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强)滑坡空间预测预警及时间预报研究new

合集下载

关于滑坡预测预报方法的思考

关于滑坡预测预报方法的思考
/ 按照唯物辨证法的观点, 自然界的变化, 主要 是由于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发展0。那么, 唯物辨证法 是否排除外部的原因呢? 并不排除。唯物辩证法认 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 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 的温度而变化 为鸡 仔, 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仔, 因为二者的根据是 不同的[ 10] 。0
1004-9665/ 2004/ 12( 02)- 0118- 06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工程地质学报
关于滑坡预测预报方法的思考X
杨志法 陈 剑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摘 要 滑坡是世界上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容易造成极 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 亡, 对社 会危害很 大。目前有关 它的预测预 报 的效果还不甚理想。滑坡灾害的诱发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而人为因素主 要与人类工 程活动有 关; 在 一定的地质 地 形条件下, 自然诱发因素则主要是降雨, 特别是暴雨。通过对滑坡预测预报方法 的哲学思考 , 作者 认为今后 应该加强/ 由天 预 报地0 , 即以降雨预报 结果来推测区域滑坡发生的概率 方法的 研究。将该 方法与 单点滑 坡的监 测预报 法结合 起来, 可望进 一 步提高滑坡预测预报的水平。 关键词 滑坡 降雨 预测预报 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P642. 22 文献标识码: A
( 1) 以内因分析为主的论文为多, 但预测预报效 果不很理想。有关滑坡预测预报中的大多数成果都 是以内因研究为主的。其共同特点都是将研究重心 放在内因的研究上: 通常先进行详细的现场工程地 质调查, 建立地质模型; 再取样在实验室或在现场进 行力学试验, 进一步建立力学模型; 然后, 进行各种
119
1 引言

基于斜率模型的突发型黄土滑坡失稳时间预测

基于斜率模型的突发型黄土滑坡失稳时间预测

编号
滑坡
发生时间
滑坡类型
提前预警时间
1
陈家6# 2019-03-04 滑移崩塌型
2
党川6# 2019-03-26 滑移崩塌型
3
党川4# 2019-04-19 静态液化型
4
党川7# 2019-10-05 滑移崩塌型
2h 40 min 18 min
32 h
2 研究方法
2.1 监测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本文采用具有智能变频功能的滑坡位移计进行
失稳时间预测是监测预警预报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9],先后经历了现象预测[10 − 11]、确定性预测、统计 分 析 预 测 [12 − 15]、 非 线 性 预 测 [16 − 18]、 确 定 性 预 测 [19] 等 几个阶段。确定性预测主要是基于滑坡运动参数,通 过物理或数学方法将室内试验数据或滑坡监测数据 进行推导,并不断总结改进得到的预测方法,能够反 映滑坡的物理实质[19]。Saito 等[20] 率先通过大量室内 试验总结出理想状态下土质边坡失稳时间预测经验 公式,并提出了基于蠕变第三阶段的图解法;Fukuzono[21] 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恒定荷载作用下 滑坡临滑阶段位移速度倒数与时间的关系,提出速度 倒数法预测模型;Mufundirwa 等[2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斜率模型(又称 SLOPE 模型、SLO 模型)来表 示岩石蠕变末期应变发散特征,并应用到滑坡实例和 岩石蠕变试验中。在这之后有多位学者[23 − 24] 基于以 上预测模型进行了总结改进。
第 48 卷 第 4 期 2021 年 7 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Vol. 48 No. 4 Jul.,2021

