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专题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教案-8-3硝酸硝酸盐 最新

高三化学教案-8-3硝酸硝酸盐 最新

§8-3 硝酸HNO3硝酸盐高考目标要求1、掌握硝酸、硝酸盐的性质和用途2、了解硝酸的工业制备3、了解氮的氧化物污染的处理及氮的氧化物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的物理性质一、硝酸HNO31、纯硝酸HNO3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低沸点(83℃)、易挥发的液体,密度1.5027g/cm32、极易溶于水,能与水按任意比例混溶3、98%的浓硝酸称为“发烟硝酸”,常用的浓硝酸的质量分数约69%二、硝酸HNO的化学性质31、硝酸是一元强酸 HNO3 H++ NO3-具有酸的化学通性⑴稀硝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浓硝酸使石蕊试液变红,后退色(浓硝酸的强氧化性);⑵硝酸能与除金Au、铂Pt等以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盐、水、氮的氧化物;⑶硝酸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如: CuO + 2HNO3 C u(N O3)2+ H2O⑷硝酸与碱的反应如: C u(O H)2+ 2HNO3 C u(N O3)2+ 2H2O⑸硝酸与某些盐的反应如: CaCO3+ 2HNO3 C a(N O3)2+ CO2 ↑+ H2O2、硝酸HNO3的化学特性光照或加热⑴硝酸HNO3的不稳定性 4HNO3 2H2O + 4NO2↑+ O2↑硝酸越浓、光照越强或温度越高,硝酸分解越快,NO2溶于浓硝酸使之呈黄色。

通入空气或氧气,可除去硝酸的黄色 4NO2+ O2+ 2H2O 4HNO3硝酸HNO3的存放——盛装在棕色细口瓶,存放在避光、低温阴凉处。

⑵硝酸HNO3的强氧化性①硝酸HNO3能氧化除金Au、铂Pt等以外的所有金属如:Cu + 4HNO3(浓) C u(N O3)2+ 2NO2↑+ 2H2O3Cu + 8HNO3(稀) 3C u(N O3)2+ 2NO↑+ 4H2OAg + 2HNO3(浓) A g N O3+ NO2↑+ H2O3Ag + 4HNO3(稀) 3A g N O3+ NO↑+ 2H2O在上述反应中,HNO3及起氧化剂的作用,又起酸的作用。

高中化学环境教育教案

高中化学环境教育教案

高中化学环境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在环境中的作用和影响。

2. 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掌握简单的环保知识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在环境中的作用和影响。

难点:如何利用化学知识来保护环境。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在环境中的作用:化学反应、化学废物、化学污染等。

2. 环保知识和方法:节约能源、减少废物、垃圾分类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一些环境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化学在环境中的作用。

2. 讲解化学在环境中的作用,包括化学反应产生的废物、化学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等。

3. 讲解环保知识和方法,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垃圾分类等。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化学知识来保护环境,并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方法。

5. 演示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环保实验,如利用可降解塑料制作环保袋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将环保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作业安排:
1. 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堂讨论的总结。

2.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环保主题,写一篇关于该主题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在环境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和方法。

同时,通过讨论和实验,学生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化学知识来保护环境,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通过更多的实例和案例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环境保护的问题。

高三年级化学教案设计5篇

高三年级化学教案设计5篇

【导语】⾼三会教给我们奋⽃,每个⼈都有⽆尽的潜⼒,每⼀个⼈都有⽆穷的提升空间,不经过⼀年⾎战,也许我们永远发现不了⾃⼰⾝上蕴藏的能量。

所以⾼三注定是精彩的⼀页,下⾯⽆忧考就为⼤家分享了《⾼三年级化学教案设计5篇》,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1.⾼三年级化学教案设计 ⼀、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探究和交流活动,学⽣所需掌握的知识应通过学⽣⾃⼰实验探究和教师引导总结得来,真正把学⽣作为主体确⽴起来。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在问题情景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尽量把学⽣带⼊“真实”的问题中去,充分利⽤⾼中⽣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关注⾝边的⼈与事,关注社会层⾯的问题和⾃然界真实问题。

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苏教版XX必修⼆专题⼆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学⽣对“电”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充分利⽤学⽣已有的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从⽇常⽣活中常见的电池⼊⼿,通过各种电池的展⽰,提出疑问:这些电池是如何产⽣电流的?调动学⽣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积极性。

再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从电⼦转移⾓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价值。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和作⽤ 在整个中学化学体系中,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是教学⼤纲和考纲要求的重要知识点。

