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探究实验报告】蔗糖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实验报告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蔗糖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实验报告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蔗糖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实验报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化学探究实验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蔗糖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学院班Array姓名学号

同作者实验序号

实验日期2020 年4 月20日

蔗糖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测定蔗糖水溶液在酸催化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半衰期和活化能。

2.研究温度对蔗糖水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3.了解旋光仪的原理、使用方法及在化学反应动力学测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蔗糖在水中可发生水解反应,转化成葡萄糖与果糖,其反应为

二、主要仪器及试剂:

1.仪器

旋光仪1台,旋光管1支,恒温水浴1台,超级恒温槽1台,蒸馏水洗瓶1 个,150mL 带塞锥形瓶4个,刻度移液管2个,100C温度计1支。电子天平(百分之一)

2.试剂

3.0mol/dm-3盐酸溶液,蔗糖。

四、实验主要步骤

五、数据记录处理

1. 将反应时间t、旋光度[a t-a∞]、ln[a t-a∞]列入下表中。

温度:30℃, 盐酸浓度: 2.5mol/dm-3 , α∞:-4.2;仪器的零点:。

温度:35 ℃, 盐酸浓度:2.5mol/dm-3 , α∞:-3.9。

表 实验数据列表

2. 以时间t 为横坐标,ln(t αα∞-)为纵坐标作图,由直线的斜率分别求出30℃、35℃时的k 。

30 C 时k=0.042 35 C 时k=0.077

3. 计算蔗糖反应的半衰期。 30 C 时t 1/2=16.5

35 C 时t 1/2=9.0

4. 由两个温度测得的k 值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9.406*104J/mol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回答问题

蔗糖水解反应实验报告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化学工程实验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预习(30分) (1) 实验目的 1 ?根据物质的光学性质研究蔗糖水解反应,测定其反应率度常数 2?了解自动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2) 实验原理 蔗糖在水中水解成葡萄糖与果糖的反应为: C 12H2Q 1 + H 2O a C 6H12C 6 +C6H2Q 葡萄糖 果糖 为使水解反应加速,反应常常以 HO 为催化剂,故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水解 反应中,水是大量的,反应达终点时,虽有部分水分子参加反应,但与溶质浓度 相比可认为它的浓度没有改变,故此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 de kc dt (1) (2) 当c 2c 0时,t 可用切2平表示,即为反应的半衰期 上式说明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只决定于反应速度常数 k ,而与起始浓度无关,这是 一级反应的一个特点。 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为旋光物质,当反应进行时,如以一束偏振光通过溶液, 则可观察到偏振面的转移。蔗糖是右旋的,水解的混合物中有左旋的,所以偏振 面将由右边旋向左边。偏振面的转移角度称之为旋光度,以 表示。因此可利用 体系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改变来量度反应的进程。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 旋光物质的种类、浓度、液层厚度、光源的波长以及反应时的温度等因素有关。 为了比较各种物质的旋光能力。引入比旋光度 [] 这一概念,并以下式表 示: 蔗糖 式中:c 0为反应开始时蔗糖的浓度; c 为时间t 时蔗糖的浓度

[D ]=r^ (3) 式中:t 为实验时的温度;D 为所用光源的波长; 为旋光度;I 为液层厚度 (常以10cm 为单位); (3)式可写成: c 为浓度(常用100 mL 溶液中溶有m 克物质来表示), t a [a] D l m 100 ( 4) 或 a [a]D l c 由(5)式可以看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旋光度 即 a K 'c 式中:K '是与物质的旋光能力、溶液层厚度、溶剂性质、光源的波长、反 应时的温度等有关的常数。 20 0 蔗糖是右旋性物质(比旋光度[a] D 66.6 ),产物中葡萄糖也是右旋性物 20 0 20 0 质(比旋光度[a] D 52.5 ),果糖是左旋性物质(比旋光度 [a]D 91 .9) 因此当水解反应进行时, 右旋角不断减小,当反应终了时体系将经过零变成左旋。 因为上述蔗糖水解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都具有旋光性。旋光度与浓度成 正比,且溶液的旋光度为各组成旋光度之和(加和性)。若反应时间为 0、t 、 时溶液的旋光度为 a 0 、a t 、a 则由(6)式即可导出: C o K (a ° a ) (7) c K (a t a ) ( 8) 将(7)、( 7)式代入(2)式中可得: 将上式改写成: 由(10)式可以看出,如以 lg (a 。a )对t 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 的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度常数 k 。 本实验就是用旋光仪测定 a t 、a 值,通过作图由截距可得到 a 。。 (5) a 与反应物浓度成正 比, 2.303 a 0 a lg - a t a (9) lg(a ° k 2.303 t lg(a ° a ) (10)

