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之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谈谈叙事作品中怎样分析人物形象

谈谈叙事作品中怎样分析人物形象谈谈叙事作品中怎样分析人物形象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重正面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入手,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从肖像描写看性格。
俗话说,人如其面,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体现出来。
如《孔已己》中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这些肖像描写,活画出孔已己懒惰、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
从语言描写析性格。
言为心声,人物的言语可以透露其性格特征。
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对中举前的范进骂他: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后来,范进中了举,他又大加赞美: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胡屠户的语言显示了他前倨后恭、欺贫爱富的性格特点。
从行动描写品性格。
动作描写,也可显示人物思想性格。
如《范进中举》描写胡屠户接过范进给的两锭银子,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一边把拳头舒过来,假意推辞。
这样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他虚伪、贪钱的性格特点。
《孔已己》中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在酒客的讥笑声中,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活画出孔已己对酒客们的不屑和自己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
从心理描写知性格。
人物的心理描写,也可以折射出人物性格。
如《最后一课》描写小弗朗士,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记叙类文体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记叙类文体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1.2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特点和人物形象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二章:记叙文的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和认识2.2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定义与分类记叙文的时间顺序与空间布局记叙文的叙述方式与语言特点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实例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记叙文的理解第三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和分析人物形象的意识3.2 教学内容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人物形象与作者意图的联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认识第四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读人物形象的能力4.2 教学内容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人物形象的分析角度:性格特点、动机、发展变化等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联:冲突、矛盾、解决问题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五章:实战演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析方法与技巧,独立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5.2 教学内容选取一篇记叙文,让学生独立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析结果,讨论不同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分析的要点和方法5.3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交流讨论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析结果点评指导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分析的要点和方法第六章:案例分析一外貌描写与人物形象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外貌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关注细节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6.2 教学内容外貌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如何从外貌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描写与人物内心世界的关联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外貌描写的作用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外貌描写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七章:案例分析二语言描写与人物形象7.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含义和情感的能力7.2 教学内容语言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如何从语言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语言描写与人物关系和冲突的关联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语言描写的作用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语言描写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八章:案例分析三动作描写与人物形象8.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动作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观察和推断人物性格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动作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如何从动作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动作描写与人物动机和冲突的关联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动作描写的作用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动作描写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九章:案例分析四心理描写与人物形象9.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理解和推测人物内心世界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心理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如何从心理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描写与人物情感和动机的关系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描写的作用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心理描写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反思和评估自己分析能力的习惯10.