因此,原电池原理教学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分重要地位。

在本章教学中,原电池原理的地位和作⽤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因为原电池原理教学是对前三节有关⾦属性质和⽤途等教学的丰富和延伸,同时,通过对原电池原理教学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从⽽从本质上认清⾦属腐蚀中最主要的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为后续⾦属腐蚀的原因分析及寻找⾦属防护的途径和⽅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从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后分析讨论实验现象,从⽽得出结论,揭⽰出原电池原理,最后再将此原理放到实际中去应⽤,这样的编排,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符合学⽣的认知规律。

高中化学学科环境渗透教案

高中化学学科环境渗透教案

高中化学学科环境渗透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和分类。

2. 了解环境渗透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3. 掌握环境渗透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
1. 环境渗透的概念。

2. 环境渗透的影响因素。

3. 环境渗透的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
1. 环境渗透的原因和具体影响。

2. 环境渗透的防治措施的科学性和实施难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影响。

二、讲解环境渗透的概念和影响因素(15分钟)
1. 介绍环境渗透的概念及分类。

2. 分析环境渗透的影响因素,如土地利用、水质状况、气候变化等。

三、讨论环境渗透的后果及防治措施(20分钟)
1. 讨论环境渗透对人类、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2. 探讨环境渗透的防治措施,包括政策法规、科技手段和社会行为。

四、练习与巩固(10分钟)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环境渗透的理解。

五、总结与扩展(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主动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环境渗透的概念、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资料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资料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 - 2 -专题二化学用语和化学计量............................... - 9 -专题三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 - 16 -专题四非金属与其化合物................................ - 28 -专题五金属与其化合物.................................. - 35 -专题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 46 -专题七化学反应与能量.................................. - 58 -专题八化学平衡........................................ - 66 -专题十电化学基础...................................... - 88 -专题十一有机化学....................................... - 97 -专题十二化学实验..................................... - 106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展示】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与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

(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范文七篇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范文七篇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范文七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学教学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了解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查阅媒体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节水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建议本节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水对人类的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及水的组成,在处理这一节教材时,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作为研究的线索。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课前布置研究课题,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特别是突出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输入关键字词搜索相关信息,并要求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每2-3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通过课前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可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展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特别是展示成果,无论对哪类学生来说,只要付出劳动,都会有收获,真正体现初中义务教育的全员性和教育的全过程性。

特别对初中学生来说,强烈的表现_成为其学习过程的根本动力。

水资源的有限,人类对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业化进程对水体的污染,对学生来说,有的可能了解很多,有的学生会一无所知,教师课堂上简单的介绍对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水质的日益恶化等,使学生有一种危机感,自觉地从我做起是环保事业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水的组成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它应包含两方面内容:1.水的宏观组成,即:定性水的元素组成。

2.水的微观构成,即:定量。

每个水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从而得到水的分子式。

这两个过程应有意识地加以区分,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学生进行学习打好基础。

化学与环保原理教案高中

化学与环保原理教案高中

化学与环保原理教案高中
一、教学内容:化学与环保原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与环保的基本原理;
2.认识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
3.掌握环保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4.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
1.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2.环保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四、教学难点:
1.环保技术的应用;
2.环保政策及其实施。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环保概念(5分钟)
教师通过介绍环境污染现象和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危害,引出环保的重要性。

2.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危害(10分钟)
教师介绍主要的环境污染原因和危害,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环保的基本方法和技术(15分钟)
教师介绍环保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包括减少废物排放、循环再利用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4.环保政策及其实施(10分钟)
教师介绍国家、地方环保政策及其实施情况,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

5.案例分析与讨论(10分钟)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环保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七、作业布置:
1.自主学习环保知识;
2.撰写一份关于环保的小作文。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深入了解了化学与环保的基本原理,提高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希望学生能够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全套教案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全套教案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全套教案
教案一:化学基础知识复
- 目标:帮助学生复化学基础知识,巩固基本概念
- 内容: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复
- 化学键的形成和表示方法
- 反应速率和平衡的理解
- 教学方法:讲解+练
教案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 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并能运用相关概念解决问题
- 内容:
- 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 物质的性质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
- 各类物质的性质比较和实验操作
-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实验操作
教案三: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目标:教授学生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能量转化的规律- 内容:
-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表达方式
-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特性
- 能量守恒定律和熵增定律
- 教学方法:讲解+例题解析
教案四:电化学与溶液的性质
- 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电化学和溶液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内容:
- 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的区别
-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和离子反应
- 电化学反应和电池原理
- 教学方法:图示+实验操作
教案五:有机化学基础
- 目标: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有机反应- 内容:
-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 有机反应的类型和机理
-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练
以上是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全套教案的概要,具体的教案内容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环境保护专题[考试目标]1.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3.了解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要点精析]一、环境及环境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科技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破坏,使得组成环境的大气、水体、土壤等发生了变化,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并造成有害于人类或其它生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因此,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

