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生命》-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生命》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生命》课程背景本课程是大班科学课程中的一节,主要涉及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命的起源。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起源,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可爱与神秘。
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
2.了解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
3.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尊重。
4.能够简单描述生命的起源过程。
教学内容生命的基本特征1.生命的组成要素:细胞、遗传物质、代谢、能量、生长、发育、适应性。
2.生命的共同特点:自组织、自我复制、稳态、适应性。
生命的起源1.地球上的生命诞生时间和生物种类。
2.生命起源方式理论:蛋白质世界假说、核酸世界假说、生命自由委托假说、混合物假说等。
3.学生互动:哪位同学在发现的一只蚂蚁或苍蝇时曾经感叹过它们的美丽和神秘,很想知道它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呢?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准备一张生命的基本特征表,让学生探究。
制作一张“生命起源方式理论区分图”,引领学生探究。
课堂互动热身时刻引导学生分组讨论:1.除人类外,其他生物也有生命,生命是怎样的?2.生命创造的力量和方法是什么?「生命的基本特征」环节1.引导学生认知七大生命特征要素,并在黑板上展示细胞组成结构。
2.学生合作探究细胞组成结构。
「生命的起源」环节1.全班学生共同观察黑板上生命起源方式理论区分图。
2.引导学生回答课程提出的问题,讨论下自己的答案,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种理论的优缺点。
3.学生合作探究生命起源方式理论的简单过程。
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贡献不少,有效增强了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尊重,让学生意识到世界之大,人们的知识无限。
此次教学环节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了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命的起源方式,对生命认知更加深入,收效良多。
大班科学《奇妙的生命》教案

大班科学《奇妙的生命》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奇妙的生命》。
详细内容包括:1. 章节一: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定义与特征生物的分类2. 章节二:生命的成长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长过程3. 章节三:生命的延续繁殖的概念与方法人类生命的延续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命的起源、成长和延续,认识到生命的奇妙与珍贵。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命的起源与延续。
2. 教学重点:生命的特征、成长过程及繁殖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植物、动物)、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各种生命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生命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1)讲解生命的起源,引导幼儿了解生命的定义与特征。
(2)讲解生命的成长,通过实物、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
(3)讲解生命的延续,介绍繁殖的概念与方法,让幼儿了解人类生命的延续。
3. 实践:(1)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它们的特点。
(2)开展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4. 例题讲解:(1)给出一个关于生命成长过程的图片,让幼儿描述图片中的生物及其特点。
(2)通过解答,引导幼儿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绘制一幅关于生命成长过程的画。
(2)组织幼儿进行展示,互相交流、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定义与特征生物的分类2. 生命的成长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长过程3. 生命的延续繁殖的概念与方法人类生命的延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你所了解的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
(2)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如何保护生命。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生命》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生命》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奇妙的生命》,主要涉及第三章“生命的奥秘”和第四章“生命的成长”。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生命的起源,认识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生命的奇妙和珍贵。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生命的起源,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命的起源和生长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实物(种子、小动物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PPT,呈现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看到的生命现象。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生命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生命的起源,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2)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动植物,了解其生长过程,并绘制生长过程图。
(2)邀请各组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讲解。
4. 主题活动(10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种子的力量”实验,让幼儿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2)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奇妙的生命》2. 板书内容:生命的起源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动植物生长过程,绘制生长过程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生命的起源和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得到培养。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农场或动物园,实地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奇妙的生命》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奇妙生命》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奇妙生命》是一堂针对幼儿园大班孩子科学教育活动。
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六章“生命奥秘”,具体内容包括植物生长过程、动物生长变化以及人类生命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植物、动物和人类生长过程,认识到生命奇妙。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兴趣。
3. 引导幼儿关爱生命,尊重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生命生长过程,掌握植物、动物、人类生命周期。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关爱生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植物生长过程图片、动物生长变化图片、人类生命发展图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PPT,让幼儿观察植物、动物和人类生长过程,引发他们对生命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植物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观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讲解动物生长变化,让幼儿解蝴蝶从卵、幼虫、蛹到成虫变态发育过程。
(3)讲解人类生命发展,让幼儿解婴儿、幼儿、成年人成长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观察教材中图片,描述植物、动物、人类生长过程。
4. 小组讨论(5分钟)(1)为什种子会发芽?(2)蝴蝶为什要经历变态发育?(3)人为什会有生老病死?邀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他们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生命》2. 板书内容:(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2)动物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3)人类生命发展:婴儿、幼儿、成年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植物、动物或人类,描述他们生长过程或变化。
2. 答案示例:(1)我观察到一棵小草,它从种子发芽,慢慢长出叶子,开出小花。
(2)我看到一只蝴蝶,它从一个小小卵孵化出来,变成毛毛虫,然后变成蛹,变成美丽蝴蝶。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生命》(2篇)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生命》《奇妙的生命》大班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帮助幼儿了解生命的特点和基本生命活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幼儿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教学重点:1. 给幼儿提供一系列观察生命的机会,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生命。
2.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生命的奇妙之处。
教学准备:1. 《奇妙的生命》幻灯片或图片。
2. 生命活动实验材料:水、苹果、土壤、种子、动物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生命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生命体,并引导幼儿描述生命的特点。
