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宣传画册

合集下载

512全国科普防灾减灾宣传日常见自然灾害及自救常识PPT

512全国科普防灾减灾宣传日常见自然灾害及自救常识PPT

1.什么是洪水
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 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 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
2.洪水来临前的准备
1 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 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 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4.地震后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1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 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2 要尽量节省气力,计划着节约使用食物,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 救。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向外界传递消 息。
3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 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 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 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 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 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 上却是危险的。户外场所,要保护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在公共场所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
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地震科普知识 ppt课件

地震科普知识 ppt课件

19
5. 地震的类型
引起地球表面振动的原因很多,根
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它是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 破裂所造成。据统计,构造地震约占世界地 震总数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它是由火山作用,如岩浆活 动、气体爆炸等引起。
3.塌陷地震:它是由地下岩洞、矿井塌陷 而引起。
4.诱发地震:它是由水库蓄水、油田注水 等引发产生。
2020/10/28
21
地震的类型
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称为浅源地震。全世 界8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70至300千米的称为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 目前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大约为720千米。深源地震一般不 会造成破坏和灾害。
极震区——是指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比也最严重 的地区。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1震5 中 距。
地震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震源和震源深度
震源是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震源深度 是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面的距离。
2.震中、震中距和极震区
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震
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及其
要认识地震就得先了解地球的 内部结构和它的活动规律。
2020/10/28
10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由表 及里可分为:
地壳、地幔、 地核三个圈层。
2020/10/28
11
活动规律
由于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分布是不均
匀的,因而造成了地球内部物质不停地做缓
慢运动,在这些巨大力量的长期作用下,有些岩 石会发生倾斜、变形,当地球内部的能量积 累到足够大时,一些本身比较脆弱或有些轻微 裂隙的岩层就会在这种力量下产生剧烈的震 动,这样地震就发生了。

临“震”不慌 守护生命安全——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原创精品课件(共29张PPT)

临“震”不慌 守护生命安全——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原创精品课件(共29张PPT)

目录
一、地震基本知识概述 二、地震前兆识别与预警 三、校园建筑安全与避难场所选择 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01
地震基然现象的一种,指的是大 地突然发生的震动,即地壳某个 部位的岩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 突然释放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 震动的现象。
地震成因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岩石突然断裂和滑动造成的。这种断裂 通常发生在地壳的板块边界附近,因为这里的应力积累到足 够大的程度,超过了岩石的强度极限。当岩石断裂时,储存 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迅速释放出来,这些波会传播到地 球表面引起地面震动。
难和寻求帮助。
听从指挥,不擅自行动果断,不 要犹豫不决。地震突发性强,从 主震发生到结束一般也就几秒到 十几秒,躲避能否成功,就在千 钧一发之间,容不得你瞻前顾后 ,犹豫不决。时间就是生命。这 句话用在避震的行动上最贴切, 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果断行
动,科学避震,化险为夷。
在教室、图书馆,要躲避在书桌 旁边或下面,远离窗户,在礼堂、 食堂、体育场馆内,躲避在排椅、 桌椅、运动器具旁边或下面。在 宿舍,躲在内承重墙的墙根、墙 角,床旁边或下面。在室外,要 远离围墙、玻璃幕墙,远离可能 倒塌的建筑物和跌落的大型物件 等。破坏性地震过程十分短暂, 如果能坚持熬过这一两分钟,就 有生存的希望。
信息。
服从指挥
在地震发生后,服从政 府或救援部门的指挥和
安排。
03
校园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自救知识常记
记住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应急 避难场所是我们“生命的保护伞 ”,一般建在城市的公园、绿地 、广场和我们学校的操场等,同 学们平时要记住这些应急避难场 所的标志,了解这些应急避难场 所的位置,熟悉从学校或家到应 急避难场所最近的线路,以便地 震发生后及时到应急避难场所避

2024年度地震安全PPT模板

2024年度地震安全PPT模板

15
国内外典型抗震设计规范比较
中国规范
采用三水准设防、二阶段设计的 原则,注重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

美国规范
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 注重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表
现。
日本规范
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 同时注重结构细节和连接节点的
设计。
2024/3/23
16
新材料、新技术在抗震设计中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
12
03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规范
2024/3/23
13
抗震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小震不坏
大震不倒
保证建筑在遭遇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 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 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建筑遭遇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 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中震可修
当建筑遭遇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 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但经一 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普及教育
2024/3/23
23
家庭防震减灾措施推广
2024/3/23
家庭防震减灾计划制定
制定家庭防震减灾计划,包括预先规划好的疏散路线、应急物资 准备、家庭成员应急演练等。
家具物品摆放安全
合理摆放家具、物品,防止因地震引起的砸伤、碰伤等伤害。
紧急疏散通道保障
确保家庭内部和楼道等紧急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以便在地震发生时 快速疏散。
11
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途径
2024/3/23
预警信息发布
建立统一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准确地向公众 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传播途径
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传播地 震预警信息,确保信息能够快速、广泛地传达给受影响的 群众。