岩土工程设计—挡土墙许强

岩土工程设计—挡土墙许强

三叠系中统巴东组
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
人工素填土 泥灰岩 灰岩
岩层产状
探井
三叠系中统巴东组
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
人工素填土 泥灰岩 灰岩
岩层产状
探井
④ 在计算条块划分时,不宜将最下部条块分得 太小,以致使计算结果不能客观地反映滑坡的 整体稳定状态。
⑤ 当滑体前部较缓,或出现反倾段时,下滑 力可能出现负值,此时应视滑坡为稳定状态; 当最前部条块稳定系数不能较好地反映滑坡的 整体稳定性时,可采用倒数第二条块的稳定性 系数,或最前部2个条块稳定性系数的平均值。
C1—地震力计算的综合影响系数,一般取0.25 C2—地震力计算的重要性修正系数,一般取0.5~2
6.2.8 滑坡推力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① 当滑体具有多层滑面时,应分别计算各滑 动面的滑坡推力,取最大的推力作为设计控 制值,并使每层滑坡均满足稳定要求; ②当滑面形状不规则,局部凸起面使滑体较 薄时,宜考虑从凸起部位剪出的可能性,可 进行分段计算;
衡重式
悬臂式
扶壁式
宜宾五粮液酒厂铜锣湾挡土墙
宜宾五粮液酒厂铜锣湾挡土墙
加筋土挡墙
拉筋
墙面板
攀枝花机场边坡加筋土挡土墙
锚杆式
攀枝花机场边坡锚杆式挡土墙
攀枝花机场边坡锚杆式挡土墙
锚定板式
肋柱
挡板
拉杆
竖向预应力锚杆式
土钉式
板桩式
桩板式挡土墙
(1) 在地下挖狭长深槽,灌 注混凝土(配筋或不配筋)、 浇筑水下钢筋混凝土墙;
支挡结构
刚性支挡结构 柔性支挡结构
挡土墙 板桩墙、内支撑
挡土墙:用来支承填土或山坡土体(土压力), 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进展一、概述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发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一直是地质工程和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滑坡时间预测预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和处理滑坡相关的地质、气象、水文等多源数据,揭示滑坡发生的机理和规律,进而实现对滑坡发生时间的精准预测。

这对于提前预警、制定防灾减灾措施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已经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滑坡监测技术的创新、预测模型的构建与优化、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等。

在滑坡监测方面,无人机、遥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滑坡监测更加高效和精准在预测模型方面,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滑坡时间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在多源数据融合方面,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滑坡发生的背景和条件。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滑坡发生的机理十分复杂,涉及到地质、气象、水文等多个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关系难以完全揭示。

滑坡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也是一个难题,由于滑坡事件的偶发性和不确定性,很难获取到完整、连续的滑坡数据。

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和精度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未来的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入探讨滑坡发生的机理和规律同时,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滑坡监测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滑坡时间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挑战性的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我们能够实现对滑坡发生时间的更加精准预测,为防灾减灾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1. 滑坡灾害的定义与危害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和空间的预测预报

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和空间的预测预报

收稿日期:1999-12-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49702038)、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开放基金联合资助作者简介:许强(1968-),男(汉族),博士,副教授,地质工程专业,出版专著3部(与人合著),发表论文近40篇。

联系电话:028-*******,E _mail :xq @cdit .edu .cn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和空间的预测预报许 强, 黄润秋, 向喜琼(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59)摘 要:运用非线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整套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探索地质灾害发生前兆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地质灾害发生时间预测的协同学模型以及地质灾害区域预测评价的神经网络方法,并建立了基于GIS 的地质灾害区域评价系统。

同时,通过对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的崩滑地质灾害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地质灾害发生规模与发生频率间的幂律规则。

关键词: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区域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幂律规则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研究地质灾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便是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时间及可能失稳破坏的空间范围进行预测预报,这也是目前地质灾害研究的一个热点。

对于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和空间的预测预报,目前国内外已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模型和方法,但这些方法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常规的数理统计分析[1,2]的分析知道,常规统计方法处理数据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且往往还要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上述模型的预测结果并不是太理想。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科学的基本理论,首先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进行探索,然后提出了几种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预测预报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1 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探索斜坡失稳前兆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都属于非线性系统的失稳,非线性系统失稳前都要向人类“展图1 非线性系统的响应与广义荷载间的关系(引自[3])Fig .1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ponse and g eneralizedloads of nonli near systems 示”出大量的异常信息――失稳前兆。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0223—2004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0223—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223—2004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为了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促进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建设,制定本规程。

1 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崩塌、滑坡(含崩滑危岩体,统称崩滑体,下同)变形和泥石流活动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点网布设、监测资料整理等技术要求,以及变形破坏或活动预报等。

1.2 本规范适用于已经发生过且可能继续或再次发生崩滑变形破坏和泥石流活动的监测,以及有可能发生崩滑的自然的或人工的斜坡变形破坏和泥石流活动的沟槽(或斜坡)的监测。

2引用标准ZBD l4001—89 《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万~1∶100万)ZBD 14002—89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万~1∶20万)ZBDl4003—89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DZ/T0060—93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万~1∶50万)GB12328—90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3 术语3.1 崩塌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与地质条件下,组成斜坡的部分岩土体,在以重力为主的作用下,向下(多数悬空)崩落的块体运动。

规模大的称山崩。

有可能崩落的岩体称危岩体。

3.2 滑坡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与地质条件下,组成斜坡的部分岩土体,在以重力为主的作用下,沿斜坡内部一定的软弱面(带,一个或多个)发生剪切而产生的整体下滑破坏。

