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养护细则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养护细则

中药饮片养护细则

中药饮⽚养护细则⼀、引起饮⼀变异的原因及危害⼀、常见中药饮⼀变异现象三、常⼀养护⼀法四、常⼀防范处理五、重点养护品种明细六、需存冰柜内品种七、对抗同储品种明细⼀、药材按类别保管养护注意事项九、饮⼀储存注意事项⼀、养护记录的填写⼀、引起饮⼀变异的原因及危害原因:a、药物本⼀的性质(含脂肪油、含挥发油、糖分、粘液质多,易⼀油,易挥发)b、储存时温度、湿度的影响(发霉、⼀蛀)c、饮⼀周转率(储存过久所含成分⼀然变⼀、⼀油)危害:使药物变质失效,消耗饮⼀,造成浪费,某些药物甚⼀可产⼀有毒致癌物质。

⼀、常见中药饮⼀变异现象中药饮⼀在保管中由于⼀燥程度不当,或所含的某些成分受到了外界⼀候或⼀害等的影响,就会逐渐发⼀变化,使药物的颜⼀、⼀味、形态、内部组织等,都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

1、⼀蛀是指饮⼀被成⼀蛀蚀的现象。

饮⼀中含淀粉、糖、脂肪、蛋⼀质等成分,是有利于害⼀⼀长繁殖的营养,故最易⼀⼀,如⼀芷、北沙参、娑罗⼀、前胡、⼀黄、桑螵蛸等。

2、发霉⼀称霉变。

是指饮⼀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在其表⼀或内部寄⼀和繁殖的霉菌所致的发霉现象。

对饮⼀贮藏危害最⼀。

我国地处温带,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潮湿,饮⼀最易发霉。

如车前草、马齿苋、独活、紫菀等。

3、泛油:习称“⼀油”。

是指因饮⼀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或受潮时其表⼀返软、发粘、颜⼀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味的现象。

饮⼀泛油是⼀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可产⼀不良反应。

含油脂多的饮⼀,常因受热⼀使其内部油脂易于溢出表⼀⼀造成⼀油现象,如柏⼀仁、桃仁、杏仁、炒苏⼀、当归、丁⼀、炒酸枣仁、炒莱菔⼀等。

含糖量多的饮⼀,常因受潮⼀造成返软⼀“⼀油”,如⼀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

4.变⼀:是指饮⼀的⼀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

由于保管不善,某些药物的颜⼀由浅变深,如泽泻、⼀芷、⼀药、天花粉等由⼀⼀变为黄⼀;有些药物由鲜艳变暗淡,如花类药红花、菊花、⼀银花、腊梅花等。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是中药制剂的一种,通过研磨、筛选、加工等工艺制成片状。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药效和质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养护。

以下是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
1. 储存环境
中药饮片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的环境,以免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

2. 包装保鲜
中药饮片应尽量使用密封袋、罐或盒子等密封包装,以防止氧气、水分、细菌等的侵入,保证中药饮片的使用期限。

3. 清洁卫生
养护中药饮片的环境及器具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其他因素对中药饮片的影响。

4. 使用规范
在使用中药饮片时应注意药材的种类、病症的不同、用量的准确等情况,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5. 定期检查
应定期检查中药饮片的质量和使用期限,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通过以上的养护方法可以让中药饮片保持最佳状态,充分发挥其药效及疗效,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中药饮片养护制度

中药饮片养护制度

中药饮片养护制度
中药饮片保存养护制度
一、中药饮片遵循“药安全、质量稳定”的原则,应将严格的保存养
护措施贯穿于中药管理的全过程,全面做好中药饮片的保存养护工作。

二、中药饮片应尽量选择现购现用或者少购多用的方式,减少库存量,延长保质期。

三、中药饮片保存环境应室内温度低于30℃,相对湿度应低于60%,
有良好的通风系统,防止水蒸气、烟雾及异味的污染,防止外界电磁干扰。

四、中药饮片应分类存放,湿性、粉状、散剂、片剂、糊状、膏状等
不同的中药饮片应在不同的储藏室内安放存放,并应将药品名称及其保质
期等贴在货架附近,以防止货物混淆。

