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成语解题技巧
近义成语辨析

即学即练
1.辨析填空 (1)现在的交通网络和信息技术实在太
发达了,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真是 ( )。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无微不至:指待人细心周到,是褒义词。 无所不至:多用于坏事,指凡能做的都做 到了,常用作贬义词,但也可用作中性词, 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根据感情色彩,这 里应选“无所不至”。
(2)无论他对你的评价是诽谤还是赞誉,
(2)这正是
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
(
)之处:下半场比赛中
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
赛。 1老谋深算/2深思熟虑/3深谋远虑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 明老练。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这三个成语属于近义词,但意义上各有侧重。“老 谋深算”侧重强调人办事精明老练,“深思熟虑” 则强调思考的反复深入,“深谋远虑”侧重强调计 划的周密和长远。从句中的“经验丰富”“想方设 法消耗”等信息来看,这里应选“老谋深算”。
(1)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
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意( )
的文字,
;同
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不到翻译的作用。
截然相反/大相径庭
根据“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翻译”一句 可知,作者是想表达只要和原文不同就算不 得翻译的意思,故空格处所填词语应表示不 同。“大相径庭”就是不同的意思,正确。 “截然相反”指完全相反,程度过重。
(5)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
们
,而
不是( )。
1随波逐流/2随遇而安
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 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 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 中都能满足。也有拘守陈规,不敢变易之 意。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
一、辨析词义差异
1.通过释义区分:在辨析两个或多个相似的词义时,可以通过查看词
典释义来进行区分。
例如,“迅速”表示快速,形容速度快,“急忙”表
示匆忙,形容紧急情况下着急出走,两者在语义上有所差异。
2.通过搭配区分:有时候词语的搭配也能帮助我们进行区分。
例如,“晴”和“明”都表示天气好,但“晴”常与“天”搭配,表示晴朗的天气,“明”常与“天空”搭配,表示天空明亮。
二、辨析语气色彩
1.通过正面与负面区分:有时候同一语意的词语,其中一个词有负面
的含义,而另一个则没有。
例如,“可爱”和“讨厌”都表示喜欢或不喜
欢的程度,但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2.通过语境区分:有时候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语气色彩。
例如,“说”可以表示说话的行为,也可以表示表明心情或意见的说法,前
者的语气比较客观,后者的语气比较主观。
三、辨析词语用法
1.通过语法角度区分:有时候词语的用法和句法结构不同。
例如,
“回答”和“回复”都表示对问题或信息做出回应,但“回答”是及物动词,后面需要接宾语,“回复”则常用于书面表达。
2.通过搭配区分:有些词语在搭配上有所区别。
例如,“传统”和
“习俗”都表示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但“传统”更强调长期的、古老的,而“习俗”更强调社会群体的共同行为。
以上是近义词辨析的一些方法与实例讲解,通过观察词义差异、语气
色彩和词语用法等方面的区别,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出合适的词语表达意思。
实际中需要通过反复阅读、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来提高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成语辨析

近义词成语辨析近义词成语辨析如下:1.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按部就班(1)乡下的农人们,大部分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的生活。
(2)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敢大胆创新,只会--地按旧框框写作。
(3)假若他能--地读些书,他也会变成一个体面的,甚至是很有学问的人。
[练后悟通]--“安分守己”与“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前者偏重规矩老实,安于本分,不胡来,守住自己的节操;后者偏重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按部就班”有“遵循一定的次序”的意思,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进行。
2.安之若素·随遇而安近日,年仅13岁的国乒“淡定妹”刘某引爆网络。
在没有教练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刘星池仍能--,最终大获全胜。
[练后悟通]--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能安然处之,毫不在意。
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相同点: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不同点: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3.爱憎分明·泾渭分明(1)文学与科学并非-。
(2)要做到--,首先应该划清是非的界限、敌友的界限。