滑坡的下滑速度,一般较慢,但有的为高速。

3.3 泥石流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与地质条件下,沟谷中或斜坡上,饱含大量泥土和大小石块等固、液两相流体,呈粘性层流或稀性紊流。

泥石流形成、爆发的主要条件是:有利的地形,丰富的土石固体物质,大量且集中的水源。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之间,都有一些过渡类型,详见附录。

它们往往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强。

3.4 地质环境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组成的体系,主体由岩石圈及其风化产物—土壤两大部分组成。

基于Fourier级数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研究

基于Fourier级数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研究
40 7 ) 3 0 1
【 摘
要 】滑坡灾害的发生是多种致 灾因子共 同作用 的结果 ,其位移变 化呈现周期性阶梯式增长特性。本 文将
F ui 级数理论引入到位移一 时间序列分析 ,建立了基于 F uir orr e o r 级数的滑坡位移预测模 型。同时将其应用到卧 e
龙寺 是新滑坡位移预测当中,预测结果表 明: 基于 F ui 级数的滑坡位 移预测模型能较好地揭示滑坡位移一 时间 orr e 序 列中的趋势性及周期性规律 ,能更好地预测滑坡位移变化的趋势 。 【 关键 词】滑坡 ;位移一时间序列 ;F uir o r 级数 ;预测 e
残差平方和
2 54 2 4 .4 6
6 .6 5 98 0 3 .7 7 52 4 2 .5 3 38 0 1 .7 4 46 6 1 .7 6 29 8 1 .6 4 213 83 6 .9 9
相 关系数
09 5 .5 5
09 7 .8 3 09 3 .9 6 09 5 .9 6 09 7 .9 3 09 7 .9 6 09 7 .9 8 09 8 .9 5
由上节 中的 离散傅里 叶变 换理 论可 知 , 限域 内的非周 期函数 也可 以用 正弦和/ 有 或余 弦乘 以加权 函数 的
积分来表示一即傅里叶变换。边坡位移监测的时间序列厂( 则可以通过傅里叶级数进行展开为任意 K 阶 f )
盼波加和形: ) lc‘ n /当及项数足定件 谐韵权的式 =+(。 罕) 各系满一条时 詈n s ‘= 罕十 l。 \
nl = ‘ ‘ /
( 9 )
其趋势项则反映滑坡体 由于本身赋存条件的影响而表现出的位移变化的趋势性, or 级数项则反映 F ui r e
滑坡体受季节 ( 周期)性降水及地震等因素作用下滑坡位移的变化 。该修正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不同

滑坡的变形破坏行为与内在机理_许强

滑坡的变形破坏行为与内在机理_许强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工程地质学报1004-9665/2012/20(2)-0145-07滑坡的变形破坏行为与内在机理*许强(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斋藤借助于蠕变试验成果进行滑坡预测预报以来,人们就一直不停地对斜坡变形破坏行为和滑坡预报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先后提出了数十种滑坡预测预报模型和方法。

随着滑坡变形监测实例的不断增多,其变形监测资料越来越丰富,各式各样的变形-时间曲线相继产生。

斜坡变形-时间曲线的类型、特征以及形成这些变形-时间曲线的力学条件等诸多问题都是滑坡预警预报必须查明的最基本科学问题。

本文通过对各类滑坡变形破坏行为和变形-时间曲线的分析总结,结合岩土体流变试验成果,根据斜坡变形-时间曲线特征,将滑坡分为稳定型、渐变型、突发型3类,并给出了产生这3类变形行为的力学条件。

