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年代尺ppt.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轴 ppt课件

近代化探索史
第
二
中
次
日
鸦
鸦
甲
片
片
午
战
战
战
争
争
争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1840 1842 1856 1860 18941895 1898 1900 1901 1911 1915
洋
戊
务
戌
运
变
动
法
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轴
辛新 亥文 革化 命运
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轴
国
国北 五 中民 伐 四 共党 战 运 一一 争 动 大大
共 十 年 内 战
抗
解
日
放
战
战
争
争
1919 1921 1924 1926 1927
1937
1945 1949
国
国
国
国
共
共
共
共
第
第
第
第
一
一
二
二
次
次
次
次
合 作
内战 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轴
合 作
内 战
建
巩 固
政
国权
划 开 始 实 施
“
一 五 ” 计
中国现代史时间轴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 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完三 成大
改 造
结文 束化
大 革 命
召十 开一
届 三 中 全 会
1949 1952 1953 1956 1966
1976 1978
新民主主义向社 会主义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轴
开 国 大 典
中国近现代史年代尺ppt.

今天
中国现代史
1949
开 国 大 典
1950
1951
土改开始
西藏和平
抗美援朝开始 解放
1952 1953 1956
土地改革 《朝鲜停
完成
战协定》
签订
过渡时期
迈向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探索时期
文革 时期
1976
1973 1972 1971 1966 1964
1958 1957 1956 1955 1954
五 四 运 动
中黄 国 伐国 国 井冈山会师
国埔 共 共 民
共军 第 产校 一 党次
合
革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作 命 井冈山革
破 失 命根据地
成 立
合 作
裂败
府
国民革命时期
1945
1940 1938 1937
1936 1935 1934
1931
1928 1927
年年
年 年年
九 红 遵 西 长 南 国 七台 百 重 抗 中
转 战 陕 北
刘 邓 大 军 挺
进
大
别
山
辽 沈 、 淮 海 、 平 津
战
役
解放战争时期
渡 江 战 役 、 南 京 解 放
中 国 人 民 第 一 次 政 治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协
商
会
议
1949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向社会 主义过 度时期
1956
三 大 改 造 完 成
社会主 义社会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1897年
商务印书馆
废中 除国 科同 举盟 制会
1928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ppt课件

1895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战战争
三次重要战役的比较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解放战争 全面内战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1、写出ABCD四个历史时期的主题。 2、日本局部侵华与全面侵华的时间及事件? 3、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时间及事件? 4、1948-1949的三大战役?其意义? 5、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八时年级间上册及历史标年代志尺 ?相关的战争是?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交通 通信 文化 习俗
变化表现(成就及出现时间、特点)、
意义或影响、局限性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于思想文化(21-22课) 1、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时间、概况、地位) 2、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背景、概况、发展) 3、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背景、代表、主张、著 作、内容、目的、作用) 4、新式教育的开端(背景、出现时间、创办学堂、 科举制度废除及意义) 5、文学家(代表及其作品) 6、艺术家(代表及其作品)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中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1915
1839
1840 1842
1860 1894 1898 1900 1911 年份 -
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寄希望于两党第3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 众的支持。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战战争
三次重要战役的比较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解放战争 全面内战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1、写出ABCD四个历史时期的主题。 2、日本局部侵华与全面侵华的时间及事件? 3、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时间及事件? 4、1948-1949的三大战役?其意义? 5、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八时年级间上册及历史标年代志尺 ?相关的战争是?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交通 通信 文化 习俗
变化表现(成就及出现时间、特点)、
意义或影响、局限性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于思想文化(21-22课) 1、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时间、概况、地位) 2、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背景、概况、发展) 3、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背景、代表、主张、著 作、内容、目的、作用) 4、新式教育的开端(背景、出现时间、创办学堂、 科举制度废除及意义) 5、文学家(代表及其作品) 6、艺术家(代表及其作品)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中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1915
1839
1840 1842
1860 1894 1898 1900 1911 年份 -
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寄希望于两党第3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 众的支持。
(完整版)初中历史年代尺课件PPT

台
百
中
日
一
安
七
京
儿
团
共
本
八
事
事
大
庄
大
七
投
事
变
变
屠
战
战
大
降
变
杀
役
局部抗战 开始
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初步
形成
全民族抗 战开始
战略防御 阶段
抗战胜利
九一八事 变(1931 年9月18日
西安事变 (1936年 12月12日)
七七事变 (1937年 7月7日)
台儿庄战役 淞沪会战
1945年8 月15日, 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
1895—1898
1900—1901(1898—1900)
1911
1915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1919—1927 ①1919②1921③1924—1927④1927.4
1927—1937 ①1927.8.1,1927.9,1928.4 ②1934.10—1936.10 ③1931.9.18④1936.12.12
中华民国时期
11 99 11 12 年年 武昌 中华民 起义 国成立
1 9 1 5 年 《新青年》创办 新文化运动开始
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化
洋务运动 近代化起步
地主阶级 改良形式
戊戌变法
发展 资产阶级 改革形式
辛亥革命 高潮
资产阶级 革命形式
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经济
政治、经济
新文化运动
激进知识分子 改造国民性
大大加深
完全形成
侵略
第二
鸦片 战争
次鸦 片战 争
清朝晚期
中国近代史年代尺

