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PPT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教材ppt《生活中的透镜》优质课件1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第五章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一、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按钮
镜头
底片 机壳
照相机的原理
胶卷——光屏 A
B’
A’
B
镜头——凸透镜
原理:
u>2f且f<v<2f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屏幕。 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倒立 、缩小的实像。 3.物体离镜头_较__远_,像离镜头_较__近__。
生活中的照相机——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用图像传感器替代胶片,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再 变成数字信号,由相机内的存储器保存。
1.若要拍半身像,该如何调节人到相机的距离和镜头到胶卷的距离。 人离镜头近一点,镜头离胶卷远一点。
所用的知识点: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大,像距也越大。 2.若要拍全身像,该如何调节人到相机的距离和镜头到胶卷的距离。 人离镜头远一点,镜头离胶卷近一点。
生活中的透镜ppt1 人教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异侧
投影仪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放大镜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在凸透镜成像中,物体移 动时,实像和虚像怎样判断 呢?
规律 (1)当所成的像是实像时: 物、像异侧
(2)当所成的像是虚像时: 物、像同侧
实
像
在光屏上能成像
虚 像
知识巩固
凸透镜
1.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 D)。
A 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7 、每个行业都是这样:很多当年的第一名都已销声匿迹,曾经默默无闻的,却成了领军人。真正的事业拼得都不是快功。成功大多是慢火细熬出来的。你可以不是第一,但一定要最后一个放弃 。
1 、世上诸般美好事物中,有两者最公平,那就是青春与梦想,它不分尊卑,人人都可享有。 16 、如果青春是醺人欲醉的海风,那么自信就是这和风前行的路标;如果青春是巍峨入云的高耸,那么拼搏就是这山脉层层拔高的动力;如果青春是高歌奋进的谱曲,那么坚强就是这旋律奏响的最 强音! 6 、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才能够丰富自己的阅历,理解人生的真谛。 13 、不断进取,勇于面对一切困难,努力克服它,战胜它,这是生存的法则。相反,逃避是懦夫的作为,最终只能带来更多的危机。 2 、人生就是一个历程,我们既要追求结果的成功,更要注重过程的精彩。 4 、不要把成功想得太遥远,有时候,它离我们很近,只是由于我们的疏忽而与它失之交臂。 7 、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 16 、成功之本取决于人的心理素质、人生态度和才能资质。除了这些还要具有高远的志向和实现目标的专心致志的毅力。特别是专注于一的精神,更有利于助人成功。 2 、成功如同谷仓内的金表,早已存在于我们周围,散布于人生的每个角落,只要执著地去寻找,就一定能找到。 8 、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终生。 18 、成功的目标是一种动力,可以促使我们继续前进。不要被面前的雾迷住了眼睛,即使出现了再大的困难,那也是暂时的障碍,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成功就在雾的后面。 14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寻找他们想要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去创造机会。 6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1 、没有人能给你光明,除了你自己。人的一生,总是失意的时候多,得意的时候少,无论失意还是得意,都要淡定。失意的时候要坦然,得意的时候要淡然。如果说挫折是生命的财富,那么创 伤就是前进的动力。谁的人生也不会一帆风顺,以淡然的心态去面对暂时的失败,成功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生活中的透镜_精品课件1

人 教 版 初 中 物理生 活中的 透镜_精 品课件 1
人 教 版 初 中 物理生 活中的 透镜_精 品课件 1
课堂小结:
比较远 1、照相机:物体离镜头
,
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比较近 2、投影仪:物体离镜头
,
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很近 3、放大镜:物体离镜头
,
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人 教 版 初 中 物理生 活中的 透镜_精 品课件 1
【解答】人应该远离相机,同时使胶 片靠近镜头。
【例2】晓晨同学在校门前给全班同学照集 体像,发现两边的两个同学照不上,请帮助 他解决这个问题。
【分析】若使两个同学的像再进入底片内 ,全班同学的像就要缩小了。
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增大,像距 变小,像也变小的规律进行调节。只要晓 晨向后退一些增大物距,同时缩短镜头与 胶片的距离来减小像距,就可以把全班同 学都照进去了。
.
.
