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介绍
乐山大佛简介

乐山大佛简介
乐山有一座大佛,是一尊弥勒座像,雍容大度,气魄雄伟。
大佛依山开凿,通高71米,脚背宽8.5米,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佛,是唐代开元名僧海通和尚创建,历时90年完成。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大佛的头与山齐平,足踏江岸,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形卧佛等组成,游览面积约8平方千米。
乐山风景名胜区以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主体,其中还有仁寿黑龙潭、彭山仙女山风景区、峨边黑竹沟、洪雅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及眉山“三苏祠”等旅游景观,景区集聚了乐山山水人文景观的精华,形成一个旅游点较为集中的旅游区,属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范围,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
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佛教圣地

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佛教圣地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佛教圣地乐山大佛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也是我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它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岷江东岸峨眉山的乐山市中心,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下面将从乐山大佛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以及景区特色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历史意义乐山大佛修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它由一座巨大的石刻佛像组成,高达七十一米,耸立在峨眉山一侧,面朝江水。
这座佛像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刻佛像,也是古代中国雕刻艺术的杰作之一。
乐山大佛的修建和保存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佛教文化的象征。
乐山大佛的修建历时多年,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其中蕴含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修建过程中岩石的开凿、雕刻和佛像的塑造技术等,都彰显了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精湛水平。
乐山大佛可以说是中国石刻艺术的瑰宝,它的存在和修建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
二、文化价值乐山大佛是佛教文化的体现,它代表了佛教精神和信仰。
佛教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乐山大佛作为佛教的圣地,吸引了无数的朝圣者和游客。
佛教信仰和思想体系通过乐山大佛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宣扬。
同时,大佛所在地乐山市也因为这座佛像的存在而成为了重要的佛教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了许多佛教文化节庆。
乐山大佛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大佛所在的峨眉山地区,素有“天下名山”之称。
这里的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
游客可以在欣赏佛像的壮丽之余,还能体验到峨眉山的独特魅力。
同时,乐山大佛所在的乐山市也是历史名城,保留着许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观光资源。
三、景区特色乐山大佛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宏伟的规模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景区内设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游客可以乘坐观光电梯或者步行登山欣赏大佛。
同时,景区附近还有许多寺庙、庵堂遗址等其他佛教文化景点,可以一次性游览多个景点,体验佛教文化的魅力。
乐山大佛旅游景点介绍

乐山大佛旅游景点介绍
乐山大佛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倚峨眉山、临江而建,是中国四大名佛之一。
乐山大佛景区包括大佛、九曲栈道、伏龙寺、殿宇群等多个景点,是一个融佛教文化、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1. 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坐落在千佛崖上,高71米,宽28米,造型庄严肃穆。
游客可以登上九曲栈道欣赏全景,也可步行进入千佛崖,近距离欣赏大佛的壮丽景象。
2. 九曲栈道:九曲栈道是一条环绕乐山大佛的峨眉山蜿蜒而上的木栈道,全长约2.5公里。
游客可以沿着栈道欣赏峨眉山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神奇。
3. 伏龙寺:伏龙寺是乐山大佛的主要寺庙,创建于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寺内有众多的佛殿和庙宇,供奉着各种佛像,是信仰佛教的游客来乐山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4. 殿宇群:乐山大佛景区内有许多殿宇和古建筑,如大佛殿、菩提殿、水月洞等。
这些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除了这些景点,乐山大佛景区还有其他活动和设施,如观光缆车、游船、博物馆和餐饮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娱乐。
总的来说,乐山大佛景区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宗教信仰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无论是喜欢文化古迹还是自然风光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关于乐山大佛的简介

关于乐山大佛的简介
乐山大佛,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之麓,是世界上最大的
石刻佛像,也是中国古代工艺艺术和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乐山大佛坐落于岷江和青衣江的交汇处,整座佛像栩栩如生地镶
嵌在峨眉山的岩壁上,依山而建充满庄严肃穆之气。
佛像高约71米,
整个佛身仰卧于山腹之上,庄严肃穆地俯视着江流和城市,气势雄伟
壮观。
乐山大佛的雕刻开始于唐代,历经近100年的工程才最终完成。
佛像的面部表情庄重而慈祥,双目平视远方,给人一种慰藉和平静的
感觉。
佛像的头顶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宝盖,整个佛身通过灌注钢筋混
凝土加固,使其更加稳固耐久。
乐山大佛的建造对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是一项宏大的工程。
当时
没有现代的机械设备,所有的雕刻和建筑工作都是人工完成。
这需要
大量的工人和雕刻师,也显示了当时人们的智慧和毅力。
乐山大佛的
建造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和佛教文化的辉煌。
如今,乐山大佛已成为乐山市乃至整个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每年,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膜拜。
乐山大佛的背后是丰厚的佛
教文化,参观者可以感受到这座佛像所传递的宁静和智慧。
同时,乐
山大佛所在的峨眉山也是一座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着绚丽的自然风光
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总之,乐山大佛作为中国古代工艺艺术和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
以其宏伟壮丽的造型和千年不朽的历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它
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对古人智慧和艺术创造力的崇敬和敬仰。
关于景点乐山大佛的介绍资料

