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2019年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专项征
植入式心脏监测器(ICM)在不明原因晕厥 和心悸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9, 9(11), 1266-1275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9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19.911196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Implantable Heart Monitor (ICM) inUnexplained Syncope and PalpitationsYanfei Zhang, Jiefu Yang, Jiabin Tong, Jia Zhong, Junpeng Liu, Zhilei Wang, Xin Jin,Tong Zou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National Gerontology Center, Beijing Hospital, BeijingReceived: Oct. 25th, 2019; accepted: Nov. 7th, 2019; published: Nov. 14th, 2019AbstractUnexplained syncope and palpitation are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 rate of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is high, which leads to great clinical harm. At present, most patients are difficult to be diagnosed by routine examinations such as electrocardiogram.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45% to 80% of unexplained syncope may be car-diogenic syncope, and many arrhythmias with occasional palpitations are difficult to diagnose.Therefore, the study of effective technical means to improve its diagnostic rat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mplantable ECG monitor (ICM) technology and the publication of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of syncope and palpitations of unknown caus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mplantable heart monitor (ICM) in syncope and palpitations.KeywordsImplantable Heart Monitor, Unexplained Syncope, Palpitation, ICM植入式心脏监测器(ICM)在不明原因晕厥和心悸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张雁飞,杨杰孚,佟佳宾,种甲,刘俊鹏,王志蕾,金鑫,邹彤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心内科,北京收稿日期:2019年10月25日;录用日期:2019年11月7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4日张雁飞 等摘要不明原因晕厥和心悸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中的难点,漏诊误诊率高,临床危害大。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3.15•【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直接关系医疗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为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在总结《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起草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根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及立法工作要求,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1.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进入网站首页上方的“立法意见征集”提出意见。
2.登陆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网址:http://www.nhc. ),进入网站首页左侧“互动”中的“征求意见”栏,点击“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提出意见。
3.电子邮箱:***********.cn。
4.通信地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邮编:100044。
来信请注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9年4月15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3月15日《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一、起草背景和起草过程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直接关系医疗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为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职责,在总结《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调研,深入讨论,并反复征求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医疗机构、行业协会、有关专家意见,形成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
首都特色临床医学应用发展专项项目管理办法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实施方案课题名称:所属专项名称:“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所属领域:医疗卫生课题承担单位:市科委主管处室:生物医药处起止年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制二〇年月编制说明(请填写前认真阅读本说明)1.本方案适用于申报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的课题,由课题承担单位依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管理办法》组织编写。
2.本方案统一采用宋体小四,1.5倍行距格式填写;确认所填信息正确、完整并经课题负责人检查、科研管理部门审查无误后将本实施方案转换成PDF文档(大小不超过10M),并以课题名称命名,上传至市科委“首都特色”专项申报系统。
请确保转换后的文件未出现缺页、乱码和不能读取等情况。
3.本方案中如需提供附件(凡涉及人体的临床研究课题,需附相关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审查报告)请在第十三项中统一粘贴。
4. 本方案中的第二项,“课题相关行业、领域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趋势以及本单位在相关领域的工作基础”部分,需突出阐明本单位或科室的前期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临床优势、特色,说明该研究的创新点;第十项“课题完成后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及成果推广方案”部分需阐明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对于提升本单位的临床优势特色起到的推动作用。
5.本方案表中所有栏目均需填写,凡无内容填写的栏目,请用“/”或“无”表示。
第一次出现外文名词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6.本方案各项内容填写应当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规。
在发表论文和出版物时,应注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资助课题”和课题编号。
对于伪造、篡改科学数据,抄袭他人著作、论文或者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科研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记入信用记录。
7.课题经费预算要按照《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市财政科技经费预算评审原则》编写,对于虚假编制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记入信用记录。