1900年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口号
前期: 曾国藩 “自强” 曾国藩、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人
创办企业
企业性质
后期:
李鸿章 “求富” 张之洞 汉阳铁厂 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 近代民用工业
辛亥革命的主要经过
时间
1905年8月
发生的重大事件
2、阅读下面歌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 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义勇军 进行曲》 (1)写出上述歌曲词、曲作者的姓名。 (2)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反映的 是中国的哪一段历史?这首歌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3)你认为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有怎样的 现实意义?
中国的近代化——向西方学习(共12项)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清 朝内外交困。 内忧:太平 天国运动; 外患:外国 资本主义侵 略威胁清政 府统治。 19世纪60~ 90年代 中央: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甲午中日战 争后,日本 加紧侵略 (资本输出), 1900年八国 联军侵华战 中华民族面 争 临着亡国灭 种的危机 中华民国建 立后,西方 的民主、自 由思想深入 人心;北洋 军阀统治时 期在文化领 域推行“尊 孔复古”的 政策。 1915年后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强学会 兴中会(团体) 《新青年》 《万国公报》 中国同盟会 《每周评论》 (政党) (《中外纪 闻》) 《民报》 三民主义纲领 “民主”“科 民族 学” 民权 (“德赛”两先 民生 生)
9. 口号或 指导思想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PPT课件

近代化的起步
近代化:又叫现代化,指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 过程,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
的必然趋势 主要标志: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及人民思
想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等
近代化的起步,指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出路 的过程
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CHENLI
1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1861-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义和团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1899-1900 帝国主义瓜分狂潮
1897-1898
■
■■
1895维新变法运动 1898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1895-1898
新文化运动
■
■■
■
■
1901
1912 1915 1917
近代化的起步
洋务 运动
经济领域
戊戌 辛亥 变法 革命
政治领域
新文化 运动
思想文化领域
CHENLI
2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帝(19世纪70年代后) 阶级矛盾(封建主义—人民大众)→反封建
◆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帝)反封建 ◆两个阶段:
1919.5.4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革命开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1894-1912
《马关条约》中国半 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第二次工业革命CHENLI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又叫现代化,指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 过程,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
的必然趋势 主要标志: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及人民思
想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等
近代化的起步,指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出路 的过程
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CHENLI
1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1861-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义和团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1899-1900 帝国主义瓜分狂潮
1897-1898
■
■■
1895维新变法运动 1898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1895-1898
新文化运动
■
■■
■
■
1901
1912 1915 1917
近代化的起步
洋务 运动
经济领域
戊戌 辛亥 变法 革命
政治领域
新文化 运动
思想文化领域
CHENLI
2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帝(19世纪70年代后) 阶级矛盾(封建主义—人民大众)→反封建
◆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帝)反封建 ◆两个阶段:
1919.5.4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革命开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1894-1912
《马关条约》中国半 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第二次工业革命CHENLI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初中历史年代尺 PPT课件 图文

思想
特点: 中国的近代化异常艰难曲折,却是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 五四
运动
1921年 中共
一大
国民大革命时期
北伐 战争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长征
1924年
黄埔军 校成立
1926年 1927年
1.南京国民 政府成立 2.南昌起义 3.秋收起义 4.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建立
台
百
中
日
一
安
七
京
儿
团
共
本
八
事
事
大
庄
大
七
投
事
变
变
屠
战
战
大
降
变
杀
役
局部抗战 开始
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初步
形成
全民族抗 战开始
战略防御 阶段
抗战胜利
九一八事 变(1931 年9月18日
西安事变 (1936年 12月12日)
七七事变 (1937年 7月7日)
台儿庄战役 淞沪会战
1945年8 月15日, 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
科学技术 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与 思想文化
新式教育
文学艺术
詹天佑 侯德榜 李四光 魏源 严复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新式教育体制 废科举 鲁迅 徐悲鸿 聂耳 冼星海
京张铁路
侯氏制碱法
为大庆胜利油田的发 展提供正确理论依据
《海国图志》师 夷长技以制夷 《天演论》物竞 天择,适者生存 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近代新式教育的开端 近代第一所国家 建立的最高学府
中 国 恢 复 在 联 合 国 的 合 法 席 位
特点: 中国的近代化异常艰难曲折,却是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 五四
运动
1921年 中共
一大
国民大革命时期
北伐 战争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长征
1924年
黄埔军 校成立
1926年 1927年
1.南京国民 政府成立 2.南昌起义 3.秋收起义 4.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建立
台
百
中
日
一
安
七
京
儿
团
共
本
八
事
事
大
庄
大
七
投
事
变
变
屠
战
战
大
降
变
杀
役
局部抗战 开始
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初步
形成
全民族抗 战开始
战略防御 阶段
抗战胜利
九一八事 变(1931 年9月18日
西安事变 (1936年 12月12日)
七七事变 (1937年 7月7日)
台儿庄战役 淞沪会战
1945年8 月15日, 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
科学技术 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与 思想文化
新式教育
文学艺术
詹天佑 侯德榜 李四光 魏源 严复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新式教育体制 废科举 鲁迅 徐悲鸿 聂耳 冼星海
京张铁路
侯氏制碱法
为大庆胜利油田的发 展提供正确理论依据
《海国图志》师 夷长技以制夷 《天演论》物竞 天择,适者生存 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近代新式教育的开端 近代第一所国家 建立的最高学府
中 国 恢 复 在 联 合 国 的 合 法 席 位
红色中国近代史时间轴介绍PPT模板

