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精选考题训练”名师精讲(宏观经济学 第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真题答案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招生专业: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金融工程、保险学、商业经济学、房地产经济与管理、城市经济学考试科目:经济学综合考试时间:12月24日下午试题编号:802试题:(请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题纸上答题无效)政治经济学(50分)一、简述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10分)答: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多余的过剩人口,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工人。
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社会总资本中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不变资本部分相对增加。
因为对劳动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总资本中可变部分的大小决定的,所以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它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按比例地减少。
对劳动的需求,同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减的速度减少。
从表面上看,总资本的可变部分的相对减少,好像是由于工人人口的绝对增长总是比可变资本增长得快。
但事实是,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进行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这种人口过剩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失业问题是制度性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顽症。
相对过剩人口包含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和停滞的过剩人口。
二、请阐述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并说明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
(10分)答: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会形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构成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模拟卷及答案解析三_1_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模拟题政治经济学部分(50分)1.资本经营的特点和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2..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3.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4..如何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微观经济学部分(50分)1.假定某商品市场由A、B 两个消费者和I、J 两个生产者构成。
A、B 两个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函数分别为:d A q =200-2p、d B q =150-p,p 为该商品价格;I、J 两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分别为s I s J 1002,1503q p q p=-+=-+(1)求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
(2)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3)当市场价格为10时,求A、B 以及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
(4)当市场价格为10时,求I、J 以及市场的供给价格弹性。
2.设某公司短期生产函数为Q=72L+15L 2−L 3,其中Q 和L 分别代表一定时间内的产量和可变要素投入量。
(1)导出MP L 及AP L 函数。
(2)当L=7时,MP L 是多少?(3)当L 由7个单位增加到8个单位,产量增加多少?(4)L 投入量为多大时,MP L 将开始递减?(5)该公司的最大产量是多少?为达到这个最大产量,L 的投入量应为多少?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是什么?宏观经济学部分(50分)1..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2.设消费函数C=100+0.75Y,投资函数I=20-2r,货币需求函数L=0.2Y-0.5r,货币供给M=50。
价格水平为P。
求:(1)总需求函数;(2)当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3)政府购买增加50时的总需求曲线并计算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4)货币供给增加20时的总需求函数。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802经济学综合 考研真题 考研试题库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1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考研试题库招生专业:政治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部分(共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国民经济信息化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生产价格的形式及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试述调整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方向和途径。
西方经济学部分(共50分)1.试分析下列一组概念:边际收益递增、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和外在经济。
(10分)2.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可以向后弯曲?请给出说明。
(15分)3.已知某小国在封闭条件下的消费函数为,投资函数为,货币的需求函数为,货币供给。
(1)给出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方程;(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3)如果此时政府购买增加100,那么均衡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4)计算(3)中的政府购买乘数;(5)写出乘数定理中的政府购买乘数公式,利用这一公式计算(3)中的乘数;(6)比较(4)和(5)的结果是否相同,请给出解释。
(共15分)【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24.主流学派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的?其政策含义如何?(10分)获取更多人大经济学院专业考研笔记资料、考研历年真题以及完整版答案解析复试历年真题、考研信息导师信息等可以联系人大经院考研专业课QQ:1665428590获取更多信息笔记资料试题答案报考信息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考研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复试科目信息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020101-政治经济学01-经济学院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说史,外语020101-政治经济学02-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说史,外语020102-经济思想史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和经济学说史,外语020103-经济史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经济史,外语020104-西方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和经济学说史,外语【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3理论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020105-世界经济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国际经济与贸易,外语0201Z1-网络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产业经济学和网络经济学,外语0201Z2-企业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