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经系统地调节学案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研讨内容:【题型分类】一、二、三
要求:1.用时在5分钟之内。 2.组长负责宏观调控, 负责好结果反馈 3.做好展示、质疑的准备。
精彩展示(15min)
展示要求 1.尽量脱稿展示。 2.言语要规范,配合肢体语言。 3.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4.注重总结方法规律。 非展示同学: 注意聆听,积极思考质疑,及时记录。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细胞(神经元)
神经末梢 细胞体 树突 轴突 髓鞘
细胞核
突起
神经纤维
【预习检测】(答案)
1.否 2.C
是
是
是
是
否
[独学](3min) 要求:
1.结合教材独立完成【课内探究 】; 2.书写要认真、规范,以备讨论、 展示。
集智研讨
研讨内容:【课内探究】
要求:1.用时在5分钟之内。 2.组长负责宏观调控, 负责好结果反馈 3.做好展示、质疑的准备。
精彩展示(15min)
展示要求 1.尽量脱稿展示。 2.言语要规范,配合肢体语言。 3.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4.注重总结方法规律。 非展示同学: 注意聆听,积极思考质疑,及时记录。
1.兴奋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来传递。
轴突
线粒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 触
2.突触种类: 轴突—树突 轴突—胞体
集智研讨
研讨内容:【题型分类】四、五
要求:1.用时在5分钟之内。 2.组长负责宏观调控, 负责好结果反馈 3.做好展示、质疑的准备。
精彩展示(15min)
展示要求 1.尽量脱稿展示。 2.言语要规范,配合肢体语言。 3.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4.注重总结方法规律。 非展示同学: 注意聆听,积极思考质疑,及时记录。
学案4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

学案4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ⅡBCA学案主备人:邓宝媛审核人:常顺利使用人: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B案使用说明:①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以下内容。
②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
【预习学习目标】1.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预习学习内容】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熟记)(1)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神经元的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叫做,它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2)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
神经递质通过扩散通过,然后与(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结合,引发,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3)特点: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的中,只能由释放,然后作用于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的。
例如,从一个神经元的传到下一个人脑的高级功能神经元的或。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内的(、、)和脊柱椎管内的。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_____________受脑中相应的_______________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3. 人脑的高级功能:(1)位于人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
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学习和记忆:学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忆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必修3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 applelai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必修3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 applelai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知识梳理】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它由、、、和组成。
反射弧必须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2、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后,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二、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它的结构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三、兴奋的传导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通过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信号也叫。
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称为:受到刺激时,膜两侧发生电位变化称为。
3、神经纤维上:兴奋传递方向的特点是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由、和组成。
2、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的,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释放,然后作用于上,与它的结合,引起其兴奋或抑制。
神经递质的运输方式为整体来看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为:从信号变为信号,再转为信号。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各级中枢的功能: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和。
脑分为大脑,主要功能是;小脑,主要功能是,脑干,主要功能是,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1、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
如果S区受损,会得,症状是能,不能。
如果一个人能讲但听不懂,可能是区受损。
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学习是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记忆则是将获得的进行。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一个形状象的脑区有关。
长期记忆可能的建立有关。
●.水平测试过关基础题请填写下图中横线所指示的结构名称。
1.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 ) A .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 .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 .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 .以上说法都对2.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A .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B .邻近的未兴奋部分表现为膜内正电位、膜外负电位C .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D .兴奋部位的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3.神经冲动在体内传导的途径是A .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B .轴突→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突触C .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D .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4.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2-1-2学案: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请用规范字书写导学案,用普通话展示问题白城实验高中二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编制人刘丹编号B321-2审批人包科领导使用日期班级小组学生姓名评价课题: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兴奋的传递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异同,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2.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3.通过了解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感受机体的神奇和奥妙,更加热爱生命,通过了解学习和记忆的原理,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学习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区别;【难点预测】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18文字,完成并记忆下面内容,并画在书上)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状或状。
2.突触是由、、组成。
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和,它们含有大量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组合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1)下丘脑:。
【我的疑惑】(2)脑干:。
(3)大脑皮层:。
(4)小脑:。
(5)脊髓:。
三.人脑的高级功能1.高级神经中枢:__________,大约有140亿个神经元。
大脑皮层中的言语区包括:______ (写),V区(___),S区(___),H区(听)。
2.大脑皮层功能:可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一般来说,脊髓的_____________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
【预习检测】1.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2.可以与突触小体共同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 )①同一神经元的树突②其他神经元的树突③同一神经元的细胞体④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⑤骨骼肌细胞⑥心肌细胞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⑥3.(1)下丘脑——有________中枢、________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第2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生命活动调节的第一节,因此在教材中占据了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地位。
但是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不直观,学生不易理解。
因此要借助多媒体的辅助,观看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到,及突触间的传递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能力目标:能设计关于神经传导方向的实验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用过神经的调节,来体会生命活动调节的准确性,及复杂性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水平有差距,且本节课内容抽象,特别是兴奋的产生、传导过程,很难理解,最好借助多媒体,动画展示兴奋产生、传导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
五、教学方法1.多媒体动画展示。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把握神经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构成、突触、突触小体等基本概念;初步理解兴奋的产生、传导过程。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多媒体教师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利用教材P16[问题探讨]导入新课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然后展示探究的问题,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教师设置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⑴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⑵什么是反射?你能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实例吗?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到了疼痛,这属于反射吗?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会收缩,这属于反射吗?⑶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初中我们学习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你能回顾一下这两个反射的反射弧吗?(示图或投影让学生分析)⑷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由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枢呢?⑸如果有一只脊蛙,从脊髓的一侧剥离出了一根神经,你如何通过实验来判断它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⑹反射弧各部分的结构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神经元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间有什么样的关系?⑺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多少个神经元?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怎样联结的?教师归纳和总结之。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学历案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2章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学习目标】班级姓名1.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科学思维)2.通过对神经系统分级调节和语言活动的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生命观念)预学案(自主学习)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研究表明,躯体的运动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的调节。
2.大脑的特点①大脑的表面覆盖着主要由构成的薄层结构——。
②人的大脑有着丰富的,这使得大脑在有限体积的颅腔内,可以具有更大的。
③大脑通过与脊髓相连,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传到脊髓。
3.大脑躯体运动区的特点: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而且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的。
