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瘀论治肺癌初探

合集下载

论化痰活血法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论化痰活血法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论化痰活血法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标签:肺癌;痰瘀;化痰活血法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肺积、咳嗽、咯血、胸痛、痞癖、息贲”等范畴。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猛,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中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随着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认识的不断深入、疗效的不断提高,其在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积极发挥着作用,疗效得到广泛认同。

肺癌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笔者认为,痰瘀既是肺癌的致病因子,又是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对肺癌以化痰活血法论治,在临床上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1中医理论对痰瘀与肺癌的论述中医学认为,“肺主气”、“肺朝百脉”,人体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全赖气的推动。

痰为脏腑功能失调,体内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凝聚而成。

朱丹溪云:“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沈金鳌说:“人故其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皆有”,又说“痰为百病之源,百病皆由痰成也”。

《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瘕痃癖源流》指出:“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

”血脉瘀阻,亦可导致津液输布障碍,水液停聚成痰。

王清任认为:“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有形之血也。

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洪广祥[1]认为由瘀致痰,痰瘀互结是肺癌发生的基本病理。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受外邪侵袭,宣发肃降失司,津液输布不利,壅结为痰,气机运行不畅,血行滞而成瘀,痰瘀交阻,日久逐渐形成肿块。

“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病及脏腑经络,滞留于肺,导致肺气壅滞,气滞血瘀,久而形成肿块。

脏腑虚衰、七情六淫、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均可致生痰瘀。

古人云:“怪病责之于痰,怪病责之于瘀”;“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

陈玉琨[2]认为,痰瘀既是痰毒侵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正气内虚、邪毒胶结成块的致病因素,因而痰瘀贯穿于肺癌的整个发病过程。

周仲瑛教授从痰瘀热毒辨治肺癌的临床经验及益肺解毒汤的抗肿瘤实验研究

周仲瑛教授从痰瘀热毒辨治肺癌的临床经验及益肺解毒汤的抗肿瘤实验研究

周仲瑛教授从痰瘀热毒辨治肺癌的临床经验及益肺解毒汤的抗肿瘤实验研究研究目的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的肺癌病案进行挖掘分析,基于病机辨证总结其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形成周仲瑛教授病机辨治肺癌的基本方案;同时对周教授治疗肺癌的基本方(益肺解毒汤)进行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探讨其抗肿瘤效果及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1)"人机结合,以人为本",即在跟随周仲瑛教授门诊抄方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论著学习、病案研习、名医访谈等,收集、整理周教授近10年来的肺癌门诊病案,严格按照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共646例(共计2451诊次),建立病案数据库,运用频数法、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等方法挖掘分析病案中证候、病机、方药之间的规律,提炼总结周教授辨治肺癌的临证经验、辨治方案和学术思想。

(2)实验部分以人肺腺癌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正常条件下培养,再用低、中、高浓度的益肺解毒汤进行干预,运用MTT法观察其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Westernblot方法观察A549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使A549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培养,再用益肺解毒汤干预,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运用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方法观察A549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的蛋白表达。

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646例肺癌患者,共计2451诊次,其中男性332例,共1557诊次,女性患者314例,共计894诊次,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61.75±10.05岁。

(2)证候分布情况:涉及的临床表现共324种,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咳嗽、少痰、口干、胸闷、胸痛等;涉及舌、脉象共61种,主要的舌脉有:质暗紫、质暗红、有裂纹,苔黄薄腻、苔薄黄腻、苔淡黄腻,脉滑、细、弦。