成像特点:
1.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虚像。 2.像和物体在放大镜的同一侧。 3.放大镜离物体越近,像越小。 4.放大镜离物体越远,像越大 。
人 教 版 初 中 物理生 活中的 透镜_精 品课件 1
人 教 版 初 中 物理生 活中的 透镜_精 品课件 1
生活中的放大镜
人 教 版 初 中 物理生 活中的 透镜_精 品课件 1
人 教 版 初 中 物理生 活中的 透镜_精 品课件 1
4.实像和虚像
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物体和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物像异侧) 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又可用眼睛观察
人 教 版 初 中 物理生 活中的 透镜_精 品课件 1
人 教 版 初 中 物理生 活中的 透镜_精 品课件 1
生活中的透镜(公开课)人教PPT课件

放大镜的像
18
随堂练习
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解析】选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缩 小的实像.故选A.
1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 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实验现象 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正立、放大的像.故选A.
25
如图为上海航拍照片——世博会中国馆,在航空摄影时, 照相机的胶片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能成__正__立_、__放__大_、__虚__像_。
17
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例如:
小孔成像.
A
B
A’
B
’
照相机的像
B
‘
A AB
‘ 投影仪的像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例如:
平面镜成像
“眼睛受骗”
24
夏天的早晨,在野外经常看到如图所示树叶上有晶莹剔 透的露珠,透过露珠可以看到清晰的叶脉,则叶片上的露珠 所起的作用与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相似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平面镜
【解析】选A. 透过露珠可以看到清晰的叶脉,透过露珠看到
的叶脉是一个正立、放大的像.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也是一个
片的像出现在投影仪前方的 屏幕上
问:我们在屏幕上要
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 应该怎么放?
[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课件1
![[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f5f5c02aba0d4a7302763af2.png)
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 光的多少
快门洪山:嘴中学控詹振亚制曝光时间
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原理).AVI 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视频).wmv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物距(u) u>2f
倒立 或正
立
倒立
像的性质 放大或 实像或
缩小 虚像
缩小 实像
像距( v) f<v<2f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小透镜、大应用
人 [教 名版 师生 课活 堂中 教的 学透 ]镜 [P人PT教课版件]1《生活 中的透 镜》课 件1(完 整版PP T)
应用
照相机 眼睛
测焦距
投影仪 幻灯机
放大镜 老花镜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生活 中的透 镜》课 件1(完 整版PP T)
透过放大镜看物体.flv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生活 中的透 镜》课 件1(完 整版PP T)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生活 中的透 镜》课 件1(完 整版PP T)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v>2f
u=f u<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正立 放大 虚像
应用
照相机 眼睛
投影仪 幻灯机
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AVI
水滴(凸透镜成像).wmv
观察:老爷爷眼睛怎么了?
•
老 花 ( 远 视 ) 眼 镜 : 凸 透 镜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生活 中的透 镜》课 件1(完 整版PP T)
1
2
3
4
生活中的透镜——投影仪.wmV
投影仪的结构.swf
(
屏像
)
反光镜的作用
快门洪山:嘴中学控詹振亚制曝光时间
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原理).AVI 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视频).wmv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物距(u) u>2f
倒立 或正
立
倒立
像的性质 放大或 实像或
缩小 虚像
缩小 实像
像距( v) f<v<2f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小透镜、大应用
人 [教 名版 师生 课活 堂中 教的 学透 ]镜 [P人PT教课版件]1《生活 中的透 镜》课 件1(完 整版PP T)
应用
照相机 眼睛
测焦距
投影仪 幻灯机
放大镜 老花镜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生活 中的透 镜》课 件1(完 整版PP T)
透过放大镜看物体.flv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生活 中的透 镜》课 件1(完 整版PP T)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生活 中的透 镜》课 件1(完 整版PP T)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v>2f
u=f u<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正立 放大 虚像
应用
照相机 眼睛
投影仪 幻灯机
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AVI
水滴(凸透镜成像).wmv
观察:老爷爷眼睛怎么了?