企业经济学,外语020201-国民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国民经济学,外语020202-区域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综合考试(含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中国经济地理),外语020206-国际贸易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国际经济与贸易,外语【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4020209-数量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01-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数量经济学(含数学规划和计量经济学),外语020210-国防经济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国防经济,外语0202Z4-城市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综合考试(含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中国经济地理),外语025400-(专业学位)国际商务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初试参考书、复试参考书1、初试推荐参考书目学术硕士(802经济学综合):主要书目:《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政治经济学》逢锦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尼克尔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辅助书目:《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5《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宏观经济学》巴罗。
人大802经济学综合模拟题答案详细

人大802经济学综合模拟题答案(三)简答 1 卖方垄断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及其需求曲线2理性预期学派是怎样否定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的?这种否定意味着什么?3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怎样说明在公共物品的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4说明对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
5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答案:简答1 1、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总体使用原则:任何一个厂商(不论性质如何)使用因素的原则均是使用因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的边际收益。
2、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1)要素市场上,卖方垄断厂商是完全竞争者; 由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因此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仍等于不变的要素价格。
(2)产品市场上,卖方垄断厂商是垄断者,因此,卖方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上,所面临的产品价格不再是常数,而是取决于产量和销售量的一个变量,从而使用因素的边际收益也不再是边际产品价值。
3、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收益产品(1)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其收益函数对要素的导数,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2)卖方垄断厂商的收益函数:厂商的收益是产量的函数R(Q),而产量是要素的函数Q(L);因此,厂商的收益函数是要素的函数R(Q(L))。
根据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可以知道:dR/dL=(dR/d Q)·(d Q/dL) 其中,dR/d Q是产品的边际收益MR,反映了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d Q/dL是要素的边际产品MP,反映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品。
(3)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MR和要素的边际产品MP 的乘积MR·MP,称作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
MRP=MR·MP 4、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具体使用原则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在要素市场上是完全竞争的,所以,要素价格不变,因此就有:MRP=MR·MP=W(可以分别从MRP><W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5、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卖方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复。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政治经济学部分出题老师思路以及考点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政治经济学部分考研必备的笔记以及考点分析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使用一本也是基本足够的。
育明教育今天就以宋涛老师的书为教材讲,因为这是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人大的经济学综合有什么样的特点?人大的经济学综合卷偏重论述,文字性较强。
以2008年的卷子为例,总共150分的题目,计算题一共只占到30分,1/5,简答题和论述题只涉及一些图形的描绘。
所以,这要求大家在准备的时候,务必把每个知识点弄清楚,弄清楚来龙去脉,弄清楚理论之间的渊源关系,弄清楚一些公式的背后含义。
卷子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但这一点近年来会做一些调整,因为我们育明的相关负责人与人大的经济学领导在聊天,总会听到经济学领导人说高级微观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老师抱怨卷子太简单,计算性不强,特别是在他们与其他学校,比如清华北大做了对比之后。
从他们的语气和眼神中,似乎做了斩钉截铁的打算。
所以,大家对人大的计算题不可掉以轻心,这也是育明教育推荐大家使用绿宝书的原因:我们需要很多的练习。
这些题目中,基础性的题目占多数,会有一两个,顶多两个是需要个人发挥的题目,这要求大家有比较牢固的理论功底,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
我们来看一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各个比重。
三门课中,政治经济学的比重略为偏小一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本持平。
所以,三门课的复习深度是不一样的。
特别是要考虑复试的情况。
比如,政治经济学专业的考生,虽然政治经济学的分数比重不是最大,但是,政治经济学却需要弄的特别清楚,即使你知道有些内容是不会考察的;世界经济专业的考生,应该特别注意一下国际经济与贸易部分,比如,购买力平价理论,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等等。
国民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的考生,相对需要准备的程度要小一些。
总之,在初试和复试最好是结合起来的。
但是,育明教育还是需要强调一下,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请自便。
综合卷子都是简答题或者论述题,分值很大,题目不多,书写量很大。
育明教育-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真题及复习方法

育明教育-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真题一、简答与作图(每题9分,1~5,共45分)1.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2.微观经济学讨论市场失灵时,通常会举公共品供给的例子。
请问:为什么通常经济学家会认为,类似国防等公共品不能通过市场来有效提供?如果经济学家的看法正确,那为什么社会上会经常出现做好事、见义勇为、献血、自愿者等公共品自愿供给现象?你如何用经济学理论来反驳经济学家?3.什么是商品价格变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画图说明微观经济学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吉芬难题”的解释。
4. 2010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布什政府实施的全部减税政策再延长两年,根据这个政策,年收入4万美元以下的人将减税800美元,年收入10万美元的人将减税2000美元。