从痰毒流注理论探析肺癌转移治疗思路

从痰毒流注理论探析肺癌转移治疗思路

从痰毒流注理论探析肺癌转移治疗思路肺癌转移为临床常见病症,笔者认为其与“痰毒流注”有关。

“痰毒流注”以痰、瘀、热为病机要素,以流动走窜、侵袭隐匿、无处不到、病症繁多、病情复杂、病势缠绵、顽固难解为特点。

从肺癌转移的发病基础、发病特点、病因病机、治疗探析其与“痰毒流注”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标签:痰毒流注;肺癌转移;临床治疗Discussion on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Metastasis from Phlegm Poison Stream TheoryXU Cheng,YAO De-jiao(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075,China)【Abstract】Lung cancer metastasis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t is related to “phlegm poison stream” The pathogenesis of “phlegm poison stream” are phlegm,blood stasis and heat that flow,wander,invade and hide everywhere,and produce many diseases and make diseases complex,lingering and hard to understand From the pathogenesis basis,characteristics,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metastasis,the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ses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phlegm poison stream”,on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clinical treatment ideas【Key words】“phlegm poison stream”,lung cancer metastasis,clinical study肿瘤转移是肿瘤治疗难度大、效果差、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西医目前对之并无较好的治疗方式,中医往往还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治疗癌痛从痰瘀虚论治浅析

治疗癌痛从痰瘀虚论治浅析
f r t n i t e r s l o a c r p i . s l : te t g c c rpan fo p l g ,b o d sa i, r a o f r d t e e i l g d o ma i s h e u t fc o n e an Re u t T r a i a e i m h e s n n r m l o t ss Vit lc n o me o t t o y a u h o n
C C 中医临床研究 2 1 JM 0 2年第 4卷 第 1 期 1
.7 .. 3.
治 疗 癌 痛 从 痰 瘀 虚 论 治 浅 析
An a a y i o te t g c n e an fo T nYu Xu n l ss f r a i a c r i m a n p r
论 治癌痛符合癌痛 的病 因病机 。结论 :祛 痰活血 ,补虚 泻 实是治疗癌痛 的主要方 法。 【 关键词 】 癌痛;痰瘀虚; 中医药治疗 [ src] O jcie D sus no a cr anf m hem, lo ai Vr a. to s P l m, l ds s , iu l an Ab tat bet : i si ncn e i o p l v c o p r g bo ds s , iu1Meh d: he t s t g bo t i vr a i o as t p
[ y r s C n e a ; a uX ; C t amet Kewod ] a cr i T Y u T M et n pn n r
癌性 疼痛 是癌症患者主要症状之一 ,据 统计,癌症新发 患
补 ・ 痹证 》中亦指出:“ 湿热痰火、郁气死血 ,流于经络 四肢 , 悉能为麻 为痹 。 医学入 门 ・ ”《 积聚 门》亦指出:“ 气不能作块成 聚,块乃痰与食积、死血 ,有形之物 ,而成积聚瘢瘕一也。f” 2 】 正是 由于痰瘀 ( 死血 )在肿瘤形 成、发展 中的重要 作用 ,而癌 痛的进展加重往往是肿瘤进展加重 的表现 ,故痰瘀是癌痛 的进

从“虚、痰、瘀、毒”论肺癌的病因病机

从“虚、痰、瘀、毒”论肺癌的病因病机

从“虚、痰、瘀、毒”论肺癌的病因病机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中医学认为肺癌以正气亏虚为本、痰瘀邪毒为标,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样。

本文从“虚、痰、瘀、毒”四个方面进行肺癌病因病机的探讨。

标签:肺肿瘤;中医药;病因病机肺癌属于中医学“肺积”、“咳嗽”、“胸痛”、“咯血”等范畴,病因病机的论述散见于古医籍中,如《灵枢·百病始生》“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矣”,《医宗必读·积聚篇》“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瘕瘕痃癖痞源流》“邪居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等。

对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应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统一的发病观。

外因为六淫、烟毒和其他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侵袭肺系,内因有饮食失宜、情志不畅、劳逸失度,内外因相互作用,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虚实寒热错杂,湿痰瘀毒胶结,酿生癌毒积于肺中,日久则形成肿块[1]。

因此,肺癌发生的主要机制不外乎虚、痰、瘀、毒。

1 虚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正气虚则成岩”(《外证医案》)、“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医宗必读·积聚篇》)指出正气虚损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依据。

