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教程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

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

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第一章“军事理论概述”,具体内容包括:军事理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军事理论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军事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军事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

难点:军事理论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具体体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现代战争中军事理论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军事理论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军事理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战争案例,让学生了解军事理论在实际战争中的具体运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现实中的军事案例,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军事理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军事理论概述、军事理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次现实中的军事案例,阐述军事理论在其中的作用。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现实中的军事案例,从战略规划、战术指导、指挥控制等方面阐述军事理论在其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阅读军事理论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提高学生的军事理论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军事理论教程(第六版)第一章“军事理论概述”,具体内容包括:军事理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PPT课件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PPT课件

一、国防法规的产生和发展
国防法规是随着国家和战争的出现而 产生的。
建设国防和打赢现代战争所需后备人才,具 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激发爱国之情,增强 报国之志,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维护国家发 展利益,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章主要从国防历史、国防法规、武
装力量和国防动员四个方面介绍国防基本 知识。
第一节 中国国防 第二节 国防法规 第三节 中国武装力量 第四节 国防动员
回首走过的足迹、创造的辉煌,新中 国国防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49—1953年。
国家处在外御帝国主义侵略,内治战 争创伤和经济恢复时期。
第二阶段是从1953—1965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突飞 猛进的重要时期。
第三阶段是1965—1976年。
这一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第 四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 今。 改革开放在给13亿人口的中国带来历 史巨变的同时,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党的创 新理论引领下,同样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沉痛的教训;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充满 着中华民族的勇敢和智慧。
(二)中国近代国防
中国近代国防是一部充满着孱弱、衰 败和屈辱的历史。
1840年,英国凭借船坚炮利,打破了 清王朝紧锁的国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西方列强的侵
略面前,腐朽的统治 者奉行消极防御的指 导思想,居安思奢, 卖国求荣,结果是有 国无防,大片国土被 侵占,人民惨遭蹂躏 和屠杀。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不同性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政策 的国家,有着不同目标和不同特征的国防。
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 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大类。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1、国防的定义: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和统一、领土完整与安全有关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和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和其他活动。

国防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

2、国防的基本要素:1.国防主体2.国防目标3.国防目的4.国防手段3、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的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

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4、国防的目的:1.捍卫国家主权2.维护国家统一3.维护国家领土完整4.维护国家安全5、国防的手段定义:指为实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我国的国防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6、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美国)、自卫(中国)、联盟(欧盟)、中立(瑞士)7。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2.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3.战争潜力能否转化为战争实力,是现代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4.现代国防既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际行为。

8、国际战略环境:它是指世界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战略互联、互动和斗争所形成的总体世界环境。

9、最值得关注的国际战略环境的范围:(1)时代特征(2)世界战略格局(3)主要国家战略趋势(4)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趋势(5)周边安全形式10、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基本特征:(1)国家安全地处大国地缘战略利益交汇区,大国战略竞争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很大。

(2)它幅员辽阔,有陆地和海洋。

同时,它也面临着来自陆地和海洋的战略压力。

(3)邻国人口众多,人口密集,差异巨大。

(4)中国周边的领土争端加剧。

(5)冷战后中国与邻国关系全方位改善。

(6)恐怖主义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危害。

11.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1)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长期的。

(2)日本将我国视为假象敌国,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

(3)俄罗斯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

军事理论教程第5章 现代战争知识

军事理论教程第5章 现代战争知识

(一)战争的表现形式不断拓展
未来信息化战争将在战争的暴力性、 战争的层次、战争的主体等方面发生重大 的变化,从而使传统的战争概念受到冲击, 战争的表现形式有了很大的拓展。
一是战争的暴力性减弱。 二是战争的层次更加模糊。 三是战争的主体多元化。
(二)太空战将成为信息化战争 的主要作战样式
太空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制高点,占 领太空制高点,将获得巨大的优势和利益。
一、信息技术
(一)信息获取技术
(二)信息传递技术
信息传递技术是指信息在空间的传递, 也称为通信技术。通信是连接信息获取、 指挥控制、武器平台与各军兵种的纽带。
它是通过信息链保证信息流的畅通,
是实现信息互通和共享的“桥梁”,在信 息作战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传递技术按网络构成,可分为信
息传输技术、信息交换技术、信息终端技 术和信息网络技术。
1.军队的规模将加速小型化
2.军队的编制依照信息系统的构成 将高度一体化
3.军队的指挥与作战手段将高度智 能化
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2.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有哪些 动因? 3.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 4.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信息作战
信息技术是一个由若干单元技术相互 联系而构成的整体,它是一个多层次、多 侧面的复杂技术体系。
(二)技术的发展是产生信息化 战争的直接动因
(三)局部战争实践是形成信息 化战争的初始标志
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主导的、使用信 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较之其 他战争形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战争全程信息主导 (二)武器装备数字链接 (三)作战空间多维立体 (四)交战过程速战速决

