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识事物本质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课件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课件

认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在实践中的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认识在实践中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在实践中的发展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指导实践:认 识对实践具有指导 作用,可以促进实 践的发展
主观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 的反映,具有主观性
发展性: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具有发展性
社会性:认识是在社会交往 中产生的,具有社会性
历史性:认识是在历史发展 中产生的,具有历史性
认识的意义
认识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是认识世界的基础
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是决策的基础
认识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是自我发展的基础
认识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认识的来源和过程
认识的来源
直接经验:通过个人实践和观察获得的知识 间接经验:通过学习、阅读、交流等方式获得的知识 理性思考:通过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等方式获得的知识 直觉和灵感:通过直觉、灵感等方式获得的知识
认识的过程
感觉:通 过感官接 收外界信 息
知觉:对 感觉信息 进行组织 和解释
实践检验认识:实 践是检验认识真理 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 关系:认识与实践 是相互联系、相互 促进的,二者是辩 证统一的关系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认识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相 互促进的
认识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 的目的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认识论 的基本原理
认识的局限和超越
认识的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事物,获取信息 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假设,获取新知识 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规律,形成理论 演绎法:通过演绎,推导结论,验证理论

哲学与人生现象与本质ppt课件

哲学与人生现象与本质ppt课件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 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 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看漫画: 瞎子摸象
请思考回答:究竟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是不是仅凭这几个瞎子用手摸就能得出正确 结论呢?
三、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 条件
1.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是非混杂、鱼目混珠、真假 混淆的情况 设置生活中的情境:
启示: (1)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认识一切事物的科学方法。 (2)在现实生活中,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 全面掌握事物的各种现象。第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已掌握的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由此发现隐藏在 里面的内在的联系和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 (3)德军的正确判断就是这样形成的。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意细节,否则就会酿成大错。
(4)必须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 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故事: 古堡擒凶
案例分析:
请问:你认为汤恩·维尔特之所以能揭开古堡百 年之谜的原因是什么?
法军指挥部因一只小猫而毁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国交战时, 法军有一个旅指挥部设在前线阵地的地下。 但由于忽视了长官养的一只小猫,造成了不应有的惨败。 当时,德军一名参谋发现:每天上午八九点种, 总有一只小猫在法军阵地后方的坟包上晒太阳, 一连观察几天,都是如此。此事引起德军司令官的重视, 他召集参谋人员进行分析判断:第一,此猫不是野猫, 野猫不喜欢白天出来,更不会在炮火连天的阵地上出没; 第二,猫的栖身处在坟包附近,而周围并无人家, 那里很可能是一个地下隐蔽的指挥部;第三,据仔细观察, 此猫是名贵的波斯品种,而打仗时尚能玩儿这种猫的, 决不是下级军官。此地极可能是一个高级指挥部。 于是,德军集中兵力,对小猫出没之地猛烈轰击, 结果法军的一个旅指挥部被彻底摧毁,所有人员均被炸死。

认识事物的本质-PPT课件

认识事物的本质-PPT课件

单项选择题
1.要创造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两个条件, 必须 D A.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B.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C.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 制作 D.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 话主要说明
C
A.思考比学习更重要
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
1、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发 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两个条件: (1)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搜集材料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 工制作。
整理材料
(1)占有十分丰富与
必要的前提条件
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为什么必须占有感性材料?
第一,现象是入门的先导人们首先接触的是事物的 现象,没有感性材料,就不可能有理性认识,感性 材料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第二,感性认识是对部分现象的认识,具有片面性。 只有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才能减少 片面性,才有可能上升为正确的理性认识
B.要正确处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C.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过程中,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D.科学理论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极其巨大 的指导作用
4.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是不可分割的整个思维过程。 经过这一过程 B A.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 B.才能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C
A.感性认识具有欺骗性,是假象
B.感性认识不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D.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觉
5.一些商家利用人们的上述弱点,达到多 赚取不义之财的目的。为了防止上当受骗,从 哲学角度看我们应该 A A.对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认识事物本质

2018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PPT课件

2018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PPT课件
2.结合实际,请你简述怎样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6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一切科学知识和真理都来源于
A.实践
B.思考
C.想象
D.继承
3.马克思曾经说:“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
)统一,才能体验人生的成功
A.手脑
B.学问
C.知行
D.义利
7
6.下列事实哪些是现象
(1)苹果落地
(2)太阳东升西落
(3)商品价格有时高,有时低
(4)万有引力(5)声东击西
(6)价值规律
A.(1)(2)(3)(4) B.(1)(2) (3) (5)
C.(2)(3)(4)(6)
D.(1)(3)(4)(5)
A.知是行的要求,知而不行,知就会失去意义
B.行受知的指导,行而不知,行就会变得盲目
C.坚持知行统一的要求
D.只知不行或只行不知都是错误的
2.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是
A.成功了不沾沾自喜,更要看到不足B.失败了也不灰心丧气,要认真反思
C.成功了要相信成功永无止境,争取更大的成功
D.失败了找出原因,把失败看成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10.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也是时代的潮流和科
学的本质。
11.创新能力的实质是
的能力。现代青年要具备
创新能力,首先要有强烈的创新
和顽强的创