刘嘉湘教授提出“无虚不成瘤”的观点,认为肺癌是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是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

正气亏虚,不能遏邪,邪毒积聚于肺中,导致癌肿的生成;癌瘤的生长又会进一步耗损正气,更加助长癌瘤的发展;随着病情的进展,正气抗邪的能力下降,进而导致癌毒的扩散,最终出现多处转移并发生多脏器衰竭的表现。

中医学认为“肺为气之本”,肺气亏虚可导致全身性的正气虚损。

正虚贯穿肺癌的整个发病过程,中晚期尤为明显。

孙建立、刘嘉湘等研究[2-3]表明,肺癌病例的证候分布以正虚为主者超过97%,且以阴虚和气阴两虚两种类型为多,占总数的8O%以上;肺癌之虚究其脏腑则多为肺肾两虚、肺脾两虚,治疗上以扶正为先,注重健脾补肾[4]。

中医癌症痰、瘀、虚、毒的论证

中医癌症痰、瘀、虚、毒的论证

中医癌症痰、瘀、虚、毒的论证癌症有“痰、瘀、虚、毒”等病理因素存在,这个概念已为中医学者所共识,并不断在临证治疗实践中加以应用。

1.痰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它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中医对某些顽症痼疾,均认为与痰之作祟有关,称为“老痰癖结”之症。

如《丹溪心法》云:“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明医指掌·瘿瘤》指出:“若人之元气循环周流,脉络得清顺流通,焉有瘿瘤之患也,必因气滞痰凝,隧道中有所留止也。

”故历代医家论述阴疽、痰核、瘰疬、失荣、瘿瘤等症,均把“痰”作为重要致病因素。

现今所论坚硬的癌肿和转移的淋巴结,认为也是“痰瘀凝结”的结果,它与癌肿的发生和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然而古谓瘿瘤、痰核、瘰疬、阴疽等绝大多数属于良性病变,而癌之“痰凝”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痰,可能有它内在的特殊性。

2.瘀癥瘕积聚的形成与气血凝滞有关,古有论之。

如见积块坚硬如石,牢不可动,痛处不移者,均为瘀血。

《医林改错》说:“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

”前人认为:“凡使血气沉滞,留结而为病者,治须渐磨消削,使血气流通,则病可愈也。

”瘀血与气滞有关,经云:“忧则气结”,“喜则百脉舒。

”凡忧思抑郁,精神压力过大,郁结不解,均可导致气血流通不畅,瘀血积滞不散,渐而成为癥积形成的病理基础。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肿瘤患者普遍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而且绝大多数患者在肿瘤早期即有广泛血栓形成,癌栓又是肿瘤复发转移的潜在关键因素。

因此,肿瘤的治疗,不能离开化瘀散结这一基本原则,而古谓化瘀消癥又与一般活血化瘀的药物,在选择上有所不同,这是由于癌症之“瘀”,与一般性质的瘀血,形相似而质不同,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它是由肿瘤生物学特征所决定的。

3.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正气虚衰密切相关,六十岁以后肿瘤发病陡然上升,故癌症又可列为慢性老年性疾病范畴。

肿瘤之虚,谓之脏腑功能衰退,气血不足而又运行不循常道,以致邪气作祟。

从痰、瘀着手辨证论治小细胞肺癌

从痰、瘀着手辨证论治小细胞肺癌

从痰、瘀着手辨证论治小细胞肺癌作者:朱琳张定国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年第10期摘要:小细胞肺癌是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常规给予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但由于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疗效欠佳,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从痰、瘀着手,可以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化放疗的不良反应,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痰、瘀;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0-0101-02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进展较快、容易早期发生脑、骨等远端转移,本病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患者通常确诊已处于局部晚期或晚期阶段,根据NCCN指南无论早期、中晚期患者都要给予化疗或结合放疗,由于本病最新进展较少,可供选择化疗(方案)药物较少,因此化放疗过程中的副反应也较多,一部分患者放弃治疗,影响预后,在临床工作中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从痰、瘀着手,可以提高缓解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现就本病的治疗,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没有小细胞肺癌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归于“咳嗽、喘证、积证”等范畴,由于本病发生缘于正气不足,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痰瘀互结而酿生本病,临床上具有久咳不止、胸痛、痰中带血、易发生远处转移等特点,临证时从痰、瘀两方面进行辨证施治。

