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_陈怡彬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几点思考S ome Thoughts on C ommercial Bank ’s O ff -balance Sheet Business朱雁萍1 郭 伟2ZH U Y an -ping G UO W ei(1.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成都 610074; 2.中信实业银行 北京 100027)[摘要]商业银行从传统业务向表外业务扩散是一种趋势。
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依赖于一定的外部条件:利率与汇率的高度市场化、混业经营、社会信用与法律环境较好。
而目前这些条件在我国多还不具备。
除外部环境外,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缓慢,也与自身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有关。
由于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仍存在着一定的业务风险。
因此,目前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应坚持审慎发展的原则;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选择一些市场前景好、风险可控的业务品种大力发展。
Abstract :C ommercial banks do m ore and m ore off -balance sheet business is a trend.As the west commercial banks ’experience shows ,OBS business depends on s ome exterior conditions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are decided by market force ,commercial banks are permitted to do invest banking business by law ,credit environment is well and law system is sanity.And now these conditions are ab 2sent in China.Apart from these ,the slow growth of OBS business is related to commercial banks ’inner management.S o the attitud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to OBS business should be prudent ,and ac 2tively create conditions for OBS business at the same time.[关键词]表外业务 外部环境 内部条件K ey w ords :O ff -balance sheet business Exterior condition Inner condition[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49(2001)10-0022-05 一、问题的提出与表外业务概念释义近年来央行为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连续多次下调利率,利差水平也在同步缩小,这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依赖传统业务增加收益的路子越走越窄。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比较缓慢,整体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外资银行.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加大表外业务的发展,实现经营多元化,拓展新的利润渠道,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金融;风险防范;金融监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表外业务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表外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比较缓慢,整体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外资银行。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存贷业务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加大表外业务的发展,实现经营多元化,拓展新的利润渠道,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简介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的理解,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具体包括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另一种是更准确的狭义的理解,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这类业务主要有贷款承诺(包括承兑票据、贷款透支、贷款限额、回购协议),金融担保(包括跟单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正式担保、银行担保与赔偿),金融衍生工具(互换及套期保值业务),证券业务(如证券的分销、包销、代客买卖证券)等等。
这些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在风险成为现实时,就转为表内业务.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主要是传统的担保和承兑业务,从表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来看:中国农业银行为3%,中国工商银行为5%,中国建设银行为8%,中国银行最高且仅为17%。
全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到8%.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最低已达到银行业务收入的25%以上,大银行甚至超过50%。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业务 的推 行 , 在 很 大程 度 上 增 加 了 表外 业 务 的 竞争
实力 以及 发展 空 间 。面 对 动荡 的 国际未来 国际金 融业 三 大发展
趋 势之一 , 同时也成 为我 国各 个商 业 银 行 的必 争 之 地, 所以, 对 它 的研 究对 于促进 我 国银行 业 的健 康 运
行 具有 十分 重要 的实践 意义 。
一
、
我 国 国有 商 业银 行 表 外 业务 发 展历 程 和 现
状 ( 一) 发展 历 程
我 国商业 银 行 表外 业 务 的发 展 起 步较 晚 , 在 二 十世纪 八 十年代 末 由中 国银 行 首 开先 例 , 开发 了信
传 统业务 为 主 , 同时 高技 术 含 量 的 表外 业 务 也 在稳 步 发展 的进 程 中 , 与此 同时 , 商业银 行 表外业 务发 展
金融 工具 也 E t 益复 杂 化 , 减 少 表外 业 务 成 本 的各 种
年至今 ,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已由存款导 向阶段
开 始过 渡到 收入导 向阶段 。在此期 间商 业银 行树立
了防范风险、 增加收入的 目 标, 集中全力发展表外业 务 。它们 开始逐 渐意识 到其 对增 加银行 收入 具有 无
2 0 1 1年初 起 , 我 国银 行理 财业 务 呈 一 片欣 欣 向荣 的
作者简 介 : 陈怡彬 ( 1 9 9 0一) , 女, 江西宜春人 , 延 安大学财经学 院 , 研究方 向: 金融 学。
2 0 1 4年
陈怡彬 : 我 国 国有 商 业银 行 表 外业务 存在 问题 及 解决对 策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_问题及对策

182 2012.032012年03月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文/李燕 杨珂摘 要:表外业务作为西方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拓展的一个重点,它的发展速度以及规模都已经超过了表内业务,在银行业务结构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无论在业务规模上还是品种结构各方面都和国外相差甚远。