12.
是科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是科学创新的基本要求,
是激发创造力的有效
途径。
3
二、名词解释 1. 实践 2. 认识 3. 现象 4. 本质 5. 真象 6. 假象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8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8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一、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 人生发展能力
1、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结合p95《吕氏春秋.任数》事例,说明认识事物不能停留 在表面现象上。
1、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
我们看到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是非常复 杂的,绝不是仅仅用感官就能正确地反映出 来的。
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 现象把握本质上。
一、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3、把握本质,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二、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1、莫被假象迷惑双眼 2、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复杂性 3、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他对我真好!
小结:
大千世界,各种现象丰富多彩,现象表现本质 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这就需要我们掌握透过现象 把握本质的方法,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 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 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
“ 比 泽 尔 德 幻 觉 ”
【解析】虽然端点看起来不
连在一起,左边弯曲部分也
显得比右边的小一点,但其
实这是一个完好的圆。
视 觉 游 戏
“ 完 好 的 圆 ”
--
【解析】虽然端点看起来不
连在一起,左边弯曲部分也
显得比右边的小一点,但其
实这是一个完好的圆。
视 觉 游 戏
“ 完 好 的 圆 ”
2、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复杂性
3、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说一说: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的寓意。
说一说寓意
“”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 道,暗渡陈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山中”等,亦同属此理。

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ppt课件

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ppt课件
13
课堂练习
这幅图片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人生 发展的各种能力,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学习能力是当 今社会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中职学 生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要不断 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14
课堂小结
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两个名词(能力,人
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苦练书法和刻印。短短几年时间,齐白石在 绘画、篆刻、吟诗、书法、装裱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成为名 满天下的书画家。
由于齐白石的不懈努力,不断提升了自己的发展能力,最终使自己从 一位普通的雕花木匠转变成名满天下的书画家。
18
4
二、提高发展能力对实现人生成功的作用
1、什么是成功人生?
人生成功——有钱 人生成功——有权
2、成功人生的标准? 人生成功——有名
人生成功——实现了目标
人生成功——内心的感受
3、个人成功的条件有哪些?
社会环境、发展机遇、个人素质
4、成功人士所共有的素质有哪些? 远大的志向、渊博的知识、充分的自信、踏实的作风、 坚定的毅力、积极的心态、诚实的品质、无谓的勇气、 5 冒险的精神、创新的能力等
生成功) 且明白了以下道理: 1、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2、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对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
用 3、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
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 4、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做到知行统一
15
课后作业
题目: 参考本节课所学内容,查找自身在知行统一方面的不足, 制订一份合理可行的学习与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
解决问题的本领,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和

哲学与人生第8课课件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哲学与人生第8课课件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21
22
(4)必须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Hale Waihona Puke 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19
案例分析:
古故 堡事 擒: 凶
请问:你认为汤恩·维尔特之所以能揭开古堡百 年之谜的原因是什么?
20
小结:
在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现象和本质的辩 证统一关系,掌握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明确了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以 及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 象看本质上。另外,我们还学会了要把现象作 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 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 力。
8
说明“日升日落”的现象与本质
9
说明“海市蜃楼”的现象与本质 结论: 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10
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 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1
1.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做法
(1)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 各种现象。 说一说:常言道:“眼见为实”,那么我们亲眼 所见的现象都是真实可靠的吗?为什么?
分析讨论: 我们应当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低级的 网络诱惑,正确认识所谓的“科学算命”?
18
2.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识别假象, 明辨是非
(1)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 事物的表面现象上。 (2)必须学会正确地区分真象和假象,不为假象 所迷惑。 (3)必须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 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三单元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1
第三单元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 展能力 三、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四、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在认识事物本质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ppt课件