如《杂病源流犀烛》所说:“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1]。

由于痰瘀作为病理产物以及致病因素,总是归于正气亏虚而致,如肺、脾、肾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如肺不布津、脾失运化、肾主水功能失常导致津聚为痰、病久血行失常、瘀血阻滞,痰瘀互结,聚而成癌肿,加之痰邪具有粘滞流窜特性易留着于骨、脏腑、脑髓等处,而常表现为骨、脑等远处转移。

瘀血停滞,气机不畅,出现肢体疼痛,加之手术损伤、放化疗毒邪侵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酿生痰邪、瘀血阻滞,病久则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肺肾亏虚,总之本病以正虚为本、痰瘀为标,因此本病治疗如《医宗必读》所说:“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势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2]。

周仲瑛从痰瘀辨治肺系难治病的常用方药

周仲瑛从痰瘀辨治肺系难治病的常用方药

周仲瑛从痰瘀辨治肺系难治病的常用方药根本方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以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鸡血藤、丹参为主,化痰燥湿当以半夏、陈皮、瓜蒌仁、漏芦、杏仁、苍术、云苓、白术为主。

因为痰瘀有关,治痰即可治瘀,因痰化那么气畅血活;治瘀即可治痰,瘀去那么脉道畅达,而有助于痰消。

谨慎采用化痰祛瘀药物才能获取较满意成效。

可是所用化痰祛痰药应选择安稳有效之剂,慎用虻虫、水蛭、甘遂、商陆等孟浪过剂,免得耗气伤血。

经验用药对药配伍瓜蒌皮、天花粉:周老在治疗肺部肿瘤、肺痈时,常用瓜蒌皮和天花粉配合使用,因瓜蒌皮拥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作用;而其根为天花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且有消肿排脓之效,二者合用,关于痰热与瘀热相搏而成的肺痈,及痰瘀互结气阴两伤的肺部肿瘤拥有化痰祛瘀清热润燥之疗效。

半夏、天南星:半夏与天南星为同科植物,二药均具毒性,皆能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寒痰的要药。

然半夏专入脾胃,善治脏腑之湿痰:又为止呕要药,和胃降逆,辛开痞结,以治湿痰为主,天南星那么兼走经络,善治风痰,能祛风定惊,兼能消肿止痛。

半夏燥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天南星开泄化痰,以搜经络中之风痰。

两药相伍,可散周身痰结,尤以祛风痰为著。

周老关于治疗肺癌时,多用二者配伍使用以起到清肺化痰解毒之效。

苏木、泽漆:慢阻肺后期,痰瘀饮互结者,周老常泽漆与苏木合用,泽漆辛苦而凉,有较强的行水消肿、祛痰散结之功,用于慢性咳喘伴有咽喉有痰不易咯出及咽喉肿痛者,多有较好疗效。

苏木咸能入血,辛能走络,功善活血祛瘀消肿,二者合用,能祛痰散结、活血行水,相辅相成。

杏仁、桃仁:周老以为桃仁苦甘性平,富含油脂,入肝经血分,逐瘀活血,润燥滑肠:关于治疗肺部肿瘤时,常取其活血化瘀之意,而治疗肺气失宣肃之咳嗽气喘同时伴有血瘀显然的患者,常配合杏仁使用。

