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Z0002007

合集下载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为了做好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气瓶、电梯、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以下简称特种设备),现根据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国家、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规程”、“规定”,结合集团公司的具体情况,现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一.设备选型。

1.设备选型时要选用结构及配套设施合理、设备先进、性能良好的节能产品,在允许的条件下还应考虑设备统一、配件及辅机的互换性。

2.所选用的设备规格要符号现场实际需要、匹配合理,确保设备安全经济,合理运行。

二.设备购置1.选购特种设备时,其生产制造厂必须持有省级及以上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制造许可证”,且所购置的特种设备要与“制造许可证”所允许的范围相适应。

2.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等文件。

3.在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工程招标时,应有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参加。

三.审批手续1.对新增加或更新改造锅炉的单位,当锅炉选型后,应首先办理增容手续,由使用单位写出申请报集团公司审查签章后,再报当地,地(市)级政府节能部门审批,方可组织购置。

2.集团公司内部相互调剂使用的锅炉,必须是非淘汰产品,由调入单位写出申请报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审查签章后,再报当地,地(市)级政府节能部门审批,方可组织实施。

3.特种设备在安装、移装、大修、改造之前必须填报“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通知书”并附有施工单位资质证件、施工技术方案和其他相关技术资料等,经集团公司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安监局)审查签章后,再将其上述资料告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特种设备安装、移装、大修、改造、化学清洗,必须由持证单位进行施工,所持证件的级别要与其设备规格相适应。

四.管理职责及使用登记各使用单位要设立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并熟知各类特种设备的相关“规程”、“规定”等技术标准,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编制各类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事故预案,建立设备技术挡案,及时安排特种设备的检验计划,了解设备的使用状况,督促其设备隐患的整改,定期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Z—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Z—

T S 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 S G Z—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 S G Z8001—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20**年**月**日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ExaminationRulesforSpecialEquipmentNondestructiveTestingInspectors(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能力要求(2)第三章取证(3)第四章换证(4)第五章考试机构(5)第六章监督管理(5)第七章附则(6)附件A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资格申请表(7)附件B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试样) (8)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是指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适用范围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无损检测人员)》(以下简称《检测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检测工作。

第三条本规则规定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检测(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渗透检测(PT)、声发射检测(AE)、涡流检测(ECT)、漏磁检测(MFL)。

无损检测人员级别,分为Ⅰ级(初级)、Ⅱ级(中级)和Ⅲ级(高级)。

各种无损检测方法、项目和级别(以下统称项目)的划分见表1。

表1无损检测方法、项目和级别第四条《检测人员证》有效期为4年(证书有效期的截止日期不超过申请人65周岁)。

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办理换证。

第五条申请Ⅰ级和Ⅱ级射线胶片照相检测(RT)、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渗透检测(PT)《检测人员证》的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发证机关)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由省级发证机关批准颁发《检测人员证》;申请其它级别和项目的申请人,应当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级发证机关)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由国家级发证机关批准颁发《检测人员证》。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Z00042007 .doc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Z00042007 .doc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Z0004-2007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
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Basic Requirements for Special Equipment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n Manufacture,Installation,Alteration and Repair
对于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允许分包的项目、内容,当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进行分包时,应当制定分包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包括资格认可、评价、活动的监督、记录、报告的审查确认等要求。
第七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定期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管理评审,并且做好评审记录。
第八条质量保证体系发生变化时,应质量保证手册进行再版。
第三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结合许可项目特性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原则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且得到有效地实施: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应标准;
(二)能够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实施有效控制;
(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四)质量保证体系组织能够独立行使职责;
(2)文件的编制、会签、审批、标识、发放、修改、回收、其中外来文件控制还应当有收集、购买、接收等规定;
(3)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的相关部门、人员及场所使用的受控文件为有效版本的规定;
(4)文件的保管方式、保管设施、保存期限及其销毁的规定。
3.2记录控制
记录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如下:
(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形成的记录的填写、确认、收集、归档、贮存等;
2.1质量保证手册
(1)术语和缩写;
(2)体系的适用范围;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Q0002-2007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Q0002-2007
第二十五条制造、施工(以下统称生产)单位必须保证选用材料的质量,有相应的质量证明书,并且建立材料入库验收、保管和使用管理制度。
第四章
第二十六条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应当具有满足安全使用的强度、刚性和稳定性,应当符合GB/T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
第二十七条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制造、检查、运输、安装和维护等的方便和可能性。露天工作的结构,必须避免积水。
第四十条司机室和工作通道的门必须设有电气连锁保护装置,当任何一个门开启时,起重机所有机构应当不能工作。
第四十一条电磁起重机的起重电磁铁应当由专用供电电路供电。电磁起重机工作
时因失电,其吊运的物品坠落可能造成危害时,必须能保证电磁吸盘的供电。
第四十二条大车运行机构应当设置限位器(柔性组合式悬挂起重机除外)和缓冲器以及止挡装置。小车运行机构应当设置限位器(电动单梁起重机、电动悬挂起重机和柔性组合式悬挂起重机除外)、缓冲器以及其止挡装置。
第三十七条起重机必须设置紧急停止开关,其位置便于司机操作。
第三十八条起重机必须设置失压保护、过压保护、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笼型电动机驱动的机构例外)和零位保护等电气保护装置。
第三十九条用可控硅定子调压、涡流制动器、能耗制动器、可控硅供电、直流机组供电调速以及其他由于调速可能造成超速的起升机构和20t以上由于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必须具有超速保护。
第十条起重机的安装、改造、维修(以下简称施工)单位必须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许可,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必须对每个施工工程编制施工方案。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起重机施工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告知后方可施工。
第十三条起重机的基础和轨道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并且验收合格。

