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21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1. 经济繁荣的初期:民国初期,中国实现了经济 的快速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取得了显著 的进步。
详细描述
2. 经济衰落的后期:随着战争和政治动荡的加剧 ,中国的经济逐渐恶化,经济衰退、通货膨胀、 失业等问题日益严重。
社会结构
总结词:民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从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构 向现代化社会结构转型。
对未来的启示
01
珍惜和平与发展
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机会,不断推进国家的经济、政治
和文化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战争和冲突的威胁,积极维护世界
和平与稳定。
02
坚持改革开放
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不动摇,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扩大
对外开放。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国家的核
1. 封建社会结构的打破:民国时期, 中国开始打破封建社会结构,废除封 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实行平等原则。
详细描述
2. 现代化社会结构的建立:随着西方 文化的影响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开 始建立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包括社会 组织、教育、医疗等方面。
文化发展
01 02 03 04
总结词:民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新旧文化交融, 各种思想流派和艺术形式层出不穷。
历史分期
1840-1864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 结束。
1864-1895
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到甲午中日战 争结束。
1895-1912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到辛亥革命爆 发。
历史意义
01
02
03
04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民族 意识的形成。
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和 变革。
详细描述
2. 经济衰落的后期:随着战争和政治动荡的加剧 ,中国的经济逐渐恶化,经济衰退、通货膨胀、 失业等问题日益严重。
社会结构
总结词:民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从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构 向现代化社会结构转型。
对未来的启示
01
珍惜和平与发展
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机会,不断推进国家的经济、政治
和文化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战争和冲突的威胁,积极维护世界
和平与稳定。
02
坚持改革开放
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不动摇,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扩大
对外开放。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国家的核
1. 封建社会结构的打破:民国时期, 中国开始打破封建社会结构,废除封 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实行平等原则。
详细描述
2. 现代化社会结构的建立:随着西方 文化的影响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开 始建立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包括社会 组织、教育、医疗等方面。
文化发展
01 02 03 04
总结词:民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新旧文化交融, 各种思想流派和艺术形式层出不穷。
历史分期
1840-1864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 结束。
1864-1895
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到甲午中日战 争结束。
1895-1912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到辛亥革命爆 发。
历史意义
01
02
03
04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民族 意识的形成。
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和 变革。
中国近代有海无防屈辱历史课件

3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除了保卫海洋安全外,中国还应提高海洋资源开 发能力,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海军全军覆没,北洋水师 丧失制海权,国家安全受到严 重威胁
抗日战争
日本海军对中国沿海进行大规 模的封锁和轰炸,中国海防力 量再次遭受重创
19世纪中叶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海防力量 薄弱,无法有效抵御外敌入侵
《马关条约》
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 给日本,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严 重侵犯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海防力量逐渐壮大,但仍 面临诸多挑战和威胁
,以应对来自海上的威胁。
强化海洋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全民族的 海洋意识,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海 洋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
性。
对未来的展望
1 2
深化海军改革
为了应对新的安全威胁和挑战,中国海军应深化 改革,提高作战能力和远洋航行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
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同时,中国应加强与周边 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
新中国的海防建设成就
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防建设,建立了人民海军并 逐步发展壮大。
保卫国家海洋权益
人民海军在保卫国家海洋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南海诸 岛的主权维护中表现出色。
海军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新型舰艇的建 造、航空兵和潜艇部队的发展等。
02
中国近代海防的落后
清朝的海防观念
清朝统治者对海防的忽视
清朝时期,统治者以陆地为中心,缺乏对海防的重视,导致海防建设严重滞后。
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交流与贸易,削弱了国家的海洋意识和海防力 量。
中国近代痛苦历程幻灯片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中国探索的三个层面
▪ 物质文明层面〔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 政治制度层面〔先学西方后学苏俄〕 ▪ 思想观念层面 ▪ 1、学习西方 ▪ 2、以俄为师 ▪ 3、走自己的路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物质文明层面
▪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主体:地方阶级和农民阶级 主题: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活动:洋务运动 概况: 地主阶级洋务派:“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开展资本主义 〔?资政新篇 ?〕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政治制度层面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主体:民族资产阶级
主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活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概况:
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政
政治: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制
经济:实业救国论
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
思想观念层面
▪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
近代三届政府
▪ 晚清政府〔1840——1912〕 ▪ 短暂的中华民国〔1912年初〕
▪ 北洋政府〔1912——1928〕
▪ 1、袁世凯时代:1912——1916 ▪ 2、军阀混战时期:1916——1927
▪ 国民政府〔1928——1949〕
▪ 1、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6 ▪ 2、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 ▪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公布?临时约法? ▪ 1915年新文化运动矛头指向封建思想文化 ▪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战后萧条 ▪ 1919年五四运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 1921年中共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中国探索的三个层面
▪ 物质文明层面〔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 政治制度层面〔先学西方后学苏俄〕 ▪ 思想观念层面 ▪ 1、学习西方 ▪ 2、以俄为师 ▪ 3、走自己的路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物质文明层面
▪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主体:地方阶级和农民阶级 主题: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活动:洋务运动 概况: 地主阶级洋务派:“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开展资本主义 〔?资政新篇 ?〕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政治制度层面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主体:民族资产阶级
主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活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概况:
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政
政治: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制
经济:实业救国论
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
思想观念层面
▪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
近代三届政府
▪ 晚清政府〔1840——1912〕 ▪ 短暂的中华民国〔1912年初〕
▪ 北洋政府〔1912——1928〕
▪ 1、袁世凯时代:1912——1916 ▪ 2、军阀混战时期:1916——1927
▪ 国民政府〔1928——1949〕
▪ 1、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6 ▪ 2、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 ▪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公布?临时约法? ▪ 1915年新文化运动矛头指向封建思想文化 ▪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战后萧条 ▪ 1919年五四运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 1921年中共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2023年安徽历史中考总复习专题:中国近代的屈辱、抗争与探索 课件(25张PPT).ppt