在认识事物本质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ppt课件

;.
6
;.
眼光注视哪一块,哪一块就会停止
7
闭 眼 的 女 人 : 盯 着 这 个 女闭 人眼 看的 ,女 她人 的 眼 睛 会 突 然 睁 开
!
;.
8
少 女 还 是 老 妇 ?
;.
9
上述的种种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 •看到了事物的现象≠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 启示:透过现象看本质
;.
10
1、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 1 )我们看到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是非常复杂的,绝不是仅仅用感觉就能正确的反映出来的。 (2)要把握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努力做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了 苹 果 落 地 , 怎 么 没 看 到 万 有
结论: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
15
(2)现象与本质是统一的。
两者紧密相联,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比如:我们说班里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过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得出结论的。 同样道理,一个人的每一个言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品质。
;.
18
(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地心说统治1000多年,直到哥白尼日心说。尽管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毕竟人类最 终还是获得了真理。
“海市蜃楼”现象。怎么形 成的,认识的局限性,而引发很 多的传说。
;.
19
(二)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
;.
13
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1)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的。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易逝多变,个别具体的,是能被我们的感官或 借助仪器观察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天使这才恍然大悟,转怒为喜。
思考:小天使亲眼所见是不是真实的?为什么?
.
17
(一)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对于我们实际工作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
(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 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认识了事 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 本质。
生活情境:太阳每天从东方 升起,从西方落下。这种现象 似乎告诉人们太阳在绕着地球 转。事实是地球绕着太阳转。
(1)首先,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 的各种现象。
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通过长期的接触, 全面的把握某个人的情况,你就会知道这个人本质的 好坏。
.
20
瞎看 子漫 摸画 象:
请思考回答:究竟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是不是仅凭这几个瞎子用手摸就能得出正确
结论呢?
.
21
(2)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对现象进行 科学分析研究。
6
产生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
眼光注视哪一块,哪一块就会停止
7
她闭
的眼
眼的
睛女
!
会人 突: 然盯 睁着 开这

闭 眼 的 女 人



.

8
少 女 还 是 老 妇 ?
.
9
上述的种种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
•看到了事物的现象≠ 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 启示:透过现象看本质
.
10
1、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3
米勒-莱尔透视幻觉: 哪条红线更长?
其实一样长哦
.
4
两个位于中心的圆哪个大? 其实一样大哦!
这两条线是弯曲的吗?
它们实际上是平行的
.
5
无 中 生 有 的 点
闪烁的网格:当你的眼睛环顾图像时,连接处的圆
片将会一闪一闪。
【解析】德国视觉科学家迈克尔·施若夫和E.R.威
.
斯特于1997年发现勒索闪烁的网格幻觉。这种幻觉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珠宝的盒子这么漂亮,问明 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了 出来,退还给珠宝商,自己把盒子抱走了。
讨论分析:
1、是盒子重要还是珠宝重要?为什么?
.
12
2、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
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 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 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 还要好。 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 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 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 否则就会象这位“买椟还珠”的 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 当的傻事来。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一)
与 人

.
1
• 你认同“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这句话吗? 为什么?
.
2
故事分享
眼见未必都为实
• 孔子周游列国被困于陈蔡国境之间,七日未进
食。弟子颜回讨到一些米来煮饭。饭熟了,孔子看
到颜回从锅里抓饭吃,当颜回把饭端来时,孔子佯
装没看见刚才的事,说道:我方才睡着,梦见先君,
他说只有清洁的食物才可送给人吃。颜回知道老师
在怀疑自己偷饭吃,便禀明老师,刚才是柴灰落进
锅里,挑不出来,弃之可惜,学生就把那点儿脏了
的饭抓来吃了。孔子这才发现错怪了自己的学生,
慨叹道:“人们都相信自己的眼睛,看来眼见的也
未必都真实啊!”这个小故事蕴涵着一个道理:仅
. 从表面现象来判断事情,是很容易失误的。
.
18
(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地心说统治1000多年,直到哥白尼日心说。尽管认识不是 一帆风顺的,但毕竟人类最终还是获得了真理。
“海市蜃楼”现象。 怎么形成的,认识的 局限性,而引发很多 的传说。
.
19
(二)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
( 1 )我们看到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是非常复杂 的,绝不是仅仅用感觉就能正确的反映出来的。
(2)要把握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努力做到 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
11
故事导入: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有一次 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招揽顾客,使珠宝能畅销起 来,他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做成了许多小盒子,并把盒 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名贵的木料做成 的盒子 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第99页的 “怪兽” 故事。
热现象 春夏秋冬冷热变化 摩擦生热
化学反应放热 电器发热
热的本质和规律
热力学定律——热 是分子的无规则运 动
.
感性认识
22
理性认识
.
13
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1)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的。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易逝多变,个别具 体的,是能被我们的感官或借助仪器观察到的。
本质则不同,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 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14
水往低处流
结论:
怎“ 么我 没看 看到 到了 万苹 有果 引落 力地 ?, ”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
15
(2)现象与本质是统一的。
两者紧密相联,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 现为现象。
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 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比如:我们说班里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过他的 言谈举止表现得出结论的。同样道理,一个人的每一个言 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品质。
总之,现象和本质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
联系、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现象
与本质是矛盾。
.
16
3、把握本质,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小故事:老天使和小天使
老天使和小天使寄宿时遇上了两个不同的主人,一家很富 有,但对人冷漠刻薄,一家很贫穷,但富有同情心,小天使问 老天使:富有的叫我们住地下室为何帮他填补破墙洞,穷人那 样热情却不拯救他家一头快要病死的奶牛?老天使对小天使说: 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里面有个秘密的夹层,堆满了 金块,我把墙洞填上是不让他发现这些财富。而昨天晚上,死 亡之神来召唤农夫善良的妻子,是我用奶牛代替了她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