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
太湖有哪些旅游景点

太湖有哪些旅游景点
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
太湖的旅游景点丰富多样,以下为太湖常见的旅游景点:
1. 三山岛:太湖上的一座岛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如宗教建筑、古寺庙和文化名人故居等。
2. 平山湖:位于太湖东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湖泊,以其清澈的水质和美丽的湖光山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3. 环太湖自行车道:这是一条环绕太湖的自行车道,全长约200公里,可欣赏到太湖两岸极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4. 梅花洲:太湖上的一个岛屿,以梅花的繁盛和名胜古迹而闻名,每年梅花盛开季节吸引了大量游客。
5. 太湖金鳌岛:太湖最大的岛屿之一,是一个集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拥有丰富的水上项目和度假设施。
6. 东极岛:位于太湖东南部,是太湖的最东端,景色优美,风景如画,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7. 桃花岛:太湖著名的度假闲居地之一,以桃花景色闻名,每年春季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8. 断桥:位于太湖边的古桥,因为多次毁损被戏称为“断桥”,近年来已经修复并成为了太湖的一大景点。
以上仅为太湖的部分旅游景点,太湖周边还有许多其他的风景名胜,如太湖渔山、洞庭山、同里古镇等,都值得一游。
太湖

太湖太湖成因。
主要有四种观点:泻湖说。
持泻湖说者认为,现代太湖源于古海湾和泻湖,并由古泻湖演变而成。
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太湖、阳澄湖、淀山湖等湖群在全新世(距今约6千年)高海面对?是一个大海湾。
因长江南岸沙嘴和钱塘江北岸沙嘴向东延伸并反曲,致使海湾环抱于内,两江江岸汇合后,海湾成为内海。
因两侧诸山水流注入,海水不断淡化,遂形成以太湖为主的淡水湖群。
持此说法者主要有丁文汉?、汪湖桢、巴尔博(德国)、费斯孟(德国)、陈吉余等。
构造成湖说。
持构造成湖说者认?为,古太湖发育的早期阶段是一个构造湖,是一个由地壳运动引起区域性地壳下沉而形成的湖盆。
沉积湖盆具有大陆边缘拉张裂谷盆地性质,与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底部的俯冲有关。
持此说法者主要有黄弟藩、郭令智、严庆尚等。
洪水泛滥淤积成湖说。
此说是根据对太湖湖泊测量、湖底打钻、现代沉积综合研究,及考古界在太湖??上所发掘到的大量新时期、古文物和古遗址等提出的。
持此说法者认?为,全新世以来,太湖平原是一个为黄土覆盖的冲积平原,曾经历四次相对暖湿期:①距今约6-6.5千年;②距今约3.5-4千年;③距今约2-2.5千年。
暖湿期平均温度约比现在高1.5℃-2℃,降雨量大,河流泛滥频繁。
太湖的最后形成距今约2-2.5千年。
湖底黄土沉积物上多次发现战国时期青铜器和古井等物,表面湖泊形成之历史。
④唐宋时期(距今约1千年左右),水灾频繁,导致许多洼地积水成湖,澄湖和阳澄湖就形成于这一时期。
认?为在近期人类历史时期,因河道淤塞、人类围垦、洪涝泛滥、宣泄不畅,洼地积水成湖,后逐步扩大,遂成为大型浅水湖泊——太湖。
持此说法者主要有孙顺才等。
综合观总说。
持此说法者认?为,太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内外动力多因素共同影响而多变的过程,太湖是“构造沉陷——海陆交替——堰塞淡化湖”。
认?为全新世海面波动对太湖形成和发展有决定性影响,海面波动在最近两千年主要体现在对湖泊水位的控制,近期湖面将继续维持缩小的趋势。
中国历史地理:太湖

• 1931年长江水灾 1931年长江水灾
• 1998年长江洪灾 1998年长江洪灾
•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原因
灾害频率:
唐1-8年/次 宋5-6年/次 明清4年/次 现代1-2年/次
防治措施
a) b) c) d)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封山育林,退耕还湖; 控制污染物排放,发展生态旅游; 修建水利工程(三峡)。
• 黄昏里的太湖
• 太湖美景
•新观点
① 陨石撞击坑说
距今50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 距今50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 留下2500平方米的陨石坑,即现在的太湖。 留下2500平方米的陨石坑,即现在的太湖。 但是80年代末,经过对太湖底部进行全面测 但是80年代末,经过对太湖底部进行全面测 量,发现太湖湖底平坦,基本上都是坚硬的黄 土物质组成,而且没有发现泥沙的堆积,因此 肯定太湖并非构造和泻湖原因形成的。
关于陨石撞击说,有的专家提出质疑: 如果是陨石撞击的话,太湖湖底不会非常平坦,而现在 的平均坡度仅为19.66,太湖中间分布着约51个岛屿。在平 坦的湖底,至今尚存有完好的河道。
• 太湖三岛
•
因此我们最后认为太湖的形成主要可以归 结为两大原因:
a) 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涝灾害; b) 泥沙淤积,人类的过度围垦引起河道宣泄 不畅,太湖在原河道基础上因洪水泛滥而 扩展成湖,所以与长江中下游其他湖泊的 成因大致类同。
1. 太湖的形成与演变 2. 长江流域自然灾害的成因
一、太湖的形成与演变
1、太湖的地理区位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的长江三角洲南部, 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第一是鄱阳湖,第二是洞庭湖) 又名震泽、具区、笠泽、五湖。
• 太湖航拍图
太湖介绍-精品文档