六、中药饮片应定期清理储藏室内的货架、药柜等,确保药品保存环
境的清洁,以及便于对药品的检查和使用。

七、必要时,应将过期的中药饮片与新货物隔离,避免将过期饮片混入新货物中,影响后者的质量。

八、对于特性较弱的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1.保存环境:中药饮片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
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的环境。

2.密封保存:打开药袋后,应及时将中药饮片放入密封容器中,以免受潮和入侵虫害。

3.避免异味:中药饮片的容器要与其他物品分开存放,以免因
异味影响药品的质量。

4.避免污染:使用中药饮片时应将手洗净,并使用干净的勺子
或筷子取用,避免手指直接接触药片。

5.注意时间:中药饮片的功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
所以应尽快使用,以保证其疗效。

6.遵医嘱:中药饮片的使用要根据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遵循
用法和用量,不可自行增减。

7.不与药物共用:中药饮片不应与西药同时使用,以免发生不
良反应。

8.孕妇和儿童慎用:孕妇和儿童使用中药饮片要谨慎,最好在
医生指导下使用。

9.注意过敏反应:使用中药饮片时如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10.注意质量:购买中药饮片时要选择正规的药店或医院,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正确使用中药饮片并遵守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其疗效,并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中医师。

中药饮片日常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日常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日常养护方法中药饮片的日常养护方法对其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干燥养护: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应保持干燥,以防止霉变、虫蛀等现象。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日晒、烘干、微波、远红外加热等。

2. 分类存放:根据中药饮片的特性,将其分为易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失气味、风化、潮解、升华、挥发、粘连、腐烂等类型,以便于分别养护。

3. 制定养护计划和方案:针对不同品种、类型、性能的中药饮片,结合企业仓库实际,制定养护计划和方案。

养护方案应明确养护原则、存放位置、防潮、防压、防冻、防鼠等要求。

4. 气调剂养护技术:气调剂养护方法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养护技术,无毒无害无残留。

它适用于储存环境和条件要求不高的中药饮片,可以有效防止虫、霉等现象,保持饮片质量。

5. 防止污染和混淆:在储存和养护过程中,要确保中药饮片不受污染、混淆。

储存时,尽量将不同品种的饮片分开存放,避免相互污染。

6. 定期检查:对中药饮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如发现虫蛀、霉变、变色等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丢弃。

7. 确保包装完好:中药饮片的包装应完好无损,防止水分、灰尘和虫鼠侵入。

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包装的完整性,如有破损,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8. 控制温度和湿度: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 25℃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 75% 以下较为合适。

9. 专业养护知识培训:加强对中药饮片养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和使用价值,确保医疗用药的准确、安全。

同时,各地和中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环境等特点,调整养护方法,以满足当地中药饮片的养护需求。

中药饮片养护制度

中药饮片养护制度

中药饮片养护制度一、中药饮片成品的储藏条件根据各品种贮存要求而定, 须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温度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为宜。

需要阴凉保存的要存放在阴凉的成品库,要安装空调设备,温度在20℃以下,并采取通风、除湿等养护措施,并做好各种记录。

二、养护的原则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三、重点养护时节:较易发生霉变、虫蛀、泛油的三伏天、雨季等。

重点养护品种:易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失气味、风化、潮解、升华、挥发、粘连、腐烂的药材。

四、养护周期:一般品种3个月,重点品种1个月,三伏天、雨季等特殊天气可增加重点品种养护频次至每半月次。

五、养护方法对易虫蛀的中药饮片须经常检查有无虫丝、蛀粉,尤其是霉雨季和高温季节。

若发现有虫丝、蛀粉,须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对易发霉、泛油的中药饮片重点检查外包装是否受潮,检查要着重其下层,同时要特别注意对接近墙壁、地面易受潮部位的检查。

对于含有挥发油、芳香性中药饮片要尽可能密闭、并在阴凉库贮存。

对易风化、潮解的中药饮片检查时注意其包装是否潮湿、有无析出粉末。

可以采取密闭、阴凉贮存以及及时通风、除湿、降温等措施,有效地预防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发生。