[练后悟通]--二者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异:“爱憎分明”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泾渭分明”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4.八面玲珑·面面俱到(1)在《邪不压正》里,姜文饰演的蓝青峰则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小说中老成持重的长者,在电影里变成了一个--、城府极深的阴谋家,但这个阴谋家又极具喜剧色彩,说起台词来简直是相声演员。
(2)报告提到了各种可能导致这次偏航的因素,如通讯被切断、驾驶员手动改变航向等,可谓-,但没有作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练后悟通]--八面玲珑: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多用在讨好别人,贬义居多。
面面俱到: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考虑得全面,褒义居多;也指考虑得太过全面,把可以或不必要的都考虑了,显得多余、笼统。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技巧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技巧
近义词辨析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区分相近词语的细微差别。
以下是一些近义词辨析的技巧:
1. 理解词义:要准确理解每个词的基本含义,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2. 注意词性:有些近义词可能在词性上有差异,如动词和名词的使用场合就不同。
3. 分析语境:不同的词语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通过上下文来判断哪个词更为合适。
4. 比较搭配:有些词虽然意思接近,但在习惯搭配上有所不同,注意这些固定搭配有助于辨析。
5. 掌握程度和范围:有些近义词在程度或范围上有所区别,比如“喜欢”和“热爱”就有不同的情感强度。
6. 识别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也是辨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狡猾”和“聪明”都有机智的含义,但前者带有贬义,后者则偏褒义。
7. 练习应用:通过造句、填空等练习来加深对近义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掌握这些技巧后,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可以逐渐提高近义词辨析的能力。
高考解题例导:近义成语辨析如何扣住关键的信息点?

高考解题例导:近义成语辨析如何扣住关键的信息点?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中,侧重考查对近义成语的辨析理解能力。
近义成语,表现为语义相同或相近,但感情色彩、词义轻重、适用对象等有所不同。
辨析时,我们可以扣住其细微的不同之处加以辨析。
一、扣住词义看其侧重点、范围、对象、轻重的不同例: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疫情当前,许多行业遭遇不同程度的冲击,对于需要线下客流维持营收的实体书店影响尤甚。
于是,实体书店纷纷寻找发展方式。
特殊时期,政府也在雪中送炭,采取协调场地减免租金等方法,以解实体书店()。
而日渐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书店是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场所,()。
合力之下,我们看到令人欣喜的复苏迹象。
“最美书店”“网红书店”等(),不少人愿意花几个小时排长队进行体验,甚至有些书店成为城市特色地标,让游客心甘情愿前去“打卡”。
规模各异的特色书店日益增多,成为()的文化符号。
A.迫在眉睫缺一不可脱颖而出唾手可得B.燃眉之急不可或缺脱颖而出唾手可得C.燃眉之急不可或缺破土而出触手可及D.迫在眉睫缺一不可破土而出触手可及解析:这几个近似成语,可以通过“看词义”的方法来分析,即抓住近义成语中不同的语素或整个成语的含义,分析各自的侧重点、范围的大小、对象的不同、词义的轻重。
第一空,这里的“迫在眉睫”是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而“燃眉之急”是指似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后者的程度要比前者要重,根据语境,应填“燃眉之急”。
第二空,这里的“缺一不可”是指少一样也不行;而“不可或缺”是指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
两者侧重点并不一样,根据语境,应填“不可或缺”。
第三空,“脱颖而出”指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而“破土而出”指种子发芽长出地面,引申为新事物刚刚出现。
两者的对象是不相同的,根据语境应填“破土而出”。
第四空,“唾手可得”比喻极容易得到;“触手可及”形容距离极近。
近义词辨析、成语解题技巧

教师:温文英学生:上课时间:月日(2课时)科目:语文班主任:高中语文近义词辨析、成语运用一、关于近义词辨析近义词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一)辨析技巧:1)结合具体语境。
词语意义是指词语本身所固有的意义,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高考试题为了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常常给试题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语境辨析词义,正确使用词语。
所以词语理解必须详审语境,具备语境意识。
语境包括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指一定的言语片断和一定的上下文;外部语境是指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代、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以及说话人的自身条件。
如午餐和午饭。
2)从相异的语素进行分析。
如“协同、偕同”两个词,重点是区分“协”“偕”两个语素:协是协力的意思;偕是一起的意思。
(二)辨析方法:第一、从词义上辨析。
1)词义着重点不同。
