》 ➢ GB/T 14429《远动设备及系统》 ➢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 GB/T 7450《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 GB/T17544《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 ➢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 ➢ JB/T5234《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验收大纲》 ➢ GB 50131《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 50311《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GBJ63《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 GBJ79《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 GB5009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174《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 GB/T8566《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 DGJ 08-83《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 ➢ IEC 60381《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 ➢ IEC 60950《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1.3 设计原则 系统在设计时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 ✓ 成熟性:选用成熟的软硬件设备及技术; ✓ 先进性:选用代表现在和将来发展方向的技术和软硬件设备; ✓ 开放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全开放功能; ✓ 安全性:系统的软硬件设备及技术均是高安全性的; ✓ 可靠性:系统的软硬件设备及技术具有高可靠性; ✓ 通用性:系统软硬件设备及技术应具有普通性; ✓ 可扩展性:系统软硬件设备及技术均要满足功能扩展和范围扩展的需求; ✓ 整体性:整个系统整体规划、统一标准、规范接口,保证系统的完整性; ✓ 经济实用性: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应尽可能高; ✓ 可维护性:系统应维护操作简单、维护工作量小,可实现远程维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