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

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

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

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飘尘火力发电厂、热电站、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化工厂、水泥厂、白灰厂、砖瓦厂、矿石开采、核爆炸而产生的放射性灰尘空气质量报告中涉及的污染物主要是: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

(1)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淡蓝色的烟雾,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里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这些气体在阳光和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热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

它的毒性很大,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会使人出现呼吸困难,视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症。

光化学烟雾的来源:NO x、C x H y 如下图:光化学烟雾的成分:臭氧、醛类、酮等光化学烟雾的防治:省环保局指出,首先要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主要是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其次是加强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工作。

相关人士还提出,可建立一个臭氧超标预警系统,当臭氧浓度达到预警浓度时,将建议公众尽量少出门,减少私车使用。

(2)臭氧层破坏——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

某些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使得臭氧层密度降低形成空洞的现象。

原因:氟氯烃、NO x危害: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破坏植物的生长,使农作物减产。

会引起皮肤癌和白内障等。

防治:(1)禁止或限制使用氟利昂(2)汽车尾气安装净化装置(3)温室效应——由于大气层中某些气体对地球辐射的红外线有很强的吸收作用,进而导致地球温度不断上升,类似温室大棚的一种吸热效应。

原因:CO2、C x H y危害:使环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引发酷热、旱涝等。

防治:1. 改变以煤油、天然气等为主要能源的现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2. 绿色植物是自然的调节师,我们应该多进行植树,不胡乱砍伐树木。

(4)二恶英污染——来自对垃圾的不完全焚烧所产生的烟雾,属于二次污染。

二恶英是二苯基1,4-二氧六环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如:结构式OO —ClCl—、、、、危害:“二恶英” 是迄今为止毒性最强的化合物,能致癌,毒性相当于氰化钾(KCN)的1000倍,砒霜的900倍。

对人体有很强的致畸作用。

国际组织已把二恶英从可疑致癌物重新划分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防治:减少垃圾污染,进行高温焚烧。

(5)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

但现在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

湿沉降是指酸性物质以雨、雪形式降落地面干沉降是指酸性颗粒物以重力沉降、微粒碰撞和气体吸附等形式由大气转移到地面。

pH值低于4.5的酸雨叫重酸雨。

来源:SO2 、NO x成分:H2SO3、H2SO4、HNO3形成原因: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3NO2+H2O=2HNO3+NO危害:毁坏森林、湖泊和土壤,导致渔业和粮食农作物减产。

腐蚀文物、工厂设备和建筑物。

防治:1、改善能源结构,大力提倡民用石油气、天然气。

2、减少用煤量。

3、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将生石灰跟煤均匀混合,煤燃烧时防除的SO2跟生石灰放映生成CaSO3,CaSO3再被空气氧化成CaSO4(石膏)而被“固化”,从而减少SO2向大气的排放。

SO2+CaO = CaO32CaSO3+O2= 2CaSO44、加强对工厂废气排放的监测:硫酸厂通常用氨水吸收二氧化硫SO2+2NH3+H2O = (NH4)2SO3 (NH4)2SO3+SO2+H2O = 2NH4HSO35、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用铂、钯合金催化转化法消除汽车尾气的污染。

2NO+2NO2===3O2+2N2 2NO2+4CO===N2+4CO26、积极开发新型的清洁能源[例1]下列关于酸雨的危害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影响人的消化系统B.破坏生态平衡C.破坏建筑物D.使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造成水生生物死亡E.发生赤潮答案:ADE[例2]早在唐高宗时代,炼丹家孤刚子所著《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里有“炼石胆取精华法”制硫酸的记载,“石胆”即胆矾,“精华”指冷凝所得的液体。

1640年,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金石类》记有:“青矾厂气薰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青矾即绿矾,强热绿矾,得红色固体,气体冷凝得“矾油”。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炼石胆取精华”和炼“青矾”得“矾油”的化学方程式。

(2)“青矾厂气薰人”的原因。

(3)衣服易烂的原因。

(4)“载木不盛”即树木枯萎的原因。

答案:(1)CuSO4·5H2O=CuO+SO3+5H2O,2SO3=2SO2+O2;SO3+H2O=H2SO4;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2SO3=2SO2+O2;SO3+H2O=H2SO4);(2)SO2等有强烈刺激性气味;(3)SO3遇水气形成硫酸酸雾腐蚀衣服;(4)硫的氧化物SO x污染环境,伤害植物,使植物枯死。