系统动力学实验报告

系统动力学实验报告 姓名:徐键 班级:管科131班 学号:5504113023

学院:管理学院 一、背景:高塘乡德邦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种猪养殖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存在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1、养殖场猪粪尿污染环境;2、高塘乡已建的300余口户用沼气池大部分因缺乏原料致使沼气池闲置,农户买化肥、农药种植粮食、蔬菜,农作物受到污染。 二、基于顶点赋权分析确定规划实现的管理对策:略 三、基于逐树入仿真技术建立仿真入树模型 建立流位流率系: {(年出栏L1(t)(头),年出栏变化量R1(t)(头/年)),(规模养殖利润L2(t)(万元),规模养殖利润年变化量R2(t)(万元/年)),(日均存栏L3(t(头),日均存栏年变化量R3(t)(头/年)),(年猪尿量L4(t)(t),猪尿年变化量R4(t)(t/年)),(场猪尿年产沼气量L5(t)(m^3),场猪尿产沼气年变化量R5(t)(m^3/年)),(年猪粪量L6(t)(t),猪粪年变化量(t)(t/年)),(户猪粪年产沼气量L7(t)(m^3),户猪粪产沼气年变化量L7(t)(m^3/年))}

据实际意义,将流位流率系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生产.销售.利润流位流率系 {(年出栏L1(t)(头),年出栏变化量R1(t)(头/年)),(规模养殖利润L2(t)(万元),规模养殖利润年变化量R2(t)(万元/年)),(日均存栏L3(t(头),日均存栏年变化量R3(t)(头/年))} 第二部分——生物质资源开发流位流率系 {(年猪尿量L4(t)(t),猪尿年变化量R4(t)(t/年)),(场猪尿年产沼气量L5(t)(m^3),场猪尿产沼气年变化量R5(t)(m^3/年)),(年猪粪量L6(t)(t),猪粪年变化量(t)(t/年)),(户猪粪年产沼气量L7(t)(m^3),户猪粪产沼气年变化量L7(t)(m^3/年))}第一部分——逐枝建树逐树仿真建立生产.销售.利润子模型 (一)年出栏年变化量R1(t)(头/年)仿真流率基本入树T1(t) 1.逐枝建立的R1(t)(头/年)前期流率基本入树T1(t)见图3.1 图3.1年出栏变化量R1(t)(头/年)前期流率基本入树T1(t) 2.建立年出栏变化量R1(t)(头/年)流率基本入树T1(t)各变量方程:略

蔗糖转化反应动力学 实验报告

蔗糖转化反应动力学 姓名: 学号: 班级: 1 实验目的 1) 测定蔗糖水溶液在酸催化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2) 了解旋光度的概念,学习旋光度的测量方法及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2 原理 蔗糖在水溶液中的转化反应为 此反应是一个二级反应,在纯水中反应速率极慢,通常需要在H + 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当蔗糖含量不大时,反应过程中水是大量存在的,尽管有部分水分子参加了反应,仍可认为整个反应过程中水的浓度是恒定的。H +是催化剂,其浓度也保持不变。则此蔗糖转化反应可以看作是准一级反应,反应速率为 蔗果葡蔗kc dt dc dt dc dt dc ===-=υ 式中:k 为蔗糖转化反应速率常数,c 蔗 为时间t 时蔗糖的浓度。 当t =0时, kt c c =蔗 蔗,0ln 当蔗蔗,02 1 c c = 时,相应的时间t 即为半衰期21t ,且 k k t 6931 .02ln 21= = 测定不同t 时的c 蔗可求得k 。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要求能实时测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且测量过程对反应过程没有干扰,本实验通过测量旋光度来代替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测量。 旋光性物质的旋光角 A m m αα= 式中:αm 为旋光性物质的质量旋光本领,与温度、溶剂、偏振光波长等有关;m 为旋光性物质在截面积为A 的线性偏振光束途径中的质量。由此式可得 Mlc Al nMl m m ααα== M 为旋光性物质的摩尔质量,l 为旋光管的长度。当温度、溶剂、偏振光波长、旋光物质与旋光管长度一定时,将上式改写为 Ac =α 式中A 为常数。当旋光管中同时存在多种旋光性物质时,总的旋光角等于各旋光性物质旋光角之和。 蔗糖、葡萄糖和果糖都具有旋光性,但旋光能力不同,因此,随着反应的

蔗糖水解反应 实验报告

一、实验预习(30分) 1.实验装置预习(10分)_____年____月____日 指导教师______(签字)成绩 2.实验仿真预习(10分)_____年____月____日 指导教师______(签字)成绩 3.预习报告(10分) 指导教师______(签字)成绩 (1)实验目的 1.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2.了解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 3.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幷掌握其正确的操作技术。 (2)实验原理 蔗糖在水中转化成葡萄糖与果糖,其反应方程式为 C12H22O11 + H2O === C6H12O6 + C6H12O6 为使水解反应加速,反应常常以H+为催化剂,故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由于在较稀的蔗糖溶液中,水是大量的,反应达到终点时,虽有部分水分子参加反应,但可认为其没有改变。因此,在一定的酸度下,反应速度只与蔗糖的浓度有关,所有本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该反应的速度方程为: -dt/dc=KC 积分后: ln(C0/C)=Kt 或㏑C=-k t+㏑C。式中,C。为反应开始时蔗糖的浓度;C为时间t时

