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雷锋日记

合集下载

雷锋日记教学教案

雷锋日记教学教案

雷锋日记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感受雷锋精神的力量。

2. 通过学习雷锋日记,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雷锋生平简介2. 雷锋日记精选3. 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三、教学重点1. 雷锋的生平事迹及日记内容2. 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3. 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助人为乐的品质四、教学难点1. 理解雷锋日记中所体现的雷锋精神2. 如何将雷锋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雷锋生平事迹,分析雷锋日记中的精神内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雷锋的日记实例,引导学生体验雷锋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雷锋的感受和体会。

4. 实践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做好人好事。

教案内容请稍等,正在为您编辑中六、教学准备1. 教材:《雷锋日记》及相关资料2. 教学课件:雷锋生平事迹图片、雷锋日记摘录等3. 教学视频:关于雷锋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4. 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雷锋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雷锋的兴趣。

2. 学习雷锋生平:通过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详细介绍雷锋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雷锋的成长历程。

3. 品读雷锋日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雷锋日记,让学生朗读、感悟,体会雷锋精神。

4. 分析雷锋精神:引导学生从日记中提炼出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如热爱人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

5. 讨论学习体会: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雷锋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将雷锋精神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八、课堂练习1. 根据雷锋日记的内容,概括雷锋的生平事迹。

2.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

九、课后作业1. 阅读《雷锋日记》全文,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对雷锋生平事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深度。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的实际情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难点解析:需要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雷锋日记》教案

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雷锋日记》教案

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雷锋日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雷锋的故事,认识雷锋的品质和精神。

2. 学习并理解《雷锋日记》这篇文章的内容,能正确朗读和理解每一段的意思。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1. 掌握《雷锋日记》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意思。

2. 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雷锋日记》。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2.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并学习雷锋的品质和精神。

教学准备:1. 《雷锋日记》的课文。

2. 学生的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激发学生对雷锋的了解和认识)1. 引入《雷锋日记》这篇文章,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下他们对雷锋的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雷锋受到了这么多人的敬仰和喜爱。

3.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关心他人的事情?如何帮助别人?二、学习课文1. 给学生分发课本,让学生打开到《雷锋日记》这一页,读一遍标题,了解文章的主题。

2. 教师先读一遍全文,然后让学生跟读。

重点讲解难懂的词汇和句子。

3. 逐段讲解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思,并进行讨论。

4.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雷锋的品质和精神,为什么雷锋能够帮助那么多人。

5.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雷锋的日记是如何记录他的所思所想的。

三、引导思考1. 让学生回答:你们平时有没有遇到过可以帮助别人的机会?你们如何帮助别人?2. 让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像雷锋一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这样的做法对我们和社会有什么好处?四、总结1. 教师总结学习的内容,强调雷锋的品质和精神,鼓励学生向雷锋学习,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2.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社会志愿者或者一位爱心人士来班级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历,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活动。

2.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关爱他人的活动,比如走访孤寡老人、为社区扫除垃圾等。

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雷锋日记

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雷锋日记

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雷锋日记
知识目标
•理解《雷锋日记》中的精神内涵;
•能够就日记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读;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简单的表述和写作。

能力目标
•能够发扬雷锋精神,做一个好学生、好公民。

教学设计
教学前导
询问学生“你们知道雷锋吗?”,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关于雷锋的认知。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阅读
1.教师放映《雷锋日记》音视频。

2.教师讲解雷锋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3.学生跟读雷锋日记。

第二部分:分析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雷锋日记》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

第三部分:总结
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概括、体会雷锋在日记中的精神特质。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雷锋的品质运用在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反思
这节课目标是通过《雷锋日记》来引导学生发扬雷锋精神,了解舍小家为大家
的公仆品质,培养学生感恩他人,勤奋刻苦的品质,激励他们把这种品质转化成自己的生活标准。

课堂上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等方法,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经过本次教学,我对如何教学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语文教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雷锋日记 】教学教案

【雷锋日记 】教学教案

【雷锋日记】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锋的事迹,感受雷锋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 通过阅读雷锋日记,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3. 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二、教学内容1. 雷锋的事迹简介2. 雷锋日记选段3. 学习雷锋精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三、教学重点1. 雷锋的事迹及精神品质2. 朗读和理解雷锋日记的内容3. 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雷锋精神四、教学难点1. 理解雷锋日记中所体现的精神品质2. 如何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雷锋精神五、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雷锋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朗读雷锋日记选段,并回答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雷锋精神。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准备1. 课件:雷锋的事迹图片、雷锋日记选段、相关视频等。

2. 教材:《雷锋日记》。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七、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雷锋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雷锋的精神品质。

2. 阅读理解(10分钟)学生朗读雷锋日记选段,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雷锋精神。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4. 分享交流(5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其他组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补充。

八、课堂练习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2. 请学生举例说明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雷锋精神。

