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点

知识点 公
顷公 和顷 平 方 千
平 米
方 千 米
知识清单 (1) 公顷是用来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 (2) 边长是 100 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 1 公顷 (3) 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1 公顷=10000 平方米 (1)平方千米是用来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的单位 ﹐用符号表示为“km2” (2)边长是 1000 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 1 平方千 米 (3)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1000000 平方米
名师点拨 计量土地面积时可 以用“公顷”作单 位
计量比较大的土Leabharlann 面积时常用“平方 千米”作单位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的比较、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数轴的认识和运用等。
下面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整数的认识在整数的概念中,我们首先要了解数线和数轴,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1.数线和数轴数线是一条水平线,可以用于表示数值的大小关系,根据数-1、0、1等整数点标注上正数和负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正数和负数正数是大于零的整数,表示正方向的数;负数是小于零的整数,表示负方向的数。
例如:“+3”表示向右移动3个单位,“-4”表示向左移动4个单位。
二、整数的比较整数的比较是指根据数值的大小关系,对整数进行大小比较。
1.大于、小于和等于在进行整数比较时,可以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等符号。
例如:“3 > -2”表示正数3大于负数-2。
2.大小数的比较比较大小时,我们可以用数轴或数线来表示整数的位置,帮助我们直观地判断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是指根据正负数的关系,对整数进行加减运算。
1.整数的加法当同号的两个整数相加时,只需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然后保留符号即可。
例如:“3 + 2 = 5”。
当异号的两个整数相加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绝对值较小的数,并保留取得绝对值的符号。
例如:“3 + (-2) = 1”。
2.整数的减法我们可以将整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即将减法转化为加上一个相反数的操作。
例如:“3 - (-2)”可以转化为“3 + 2”。
四、数轴的认识和运用1.数轴的运用数轴可以用于表示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用于解决整数的加法和减法问题等。
2.在数轴上表示整数可以通过在数轴上标记整数来表示整数之间的位置关系,更直观地进行数值比较和运算。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数学知识点,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的比较、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数轴的认识和运用等方面。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书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一节:整数的概念与比较1. 整数的定义整数是指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在内的一组数,用来表示数轴上的点和数值大小的概念。
2. 整数的比较整数的大小比较遵循以下规则:- 两个正整数比较大小,数值大的整数较大;- 两个负整数比较大小,数值小的整数较大;- 一个正整数和一个负整数比较大小,正整数较大。
3. 整数的绝对值整数a的绝对值是指a到原点的距离,表示为|a|,其中|a| = a, if a ≥ 0; |a| = -a, if a < 0。
第二节:整数的加法与减法1. 整数的加法- 两个正整数相加,结果为正整数;- 两个负整数相加,结果为负整数;- 一个正整数和一个负整数相加,结果的符号由两个数的大小决定。
2. 整数的减法整数的减法可以分解为加法和相反数的运算。
3. 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中,可以混合运用加法和减法法则来进行运算。
第三节:整数的乘法与除法1. 整数的乘法- 两个正整数相乘,结果为正整数;- 两个负整数相乘,结果为正整数;- 一个正整数和一个负整数相乘,结果为负整数。
2. 整数的除法整数的除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带余除法和不带余除法。
3. 乘法和除法混合运算在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中,可以混合运用乘法和除法法则来进行运算。
第四节:整数的应用问题1. 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温度的正负表示;- 负债与资产的表示;- 海拔的正负表示;- 站台的正负表示等。
2. 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整数的应用问题,可以运用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法则来进行求解。
结语四年级上册数学书第二单元主要介绍了整数的概念与比较、整数的加法与减法、整数的乘法与除法以及整数的应用问题等知识点。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建立起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规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进行解决。
整数作为数学的重要概念,其应用范围广泛,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如下:
1. 加法和减法:
- 复习了简单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 学习了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运算。
- 学习了将加法和减法运算合并使用的方法。
2. 两位数的认识和数的大小比较:
- 复习了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概念。
- 学习了如何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 学习了如何用符号“<”、“>”和“=”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3. 顺序数和逆序数:
- 复习了顺序数和逆序数的概念。
- 学习了如何找出给定数中的顺序数和逆序数。
4. 一百之内的整十数的认识和排序:
- 复习了一百以内的整十数的概念,如10、20、30等。
- 学习了如何对一百之内的整十数进行排序。
5. 数字顺序的认识和排序:
- 复习了数字的顺序。
- 学习了怎样对给定的数字进行排序。
6. 一些数的差等于另一些数的和:
- 学习了如何根据两个数的和和其中一个数,计算另一个数。
- 学习了如何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相关问题。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请注意,具体的教材内容可能会因为教材版本或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以上只是一般性的说明。
建议您参考您所使用的具体教材来学习相应的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重点知识归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重点知识归纳1、我们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平方分米(dm?)、平方米52)公顷、平方千米(km?)。
2、(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1厘米X1厘米=1平方厘米)(2)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分米X1分米=1平方分米)(3)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1米X1米=1平方米)(4)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00米X100米=10000平方米=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5)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千米X1千米=1平方千米1000米X1000米=1000000平方米所以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3、在操场上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00平方米。
(因为10X10=100平方米)100块这么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里有几个100平方米就有几块这么大的正方形,10000^100=100个)4、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400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 公顷。
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