如宏伟 ------雄伟前者着重于宏大,后者着重于雄壮。
2)词义轻重不同。
如取缔 --------取消前者语义重。
3)词义的范围不同。
如事情 ------事件 ------事故“事情”泛指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活动和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包括所有的大大小小的事儿,范围最大;”事件”指特别原因引起的不平常的重大事件,范围较小;”事故”专指工作或生产上偶然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范围最小。
第二、从风格色彩上辨析1)从感情色彩上辨析。
2)从语体风格色彩上辨析。
第三、从语法功能上辨析1)词性不同,句法功能不同。
如连续 -------陆续二词都含有延续不断的意思,但“连续”是动词,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
“陆续”只能充当状语。
2)适用对象不同,搭配习惯不同。
如爱戴 -----爱护“爱护”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用于人,一般用在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志之间。
“爱戴”只能用于人,而且只能用在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群众对革命领袖或敬爱而拥护的人。
(三)关于虚词的使用虚词的使用属于语法的范畴,但也有时候是单纯考查词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又属于考查词语的运用。
高中语文成语题解答技巧及近义词辨析

高中语文成语题解答技巧及近义词辨析在解答高考语文成语题时,应注意以下五点:▌注意一:形似神异一些成语从表面上看起来,它们的构成语素十分相近,但成语的意义却相差很大,如“一挥而就”和“一蹴而就”,“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等等。
还有一些,构成成语的语素比较相近,成语的意义也很接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指日可待”和“拭目以待”,“另眼相看”和“刮目相看”,等等。
对这两类成语,我们极易混淆,因此应多比较,掌握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注意二:感情色彩有些成语感情色彩强烈,褒贬分明,是非明了,好恶明晰。
只有准确把握了成语的感情色彩,才能辨别正误,恰当运用。
如: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殚精竭虑”是褒义词,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机。
这里应用“处心积虑”。
▌注意三:适用对象每个成语都有比较确定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
如果超出了成语的适用范围,弄错了搭配对象,就会造成成语和对象之间不搭配。
如: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一部让人宵衣旰食的韩剧火爆荧屏,从《继承者们》到《来自星星的你》再到如今的《太阳的后裔》,这些韩剧都让剧迷们疯狂追捧。
“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
形容勤于政务。
这里对象误用,应改为“废寝忘食”。
▌注意四:语境要求成语的运用与语境密切相关,因为语境对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注意语境要求,就是要从成语前后的语句来辨析它们内在的关联、照应、衔接、过渡等是否有问题。
如:蒂姆•库克长期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克都临危授命,负责苹果的日常运营工作。
“临危授命”指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换为“临危受命”。
▌注意五:整体意义成语是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固定的词组或短句,有其整体意义。
把握成语意义的整体性,不是将组成成语的每个语素简单相加,而是要透过字面从整体上把握;尤其是一些特殊语素,更要注意其古义,不要想当然地按现代汉语的意义去理解。
公务员考试高考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450例大全

公务员考试高考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450例大全公务员考试和高考都是我国国家级考试,对中国的学生和应聘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考试,而这些考试中都会涉及到成语、近义词等语言知识。
因此,在备考考试时,尤其需要掌握成语和近义词的辨析技巧。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公务员考试高考常见的成语和近义词的辨析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成语辨析1. 轻举妄动和莽撞无礼轻举妄动是指不经思考而随意行动,结果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莽撞无礼是指不尊重他人、不考虑后果,单纯依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
2. 左右逢源和左右开弓左右逢源比喻善于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善于给他人钦佩、称赞等回复。
左右开弓是指左右开口,大力地解决问题。
3. 囫囵吞枣和咬文嚼字囫囵吞枣是指对知识理解不全面,不求甄别地一股脑地学习。
咬文嚼字则是指对文字字句过分考究,对于整个具体问题的总体思想或基本情况丧失关注。
4. 过河拆桥和破釜沉舟过河拆桥比喻利用别人好处,自己却不顾后果。
破釜沉舟则是指不顾一切进行决斗,事情成功或失败,都不打算撤回。
5. 自欺欺人和只争朝夕自欺欺人是指欺骗自己的心理,把错误看成正确、恶劣看成好坏。
而只争朝夕则指在紧急时期加倍努力,争取成功,也是一种鼓励自己的状态。
二、近义词辨析1. 逊色和逊劣逊色指比较某些方面而言不如其他事物。
逊劣是指不如对方的整体比较。
2. 海纳百川和聚沙成塔海纳百川表明包容、接纳其他的一切事物和观点。
聚沙成塔则是指集中力量去凝聚大量细枝末节的部分。
3. 朝气蓬勃和充满朝气朝气蓬勃表示生气勃勃,充满活力。
充满朝气是指充满热情与活力。
4. 细节和细节问题细节指某一事物的一些微小的部分,而细节问题则是使事情顺利进行所必须要考虑的一些小的细节部分。
