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魔方初级教学计划
魔方教学执行策划书3篇

魔方教学执行策划书3篇篇一魔方教学执行策划书一、教学目标使学员掌握魔方的基本玩法和技巧,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学员对魔方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魔方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介绍。
2. 魔方的基本手法和转动技巧讲解。
3. 三阶魔方还原的具体步骤教学。
4. 常见魔方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安排1. 教学时间:[具体时间段]2. 教学地点:[详细地址]3. 课程设置:基础理论课:[X]课时,讲解魔方相关知识。
实践操作课:[X]课时,进行魔方还原练习。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教师演示魔方还原过程,让学员直观感受。
2. 指导法:在学员练习过程中给予及时指导和纠正。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员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和帮助。
五、教学材料1. 三阶魔方若干。
2. 教学 PPT 或视频。
六、教学步骤1. 第一阶段:基础讲解介绍魔方的历史和种类。
讲解魔方的基本结构和转动规则。
2. 第二阶段:手法技巧教学传授基本的魔方转动手法。
进行简单的指法练习。
3. 第三阶段:还原步骤教学一步一步详细讲解三阶魔方还原的步骤。
学员跟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第四阶段:巩固与提高组织学员进行魔方还原比赛,激发兴趣。
解答学员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员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等。
2. 技能考核评估:通过学员还原魔方的速度和准确率进行评估。
八、注意事项1. 提醒学员爱护魔方,避免损坏。
2. 确保教学场地安全,避免学员在练习过程中发生意外。
3. 关注学员的学习进度和情绪,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篇二《魔方教学执行策划书》一、教学目标1. 让学员掌握魔方的基本玩法和技巧。
2. 提高学员的手眼协调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员的耐心、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魔方的基本知识,包括魔方的结构、种类、颜色等。
2. 魔方的基本手法和指法,如握法、旋转方法等。
3. 魔方的初级玩法,如层先法等。
三阶魔方教学设计(简)

泰兴市宣堡小学何油【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魔方的发展历史,知道魔方的有关知识, 掌握一定的玩法与技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的基本玩法,部分学生能熟练玩出一面。
通过游戏达到益智、健身、健脑的目的,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发展敏锐的空间想像力。
3、情感目标增强对益智游戏的兴趣,在游戏中猜测、对抗,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坚定意志,获得集体荣誉感,体验游戏中的成功感。
【活动难点】魔方的技巧掌握【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三阶魔方(老师和学生各准备一个三阶魔方)【活动时间】一课时教学活动流程预设:一、谈话导入简介智力游戏界的三大奇迹:中国:华容道;法国:独立钻石;匈牙利:魔方二、进入游戏1、出示魔方,观察魔方。
2、介绍魔方的特点:6个轴心块、12个棱块和8个角块3、介绍魔方6个面的代表字母以及旋转方式。
4、课件出示三阶魔方还原的七个步骤:第一步:底棱归位(又称底部架十字,底层四个棱块正确复原的过程)第二步:底角归位(复原魔方第一层四个角块)第三步:中棱归位(复原魔方中层四个棱块的步骤)第四步:顶棱面位(也称顶层架十字,顶层四个棱块的顶面颜色和顶层中心块颜色一样)第五步:顶角面位(魔方的四个顶角的顶面色全部调至顶面的步骤)第六步:顶角归位(面位的四个顶角的其他两面颜色和对应面的中心块颜色同色)第七步:顶棱归位(已经面位的四个顶棱的另一面的颜色和所在的另四个面的中心块颜色同色)5、观看视频(三阶魔方入门玩法总结)6、学生自由练习还原魔方。
三、游戏展示:快速还原师:下面进行速度竞赛,速度最快那位的就是我们班的魔方达人规则:以最短时间内完成的同学获取胜利。
四、作业1、继续学习资料,努力还原魔方2、和同学进行魔方比赛。
三阶魔方教案1