通风法:翻垛就是将垛底中药饮片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风垛,使热气及水分散发。

一般在霉雨季节或发现药材含水量较高时采用此法;并可利用电风扇、鼓风机等机械装置加速通风。

六、养护检查记录根据中药饮片的流转情况,定期对在库中药饮片进行有计划的养护检查,做好养护检查记录。

仓库内装有温湿度计,分别于每日上午、下午监控、记录一次温湿度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降温、除湿等措施,确保达到贮存要求。

中药饮片在库养护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在库养护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在库养护管理制度一、目的和原则中药饮片是中医药领域重要的治疗药物,库养护管理是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中药饮片的库养护工作,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药效,并保证其安全使用。

在中药饮片的库养护管理中,要贯彻保质保量、防病防虫、科学管理、安全使用的原则。

二、库房环境管理1.库房要求保持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不得有渗漏、滴水、霉变等情况。

2.库房应做好防盗、防火安全工作,定期检查并修复漏水、渗漏等危险状况。

3.库房内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一般为15-25℃,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

4.库房内照明设备要正常运行,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三、库养护管理1.货物接收:接收中药饮片时,应查验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生产日期、有效期、产品批号等信息,以确保货物合格。

2.质量检验:对于接收到的中药饮片,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含量测定、微生物检验等。

3.档案管理:对每批进入库房的中药饮片,要建立档案记录,包括品名、规格、生产商、生产日期、入库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4.分类存放:根据不同种类的中药饮片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混用和交叉污染。

5.包装管理:库房内的中药饮片要保持原始包装,包装完好无损。

6.温湿度控制:对需要特殊存放条件的中药饮片(如低温冷藏品)要进行特殊处理,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7.灭虫防蛀:定期对库房进行灭虫工作,或采用防蛀材料进行保护。

防蛀药物要定期更换。

8.库存盘点: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无误。

9.库间调拨:对库房中的中药饮片进行调拨时,要进行书面记录和审批,确保调拨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四、安全使用和处置1.库房内禁止吸烟、明火作业,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库房内的中药饮片禁止与有毒、有害物质共存,防止交叉污染。

3.库房内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如防尘防潮标志、消防器材标志等。

4.对过期、变质和不符合标准的中药饮片要及时取样检测,如发现有问题要及时处理,以防止其对正常库房的影响。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常用剂型之一,储存与养护好中药饮片可以保持其药效的稳定和质量的保持,对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的注意事项:1.温度:中药饮片的储存温度通常应控制在15-25摄氏度之间,避免高温、低温或剧烈波动的环境。

因为高温会导致饮片中的有效成分易挥发或降解,降低药效;而低温或剧烈波动则会影响药材的形态和含量。

2.湿度:中药饮片的储存湿度要保持在相对湿度40%-60%的范围内。

湿度过高会导致饮片受潮发霉,湿度过低则容易使饮片变干形成裂纹。

3.光照:中药饮片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会影响饮片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药效。

因此,饮片的包装容器应为不透明的,以防止光线照射。

4.通风:选择储存中药饮片的地方要确保空气流通,避免密封存放,以防止饮片受潮发霉。

5.防虫:中药饮片容易受到虫害的侵扰,特别是一些含糖较高的饮片更易受虫害。

因此,需要采取一些防虫的措施,如在储存处放置防虫剂、定期清洁和检查饮片等。

6.防霉: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受潮发霉,为此需要保持储存地的干燥和清洁。

当发现饮片有霉斑时,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其他饮片的质量。

7.防氧化:一些中药饮片中含有易氧化的成分,如醛、酮等化合物,容易受到氧气的影响而失去药效。

因此,在储存过程中需要使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等。

8.包装:中药饮片的包装要使用防潮、防氧、密封良好的容器,以防止水分、空气等因素进入影响饮片的质量。

9.正确使用:使用中药饮片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或中医药师指导的剂量和方法使用,避免超量或错量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药效不彰。