2. 引导幼儿思考问题:“什么是生命?生命有哪些特点?”二、学习生命的特点(15分钟)1. 让幼儿观察图片或幻灯片中的生命体,引导幼儿描述生命的特点,如:生命可以移动、生命可以生长等。
2.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生命的其他特点,如:生命需要食物、生命需要水、生命可以繁殖等。
三、观察生命的活动(20分钟)1. 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提供的生命活动实验材料,如:摆放在水中的苹果、种子发芽等。
2. 让幼儿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苹果会浮在水上?”“为什么种子发芽了?”等。
3.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实验,如:把苹果放进盛满水的容器中,观察苹果是否会浮起来,为什么。
4. 结合实验结果,向幼儿解释原因,帮助幼儿理解生命的活动原理。
四、生命的保护(15分钟)1. 引导幼儿讨论生命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应该保护生命。
2. 给幼儿讲述一些生命保护的故事,如:保护海洋生物、保护森林动物等。
3. 让幼儿发表自己的保护生命的意见和建议,如: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花草树木等。
五、总结(10分钟)1. 给幼儿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如:生命的特点、生命的活动、生命的保护等。
2. 鼓励幼儿向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生命的保护活动。
教学延伸:1. 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公园、动物园等场所,观察各种生命形式,加深对生命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生命》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生命》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生命》及教学反思《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生命》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主题教案《奇妙的生命》含反思!活动意图: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这一切都要从正确认识生命开始。
以幼儿生活为基础,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如何长大,思索,探究生命孕育的奇妙。
使幼儿初步懂得“生命不仅仅神奇,而且特别珍贵”的重要意义,知道妈妈怀孕时的艰辛。
活动目标:1、了解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2、培养幼儿对妈妈爱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图书课件ppt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让幼儿观看大屏幕,提问,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1、师:猫宝宝是从哪里出来的?幼儿:猫宝宝是从猫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2、让幼儿说一说哪些可以从蛋里出来?(鸡、鸭、鹅……)老师告诉幼儿从肚子里生出来的宝宝叫胎生,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叫软生3、在黑板上出示写有“十月怀胎”的卡片,让幼儿说一说十月怀胎是什么意思?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一点点变化的?4、每个幼儿一本图书《奇妙的生命》,让幼儿自己欣赏,看一看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么一点点发生变化的?5、让幼儿观看大屏幕,从书中找出宝宝是怎么一个月一个月长大的?!来自快思老师教案.!(在书的14页、16页、17页)6、在黑板上出示十张(十月怀胎)图片,请幼儿找一找第一个月什么样?第二个月什么样?以此类推,老师讲解。
7、让幼儿欣赏视频,观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脐带有什么作用?(是一根生命的管道)8、让幼儿欣赏视频,看看脐带是怎样剪掉的?几天之后,脐带就会自动脱落。
活动延伸:老师再次讲解宝宝在肚子里的成长,让幼儿加深对妈妈的爱。
教学反思:整个活动充满着欢声笑语,了解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和成长过程。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生命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生命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
2.探究生命的起源及演化;
3.认识不同生物的特点及生存环境;
4.通过实验探究物种之间的关系。
教学环节
热身环节
教师向学生介绍生命的定义、构成和特点,让学生先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
主体环节
探究生命的起源及演化
1.学生小组合作分析不同生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探究生命的起源;
2.学生小组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资料等,了解生物演化的过程和原理。
认识不同生物的特点及生存环境
1.学生小组分别选择一种生物,将该生物的特点和生存环境进行介绍;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了解不同生物的适应性和优劣之处。
探究生物的相互关系
1.学生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2.学生小组讲解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
结束环节
1.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1.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进行探究;
2.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学生从自然环境中学习。
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1.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更加具体、有针对性,方便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
2.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物展示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本质。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奇妙的生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奇妙生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命奥秘》,详细内容围绕生命起源、生命成长过程以及动植物生命特点展开。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孩子们解生命奇妙之处,培养他们关爱生命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生命起源,理解生命成长过程。
2. 培养孩子们关爱动植物,珍惜生命情感。
3. 提高孩子们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命起源概念,动植物生命特点理解。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生命奇妙,培养关爱生命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动植物标本、图片等)、生命成长过程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向孩子们展示一个孵化鸡蛋,引导他们观察并思考:“这个鸡蛋里会有什奇妙变化?”让孩子们预测并分享自己看法。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课件,向孩子们介绍生命起源、成长过程以及动植物生命特点。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实物展示,让孩子们更直观地解生命变化。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个关于生命成长例题,如:“一颗种子是如何变成一棵大树?”通过讲解,让孩子们理解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阶段。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观察教室里植物,分析它们生命特点。
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5. 动手操作(15分钟)1. 让孩子们用画纸、彩笔描绘自己心中生命。
2. 用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一个生命成长过程手工。
我引导孩子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奇妙生命》2. 内容:生命起源生命成长过程动植物生命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动植物,记录它们生命特点。
2. 答案:孩子们需要根据自己观察,描述动植物生命特点,如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解生命奇妙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生命》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卵生和胎生的科学常识,并了解自己生命的生长过程。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增加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气球15个、图片ppt、1--10月胎儿视频胎儿成长、剪脐带、受精卵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了解胎生与卵生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区分胎生与卵生谈话猫妈妈生的宝宝是什么?鸡妈妈生的是什么?
小结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并出生的动物是胎生动物,妈妈生出蛋再孵化出的是卵生动物。
2谈话还有哪些动物是胎生的?哪些动物的卵生的?我们人是什么动物?
二、了解自己的生命生长过程。
1.生命的形成谈话你是怎样生出的?你为什么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呢?要待多久才生出?观看”小威向前冲”视频小结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一种叫精子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卵子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留在妈妈肚子里面叫子宫的地方。
在这里面一天一天的长大,经历了九个月(280天)左右,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了。
2成长经历谈话你们还记得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的吗?吃什么?(观看视频胎儿成长)(胎儿成长照片)了解成长每个阶段的情况。
小结在妈妈肚子里的九个多月,随着宝宝的慢慢成长,妈妈的肚子也会越越大,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妈妈非常辛苦。
三、体验每位幼儿肚子前绑一气球,听指令做各种动作,感受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