三阶魔方教案
第一课
序:认识魔方。
三阶魔方指上下、左右各三层的魔方。
它有6个面,6种颜色,白黄相对、蓝绿相对、红橙相对。
有6个中心块,在每一面的正中间。
8个角块,上下各4个。
12个棱块,除中心块和角块之外都是棱块。
一、对好第一层:
1、对4个棱块(黄色中心块朝上)
(1)先将4个白色棱块逐一转到黄色中心块一面来。
在侧面中层和底面可直接转上去,在侧面上层和下层先转到中层再转上去。
往上转时,如果影响上面已转好的棱块,可转动上层让开。
(2)将白色棱块的侧面颜色与各侧面的中心块对好,每对好1块即转下去(转到白色一面),直到把4个白色棱块都转下去。
2、对4个角块(白色面朝上)
先在下层侧面找有白色的角块,转动下层,将其另一侧面的颜色与中心块的颜色对好,并面向自己,然后按以下公式做。
(1)将右下角转至右上角:右下下左右上
(90°)(90°)(90°)
(2)将左下角转至左上角:左下下右左上
(90°)(90°)(90°)
如有白色的角块不在下层侧面(在上层或底面),先将该棱块转至下层侧面。
如在底面,先将该棱块转至与上面空位相对处,再转至下层侧面。
三阶魔方初级教学计划

三阶魔方初级教学计划引言:三阶魔方,又称魔方,是一种流行的智力玩具,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吸引了很多人的兴趣。
在本教学计划中,我们将以初级水平为基础,逐步引导学员掌握三阶魔方的基本技巧和解法。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学习,学员将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三阶魔方的还原。
一、了解三阶魔方1.魔方的基本结构:了解魔方的各个部件,包括6个面、9个中心块、12个边块和8个角块。
2.魔方的基本操作:介绍魔方的基本操作,包括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和180度旋转。
二、掌握基本操作技巧1.底层还原:介绍底层角块和边块的还原方法,通过正确的旋转方法将底层还原。
2.中层还原:介绍中层边块的还原方法,通过不影响底层的旋转方法将中层边块还原。
3.顶层还原:介绍顶层角块的还原方法,包括角块位置调整和顶层面转动的方法,通过正确的旋转方法将顶层角块还原。
4.顶层边块的调整:介绍顶层边块的位置调整方法,通过正确的旋转方法将顶层边块调整至正确位置。
三、掌握还原方法1.白色十字还原:介绍通过旋转操作将魔方底层的白色边块拼凑成十字形状的方法。
2.白色角块还原:介绍通过旋转操作将魔方底层的白色角块还原至正确位置的方法。
3.中层边块还原:介绍通过旋转操作将魔方中层的边块还原至正确位置的方法。
4.顶层角块位置调整:介绍通过旋转操作将魔方顶层的角块调整至正确位置的方法。
5.顶层角块还原:介绍通过旋转操作将魔方顶层的角块还原至正确位置的方法。
6.顶层边块的位置调整:介绍通过旋转操作将魔方顶层的边块调整至正确位置的方法。
四、提高还原速度1.训练手指灵活度:介绍手指灵活度训练的方法,包括手指操控和手指独立性练习。
2.训练指法:介绍魔方还原中常用的指法,让学员掌握更快速和准确的操作方式。
3.多次练习:鼓励学员多次练习魔方还原,熟练操作每个步骤,提高还原速度和准确度。
五、解答常见问题1.旋转方向错乱:介绍常见旋转方向错乱的情况以及解决方法。
2.魔方还原过程中出现乱块:介绍魔方还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乱块情况以及解决方法。
三阶魔方教案