国际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列强需要开辟国外市场,倾
背景 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第
一
①列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
阶 段
侵略 史实
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特点
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或由表 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过程)。
启示
①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②中国人民敢 于探索、敢于斗争,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③我们要学习先辈的爱国、探索、牺牲的精神。
同 矛头
封建主义
帝国主义
点 性质
反帝反封建运动
反帝爱国运动
规模
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规模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①都发生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②都是以农民为主体,以 相同点 武装斗争的方式进行的农民革命运动;③都是有组织的;④都由于农民阶
级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家国情怀
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力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内因:清政府的腐败,经济、武器装备的落后,军事指挥的不当; 外因:列强的综合国力强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辨,思辨才能崛起; 弱国无外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口特号点福::州自采船强用政。机局(器生1分1大产8)6小;6船年技只创术办3力4,艘量曾依由赖法外国国人;日分意布格在和沿德海克地碑区主;持都建取厂得和了造一船定。成共效建。设
我国的屈辱历史和辉煌成就.ppt

我国的成就——万里长城
• 长城修筑的历史悠久,工程雄伟浩大,是世界少有的奇迹 。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 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
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
我国成就——布达拉宫
• 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 • 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 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爱国诗文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 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
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祖国建设新成就
• 六十年里,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 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没了许多楼房,淹没了许多人民, 却淹不灭中华儿女的爱心;2007年年底,当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 如其来的雪灾,阻碍了人们回家的道路,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救灾的 决心;2008年5月,里氏高达8.0级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牵动了世界各 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楼房,震碎了一颗颗逝世者家人的心,却 震不倒中华儿女突破重重困难的热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 ,会变成小小的烦恼,再小的帮助乘以13亿,会变成大大的扶持。炎 黄子孙会手挽手,心连心,克服一切困难!
祖国屈辱的历史和祖国辉煌的今天
腐败的清政府
• 鸦片战争失败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 又是一次失败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中法大战
中华民族屈辱史21页PPT

Hale Waihona Puke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中华民族屈辱史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演示文稿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通 商: 协定关税:
割香港岛 2100万银元
广、厦、福、宁、沪
关税税率同英国协商
这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6页,共25页。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助长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1895年,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签订 条约。条约规定,
洋
务目
派的
创:
办求
近 代
富
民
用
工
业
第17页,共25页。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三
民 主
民权主义
义
民生主义
创立民国(核 心)
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
返回
第18页,共25页。
1、连连看:把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类别分类:
①公车上书 ②上海轮船招商局 ③武昌起义 ④京师大学堂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①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②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或科学共产主义
第22页,共25页。
发A 展 轴
B
C
D
思想上科学理性
政治上民主化
经济上工业化
1860
1895 1898 1912 1919
时间轴
5、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的近代化过程中,中国反复学习西方,
但都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富强起来了,你从中得到 什么启示?
第21页,共25页。
发A 展 轴
B
CD
思想上科学理性
政治上民主化
经济上工业化
1860
1895 1898 1912 1919 时间轴
3、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了哪些成果?
中国近代屈辱史课件

教学巩固: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经济基础的基本特征是: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B.封闭性的农业经济 D.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
2.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时,乡间流行着一句话“昔日卖米三 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卖米六斗,输一母之课而不 足。”造成这种想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增加了赋税 B.商人、高利贷者的盘剥 C.白银外流,“银贵钱贱” D.粮食丰收,粮价下降
2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不包括(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B.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D.清政府已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工具 27.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什么?战争 后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关系出现什么新格局? 为什么?
22.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含有割地、赔款、开 埠通商等条款的是( ) A.中英《北京条约》 B.中法《天津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俄《爱珲条约》 23.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A.有助于侵略者占据中国的市场和掠夺中国 的原料。 B.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C.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D.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8.鸦片战争前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鸦片战争 后一段时间英国工业品对中国的进出口额总体上没有太大 变化。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 抵制作用 C、鸦片走私严重 D、清政府仍实行闭关政策
9.英国在华获取的下列侵略权益中,不是通 过片面最惠国待遇而取得的是 A.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 B.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C.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D.兵船在通商口岸自由出入 10.《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的茶叶、丝等农 产品出口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中国的茶丝质量提高 B.中国茶丝生产的迅速发展 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中国自然经济的完全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