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技巧评估自己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个人反思法:学生评估自己的分析能力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总结与反思心得第十一章:拓展阅读与分析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深化对人物形象分析的理解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并比较不同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11.2 教学内容推荐拓展阅读的记叙文材料比较不同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和特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不同手法表达人物性格和主题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分析角度案例分析法:学生分组分析不同的记叙文人物形象小组讨论法:学生之间分享阅读心得和比较分析第十二章:创作练习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创作练习实践人物形象的分析与塑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创作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的作品12.2 教学内容创作练习的要求和指导如何创作具有个性化人物形象的场景和对话评估和反馈学生的创作成果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作练习的注意事项和技巧个人创作法:学生独立进行人物形象创作小组评估法:学生之间互相评估和提供反馈第十三章:批判性思维与写作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与写作13.2 教学内容批判性思维在人物形象分析中的应用分析与评论的结构和组织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写作指导法:提供分析和评论的写作指导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第十四章:综合评估与展示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综合评估展示自己对人物形象分析的理解和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展示的能力14.2 教学内容综合评估的要求和标准学生展示准备:选择合适的记叙文进行深入分析展示技巧和呈现方式:口头报告、PPT等14.3 教学方法个人准备法:学生独立准备综合评估的展示内容展示法: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和PPT展示评估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估展示成果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课程的学习收获和个人成长培养学生对记叙文中人物形象分析的持续兴趣和热情1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展望未来学习和研究方向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课程的重要内容和收获个人反思法: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小组讨论法:学生之间分享心得和展望未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制了一个关于记叙类文体中人物形象分析的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记叙文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记叙文的基本元素。
2.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记叙文,感知人物形象,培养审美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3. 精选记叙文文本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教授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2. 阅读法:学生自主阅读精选文本,感知人物形象。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精选文本,感知人物形象。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4. 总结提升:讲解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5. 课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课后练习文本的人物形象。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内容1. 人物形象的内在因素分析:性格、动机、背景等2. 人物形象的外在特征描述:外貌、语言、动作等3. 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联:推动故事发展、体现主题等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内在因素和外在特征。
2. 比较法:比较不同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发现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联。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运用所学方法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八、教学步骤1.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内在因素和外在特征。
2. 比较讨论:比较不同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发现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联。
3. 写作练习: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创作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4. 分享评价:学生互相分享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5. 总结提升: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记叙文之人物形象分析【知识梳理+对点训练】-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解析版)

第09讲记叙文之人物形象分析【学习目标】1.掌握次要人物的作用。
2、灵活运用知识点去规范答题。
【互动探究】【知识精讲】把握人物形象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计试题,题型主要有:(1)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具体的评价(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解题思路:把握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环境烘托等等。
第一: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第二: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第三: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①抓肖像;②抓语言;③抓动作(所做的事);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间的关系。
(3)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形象的意义”如:《睡美人》:女主人公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她有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演技,能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通人物过形象的塑造,告诉人们要去发现、使用生活中的睡美人。
(4)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①直接表现:外貌、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
②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
(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常见命题方式:① 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
②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③ 试析某某人物的形象。
解题思路: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概括人物形象词语参考】褒义:☆外表:美丽、善良、优雅、纯洁、大方、典雅、高雅、贤惠、腼腆害羞、温柔体贴、精神饱满、精神抖擞、高大、魁梧、平凡☆待人:热情、热心助人、诚实、诚恳、真诚、忠诚、友好、宽宏大量、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平易近人、为人着想、关爱他人、宽厚、有爱心、善解人意、知恩图报☆品质:淳朴、质朴、朴素、踏实、勤劳、和蔼可亲、慈爱、诚实坦白、吃苦耐劳、老实、低调、谦逊、淡泊名利、不慕荣利、不求富贵、不攀权贵、不卑不亢、安贫乐道、与世无争☆修养:有教养、有礼貌、彬彬有礼、才貌双全、知书识礼、有品味、有内涵、有魅力、有激情、有感染力、志趣高洁☆个性:幼稚调皮、活泼可爱、好奇心强、聪明伶俐、风趣幽默、聪明好学、年轻有为、有个性、直率、率真、纯真、爽朗、表里如一、不做作、不虚夸☆处事:成熟稳重、安分守己、爱憎分明、执着、光明磊落、能屈能伸、正直、刚正不阿、临危不惧、从容、镇定、乐观豁达、小心谨慎、平和、处事洒脱、独立、雷厉风行、言行一致、能干、英明、果断、知错能改、睿智、英勇☆治学:认真、谦虚、严谨、有耐性、有恒心、见多识广、循循善诱、坚强、自强不息、乐观开朗、坚韧不拔☆才干:有毅力、考虑周全、足智多谋、有勇有谋、忠义、守信、信守承诺、有组织能力、有领导能力、处事周密、知人善任、老练、有策略、经验丰富、坚持不懈☆性情:有才华、有抱负、有雄心壮志、豪爽、不拘小节、灵敏、机警、有志气、大胆、富创造力、有拼搏精神、勇于冒险、自信、正义☆作风:无私奉献、默默奉献、有奉献精神、忘我工作、心系人民、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克己奉公、坚守岗位、深得民心、深受爱戴、有魄力、有领导才能、有主见、德高望重、善于分析、积极进取、公正、清正廉洁、经得起诱惑、以身作则、忠心耿耿、舍己