总之,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光照、通风、防虫、防霉、防氧化等方面。

只有妥善地储存与养护,才能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药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饮片养护细则•中医药部•中药饮片养护细则•一、引起饮片变异的原因及危害•二、常见中药饮片变异现象•三、常用养护方法•四、常用防范处理•五、重点养护品种明细•六、需存冰柜内品种•七、对抗同储品种明细•八、药材按类别保管养护注意事项•九、饮片储存注意事项•十、养护记录的填写•一、引起饮片变异的原因及危害•原因:a、药物本身的性质(含脂肪油、含挥发油、糖分、粘液质多,易走油,易挥发)b、储存时温度、湿度的影响(发霉、虫蛀)c、饮片周转率(储存过久所含成分自然变色、走油)•危害:•使药物变质失效,消耗饮片,造成浪费,某些药物甚至可产生有毒致癌物质。

•二、常见中药饮片变异现象•中药饮片在保管中由于干燥程度不当,或所含的某些成分受到了外界气候或虫害等的影响,就会逐渐发生变化,使药物的颜色、气味、形态、内部组织等,都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

•二、常见中药饮片变异现象1、虫蛀是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

饮片中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营养,故最易生虫,如白芷、北沙参、娑罗子、前胡、大黄、桑螵蛸等。

2、发霉又称霉变。

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在其表面或内部寄生和繁殖的霉菌所致的发霉现象。

对饮片贮藏危害最大。

我国地处温带,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潮湿,饮片最易发霉。

如车前草、马齿苋、独活、紫菀等。

•二、常见中药饮片变异现象3、泛油:习称“走油”。

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或受潮时其表面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饮片泛油是一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

含油脂多的饮片,常因受热而使其内部油脂易于溢出表面而造成走油现象,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炒苏子、当归、丁香、炒酸枣仁、炒莱菔子等。

含糖量多的饮片,常因受潮而造成返软而“走油”,如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

•二、常见中药饮片变异现象4.变色:是指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

由于保管不善,某些药物的颜色由浅变深,如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等由白色变为黄色;有些药物由鲜艳变暗淡,如花类药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

因此,色泽的变化不仅改变饮片的外观,而且也影响药物的内在质量。

•二、常见中药饮片变异现象5.气昧散失:是指饮片固有的气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或贮藏日久气味散失或变淡薄。

药物固有的气味,是由其所含的各种成分决定的,这些成分大多是治病的主要物质,如果气味散失或变淡薄,就会使药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药效。

药物发霉、泛油、变色,均能使药物气味散失粉碎后,气味会逐渐挥发散失等等;含挥发油的药物,如肉桂、沉香等,由于受温度和空气等影响,也会逐渐失去油润而干枯,以致气味散失;如豆蔻、砂仁等•二、常见中药饮片变异现象6.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盐类药物,经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失去结晶水,变为非结晶状的无水物质,从而变为粉末状,其质量和药性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如胆矾、硼砂、芒硝等。

7.潮解:是指固体饮片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其表面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的现象。

如青盐、咸秋石、芒硝等药物,这些饮片一旦变异后更难贮藏。

•二、常见中药饮片变异现象8.粘连:是指有些固体饮片,因受热发粘而连结在一起,使原来形态发生改变的现象,如芦荟、没药、阿胶、乳香、鹿角胶、龟甲胶、儿茶等9.腐烂:是指某些新鲜的饮片,因受温度和空气中微生物的影响,引起闷热,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和活动而导致腐烂败坏的现象,如鲜生姜、鲜生地、鲜芦根、鲜石斛等。