我国商业银行应抓住发展的机遇,实现经营多元化,拓展新的利润渠道,努力拓展表外业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82-03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OBS)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其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据巴塞尔委员会的标准划分,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虽然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和负债业务联系紧密,即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主要包括贷款承诺、信托担保、金融衍生品、证券相关业务等;广义的表外业务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担保、代理等相对来所无风险的,金融服务类业务,即包括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特点在于其基本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身资金来提供服务,并且具有易操作,金融杠杆高,风险巨大等特点[1]。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1、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表外业务在西方产生由来已久,但直到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扩大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表外业务才在西方迅速发展起来。
美国的几家大银行如花旗银行、美洲银行从那时起就大力发展表外业务,自1988年以来,其表外业务所涉及的经营活动的资产总和已超过2.2万亿美元,而同期这几家银行资产负债项下的资产总和为7800亿美元;在90年代末期,表外业务已经超过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其平均增速到达了54.2%,远高于同期资产总额9%和资本总额21.65%的增速。
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工作心得

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工作
心得
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业务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缺乏国际化经验: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业务方面相对缺乏经验,不熟悉国际市场的
规则和操作方式,对于跨境交易、外汇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
2. 外汇风险:由于汇率波动以及国际市场的不稳定性,国有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业务
时面临着外汇风险,特别是在贷款和交易结算方面存在较大风险。
3. 全球金融监管环境: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要求日益严格,国有商业银行需要遵守各
国的监管规定和要求,合规压力增大。
为应对上述困难,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能力提升: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化经验的
人才,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建立专业化的国际化团队,以应对海外
业务的挑战。
2. 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国有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方面,提高在国际业务中的风险防范能力。
3. 扩大国际合作与融资渠道:国有商业银行应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融资渠道,与国际
知名银行、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业务,提高国际化运营能力。
4.提高技术支持能力: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提高技术支持能力,
以满足国际业务的需求,提高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综上所述,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业务中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的,但通过加强人才培养、风险管理、国际合作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提高国有
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工作心得

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工作心得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国际业务时面临了一些困难。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与国际大银行竞争的压力较大。
国际大银行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并能够提供更多种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竞争优势。
其次,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
国际市场对银行的信誉和声誉要求较高,而国有商业银行在品牌建设方面还有欠缺。
再次,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和运营体制相对较为守旧,对于国际业务的开展和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困扰。
针对这些困难,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首先,加强与国际大银行的战略合作。
通过与国际大银行的合作,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模式,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其次,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形象宣传。
国有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再次,优化内部管理和运营体制。
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推动内部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业务质量,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规则。
在我的工作实践中,我意识到国有商业银行要发展国际业务需要面对很多困难和挑战。
在实际工作中,我积极参与了与国际大银行的合作项目,通过与国际大银行交流学习,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业务知识。
我也积极参与了品牌建设和国际形象宣传方面的工作,通过组织各种宣传活动,提升了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形象。
同时,我也努力推动了内部管理和运营体制的改革,通过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提高了银行的管理效率和运营能力。
总的来说,国有商业银行要做好国际业务,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但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加强战略合作、品牌建设和内部管理,相信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也能取得良好的发展。
浅谈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浅谈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国际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门类,在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银行业的竞争,就是新兴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创新的竞争,谁占领了中间业务市场,谁就抢占了制高点,就拥有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国际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获取中间业务利润和向国外拓展营销的重要手段,它对银行具有收益高、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历来都是各家商业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