九、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阅读《雷锋日记》全文,了解雷锋的事迹,感受雷锋精神。

2. 实践作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雷锋精神,记录自己的感悟。

十、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等。

2. 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及践行情况。

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雷锋日记

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雷锋日记

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雷锋日记课题: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雷锋日记》教材: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内容:《雷锋日记》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文,了解雷锋的事迹。

2.学习雷锋的行为和精神,形成班级和睦、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雷锋的精神与行为。

2.难点:理解雷锋的精神对我们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带领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讲述。

2.提问:你们最近有没有看过与雷锋有关的新闻?了解了哪些方面?3.通过师生互动,引出本课主题。

二、学习课文(30分钟)1.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发现文中所体现的雷锋精神。

2.老师介绍雷锋的事迹,学生跟随老师朗读课文。

3.领读、逐句解释、翻译生词。

4.同学们组成小组,共同朗读课文。

5.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讨论文中所提到的雷锋精神。

三、分析课文(15分钟)1.师生合作分析课文,找出文中体现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雷锋精神。

2.讨论雷锋精神的含义,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同学们自由组合,通过小组讨论,汇报各自的见解。

四、体验雷锋精神(20分钟)1.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体验雷锋式的行为,提高帮助他人的意识。

2.摆出情景,演员在情景中扮演雷锋式的行为,通过这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雷锋的精神和行为。

五、总结(10分钟)1.让学生有效地回忆并总结所学的内容。

2.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做一个像雷锋一样优秀的人?3.总结: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老师总结雷锋精神的内涵,学生讨论总结后表演。

教学反馈:1.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活动,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2.重点关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3.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课堂的效果,并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出准备。

2024年雷锋日记教学教案

2024年雷锋日记教学教案

2024年雷锋日记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和伟大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雷锋的生平介绍2. 雷锋日记的主要内容3. 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学习雷锋日记中的优秀品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雷锋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雷锋的生平事迹和雷锋精神。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雷锋日记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的品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践行雷锋精神,将其融入到生活中。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雷锋日记》2. 课件:雷锋的生平事迹、雷锋日记的图片和摘要3. 视频资料:关于雷锋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4. 作业本:用于学生书写心得体会和计划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雷锋的生平,引导学生关注雷锋的精神品质。

2. 新课导入:讲解雷锋日记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雷锋日记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优秀品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雷锋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制定践行计划。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雷锋精神的重要性。

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雷锋帮助战友洗衣服2. 案例二:雷锋深夜帮同事修理手表3. 案例三:雷锋关心同学,帮助同学提高成绩4. 案例四:雷锋参加义务劳动,为社会做贡献八、小组讨论1. 讨论主题:如何学习雷锋,践行雷锋精神2. 讨论内容:从个人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3. 讨论形式: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九、课堂作业十、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学习效果如何。

2. 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否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雷锋精神。

十一、拓展活动1. 活动主题:学习雷锋,我们在行动2.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帮助清洁工人打扫卫生、为老年人开展陪伴活动等。

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雷锋日记》教案

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雷锋日记》教案

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雷锋日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雷锋叔叔,感受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品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3.学习“钉”“闪”等生字,能读写“温暖”“钉子”等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学难点:理解“钉子精神”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雷锋叔叔吗?谁能来说说你对雷锋叔叔的了解?2.雷锋叔叔是我们中国的英雄,他的一生都在助人为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雷锋叔叔的课文——《雷锋日记》。

二、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课文中有哪些生字新词?请你们读一读,认一认。

3.针对生字新词,进行认读和书写指导。

三、深入理解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雷锋叔叔的哪些事情?2.雷锋叔叔为什么要把钉子比作自己?3.雷锋叔叔是如何发扬“钉子精神”的?四、课堂讨论1.小组讨论:你们认为雷锋叔叔具有哪些品质?五、课堂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感受到了他的品质。

2.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发扬“钉子精神”,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锋日记》,谁能来复述一下课文内容?2.雷锋叔叔具有哪些品质?我们为什么要向他学习?二、深入研读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这段话讲述了雷锋叔叔的哪些事情?2.雷锋叔叔是如何发扬“钉子精神”的?3.体会雷锋叔叔的内心感受,想象他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坚定。

三、课堂讨论1.小组讨论:你们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可以向雷锋叔叔学习?2.全班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践活动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如何将“钉子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五、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雷锋叔叔的品质,明白了“钉子精神”的含义。

雷锋日记教案摘抄

雷锋日记教案摘抄

雷锋日记教案摘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锋的事迹,感受雷锋精神的力量。

2. 通过学习雷锋日记,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 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雷锋的事迹简介2. 雷锋日记摘抄3. 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三、教学重点1. 雷锋的事迹和精神2. 雷锋日记中的名言警句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2. 激发学生学习雷锋的热情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雷锋的事迹和日记摘抄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践行雷锋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雷锋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雷锋的精神品质。