的蔗糖浓度,K为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测定反应物的浓度,并以㏑Ct对t作图,可得一条直线,由直线斜率即可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然而反应是不断进行的,要快速分析出某一时刻反应物的浓度比较困难。但根据反应物蔗糖及生成物都具有旋光性,且他们的旋光性不同,可利用体系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改变来量度反应的进程。 旋光度与浓度呈正比,且溶液的旋光度为各组分的旋光度之和(加和性)。若以α0,αt,α∞分别为时间0,t,∞时溶液的旋光度,则可导出:C0∝(α0-α∞),Ct∝(αt-α∞) 所以可以得出: ㏑(α0-α∞)/(αt-α∞)=k t 即:㏑(αt-α∞)=-k t﹢㏑(α0-α∞) 上式中㏑(αt-α∞)对t作图,从所得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度常数K。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则用下式求取: 2/1t=㏑2/k=0.693/k (3)简述实验所需测定参数及其测定方法: 1、温度设定与准备 (1)将旋光仪电源开启预热10min。 (2)将超级恒温槽的温度调节到25℃。 2、溶液配制与恒温 称取10g蔗糖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移至50mL容量瓶定容至刻度,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记录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序号: 6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同组者:×××××××××××

实验项目名称: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根据物质的旋光性质研究蔗糖水解反应,测定其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2)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蔗糖在水中转化成葡萄糖与果糖,其反应方程式为 C 12H 22O 11 + H 2O === C 6H 12O 6 + C 6H 12O 6 为使水解反应加速,反应常常以H+为催化剂,故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由于在较稀的蔗糖溶液中,水是大量的,反应达到终点时,虽有部分水分子参加反应,但可认为其没有改变。因此,在一定的酸度下,反应速度只与蔗糖的浓度有关,所有本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该反应的速度方程为: -dt dc =KC 积分后: ln C C O =Kt 或 ㏑C=-k t+㏑C 。 式中,C 。为反应开始时蔗糖的浓度;C 为时间t 时的蔗糖浓度,K 为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测定反应物的浓度,并以㏑C t 对t 作图,可得一条直线,由直线斜率即可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 。然而反应是不断进行的,要快速分析出某一时刻反应物的浓度比较困

难。但根据反应物蔗糖及生成物都具有旋光性,且他们的旋光性不同,可利用体系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改变来量度反应的进程。 旋光度与浓度呈正比,且溶液的旋光度为各组分的旋光度之和(加和性)。若以α0,αt,α∞分别为时间0,t,∞时溶液的旋光度,则可导出: C0∝(α0-α∞),C t∝(αt-α∞) 所以可以得出: ㏑(α0-α∞)/(αt-α∞)=k t 即:㏑(αt-α∞)=-k t﹢㏑(α0-α∞) 上式中㏑(αt-α∞)对t作图,从所得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度常数K。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则用下式求取: t=㏑2/k=0.693/k 2/1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自动指示旋光仪一台;移液管(25 mL)2支;超级恒温槽1台;烧杯(150 mL)2个;恒温水浴锅1台;吸耳球1个;秒表1块;容量瓶(50mL)1个;锥形瓶(100 mL)2个; 试剂:蔗糖(AR);2 mol/L的盐酸溶液。 四、实验操作 1、温度设定与准备

蔗糖水解反应实验报告

蔗糖水解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蔗糖水解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 2、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3、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其正确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蔗糖在水中转化成葡萄糖与果糖,其反应为: C12H22O11 + H2OC6H12O6 +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它属于二级反应,在纯水中此反应的速率极慢,通常需要在H+离子催化作用下进行。由于反应时水大量存在,尽管有部分水分子参与反应,仍可近似地认为整个反应过程中水的浓度是恒定的,而且H+是催化剂,其浓度也保持不变。因此蔗糖转化反应可看作为一级反应。 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由下式表示: — 式中c为时间t时的反应物浓度,k为反应速率常数。 积分可得: Inc=-kt + Inc0 c0为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 t1/2= 从上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不同时间测定反应物的相应浓度,是可以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的。然而反应是在不断进行的,要快速分析出反应物的浓度是困难的。但是,蔗糖及其转化产物,都具有旋光性,而且它们的旋光能力不同,故可以利用体系在反应进程中旋光度的变化来度量反应进程。 测量物质旋光度所用的仪器称为旋光仪。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旋光物质的旋光能力,溶剂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及温度等均有关系。当其它条件均固定时,旋光度α与反应物浓度c呈线性关系,即 α=Kc 式中比例常数K与物质旋光能力,溶剂性质,样品管长度,温度等有关。

物质的旋光能力用比旋光度来度量,比旋光度用下式表示: 式中“20”表示实验时温度为20℃,D是指用纳灯光源D线的波长(即589毫微米),α为测得的旋光度,l为样品管长度(dm),c A为浓度(g/100mL)。 作为反应物的蔗糖是右旋性物质,其比旋光度=66.6°;生成物中葡萄糖也是右旋性物质,其比旋光度=52.5°,但果糖是左旋性物质,其比旋光度=-91.9°。由于生成物中果糖的左旋性比葡萄糖右旋性大,所以生成物呈左旋性质。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的右旋角不断减小,反应至某一瞬间,体系的旋光度可恰好等于零,而后就变成左旋,直至蔗糖完全转化,这时左旋角达到最大值α∞。 设最初系统的旋光度为 α0=K反c A,0(t=0,蔗糖尚未水 解)(1) 最终系统的旋光度为 α∞=K生c A,0(t=∞,蔗糖已完全水 解)(2) 当时间为t时,蔗糖浓度为c A,此时旋光度为αt αt= K反c A+ K生(c A,0-c A) (3) 联立(1)、(2)、(3)式可得: c A,0==K′(α0-α∞) (4) c A== K′(αt-α∞) (5) 将(4)、(5)两式代入速率方程即得: ln(αt-α∞)=-kt+ln(α0-α∞)我们以In(αt-α∞)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从直线的斜率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进一步也可求算出t1/2。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旋光仪、秒表、恒温水浴一套、移液管(50ml)、磨口锥形瓶(100ml)、烧杯(100ml)、台秤、洗耳球。 2、药品:蔗糖(AR)、盐酸(3mol/L,AR)。 四、旋光仪原理 光路:起偏镜——石英条——样品管——检偏镜——刻度盘——望