2、水体污染——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其容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引起水质恶化,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造成对环境、人体和其它生物的危害现象。

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⑴生活废水排放;⑵含有机农药的废水排放;⑶来自化学、电镀、煤气、炼焦等工业废水的排放[例3]目前,我国的太湖、巢湖等淡水湖泊受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污染,这种污染是湖水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的,这些元素主要是A H、OB C、ClC N、PD Cu、Hg答案:C[例4]某地有一池塘,生长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多种鱼、虾。

后来,由于化工厂将大量污水排入池塘中,使水质恶化,各种水生生物先后死亡。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平衡角度看,池塘这种变化说明了。

(2)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3)经检验,污水中含有0.012mol/L的游离溴,可用亚硫酸钠除去污水中的溴,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4)处理5L这种污水,需加入0.05mol/L的亚硫酸钠升才能将溴全部除去。

(5)要使池塘恢复本来面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首先要恢复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池塘的生态平衡遭受破坏(2)化工厂对池塘的污染超过了池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3)Na2SO3+Br2+H2O=Na2SO4+2HBr (4)1.2L (5)化工厂的污染问题水生植物3、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

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4、居室污染——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苯、氨气污染起居空间的现象。

甲醛对眼、鼻、喉有明显的刺激性,严重时甚至致癌。

苯则会抑制人体造血功能,长期在这种环境下人们会有头疼、失眠,严重者则导致某些血液疾病。

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5、土壤污染——人们把大地看作处理废弃物的场所,如城市垃圾、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向土壤倾倒和堆放以及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大气沉降物进入土壤而引起的污染。

(1)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对土壤的危害及治理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汞、铅、镉、砷、酚、氰化物、三氯乙醛、苯并芘等有害污染物,进入土壤使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土壤盐碱化、环境卫生恶化等。

但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中也含有氮、磷、钾及其他植物的营养成分,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可使农作物增产。

通过污水灌溉,氮、磷及生物能降解的有机物可去除90%以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也可以被氧化分解。

因此,利用污水灌溉,特别是用工业废水灌溉时,必须要做预处理,以除去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合理适度的污水灌溉可节约农业用水,充分利用污水中的营养元素,是一种经济的、节省能源的污水处理方法。

(2)垃圾及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危害及治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消费的增加,堆放垃圾和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占用了大量土地。

这些废弃物不仅占用土地,损伤地表,而且会污染土壤、水体、大气。

固体废弃物经日晒雨淋,它们的渗出液中所含有毒物质渗入土壤后,会改变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妨碍植物根系生长或在植物机体内积累。

垃圾堆放地往往也是蚊、蝇孳生地和老鼠猖狂活动地区,这与很多传染病的发生有关。

但是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各种资源,可合理利用:①利用矿物废料作建筑材料、道路工程材料、填垫材料及冶金、化工、轻工等工业原料;②含碳、油类或其他有机物质的废物,从中回收燃料;③含有土壤、植物所需元素的废物,作土壤改良剂和肥料;④垃圾焚化回收热能,可供热水和发电等;⑤日本采用高压压缩垃圾,制成垃圾块,用作填海造地材料。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马蕴[学情分析]初三年级的钱权熙,他的语文分数在70到90之间,成绩不稳定,分析过他的试卷和学习情况后,发现他的基础题部分基本不扣分,失分主要在于诗歌鉴赏、文言文翻译和现代文阅读,钱权熙的诗歌鉴赏只能得1分,基础比较差,但提分空间较大,因此,我选择先从诗歌鉴赏开始辅导。

[教学目标]1.明确中考诗歌鉴赏常考题型。

2.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及提高鉴赏的综合能力。

2、帮助学生克服对古诗词鉴赏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诗歌鉴赏题的方法和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提高得分率。

[教学过程]一、透视诗词鉴赏的考点(六点)1、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2、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3、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4、品析语言特点 / 体味炼字5、品味表达技巧6、感知艺术形象二、鉴赏知识的复习(一)内容主旨、思想情感1、边塞诗常用词汇: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伤感、思乡念亲、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等(如《渔家傲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田园诗常用词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愉悦、悠闲快乐等(如《钱塘湖春行》《归园田居》)3、送别诗常用词汇:忆友怀旧、依依不舍、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激励友人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怀古诗常用词汇:怀古伤今、怀才不遇等(如《赤壁》、《潼关怀古》)5、咏物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