请说明,奥巴马政府为什么要继续实施减税政策?5.在不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假设经济最初处于非黄金规则稳定状态水平,并且人均资本存量K高于黄金规则水平Kg(上标)。
为了实现向黄金规则水平变化,储蓄率该如何调整?如果储蓄率调整的时刻为t,自此以后人均产出、消费和投资将会如何变化,在下图中画出各变量的变化轨迹,并阐明其原因。
二、计算与证明(每题15分,6~9,共60分)6.假设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情况是:Ⅰ.24000C+3000V Ⅱ.6000C+1500V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m’为100%试计算:(1)当年两大部类生产产品价值各为多少?(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为60%,第Ⅰ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11:1,其他条件不变,则第Ⅱ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3)根据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请计算两大部类生产的发展速度各为多少?7.在两种商品交换的经济体中,两个人(a,b)有如下的效用函数:U a(X a)=lnX1a+2lnX2a;U b(X b)=2lnX1b+lnX2b,假定a这个人最初的资源禀赋R a=(9,3),即可以消费9个X1和3个X2;而b最初的资源禀赋为R b =(12,6)。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50分)一、(10分)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答:(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上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含了以下几点内容:①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
②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
③在现有正常生产条件下,由于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存在区别,同种商品生产所需要的时间也会不同。
④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是一个不断扩大规模的再生产过程。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这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如果供给超过需要过大时,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上移动;反之,如果需要超过供给过大时,劣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上升,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下移动。
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生产条件的变化实现的,因此,决定价值的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两种含义的相互关系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
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价值决定的基础,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价值的实现。
②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第一种含义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所决定的则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精选考题训练”名师精讲(微观经济学第一章需求和供给)【圣才出品】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精选考题训练”名师精讲(微观经济学第一章需求和供给)【圣才出品】第一章需求和供给1.2010年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迅猛的上涨态势。
根据中国新闻社一个记者的追踪调查:一车西红柿,千里进京,成本为每斤1元。
送菜进城的菜农每斤赢利为0.1元。
然而,西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却“野蛮上涨”,连翻几个跟头,从1.1元涨至3元。
请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分析这种涨价现象,并提出抵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
答:(1)涨价现象的经济学分析西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野蛮上涨”的原因可以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①成本增加。
西红柿等蔬菜价格在“最后一公里”狂飙,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蔬菜经营者的生活和销售成本一直在增加。
随着整体物价的上涨,蔬菜经营者的生活和销售成本不断增加,如摊位租金费、管理费、蔬菜经营者生活成本等。
为了分摊这部分成本的上涨,蔬菜中间商、菜摊主等,提高了西红柿等蔬菜价格。
②供需矛盾。
之所以会出现菜价在“最后一公里”价格飙涨,根本原因在于北京市蔬菜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蔬菜是低质、低价、易腐的商品,需要高效率的配送条件,但北京的菜市场却呈现出减少、缩小、缺失等现状,再加上在京配送蔬菜的运输成本,远高于蔬菜从产地到批发地的运输成本,近年来房租等又不断飙升,最终造成了‘最后一公里’菜价远高于批发价。
”③垄断经营。
由于部分市民身边的菜市场规模小,导致一些菜市场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垄断经营,而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是“刚性需求”,对菜市场的选择余地变小。
④配送率低。
事实上,西红柿等蔬菜价格在“最后一公里”狂飙,关键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蔬菜供应效率的问题,如果配套菜市场建设到位,蔬菜配送效率提高,根本不会出现菜价涨起就难落的现象。
(2)抵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为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可采取具体措施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1.说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
答: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也称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之后的又一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初期,代表人物有罗默、卢卡斯和阿罗等经济学家。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的,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与整个60年代。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三个:
(1)假设条件不同。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假设资本边际收益不变,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假设资本边际收益递减。
这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区别。
另外,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和资本一样,是“内生”的,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假设技术是外
生的。
(2)储蓄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
在索洛模型中,储蓄引起暂时增长,但资本收益递减最终迫使经济达到稳定状态,在这一稳定状态下经济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
相反,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和投资可以导致经济持续增长。
(3)结论不同。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率为内生的,即促使经济增长的因素是模型内决定的,储蓄和投资会引起经济的长期增长。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结论则是经济增长取决于外生的技术进步,而储蓄只会导致经济的暂时增长,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最终使经济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
2.某生产函数为古典增长模型:0.50.5Y K N =,Y 代表总产出,K 代表总资本存量,N 代表
劳动数量。
假设劳动数量以0.07n =速度增长,K 以0.03δ=速度折旧,求:
(1)资本与劳动的收入份额各是多少?