2024版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PPT课件

2024版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PPT课件

目录•军事理论概述•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军事思想与军事战略•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周边安全•信息化战争与信息化军队建设•现代武器装备与信息化作战平台军事理论概述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反映时代的特征。

反映不同阶级的利益和观点。

实践性来源于战争实践,并指导战争实践。

定义军事科学是研究战争和国防问题的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军事科学的定义与特点军事理论的发展历程01古代军事理论以《孙子兵法》为代表,强调计谋和策略。

02近代军事理论以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为代表,强调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03现代军事理论以信息化战争和网络中心战为代表,强调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

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战争的本质、规律、指导规律以及国防建设等问题。

指导国防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提高国防建设的科学性。

揭示战争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对战争历史的研究,揭示战争的本质和规律。

培养军事人才通过军事理论教学,培养具备军事素养和战略思维的人才。

军事理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定正确的基本目标和职责;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实现国防现代化。

国防的基本概念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建设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国家安全战略与国防政策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战略是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全局性、长远性谋划和方略。

国防政策国防政策是国家制定的一定时期内指导国防活动的基本行动准则,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的新挑战信息化战争的概念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军事理论教程第四版课程设计

军事理论教程第四版课程设计

军事理论教程第四版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本课程是针对军队指挥员和军事爱好者的一门必修课程。

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军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基本原理、战略思想和作战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实战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掌握现代军事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观点•熟悉主要军事学科和要素,掌握基本理论与实践•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军事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案•认识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军队管理和决策层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3. 教学内容3.1 现代军事理论和方法论•军事科学与军事思想•军队建设和军事决策•军事战略和战役战术•军事制度与军队管理•军事技术发展和战争规律3.2 主要军事学科和要素•军事战略学•军事战争史•战役和战术•军事心理学和军事领导•军事地理学和海洋学•军事后勤和装备保障3.3 军事比较与国际军事关系•军事制度与军队结构比较•政治经济条件与武装冲突•军备竞争和组织力量•军事战争和国际安全4. 教学方法•经典案例分析教学•学生论文和实践报告•问题导向式教学•全员参与式课堂•远程协同学习5. 评价和考核•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计算方式:课堂表现、学术论文、学习报告、出勤率等•期末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满分100分6. 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丰富,包括经典教材、资料库和多媒体课件等。

涵盖了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学术著作,涉及多个领域的军事专业知识。

教师还会根据具体课程内容提供相关领域的研究报告和讨论文献,方便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

7. 结束语本课程是现代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综合地理解现代军事理论、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

同时也可以为军事指挥员的军事决策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支持,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现代军事场景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军事理论教程

军事理论教程

军事理论教程军事理论教程第一篇中国国防第一章国防概述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主要有哪些因素构成?A:“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A:与战争相联系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和自然条件等国防要素。

PS.a.国防的经济要素——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是国防经济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国防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b.国防的科技要素——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

2.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A:侵略扩张型;自卫防御型;互相联盟型(一元体——美与日韩;多元体——俄罗斯与乌克兰与哈萨克斯坦);自主中立型(全民皆兵——瑞士;完全不设防——圣马力诺)。

A.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走质量(人才)建军的道路;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具有威慑左右的功能(威慑是和平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

3.国防的职能是什么?A.保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不受侵犯;维护国家安全(传统与非传统)和稳定;保障国家发展和国家利益。

第二章国防法规1.什么是国防法规,其主要特性有哪些?A.国防法规是国家为加强国防建设,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而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调整对象的军事(特殊)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2.我国有哪几种主要国防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我国国防建设的根本大法。

(P27-28)3.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有哪些规定和形式?A.公民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企事业单位按国家要求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公民应当接受国防教育;公民和组织应当保护国防措施,不得破坏、危害国防设施;公民和组织应当遵守保密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国防建设。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资料重新整理版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资料重新整理版