如?圣济总录?双仁丸以二药参半两治。

杏仁苦辛而温,主入肺经气分,功专苦降润泄,兼辛宣分散,善破壅降逆、疏理开通,并可降气定喘,宣肺止咳,润肠通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摇 摇 中医对慢性咳嗽的治疗, 从虚、 寒着手, 益肺脾之气、 养肺胃 才能提高疗效。咳嗽日久未愈, 易伤及肺、 脾、 肾, 易致 气 阴 两 虚, 则内生诸邪干肺, 则治以补肺、 健脾、 养肾。寒为阴邪, 阳气 本可以制阴, 若阴寒偏盛, 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 反 为阴寒所侮, 日久则阳气衰退, 形成虚寒证, 如出现脾肾阳虚、 继 而及肺, 可治以温经通阳散寒。另需依据患者的形体面色、 饮食 习惯, 查其痰的有无和痰色痰质, 咳声的深、 浅、 轻、 浊, 舌苔的厚 薄, 大便的干溏等情况, 进行综合判断, 明确虚在何脏, 实在何 腑, 在治疗上常攻补兼施, 温清并用。
[圆] 摇 马文建, 程广泽援 肿瘤的血行转移与血粘状态的关系 [ 允] 援 中级医 [猿] 摇 刘永惠, 杨晓峰, 周冬枝援 肿瘤转移与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 允] 援 中国 [源] 摇 王笑民援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气虚血瘀证的研究 [ 允] 援 中国中西 [缘] 摇 陈锐深, 张佗援 肺癌 缘苑愿 例辨证论治 [ 允] 援 亚洲医药, 员怨怨苑 (缘) : 圆员援 杂志, 圆园园源 , 远 ( 员园 ) : 源源援 医结合杂志, 员怨怨源 , 员源 ( 员圆 ) : 苑圆源援 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圆园园圆 , 愿 (源) : 缘园 原 缘愿援
湖北中医杂志 圆园员圆 年 源 月第 猿源 卷第 源 期 匀怎遭藻蚤 允燥怎则灶葬造 燥枣 栽悦酝 粤责则援 圆园员圆 援 灾燥造援 猿源 , 晕燥援 源
— 猿缘 —
从痰瘀论治肺癌初探
圆 姜林员、 , 孔庆志猿 , 李小菊源
( 员 湖北中医药大学 圆园园怨 级博士研究生, 湖北 武汉摇 源猿园园远员 ; 圆 武警湖北总队医院肿瘤科, 湖北 武汉 摇 源猿园园远员 ; 猿 武汉市中心医院, 湖北 武汉 源猿园园员源 ; 源援 湖北中医药大学 圆园员园 级硕士研究生, 湖北 武汉摇 源猿园园远员 )
[圆] 肿瘤转移关系密切, 互为因果, 导致恶性循环。马文建等 认为
湖北中医杂志 圆园员圆 年 源 月第 猿源 卷第 源 期 源摇 祛瘀化痰是治疗肺癌的基本大法 祛瘀化痰是治疗肺癌的基本大法。朱丹溪治疗肺癌, 既强 调养阴, 又强调病机中痰的因素, 认为块乃有形之物也, 痰与食 积死血而成也, “ 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 力主祛痰以治 块。 《 丹溪心法》 创十味大七气汤、 尊贵红丸子治疗本病。用药 上, 汇逐瘀、 化痰、 健脾药于一炉。王清任认为肺癌宜以活血化 瘀法治之, 《 医林改错》 中指出: “ 气无形不能结块, 结块者, 有形
孔庆志, 武汉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耘皂葬蚤造: 躁造葬造造葬扎澡岳 员远猿援 糟燥皂。 通讯作者: 关键词: 肺癌; 中医药疗法; 祛瘀化痰法 中图分类号: 砸苑猿源援 圆摇 摇 摇 文献标识码: 粤摇 摇 摇 文章编号: 员园园园 原 园苑园源 ( 圆园员圆 ) 园源 原 园园猿缘 原 园圆 摇 摇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 死亡率均居 癌症首位。在祖国医学文献中虽没有 “ 肺癌” 这个病名, 但是通 过临床症状肺癌可相当于中医学中 “ 肺积” 、 “ 息贲” 、 “ 咯血” 、 “ 肺胀” 的范畴。从肺癌发生、 发展的病机和临床表现及治疗经 验中我们发现: 痰瘀互结是肺癌发生、 发展的主要病机
万方数据
— 猿远 —