蔗糖水解

lnC 0/C t =Kt ,该反应的半 四:实验步骤:1 2 3 4 5 6 蔗糖水解反应常数的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1 :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2 :根据物质的光学性质研究蔗糖水解反应,测定其反应速度常数。 :实验仪器:自动指示旋光仪 1台,25ml 移液管2只,超级恒温槽1台,150ml 烧杯2 个,恒温水浴1台,洗耳球1个,秒表1块,50ml 容量瓶1个,100ml 容量 瓶2个,蔗糖 AR 2mol/LHCI 溶液。 :实验原理:蔗糖在水中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的速率方程积分的 衰期与K 的关系为t 1/2= In2/K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旋光度与反应物的浓度 C 成正比即a =K C,经数学得 Cb= (a 0- a g ) /[K 蔗糖-(K 葡-K 果)],G = (a t - a g ) /[K 蔗糖-(K 葡-K 果)],将这两个式子代入 ln C °/C t =Kt 得ln (a 0- a t ) =-Kt+ln (a 0- a g ),以ln (a t - a g )对t 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 率可求得速 度常数 Ko 温度设定与准备。 溶液配制与恒温。 仪器零点校正。 a t 的测定。 a g 的测定。 其他温度下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五:思考题: 1:庶糖水解反应常数与那些因素有关? 答:对指定的反应,速率常数和温度和催化剂有关。 2 :为什么可以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 答:主要是因为蔗糖溶液以蒸馏水作溶剂, 这样就消除了溶剂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且蒸馏水没有旋光性,其旋光度为零。 六:数据记录与处理: 通过外推法将和a t 时间t 求出a 0 X : t/min

关于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实验报告

关于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实验报告 篇一: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报告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二、实验目的 1、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旋光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2、了解反应的反应物浓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 3、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三、实验原理 蔗糖在水中水解成葡萄糖的反应为: C12H22O11+H20→ C6H12O6+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为使水解反应加速,反应常以H3O+为催化剂,故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水解反应中。在水大量存在的条件下,反应达终点时,虽有部分水分子参加反应,但与溶质浓度相比认为它的浓度没有改变,故此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 lnC=-kt+lnC0(1) 式中:C0为反应开始时蔗糖的浓度;C为t时间时的蔗糖的浓度。当C=0.5C0时,t可用t1/2表示,即为反应的半衰期。 t1/2=ln2/k

上式说明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只决定于反应速率常数k,而与起始无关,这是一级反应的一个特点。 本实验利用该反应不同物质蔗比旋光度不同,通过跟踪体系旋光度变化来指示lnC与t的关系。在蔗糖水解反应中设β1、 β2、β3分别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旋光度与浓度的比例常数C12H22O11(蔗糖)+H20→ C6H12O6 (葡萄糖)+C6H12O6 (果糖) t=0C0β1 0 0 α= C0β1 t=t Cβ1 ( C -C0)β2 ( C -C0)β3αt=Cβ1+( C -C0)β2+ ( C -C0)β3 t=∞0β2C0 β2C0 α∞=β2C0+β2C0 由以上三式得: ln(αt-α∞)=-kt+ln(α0-α∞) 由上式可以看出,以ln(αt-α∞) 对t 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度常数k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1. 蔗糖浓度:0.3817 mol/L HCl浓度:2mol/L 2. 完成下表:=-1.913 表1 蔗糖转化反应旋光度的测定结果 五、作lnt~ t图,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及半衰期t1/2 求算过程: 由计算机作图可得斜率=-0.02 既测得反应速率常数k=0.02 t1/2 =ln2/k=34.66min 六、讨论思考: 1.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的,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好。根据公式〔α〕=

造球、焙烧、还原反应动力学综合实验报告

造球、焙烧、还原反应动力学综合实验 摘要:本实验主要分为造球、生球焙烧、还原反应三个部分,全面的演示了炼铁的全过程。其中造球包括生球形成,生球抗压强度测定,生球落下强度测定。 关键词:铁矿粉造球生球焙烧球团还原反应 The experiment of pelletizing,Pellet roasting and reduction reaction Abstract:This experiment mainly have three parts,pelletizing, Pellet roasting and reduction reaction. It shows all the Process of Iron-making. the pelletizing contains Determination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green-ball, Determination of Falling strength of green-ball。 Key word: pelletizing Pellet roasting reduction reaction 正文: 一、造球实验 造球是细磨物料在造球设备中被水湿润,借助机械力的作用而滚动成球的过程。在工业生产中,湿料连续加到造球机中,母球在造球机中不断的滚动而被压密,引起毛细管形状和尺寸的改变,从而使过剩的毛细管被迁移到母球表面,潮湿的母球在滚动中很容易粘上一层润湿程度较低的湿料。再压密,表面再粘上一层湿料,如此反复多次,母球不断长大,一直到母球中的摩擦力比滚动时的机械压密