•
老 花 ( 远 视 ) 眼 镜 : 凸 透 镜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生活 中的透 镜》课 件1(完 整版PP T)
1
2
3
4
生活中的透镜——投影仪.wmV
投影仪的结构.swf
(
屏像
)
反光镜的作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优质PPT1

13.如图所示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
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D列关于照相机的使用及真实景物与它在
湖中的倒影的区别正确的是(
)
A.为了使拍摄的像更大,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
D.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凸透
•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8.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 D )
9.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放大的虚像,
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 A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D
10.下列关于生活中光学元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照相机拍照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B.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投影仪是利用凹透镜来成像的 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_倒__立___(填“倒立”或“正立”)的。
2.(8分)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
上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模型照相机。这个模型照相机
凸透镜
[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PPT课件1
![[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df9081d779563c1ec4da710d.png)
高效学习平台(◎知识点一 例1 ◎知识点二 例2 ◎知识点三 例3 ◎知识点四 例4)自主知识小结 ◆课时同步作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高效学习平台(◎知识点一 例1 ◎知识点二 例2 ◎知识点三 例3 ◎知识点四 例4)自主知识小结 ◆课时同步作业 1 2 3 4 5 6 生活 中的透 镜》PPT 课件1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生活 中的透 镜》PPT 课件1 (完整 版PPT)
高效学习平台(◎知识点一 例1 ◎知识点二 例2 ◎知识点三 例3 ◎知识点四 例4)自主知识小结 ◆课时同步作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人 [教 名版 师生 课活 堂中 教的 学透 ]镜 [P人PT教课版件]1《生活 中的透 镜》PPT 课件1 (完整 版PPT)
人 [教 名版 师生 课活 堂中 教的 学透 ]镜 [P人PT教课版件]1《生活 中的透 镜》PPT 课件1 (完整 版PPT)
高效学习平台(◎知识点一 例1 ◎知识点二 例2 ◎知识点三 例3 ◎知识点四 例4)自主知识小结 ◆课时同步作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生活 中的透 镜》PPT 课件1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生活 中的透 镜》PPT 课件1 (完整 版PPT)
高效学习平台(◎知识点一 例1 ◎知识点二 例2 ◎知识点三 例3 ◎知识点四 例4)自主知识小结 ◆课时同步作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高效学习平台(◎知识点一 例1 ◎知识点二 例2 ◎知识点三 例3 ◎知识点四 例4)自主知识小结 ◆课时同步作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人教版初中物理《生活中的透镜》PPT精美课件1

我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墙壁)!但有不足之处!
你一定还有更好的方法!
放大镜
学生活动:利用小组内桌面
上的放大镜,观察书中字或
指纹等物体!
观察现象:正立、放大的虚像
学法指导:请利用教师给出的“观察者的眼睛、
凸透镜、观察物体及像”模拟图形,模拟放大镜
成像!在方框内放入“
”!
拓展提升: 生活中你见过起放大镜作用的物品
•
6.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 内容分 析“成长” 的含义 即可。 注意从 两方面 。一方 面特教 学生的 成长; 另一方 面:特 教老师 和校长 的心路 历程的 成长。 注意结 合内容 阐述。
•
7..作者选择一个诗意场景和象征性 物象,“ 花开、 微风、 花香”, 渲染一 种美好 的氛围 ,暗示 人们对 美好事 物的向 往和追 求,结 尾再次 照应渲 染升华 主题, 达到“ 妈妈”和 “花”互 喻的效 果。文 字诗意 灵动, 唤起读 者的审 美感受 ,暗示 并赞美“ 妈妈” 最善最 美的心 灵
单人照:
照相机靠近小朋友, 同时照相机暗箱伸长。
多人照:
照相机远离小朋友们, 同时照相机暗箱缩短。
投影仪
演示实验: 出示玩具投影仪!
观察现象: 放大的实像,是倒立的吗?
学法指导: 用笔画出光线模拟投影仪成像!
是倒立的像!
拓展提升: 如果想将投影出
来的图片变大一些, 你有什么好办法?
方法之一:
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见证老师的“超能力”!
照 相 机 投 影 仪 放 大 镜
照相机
学生活动:利用小组内桌面上的自制照
相机,观察桌面上的“6”.
你一定还有更好的方法!
放大镜
学生活动:利用小组内桌面
上的放大镜,观察书中字或
指纹等物体!