抗震减灾 主题班会教育科普地震安全宣传PPT课件36

抗震减灾 主题班会教育科普地震安全宣传PPT课件36

建国前发生的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 秒,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 为8.5级的强烈地震。死亡24
万人,毁城四座。
1920 年
1927 年
1932年12月25日10时4分27秒, 中国甘肃昌马堡发生震级为7.6级
的大地震。死亡7万人。
1932 年
1933 年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 中国甘肃古浪发生震级为8级 的强烈地震。死亡4万余人。
从唐山等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的预警 时间,大震的预警现象主要有:地面的颠动、地声、地光,建筑物的晃动等。
地光明亮而恐怖。
地声强烈而怪异。
地面和房屋的上下颠动及水平晃动。
认识地 震
大震时人们感受
身体严重失控,不能自主行动。
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伴有火 灾时更是浓烟滚滚,尘雾弥漫。
地震的类型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 分为以下几种:
火山 地震
塌陷 地震
诱发 地震
构造 地震
地震的类型
人工 地震
04
地震防护知 多少
地震防护知多少
如果你在平房内
如果你在平房内,应尽快钻到床下、桌下。 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 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 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 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 待救援。
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 • 除在低层人员外,不要跳窗跳楼。
伏而待定,伺机而逃才是上上策!!
1 %
迅速有序地利用楼梯逃生,切忌跳楼。

地震大揭秘:预防地震安全知识(课件共28张PPT)-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地震大揭秘:预防地震安全知识(课件共28张PPT)-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防震减灾科普
DI ZHEN DA JIE MI
地震大揭秘: 防震安全知识
你知道吗?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地球上每年约发 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每天要发生1万多次。
人类目前还无法预测地震,但如果我们 能学习更多的地震知识,顺便也告诉身边的 小朋友、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大家团结在 一起,我们就不怕地震啦!
口哨
用最节省体力的方式向外界发出求救 信号
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以西海域发 生大地震,地震引起海啸吞噬了城 市,导致6-9万人死亡,整个城市 被席卷一空。 地震海啸过后,欧洲科学家们开始 反思“地震是上天惩罚人类”的观 点,开始尝试用力学来解释地震现 象,最终得出一个科学的推论,那 就是:地震的力量源自地球内部, 地震的发生与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 有关。
固定!
地震应急包
平日里注意收听、收看权威部门发布的地震预警及当地政府的防灾部署,随时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外伤药品
用来包扎伤口的纱布、创可贴、三角绷 带以及酒精、碘酒、止血药等药品。
口罩和小毛巾
用水打湿后捂住口鼻,可避免吸入 粉尘窒息。
纸巾、湿巾、塑料袋
(部分)
瓶装水
按照人数准备3天用量
剧烈摇晃。
两种波的速度不同
2.震源和震中
震源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实际上为一区域)
震中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
(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震级
震级通常指地震的大小,是依据地震 释放出来的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1级≤震级<3级 3级≤震级<5级 5级≤震级<7级
震级≥7级 震级≥8级
微震 小(地)震 中(等)地震 大(地)震
1976年的唐山7.8级大地震

高中班会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课件 (18张PPT)

高中班会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课件 (18张PPT)

地震防护要熟记
一、震时是跑还是躲? ♠地震发生时 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镇静, 就地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 安全地方。
♤避震应选择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 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 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地震防护要熟记
二、躲避地震时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三、如何避震?
01
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选择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 点。坚固的桌下或床边; 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 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 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 等。
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02
震时要注意
迅速关闭电源、火源;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 阳台上去;不要躲到外 墙边或床边。
03
高楼的避震和撤离
02
地震知识知多少
地震知识知多少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 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地震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 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 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 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 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 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地震知识知多少
◈世界地震分布
地震密集带 02
从中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中西部直 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呈南北 走向的地震密集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烈 地震,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2008年5月 12日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该带中南段。 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缅甸。
01 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
平时选好柱子多、开间小 的地方作为临时避震场所。 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 道,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 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 若打不开要蹲下,抓牢扶 手。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中小学)PPT课件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中小学)PPT课件
要分布在(1) 东南—台湾和福建沿 海一带,(2)华北—太 行山沿线和京津唐渤 地区,(3) 西 南—青藏高原、云南 和四川西部, (4)西北—新疆和陕 甘宁部分地区。
7
地震发生的原因
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球半径6300多公里
地核3400公里 内核厚度1200公
里 外核厚度2200公
里 地幔厚度2900公里 地壳厚度33公里
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 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53
救人原则: 先救近,后救远; 先救易,后救难; 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
以增加帮手。
54
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 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55
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
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身体抵 抗力,防疫灭病。
完毕,结束
中国主要地震带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带主要分布在1南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渤地西南青藏高原云南和四川西部4西北新疆和陕甘宁部分地区
地震知识讲座
1
地震知识讲座
目录
一、地震基本知识 二、怎样识别地震谣传 三、家庭防震 四、避震要点 五、震后救灾
2
一、地震基本知识
20
二、怎样识别地震谣传
“预报”的地震震级很精确,发震时间、地 点很具体的传闻是谣传;跨国地震预报是谣传;地 震小道消息是谣传;凡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和离奇古 怪传说的地震传闻更是谣传。
怎样对待地震谣传: 不相信、不传播、及时
报告。
21
三、家庭防震 做好家庭防震准备(一)
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加顾睡床。
26
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灾害知识宣传画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2010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是一所以地球科学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协调发展的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2年,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