饮片一经腐烂,即不能再入药。

•三、常用养护方法A:干燥贮存适用于普通饮片或水分较大品种,即通过晾晒、电扇通风、烤箱烘烤等措施处理饮片中水分或虫卵,保持饮片干燥。

•三、常用养护方法B:冷藏贮存适用于贵细、动物类、含糖量大或极易生虫品种,即通过空调降温或冰箱储存来保持饮片性状。

•三、常用养护方法C:密闭熏蒸适用于仓库养护,即密闭仓库,用磷化铝熏蒸,从而杀死虫卵,达到养护目的。

具体操作:密闭库房,片状磷化铝每两片用纱布包好,库房内每隔一米放置一包(即1-2立方米/包),密闭仓库5-7天,后打开仓库通风2-3天,方可使用。

因磷化铝有毒,故应提前10天左右备货,密闭期间,禁止人员进入。

•四、常用防范处理a、定期清斗,通风:常用大路品种适宜15天清一次斗,落实到人,筛去粉末,晾晒,保持斗内上下空气流通,防虫霉。

•四、常用防范处理b、无硫化饮片在请货时根据动销率分析库存,设置合理的上下线库存,避免库存积压;销售时严格按照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批号入斗的原则;对于动销率较低的贵细及中药饮片应时刻关注,勤翻斗,勤养护。

•四、常用防范处理c、在霉雨季节药品出现返潮现象的品种要及时取出进行凉晒。

d、发现有霉变现象出现时及时取出进行凉晒或烘烤。

e、对发现有虫卵和虫蛀现象的及时取出进行烘烤处理。

•四、常用防范处理f、对个别门店有老鼠的应放老鼠夹和粘鼠板,以防止鼠害。

g、把易生虫、受热易潮解变质品种在每年的5---9月放冰箱内进行存放养护。

•五、重点养护品种:大枣、白果仁、柏子仁、金樱子、莱菔子、桃仁、杏仁、炙杏仁、炙桃仁、薏苡仁、胖大海、葶苈子、荔枝核、蜜槐角、八月扎、楮实子、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谷芽、稻芽、酸枣仁、浮小麦、莲子、石榴皮、苏子、全瓜蒌、无花果、山楂、炙五味子、灵芝、莲子心、玄参、北沙参、南沙参、黄芪、当归、佛手、黄精、桑椹、乌梅、蒲黄、炒蒲黄、蜈蚣、防风、炙百部、炙款冬花、炙紫苑、炙桑百皮、炙甘草、炙黄芪、炙旋复花、炙枇杷叶、莱菔子、千年健、黑附子、大黄、板蓝根、独活、羌活、苍术、拳参、红景天、山药、生地、熟地、党参、天花粉、白蔹、竹花、白芷、槐花、海金沙、皂角、藕节、藕节炭、重楼、降香、肉苁蓉、川牛膝、怀牛膝、百合、桑百皮、紫贝齿、桑漂蛸、黑蚂蚁、土元、刺猬皮、阿胶珠、天龙、鼠妇、雄蚕蛾、全虫、枸杞、桂圆、西洋参各种规格、虫草全部、人参、白糖参、红参、高丽参、海龙、海马等贵细类品种•六、需存冰柜内品种•贵细类、动物类、含糖量大类和极易生虫类品种。

•炙杏仁、炙桃仁、蜜槐角、八月扎、郁李仁、莲子、全瓜蒌、炙五味子、莲子心、炙百部、炙款冬花、炙紫苑、炙桑百皮、炙甘草、炙黄芪、炙旋复花、炙枇杷叶、土元、雄蚕蛾、全虫、枸杞、桂圆、天龙等•七、对抗同储品种明细•①花椒同储:苦杏仁、苦杏仁(炒)、桃仁、桃仁(炒)、肉苁蓉、水蛭、干蟾皮、全蝎、地龙、壁虎、蜈蚣、金钱白花蛇、葶苈子、菟丝子(盐)、车前子(盐)、灵芝个、五谷虫、鱼膘、雄蚕蛾、土狗肾、蕲蛇、川贝、松贝、青贝、炉贝、蛤蚧(吴茱萸、毕澄茄)、紫河车、生晒参、红参、高丽参、海龙、海马、土鳖虫•七、对抗同储品种明细•②牡丹皮同储:山药、天花粉、散装冬虫夏草(少许)等•③大蒜同储:薏苡仁、薏苡仁(麸炒)、芡实、芡实(麸炒)、僵蚕、僵蚕(炒)、土鳖虫、斑蝥、全蝎等•七、对抗同储品种明细•④细辛与花椒养护鹿茸:鹿茸为名贵药材,价值很高,但易生虫难扣管,若在锯茸后,将细辛碾未调成糊状,举在锯口或裂缝边缘处,再烘干置于密闭的木箱内(尤以樟木箱最好),且在箱内撒些樟脑或细辛盖严密封后置阴凉干燥处贮藏,则鹿茸不会生虫。

