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作业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小班语言回家教案(精选2篇)

小班语言回家教案(精选2篇)

小班语言回家教案(精选2篇)小班语言回家篇1活动目标:1、在看看、讲讲、表演小动物找朋友回家的过程中,幼儿学会角色对话,喜欢听故事。

2、幼儿能大胆想象,并愿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说动词:飞、游、走。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多媒体;各种动物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一、以画面(多媒体课件)引起幼儿观察兴趣,了解故事角色,展开讨论。

1、这是什么地方?有哪些小动物?2、小动物在一起玩得可高兴了。

一直玩到天黑了,才想到要回家了。

你知道小动物是怎么回家的?二、分段欣赏多媒体课件,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和动词。

1、逐幅欣赏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画面,合理想象,并讲述自己的理解。

提问:(1)仔细看,仔细听,它们是怎么回家的?(2)蝴蝶飞起来,小鸟看见了,它会说什么?(幼儿学说对话。

)(3)小鱼在水里游动,乌龟怎么想的?(幼儿学说对话。

)(4)小猫想和小狗一起走回家,它会怎么说?过渡语:熊猫慢吞吞地落在了最后,它看见朋友们都找好朋友一起回家了,大声的叫:“等等我,我和你们一起回家。

”2、幼儿根据小动物走路的特点,合理想象,展开讨论。

3、幼儿欣赏后半段多媒体课件,验证幼儿的想象。

三、欣赏故事,幼儿自由跟讲角色对话。

四、根据自选的动物进行故事对话仿编。

过渡语:还有许多的小动物想找好朋友一起回家,找找看是哪些动物朋友呢?1、教师扮演小马:我是小马,我该和谁一起回家呢?2、教师找一名幼儿进行仿编示范:小羊,我和你一起走回家好吗?3、请个别幼儿扮演角色找朋友回家,并进行对话仿编:你是谁呀?你想找谁一起回家?(幼儿游戏)4、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游戏,并仿编对话。

五、教师小结,引起幼儿再学习兴趣。

小结:你们都找到好朋友了吗?原来小动物各有各的走路方法,有的会飞,有的会游,有的会走,还有的会跳。

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走路方法。

活动反思:《纲要》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家长必看!一年级语文下册家庭作业教案二

家长必看!一年级语文下册家庭作业教案二

尊敬的家长们,大家好!作为家长,我们都非常关心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

尤其是在一年级语文下册中,家庭作业更是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我们的孩子在家中完成语文作业的情况。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年级语文下册家庭作业教案二。

通过这份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孩子们如何完成语文作业,并且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第一天:字母拼写第一天的作业主要是让孩子练习字母拼写。

这个作业是比较简单的,但却非常重要。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把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和完成情况记录下来,以便以后更好地跟进。

在完成这个作业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尝试各种拼音和音节的组合,在不同的场景中练习拼写和认字。

比如在读书时,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不熟悉的单词写下来,尝试拼写。

在生活中,鼓励孩子们多看多写,加深记忆和理解。

第二天:词语搭配第二天的作业是关于词语搭配。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扎实的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们认真完成,并设计出相应的练习方案。

在完成词语搭配的作业时,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分析每个词汇的含义,并让他们通过上下文理解并练习词语搭配。

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鼓励孩子们多读多写,并坚持记忆生词和短语。

第三天:篇章理解第三天的作业是关于篇章理解。

这是一个相对较难的环节,也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支持。

我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课文,引导他们思考篇章结构,找出主题句和关键词,并从中理解篇章的含义。

在完成篇章理解的作业时,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思考和回答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引导他们找出正确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和辅导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第四天:课件听读第四天的作业是课件听读。

这是一个相对较为轻松的环节,但同样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们认真聆听,理解和感知课件中的知识点,并同时将课件中的内容复述。

在完成课件听读的作业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听读,并鼓励他们多读多背,深入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

《回家》教案

《回家》教案

《回家》教案设计思路:经过了一个寒假,孩子重返幼儿园,在惊喜和孩子重逢的同时却发现有不少孩子的不良习惯又滋生了,如:不愿意将玩具借给同伴玩,同伴间时常有争抢玩具的现象,甚至出现动手打人的场面;不愿意自己动手做事,一碰到困难就哭,缺乏自信,导致不愿意来园等等。

为此在开学的第一周,针对孩子频繁出现的这些情况,我们开展主题《我的幼儿园》,想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帮助孩子尽快转变面貌,逐步使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本次活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上面所说的问题,以大乌龟为活动主要线索,在帮助摔跤大乌龟的故事情节中,以此来激发孩子爱同伴的情感,体验到同伴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2、激发爱同伴的情感,体验同伴间互帮互助的快乐。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送大乌龟回家》活动过程:一、引发想象师以故事的方式导入:“一天,乌龟爷爷要到山坡上去锻炼锻炼身体。

