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一轮复习学案word精品
《神经调节》复习学案设计

( 福建省平和县 山格 中心小学高石示学校 , 福建
平和
33 0 ) 6 7 3
摘要 : 本文以营造快 乐的学 习氛围, 学生以积极 、 使 主动 、 愉悦的状 态学好课 堂教 学 内容 为教 学 目标。让学生 认识与风有关的一些生活现 象, 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 了解风给人们生活带 来的影响 ; 体会风的积极与
幼儿联 系生活 经验 , 分析 问题 , 讨论 交流 , 将讲述 内容 建立 在原有经验基础上 , 幼儿有话 可说。亮点三 : 使 幼
孩子猜一猜小狐狸会 给小猴 出什 么点子 ,然后设 置悬 疑, 帮助其他 小动物 出点子 , 次引 申到生活 , 渐 帮吴 园 长出“ 金点子” 解决 垃圾 问题 。总体来看 , 这节课有以下 几个亮点 : 亮点一 : 创设 了尽情讲述 的氛 围。 老师 注重为幼儿
典例分析 :
- -
十 — 一— 一- ・ +一一— 一*— 一+ 一+ + 一+ _ ・
”+
” +Biblioteka 一— -+ +一一- - —+ +一一 一”+
-
教后反思 :纲要 》 《 中指 出:要创设 一个 自由 、 “ 宽松 的语 言交往环境 , 鼓励幼儿大胆 、 清楚地表达 自己的想 法和感受 , 尝试描 述简单 的过程 , 发展幼儿语言表 达能 力和思维能力 。”在这节课 活动中 ,我创设 了教学情
A 眼一传入神 经一脊髓一传 出神经一肌 肉 . B眼一传入神经一大脑一传 出神经一 肌肉 . C皮肤一传人神经一 脊髓一 传出神经一肌 肉 . D皮肤一传人 神经一 大脑一传 出神经一肌 肉 .
2下列器官 , . 既是感受器 又是效应器 的是 () A 唾液腺B角膜C韧带D膀胱 . . .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神经调节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2018·浙江 4 月选考)下列关于人体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后伸肌也会收缩B.刺激传入神经,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会兴奋C.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的细胞体位于脊髓中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也能发生膝反射1. 以概念图形式总结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脑、脊髓、大脑、脑干、小脑下丘脑、脑神经、脊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躯体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关系植物人不能支配躯体运动,但却有呼吸、有心跳,请分析他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哪些部位受到损伤,哪些部位未受损?2. 自主神经系统的的组成及其作用特点是什么?并进行举例。
(不定项) 当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时,旁边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此时,你可能撒腿就跑,也可能原地不动冷静地应对。
当你确认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会慢慢恢复。
上述反应过程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正确的是 ( )A.疾跑等躲避动作依赖骨骼肌的运动,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B.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开,是因为躯体运动神经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C.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D.心脏等内脏器官的活动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241.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有哪两大类?分别有什么功能?2.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有些神经元的轴突很长,而且树突很多,这有什么意义呢?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其轴突或长的树突组成神经纤维C.神经元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两部分,它在神经组织中大量存在D.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填写下图神经元的结构组成,思考一个反射弧组成有几部分,分别是什么?一个反射弧至少包含几个神经元?3. 什么是兴奋?兴奋可以沿着什么传导?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数字1~5 代表反射弧的五部分。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专题3神经调节学案

专题3:神经调节班级姓名学号【夯实基础】1理清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 。
(2) 反射需要经过__________ 的反射弧。
刺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也可以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 感觉的产生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4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判断首先看该反射活动是不是"先天具有”的,若是,则为 ________________ ;若不是,则为______ C 其次看该反射活动是否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若需要,则为 _________________ ;若不需要(如由脑干、脊髓等参与),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把握兴奋产生的机制与特点(1) ab段,神经细胞静息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 ,主要是由_________ 导致的。
(2) bc段,神经细胞受刺激时(b点),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的电位出现反转,表现为_________ , 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 。
(3) cd段,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
⑷d点以后,恢复为静息电位。
3. 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 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传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 ___________ ,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__________ 。
4•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突触前膜T T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一般是上一个神经元_______ 末梢的膜,突触后膜一般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 膜或______ 膜。
单向传递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神经调节一轮复习学案