太湖介绍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太湖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太湖的自然环境•太湖的经济价值•太湖的社会文化意义•太湖的未来发展目录01太湖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貌特征太湖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水乡景观。
地理位置太湖位于中国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千米,是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河流的冲积平原。
气候条件太湖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农业和水产业的发展。
太湖的地理位置太湖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底蕴。
历史沿革吴越文化水利工程太湖流域的吴越文化是中国南方三大文化之一,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太湖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03太湖的历史渊源0201太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如苏州园林、无锡泥塑等。
文化传承太湖也是许多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文学作品太湖流域的民间信仰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太湖三山神等。
民间信仰太湖与中国文化的联系02太湖的自然环境太湖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其地质形成可以追溯到大约1. 1亿年前,受到印度洋板块向北移动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的影响,形成了今日的太湖。
地质形成太湖地形以平原为主,但也包括一些低山和丘陵,湖面广阔,四周被山脉环绕,湖底地形复杂,湖岸线曲折多变。
地形特点太湖的地质和地形气候特点太湖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较大。
水文特征太湖流域面积约为3. 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湖水清澈,水域广阔,水生态系统多样。
太湖的气候和水文植物资源太湖的植物资源丰富,包括各种水生植物、湿地植物和山地植物等。
其中,水生植物是太湖的重要生态群落,包括各种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等。
太湖

Page 3
LOGO 太湖卫星图
Page 4
LOGO 太湖大桥
1994年10月25日,我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今天正式通车。 太湖大桥东起苏州吴中区胥口渔洋山,西至西洞庭山,途经长沙、叶山两岛, 由3座特大桥组成,全长4308米,181孔,桥面宽12米。桥体简捷明快,轻巧 新颖,富有时代感,与太湖山水相得益彰,如一条飞舞的银链,飘落在太湖 群岛之间,蜿蜒起伏。 这项浩大的工程,是江苏省苏州市原县级市吴县自筹资金1亿多元,经 过近千名建设大军两年奋战完成的。大桥的建成,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太湖 西山诸岛的交通,实现了当地人民世世代代架桥的夙愿,而且将为开发和利 用太湖自然资源和发挥地理优势,加快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尽 快建成环太湖旅游经济区,发挥积极作用。
太
湖
1
LOGO 太湖简介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湖区属江苏省。 是中国东部近海地区最大的湖泊,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湖区总面积约 为3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为2420平方公里。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湖区属于江苏省。 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五湖。过去认为是由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封淤 古海湾而成,有一种说法是近一万年前陨石撞击形成的湖荡区,产生了太 湖、阳澄湖、淀山湖、金鸡湖、独墅湖、汾湖等众多湖荡,天体猛烈撞击 而产生了一次较强大的地震等破坏,故古人称太湖为震泽。正常水位3公 尺时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4公尺,蓄水27.2亿立方公尺。主 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 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 渎入湖。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 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为主(“三江”)。黄浦江为最大洩水河 道,约占总出水量的80%。其馀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 涨而倒流。
太湖的介绍

太湖的介绍
太湖(Taihu)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和湖州市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以下是太湖的一些介绍:
1. **地理特征:**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湖泊面积较大,有着丰富的水域资源,湖区有苏州、无锡、湖州等城市。
2. **湖泊面积:** 太湖的面积在中国内陆湖泊中名列前茅,季节性水位变化较小。
湖泊的大小和水位在不同季节可能会有所变化。
