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默写注意问题

合集下载

2023-2024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题型特点及备考策略

2023-2024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题型特点及备考策略

2023-2024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题型特点及备考策略2023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题型特点及备考策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学业水平与高考命题建议中指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

”从2014年开始,名篇名句默写试题由直接的识记默写填空,变为根据语言情境填空,此外,语言情境的设计也在难度升级中。

“古诗文情境式理解性默写”,是指在给出语境的情况下,根据语言提示填写正确的诗句,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填出相邻或者相隔的诗句。

与以前的识记默写填空相比,情境式理解性默写更强调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把握,比以前的填空式试题难度更大。

而难度更大的是,看似同样的理解性默写填空,其实分析下来,题型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对思维的要求也有不同。

一、题型特点及备考技巧一、提示型: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对要求默写的句子会从某个角度进行提示。

而这个“提示”往往就是我们解题的关键与突破口。

【题型示例】(1)(2023新高考Ⅰ卷)《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 ”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2)(2023新高考Ⅱ卷)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答题演示】准确理解语境材料的含意,明确语境材料提示内容的指向。

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语,联想诗中可用来答题的句子。

因此,例(1)中,根据提示语“竖箜篌的弦数”,便可联想到“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例(2)中,从上下文连贯理解:“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对应原文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与下文“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对应。

下文是对上文的解说与提示角度思考,“装在锦囊,负而前驱”则与“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相符。

语文常见问题之默写名句名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语文常见问题之默写名句名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语文常见问题之默写名句名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在进行语文默写名句名篇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理解意思:在默写名句时,首先要确保对句子的意思有清晰的理解。

理解句子的内涵和上下文有助于准确地记忆和默写。

理解语法:语法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点,特别是对于复杂或长句子。

了解名句中的词性、词序、主谓宾结构等语法知识,有助于正确地构造和默写。

注意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在默写中起到了分割、连接和强调等作用。

正确记忆和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作者想要传达的含义。

注意使用字体格式:一些名句或者名篇会使用特殊字体格式来突出重要部分。

在默写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细节,并尽量还原原文中的字体格式。

反复练习记忆:通过多次反复练习记忆可以帮助巩固对重要名句和篇章的记忆。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方法,如反复抄写、背诵等来加强记忆效果。

举例来说,我们来看一下《红楼梦》中的一句名句:“黛玉突然转身,泪如雨下。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在默写这句话时,我们可以注意到以下几点:
理解意思:这是描述黛玉突然转身哭泣的场景,注意捕捉到其中的情感和形象。

理解语法:注意主谓宾结构,“黛玉”是主语,“转身”是谓语动词,“泪如雨下”是宾语。

注意标点符号:注意到逗号的使用,在“转身”和“泪如雨下”的之间起到了分割作用。

注意使用字体格式:尽量还原原文中描述泪水如雨下的字体格式,可以用斜体或加粗方式突出。

反复练习记忆:通过反复抄写、背诵等方式加深对这句名句的记忆,并熟悉其背后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意义。

理解性默写高考

理解性默写高考

理解性默写高考
理解性默写是高考中一种常见的考试形式,要求考生不直接照抄原文,而是通过理解原文的意思,并将其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

在进行理解性默写时,考生需要在不查看原文的情况下,凭借对原文的理解和记忆,在答题卡上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将原文内容表达出来。

相比传统的默写形式,理解性默写更注重对原文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考察。

考生除了要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外,还需要根据原文的语义和逻辑关系进行合理的语言组织,以使自己的答题卡表达得更加准确和流畅。

在进行理解性默写时,考生要注意避免直接照抄原文的词句,而是应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样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自己对原文的理解程度。

为了做到准确理解原文,考生在备考时应该注重对各种文章类型的阅读和理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用流畅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

此外,考生还要学会分析和总结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这对于理解性默写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

总之,理解性默写作为高考的一种考试形式,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备考策略和有针对性的练习,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性默写能力,为高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古诗文默写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写出所学过的诗词文言篇章。

以下是一些古诗文默写的答题技巧:
1. 熟练背诵:基础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记忆,确保对需要掌握的篇目能够做到滚瓜烂熟,一字不差地背诵。

2. 理解内容:在背诵的同时深入理解古诗文的意义和情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脉络,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并减少错误。