同时,从细观力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斜坡产生宏观变形破坏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岩土体细观尺度颗粒的“流动”和“微破裂”,但在不同岩性组成的斜坡和同一斜坡的不同变形阶段,“流动”和“微破裂”将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滑坡变形-时间曲线流变细观力学内在机理中图分类号:P642.22文献标识码:ATHEORETICAL STUDIES ON PREDICTION OF LANDSLIDES USING SLOPE DEFORMATION PROCESS DATAXU Qia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hazard Prevention and Geoenvironment Protection,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610059)Abstract Research on slop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process and landslide prediction method has been undertaken freqeuently since Saito developed the landslide prediction and forecasting method with help of creep test in1960s.Dozens of models and methods for landslide prediction and forecasting have been put forward.With the increasing monitoring work on slope deformation and increasing available data,many kinds of displacement-time curves have been proposed.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types and features of slope displacement-time curves and the mechanic conditions forming the curves must be regarded as the most basic scientific problems.Theyhave to be answered and solved when landslide early warning and prediction are being carried ou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andslid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echanism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displacement-time curves.With the aid of rheological test,three types of landslid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processes are proposed.They are thehe steady type,the grad-ual change type and the sudden failure type.Their corresponding mechanic conditions are also studied.In the view of micromechanics,the macro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a slope ar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flow and micro rupture of rock and soil in microscopic scale.The flow and micro rupture can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slopes with different li-thology or in different deformation phases of a slope.Key words landslide,displacement-time curve,rheology,micromechanics,failure mechanism*收稿日期:2012-01-30;收到修改稿日期:2012-03-14.基金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812),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708079).作者简介:许强,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预测评价及防治处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xuqiang_68@126.com1引言自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斋藤借助于蠕变试验成果来探索斜坡岩土体的变形破坏行为及预测预报方法[1 3]以来,人们就一直不停地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先后提出了数十种滑坡预测预报模型和方法[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诱发因素



地岩 岸 地地 植 变 水 形性 坡 质面 被 形 文 条特 结 构变 条 监 地 件征 构 造形 件 测 质

气地人 候震类 条因活 件素动
工岩 程石 岩强 组度
岸 软弱 坡 弱面 类 地控 型 层制
………
基础 指标

2.3.2 地质灾害空间预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2.3.2.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软弱地层
<5
5-30
陡顺倾坡(β<α,β>75°) 中顺倾坡(β<α,β>20°) 陡反倾坡(β>α,β>75°)
基座
中反倾坡(β>α,β >20°)
缓顺倾坡β<α,β<20 °) 夹层
30—80
近水平岸坡
斜交坡

>80 横向坡

软弱面控制程度

一般


构造 活 平均位移速率 S
1≤S<100mm/a
2.3.1 多源地学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否,受其所处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的影响,如地形、岩性、地质构造、岸坡结构、降雨、 地震、河流地质作用、人类工程活动等。进行地质灾害 评价和预测首先要获得与控制地质灾害有关的各种内外 因素的空间分布。同时,地质灾害评价预测还应考虑人 类工程活动(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经济结构、交通、城 镇分布与规划)以及气象因素(尤其是降雨量分布)等外在 因素的影响。
进一步,我们将与地质环境评价和地质灾害预测有关的指标 分为两大类,即:
·基本因素:指确定一个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生背景 的基本地质因素,如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边坡或岸坡 结构类型、水文地质条件、河流地质作用、已有地质灾害发育 分布状况等。 ·诱发因素:指诱发(或触发)地质环境系统向不利方向演化甚 至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各种外动力和人类活动因素,如降雨、 地震、开挖与堆填等。
2.3.2 地质灾害空间预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2.3.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



已有灾害区
普通斜坡区
基本因素 诱发因素 历史活动记录
地滑岩水 形面土文 特特体地 征征特质

气 地人 候 震类 条 状活 件 况动
滑 滑滑 面 面面 倾 形性 角 态状
………
基本因素
表 3-2 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危险区划指标(对已有地质灾害)




指标

大类

评价指标
重度危险
(危险性有高低)
中度危险
轻度危险

坡面平均坡度
>35°
20°—35°
<20°

地形 滑面倾向与前缘临空面

特征
倾向

沟谷切割程度


滑面形
滑动面平均倾角
基本一致
已切穿滑床 >25°
小角度斜交,<25°

断裂形式
基底断裂
基底断裂

活动情况

3 万—5 千年内反复活动>3 3 万—5 千年内间歇活动>

2次

断裂长度
>100km
>100—50km

断裂宽度

50—100m
50—20m
斜坡后缘情况
有多条深大的拉张裂缝
1—2 条拉张裂缝
斜坡前缘情况
有很明显的“隆起”
轻微的“隆起”
变形类型
加速或快匀速
稳定慢匀速
0.1≤S<1mm/a
0.01≤S<0.1mm/a
条件 断 裂
断裂长度
>100km
20—100km
<20km
2.3.2 地质灾害空间预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2.3.2.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构造 条件