作用力大为止,如果要使母球继续长大,必须人为地使母球的表面过分湿润,即向母球表面喷水,母球长大应满足以下3个条件: (1)机械外力的作用,使滚动粘附料层和压密; (2)有润湿程度较低的物料,能粘附在过湿的母球表面; (3)母球表面必须有过湿层,必要时可通过喷水实现。 实验设备:造球机,重量计 生球要求:合适的生球抗压强度和生球落下强度 配料:95%以上的精矿粉,添加剂为膨润土及一些矿质元素等 实验生球直径:10~12mm 生球测试数据 二、生球焙烧实验 生球烧结的目的: 铁矿粉在一定的高温作用下,部分颗粒表面发生软化和熔化,产生一定量的液相,并与其他未熔矿石颗粒作用,冷却后,液相将矿粉颗粒粘结成块,达到人造富矿的目的。 生球烧结的目的: (1)为高炉提供冶金性能好的优质烧结矿; (2)除去矿石中的有害杂质; (3)可以扩大炼铁原料的来源。 实验设备:三段式电阻炉模拟焙烧机 球团矿的焙烧阶段: 干燥、焙烧、均热、冷却五个阶段

蔗糖水解实验报告

蔗糖水解 一、实验目的 1、用旋光法测定蔗糖在酸存在下的水解速率常数。 2、掌握旋光仪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蔗糖水溶液在有氢离子存在时将发生水解反应: C12H22O11 (蔗糖)+H2O→C6H12O6 (葡萄糖)+ C6H12O6 (果糖) 蔗糖、葡萄糖、果糖都是旋光性物质,它们的比旋光度为: [α蔗]D=, [α葡]D=, [α果]D= 式中:表示在20℃用钠黄光作光源测得的比旋光度。正值表示右旋,负值表示左旋。由于蔗糖的水解是能进行到底的,并且果糖的左旋远大于葡萄糖的右旋性,因此在反应进程中,将逐渐从右旋变为左旋。当氢离子浓度一定,蔗糖溶液较稀时,蔗糖水解为假一级反应,其速率方程式可写成: (1) 式中:CA0——蔗糖初浓度;CA——反应t时刻蔗糖浓度。 当某物理量与反应物和产物浓度成正比,则可导出用物理量代替浓度的速率方程。 对本实验而言,以旋光度代入(1)式,得一级反应速度方程式:

(2) 以ln(α-α∞)/对t作图,直线斜率即为-k。 通常有两种方法测定α∞。一是将反应液放置48小时以上,让其反应完全后测;一是将反应液在50—60℃水浴中加热半小时以上再冷到实验温度测。前一种方法时间太长,而后一种方法容易产生副反应,使溶液颜色变黄。本实验采用Guggenheim法处理数据,可以不必测α∞。 把在t和t+△(△代表一定的时间间隔)测得的分别用αt 和αt+△表示,则有 (3) (4) (3)式—(4)式: 取对数: (5) 从(5)式可看出,只要△保持不变,右端第一项为常数,从ln(αt-αt+△) 对t作图所得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得k。△可选为半衰期的2-3倍,或反应接近完成的时间之半。本实验可取△=30min,每隔5min取一次读数。 仪器与试剂旋光仪全套;25ml容量瓶1个;25ml移液管1支;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报告.docx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旋光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2、了解反应的反应物浓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 3、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二、基本原理 蔗糖在水中水解成葡萄糖的反应为: C12H22O11(蔗糖)+H2O 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这是一个二级反应,但在H+浓度和水量保持不变时,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速率方程式可表示为: 式中C为时间t时的反应物浓度,k为反应速率常数。上式积分可得: C0为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 当C=0.5C0时,可用t1/2表示,既为反应半衰期: t1/2 =ln2/k = 0.693/k 从可看出,在不同时间测定反应物的相应浓度,并以ln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既可得反应速率常数k。然而反应是在不断进行的,要快速分析出反应物的浓度的困难的。但蔗糖及其转化物,都具有旋光性,而且它们的旋光能力不同,故可以利用体系在反应进程中旋光度的变化来度量反应的进程。 测量物质旋光度的仪器称为旋光仪。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旋光