1970年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

学校科技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22个院,62个本科专业,118个硕士点,37个博士点,13个工程硕士学科领域,3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网址:前言为了进一步增强灾区人民对地震灾害的了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编印了这本《地震灾害知识宣传画册》。

本画册通过图文并貌的方式,生动而形象地介绍了有关地震及其预报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地震发生后如何采取正确的行为来保护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通过本画册以及我们的讲解能为灾区人民的减灾防灾和重建家园做出贡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以用知识回报国家为宗旨,提倡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时刻准备回报国家,培养同学刻苦耐劳坚忍不拔之毅力及其团结互爱的爱国精神。

本社团主要任务:1.用所学知识以向社会宣讲形式回报社会;2.宣讲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让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政策能够贯彻执行,减少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社团网址:/xiehui目录(一)地震基本知识 (4)(二)震级与烈度 (7)(三)地震前兆 (11)(四)在屋内怎样避震 (12)(五)在学校怎样避震 (15)(六)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18)(七)在户外怎样避震 (21)(八)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26)(九)如果被埋压怎么办 (29)(十)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31)(十一)震后自救 (33)(一)地震基本知识地震(earthquake)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这种现象称为海啸。

地震活动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人类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51、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的最上圈层,由岩石组成,厚度不均。

地幔是地球的中部圈层。

地核位于地幔以下的地球中心层。

地核地 幔 地壳地幔物质的流动带动岩石层板块缓慢移动。

已经受不了啦!不同板块相互挤压2、受板块运动等因素影响,当地壳中的岩石中应力积累超过岩石承受极限时,岩石就会突然发生破裂而形成地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6(二)震级与烈度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强度的两把标准尺度。

它们的含义不同,但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

地震震级: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

释放出来的能量愈大,则震级愈大。

地震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构)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同时也受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传播介质的性质等因素的制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地点,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81、 3度及以下地震:只有少数人有感,利用相关的仪器能记录到地震。

2、 4-5度地震: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桌子上的杯子和门窗会有振动的声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93、 6度地震:桌子上的器皿会倾倒,房屋发生轻微损坏。

4、 7-8度地震:一般的房屋会被破坏,地面由于地震的作用会出现不同大小的地裂缝。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105、 9-10度地震:几乎所有的桥梁、水坝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6、 11-12度地震:会给人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三)地震前兆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

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

它包括地震宏观异常和地震微观异常两大类。

宏观异常: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

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而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微观异常: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仪器才能测出的地震前兆。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地震活动异常;地形变异常;地球物理变化;地下流体的变化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1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121、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132、天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

3、喷气又发响,翻花冒气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114、鸡犬不宁,动物行为反常。

(四)在屋内怎样避震当地震发生时候,如果你正在自己家中,为了你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尽快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抓紧时间紧急避险。

如果感觉晃动很轻,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

一般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选择正确地点躲藏避震,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防震知识并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

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

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

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131、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2、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床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143、切记不要盲目跳楼!4、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五)在学校怎样避震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震、避震知识。

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做好自我保护。

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1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161、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2、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173、震后不要回到教室去,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4、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六)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如果是在公共场所,地震发生时,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

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虹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1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191、在室内公共场所,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2、在商场、书店、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03、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4、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七)在户外怎样避震如果是在户外,发生地震时,应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过街桥等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21、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32、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

3、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44、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55、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八)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当地震发生后,由于其破坏作用,常常会煤气泄露、火灾等一系列的其他危险发生,这时我们一定冷静,并采取正确的自救和逃离方法;另外还要避开一些危险性的场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71、燃气泄露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2、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捂住口、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