(2)如果储蓄率0.2s =,求稳定状态下人均资本k 和人均产出y 的值?
(3)稳定状态下的人均产出y 的增长率是多少?总产出Y 的增长率又是多少?
解:(1)由生产函数0.50.5Y K N =以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性质可知,资本与劳动的收
入份额均为0.5。
(2)由生产函数可得,0.5y k =,
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稳定状态条件
()sy n k δ**=+,可得: ()0.50.20.070.03k k ⨯=+⨯
解得:人均资本4k =。
人均产出0.542y ==。
(3)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结论,稳定状态下,人均产出y 的增长率为0,总产出Y 增长率等于劳动力增长率,为7%。
3.生产函数1Y AK N θθ-=,其中Y 、K 、N 、A 分别代表产出、资本、劳动和技术,常数0<<1θ。
请回答下面问题:
(1)推导总产出的增长核算方程。
(2)结合(1)的结果,简述“人多力量大”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含义异同。
解:(1)已知总量生产函数为1Y AK N θθ-=,方程两边取对数得:
()ln ln ln 1ln Y A K N θθ=++- ①
对①式求时间的全导数,可得:
()d /d d /d d /d d /d 1Y t A t K t N t Y A K N θθ=++- ② ②式就是增长率的分解式。
它的左端为产出的增长率,右端第一项为技术进步增长率,第二、三项为参数与资本、劳动投入量的增长率的乘积。
方程②式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原始资料中Y 、K 、N 均是离散的数据,所以,在时间间隔t ∆较小时,可以用差分方程来近似代替②式:
()////1Y t A t K t N t Y A K N θθ∆∆∆∆∆∆∆∆=++- ③
为了使方程的形式更加简练,可记:
/Y Y t G Y ∆∆=,
/A A t G A ∆∆=,/K K t G K ∆∆=,/N N t G N ∆∆=
则③式化为④式:
()1Y A K N G G G G θθ=++- ④ ④式就是增长率的分解式。
(2)解释“人多力量大”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政策含义
“人多力量大”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政策的相同点是:二者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人多力量大”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政策的不同点是:
①因为劳动投入量增长率前面有系数()1θ-(这一系数是小于1的),所以劳动力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没有技术进步的作用大。
②就业人数越大,劳动的投入量就越大,但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纯就业人数的增加,至多只能增加一国的产出总数,而无法提高人均国民产出,原因在于劳动要素投入存在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③相对于劳动要素而言,技术进步既不会受到总量上的限制,也不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的情况。
劳动受到存量的限制,同时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现象,这就决定了劳动要素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效应是递减的。
根据总产出的增长核算方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尤为重要的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单调的,此即所谓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含义。
通过将依靠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到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惟一长久之计。
4.什么是内生增长?说明内生增长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有何不同?请阐述内生增长理论能解释增长率的国际差异吗?
答:(1)内生增长的概念
内生增长是指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不是来源于外部因素,而是由经济有机体内部因素引起的增长。
(2)内生增长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区别
新古典增长理论持“外生”说,即认为技术进步是一种外生的力量,在规模收益不变的前提下,当扣除了物质资本要素和劳动增长因素之外,剩余部分便是由外生技术进步带来的。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依赖于外生变量(如人口增长率、技术进步率)。
新古典生产理论假定资本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任何经济都将逐渐收敛到各自的稳态水平;除非存在外生的技术进步,人均产出不可能持续增长。
内生增长模型将资本这一基本要素广义化,不但用来指物质资本,同时还包括人力资本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