五四运动
①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②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合约签字 取消二十一条 还我青
岛 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③ 地点:5/4 北京 学生→6/3大逮捕→6/5 上海 工人
孙中山 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上海 陈独秀为书记 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
①、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同一战线的建立; ②、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先锋模范作用; ③、是正义的革命战争,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④、苏联政府的多方面的支持。
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 民运动"。
1927年4月12日 1927年7月14日 1926年3月、5月 1927年8月7日
✓ 意义:给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
南昌起义
✓ 人物:周恩来书记、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 意义: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2、是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3、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1927年9月9日 1928年2月 1930年1月
蔡元培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青年》改为《新青年》,并迁往北京
1917年7月
孙中山 广州 第一次护法运动
✓ 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护法运动 失败 ✓ 护法运动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
革命的终结。
第二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5月4日
1919年10月 1920年8月 1920年11月
孙中山 广东 第二次护法运动 失败
1921年7月23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辛 丑 条 约
»
»
19世纪60年代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
1897年 商务印书馆
废中 除国 科同 举盟 制会
1905
1911 辛 亥 革 命
修 建 年 北 年 年 黄国伐 中 中 国国 井冈山会师 新 十 五 埔共 华 国 共民 文 月 四 南昌起义、 军第 民 共 合革秋收起义 化 革 运 校一 国 产 作命井冈山革 运 命 动 临 党 次 破失命根据地 动 时 成 合 裂败 政 立 作 府 国民革命时期
1931
九 一 八 事 变
1937
1938
1940
1945
年 年 年
1948.9
1949.4
1949.1
1947.6
1949.9
1947.3
转 战 陕 北
1946.6
内 战 开 始
1949.9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刘 邓 大 军 挺 进 大 别 山
辽 沈 、 淮 海 、 平 津 战 役 解放战争时期
渡 江 战 役 、 南 京 解 放
中 国 人 民 第 一 次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1949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向社会 主义过 度时期
1956
今天 社会主 义社会
三 大 改 造 完 成
中国现代史
1949
开 国 大 典
1950
土改开始 抗美援朝开始
1951
西藏和平 解放
1952
1953 1956
北 京 奥 运 会
1840
鸦 片 战 争
1919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1949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中国近代史 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的阶段特征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两条矛盾主线
1862慈溪战役
1898
1839 1840 1842
1856 1860 1872 1878
1894 1895
1900 1901
虎 门 销 烟
鸦 片 战 争
南 京 条 约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英青 法浦 联战 军役 火 烧 圆 明 园
申 报
左 宗 棠 收 复 新 疆
黄 海 大 战 、 兴 中 会
马 关 条 约 、 公 车 上 书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第 一 颗 原 子 弹
一 五 计 划 完 成
大 跃 进、 人 民 公 社 化 运 动
导 26 弹 届 部 队 联 大
中 美 关 系 正 常 化
尼 克 松 访 华
籼 型 杂 交 水 稻
文 革 结 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97 1978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1980
建 立 深 圳 经 济 特 区
土地改革 《朝鲜停 完成 战协定》 签订
过渡时期
迈向社会主义
1953
提三 出大 和改 平造 共开 处始 五 项 原 则
社会主义 探索时期
1958
文革 时期 1976 1971 1966 1972 1973
第 一 届 全 国 人 大
1954
1956
中 共 八 大
1957
万 隆 会 议
1955
1964
1912
1915
1917
1928
1919
1921
1927
1926
1924
1935
年 年
1927
1934
1936
1928
南国七 西长 台 百 重抗中 遵 京共七 安征 儿 团 庆战共 义 大合事 事结 庄 大 谈胜七 会 屠作变 变束 战 战 判利大 议 杀正 役 式 形 国共十年对峙 抗战时期 成 红 军 长 征
1992
中 美 建 交
1979
2001 1999
1993
2008
1982
中 共 十 二 大
1985
城 市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1986
制 定 计 划 863
1987
中 共 十 三 大
1990
上 海 浦 东 开 发 区
中 共 十 四 大 、 邓 小 平 南 方 讲 话
汪 辜 会 谈
香 港 回 归
澳 加 门 入 回 归 、 召 开 WTO APEC 会 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