是: 分布广泛, 症候多样, 伏结胶固, 阻滞气机, 凝涩血运, 缠绵反 复。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特点极其相似。 “ 痰” 乃因体内津液输布失常, 水湿凝聚而成, 具有皮里膜 外, 全身上下, 无处不到的特点。朱丹溪称: “ 凡人身上中下有块 者多是痰” , “ 痰之为物, 随气升降, 无处不到” 。沈金鏊 《 杂病源 流犀烛》 “ 痰之为物, 流动不测, 故其为害, 上至巅顶, 下至涌泉, 随气升降, 周身内外皆到, 五脏六腑皆有。 ” 反映痰邪为病的多变 性、 多发性, 同时暗示着痰邪为病的转移性。瘀是指体内有血液 停滞。肿瘤患者常呈血液高凝状态, 已为各方面所证实。这种 高凝状态促进了癌栓形成, 为肿瘤转移创造了条件, 高凝状态与
之阴至为重要, 不能见咳止咳, 应特别重视各脏腑之间的关系,
[猿] 摇 张红军, 张晓莉, 宋宝辉, 等援 玉屏风散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 [源 ] 摇 徐 明, 胡秀萍, 朱 虹, 等援 黄芪总提物的免疫调节作用 [ 允] 援 中药药 [缘] 摇 王新华, 刘文娟援 白术在胃肠道疾病方面的药理与临床作用 [ 允] 援时 珍国医国药, 圆园园苑 , 员愿 ( 员员 ) : 圆愿源苑援 ( 收稿日期: 圆园员圆 原 园员 原 园猿摇 编辑: 任桂华)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姜林, 孔庆志, 李小菊 姜林(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1;武警湖北总队医院肿瘤科,湖北,武汉,430061), 孔庆志(武汉市中 心医院,湖北,武汉430014), 李小菊(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1) 湖北中医杂志 HU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2,34(4) 1次
, 痰瘀
证候是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 祛瘀化痰法是治疗肺癌的基本大 法。本文就从痰瘀论治肺癌作一探讨。 员摇 痰瘀互结是肺癌发生的重要病机 肺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正气内虚, 脏腑功能失调, 邪毒侵 肺, 导致肺气郁闭, 宣降失司, 集聚成痰, 痰凝气滞, 郁阻络脉, 痰 气瘀毒交结, 日久形成积块。 传统中医认为 “ 肺为娇脏, 喜润恶燥” , 肺癌病位在肺, 六气 太过五志过极, 皆可化火灼阴, 化热积毒, 化痰成块。 “ 肺主气, 司呼吸, 主宣发肃降, 通条水道。 ” 在生理状态下, 对人体的水津、 气血运行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肺气的宣发作用可将津液和水谷 精微敷布周身以充养四肢百骸, 司腠理之开合以御外邪之侵犯
[源]
则认为治肺当先治痰, 注重温阳化痰法在肺癌治疗中的运用。 从各大医家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来看, 尽管各有特色, 但有共性 的一点是祛瘀化痰是治疗肺癌的基本大法。
参考文献: [员] 摇 吴玉生援 肺癌的病因病机与临床治疗 [ 允] 援 新中医, 圆园园缘 , 猿苑 (愿) : 猿援 刊, 员怨怨圆 , 圆苑 (源) : 愿援
将 员园愿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气虚血瘀 证占 远园援 圆豫 , 认为痰瘀互结是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
[缘] 陈锐深等 认为中医分型以痰毒瘀滞型, 气阴两虚型多见,
晚期多见气阴两虚型, 中期多见痰毒瘀滞型, 早、 中期多见肺郁 痰结及肺虚痰热型。郭勇
[远]
对 员怨远 例癌证 ( 其中肺癌 远远 例) 患