本 地形变 形情况
因 变形
素 监测
地表水 作用
气候 条件 诱
发 地震
因 状况 素
人类工 程活动
表 3-1 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指标(续)
3. 数字地形分析: 在GHGIS中,数字地形分析主要 是用于坡度、坡向计算。
4. 三维模型分析: 地形等高线图虽然可以定量地描 述地面起伏变化,但在视觉感应和信息分析上尚有欠缺。 而这些关系在三维视图上可以更直观、形象、逼真地观 察到。
2.3.1 多源地学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2.3.2 地质灾害空间预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薄层灰岩、白云岩、泥 纹岩、玄武岩、火山集块岩、 等,巨-厚层碳酸盐岩,
环 岩性
灰岩,常与碎屑岩互 凝灰质砂、页岩等火山岩;石 坚硬块状变质岩:大理岩、石

层。
英片岩、角闪石片岩、千枚岩 英岩、蛇纹岩、片麻岩、混合

等变质岩
岩等

和 灾 害 预 测
坡体 基 结构 本
岩石强度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MPa) 结构类型 (α为坡角, β为岩层倾角)
扫描仪 数字化仪
图形数据库 属性数据库
输出
数据采集流程图
2.3.1 多源地学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图形文件
空间数据库
图层定义 图层编辑 查询检索 数据转换
分析
空间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
属性表定义 属性表编辑 查询检索 数据输出
2.3.1 多源地学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 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具有很强的空间分析功能,也是区别 于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显著特征之一。
1. 空间叠加分析
图层1 图层2
x1k
叠加
x2k
图层i
xik
Y f ( X1, X 2 , , X n )
2.3.1 多源地学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 空间分析
2. 数字高程模型分析: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对地理空间起伏连续变 化的数字表示形式,用来描述空间中第三维坐标—高程。
后缘累积变形量
>20cm
5—20cm
河流地质条件
常年冲刷
冲刷堆积交替
地表水体
降 一次最大降雨强度
雨 状
日降雨强度
况 月平均降雨强度
地震烈度
>250mm >200mm >400mm
>9
位于洪水位以下 150-250mm 100—200mm 300—400mm 9—6
地震的破坏程度 活动强度
人口密度(人/km2) 地下采矿采空率(%)

坡积物、残积物、冲积物;风 层;含盐(石膏、岩盐) 层、粉砂岩、砾岩等;中-厚 岩、闪长岩、辉长岩、橄榄岩

化碎裂岩;断层破碎岩
岩层;软弱层状粘土岩 层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 等;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工程岩组

为主,砂泥岩互层、泥 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等; 凝灰角砾岩等火成岩体。巨岩、泥质砂岩、页岩等; 具明显喷发旋回或间断的流 厚层中-粗石英砂岩、含砾砂岩
在GIS技术支撑下,建立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的空间和 属性数据库,对上述各基本控制因素和外在诱发因素进 行系统的采集和科学合理地管理,我们将之称为多源地 学信息管理系统。
2.3 我们的研究成果
2.3.1 多源地学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手工输入属性 、其它数据源
属性修改 属性库管理
属性分析 专业分析
查询操作 报表管理
块裂结构 滑面以下 轻度冲刷 局部位于洪水位以下
降 一次最大降雨强度
气候 雨 条件 状
日降雨强度

况 月平均降雨强度
地震烈度
响 地震 状况
地震的破坏程度

活动强度
>250mm >200mm >400mm
>9 全部倒塌
强烈
150-250mm 100—200mm 300—400mm
9—6 局部倒塌
中等
50-150mm 50—100mm 100—300mm
<100 <25
高度<10m
2.3.2 地质灾害空间预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2.3.2.4 评价指标的管理与分级
筛选 提取
评价指标 体系
管理 更新 维护
用户界面
系统管理界面
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方式
2.3.2 地质灾害空间预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2.3.2.5 评价指标的量化
1.专家经验法
1)工程地质岩组
2.1 地质灾害空间预测预警技术路线
研究 区工 程地 质环 境条 件
地层岩性 地形地貌 地质构造 坡体结构 植被条件 水文地质 变形情况 人类活动
……
指标体系
指 模型 标 量 化 规则
危 险 性 分 区

降 雨
象 预

2.2 地质灾害空间预测预警所应解决的 关键技术问题
1. 如何科学合理地采集与管理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信息?
近年来,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
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在国 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地质环境 司以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 部的大力支持下,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 院合作,在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信息系统开发方面 作了大量工作。本报告为其部分研究成 果。
报告提纲
1.概述 2.滑坡空间预测预警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3.滑坡时间预报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2.3.2.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1. 系统性和普适性原则 2. 规范性和可比性原则 3. 阶段性和精度适应性原则 4. 简明和可操作性原则 5. 应针对不同典型地区和不同灾种分别建立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