4.躯体运动的调节①躯体的运动受等的共同调控,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是最高级中枢,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②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就这样,机体的运动在大脑皮层以及其他中枢的调节下,变得更加。
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排尿不仅受到的控制,也受到的调控。
①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支配的: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
②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
2.不只是膀胱,其他内脏的活动也受到的分级调节。
3.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导学案(疑难点拨)探究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根据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两种亲身经历,回答下列问题:①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时,会发生缩手反射。
②化验取指血时,针刺手指时手却不缩回。
(1)请写出①和②活动的反射弧。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3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学案3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ⅠBCA学案主备人:邓宝媛审核人:常顺利使用人: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B案使用说明:①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以下内容。
②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
【预习学习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预习学习内容】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熟记)(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
(2)反射的概念:指在_________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它是神经调节的__________,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
(3)反射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反射弧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兴奋:是指______或______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_________状态变为_________ 状态的过程。
(5)反射的过程:______的兴奋沿着________向________传导;______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_____和_____;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一定的________到达______;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方式: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______也叫________。
(2)在未收到刺激时,_________处于静息状态,这时,由于细胞膜内外特异的电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称之为______电位;当受到刺激后,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发生变化,表现为________,兴奋与未兴奋部位由于存在了______,从而形成了_________。
★思考问题:理解并区别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中枢神经、神经节、神经中枢概念。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预习)知识梳理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1)基本方式:___________。
它是指在_______________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作出的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构基础:___________。
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五部分。
注意:反射活动需要经过___________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向弧中_________________,反射就不能完成。
思考: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___。
简要描述其结构和功能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______________后,由__________状态变为______________状态的过程。
兴奋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①特点:______向传递(与膜_______传递方向一致)②过程: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______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与未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形成__________。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①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特点:______向传递(递质只能由_________释放,再作用于后膜)③传导与传递的比较: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__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传导可以是________向的。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_______从上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且只能是______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思考与讨论1.一个神经元细胞包括哪些部分?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归纳总结: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它是指在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环境变化作出的性应答。
2.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
神经元的功能: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的种类:、知识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动作电位)3.特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双向/单向)的,生理完整性,具有相对不疲劳性。
思考: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知识点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思考与讨论:1、什么是突触小体?突触的结构包括几部分?2、如何传递兴奋?1.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双向/单向)的,即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
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触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膜。
思考: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知识点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各级中枢及其主要功能:知识点五、人脑的高级功能1.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这些功能与大脑皮层某些特定的区域有关,这些区域称为。
2.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讲话。
【课堂练习】1.右图为反射弧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以上说法都对2.神经纤维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细胞膜外电位分别是()A.正外负、负外正B.负外正、正外负C.负外正、负外正D.正外负、正外负3.神经冲动在细胞间的传递途径是()①突触小泡②突触前膜③突触间隙④突触后膜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4.止痛药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其作用部位()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6.递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为()A.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突触小泡→突触后膜→突触间隙C.突触小泡→突触后膜→突触前膜D.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7.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时,电流的流动方向是()A.膜外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膜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C.膜外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D.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8.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只能单向传递9.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A.神经节B.周围神经系统C.脑和脊髓D.身体各处10、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11.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填序号)(1)反射弧是由[ ] __________、[ ] __________、③神经中枢、[ ] __________和[ ] __________组成。
(2)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
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__________,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__________,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来传递的,该部位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__________向的。
1.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准确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3.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4.在人体,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9.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负外正”B.兴奋部位的电流在膜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11.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15.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
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
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中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2)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图中______点可发生兴奋;(3)若刺激d点,图中_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4)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_____________个。
(5)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_____________。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代表传出神经B.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C.M代表效应器D.S代表感受器(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3)在③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化学递质是______________。
(4)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_____;刺激Ⅲ处,肌肉______。
(5)在离肌肉5毫米的工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50毫米的Ⅱ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____毫米/毫秒。
17.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请回答:(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电位。
装置B 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电位。
(2)当神经受到适当剌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____性发生变化,_____离子大量流向膜____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示中的_____段。
(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剌激后,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下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图中纵轴表示膜电位,横轴表示钠离子浓度对数值)18.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下实验。
G 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静息时,神经纤维摸外的电位状况是________ _____。
(2)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如图),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b=bd),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电流计是否偏转?__________________。
(3)另取一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置于纯氮环境中,数小时后仍可完成兴奋的传导,然后才逐渐丧失兴奋性和传导性。
恢复氧供应,兴奋性和传导性则立即恢复。
上述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分)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邻近的两对脊神经根(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个背根的背根和一个腹根,见右图)。
分别电刺激每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
然后进行下列实验:甲:在第一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蛙后肢不能发生反应。
乙:在第二对脊神经根的腹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
试分析回答:(1)根据实验甲判断背根的功能是①。
因为②。
(2)根据实验乙判断腹根的功能是①。
因为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