3. **水质问题:** 太湖长期以来一直面临水质问题,主要是由于城市工业和农业排放引起的污染。
曾多次发生蓝藻爆发等环境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太湖的水质。
4. **风景名胜:** 太湖风光秀丽,湖区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水乡文化。
湖的周边地区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如三山岛、太湖美院、太湖仙岛等。
5. **渔业和旅游:** 太湖是重要的渔业产区,渔业资源丰富。
湖区也是旅游胜地,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垂钓和游船等活动。
总体而言,太湖以其广阔的湖泊面积、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著称。
尽管面临水质等环境问题,但近年来政府加强了保护和治理工作,以期改善太湖的生态环境。
地理词典:太湖

太湖地理位置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南部与浙江省相连。
太湖横跨苏州市、无锡市的滨湖区、常州市的武进区以及宜兴市。
太湖古称震泽、笠泽、五湖,历史上,该湖水域基本属苏州所辖,现在分别由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管辖,大部分水域在苏州行政区划之内。
太湖地貌规模关于太湖的形成,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的认识和争议。
其中主要有构造成湖论,泻湖成因说和陨石冲击坑说等。
其中最受认可的一种说法是,距今5000万年前,有一颗巨大的陨石从东北侧方向撞击地球表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留下了2300多平方千米的陨石坑,就是现在的太湖。
2009年,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王鹤年、谢志东及钱汉东三名教授找到了太湖陨石冲击坑说的关键性证据,确认得出太湖是陨石冲击形成的结论。
太湖湖面形态如向西突出的新月。
湖南岸为典型的圆弧形岸线,东北岸则曲折多湾,湖岬、湖荡相间分布,湖岸线总长约405千米。
太湖的湖泊面积约2427.8平方千米(以湖岸计算),太湖中现共有51个岛屿,总面积达89.7平方千米,因此太湖实际水面面积为2338.1平方千米。
太湖平均水深1.89米,从湖底地形可见,湖盆形态呈浅碟形,地势由东向西倾斜。
而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超过180个,连同进出湖泊的大小河道共同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
景观特色太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有鼋头、鼋头渚、涵虚亭、蠡湖、蠡园等景点。
太湖风光以雄浑清秀见长,四季风景不同,晨暮意境迥然。
鼋头渚是观赏太湖风光最佳的地方,位于太湖之滨的充山西端,由于有石渚形如鼋头伸入湖中,因此被称为鼋头渚。
登上鼋头,绕过灯塔,一块未经雕琢的巨石矗立于绿树丛之中。
石上正面刻有“鼋头渚”三字,为晚清秦敦世所写。
巨石反面“鼋渚春涛”四字为清末唐陀手笔。
站在此处,面向太湖,即可望见似神龟漂游的3个小岛,即“三山”。
三山又称笔架山,由西鸭、大矶以及小矶3个湖岛组成。
山上植松、竹、枫、樟和批把、红橘等。
还散养了猴群,更增添了野趣。
太湖的特点

太湖的特点
太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和形成历史: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江苏省第一大湖,总面积2338.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427.8平方公里。
太湖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作用和黄河、长江、钱塘江的冲积作用,历经数百万年的演化。
2.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太湖拥有壮丽的山水景观,是中国吴越文化传统和江南水乡特色的代表,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太湖水域面积广阔,水质清澈,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物种多样性,是众多水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3.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理特征:太湖地处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和南京缓坡地带,地势平坦,湖区地质构造复杂,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调蓄水源。
太湖水系发达,有近百条河流注入湖中,其中最大的支流是淠河。
太湖水位和水质受季节性影响较大,雨季水位高涨,旱季水位下降,因此需要进行水文调节。
4.经济和文化价值:太湖不仅是旅游胜地,还是太湖银鱼、白鱼、白虾等特产的产地,是系列名菜“太湖船菜”的招牌食材。
太湖还是南京市和苏州市的重要水源地和供水基地。
太湖地区的吴文化、越文化和南派文化等多种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
总的来说,太湖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以其辽阔的湖面、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而闻名。
它既是人们休闲娱乐的胜地,也
是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保育的重要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第一位鄱阳湖,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封淤古海湾而成,有一种说法是近一万年前陨石撞击形成的湖荡区,产生了太湖、阳澄湖、淀山湖、滆湖、汾湖等众多湖荡,天体猛烈撞击而产生了一次较强大的地震等破坏,故古人称太湖为震泽。正常水位3公尺时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水位最高时面积为2445平方公里,蓄水27.2亿立方米。