2. 提问:同学们对雷锋精神有什么理解?二、讲解雷锋日记(15分钟)1. 教师逐条讲解雷锋日记中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感悟雷锋的精神世界。

2. 提问:雷锋日记中的哪些话语让你深受感动?为什么?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篇雷锋日记进行讨论。

2. 讨论内容: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对雷锋日记的理解和感悟,讨论如何将雷锋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四、实践分享(10分钟)1.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讲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

2.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学习雷锋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悟?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将雷锋精神付诸实践。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引导学生从雷锋日记中汲取榜样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激发学生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七、教学内容1. 雷锋日记中的感人故事2. 雷锋日记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八、教学重点1. 雷锋日记中的感人故事及其教育意义2. 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深入理解和感悟九、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雷锋日记中汲取榜样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激发学生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十、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雷锋日记中的感人故事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践行雷锋精神教学过程:六、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教案:雷锋日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33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别、调、觉”;理解53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会当“每当……就……”、“一……就……”写一句话。

2、仿效因果关系的句式练习写话;能按“谁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的句式写句子。

3、知道写日记的意义、内容和一般格式,初步学会写日记。

4、能正确朗读课文。

5、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善于观察、仔细分析的科学态度。

10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的意思。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学会读日记的方法;理清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3、能正确朗读课文。

4、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培养热心帮助别人的品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学会10个生字,掌握14个词语。

2、懂得写日记的意义和格式。

3、初步弄清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雷锋把人民服务当作自己快乐的心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21个生字。

3、懂得写日记的格式,初步学会阅读日记的方法。

4、能按“谁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的句式写话。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雷锋。

自读课文,学习日记格式。

1、自读课文,说说从课文中已知道哪些是关于日记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第一行中间写几月几日和星期几;所记内容(一天中所做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人称(我);记上时间和天气,目的是便于以后查阅。

2、指导学生看单元提示,知道阅读日记要注意日期。

思考:雷锋的这则日记记的是哪一天的事,那一天是什么日子?
(二)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可以根据课后的问题去想,也可自由发挥)
2、交流反馈:可以是思想认识上的,也可以是字词上的。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选读课文段落或句子,矫正生字新词的发音。

如:多音字“奔”、“扫”,可选读第二段落和第三段落。

在这里解决读音和字形。

(三)三读课文,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提出问题,分层解决。

1)、让学生了解这篇日记写的是哪一天的事,这一天雷锋主要做了些什么事?
要求用“谁,在哪一天,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事”的句式介绍。

如: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

大年初一,雷锋在抚顺车站的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大年初一,雷锋到抚顺车站先帮老大娘拎包袱,扶她上车,然后到候车室打扫卫生,帮旅客们倒开水。

2)做课后第六题。

这则日记写的是。

(四)复习巩固
1、读生词。

2、完成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读日记的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
3、4自然段,初步弄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过程:
(一)回顾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用句式说:“雷锋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2)谈话:读了雷锋的日记,我们已经知道了雷锋在大年初一做了许多好事,再读,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施展自己的本领去学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3、作业:这一段共有()句话,是按()顺序写的。

1)圈出“我”表示动作的词,结合课文理解“直奔”的意思。

用上动词说说雷锋帮助老奶奶的过程。

2)想一想,这些动词能否调换?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想象雷锋当时的心情吗?老太太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四段。

1、自读课文,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对重要的问题展开学习交流。

如:本段主要讲什么?雷锋是怎样想的?
理解雷锋的两句话: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义务”是什么意思?雷锋认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是什么?)我这样做,能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这就是我感到最幸福的。

(同学们通常认为什么是最幸福的?雷锋感到最幸福的是()。

做作业第五题。

4、读最后一句话,我们从这段话中看到了雷锋是一个()的人。

(四)作业:1、完成作业本2、4、5题。

2抄写雷锋思想的两句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懂得写日记的意义,掌握阅读日记的方法,进一步感受雷锋利用休息时间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

2、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1、复习入文,阅读日记的方法是怎样的?
2、学习1、2两段。

1)自读1、2自然段:自己提出问题,学况交流。

说说1、2段的意思。

一段重点指导总分总句式。

雷锋觉得没做的事可能是什么?
用横线划出雷锋心里想的话。

读读这几句话,根据下文,可见雷锋此时已决定了什么?
用雷锋的口气接着往下说:“这时候也正是服务部门和运输部门最忙的时节,这些部门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探家走亲戚”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这些部门是什么部门?
“大年初一”是什么日子?“大年初一”跟雷锋到火车站做好事有什么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

3、1)从这篇日记中,你知道了什么?2)鼓励学生多写日记。

4、请同学们介绍。

雷锋是一个。

有一次。

其中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5、听写新词
作业本第三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