第一章国防概述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是有哪些因素构成?①、国防的概念:主体:国家,国防是一种活动,必须有组织者和参与者。

整个过程即任务: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

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内容: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12海里领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00千米领空。

]②、国防的基本要素一、国防的政治要素二、国防的经济要素——经济过对国防建设具有制约作用1 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

2 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3 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捂着基础。

三、国防的科技要素——科技对国防建设具有促进作用1 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

2 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

3 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

4 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

四、国防的自然要素五、国防的军事要素2、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①、基本类型扩张型(美国)防御性(中国)联盟型(一元体——美:日、韩;多元体——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立型(瑞士——全民皆兵;圣马力诺——完全不设防)②、特征1.现代国防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2.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经济实力是基础,国防实力是支柱,民族凝聚力是灵魂。

3.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

4.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的功能。

威慑是和平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目标按内涵可分为:生存目标、发展目标按范围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3、国防的职能是什么?1.保卫国家主权(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2.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国家领土是指一国主权下的区域,包括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领土又是提供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名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条件。

][我国领土总面积=1040+300=1340平方千米]3.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4.保卫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发展(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础)4、中国的国防历史类给了我们哪些启示?1.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理论教程中国国防的定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活动。

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自卫、联盟、中立。

国防的职能:1.捍卫国家主权;2保卫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3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4保卫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的发展。

国防的5大构成:政治、经济、科技、自然、军事因素经济制约国防:1,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2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3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科技促进国防:1、科学技术大大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2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3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4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国防法规的定义: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兵役法》我国国防建设的根本大法《国防法》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定义: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时期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军事理论。

是中国古代各个社会阶级以及政治集团、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发展历程: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至清朝前期的漫长历史时期,三个高峰:质量(春秋战国)普及(宋)数量(明清)经典著作(武经七书):《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科学价值:1、安国全军的慎战观2、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3、揭示了“知己知彼”的普通军事规律4、反映了较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原始的辩证法思想5、第一次提出了威慑战略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定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主要内容: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3、人民战争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5、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战争观的主要内容:1、起源和根源:私有制和阶级斗争2、本质:政治的继续3、目的:维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人民军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性质: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武装集团三大任务: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三大民主: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人民战争思想三大属性:正义性、群众性、组织性理论根据:1、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2、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3、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4、兵民是胜利之本5、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why? 首先,相对于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而言,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其次,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最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与武器的结合)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2、灵活用兵因敌制胜3、集中兵力运动歼敌灵活用兵体现在哪儿:周边安全环境的定义:中国在其国土周围面临的安全条件和所处的安全状况,即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利害关系现状:1、外敌入侵的威胁已消除或减弱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边合作机制4、基本上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威胁:1、美国等大国遇到中国暗流仍在流动2、中国周边热点地区不少,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3、中国于周边邻国陆海疆域争执一波三折4、“台独”已成为最大内患5、中国的边疆地区仍不太平6、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其它因素:(1)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差异;(2)宗教、文化差异;(3)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美国军事战略主要内容:1、将反对恐怖主义和“保卫美国本土”作为军队的首要任务2、调整防务规划模式,建设“基于能力型国防”3、军事至上,“先发制人”,实施“预防性打击”4、提出反导条约,大力推进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特点和实质:1、美国当前军事战略更具有强烈的进攻性和挑衅性,带有明显的“反恐”和“称霸”的双重色彩2、美国当前军事战略奉行单边主义,“美国至上”原则,是美国的“新帝国主义”思潮在国防政策上的反映影响:1、“先发制人”原则的滥用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对国际安全造成严重后果2、先发制人原则严重地违反了国际法准则,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精确制导技术的定义: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的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导弹的定义: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有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组成:战斗部及引信、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和弹体分类:1、按作战任务的性质分: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2、按射程分:近程导弹1000以内公里中程导弹1000—3000公里远程导弹3000—8000公里洲际导弹8000公里以上6种制导方式:1、寻的制导;2、遥控制导;3、惯性制导;4、地形匹配和景象匹配制导;5、全球定位系统制导;6、复合制导导弹武器的特点:1、命中精度高;2、作战效能高;3、射程远;4、作战效费比高;5速度快;6、打击威力大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提高了作战效能;2、使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3、成为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电子对抗的定义:敌对双方利用电子设备、武器、器材所进行的电磁斗争主要形式:无线电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制导对抗基本手段: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电子侦察的定义:按干扰对象不同的分类:1、无线电通信干扰;2、雷达干扰;3、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干扰;4、指挥自动化系统干扰电子摧毁的定义:在查明敌方电子对抗装备及其工作的情况基础上,用直接毁伤的方法使其瘫痪并在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工作的一种电子对抗手段3种手段:1、反辐射导弹和反辐射无人机;2、核电磁脉冲弹(微波炸弹);3、常规活力(导弹、炸弹核炮弹等)电子对抗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1、获取重要军事情报;2、破坏地方作战指挥;3、掩护突防和攻击;4、保卫重要的军事目标;5、夺取战场主动权隐形伪装技术定义:对军事目标实施隐身示假,为欺骗和迷惑敌人而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分类:1、防雷达探测伪装;2、防可见光及红外探测伪装;3、防声测伪装基本措施: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烟幕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与音响伪装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造成对方获取错误的情报;2、提高己方的生存能力;3、有利于掌握作战的主动权隐形技术的定义:靠减少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分类: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可见光隐身、声学隐身、电子隐身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增大了对空防御的难度;2隐身兵器的战场生存能力明显提高;3、指挥系统面临严峻威胁;4、侦察与反侦察的斗争更加剧烈(考试时在书上找到相关的内容稍微总结下写上就行。