关于景点乐山大佛的介绍资料乐山大佛,又称大佛梵刹,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的峨眉山脚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造像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
乐山大佛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代,历经千余年的风雨侵蚀,至今仍然保存良好。
乐山大佛是巍峨屹立于岷江与洒池江的交汇处的悬崖峭壁上,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东大佛”、“西大佛”、“南大佛”与“北大佛”。
四个方向的佛身分别代表四个佛教神仙,合称为“乐山大佛”,形成了佛教的宏伟壮丽。
整个乐山大佛分为头前山、落山、摩崖舍利塔等部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悬崖峭壁上的佛像。
大佛像采用了露头山法,从佛头到脚趾共17层,高达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佛胸脖间进深约13.25米,可容纳数十人同时登顶,俯瞰周围的美景。
乐山大佛的造型庄严肃穆,塑造工艺精湛,给人一种庄严的气势和宏伟的感觉。
大佛的脸上表情慈祥,宛如微笑,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也成为乐山大佛的一大特色。
大佛两侧则雕刻了栩栩如生的佛教故事和各类神兽,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精华。
乐山大佛的修建充分考虑到了水流问题,设计了一套精巧的疏浚引水系统,确保了佛像在长时间内不被水侵蚀。
此外,景区保护环境的工作也十分到位,保持了乐山大佛的原貌,使来访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到其壮丽与神奇。
乐山大佛所在的峨山山脚下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山势起伏,森林茂密,风景如画。
除了欣赏大佛的壮丽之外,游客还可以乘船游览峨眉山、观赏乐山花灯表演、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等。
乐山大佛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都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特别是每年的佛诞节期间,乐山大佛会举行盛大的法会活动,成千上万的信徒会聚集在此,虔诚地祈祷和朝拜,场面非常庄重隆重。
总之,乐山大佛以其巍峨壮丽的身姿,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与朝拜。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瑰宝,也是佛教信仰的象征,对于了解中国佛教文化和历史,感受它的神圣与庄严,乐山大佛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
关于景点乐山大佛的介绍资料

关于景点乐山大佛的介绍资料乐山大佛是一个历史悠久、雄伟壮观的佛教景点,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大佛景区。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乐山大佛是我国最大、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佛像,也是我国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的象征。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朝,历经数百年建造完成,其规模和气势令人震撼,成为了我国文化和佛教艺术的一大奇迹。
1. 历史渊源乐山大佛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年间,当时是为了消除乐山地区的水患祸害而兴建的。
大佛的主要发起人是当时的宰相魏征,他深知佛教的力量和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因此提议在乐山大佛的位置开凿大佛,祈求大佛的庇佑能消除水患。
经过数百年的建造,乐山大佛终于在唐朝末期完工,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佛像。
2. 建筑结构乐山大佛依傍峨眉山,背倚岷江,始建于713年唐朝。
大佛坐落在峨眉山脚下的凌云寺,整个佛身长达71米,肩宽28米,头高14.7米,两耳长7米,鼻高6米,眉宽5.6米佛目宽1.3米,嘴宽3.3米,肩宽24米,手掌宽8.3米。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石刻造像,其背后的岩石是佛像的一部分,使得整个造像更加壮观。
3. 文化价值乐山大佛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佛教信徒前来朝拜和观赏。
大佛所在地的峨眉山更是佛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大佛的存在更加增添了峨眉山的宗教意义。
大佛建成后,乐山也因此而得名“佛国”,可见其在佛教文化中的地位之高。
总结回顾:乐山大佛作为我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景点,其历史、建筑结构和文化价值无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对乐山大佛的深入了解,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其雄伟壮观的建筑风貌,更能够深入探寻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化内涵。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往乐山,亲身感受这尊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的震撼和美丽。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位佛教信徒,我对乐山大佛有着特殊的情感和敬仰。
大佛的雄伟气势和深远的历史内涵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感染力,也让我对佛教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我相信,乐山大佛的存在,不仅是我国宗教文化的重要象征,更是一件连接历史与现实、连接人与自然、连接心灵与信仰的伟大杰作。
乐山大佛景点讲解

