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合集下载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超清解析全国通用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超清解析全国通用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超清解析(全国通用)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试大纲为国家颁布的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其中334为全国通用,重视实践和综合能力的考察,440为高校根据自己的学校的特色编写,往往注重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的考察。

然而,334的大纲由于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以及提供的参考书目的不完整,所以一份完整的334考试大纲解析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以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334专业综合能力为例。

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334的大纲参考书目为《传播学通论》,《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新闻媒体的自律与他律》。

然而研究发现,334大纲除了第一章媒介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可以再通论中找到之外,其余的知识点都无法在参考书中找到。

所以一份分完整的334考试大纲解析是多么的迫切和珍贵。

所以,为了方便参加全国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学弟学妹们,行之记者根据自己亲身的考研的经验,以及求教学长学姐们,整理编写完成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现附上小部分截图展示:
资料很厚,A4纸,满满的400
凡是订购资料的学弟学妹们,即可赠送新闻传播专题知识点串讲。

(核心考点,十分重要!!!)
PS:订购行之记者全套资料,享受超值优惠和政治、英语、专业课电子资料,并在通过初试后进行复试指导。

愿考研的你们岁月静好,心想事成!。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440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满分:150分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科目之一。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学术水平,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业务技能的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1.传播学原理方面:需要掌握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与基本问题、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传播制度、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传播效果、国际传播、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研究方法、国内外最新传播现象。

2.中国新闻史方面:需要掌握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清末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民国初年的新闻传播事业、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文化大革命”时期新闻传播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事业、网络媒体的崛起、1949年以来台湾、香港、澳门1的新闻传播事业。

3.外国新闻史方面:需要掌握新闻传播业的诞生于发展、工业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一战”前后的新闻传播事业、“二战”期间的新闻传播事业、“冷战”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新闻传播事业、新的世界格局中的华文媒体的崛起。

最新!2020年深圳大学新闻传播专硕334与440专业课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复试参考书目

最新!2020年深圳大学新闻传播专硕334与440专业课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复试参考书目

最新!2020年深圳大学新闻传播专硕334与440专业课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复试参考书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考试总体要求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查学生对健康传播、数字营销传播、融合媒体新闻生产、视听传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要求考生系统识记以上四个方面的相关知识,关注新闻传播学科前沿问题的实践探索,具备新闻传播领域时事热点问题的专业评价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1、健康传播:主要研究大众健康传播的规律,包括个体和组织层面的健康传播、医患关系的研究,社会、文化和政策因素对健康传播的影响,健康传播过程中的危机,以及特殊议题如艾滋病、同性恋、器官移植等议题的研究,培养具备健康传播知识、有传播学基础的专业人才。

2、数字营销传播:主要研究数字时代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创意互动设计、数字媒介资源开发和网络公关运营管理,面向企业和市场,培养有效融合数字技术、市场数据分析和创意表达的新一代品牌整合营销传播人才。

3、融合媒体新闻生产:主要研究融合新闻内容生产的体制机制和新型新闻叙事与表达、新闻内容跨媒体传播、各种数字平台的内容生产、新闻产品创意设计、数字环境下的媒体经营与转型发展、跨平台新闻舆论引导、符合深圳产业需求的科技传播,培养融合媒体新闻记者、编辑和运营管理人才。

4、视听传播:主要研究视听内容的策划、制作与市场运营、视觉文化研究等。

聚焦以下研究:影视项目的管理与运营;视听节目策划;面向互联网的内容生产、产品规划、创意设计;创意内容生产、内容分发与网红/艺人培养的创业方向指导等,培养内容创意、视听设计、信息资源管理和市场运营人才。

三、考试基本题型主要题型:新闻传播学领域时事热点问题写作,涵括对健康传播、数字营销传播、融合媒体新闻生产、视听传播的相关案例分析。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一、考试总体要求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科目大纲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2019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时间考试。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第一章传播第一节传播的概念一、传播概念的演变二、传播的定义第二节传播的基本分类一、自我传播(人内传播/内向传播)二、人际传播三、组织传播四、大众传播第二章传播者分析第一节大众传播者一、大众传播者的出现二、大众传播者的特点三、大众传播者的任务四、大众传播者的权利第二节大众传播者与“把关人”理论第三章受众分析第一节受众的分类及其特点一、分类二、特点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二、作为"市场"的受众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第三节受众对讯息的选择行为一、受众对于媒介的选择二、受众对传播活动的主动控制第四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二、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第四章信息与符号第一节对信息的基本认识一、定义二、信息与符号三、信息与讯息第二节信息的分类与特征一、信息的分类二、信息的特征第三节符号——内容的载体一、符号的定义二、符号与意义三、符号的基本功能四、符号的分类第四节语言符号一、语言符号的特点二、语言符号与文字符号三、语言符号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节非语言符号一、物体非语言符号二、体态非语言符号三、伴随非语言符号四、时空非语言符号第五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第一节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一、报纸及其传播特点二、广播及其传播特点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第二节网络与新媒体一、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二、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三、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第六章媒介理论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二、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第七章媒介内容生产第一节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一、媒介制度二、媒介产业三、媒介组织第二节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一、报纸的生产二、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三、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第三节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一、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二、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三、媒介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第八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三、传播过程的特点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第九章传播效果分析第一节传播效果的概念一、传播效果的定义二、传播效果的分类第二节大众传播效果的评估一、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二、有限效果论三、适度效果论四、强大效果论五、关于效果评估的评论第三节提高传播效果的途径一、宣传的七种手法二、霍夫兰的说服策略三、卡特赖特的劝服原则四、赖平格尔的劝服设计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一、“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二、“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三、“培养”理论的外围第四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一、“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二、“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三、“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第十一章媒介伦理与法规第一节媒介伦理知识一、媒介伦理概述二、媒介伦理的失范第二节媒介法规与政策一、媒介与公共生活的法规控制二、媒介与权利三、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四、媒介行业的自律与他律。