观察现象:正立、放大的虚像
学法指导:请利用教师给出的“观察者的眼睛、
凸透镜、观察物体及像”模拟图形,模拟放大镜
成像!在方框内放入“
”!
拓展提升: 生活中你见过起放大镜作用的物品
•
6.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 内容分 析“成长” 的含义 即可。 注意从 两方面 。一方 面特教 学生的 成长; 另一方 面:特 教老师 和校长 的心路 历程的 成长。 注意结 合内容 阐述。
•
7..作者选择一个诗意场景和象征性 物象,“ 花开、 微风、 花香”, 渲染一 种美好 的氛围 ,暗示 人们对 美好事 物的向 往和追 求,结 尾再次 照应渲 染升华 主题, 达到“ 妈妈”和 “花”互 喻的效 果。文 字诗意 灵动, 唤起读 者的审 美感受 ,暗示 并赞美“ 妈妈” 最善最 美的心 灵
单人照:
照相机靠近小朋友, 同时照相机暗箱伸长。
多人照:
照相机远离小朋友们, 同时照相机暗箱缩短。
投影仪
演示实验: 出示玩具投影仪!
观察现象: 放大的实像,是倒立的吗?
学法指导: 用笔画出光线模拟投影仪成像!
是倒立的像!
拓展提升: 如果想将投影出
来的图片变大一些, 你有什么好办法?
方法之一:
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见证老师的“超能力”!
照 相 机 投 影 仪 放 大 镜
照相机
学生活动:利用小组内桌面上的自制照
相机,观察桌面上的“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像: 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No Image
No Image
放大镜、平面镜成虚像。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
虚像
成因不同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会聚而成
成像不同 一般为倒立 一般为正立
承接不同 能用光屏承接
不能用光屏承接
4、我国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像 ④电影屏幕上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
是( D )
A.左图看到的像是虚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小 B.右图看到的像是实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大 C.若两个透镜的焦距相同,则右图中透镜距离课本较近 D.若两个透镜到课本的距离相同,则右图中透镜的焦距较小
实像和虚像
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均为实像。物体和像位于 凸透镜的两侧。
(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ppt1
(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ppt1
拍远景和近景时怎么调节?
远
近
拍远景: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像变小 拍近景: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像变大
(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ppt1
1.位置固定,焦距一定的相机拍摄无水的水池底上 的图案后,在水池中放满水,再用该相机拍一张水
B 池底图案的照片,相机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ppt1
自制照相机 实验器材: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薄膜
(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ppt1
动动手
1、将两块纸板做成相差很小的纸筒,使一个可以 刚好套入另一个中; 2、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 另一端蒙上半透明薄膜; 2、将自制相机对准窗外,改变透镜和薄膜之间的 距离,使得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特点。
胶片相机
照相机
相当于凸透镜
数码相机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电荷耦合器件代替胶片。
(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ppt1
照相机成像原理
(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ppt1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 机镜头后,在胶片上会 聚成被摄物体的像。胶 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 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 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 就被记录在胶卷上。
A.相机不用调节 B.相机镜头适当前移 C.相机镜头适当后移 D.水池底呈虚像,无法拍摄
投影仪
反光镜
光源
镜头(凸 透镜)
投影片
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 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 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 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 打到屏幕上。
投影仪成像特点: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 距哪个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大于物距。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No 投影仪
No Image
像与实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生活
Image中的
透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No Image
像与实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实像与虚像
(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ppt1
想一想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缩小 2、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物距 3、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倒立 4、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两侧
(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ppt1
(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ppt1
物距(U)
像距(V)
物体与像大小比较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
像小 物距大 成缩小、倒立的像
C 的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1.晴朗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小聪同学向一个清澈的
池塘看去,却发现红色的鲤鱼在白云间穿梭,以下分
析正确的是( C )
No A.云是实像,鱼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Image C.云和鱼都是虚像
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2、下列光学仪器中,成放大实像的是( C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平面镜
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
放大镜成像原理
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我 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
生活中的放大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如图是利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文字的情形,以下分析正确的
D.云和鱼都是实像
B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眼睛能看到成在光屏上的像
No B.有的虚像看的见,有的虚像看不见
C.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
Image D.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
No 我们Im都学a了g什e么?
No Image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No Image
像与实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