它爬呀爬,一不小心,从山坡上骨碌骨碌地滚下来,跌到山脚下,四角朝天,爬也爬不起来!”师作着急状:“乌龟爷爷摔跤了,这可怎么办?”(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办法)二、理解故事(完整欣赏多媒体课件)1、师:“乌龟爷爷怎样爬起来的?”2、师:“哪些朋友来帮助了乌龟爷爷?”(小蚱蜢、小老鼠、小刺猬、小白兔)3、师:“小动物是怎样帮助乌龟爷爷的?乌龟爷爷得到大家的帮助后是怎么说的?”。

(再次欣赏多媒体课件,引导孩子用语言、动作来学着模仿)活动反思:在送大乌龟回家的故事中,小白兔,小老鼠,乌龟都是小朋友熟悉的小动物,但是对于小刺猬和小蚱蜢幼儿感觉比较陌生,不能马上认识蚱蜢这个动物,但是对于送大乌龟回家的故事都很感兴趣,特别是看课件的时候非常入迷。

我预设的活动目标是:1、初步理解故事,体验模仿小动物的乐趣。

、2、通过故事使幼儿懂得集体的力量大。

在活动开头,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我首先引出了今天的主角:大乌龟,引出今天的故事与大乌龟有关。

开学第1课回家教案

开学第1课回家教案

开学第1课回家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了解学生假期生活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复习暑假期间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温故知新;3) 介绍新学期学习内容,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2. 能力目标。

1)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明确学习计划和目标;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共同学习、分享。

3. 情感目标。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共同学习、分享;3) 激发学生对新学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1) 复习暑假期间所学知识;2) 介绍新学期学习内容;3)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 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2)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三、教学过程。

1. 暑假生活分享(15分钟)。

1) 让学生依次分享暑假生活,包括旅游、读书、体育锻炼等;2) 老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展开描述,激发学生积极性。

2. 暑假学习成果展示(20分钟)。

1) 学生展示暑假期间所学知识,可以是书面作业、手工制作等;2) 学生互相交流,相互评价,老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3. 新学期学习计划介绍(15分钟)。

1) 老师介绍新学期学习内容,包括教材、课程安排等;2) 学生讨论并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老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4. 小组合作讨论(2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新学期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和建议;2) 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15分钟)。

1) 老师讲解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老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

1)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2) 学生表达对新学期学习的期待和信心,老师进行肯定和鼓励。

小班语言教案《回家》

小班语言教案《回家》

小班语言教案《回家》教学目标:1.能理解和运用本课词汇交流个人的回家经历。

2.能熟练运用一般过去时述说过去的经历。

3.能练习运用否定句和疑问句形式进行对话交流。

4.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表达自我想法的能力。

重点词汇:go,home,school,grandparents,ride,walk,eat,play教学准备:图片或PPT,单词卡片,黑板,小黑板,小白板,录音机,绘本《回家》。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1.练习复习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以每个小组为单位,在黑板上提问最近一个假期有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Teacher: What did you do during the last holiday?)学生回答完毕后,请其它小组成员提问答案,同时立即在小白板上梳理答案。

组织两个小组,进行答案比拼。

2.新课导入利用图片或PPT呈现“回家”两个字母的意思。

板书:go home。

教师朗读。

Step 2. 学习新词汇(10分钟)1.教师利用图片或PPT呈现新单词grandparents,ride,walk,eat。

大声读出并让学生跟读。

同时教授单词的发音和词义。

2.继续通过图片教授新单词play,教师大声读出然后让学生跟读。

教授play的发音,教授play的汉语意思。

并用例句表达play的用法。

Step 3. 呈现绘本故事(15分钟)1.告诉学生,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读故事之前,可以试着想一想,这个故事会讲什么?2.给学生展示《回家》的绘本,与学生共同研读绘本的封面,简要解释其中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主题。

3.朗读故事《回家》,并加以简单解释:Xin是一个小朋友,一天,她放学后走了回家,她回到了她的爷爷奶奶家,她在那里玩了好多好玩的东西。

晚上,她回到了自己的家。

4.教师将重点词汇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一起读一遍。

Step 4. 听说读写活动(25分钟)1.教师再次简单朗读故事,带领学生回忆故事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故事的对话部分。

二年级 综合实践(劳动1-7)教案

二年级 综合实践(劳动1-7)教案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课题:一、整理床铺一、教学目标:1、认识床上用品;2、学会整理床铺,掌握整理床铺的方法;3、通过学习整理床铺,培养学生爱整洁、爱劳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整理床铺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折叠被子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小被子、小枕头和小床单各一。

学生:每人带一块手帕、一块大橡皮或沙包、一块布。

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现在老师请学生看一组图片,播放录像。

提问:请同学说一说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自己吃饭,自己叠被子等)那么你们平时在家里,都有那些事情是自己做的?让学生畅所欲言。