5. 码头和对码头码头是指海、河等水道渡口的建筑物。
对码头是指控制码头内/外环境的清洁、安全、秩序化的人员。
以上仅是成语和近义词的部分常见辨析例子,希望能够让大家有一定的提高和掌握。
在复习或备考考试时,欢迎更多地了解、掌握这类语言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成绩和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温文英学生:苏璐曼上课时间:6月15日(2课时)科目:语文班主任:郑美娟高中语文近义词辨析、成语运用一、关于近义词辨析近义词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一)辨析技巧:1)结合具体语境。
词语意义是指词语本身所固有的意义,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高考试题为了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常常给试题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语境辨析词义,正确使用词语。
所以词语理解必须详审语境,具备语境意识。
语境包括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指一定的言语片断和一定的上下文;外部语境是指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代、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以及说话人的自身条件。
如午餐和午饭。
2)从相异的语素进行分析。
如“协同、偕同”两个词,重点是区分“协”“偕”两个语素:协是协力的意思;偕是一起的意思。
(二)辨析方法:第一、从词义上辨析。
1)词义着重点不同。
如宏伟 ------雄伟前者着重于宏大,后者着重于雄壮。
2)词义轻重不同。
如取缔 --------取消前者语义重。
3)词义的范围不同。
如事情 ------事件 ------事故“事情”泛指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活动和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包括所有的大大小小的事儿,范围最大;”事件”指特别原因引起的不平常的重大事件,范围较小;”事故”专指工作或生产上偶然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范围最小。
第二、从风格色彩上辨析1)从感情色彩上辨析。
2)从语体风格色彩上辨析。
第三、从语法功能上辨析1)词性不同,句法功能不同。
如连续 -------陆续二词都含有延续不断的意思,但“连续”是动词,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
“陆续”只能充当状语。
2)适用对象不同,搭配习惯不同。
如爱戴 -----爱护“爱护”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用于人,一般用在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志之间。
“爱戴”只能用于人,而且只能用在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群众对革命领袖或敬爱而拥护的人。
(三)关于虚词的使用虚词的使用属于语法的范畴,但也有时候是单纯考查词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又属于考查词语的运用。
常见虚词错误有三种①重复使用;如“为了优化高职生源结构,促进高职改革和发展,并且也是为了盘活中职,打通中职通向高职的渠道,我市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并且”和“也是”重复)②滥用虚词,“面对千疮百孔的祖国河山,所以无数仁人志士忧心如焚,千方百计地探寻着救国之路。
”(“所以”根本不需要,此处并不是因果关系)③故意混淆关系,如“祖国未来的路极不平坦,我们只要抓住好每一次机遇,就能去迎接每一次挑战,就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但是,并不是我们只要抓住每一次机遇,就能迎接挑战,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这个关系不成立,应该用“只有……才”)④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练习】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你有这样博学的老师尽心辅导,真叫我____。
②《提要》曾经过多次审改,为此不知____过出版社多少次。
③这样的事在我们学校还是____,该引以为戒。
A.向往烦扰先例 B.向往烦恼首例 C.羡慕烦扰首例 D.羡慕烦恼先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经过一夜的休息,旅途的疲劳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清晨七点,我们就向下一个目的地____了。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在____。
③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____太阳的活动。
A.进发蜕化观测 B.出发退化观测 C.出发蜕化监测 D.进发退化监测3、下列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的购药协议既.无单位负责人或经办人签名,又.无落款时间,也.不加盖行政公章。
B.凡事要三思而行,否则..贸然行事,往往会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
C.到目前为止,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在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
D.对于..凡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都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对于一个新兴的产业,关键在于实现资本、企业和经营者之间的相互_______。
②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两名自称并不相识的骗子开不开口已经变得不再重要,检察院很快就依据_______的证据做出了批捕的决定。