5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 方千米。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1) 首先要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 换算方法:Q 高级单位fX 进率f 低级单位把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要用乘法计算,只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去乘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即高化低,大化小,乘进率)例如:5公顷=()平方米。
公顷和平方米这两个单位中,公顷是高级单位,平方米是低级单位。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从小就把这就挂在嘴边,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做到了呢?不管以前是否做到了,从现在开始也不迟。
下面是为大家分享的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具体内容知识点线段、射线、直线1.概念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直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联系与区别: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边无限延伸,可以度量长度。
射线有一个端点,能向一边无限延伸,不能度量长度。
直线没有端点,能向两边无限延伸,不能度量长度。
3.相关性质:(1)???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连接连点之间的线段长度叫两点之间的距离。
角的认识1,角的概念: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角,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度量1.认识角的量角器量角器是度量角的工具。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
“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2.角的计量单位3.量角器的刻度4.角的度量方法5.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画的长短无关。
角的分类1.角的分类按角的大小可以分成:?锐角:小于90°的角。
?直角:等于90°的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
?平角:等于180°的角。
?周角:等于360°的角。
2.各角之间的关系?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角的画法1.利用量角器画角2.利用三角尺画出特殊度数的角。
3.(1)画“30°”“45°”“60°”“90°”的角,利用三角尺上对应度数的角画出即可。
4.画“15°”“75°”“135°”“150°”“165°”等角,可以将其中两个角组合,如30°+45°=75°,再画出即可。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1
2
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个平面内无论怎样延长都不能相 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可以用三角尺和直尺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可以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平行线的特点:①在同一平面内; 直线永不相交;
二、平移与平行(认识平行线)
注意: 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 经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01
只可以画一条。
01
过两点只能画(1)条直线; 过两点只能画(1)条线段。
01
两点间的无数连线中(线段)最短。
01
点数×(点数-1)÷2=线段的数量
6.线段的数量=点数×(点数-1)÷2 例如 有4个点, 则线段的数量为: × 3 ÷2= 6(条)
02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 直线叫做相交直线。
1.相交的概念: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 互相垂直。两条直线互称为对方的垂线。这时 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垂直的概念:
可以用三角尺画垂线以及用三角尺的直角 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3.垂线的画法及检验:
三、相交与垂直
垂直线段的性质: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 垂直线段的长度(垂线段)最短。 注意:1.画垂线时,一定要标垂直符号。
一、线的认识(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
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
共同点:线段、射线与直线都是直的。
不同点: 线段的长度有限,有2个端点 ,可以量
出长度; 射线无限长,只有1个端点,不可以量
出长度; 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即有0个端点),
不可以量出长度。
三角形是由三条( )组成。
线段
线段
长方形是由四条( )组成。 注意:一个四边形是由四条( )组成。
四年级上册1~8单元知识点数学

四年级上册1~8单元知识点数学第一单元:升与毫升1、容量单位:用来表示物体或液体的体积的单位有:毫升、升。
2、认识升与毫升:1升=1000毫升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3、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估算方法:(1)去尾法:把被除数看成比它小的数,商可能比实际结果小。
(2)进一法:把被除数看成比它大的数,商可能比实际结果大。
4、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估一估,再计算。
(2)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再从高位到低位除。
(3)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
(4)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5、0在除法中的特性:(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任何数除以0都得0。
(3)0乘以任何数都得0。
6、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7、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8、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9、认识千米:1千米=1000米。
10、千米和米的关系:1千米=1000米,那么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11、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进率。
12、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右边的数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是“一”,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13、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4、小数的读写法:读小数时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个数字;写小数时小数部分要顺次写出每个数字。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读出整数部分的数字所代表的值和在小数部分中所处的位置,整数部分是0的要读出“零”字。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来写,小数部分要写出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值和在小数部分中所处的位置,整数部分是0的要写出“零”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一: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1、射线: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就能得到一条射线。
(如手电筒、汽车灯、太阳射出的光线)
A、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B、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C、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二、角的认识和度量
1、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叫做角。
用符号“”表示。
2、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表示。
3、度量:量角时,量角器的()和角的()重合,()刻度线和角的()重合,另一条边所指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
4、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无关,与两条边()有关。
张的大角就大。
5、量角时,角的一边和内圈的0刻度线重合,就读内圈刻度;和外圈的0刻度线重合,就读外圈刻度。
(顶点在右读外刻度,顶点在左读内刻度)
三、角的分类
一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四、画角
1、画一条射线,让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刻度并点点。
3、以顶点为端点经过刻度点画射线并标出角度。
重点题型:
1、指出下图线段、射线各有多少条?
在同一直线上:射线条数=端点数×2
线段条数=(端点数-1)+(端点数-2)+…+1
2、下图右多少个三角形?(底边有多少条线段就能构成多少个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