TSGZ电梯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介绍

TSGZ电梯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介绍
没有关系
(2) 二种认证甚至与ASME、PED认证可否“二合 一”、“三合一”?
没有操作的可能性
(3)可以借鉴ISO9000标准的管理思想、理论、原 则、方法,有些程序文件、记录报告可对比兼 容其共性部分。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Z0004-2007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 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七)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范、系统、齐全;
(八)满足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的规定。
第三条是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 基本原则
有八项
(1)符合法规要求 (2)对安全性能能够有效控制 (3)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符合实际 (4)质量保证体系组织能够独立行使职责 (5)责任人员职责、权限、工作接口明确 (6)设置合理、齐全 (7)体系文件规范、系统、齐全 (8)满足许可制度要求 前提:结合许可项目特性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应标准;
(二)能够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实施有效控制;
(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四)质量保证体系组织能够独立行使职责。
(五)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质量控制 系统责任人员)职责、权限及各质量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口明 确;
(六)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设置合理,质量控制系统、控制 环节、控制点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记录齐全;
机构、过程、程序和资源的描述)重点是各控制要素的 基本要求,是生产单位质量保证活动遵循的“法律”, 引出程序性文件;
(2)程序性文件
支持性文件,是规定各要素如何控制与实施的程序
性文件。
(3)作业(工艺)文件
指导某个具体过程的操作性文件(技术性细节的可操 作性文件)。
(4)质量记录
工作见证,质量记录表格用于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 记录(用于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和产品质量的证实)。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R0002007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R0002007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R0003-2007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imple Pressure Vessels Safety and Technical Regu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7年1月24日前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于2005年3月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特检中心)下达了《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起草任务书。

特检中心于2005年5月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起草组,并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提出了《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编制原则,重点内容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

2005年10月起草组在浙江召开了第二次起草组工作会议,经讨论修改,形成了《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征求意见稿。

2005年11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05]65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根据征求的意见,起草组修改后形成送审稿。

2006年4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

2006年8月,该规程由特种设备局原则通过,并向WTO/TBT成员国通报评议。

2007年1月,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规程编写过程中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适用于结构、材料、工况简单的压力容器,充分体现了简单压力容器设计制造经济、使用管理与检验简化等特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简单压力容器的经济性与安全性的高度统一。

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有:浙江大学郑津洋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张建荣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寿比南、杨国义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赵洪彪、贾国栋浙江省特种设备检测中心马夏康浙江省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叶未名本规程在指定过程中,还得到浙江新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浙江鑫磊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市富芳压缩机有限公司、台州市中威空压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为规程的制定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和相关信息。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6001—2007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6001—2007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年月日前言年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提出考核大纲起草意向,并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特检中心)下达了起草任务书。

年月,中国特检中心按照任务书的要求组织成立起草组。

年月,中国特检中心向特种设备局上报了考核大纲的征求意见稿。

年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专家及公民的意见。

年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

年月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考核大纲明确了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的基本要求,包括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安全知识、法规知识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等要求,为规范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考核工作提供了依据。