③雍和宫——国子监——地坛传统文化旅游区将以当地_______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挖掘出以孔庙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A.制衡翔实丰厚 B.制服翔实丰富 C.制服详细丰厚 D.制衡详细丰富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孩子从小就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实在不_______。
②在石器时代,部落之间经常为争夺猎物或地盘而进行_______。
③主任医师李教授决定给他_______结肠切除手术。
A.成材角斗施行 B.成材决斗施行 C.成才角斗实行 D.成才决斗实行二、关于成语运用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1、正确理解词义。
成语的构成对理解词义有辅助作用,但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如:猫鼠同眠 ------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
门不停宾 --------门外不停留宾客。
形容待客殷勤,毫无怠慢。
可见,最关键的是努力识记成语。
记什么?----词义、适用对象和范围、语法特点、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2、成语运用中常见的错误(1)意思理解错误或不全面;如:①在瑟瑟秋风中,许多人噤若寒蝉。
②北京女排今天的表现差强人意,居然输给了实力比她们弱很多的江西队。
(2)风格色彩有误;如:①鲁迅是新文学运动的始作俑者。
②青年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攀登一个又一个科学高峰。
③用本厂的装饰材料装修您家,一定会令您的家蓬荜生辉。
(3)语境不合适或用错对象;如:①他们俩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虽然现在已经各自娶妻生子,但感情仍然十分深厚。
②46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自己美好的理想。
(4)搭配有误(语法功能有误);①统治者漠不关心人民疾苦。
(“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5)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①某某盗版集团在整顿风声紧的时候销声匿迹,一旦风头过去,就又伺机东山再起。
(6)语意重复;如:①你在这么多专家面前大吹特吹,也不怕被人贻笑大方。
2009——2011三年北京卷考查的成语耄耋之年、杳无踪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防患于未然、无地自容、信马由缰、殊途同归、不足为训、不期而遇、江河日下、兵不血刃2009——2011三年全国卷考查的成语南腔北调、忧心忡忡、急流勇退、排山倒海、寻根究底、春秋鼎盛、崇论宏议、明日黄花、始作俑者、移樽就教、声情并茂、附庸风雅、弱不胜衣、姑妄言之、飞短流长、放虎归山、高屋建瓴、繁文缛节、趋之若鹜、不绝如缕、指日可待、妙手偶得、尘埃落定、步履维艰——可见,成语复习重在平时积累,试卷中一般是常见的成语,偶有生疏成语,大体可以根据其他几项推敲出答案。
【练习】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B.这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你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
C.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虎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
D.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新年晚会的节目十分精彩,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已经举办了28届的全国围棋团体赛将从今年起开始彻底改头换面....,成为类似足球甲A联赛那样的主客场比赛。
C.马克思对自己的研究和写作真正做到了厚积薄发....,他对流行于学术界的虚浮浅薄之风表示愤懑和厌恶。
D.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会满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小小一爿店铺,经过他几年的惨淡经营....,终于有了今天的成就。
B.再这家黄金珠宝专卖店里,各种各样的名贵首饰俯拾皆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C.山洞里流水汩汩,水两旁石笋林立,钟乳悬垂,千态万状,引人入胜....。
D.这可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你总得有个鲜明的态度,模棱两可....是不行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本书纸张褐黄,少了新书那刺目的惨白,没有长篇累牍....的可怕序言。
B.这样做虽然捍卫了法律的尊严,但对提拔过自己的老领导却忘恩负义....,怎么办呢?C.我们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壮举,我们的胜利必将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D.老校长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他那渊博的学识、肝胆照人....的高尚品质给一代又一代的学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A.不久前有位玩车人搞了个自行车收藏展,在展品介绍说明中使用了“国内唯一”“自行车收藏之最”等字眼,引来众多玩车人的贻笑大方....。
B.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C.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一批党政干部纷纷落马,江郎才尽....,等待他们的将是严正的审判。
D.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即使我的钢铁厂全部烧掉,只要科技人员在,三年后我又是一个钢铁大王。
他的远见卓识....让人膺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