为人、有原则、不屈不挠、实事求是、负责、可靠、爱国爱民、忧国忧民贬义:☆缺陷:固执己见、愚昧无知、盲目、患得患失、异想天开、疑神疑鬼、愚蠢、安于现状、慵懒、才疏学浅、无能☆意图:斤斤计较、唯利是图、好高骛远、野心勃勃、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追名逐利、爱面子、虚荣心强☆行径:殷勤、谄媚、见风使舵、狡猾多变、见异思迁、背信弃义、卑鄙、卑鄙无耻、龌龊、阴险、耍花招、耍小聪明、不择手段、贪小便宜、虚情假意、口蜜腹剑、吹毛求疵、挑剔、欺软怕硬、不守信用、言而无信、厚颜无耻、处心积虑、表里不一☆作风:损人利己、虚伪、阳奉阴违、欺压百姓、欺下媚上、蛮横、霸道、势力小人、以公谋私、假公济私、盲目跟风、贪污腐化、腐败、不得民心☆性情:多愁善感、悲观失意、郁郁寡欢、情绪多变、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心直口快、快言快语、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不善言辞、婆婆妈妈、自大、高傲、圆滑老练、软弱、任性☆外表:饱经风霜、苍老、落魄、衣衫褴褛、穷困潦倒、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飞扬跋扈、不可一世、气焰嚣张、卑微穷苦、盛气凌人☆恶习:凶恶、心狠手辣、诡计多端、好吃懒做、毒辣、狡猾、狡诈、无情、口是心非、世俗、市侩、邪恶、心胸狭窄、冷漠、苛刻、忘恩负义、傲慢无礼、贪婪☆做事:冒失、粗心大意、优柔寡断、循规蹈矩、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爱管闲事、胆小怕事、冲动【例题精讲】例 1.父亲的长笛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记叙文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下)

记叙文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下)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初二·人教·同步辅导版》2015年第32期■分析人物形象,除了要与人物的描写结合起来外,还可以有如下方法:1.借用环境烘托,明晰人物思想。
精要的环境描写,可以起到渲染文章氛围,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特别是为揭示人物的思想提供了一个诗意的背景。
在《台阶》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句中“高高的台阶”“摇来摇去”的“柳树枝”和父亲“专注的目光”叠加在一起,情景交融,呈现出丰富的内涵。
“高高的台阶”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专注的目光”中传达出父亲对地位的希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为此他耗尽了自己一生的时间。
这份执着真让人感动。
2.分析文章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往往是在情节发展中表现出来,又在情节中得到发展的。
一般来说,把握情节也就掌握了人物性格形成的过程,为分析人物形象提供了依据。
如《最后一课》,小弗郎士从一开始不爱学习到后来因为国难而变得爱好学习的故事情节的转变,一步步升华了其爱国的情感。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归根结底都要忠实于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要把自己的感情凌驾于文章之上。
要尽可能采取恰当的方法,提取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
■黄河岸边好师傅□尚书华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随一家企业赴西北作产品质量考察,车行驶到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离黄河壶口瀑布只有五六公里远的吕梁山,雨天路滑,汽车意外地溜出路面,顺坡滚出30多米,跌翻在一堆乱石上。
幸运的是,一车七人除一人受轻伤外,其余都安然无恙,可车却四脚朝天地躺在那儿动弹不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
天半黑时,路上来往的车辆并不少,可无论我们怎样拼命挥臂拦截,也没有一辆车停下来。
天色愈来愈晚,大家截车的信心开始动摇了。
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1

“6”琼珊几乎已是耳语。“越落越快了,三天前还有一百多片。又掉了!只剩五片了。” “五片?什么?” “叶子,等最后一片掉下来,我也就要去了。难道医生没有告诉你?” “哟,那条破叶子跟你的病有什么相干?不要说傻话了,医生今天早晨还说你就快好了,
猪八戒:好吃懒做,自私自利。
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
刺配沧州,押监他的两个差 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 用烫水让他洗脚,林冲选择忍耐 ,后来走到野猪林,任差人捆绑 。
林冲: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中考常见题型博览
1. 小说中的贝尔曼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 分)
2。小说中的“海子爷”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作家在进行文章或小说写作时所使 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 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 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 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 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 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 果,
语言描写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的事, 能算偷么?”(九下《孔乙己》)
运用了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用 说话来显示自己是读书人,与众不同,表现了 孔乙己自欺欺人、死要面子、迂腐可笑的性格。
孔乙己》一文写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 说的话:“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多乎哉? 不多也。”
分析人物形象

记叙文阅读——分析人物形象二、知识梳理:要想理解并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首先就要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般塑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1、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使之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
正面描写又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是指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打扮、姿态神情、说话腔调等外在特征来刻画人物。
它是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
好的肖像描写,不仅显示出人物的身份、职业、教养、爱好、经历和遭遇等,而且能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个性气质。
如鲁迅《故乡》中的对中年闰土形容憔悴的肖像描写,形象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痛苦、贫困生活。
语言行为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俗话说:“言为心声,行为意表”。
读者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的。
因而要揭示人物的精神、性格,就必须抓住人物有代表性的言行进行描写。
如《故乡》中刻画杨二嫂这个人物,除了极精彩的几笔肖像描写外,主要是写她的语言和行动,把一个高度典型化的小市民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情势而产生的所想所思的内心活动的描写。
好的心理描写可以揭示人物语言行动的思想基础,进一步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
如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中,多次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表现“我”对“车夫”的崇敬和“我”在车夫光明证直精神的感召下,勇于同自己灵魂深处的丑恶作斗争的自我解剖精神。
神态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脸部表情、神态的具体描写。
描写时一要注意使用一些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二要注意人物神态表情的变化。
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法很多,可由人物直接倾吐,即通过人物对话或内心独白来表现;也可以由用记叙性语言来描述;还可以用比较曲折的方式,如写梦境和幻觉等来反映。
写好人物的心理,关键是对人物的透彻的了解和深人的体察,仅凭一般观察是不够的。