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国际业务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外资银行凭借其良好的信誉、先进的技术手段、丰富的管理经验、优质的客户服务、完善的业务品种以及对国际惯例的熟练驾驭能力等优势冲击着我国已有的经营领域,抢占着国际业务市场份额,而在金融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各商业银行在狠抓本币业务的同时,纷纷将眼光瞄准了国际金融业务。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国有商业银行只有面对挑战寻找对策,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业务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大力发展国际业务,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和估计到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才能勇敢的迎接和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运用有效的措施推动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快速向前发展。
一、国际业务发展的难点(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从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对发展国际业务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够明确和充分。
主要表现在:一是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对国际业务缺乏了解,也无经验,以致对国际业务的发展和管理难以进行有效的配合和支持。
二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是本币业务,国际业务的比重相对较小,在机构、人才、客户等方面均不占优势,以致大部分人认为与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发展国际贸易融资,还不如集中精力抓好本币业务。
(二)国有商业银行营销手段单一,营销力量不足。
主要体现在不能很好地将融资与国际结算业务相结合,忽视国际结算业务正由中间业务向表外业务转化,融资与担保正成为国际结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造成有融资功能的部门不会根据国际结算业务的特点对外营销,而经营该业务的部门又没有融资权,对外没有形成一股合力,严重制约了业务规模的扩大。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以及问题探究

2-3年 3-5年
根据实际需求和其他因素 确定
根据实际需求和其他因素 确定
3-5年
最高不超过50万元
10年以内
根据实际需求和其他因素 确定
最长不超过3年
最高不超过50万元
10年以内
根据实际需求和其他因素 确定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期限最长20年,商 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用房最长为10年
3年以内
根据实际需求和其他因素 确定
产品名称
贷款期限
贷款额度
销”,仅靠老式的发传单等方式是难以吸引顾客的眼球,甚至可能 会让客户对了解并接触表外业务产生自愿排斥,虽然部分分行开始 采取了微信推送、网络视频宣传等各种互联网营销手段,但是宣传 以后缺乏及时的反馈,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商业银行在对表 外业务加以宣传时,一方面要利用好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产品的宣传 作用,抓住宣传以后的反馈效果主动积极出击,一方面要找准市场, 根据客户收入、偏好等各种因素将市场细分,针对性推销不同种类 的产品。利用各种媒体工具,新闻广告等途径宣传表外业务产品, 使客户进一步了解并熟知表外业务产品的功能和信息,增加客户进 入金融市场主动了解金融产品的意愿。
2019 年 5 月 营销界(第 3 周)
115
焦 点 FOCUS
以享受的服务,使得中低收入的人群也可以有能力、有机会跨入金
(上接第 114 页)
融门槛,增大客户的服务面,注重产品的多样化发展。 (二)加大表外业务市场营销推广力度 目前各个商业银行的各大分行的产品营销手段主要是“网点营
表1 L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产品创新种类
电力大学 ,2016. [5] 张婷 . 我国银行表外业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旳影响 [D]. 上海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务发展较为迅速,其中建设银行位于首位其表外
由上表可以看到,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业务的业务收入占比例超过 20% 以外,其他几大国 收入净额在逐年上涨,同时表外业务收入净额占营
有商业银行所占的比例均较小; 而股份制商业银行 业收入比例也在稳步提升,但是与国外各大银行相
中除招商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较快,其他的银行表外 比而言仍处劣势,究其原因是经营理念落后,对表外
15. 6% ,其中品牌类投资银行业务增长迅速。银行 卡业务收入 234. 94 亿元,增长 36. 1% ,主要依靠是
处于刚刚萌芽阶段,有的基本没开展,层次单一,远 没有达到表外业务全面发展的局面。[3]
银行卡分期付款业务收入和消费回佣收入。对公理
( 二) 业务量小,规模有限,绝对收入额占营业
财业务收入 100. 18 亿元,增长 81. % ,对公客户理 收入比例偏低
( 二)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全球化和混业化进程的加快,国 有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总体规模也呈现不断 扩大趋势,其发展与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成正比,业 务涵盖面较广,业务类型包括结算类等劳动密集型 业务以及理财、担保承诺、金融衍生工具等高技术含 量的创新型业务,且仍以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低的 传统业务为主,同时高技术含量的表外业务也在稳 步发展的进程中,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 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加大。 目前,表外业务的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自身发 展的重要战略,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全新利润增长 点,在银行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我国 国有商业银行所开展的理财产品业务为例,根据我 国上市商业银行 2011 - 2012 年会计资料显示,自 2011 年初起,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呈一片欣欣向荣的
表 1 2010 - 2012 年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比较
( 单位: 亿元)
银行简称 中国银行
2012 年
手续费及佣金 净收入
占比( % )ຫໍສະໝຸດ 669. 2318. 28
2011 年
手续费及佣金 净收入
占比( % )
646. 62
19. 70
2010 年
手续费及佣金 净收入
占比( % )
544. 83
区则由于均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均衡,因此其 表外业务收入发展也集中在 150 - 200 亿元之间,由 此观之,我国表外业务的发展与地区经济的发展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
( 四) 管理不到位,环境不适宜 因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较晚,并且受 到传统金融体制的桎梏,其在管理和分类上还比较 混乱。从管理上来看,上层领导机构没有总体的较 为清晰的规划以及明确的业务界限和发展目标,中 央银行还未制定出统一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管理规 则,表外业务也未进入到风险资产管理范畴之内,列 入表外科目的表外业务不在银行加权资产总额之 中,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也抑制了金融保证业务 和派生金融业务的发展; 从政策法规方面看,我国的 金融监管机构重表内轻表外的态度,因此对商业银 行表外业务方面缺乏配套的法规政策和激励规范机 制,使得表外业务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在业 务分类方面,各家商业银行在表外科目的设置上各 树一帜,而在核算方面,各家银行将某些业务纳入表 外或表内核算的做法各有各自的规定,没有达成统 一的共识。这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整体 发展。 从营运环境方面看,迄今为止,其定价主要依靠 市场,并不稳定,普遍缺乏科学的定价理念,价格变 动通常是为了满足客户的满意度和市场的占有率, 收费竞争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表外业务的种类