高三生物学案第九周(10.27—11.1)第二课时神经调节(上)初稿:召霞定稿:董波审稿:艳霞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主任【学习目标】1.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重点难点】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知识梳理】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环境变化作出的,具有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后,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2.兴奋的产生(1)静息电位: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形成细胞膜的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膜形成的动作电位。
(3)静息电位的恢复:动作电位产生后,通过钠、钾泵,细胞,再恢复到静息电位。
3.兴奋的传导形式和方向(1)传导形式:,也称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2)传导方向:由到未兴奋部位。
(3)传导特点:,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重难点讲解】考点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调节方式1.神经元的组成与功能(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 (神经冲动),传导兴奋。
2.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是指在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规律总结】(1)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2)一个反射弧组成的神经元越多,形成的突触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就越长。
(3)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效应。
(4)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5)反射弧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6)反射弧完整,还需有适宜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神经调节 学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神经调节学案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1.神经元(1)神经元的结构(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2.反射(1)类型:依据有无大脑皮层参与,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如看见山楂流唾液)和非条件反射(如吃到山楂流唾液)。
(2)结构基础:反射弧。
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后,下列操作不会使该反射消退的是?①仅灯光刺激②声音刺激+食物③仅食物④灯光刺激+食物提示④3.反射弧教材VS高考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1)人体神经调节能直接消灭病原体(2018·天津卷,1D)()(2)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2018·江苏卷,20D)()(3)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2017·全国卷Ⅱ,5B)()(4)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2012·重庆,5C)() 提示(1)×消灭病原体应依靠免疫调节。
(2)×除该方式外,某些神经细胞还可通过合成和分泌激素发挥调节作用。
(3)×膝跳反射的直接控制中枢在脊髓,不是大脑皮层。
(4)×产生“感觉”并非应答式的反射活动。
2.教材·拓展·拾遗(教材P17“思考与讨论”改编)(1)剖析“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
提示①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②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③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能否由一个神经元构成?提示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后角)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前角)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神经调节(高三一轮复习)

④比较兴奋传导方向和局部电流方向:
调节基本方②式是记忆。 是将获得的经验进
(1)静息电位的形成
在膜内,兴行奋传贮导方存向与和局部再电流现方向的相同过。 程。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神经递质作用效果有两种:兴奋或抑制。
(3)神经冲动的传导:如下图所示
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 负,K+通道开放;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 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 de段——静息电位。
5.(山东) 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
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
描述错误的是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 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
7.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过程。 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 )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C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 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 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 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 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 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 膜内
6.用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测得的膜
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D
A.图乙显示的是膜内电位 B.钠离子大量内流是发生在cd段 C.a至b段为动作电位 D.将图甲中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
2023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神经调节 学案