3. 关键字提示法:很多题目会给出部分诗句或关键词作为提示,抓住这些关键信息,回忆整句或整段的内容。

4. 分层记忆:将长篇古文分成几个段落或意义单元分别记忆,每段的起承转合以及重点句子要特别注意。

5. 注意字形字义:对于易混淆的字词,比如同音字、近义词等,要通过字形特征和具体语境进行区分。

6. 规范书写:默写时要注意笔画顺序及字形结构的规范性,避免因书写不规范而扣分。

7. 边背边写:练习时不仅背诵,也要经常动笔默写,通过手写过程加深记忆,并锻炼书写速度。

8. 复习巩固:考前应有计划地复习已背诵的篇目,尤其关注自己曾经出过错的地方,反复巩固。

9. 情境联想:结合古诗文中的意境、画面进行联想记忆,如诗词的景物描写、典故运用等。

10. 利用韵脚和节奏:诗歌往往有韵律和节奏感,可以通过朗诵来辅助记忆,感受诗歌内在的音乐美。

总之,古诗文默写不仅考验记忆力,更考查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是提升这一能力的关键。

默写的注意事项

默写的注意事项

默写的注意事项
1. 认真审题:在默写前,要仔细阅读题目或提示,明确要求写出的内容、格式、字数等。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 做好准备:在默写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复习相关的知识点、熟悉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检查文具和纸张等。

这样可以避免在默写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和麻烦。

3. 注意书写规范:在默写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如字体端正、笔画清晰、卷面整洁等。

同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和语法结构,避免出现错别字和病句。

4. 控制时间:在默写时,要合理安排时间,根据题目或提示的要求,掌握好答题的节奏和速度。

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时间,以免影响其他题目的完成。

5. 检查核对:在默写完成后,要认真检查核对,检查内容是否完整、准确,有无遗漏或错误等。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正。

6. 保持冷静:在默写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自信,不要因为紧张或焦虑而影响发挥。

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内容,可以先跳过,等做完其他题目后再回来思考。

总之,默写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还需要注意细节和规范,掌握好时间和节奏,保持冷静和自信。

只有这样,才能在默写中取得好成绩。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题命题类型及答题技法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题命题类型及答题技法

真题题例1:2024年新课标Ⅰ卷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两句话
,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
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
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06:运用技巧型
内涵解读:题目中会提示需要补写的句子采用的手法,常见如用典、对 比、化用、衬托、比喻、设问、拟人、夸张、类比、借代、动静结合、 叠词(叠字),象征、比兴等手法。注意技巧不能作为单一判定的标准, 需要结合题干的其他内容进行分析。 答题要求:可以先将其作为“文意解说型”题目看待,运用关键词定位 法或意义还原法(某些名句填写的情境提示就是对名句的意义解释或翻 译,意义还原法就是把语句的意义还原为古文或诗句)初步得出所要填 写的句子。然后判断所填句子是否符合题干中指出的技巧。注意在备考 此题型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各种技巧的表现形式,形成知识框架。
真题题例6:2022年新课标Ⅱ卷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叠 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 武侯祠所在的位置。 (3)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 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
03:关系补充型
内涵解读:题干往往是与需要填写的语句形成某种关系,如因果 关系、假设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等。 答题要求:要学会划分语意层次,关注语意的上下衔接,理清语 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特别关注题干中出现的连词、关联词等相 关衔接词,以防将该题型误识为“文意解说型”。

高考默写题答题注意事项

高考默写题答题注意事项
提醒同学们默写题要特别注意生僻难写字的写法;要注意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要留心语句顺序;
会写的题目要避免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书写错漏。

遇到一时想不起的题目也不要慌张,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可能做完其他题后又会突然回忆起来。

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要包括引导句在内作“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发现并纠正。

如果命题是三选二,答题时就应以最有把握的题做起,做了两题就够了。

如果三题都做(最好不要这样),要确保前两题完全正确,因为高考阅卷评分有时规定只看你做的前两题,有错误即扣分,即使你第三条做对了也不给分。

此外,默写题目就全靠平时的记忆了。

新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答题技巧

1. 先读题,明确题意和要求。

情景式默写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所
给出的情境和提示,写出符合情境、表达准确的文字。

因此,在答
题前,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意和要求。

2. 把握情境和主题。

情景式默写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情
境和提示,写出符合情境、表达文字。

因此,在答题时,考生需要
把握情境和主题,抓住题目的关键信息,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字创作。

3. 注意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情景式默写要求考生用正确的语
言表达,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答题时,考生需要注意语言的通顺、准确、简洁和有逻辑性,同时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使文字更
加生动有趣。

4. 关注细节和格式。

情景式默写要求考生注意细节和格式,避
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在答题时,考生需要注意格式的规范性和条
理性,避免出现混乱不清的情况。

5. 多方面思考和准备。

情景式默写要求考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和
思考能力,因此,考生在平时学习中需要多读书、多思考,积累知
识和经验,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语文高考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

语文高考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是语文高考的一种传统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记忆能力,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语文高考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高考古诗文默写丢分原因1.生僻文字不会写。