太湖位于富饶的上海、南京、杭州三角区域中心,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
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但它的实际面积受到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在形成以后多有变化。今天的太湖,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西北一角连武进,太湖水域面积约为3159平方千米。
历史传说
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我国治水祖师夏禹奉舜帝姚重华之命在太湖治理水患,开凿了三条主要水道,东江、娄江、吴淞江,沟通了太湖与大海的渠道,将洪水疏导入海。这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禹治水于吴,通渠三江五湖。”太湖水面辽阔,东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广为三万六千顷。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王母娘娘要做寿了,玉皇大帝叫四大金刚抬去了一份厚礼。王母娘娘看见后,高兴的连嘴都合不拢了。原来玉皇大帝送的是一个大银盆,里面有72颗特大的翡翠,而且还有千姿百态的各种五色玉石雕凿的飞禽走兽,简直是一个聚宝盆;远远望去,还活象一只精致的大盆景呢,各路神仙都赞不绝口。大家看过《西游记》都知道,王母娘娘设蟠桃会,没请弼马温,结果齐天大圣孙悟空发了脾气,大闹天宫。他见一样打一样,当他看见玉帝送的这只大银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打了
多彩太湖多彩苏锡常(3张)
等。构造成湖论认为,太湖平原原是一个大的海湾,以后不断为水和沉积物所填充,演化成湖泊;泻湖成因说认为,太湖平原原是一个大的海湾,在全新世高海面时,曾受到广泛的海侵,以后随海水退却形成封闭的湖泊;陨石冲击坑说认为,距今50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从东北侧方向撞击地面,造成相当于1000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冲击,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陨石坑。
5生态特征
太湖(3张)
太湖富营养化明显,磷、氮营养过剩,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污染物总磷、总氮属严重超标,局部汞化物和COD含量超标;年最高水温出现时间在7、8月,年最低水温出现时间在12月下旬~2月上旬,历年最高水温达38℃,最低水温0℃,水温年变幅介于29.5—38.0℃之间,历年平均变幅34℃左右,历年平均水温为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气温高1.3℃且二者月平均值年过程相应、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时间在7、8月份和1月份,历年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太湖现有鱼类107种,隶属14目25科73属。
主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为主(“三江”)。黄浦江为最大泄水河道,约占总出水量的80%。其余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涨而倒流。
1简介
2历史渊源
3湖的形成
4形态描述
5生态特征
6旅游景点
6.1湖州太湖风景区
6.2无锡太湖风景区
6.3苏州太湖风景区
6.4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7名优特产
7.1太湖三白
7.2太湖白鱼,白虾
7.3太湖珍珠
7.4太湖蟹
8其他信息
8.1行政管理
8.2撞船事故
9海军舰艇
1简介
多彩太湖-多彩苏锡常、太湖周边行政区域图
太湖Lake Taihu,它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湖水南部与浙江省湖州市相连。它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太湖横跨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虎丘区、吴江区)、无锡市(滨湖区、宜兴市)、常州市(武进区),湖州市(仅湖岸线)。太湖分别由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管辖。
有一首诗这样描述美丽的常州市武进太湖湾:泛舟碧波上,悠游林泉间。太湖三千景,集此一湾显。不羡世中杰,但求云里
太湖风景(5张)
仙。举杯邀山近,相看两部厌。这里,山水相依,层次丰富,形成了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画卷。
太湖湾湖山结合完美,坐北朝南,平山远水,风景秀丽,腹地缓坡,“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旷远”。沿湖岸线长约7公里,共有山头19座,山坞11个,大小水库8个,临湖有7个山湾,湖中还有吴文化历史名岛:焦山岛和小焦山岛。