此外,花椒与鹿茸同贮也能防虫,方法是将鹿茸装入盒内,盒底先铺一层花椒,盖好密封,如此保管的鹿茸也不会生虫。

•七、对抗同储品种明细•⑤当归防麝香走香气,变颜色。

取麝香和当归各0.5—1公斤,分件用纸一起包好,然后一件件依次装入瓷罐内,将口盖严并密封,置干燥处保存。

这样贮藏麝香不变色也不失香气。

•⑥人参与细辛、冰片与灯心草、泽泻与牡丹皮、土元与大蒜、三七与樟脑。

•七、对抗同储品种明细•⑦酒蒜养护土鳖虫土鳖虫异名土元,因含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易发霉生虫,养护方法:先在贮藏土鳖虫的箱底四角和中间分别放上用纸包好的1—2枚大蒜,大蒜要剥去外皮,纸包好后,在纸包上扎刺若干小孔,以利蒜味散发,再装10厘米厚的土鳖虫,其上喷洒适量的白酒或酒精,再放一层土鳖虫盖住,然后铺一层草纸,纸上照原法放大蒜、土鳖虫和喷酒或酒精,如此反复一层层地装箱,直至箱满,最后将箱盖严密封即可,如此包装贮藏的土鳖虫不会发霉生虫。

•八、药材按类别保管养护注意事项•①动物类•动物类药材在贮存中易产生发霉、虫蛀、走气、变色、泛油等各种变化,故应防潮防热,选择干燥、避光、低温的环境贮存养护。

因本类药材大多含有较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易遭鼠害,故应防鼠。

•八、药材按类别保管养护注意事项•②极易泛油的中药饮片•防潮防热,选择干燥、避光、低温储存,储存量不宜过大,不宜久储,避免此类药物过第二个夏天。

•八、药材按类别保管养护注意事项•③含淀粉多的中药饮片•对于含淀粉多的药材,如泽泻、山药、葛根、白芍等,切成饮片后要及时干燥,并防止污染,应贮存于通风、干燥、凉爽处,防虫蛀。

•八、药材按类别保管养护注意事项•④含挥发油多的中药饮片•应置阴凉、干燥处,防虫蛀。

因为凡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如薄荷、当归、木香、川芎、荆芥等切成饮片后,干燥温度不能太高,一般在60℃以下,以免损失有效成分。

贮存时室温不能太高,否则容易失香气或泛油,湿度大易吸湿霉变和虫蛀。

•八、药材按类别保管养护注意事项•⑤含糖分及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宜置通风干燥处贮存养护。

因为含糖分及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炮制后不易干燥,温度高、湿度大则易吸潮变软发粘,易被污染而霉烂虫蛀。

•八、药材按类别保管养护注意事项•⑥盐制类饮片•贮存于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以防受潮。

因为凡用盐制的饮片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而受潮,若温度高而又过干则盐分从表面析出。

•八、药材按类别保管养护注意事项•⑦蜜制类饮片•置通风、干燥、凉爽处保存养护。

因为蜜制的饮片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炮制后糖分大,较难干燥,特别容易受潮转软和粘连成团,若温度过高则蜜可融化。

蜜制饮片容易被污染、虫蛀、霉变或鼠咬,通常贮存于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潮。

•九、饮片储存注意事项:•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室温控制在20℃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

特殊药品的储存注意事项:•1、毒性药品应设立专人负责管理,切不可与饮片混储,以免发生意外事故;•2、易风化药品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易储存与罐中密闭并置于阴凉处。

•3、易燃的硫磺、火硝、樟脑等,平常储存于安全地方,设专人管理,防止自然的方法主要是保持药材的干燥,空气要流通,防止外界明火,按照消防管理在库房附近放置消防设备,以保安全。

•十、养护记录的填写“养护目的”应填写所采取措施预期达的效果,如:“防蛀、防潮、防霉、防走油,去除杂质”等。

“养护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如“通风、冷藏、晾晒、密封、避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