能力、溶液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及温度等均有关系。当其它条件固定时,旋光度α与反应物浓度C呈线形关系,即α = βC。 式中比例常数β与物质旋光能力、溶液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温度等有关。 物质的旋光能力用比旋光度来度量,比旋光度用下式表示: [α] D 20=α×100 / l×C A (16—5) 式中[α] D 20右上角的“20”表示实验时温度为20℃,D是指用钠灯光源D线的波 长(即589nm),α为测得的旋光度( o),l为样品管长度(dm),C A为浓度( g/100mL )。 作为反应物的蔗糖是右旋性物质,其比旋光度[α] D 20= 66.6o;生成物中葡萄 糖也是右旋性物质,其比旋光度[α] D 20 = 52.5o,但果糖是左旋性物质,其比旋 光度[α] D 20= -91.9o。由于生成物中果糖的左旋性比葡萄糖右旋性大,所以生成物呈现左旋性质。因此随着反应进行,体系的右旋角不断减小,反应至某一瞬间,体系的旋光度可恰好等于零,而后就变成左旋,直至蔗糖完全转化,这时左旋角达到最大值α∞。 设体系最初的旋光度为α0=β反C0 ( t=0,蔗糖尚未转化 ) 体系最终的旋光度为α∞=β生C0 ( t=∞,蔗糖已完全转化 ) 以上两式中β 反和β 生 分别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例常数。 当时间为t时,蔗糖浓度为C,此时旋光度为αt,即 αt=β 反C + β 生 (C0– C) 由以上三式联立可解得: C0=(α0-α∞)/(β反-β生) = β′(α0-α∞) C=(αt-α∞)/( β反-β生) = β′(αt-α∞) 将以上两式代入即得: ln(αt-α∞)=-kt+ln(α0-α∞) 显然,以ln(α0-α∞)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从直线斜率既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 三、仪器试剂 旋光仪移液管(25mL) 2支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动力学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动力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 2)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3)由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求反应的活化能。 二、实验原理 乙酸乙酯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消解反应即皂化反应,其反应式为: +→+ 反应式是二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及的浓度成正比。用分别表示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的初始浓度,表示在时间间隔内反应了的乙酸乙酯或氢 氧化钠的浓度。反应速率为: 为反应速率常数,当时,上式为: 反应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为,积分上式得: 在一定温度下,由实验测得不同时的值,由上式可计算出值。 改变实验温度,求得不同温度下的值,根据Arrhenius方程的不定积分式有:

以对作图,得一条直线,从直线斜率可求得。 若求得热力学温度时的反应速率常数,也可由Arrhenius方程的定积分式变化为下式求得值: 本实验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代替测量生成物浓度(或反应物浓度)。乙酸乙酯、乙醇是非电解质。在稀溶液中,非电解质电导率与浓度成正比,溶液的电导率是各离子电导之和。反应前后离子浓度不变,整个反应过程电导率的变化取决于与浓度的变化,溶液中的导电能力约为的五倍,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降低,的尝试升高,溶液导电能力明显下降。 一定温度下,在稀溶液中反应,为溶液在时的电导率,分别是与、电导率有关的比例常数,于是: ,; ,; ,; 由此得 即

即 而即 上式变形为: 以对作图为一直线,斜率为,由此可求出。三、仪器和试剂 恒温槽、电导率仪、电导电极、叉形电导池、秒表、碱式滴定管、10ml、25m移液 管、100mL,50ml容量瓶、乙酸乙酯(A.R.)、氢氧化钠溶液(0.04mol·) 四、实验步骤 1.准备溶液: 1)打开恒温槽,设置温度为25℃。将叉形电导池洗净、烘干。同时清洗两个100ml、一个50ml的容量瓶;

蔗糖水解反应实验报告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一、 实验预习(30分) (1) 实验目的 1.根据物质的光学性质研究蔗糖水解反应,测定其反应率度常数。 2.了解自动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2) 实验原理 蔗糖在水中水解成葡萄糖与果糖的反应为: C 12H 22O 11 + H 2O H C 6H 12O 6 +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为使水解反应加速,反应常常以H 3O +为催化剂,故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水解反应中,水是大量的,反应达终点时,虽有部分水分子参加反应,但与溶质浓度相比可认为它的浓度没有改变,故此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 kc dt dc =- (1) 或 c c t k 0lg 303.2= (2) 式中: c 0 为反应开始时蔗糖的浓度; c 为时间t 时蔗糖的浓度。 当021c c =时,t 可用k t 2ln 2/1=表示,即为反应的半衰期。 上式说明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只决定于反应速度常数 k ,而与起始浓度无关,这是一级反应的一个特点。 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为旋光物质,当反应进行时,如以一束偏振光通过溶液,则可观察到偏振面的转移。蔗糖是右旋的,水解的混合物中有左旋的,所以偏振面将由右边旋向左边。偏振面的转移角度称之为旋光度,以α表示。因此可利用体系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改变来量度反应的进程。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旋光物质的种类、浓度、液层厚度、光源的波长以及反应时的温度等因素有关。 为了比较各种物质的旋光能力。引入比旋光度 ][α 这一概念,并以下式表示: ][t D ?=c l ?α (3) 式中:t 为实验时的温度;D 为所用光源的波长;α为旋光度;l 为液层厚度(常以10cm 为单位);c 为浓度(常用100 mL 溶液中溶有m 克物质来表示),

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报告

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报告 杨恩原 实验目的: 1.观察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2.观察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3.掌握用双倒数作图法测定碱性磷酸酶的Km值 实验原理: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在温度、pH及酶浓度恒定的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的催化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当底物浓度很低时,酶促反应的速度(v)随底物浓度[S]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但当底物浓度继续增加时,反应速度的增加率就比较小,当底物浓度增加到某种程度时反应速度达到一个极限值(即最大速度Vmax)。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这种关系可用米氏方程式来表示(Michaelis-Menten方程)即: 式中Vmax为最大反应速度,Km为米氏常数,[S]为底物浓度 当v=Vmax/2时,则Km=[S],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测定Km是研究酶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的是直角双曲线,难以准确求得Km和Vmax。若将米氏方程变形为双倒数方程(Lineweaver-Burk方程),则此方程为直角方程,即: 以1/V和1/[S]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将各点连线,在横轴截距为-1/Km,据此可算出Km值。