者临床辨证分析的结论认为, 虚证 ( 气虚、 阴虚、 气阴两虚) 是肿 瘤患者的主要病机所在, 并可以产生瘀、 热、 痰等夹证, 以瘀、 痰
[苑] 为最常见。左明焕等 对 愿缘 例晚期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
复合证型的拆单研究, 结论认为血瘀证、 痰证、 虚证是晚期肺癌 的主要证候。
万方数据
从痰瘀论治肺癌初探
[猿]
邪为治则, 扶正重在益气养阴, 补益肺脾, 祛邪重在化痰散结, 祛
[ 员员 ] 倡导用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结合的温病学辨 痰消瘤。贾英杰 [ 员圆 ] 证方法辨治肺癌, 立三焦逐邪, 解毒祛瘀为治疗大法。郭海涛
从微观角度应用血小
板聚集、 粘附功能对肺癌及其转移患者所表现的血瘀证进行了 临床实验研究, 证实: 肺癌及其转移患者血小板粘附、 聚集功能 亢进与肺癌从发病到转移呈正相关。揭示了肺癌患者普遍存在 着血瘀证, 且贯穿于肺癌的整个病理过程。血瘀证是肺癌转移 的条件, 也是肺癌转移的结果。 从临床和实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 痰瘀互结是肺癌复发、 转 移的关键。 猿摇 痰瘀证候是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 从临床表现来看肺癌患者不论早中晚期, 多见痰瘀相关为 病的情况。如咳嗽、 气促为痰湿壅肺, 肺失宣发肃降。痰 瘀 搏 结, 瘀阻脉络, 血不循经溢于脉管外则见瘀血或咯血。久病入 络, 阳气阴精不得通行, 瘀结胸中, 则见胸膺胸痛, 痛处固定。痰 浊瘀毒交结, 聚积于肺脏, 日久而成积块。故肺内之肿块乃肺癌 之重要体征。痰瘀之舌脉见证有: 苔白厚浊或腻, 脉弦滑为痰 阻; 舌有瘀斑或舌质紫黯, 舌下络脉曲张, 脉涩或结代者为瘀闭。 若两者同见则为痰瘀闭阻。 从肺癌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来看: 王笑民
[愿] 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 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郁存仁 主 [怨] 张对肺癌放化疗副反应予以益气固本, 活血化瘀。唐福安 则
以情志为先, 治癌不忘解郁; 化痰祛湿兼以活血解毒; 顾护脾胃,
[ 员园 ] 健脾不忘通腑; 蠲毒去热, 善用虫类之品。吴良村 应以扶正祛
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可能直接促进肿瘤的转移, 而血液的高粘 状态与中医血瘀证密切相关。刘永惠等
[员]
及调节汗液的排泄, 同时肺之肃降使体内水湿下输膀胱。在病 理状态下, 肺的宣发功能失司则水湿停聚成痰, 或外邪侵袭, 肺 气受阻, 气郁化热, 热灼津液成痰。肺气虚不能输布津液, 聚而 成痰。肺朝百脉, 调节血液的运行, 若肺气宣降失职, 可引起血 液运行不利; 肺吸之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相结合成宗气, 而宗气具有推动肺的呼吸和血液运行的作用。若肺气虚或感受 外邪, 肺的宣降失职或宗气生成受限, 影响血液运行, 产生瘀血。 可见肺虚、 肺实均可致痰或瘀。反之, 痰和瘀阻碍气机可致肺 实、 肺虚, 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互为因果。正如 《 杂病源流犀烛》 所说: “ 邪积胸中, 阻塞气道, 气不得通, 为痰 … 为血, 皆邪正相 搏, 邪既胜, 正不得制之, 遂结成形而有块。 ” 可见在肺癌的发病 机制中, 痰瘀既是邪毒侵肺、 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 又是导 致正气内虚、 邪毒之交结成块的致病因素。因此, 痰瘀为病贯穿 于肺癌的整个发病过程。 圆摇 痰瘀互结是肺癌复发、 转移的关键 肺癌难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复发和转移。而痰瘀病症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