华中科技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大纲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代码:440)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就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得科目之一,旨在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得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得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得准考考生。

二、考察学科范围传播学中外新闻传播史媒介经营管理媒介伦理与法制三、考试形式与答题时间(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四、题型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五、参考书目1、张昆:《中外新闻传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5、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6、埃弗里特·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得写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7、屠忠俊:《传媒经营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牛静:《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理论及案例评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注:部分内容参阅《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指定得参考书目.第二部分:考察要点第一章媒介与社会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一、传播得含义与类型二、传播得学术流派形成与发展三、传播得过程与要素1、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2、传播得五个关键要素四、传播媒介得界定与分类1、传播媒介得界定2、传播媒介得类型第二节媒介得社会功能一、守望与预警得功能二、协调与商讨得功能三、传承与教化得功能四、娱乐与商业得功能第三节媒介得社会影响一、媒介与政治舆论二、媒介与经济发展三、媒介与社会文化四、媒介与国际关系五、媒介得效果与效果理论1、效果与效果研究2、媒介与说服3、媒介与议程4、媒介与教养第四节社会中得媒介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第二章新闻传播史第一节中国近代以来得新闻传播活动一、近代报刊得产生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三、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四、北洋时期得新闻事业五、《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第二节共产党新闻事业得发展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得报刊二、十年内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得新闻事业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等根据地得新闻事业四、人民战争时期解放区新闻事业得发展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得创建与初步发展六、60年代初期新闻工作得主要经验与教训七、改革开放过程中得中国新闻事业第三节近代以来世界新闻事业得发展一、近代报业得萌芽与发展二、大众化报刊得产生与发展三、马克思恩格斯得报业生涯与报刊思想四、黄色新闻与报业垄断化五、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得斗争六、20世纪末苏联及东欧剧变中得新闻传播第三章媒介内容生产第一节媒介内容生产得外部环境一、媒介制度1、媒介制度及其功能2、媒介制度得类型二、媒介产业1、作为产业得媒介业2、媒介产业得特点3、媒介产业得全球化三、媒介组织1、媒介组织得类型2、媒介组织得结构3、媒介组织得管理第二节媒介内容生产得流程一、报纸得生产1、报纸得选题与策划2、报纸得采访与编辑3、报纸得版面设计4、报纸得出版发行二、广播电视节目得生产1。

石河子大学2024年研究生大纲 初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石河子大学2024年研究生大纲  初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考试大纲一、测试目标《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是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科目之一,主要测试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对当前新闻传播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包括新闻传播专业涉及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学、传播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与运用。

考试要点(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思想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科学性及中国化发展2.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与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3.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4.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正面宣传为主5.新闻传播权力与社会责任的统一6.遵行新闻法治与道德规范7.媒体融合发展8.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二)新闻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理论1.新闻活动与新闻2.新闻的真实性3.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4.新闻事业的产生5.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6.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7.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8.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9.新闻媒介的性质与新闻媒介的受众10.大众传媒与社会11.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12.互联网与传媒产业13.互联网与新媒体14中国的新闻改革(三)传播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理论1.传播与传播学2.传播模式3.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4.语言传播与非语言传播5.大众传播与媒介发展6.大众传播的组织化生产、管理和规范7.对外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8.大众传播基本理论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

四、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

3.《传播学概论》,许静,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2020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招生考试大纲

2020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招生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2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2)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2)638 量子力学 (3)806 普通物理 (4)808地理信息系统 (7)810数字电子技术 (9)930程序设计基础 (10)946 信号与系统 (12)953 声学基础 (14)954计算机基础综合 (15)977高级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 (18)978软件工程综合 (19)复试考试大纲 (22)F0201现代物理基础与科技英语 (22)F0202数字信号处理 (25)F0203 C++语言编程 (27)F0204现代光学综合 (29)F0205通信原理 (31)F0206电子技术A (33)F0207 计算机系统结构 (34)F0208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数据库 (35)F0210数据结构 (38)F0211 程序设计实践 (39)F0212光电基础综合 (40)F0213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概论 (4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44)T0201数据结构 (44)T0202软件工程 (45)初试考试大纲341农业知识综合三一、考试性质《农业知识综合三》是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笔试科目。

二、考查目标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计算机基础50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50分,网络技术与应用50分。

四、考试内容(一)计算机基础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制的转换及二进制运算基础、计算机运行的基本原理、算法相关概念、多媒体及图形图像相关基础知识等。

(二)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内容包括数据库的分类、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三级模式及两级映像、E-R图、范式的定义及分类以及基本SQL语句的使用。

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考研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专业基础》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媒介发展史
1. 媒介变迁的总体脉络、制约因素与基本规律
2. 口语的传播优势、局限及其在人类传播中的地位
3. 古文明中的文字媒体沿革及文字传播的基本特征
4. 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过程及其媒介形态
5. 政党报纸出现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社会功能
6. 商业报纸出现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社会影响
7. 电讯革命的发生过程及其对世界新闻业的影响
8. 广播的发展历程、媒介特性及其社会影响
9. 中外电视的发展历程、传播模式及其社会影响
10. 互联网的发明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社会影响
第二部分新闻传播理论
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科目之一。

《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本科目涵盖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传播史、媒体伦理与法规等课程内容。

二、考查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本科目要求的相关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侧重考查学生掌握新闻与传播相关基础理论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以案例分析和论述题及简答题为主。

试卷结构:案例分析80分、论述50分,简答20分
四、考试内容
(一)媒介与社会
传播与媒介、传播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传播效果与效果研究、媒介受众理论、传播与社会发展、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新媒体相关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