本实验以碱性磷酸酶为例,测定不同浓度底物时的酶活性,再根据1/v和1/[S]的倒数作图,计算出其Km值。 二、抑制剂对酶促反映的影响 凡能降低酶的活性,甚至使酶完全丧失活性的物质,成为酶的抑制剂。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大致上分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两类。可逆性抑制又可分为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等。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特点是使该酶的Km值增大,但对酶促反映的最大速度Vmax值无影响。非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特点是不影响[S]与酶的结合,故其Km值不变,然而却能降低其最大速度Vmax。本实验选取Na2HPO4作为碱性磷酸酶的抑制物,确定其抑制作用属于哪种类型。 实验步骤: 实验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管号 试剂 1.取试管9支,将L基质液稀释成下列不同浓度:

蔗糖水解反应实验报告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指导教师签字 批改日期 年 月 日 一、 实验预习(30分) (1) 实验目的 1.根据物质的光学性质研究蔗糖水解反应,测定其反应率度常数。 2.了解自动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2) 实验原理 蔗糖在水中水解成葡萄糖与果糖的反应为: C 12H 22O 11 + H 2O H C 6H 12O 6 +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为使水解反应加速,反应常常以H 3O +为催化剂,故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水解反应中,水是大量的,反应达终点时,虽有部分水分子参加反应,但与溶质浓度相比可认为它的浓度没有改变,故此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 kc dt dc =- (1) 或 c c t k 0 lg 303.2= (2) 式中: c 0 为反应开始时蔗糖的浓度; c 为时间t 时蔗糖的浓度。 当021c c =时,t 可用k t 2ln 2/1=表示,即为反应的半衰期。 上式说明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只决定于反应速度常数 k ,而与起始浓度无关,这是一级反应的一个特点。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为旋光物质,当反应进行时,如以一束偏振光通过溶液,则可观察到偏振面的转移。蔗糖是右旋的,水解的混合物中有左旋的,所以偏振面将由右边旋向左边。偏振面的转移角度称之为旋光度,以α表示。因此可利用体系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改变来量度反应的进程。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旋光物质的种类、浓度、液层厚度、光源的波长以及反应时的温度等因素有关。 为了比较各种物质的旋光能力。引入比旋光度 ][α 这一概念,并以下式表示: ][t D ?=c l ?α (3) 式中:t 为实验时的温度;D 为所用光源的波长;α为旋光度;l 为液层厚度(常以10cm 为单位);c 为浓度(常用100 mL 溶液中溶有m 克物质来表示),(3)式可写成: 100][m l a a t D ?= (4) 或 c l a a t D ?=][ (5) 由(5)式可以看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旋光度a 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即 c K a ' = (6) 式中:' K 是与物质的旋光能力、溶液层厚度、溶剂性质、光源的波长、反应时的温度等有关的常数。 蔗糖是右旋性物质(比旋光度0 206.66][=D a ),产物中葡萄糖也是右旋 性物质(比旋光度0205.52][=D a ),果糖是左旋性物质(比旋光度 0 209.91][-=D a )。因此当水解反应进行时,右旋角不断减小,当反应终了时 体系将经过零变成左旋。 因为上述蔗糖水解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都具有旋光性。旋光度与

蔗糖的转化实验报告详教学内容

蔗糖的转化 1319班 张柳君 201340176 【实验目的】 1. 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2. 了解旋光仪的构造、工作原理,掌握旋光仪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蔗糖转化反应为: C 12H 22O 11 + H 2O → C 6H 12O 6 + 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为使水解反应加速,常以酸为催化剂,故反应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由于反应中水是大量的,可以认为整个反应中水的浓度基本是恒定的。而H +是催化剂,其浓度也是固定的。所以,此反应可视为准一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 kC dt dC =- (1) 式中,k 为反应速率常数;C 为时间t 时的反应物浓度。 将(1)式积分得: 0ln ln C kt C +-= (2) 式中,C 0为反应物的初始浓度。 当C =1/2C 0时,t 可用t 1/2表示,即为反应的半衰期。由(2)式可得: k k t 693.02ln 2/1== (3) 蔗糖及水解产物均为旋光性物质。但它们的旋光能力不同,故可以利用体系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变化来衡量反应的进程。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旋光物质的种类、浓度、溶剂的性质、液层厚度、光源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为了比较各种物质的旋光能力,引入比旋光度的概念。比旋光度可用下式表示: []lC t D α α= (4) 式中,t 为实验温度(℃);D 为光源波长;α为旋光度;l 为液层厚度(m);C 为浓度(kg·m -3)。