直至2009年,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王鹤年、谢志东、钱汉东三名教授找到了太湖属陨石冲击成因的关键性证据,确认了太湖系陨石冲击形成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09年第4期《高校地质学报》上。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陨石专家王鹤年、谢志东、钱汉东组成的课题组经过分析鉴定,确证在太湖沉积淤泥中发现的各种奇石与石棍,保留了明显的冲击溅射特征,显示其形成经历了冲击震碎、熔融、挖掘抛射、空中飞行等阶段,最终溅落在冲击坑及其周围。同时,溅射物表层结构保留了气流刻蚀纹,并有熔珠和铁质熔壳;溅射物内部岩屑、晶屑中保留有受冲击应力形变的证据;溅射物铁质熔壳内包裹有石英、长英质及菱铁矿等冲击形成的粉尘。经研究证实,太湖冲击溅射物产生于太湖陨石冲击坑形成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即冲击震碎的岩屑、晶屑、尘粉及熔融物体等混合体被高速抛射至空中,再回落或溅落到冲击坑及其周围,太湖及周边的湖泊淤泥层保存了其中一些溅射物。同时,此项研究成果指出,太湖冲击坑的形成应该小于1万年。
4形态描述
太湖,
太湖三千景最美太湖湾(常州太湖湾)(80张)
是我国三大淡水湖,又是长江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之一。湖面形态如向西突出的新月。湖岸形态,南岸为典型的圆弧形岸线,东北岸曲折多湾,湖岬、湖荡相间分布,以湖岸计算的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太湖中现有51个岛屿,总面积89.7平方公里。因此太湖实际水面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总线405公里。平均水深1.89米,从湖底地形可见湖盆的地势是由东向西倾斜,湖盆形态呈浅碟形。
太湖水域各市管辖范围
城市
太湖水域面积
所占比例
苏州
1576.91平方公里
70%
无锡
604.09平方公里
28.5%
常州
33平方公里
1.5%
太湖水位
太湖地处平原地区,是一个浅水湖,太湖水位较稳定,平均水深1.94米,至深处2.65米。[1]
2历史渊源
清置太湖厅、靖湖厅:
清雍正十三年(1735),太湖水利同知改为抚民厅,移驻吴县洞庭东山,割吴县东山设太湖厅,加督捕衔,专理民事,隶苏州府。
太湖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号称有48座岛、72座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其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称。苏州园林、苏州洞庭东山和西山、阖闾城遗址、无锡三国城水浒城景区、无锡鼋头渚、无锡蠡湖(是太湖伸入无锡的内湖)、无锡灵山大佛景区、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宜兴洞天世界、无锡梅园风景区、常州太湖湾度假村、常州竺山湖小镇、常州环球动漫嬉戏谷、常州中华孝道园、常州蓼莪禅寺、常州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等都是太湖地区的著名旅游胜地。
太湖流域气候温和,特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太湖水产丰富,盛产鱼虾,素有“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的说法。
1982年,太湖以江苏太湖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2007年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常州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荣获首批“国家旅游名片”。2010年11月8日,我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五湖”与“五岳”在岳阳市隆重举行的“五湖牵手五岳”旅游同盟大会并联合发布《洞庭湖宣言》,誓言开创中国最美山水旅游的新模式。“五湖”“五岳”历来被称为中华大地最佳的旅游胜地,游五湖,洞庭波澜壮阔、巢湖气吞吴楚、鄱阳渔舟唱晚、洪泽古堰风韵、太湖隽秀天下;登五岳,看尽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幽、嵩山之峻。由湖南省旅游局、岳阳市政府、中国旅游报社共同主办的“五湖牵手五岳旅游同盟大会”,将以全新的整合模式向世界推出这些旅游度假目的地,顶级的自然资源与多样的文化形式将得到整合,突显中华民族特色。“五湖牵手五岳”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大胆探索,将开启旅游区域合作的新篇章,“五湖”和“五岳”从此可以携手共进,合作发展;“五湖牵手五岳”,更将促进“五湖、五岳”周边省市经济的科学发展,促使其采取更加低碳、更加生态、更加和谐、更加开放的发展方式。
下去,银盆便从天上落了下来,跌到地上砸了个大洞,银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万六千顷的湖,因此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面的一横落在下面就为一点,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就叫“太湖”。72颗翡翠就成了72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间。玉石雕刻的鱼,就是现在太湖里肌白如银、肉嫩味鲜的银鱼。玉石雕刻的飞禽,变成了对对鸳鸯。只有走兽没有活成。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无锡)
相连,风景秀丽,为著名游览区。沿湖丘陵和湖中岛山盛产茶叶、桑蚕以及亚热带果品杨梅、枇杷、板栗、柑橘等。太湖平原旧河网大都河道浅窄多曲、排灌系统紊乱,洪渍仍是潜在威胁。现已进行统一规划,禁止盲目围垦,并整修河道,增加排洪能力,提高引灌效益。
太湖的景色秀丽,尤以无锡的鼋头渚公园为代表,我国著名文人郭沫若先生诗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对鼋头渚的风光赞不绝口。此外,太湖沿线比较著名的景点还有苏州东山、西山、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灵山大佛、鼋头渚风景区、蠡园;常州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环球动漫嬉戏谷、中华孝道园、蓼莪禅寺、竺山湖小镇、太湖国际颐养森林公园以及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