三阶魔方教案三阶魔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阶魔方的基本构造和操作方法;2. 学会通过指定算法完成魔方还原;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正面上面一层交换算法;2. 学会角块移位算法。
三、教学难点:1. 学会整体还原算法;2. 提高还原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 三阶魔方;2. 魔方还原手册;3. 魔方还原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三阶魔方的基本构造和操作方法(15分钟)1. 指出魔方由六个不同的颜色构成,每个面有九个小块;2. 介绍魔方的三个基本动作:顺时针旋转一个面、逆时针旋转一个面和两个面的对称交换;3. 展示如何进行魔方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模仿练习。
第二步:学习正面上面一层交换算法(20分钟)1. 介绍正面上面一层交换算法的目的是还原第一层;2. 演示正面上面一层交换算法的步骤和操作方法;3. 让学生跟随手册或观看教学视频进行练习。
第三步:学习角块移位算法(20分钟)1. 介绍角块移位算法的目的是调整错误的角块位置;2. 演示角块移位算法的步骤和操作方法;3. 让学生跟随手册或观看教学视频进行练习。
第四步:学习整体还原算法(15分钟)1. 介绍整体还原算法的目的是完成魔方的还原;2. 演示整体还原算法的步骤和操作方法;3. 让学生跟随手册或观看教学视频进行练习。
第五步:提高还原速度和准确性(15分钟)1. 强调练习的重要性,通过多次练习提高还原速度和准确性;2.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同学间进行比赛,激发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三阶魔方的基本构造和操作方法,学会了正面上面一层交换算法和角块移位算法,了解了整体还原算法,并提高了还原速度和准确性。
但是有些学生对指定算法进行记忆和操作仍然有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巩固。
三阶魔方入门教学教案

瓯北中心小学思维开发课程(魔方)教学设计内容:三阶魔方入门年级:三年级时间:2018年9月1日拧魔方(初级)教学设计教师年级初级班学生人数20 授课时间教学内容《三阶魔方概述》课时安排第1课时时授课类型新授课一、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对三阶魔方的都有直观微弱认知,但仅限于乱拧随意玩,少数同学可以简单复原单面。
学生普遍对于拧魔方有浓厚的兴趣,但应该考虑到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手、眼、脑协调能力的高低,应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学生对于玩具类的教具会出于好奇将好的魔方打乱,造成魔方概述讲解的困难。
二、教材分析本课的知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配套PPT课件,使学生对魔方运动有初步的了解。
2.借助三阶魔方实物,了解魔方颜色、结构特点。
3.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拧魔方手法。
4.指导学生掌握三阶魔方各色块的转换规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课件学习,使学生对魔方运动有初步的认知。
2.通过实物讲解,使学生掌握三阶魔方结构特点与色块间的转换规律。
3.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拧魔方手法。
4.通过学生观察,听讲,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拧魔方运动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观察力、分析力,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熟记颜色相对位置,熟练基本指法。
教学难点:五、教学材料准备1.魔方运动概述PPT课件。
2.各式魔方各一个。
3.三阶魔方20个,确保每人一个。
六、教学设计一.观看视频,调动学生兴趣(一)观看魔方公开赛竞赛视频(二)观看学校魔方社团学生还原视频(三)视频学员介绍:陈润达瓯北中心小学魔方社团学员,四年级学生。
拧魔方学龄30课时,三阶速拧最高纪录25.643秒;5次三阶魔方还原平均成绩35.769秒。
二.学习课件,促进知识普及(一)魔方运动概述WCA世界魔方协会(官方)和ICA国际魔方协会(非官方)的区别。
非官方段位值得借鉴的地方。
(二)拧魔方运动的价值锻炼眼力、耐力、手力、记忆力、空间判断能力、注意力、反应力。
三阶魔方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阶魔方的结构、操作方法以及还原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魔方的兴趣,培养他们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三阶魔方的结构及操作方法2. 三阶魔方的还原技巧3. 高级还原技巧(可选)三、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展示魔方,引起学生兴趣。
- 介绍魔方的起源、种类及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2. 讲解三阶魔方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介绍三阶魔方的组成部分:中心块、角块和棱块。
- 演示如何操作三阶魔方,包括旋转面和旋转层。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魔方。
- 学生按照操作方法尝试还原魔方,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与反馈- 学生分享操作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学生回忆三阶魔方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2. 讲解三阶魔方的还原技巧- 介绍还原魔方的步骤:U层、F2L、OLL、PLL。
- 演示还原技巧,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魔方。
- 学生按照还原技巧尝试还原魔方,教师巡回指导。
4. 高级还原技巧(可选)- 对有基础的学生进行高级还原技巧的讲解和指导。
5. 总结与反馈- 学生分享操作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三阶魔方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掌握三阶魔方的结构、操作方法及还原技巧的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
4.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4. 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三阶魔方初学者教学设计