由(4)式可知,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旋光度α与浓度C 成正比。即: α=KC (5) 式中的K 是一个与物质旋光能力、液层厚度、溶剂性质、光源波长、温度等因素有关的常数。 在蔗糖的水解反应中,反应物蔗糖是右旋性物质,其比旋光度[α]20D =66.6°。产物中葡萄糖也是右旋性物质,其比旋光度[α]20D =52.5°;而产物中的果糖则是左旋性物质,其比旋光度[α]20D =-91.9°。因此,随着水解反应的进行,右旋角不断减小,最后经过零点变成左旋。旋光度与浓度成正比,并且溶液的旋光度为各组成的旋光度之和。若反应时间为0,t ,∞时溶液的旋光度分别用α0,αt ,α∞表示。则: α0=K 反C 0 (表示蔗糖未转化) (6) α∞=K 生C 0 (表示蔗糖已完全转化) (7) 式(6)、(7)中的K 反和K 生分别为对应反应物与产物之比例常数。 αt =K 反C +K 生(C 0-C ) (8) 由(6)、(7)、(8)三式联立可以解得: ()∞∞ -'=--=αααα000K K K C 生反 (9) ()∞∞ -'=--=ααααt t K K K C 生反 (10) 将(9)、(10)两式代入(2)式即得: ()()∞∞-+-=-αααα0ln ln kt t (11) 由(11)式可见,以ln(αt -α∞)对t 作图为一直线,由该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得反 应速率常数k 。进而可求得半衰期t 1/2。 根据阿累尼乌斯公式2 11212)(ln T RT T T E k k a -=,可求出蔗糖转化反应的活化能E a 。 【仪器试剂】 旋光仪1台;恒温旋光管1只;恒温槽1套;台称1台;停表1块;烧杯(100mL)1个;移液管(30mL)2只;带塞三角瓶(100mL)2只。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讲义一级反应动力学—H2O2 催化分解速率系数的测定

实验31 一级反应动力学—H 2O 2催化分解速率系数的测定 预习要求 1. 本实验中使用什么物质作为催化剂;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 本实验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的表示方法。 3. 反应速率系数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 1.了解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特征。 2.测量H 2O 2催化分解反应的速率系数及表观活化能。 实验原理 对于反应: a A + b B = y Y + z Z 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量浓度的关系可通过实验测定得到。多数反应的速率方程的形式为: υA = k A c A α c B β 若实验确定某反应物A 的消耗速率与反应物A 的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则该反应对A 为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d c A / d t = k A c A (3-19) 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为例,H 2O 2 → H 2O + ?O 2 实验证明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反应速率与H 2O 2(A )浓度的关系符合式(3-19)。将式(3-19)积分得: ln (c A / c A ,0)= -k A t (3-20) 式中:k A ——反应速率系数; c A ——反应时刻为t 时H 2O 2的浓度; c A,0——反应开始前H 2O 2的浓度。 在反应不同时刻测得H 2O 2的浓度,代入式(3-20)即可求出反应速率系数k A 。H 2O 2分解过程中有O 2放出。若保持生成O 2的温度、压力不变,可通过测量放出O 2的体积,经过代换得到溶液中H 2O 2的浓度。 设浓度为c A ,0的H 2O 2全部分解放出的氧气体积为V ∞,反应时刻t 时H 2O 2分解放出的氧气体积为V t ,则 c A ,0∝V ∞ ; c A ∝(V ∞ – V t ) 将以上关系式代入式(3-20)得: t k V V V t A ∞ ∞-=-ln (3-21) 或 V t k )V V (t ∞A ∞lg +2.303-=-lg (3-22) 以lg (V ∞-V t )对t 作图。如果得直线,则可验证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由直线斜率可求得反应速率系数k A 。 按照阿仑尼乌斯方程: ??? ??--=T T R E k k a 121 211ln (3-23) 只要正确测量了两个温度下的速率系数,就可以利用式(3-23)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H 2O 2分解反应的速率受H 2O 2的浓度,反应温度,pH ,催化剂种类及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本实验选用Fe(NH 4)(SO 4)2 做催化剂,测得的速率系数与温度、Fe 3+离子浓度和溶

蔗糖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报告

蔗糖转化反应动力学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日期 1 实验目的 (1) 测定蔗糖水溶液在酸催化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2) 学习旋光度测量方法及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2 实验原理 蔗糖溶液在酸性介质中可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反应如下: ()() 果糖葡萄糖612661262112212O H C O H C O H O H C H +→++ 水解反应中,水是大量的,虽然有部分水分子参加了反应,但与溶质浓度的改变相比可以认为它的浓度是恒定的,而且氢离子是催化剂,其浓度也保持不变,故反应速率只与蔗糖浓度有关,可视为一级反应,其速率方程为:kc dt dc =- 积分上式得:kt c c =0 ln 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式为:k k t 693 .02ln 2 1== 由积分式不难看出:只要测得不同反应时刻对应的反应物浓度,就可以lnc 对c 作图得 到一条直线,由直线斜率求得反应速率常数。然而,反应是在不断进行,要快速分析出不同时刻反应物的浓度是困难的。在本实验中,蔗糖及其水解产物都具有旋光性,即能够通过它们的偏振光的偏振面旋转一定的角度(该角度称为旋光度,常以α 符号表示),来量度其浓度。蔗糖是右旋的,水解混合物是左旋的,所以随水解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的旋光度会由右旋逐渐转变为左旋,因此可以利用体系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改变来量度反应的进程。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旋光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即AC =α 蔗糖是右旋物质,产物中葡萄糖也是右旋物质,果糖是左旋物质。因此当水解反应进行时,右旋角不断减小,当反应终了时,体系将经过零变成左旋。 设0α、t α和 α∞分别表示反应在起始时刻、t 时刻和无限长时体系的旋光度。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旋光度与浓度成正比,而且溶液的旋光度为各组成旋光度之和。 由AC =α可导出 )(00∞-=ααK C )(0∞-=ααt K C 由0 ln c kt c =可导出 0 ln t kt αααα∞∞-=- 以0ln()αα∞-对时间t 作图可得一条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