)军事理论复习思考题一.1. 信息化战争具有哪些基本特征?(P193 书上)答:1高度信息化的武器装备系统。

2.急剧升值的信息资源。

3.超大多维的作战空间。

4.迅疾短促的作战时间。

5.非接触性交战的作战样式。

2. 促使信息化战争持续时间急速缩短的原因是什么?3. 非接触战争具有哪些优越性?答:1.能够充分发挥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威力。

2.战争的突然性增大。

3.能提高生存能力,减少伤亡。

4.可实施全纵深同时攻击,增大作战效能。

5.战争的风险性小。

4. 信息化战争具有哪些发展趋势?答:传统战争的界限将被超越甚至被打破。

2.作战效能将具有亚核战争的威力。

3.天战将成为新的重要作战样式。

4.军队组织将高度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

5. 为什么说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传统战争的界限将被超越甚至打破?答:1.战争的目的发生变化。

2.信息化战争可能是不流血或少流血的政治。

3.战争层次趋同化。

4.战争主体多元化。

6. 为什么说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效能将具有亚核战争的威力?答:1.信息化时代的军事技术将把常规作战效能推到极限。

2.信息战争能够达成与使用大规模杀伤武器几乎同样的作战效果。

3.大量新概念武器的使用将使信息战争的作战效能具有亚核效果。

7.为什么说天战将成为新的重要作战样式?答:1.太空是未来信息化战争新的战略制高点。

2.争夺太空的控制权将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首要作战行动。

3.世界军事大国正在为未来的太空战加紧准备。

二.1.战略环境构成的主要要素有哪些?答:P101书上2.什么是战略格局极其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国在军事领域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结构一种态势,也成军事格局。

广义的战略格局也称为世界格局。

意义(大概):它是一国对国际形势、国际军事状况分析判断的基本依据,是一国制定国防政策的基本依据。

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战略是什么?答:(P119 书上)4.影响中国安全的主要因素有那几个方面?答:P115以后书上加上:1.三股势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

2.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中国的最大威胁。

3.日本的军国主义军国主义倾向对中国构成严重威胁。

4.台湾地区的台独势力也是一项大的威胁。

5.南海海域存在很大的隐患。

6.中印之间存在很大的争议。

5.中国周边战略方针、原则是什么?答:P119书上原则:坚持大小国家和平,和平解决争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将来再议。

三.1.伪装的技术措施主要有哪几种?它对作战有哪些影响?答:P133 书上2.如何应用雷达的弱点,设置雷达侦查的伪装?答:P129 、P133前后3.简述实现雷达隐身的原理及方法。

答:第四章内容4.简述实现目标红外隐身的原理及其方法。

答:第四章内容5.F—117隐身飞机采用了哪些隐身技术?答:第四章内容四.1.邓小平同志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正确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P74—752.为什么说新时期我军建设需要以现代化为中心?答:P783.为什么说新时期依靠全国人民建设国防是必要和唯一的正确选择?答:P804.为什么说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我国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的基本依据?答:P76—77五.1.试述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它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P66—68 书上)答:P66—682.毛泽东军事思想对现代高技术战争有何指导意义?答:第二章毛泽东思想那一块儿总结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