(二)看图说话,激发情趣1、我们大家一起看图,翻开第1页上面第一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解放军叔叔房间里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整理得怎么样?2、小明的床铺整理得怎么样?3、你的床铺是谁整理的?你是怎么整理自己的床铺的?(三)学习整理床铺请两个在家里自己叠被子的学生演示一下,自己在家里是如何叠被子的。

教师示范叠被子的正确方法:先将被子铺开,自己站在长的一边,将长的两边都向中间对折,再将短的两边对折,这样被子就叠好了。

(四)游戏:比比谁最棒。

每组选两个学生进行比赛,教师进行小结。

(五)刚才我们学会了叠被子,那么怎样让我们的床铺变得更整齐呢?(六)出示一个比较乱的床铺,应该怎样让这个床铺变得整齐?请一名学生整理并说出自己是如何整理的?(玩具放在玩具柜,书本放在书架上,衣服叠整齐,被子放在床的一边,合起来的一边朝外,枕头放上去等)(七)那么自己在家里应该如何做呢?(如:不乱放东西,自己整理自己的床铺等)(八)作业从今天起,每天早晨整理床铺。

课题:二、整理房间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及评价-精品教育文档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及评价-精品教育文档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及评价作业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对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因此,对作业形式的设计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作业的设计作业有两个目的。

一是通过练习。

使学生掌握并加深理解课堂的知识;二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传统教学仅仅把作业看成是教学的查缺补漏。

让学生机械地抄写、简单地背诵,不仅耗时、费力,而且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过程中。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自觉需要,而不只是布置一些简单、刻板、缺乏创意的题目。

作业设计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

让作业从单一形式的“写”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尝试以下几点做法:1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变硬性统一作业为自主性作业学生是有差异的。

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各不相同。

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做起来简单。

有的学生做起来难的现象。

这样。

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机械重复作业为实践型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语文作业的设计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要灵活新颖、富有情趣。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认为学生做得越多。

记得就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就越强。

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作业也常常使一些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回家》教案

《回家》教案

《回家》教案回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是人们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2.培养学生对家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3.使学生明白家庭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家庭,关心家人。

4.通过多种形式感受家的温暖和幸福。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珍惜和关心之情。

2.使学生明白家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内容1.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段关于家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家的思考和感受。

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家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家是什么样的地方?- 家里有什么样的人?2.展开(30分钟)(1)讲述家的重要性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展示方式,向学生讲解家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讲述家庭的温馨和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2)学唱《回家》这首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回家》这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引发学生对家的向往和思考。

(3)听取学生关于家的描述和回忆教师请学生思考并分享一些关于家的描述和回忆,例如:你最喜欢家的哪个地方?你曾经在家做过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这些分享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家的意义和重要性。

(4)表演短剧《家的温暖》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设计一段关于家的短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展示出家的温暖和亲情。

演出结束后,可以进行简单的点评和评比。

3.巩固(15分钟)(1)绘制家庭画面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等绘画工具,让学生自由发挥,绘制自己理想中的家庭画面。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表达对家的向往和渴望。

(2)写家庭感言教师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对家的感言和祝福。

学生可以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可以许下自己对家的美好期望。

4.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家的重要性和学到的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家庭,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思念。

四、教学方法1.导入部分:观看短片、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2.展开部分:讲述、学唱歌曲、听取学生分享、表演短剧等互动形式,使学生全方位感受到家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家作业设计
填空:
1、某年,上海市人口共有一千七百七十三万一千八百九十六人,写作:();该年黄浦区共有618092人。

读作:()。

2、8008008有_____个万和_____个一组成;其中,最左边的8在_____位上,表示_____;中间的8表示_____。

3、填入适当的单位:(1)、公园占地约5_____;(2)、课桌桌面约40_____;
(3)、卡车载重约6_____;(4)课本约重150____
4、单位换算:960km2=( )m2 ; 20t=( )kg ;150t=( )g;
241t-14000kg= kg;560cm2+18dm2= cm2;22000kg+31t= t
计算:
20000-150×102; 127+546+454+273 ;
900-728-172; 1 500+1200÷8 ; 9×25×8 ;
文字:
1,139乘486减398的差,积是多少?
2,一个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相加和是512。

已知差是78,求减数。

应用:
1、四(1)班有男生19人,比女生多2人,四(!)班共有多少人?
2、红星家电商店卖出录像机15台,每台2540元;卖出录音机20台,每台640元。

卖出录像机比录音机多收款多少元?
3、一本书小明看了25页,剩下的是已看的3倍,这本书共几页
4、市政建设要为“中环线”安装照明设施,第一小队工人负责安装一批电杆。

每天装12
根,20天可以完成。

如果每天装15根,能够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