乐山大佛景点讲解乐山大佛是一座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郊的巨大佛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以下是乐山大佛的景点讲解:1.历史和文化背景: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历时90年完成。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人们为了防止岷江水患,决定修建一座巨大的佛像来镇压水患。
大佛坐落在三江汇合之处,气势磅礴,被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大佛造型独特,气势恢宏,是中国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佛的建造涉及数万人,使用了大量的木材、石材和其他材料。
在建造过程中,还开发了许多先进的工艺和工具,如钩绳、滑车、杠杆等,以应对巨大的工程挑战。
2.景点特色:(1)大佛本身: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像,高达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
大佛造型庄重、典雅,雕刻精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大佛周边:在大佛周围,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和历史遗迹,如大佛阁、大佛殿、大佛脚下的观景台等。
这些景点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和体验,让游客更加全面地欣赏大佛的风采。
(3)自然景观:乐山大佛所在的地方是一个自然景观非常优美的地方。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三江汇合的美景,感受到山水之间的神秘氛围。
此外,还有许多自然生态景观,如红叶、云海等,让游客流连忘返。
3.游览方式:(1)步行:游客可以沿着步道走上大佛脚下的观景台,从大佛脚下向上仰视大佛,感受大佛的巨大气势。
(2)坐索道:游客可以乘坐索道上山,从空中俯瞰整个景区,欣赏到壮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游船:游客可以在岷江上乘船游览,欣赏到三江汇合的美景和大佛与周围山水相融合的壮观景象。
4.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在游览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爬楼梯或者爬山的时候,要注意防滑和保持平衡。
(2)保护文物: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要保护好乐山大佛这一重要的文物资源。
游客应该尊重文物的规定和要求,不要触摸、涂鸦或者破坏文物。
(3)遵守规定:在景区内,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不要乱扔垃圾、破坏环境或者影响其他游客的游览体验。
乐山大佛的景点介绍

乐山大佛的景点介绍
乐山大佛是我国着名的石刻艺术作品,位于四川省乐山市,距乐山市区约30公里。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据史料记载,当
时为了修建乐山大佛,从全国各地征集了上千名工匠和民工,动用的石、木、铜、铁、锡等总重量超过100万吨。
在修建过程中,还不断有民工加入。
工程进行到一半时,由于劳役繁重,再加上缺食少水,不少人在施工现场病死、淹死。
但工程仍以巨大的规模继续下去。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六月十五日夜,乐山大佛完工。
乐山大佛通高71米,头高11米,头宽10米。
肩宽24米,耳长7米;头部高6米;胸部高4米;腰部以上约2米;足高约5米。
肩背正中横贯着一道肉红色的石梁,上面刻着九条龙。
大佛左右两侧有两尊弥勒佛相轮相扶。
大佛周围的石壁上还有九百九十九级阶梯构成的凌云道。
凌云道上的石阶共有一千三百多级。
大佛在整个工程中未用一根铁钉,混凝土用量却达102万
立方米,相当于70多个标准游泳池的混凝土量。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价值
景区经济效益稳步提升。景区各企业共同实现综合 经营收入3925.28万元,与2008年、2007年相比分别 增长17.13% 57.25%。据省旅游局统计显示,峨眉 山—乐山大佛景区旅游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两 大指标分别占四川省旅游总量的22.97% 22.89%,稳 居全省黄金周旅游开放景区首位。
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 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 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 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祟尚肥 胖美的时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 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 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 滩的勇气和决心。
乐山大佛介绍
大佛简介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临大 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 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开 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 03年),历时约九十年。
景观欣赏
一、自 “八高速”之一的乐(山)雅(安)高速公路将于2009年内动 工建设。目前,该工程正在进行环保评审。建成后,整个 成渝高速环线也将实现全线贯通,届时,环线串联的8个 城市中,相邻两个城市之间经高速直达最长时间不会超过 3个小时。此外,乐雅高速公路还可直达峨眉山景区
三、客源市场
科学价值
“……令人惊异的是,在没有科学仪器的情况下,古人 是用什么办法保证它的各个部分之间比例适当、体 态匀称的呢?还有许多问题,如大佛是怎样设计的? 有多少人参加雕塑活动?整个工程由谁指挥,是怎 样指挥的?工程延续了几近一个世纪,参加工程的 指挥和操作人员肯定换过了好几拨,他们是怎样达 到预计要求的? ….”
资源评价
一、资源价值
美学价值 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美学价值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 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 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 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 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 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 10余米,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还有上千尊石刻造像, 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历史文化价值
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唐代崇拜弥勒佛。佛经 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武周时期,武则 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疏》,证明她是弥 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 封建时代登上帝位…
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 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 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 个阶段是布袋弥勒。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旅游成本,交通环境以及游客出游心理等因素综合 分析,针对国内旅游市场,以华北,东北区域市场 为重点,华东区域以上海为主要对象;广东也是一 个目标大市场,游客喜好自然风光,崇尚佛教文化,
通过对海外市场的分析,确立 了突破韩国,重启日本,发展 马来西亚市场的促销重点,欧 洲市场主要选择德国,法国, 作为以点带面的营销方向
二、人工美
——雕塑艺术美
发鬈用石块嵌就 两耳以木为之 排水系统布全身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 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 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 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 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 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 这些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 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 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 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