19. 68
建设银行
935. 07
20. 29
869. 94
21. 91
661. 32
20. 44
工商银行
1060. 64
19. 75
1015. 50
21. 37
728. 40
19. 13
交通银行
208. 82
14. 17
195. 49
15. 39
144. 79
13. 89
农业银行
748. 44
17. 74
第 36 卷第 1 期 Vol. 36 No. 1
菏泽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ze University
2014 年 2 月 Feb. 2014
文章编号: 1673 - 2103( 2014) 01 - 0064 - 06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陈怡彬
( 延安大学财经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其表外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由此我们可 来源于表外业务,香港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
以了解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状况。从 的比例已经达到了 22% 。然而,我国五大国有商业
表 1 可以看出,在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建设银 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这三大国有商业银行表外
银行迄今为止其表外业务的平均收益比重还未超过 20% 。[4]
为落后,尤其表现在三大市场的分业经营及企业债 业务日益成为银行盈利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其重要
券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规模、流通机制的不完善,导 性也日益凸显。
致我国表外业务的发展缺乏各种支撑。随着社会的
( 三) 表外业务区域发展不平衡
表 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各地区 2012 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 单位: 亿元)
* 收稿日期: 2013 - 12 - 29 作者简介: 陈怡彬( 1990 - ) ,女,江西宜春人,延安大学财经学院,研究方向: 金融学。
64
2014 年
陈怡彬: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第1 期
增长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2011 年各大银行所发 行的理财产品种类就已经超过了 1. 8 万款,发售规 模也超过了 15 万亿人民币; 从存量规模上来看,央 行数据显示,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余额达 3. 3 万亿,同 比增长 45. 7% 。所以无论在发行量还是整个行业 的管理规模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增长,面对我国货币 发行和信贷业务的持续从紧,我国商业银行出于加 快发展表外业务,使金融创新业务如理财产品、投资 银行等业务的发行力度及结算方式出现了多样化趋
687. 50
18. 20
461. 28
15. 88
招商银行
197. 39
22. 07
156. 28
20. 31
113. 30
20. 32
中信银行
112. 10
10. 87
88. 37
10. 73
56. 96
10. 40
民生银行
205. 23
18. 10
151. 01
15. 70
82. 89
11. 61
行,在表外业务收入结构方面是较为均衡的,其在各
依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阶
项业务的发展上具有典型性及代表性。从上面图 段所进行的表外业务的主要支撑还是人力和技术设
1 - 4中可以看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总体 备等资源,通过它们来为客户提供相关的服务,尽管
主要集中在结算、清算以及现金管理,投资银行,银 大多数行已经开通了代理、租赁等各种中介服务,但
摘 要: 该文通过阐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中的情况和特点,根据其出现的品种单一、业务 量少、区域发展不均衡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相应地提出了加快金融创新、提高对其业务重要性的认识和业 务营销水平、加强银行间区域合作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设等合理的对策,以期能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提供 些许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30. 33 文献标识码: A
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 展,成为了全 球 经 济 发 展 的“助 推 器 ”,同 时 也 为 全 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极大地 推动了表外业务的发展。电子信息的全球化为金融 交易创造了全球性的市场,推动了商业银行表外业 务的规模经济化,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和效益。随 着时代的进步和金融业的进一步创新,与其配套的 金融工具也日益复杂化,减少表外业务成本的各种 业务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表外业务的竞争 实力以及发展空间。面对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表 外业务的飞速发展成为了未来国际金融业三大发展 趋势之一,同时也成为我国各个商业银行的必争之 地,所以,对它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运 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业务收入在营业总收入中仅占 10% 左右。据了解, 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所以对表外业务创新
66
2014 年
陈怡彬: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第1 期
缺乏动力和技术,同时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 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理财、投资等
机制,因此我国的金融市场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较 经济要求具有高要求和高追求,因此商业银行表外
( 数据来源: 中国各大国有商业银行 2012 年年报)
表 2 中所描述的是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中发展迅 速、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处于优秀地位的三大国有 商业银行 2012 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各地区分 布情况,在三大行中建设银行在各地区表外业务的 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如表所示,以表外业务收入最 高的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为例,长江三角 洲地区( 上海、江苏、浙江、宁波、苏州) 表外业务收 入比东北地区 ( 辽宁、黑龙 江、吉 林、大 连) 高 出 近 200 亿元之多,这表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发展存在极大的区域差异性。[5]在我国沿海地区及 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较快,而 一些偏远内陆地区则发展相对缓慢均不理想,某些 地区甚至仍处于空白阶段,一些地区银行仅把表外 业务的开展作为吸引客户或增加存款竞争的服务手 段,并没有 形 成 一 种 意 识,把 其 作 为 一 项 长 久 的 业 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