本考核大纲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处金启华黄春华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处罗向平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局蒋建华上海劳动人力资源技术培训中心薛学良上海电梯技术培训中心陶馀衎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处刘新华张磊上海三菱电梯安装公司包国荣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何崇华北京市市政房管公司周瑞军目录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附件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理论知识…………………………………()附件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实际操作技能……………………………()附件电梯司机理论知识……………………………………………()附件电梯司机实际操作技能………………………………………()附件电梯安装维修人员理论知识…………………………………()附件电梯安装维修人员实际操作技能……………………………()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第一条为了规范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考核工作,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等规定,制定本大纲。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目录)1、TSG Z0001-200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程序导则2、TSG G7001-2004 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3、TSG R7001-2004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4、TSG S7001-2004 客运拖牵索道安装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5、TSG G3001-2004 锅炉安装改造单位监督管理规则6、TSG G1001-2004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7、TSG R0001-2004 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8、TSG Z7001-200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9、TSG Z7002-200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细则10、TSG Z7003-200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1、TSG R5001-2005 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12、TSG Z6001-2005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13、TSG S7002-2005 客运缆车安装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14、TSG S7003-2005 客运索道型式试验规则15、TSG S7004-2005 客运拖牵索道型式试验细则16、TSG Z0003-2005 特种设备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大纲17、TSG ZF002-2005 安全阀维修人员考核大纲18、TSG R0002-2005 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TSG S7005-2005 客运索道部件型式试验细则20、TSG D7001-2005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埋弧焊钢管与聚乙烯管)21、TSG G6001-2006 锅炉安全管理人员考核大纲22、TSG R6002-2006 医用氧舱维护管理人员考核大纲23、TSG R6003-2006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带压密封作业人员考核大纲24、TSG R6004-2006 气瓶充装人员考核大纲25、TSG D6001-2006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26、TSG R3001-2006 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27、TSG R1003-2006 气瓶设计文件鉴定规则28、TSG R4001-2006 气瓶充装许可规则29、TSG Q7001-2006 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规则30、TSG D2001-2006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31、TSG D2002-2006 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规则32、TSG Q7004-2006 塔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33、TSG Q7011-2006 旋臂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34、TSG Q7013-2006 机械式停车设备型式试验细则35、TSG ZF001-2006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6、TSG D7002-2006 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37、TSG R0003-2007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8、TSG Q7006-2007 铁路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39、TSG Q7008-2007 升降机型式试验细则40、TSG Q7009-2007 缆索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41、TSG Q7010-2007 桅杆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42、TSG Z0004-2007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43、TSG Z0005-2007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2008 最新规范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44、TSG G6003-2008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考核大纲45、TSG Q7005-2008流动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46、TSG Q7012-2008轻小型起重设备型式试验细则47、TSG 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48、TSG R6001-2008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49、TSG ZB001-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50、TSG ZB002-2008燃油(气)燃烧器型式试验规则51、TSG Q0002-2008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52、TSG Q7014-2008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细则53、TSG S6001-2008客运索道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54、TSG S1001-2008客运索道设计文件鉴定规则55、TSG Y6001-2008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最多只能兼任两个管理职责不相关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
第五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编制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包括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作业(工艺)文件和记录等。质量保证手册
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批准、颁布。
第六条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见附件。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07年8月8日
前 言
2006年4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特检中心)下达起草任务。。中国特检中心组织成立了起草组,在总结了近几年特种设备许可鉴定评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草案。2006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起草工作会议,对草案进行了研讨,形成征求意见稿。2006年12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06〕69号文征求基层、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瓶同时提交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社会征求到的意见及安全技术委员会专家的审议意见,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报批稿。2007年8月8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质量方针和目标应当经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代理人)批准,形成正式文件。质量方针和目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范围、特性,突出特种设备安全性能要求;
(2)质量方针体现了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及其质量持续改进的承诺,指明本单位的质量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
(3)质量目标进行量化和定期对质量目标进行考核。
(一)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是承担安全质量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在管理层中任命1名质量保证工程师,协助最高管理者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负责;
(二)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应当是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聘用的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其任职条件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并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以上单位;
第九条本要求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要求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颁布前制定的特种设备相关规范、文件,所规定的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质量体系的要求同时废止。
附件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
1 管理职责
1.1质量方针和目标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第一条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的规定,为规范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以下简称“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确实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控制,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本要求适用于特种设备(包括原材料、部件、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北京石化建压力管道安装评审中心 张西庚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中心 陈勇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 祖瑞先
上海交通大学 张晓峰
大连冰山集团金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刘静
北京燕山石化建安公司 赵棣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1)
附件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3)
1.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
根据许可项目特性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独立行使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管理职责的质量保证体系组织。
可以根据其特种设备许可项目范围和特性以及质量控制的需要设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但是至少应包括管理职责、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文件和记录控制、合同控制、设计控制、材料(零部件)控制、作业(工艺)控制、检验与试验控制、设备和检验试验装置控制、不合格品(项)控制、质量改进与服务、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等基本要素,并且还应当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其他主要过程控制内容。
对于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允许分包的项目、内容,当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进行分包时,应当制定分包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包括资格认可、评价、活动的监督、记录、报告的审查确认等要求。
第七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定期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管理评审,并且做好评审记录。
第八条质量保证体系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按规定程序修订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必要时对质量保证手册进行再版。
第三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结合许可项目特性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原则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且得到有效地实施: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应标准;
(二)能够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实施有效控制;
(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四)质量保证体系组织能够独立行使职责;
(五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职责、权限及各质量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口明确;
(六)质量合格证体系基本要素设置合理,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记录齐全;
(七)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范、系统、齐全;
(八)满足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的规定。
第四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的要求如下: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Z0004-2007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
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BasicRequirementsfor Special Equipment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n Manufacture,Installation,Alteration and Repair
本要求规范了特种设备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明确了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和内容,建立规范、科学的具有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
本要求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 张军沈勇吴综述马殿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田锋
黑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所 张建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