第25讲神经调节课标要求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阐明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简述人脑的高级功能;活动:观看反射过程的动画,分析反射弧的组成;活动:通过资料分析神经系统受损对人体运动等行为的影响,探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基本方式必备知识整合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答案见图中答案见图中提醒①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
②自主神经系统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并不完全自主。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①结构答案见图中②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提醒区分神经纤维、神经和神经末梢1)神经纤维: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2)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
3)神经末梢: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2)神经胶质细胞①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②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③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3.反射与反射弧答案见图中4.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项目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概念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神经联系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一般不消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会消退、需强化适应意义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举例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吸吮反射、排尿反射等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听见铃声进教室等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应不断用非条件反射刺激强化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失教材基础诊断1. 大脑表面光滑,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选必1 P17图2-1)( × )2. 脑干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通过神经调节一轮复习学案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 。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2、什么是反射?反射有哪两类?在 的参与下,人或动物对 ﻩ 作出的 应答。
举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3、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构成? 包括 (起感受作用)、 (把兴奋向中枢传递)、 (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把兴奋传递出去)、 (由运动神经末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先天的通过学习而建立,后天的 具体事物直接刺激引起的反应信号刺激引起的反应 不经过大脑皮层一般经过大脑皮层 神经联系是终生的、固定的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可消退 数量有限数量无限 是生存的根本保证扩大适应环境的能力梢及与其相连的肌肉或腺体所组成)五个部分组成。
4.反射的条件(1)反射弧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2)反射弧完整,还需有适宜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判断①反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错。
反射是有神经系统的生物具备的特征,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具备,故不能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
②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错。
除传入神经受损伤不能产生感觉外,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受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而无运动功能,则反射弧的任一环节受损伤都不能产生。
③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就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错。
效应器指运动神经朱梢和相应的肌肉或腺体。
【典例1】►(经典易错题)反射的形成如下图所示(①→②→③→④→⑤)。
讨论:(1)如果将②处传入神经剪断(或阻断),分别刺激断口的外周段和向中段,能否引起⑤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解剖针破坏③脊髓灰质(神经中枢),分别用有效刺激(正常情况下足以引起兴奋)刺激①处和④处,能否引起⑤发生相应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1)(2)可知,正常生理状态下欲完成反射必须有完整的________;②处神经具有________功能;④处神经具有________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学案第九周(10.27 —11.1 )第二课时神经调节(上)初稿:刘召霞定稿:董波审稿:陈艳霞教研组长_______________ 年级主任 _______________ 教务主任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重点难点】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知识梳理】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 。
2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 _______________ 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
3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功能:对刺诞作出应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由_状态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态的过程。
2 .兴奋的产生Q有通透性,造成,形成细胞膜(1)静息电位: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的静息电位。
⑵动作电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膜形成的动作电位。
⑶静息电位的恢复:动作电位产生后,通过钠、钾泵,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恢复到静息电位。
3 .兴奋的传导形式和方向(1) 传导形式: _______________ ,也称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2) 传导方向:由 ______________ 到未兴奋部位。
⑶传导特点:_________ ,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重难点讲解】考点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调节方式1.神经元的组成与功能(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__________________ ( __ 神经冲动),传导兴奋。
2 •反射与反射弧(1) 反射:是指在 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反射弧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传出效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九的一部分将兴奋市神经中枢传至效应黠只有感觉尢效应效应器对内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规i卩件淸动只有感觉无效歳和它所支E的或相互反射弧中任何*个环怖中断号反射都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呱结构的【规律总结】(1) 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2) —个反射弧组成的神经元越多,形成的突触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就越长。
(3) 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效应。
⑷ 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5) 反射弧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6) 反射弧完整,还需有适宜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7) 刺激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而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3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
具体判断方法如下:A.感受器传入神经C.神经节D■突触E •传出神经F撤应器(2) 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脊髓灰质粗大的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⑶ 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一<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一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4) 实验判断法:剪断或麻醉神经后,刺激外围段(远离中枢的位置),效应器有反应, 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效应器无反应,证明是传出神经;刺激外围段效应器无反应,刺激向中段效应器有反应,则证明为传入神经。
【规律总结】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具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二者联系:①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条件刺激②非条件反射可转化为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强化考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冲动的产生:兴奋是以动作电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这种电信号也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受刺激时能出现动作电位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只有组织产生了动作电位,才能说组织产生了兴奋。
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都可产生兴奋。
2 •传导形式: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3 •兴奋的产生及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 + 4- + + + 4-+ + + ++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形诚原悶:细胞膜对NX 通透性增加,gg 蠶:外正内T 鵲w-过程:局部电流峻未兴奋部位亡电位变化L 结采z 已兴奋部位恢蚁煤来的静息电位状态4 •神经冲动的传导特点分析(1) _______________ :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如下图)+ + + + + + +匚丰昇n 二+ +4-+ + + +4 ------------------------------------ 4- 4- + + + + +— _______ ir I ___ —未兴奋区 兴奋区 未兴奋区① 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② 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生理完整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是神经纤维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_的。
如果神经纤维在切断、机械压力、冷冻、电击和化学药品等因素作用下,使其 结构和局部功能改变,都会中断冲动的传导。
(3) 绝缘性:一条神经内虽然包含许多条神经纤维,但是它们各自传导本身的冲动,而 不波及邻近的神经纤维,这就叫绝缘性。
正因为神经纤维具有这种特性,使许多神 经纤维可以同时传导而互不干扰,从而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确性。
(4) 相对不疲劳性:与肌肉组织比较,神经纤维相对不容易疲劳。
神经纤维能够不断地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对于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5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电流方向分析形成原因:细胞内IC 浓度爲于细胞外, 庖位表现:刺 激*兴奋吋 动作电 位:+ + ++ * + ++ —静息吋 静息电 佼: + + + + + 七^二兴奋传导 (局部电流}(1)静息状态(如图所示,其中B测的是静息电位)① 电位都在膜外,电流计指针 ______________ 偏转。
② 电极分别在膜内、外,电流计指针向电极置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转。
③ 电极都在膜内,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2)刺激神经纤维(如图所示). ——①——① 刺激a 点,b 点先兴奋(内正外负),电流计指针向左侧偏转; b 点恢复静息电位(内负外正),但兴奋未传到d 点,指针归零;d 点兴奋(内正外负),电流计指针向右侧偏转;d 点恢复静息电位,指针归零。
电流计指针总共发 的偏转。
② 刺激c 点(be = cd) , b 点和d 点同时兴奋,又同时恢复静 息电位,所以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6 •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1) 曲线表示膜内外膜电位的变化情况。
(2) a 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通道开放使“外流。
(3) b 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 Na *通道开放使Na''扪毅+内流。
(4) bc 段: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Na *通道继续开放。
⑸cd 段:静息电位恢复,K *通道开放使K *外流。
(6)de 段:静息电位恢复后, Na — K 泵活动加强,排Na *吸K *,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初静息水平。
O电位差亍V【典型例题】1关于细内外K: Na*和C「的叙述,错误的是()A. 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 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 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 Na*和C「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2•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 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 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 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3. 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 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课下作业】练习案【课后反思】高三生物学案第九周(10.27 —11.1 )第二课时考点专项训练20初稿:刘召霞定稿:董波审稿:陈艳霞教研组长____________ 年级主任_______________ 教务主任 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 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 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2.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一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一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 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 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3.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 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 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 这一过程中有“电一化学一电”信号的转化4. 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如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B. 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C. 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D. 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5.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A、B、C D 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 当①受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 ③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 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②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6. 某哺乳动物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内、外K*浓度分别是140 mmoL/L和5 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