三阶魔方初学者教学设计魔方是一种受欢迎的益智玩具,它可以锻炼人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作为一个初学者,下面是一个三阶魔方的教学设计:1. 介绍魔方的基本知识(200字)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已经还原好的魔方,介绍魔方由3 x 3 x 3个小正方体组成。
解释魔方有六个面,每个面有9个小正方体。
同时,学生需要了解到魔方的颜色是固定的,每个小正方体都有一个颜色。
2. 学习基本的转动方法(200字)接下来,教导学生如何转动魔方。
首先,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转动方式:顺时针转动魔方的一层、逆时针转动魔方的一层以及旋转魔方的中心层。
向学生演示如何用手指推动魔方进行转动,并提醒他们要轻轻推动魔方而不是暴力转动。
3. 学习还原方法的基本步骤(200字)解决魔方的第一步是还原顶层(黄色面)。
首先,教导学生如何找到四个黄色边块并将它们正确放置在顶层。
然后,学生需要学会转动顶层面以完成黄色十字图案的构建。
最后,教导学生如何还原顶层的黄色角块,从而完成顶层的还原。
4. 学习还原方法的进阶步骤(200字)第二步是还原中层,这需要学生掌握14个中层边块的还原方法。
向学生展示如何找到不正确放置的中层边块,并使用适当的公式将它们放置到正确的位置。
第三步是还原底层。
教导学生如何找到底层的白色十字图案,并使用特定的公式将边块置于正确的位置。
最后,教导学生如何还原底层的角块,以完成魔方的还原。
5. 解决常见问题和练习(200字)在教学的最后,预计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常见的错误。
此时,教师应该花时间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魔方的还原过程。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魔方还原技巧。
整个教学过程需要耐心和重复练习,因为初学者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理解和掌握魔方的还原方法。
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享受到解决魔方难题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阶魔方初级教学计划
一、魔方简介
魔方是匈牙利建筑学教授和雕塑家厄尔诺.鲁比克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因此它的英文名便称为Rubik's Cube。
他发现26个同样大小的小立方块围绕着同一个中心块转动,在他随手将魔方转了几下后,想将魔术方块复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久后Rubik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随后也就风靡了全球。
我们常见的魔方是3x3x3的三阶魔方,是一个正 6 面体,有6种颜色,由26块组成,有8个角块;12个棱块;6个中心块(和中心轴支架相连),魔方在1980年代最为风靡,至今未衰。
面世不久后,很多类似的玩具也纷纷出现,有些出自发明人鲁比克,有些则是出自别人之手。
包括4 × 4 ×4,2 × 2 × 2 和5 × 5 × 5 版的魔方。
它可以锻炼人的手脑并用,对培养人的动作技能都十分有效;不仅可增强人的记忆力,丰富空间想象力,又可培养人的耐力和毅力。
通过玩魔方,还有哺育人的理性,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孕育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
二、魔方教学理念
1、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选择贴近学生能引起其兴趣的、基础的、利于学生发展的魔方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础内容。
坚持学生主动探究,重视个性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2、发挥魔方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识特征相适应,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向学生的生活世
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数学的独特价值,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魔方的多样性、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负责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3、这是一种以学生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本课程将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个人发展,获得成功的感受。
突出魔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培养学生整合创新意识,充分发挥魔方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
4、魔方本身是一种生生不息,永远都在创新、变革发展的艺术,魔方活动中对作品不断改进、新的构思不断生成、方法和效果不断被发现,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也不断地加深;魔方活动活动具自主性,在活动中将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览学生的思维,不用自己狭隘的个人喜好影响、控制、约束学生。
三、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参与“魔方”活动,锻炼他们动手动脑能力,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启迪他们的创造意识,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培养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内容,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和审美观,促进科技教育活动的普及与发展;同时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植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