2、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谈谈叙事作品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谈谈叙事作品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周忠文记叙文中的人物描述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露作品主题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述的方式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重正面描述,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正面描述,就是通过直接描述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入手,揭露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从肖像描述看性格。
俗语说,人如其面,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表现出来。
如《孔已己》中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连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这些肖像描述,活画出孔已己懒惰、死要体面的性格特点。
从语言描述析性格。
言为心声,人物的言语可以透露其性格特征。
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对中举前的范进骂他:“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后来,范进中了举,他又大加赞美:“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胡屠户的语言显示了他前倨后恭、欺贫爱富的性格特点。
从行动描述品性格。
动作描述,也可显示人物思想性格。
如《范进中举》描述胡屠户接过范进给的两锭银子,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牢牢的”,一边“把拳头舒过来”,假意推辞。
这样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他虚假、贪钱的性格特点。
《孔已己》中写孔乙己到酒店饮酒,在酒客的嘲笑声中,“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活画出孔已己对酒客们的不屑和自己死要体面的性格特征。
从心理描述知性格。
人物的心理描述,也可以折射出人物性格。
如《最后一课》描述小弗朗士,“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莫非这样就算了吗?我之前没有好勤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滑冰……想起这些,我何等后悔!我这些讲义,语法啦,历史啦,适才我还感觉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此刻都恍如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之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记叙文之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出题形式】
通过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补充知识点〗
1、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2、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手法
说明:小说中有关人物的描写还有环境等,其作用是为了突出人物描写心理,衬托人物的某种心情,烘托渲染气氛。
〖技巧〗
1、找人物性格特征的内容依据:包括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环境描写)
2、结合文中对人物称谓或有关人物的隐喻的事物,确定答题的用词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3、用清晰、准确、全面的语言写出分析结果
【习题训练】
例:《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我听过一个美国男孩拉凡·斯蒂恩讲的故事,他从父亲对一个贫苦孩子的尊重中,懂得了怎样做人。
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
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
这样,我们自然就学到了从商的技能。
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
在这期间,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有一天,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永远铭记在心。
那是在圣诞节前,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
这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
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
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
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
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爸爸下楼走到小男孩身边,望着他那微笑着的眼睛以及脸颊上深陷的两个漂亮酒窝,和蔼地问小男孩想买什么。
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节礼物。
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爸爸告诉他随便看、尽管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
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
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
币和两便士,折合计27美分。
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你的钱正好够。
”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
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
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只断了的鞋带。
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你看,拉凡·斯蒂恩从父亲对待贫苦小顾客的态度中,懂得了怎样尊重一个平凡的孩子。
为什么要赔钱把小飞机卖给那个小男孩?因为父亲知道小男孩是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父亲看重的不是赚钱,而是小男孩的爱心,因为大爱无价!
但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小飞机白送给小男孩,而是问他“你有多少钱”?因为父亲明白,小男孩更需要自尊,而不是施舍。
当男孩子展开手掌,数出比飞机价格低得多的27美分时,父亲却说“你的钱正好够”,这让男孩子产生了极大的成就感。
斯蒂恩在父亲的感染下,还学会了看人。
当这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刚刚走进商店时,斯蒂恩看到的是他破旧的衣服和乱七八糟的头发,但在父亲的影响下,斯蒂恩改变了他的眼光,当男孩走出商店时,他“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有的同学爱以貌取人,瞧不起普通劳动者,但你仔细想一想,如果没有建筑工人,我们住的房子哪儿来?没有种地的农民,我们吃的粮食哪
儿来?没有制衣的裁缝,我们穿的衣服哪儿来?没有环卫工人,我们周围干净的环境哪儿来?没有园林工人,我们城市的绿化哪儿来?
生存,离不开劳动,我们没有理由轻视普通的劳动者。
面对平凡,你要真诚地去爱,爱能使你自觉去尊重人,尊重劳动果实。
当你学会了尊重,你将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成为一个创造劳动价值的人。
1、文中所写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
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2、文章第2段对小男孩的外貌进行了出色的描写,试找出其中一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中父亲明知小男孩的钱不够买玩具飞机,但为啥说你的钱正好够?
4、认真阅读全文,说说在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中,我懂得了啥?
5、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喜欢的理由。
以下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答:时间是圣诞节不久,地点是爸爸小商店的玩具部,主要人物是小男孩和爸爸,起因是小男孩为弟弟挑选圣诞礼物,经过是小男孩看中一架玩具飞机,爸爸友好地接待了他,结果是小男孩花了27美分买了一架3.98美元的玩具飞机。
2.【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答:这句话写出了小男孩的家境贫穷,连像样的衣服也买不起,侧面衬托爸爸的善良,不轻视穷人的美好品质和对穷人的同情。
3.因为小男孩家境贫穷,而这架玩具飞机对他来说却有极大的意义,是自己挣钱给弟弟买礼物。
爸爸不愿让男孩失望,更不愿伤害他的自尊心,所以就说钱正好够。
4.答:我懂得了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以爱来包容他人。
5.答:我最喜欢文章中的爸爸,因为他善良有爱心,并没有轻视男孩,而是像大人一样接待他,用善意的谎言使小男孩完成送弟弟礼物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