生僻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很多字认识但写不出。

例如:①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2021年江苏卷)②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2021年江西卷)③明明如月,何时可掇?(2021年江西卷)④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021年江西卷)⑤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021年北京卷)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2021年浙江卷)⑦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2021年安徽卷)上面①句中的“泠”、②句中的“剡”、③句中的“掇”、④句中的“砧”、⑤句中的“抟”、⑥句中的“濯”、⑦句中的“蠡”并非常用字,都较难写,易出错,考生答题时要格外小心。

2.同音异义不辨析。

有的考生背得虽流畅,但有口无心,只记字音不记字形,张冠李戴,徒劳无功。

例如:①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021年全国新课标卷)②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021年江西卷)③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2021年江西卷)④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2021年江西卷)⑤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021年四川卷)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021年辽宁卷)⑦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021年广东卷)⑧《过秦论》中“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

(2021年湖北卷)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2021年天津卷)⑩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答习题技巧及格式参考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答习题技巧及格式参考
名句默写的分值虽然不高,但是需要大家把分数都拿到手,下面是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答习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名句默写:
(10习题,6分,力争5分以上)[约2分钟]
【友情提醒】
1、以大纲要求背诵的内容为主,课本64篇诗文考前必须逐一过关,不可放过。

2、印象不深的名句,要反复记忆。

3、一定要动手写写其中的易错字,坚决消灭错别字。

4、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不要因为书写有误丢分。

要注意那些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往往是命习题人设习题的热点,应知其音,明其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这类词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答习题技巧及格式参考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学生]64篇必背古诗文涉及初中50篇,高中14篇。

由于间隔时间较长,同学们对部分较难篇目的理解出现偏差,单纯记忆还行,对于理解性名句默写的考查就会失分较多,同时也有错别字、书写不规范等错误。

一、考纲解读: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纲阐释背诵《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共64篇段二、命题规律:考试范围稳定,所选篇目全部来自《考试说明》中规定的《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64篇段,一般是高中二篇,初中一篇。

初中篇目一般不重复考查,但对高中重要篇目一般会重复考查以加深记忆,如《离骚》、《蜀道难》、《琵琶行》、《逍遥游》、《赤壁赋》等5年2考,因此,备考过程中,在整体背诵的基础上,关注常考篇目和常考作家。

三、命题形式:2014年之前主要为上下句默写,2014、2015年以理解型默写为主,预计2016年高考仍将沿用这种形式,设3个小题,每小题2空,每空1分,共6分。

四、设置错误选项的方法:名句默写主要是考查中学生背诵经典古诗文的能力,高中生最常见的错误是对古诗文理解不准,造成审题偏差,其次是书写不规范,出现错别字。

2011—2015名句名篇默写高考命题分析[学法献策]<举一反三>1.在理解的基础上,通篇背诵,注重背诵与书写相结合,融会贯通,突出重点语句。

2.理解题干的具体情境,明确词语和语句的具体指向,结合语境,回忆原文。

3.书写规范,做到: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不添字、漏字。

4.注意七个方面:①注意生僻难写字,克服懒惰思想,勤于动笔,突破重点,才能在考试中准确无误地书写出生僻难写字。

例如:“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三句中的“佁”“俶”“翕”就很难写,复习时要多写几遍,强化记忆。

②注意同音字,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地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伏”的热点。

这就要求考生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的词,例如:“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中的“箫鼓”意思是“吹着箫打起鼓”,而考生容易误写成“萧鼓”。

③注意形近字,由于形近字在名篇名句中屡见不鲜,再加上读音相近,对考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更应注意。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萧”容易写成形近的“箫”;“转轴拨弦三两声”“拨”容易写出形近的“拔”。

④注意语句顺序,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有些同学不注意常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也不得分。

如:“转轴拨弦三两声”中的“三两”不能颠倒顺序而写成“两三”。

⑤注意通假字与本字,古诗文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本字。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知”通“智”,智慧,书写时不能写成“智”。

⑥注意语境,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学生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融会贯通>《劝学》是高考重点篇目,一般常见于理解性默写。

下面整理了所有高考出现过的劝学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大家可以看一下!劝学理解性默写一: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 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

3.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_______, _______。

”5. “_______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 ” 。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6.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7.《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

8.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

9.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10.荀子《劝学》说:“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11.“ _______,_______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1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劝学理解性默写答案1、学不可以已2.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5.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 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1.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1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3 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劝学理解性默写二:1、_______ 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 _______”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_______(作品)中的“青,_______ ,_______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_______ ,_______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_______ ,_______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 ”的君子,就要“_______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_______ ,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_______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_______。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_______, _______。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_______,_______ 。

”12、_______ ,_______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_______,_______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劝学理解性默写答案二:1、荀子学不可以已2、学不可以已3、《劝学》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6、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三省乎己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理解性默写三: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_______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_______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_______ , _______。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_______ , _______ 。

劝学理解性默写答案三:1、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学不可以已。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