8.课题研究期限可根据研究工作内容合理设定,最长不超过3年。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化设计理念,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人工合成生物创建的重大科学问题,围绕物质转化、生态环境保护、医疗水平提高、农业增产等重大需求,突破合成生物学的基本科学问题,构建几个实用性的重大人工生物体系,创新合成生物前沿技术,为促进生物产业创新发展与经济绿色增长等做出重大科技支撑。
2019年本专项将围绕人工基因组合成与高版本底盘细胞构建、人工元器件与基因回路、特定功能的合成生物系统、使能技术体系与生物安全评估等5个任务部署项目。
1.人工基因组合成与高版本底盘细胞构建1.1动物染色体设计与合成研究内容:研究猪、小鼠等非灵长类哺乳动物人工染色体的设计原则,发展动物超大人工染色体组装与转移技术,开发基于人工染色体的异源免疫调节等技术,构建人工动物染色体的防逃逸扩散技术。
考核指标:建立动物染色体组装和移植复活技术,合成动物人工染色体长度2Mb以上,基于人工染色体开发人源免疫蛋白异源表达等的策略与方法,构建2-3个染色体疾病动物模型,建立2种以上防逃逸技术。
1.2植物人工染色体的设计与合成研究内容:针对大豆、水稻、拟南芥等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作物或模式植物,研究人工染色体的设计与组装原则与技术,发展人工染色体向植物细胞核内转移技术;开展植物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在模式植物中实现特定功能重塑。
考核指标:建立植物人工染色体的设计与构建原则,获得端粒、着丝粒、自主复制序列等不同人工植物染色体的关键组件10个以上;构建特定功能人工染色体,合成染色体长度2Mb以上。
1.3非天然噬菌体的设计合成*研究内容:探索非天然碱基重新谱写噬菌体密码的遗传规律,揭示非天然噬菌体在重要耐药病原体中的扩展、表达、翻译、组装等机制,研究人工噬菌体与宿主互作的分子机制及非天然噬菌体的精准控制基本原理。
考核指标:建立非天然噬菌体的设计原则,揭示非天然噬菌体的精准控制基本原理;人工设计并合成1-3组含非天然碱基、非天然氨基酸噬菌体系统;获得3-5种精准可控的人工噬菌体,建立耐药超级菌防治、纳米载药体系等领域人工噬菌体应用评价体系,完成人工噬菌体的临床前研究。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申报书(试行)项目名称:专业类别:中医()西医()项目类型:重点攻关()自主创新()普及应用()青年项目()滚动项目:是()否()转化项目: 是( ) 否()申报单位:申请人:联系人:联系电话:起止年限:20年月至20年月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二0一五年三月填写说明1.本申报书由项目申报单位依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办法》组织填写。
2.本申报书各项内容应符合本次《申报指南》要求,实事求是地填写。
3.项目经费预算应当按照《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编写。
4.本申报书中所有栏目均需填写,凡无内容填写的栏目,请用“无”表示。
第一次出现外文名词时,请注明中文全称和缩写,再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5.本申报书中的“投入人月数”指:项目满月度工作量人员数。
(例如:有5人参加该项目,其中2人工作量为10个月,3人工作量为15个月,则投入人月数为:2×10+3×15=65)6.本申报书需进行网上填报和书面报送。
网上填报:项目申请人需按照单位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负责人申报系统”(网址:)填写本申报书,对所填内容确认完整无误后,提交至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提交至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书面报送:申报单位统一将完成网上填报的申报书进行在线打印并上报。
书面材料字体统一使用宋体小四,A4纸打印并装订成册(白色纸质封面),正本一式一份。
正本内容应与网上填报的申报书内容一致。
项目信息表一、立题依据(限2000-3000字,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研究目的与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3.本研究团队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前期研究基础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2.研究内容(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3.特色与创新点三、研究方案1.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3.技术路线4.统计方法5.质量控制措施四、工作基础与条件1.申请人近五年研究经历及成果(请填写下表)2.项目组成员近五年研究经历及成果3.单位科研条件及保障措施五、研究进度与考核指标六、预期成果与评价指标1.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新技术(含预防、诊断或治疗等)、新产品(含药品、医疗器械、院内制剂等)、计算机软件、新方法、技术标准(含临床路径、技术规范或操作指南等)、专利(含授- 8 -权或受理)、论文、专著等。
结直肠癌液体活检临床研究进展及国内应用现状和精准治疗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 年第 6 卷第 9 期2019 Vol.6 No.9198结直肠癌液体活检临床研究进展及国内应用现状和精准治疗侯文运,李旭斌,杨亚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 100000)【摘要】随着精准医疗在肿瘤临床领域中的广泛开展,人们对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和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的认识逐渐加深,以血液为基础的肿瘤分子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为肿瘤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可能。
本文针对液体活检的两种技术: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的特点,总结国内国外在结直肠癌液体活检及精准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结直肠癌液体活检的应用现状及临床前景。
【关键词】液体活检;结直肠肿瘤;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09.198.011 液体活检的概念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精准医疗的推进,直肠癌的治疗模式也逐渐发展为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
[1]目前虽然组织活检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医生通常采用组织活检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测与诊断,但不可否认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易导致肿瘤转移等。
近年,随着肿瘤的液体活检[2]这一分子诊断的概念被提出,并且备受关注,液体活检有望迅速进入临床指导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这项系统而精细的“医学工程”中,从组织到细胞直至分子层面的关于肿瘤的全方位信息,为早期诊断、用药指导、术后监测和疗效评估等临床诊疗环节提供了保障。
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
液体活检是指对患者血液样本中的细胞和核酸的检测,主要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两类。
以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检测为代表的液体活检技术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有望成为补充或替代传统组织学活检的新兴检测手段,并成为精准医学时代乳腺癌诊治的重要工具。
2018年度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资助名单

12
2018.06-2021.05
PET/CT分子显像评价冠心病心肌存活性和脑神经细胞葡萄糖代谢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张晓丽
16
2018.06-2021.05
导管消融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汤日波
16
2018.06-2021.05
八段锦运动处方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神经根袖加固重建及骶管成形术治疗骶管囊肿随机对照研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刘彬
16
2018.06-2021.05
儿童紫癜性肾炎早期多维度预后评估新方法研究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陈朝英
16
2018.06-2021.05
应用3D打印微孔钛合金假体治疗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田耘
100
2018.06-2021.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龚文平
5
2018.06-2021.05
困难脱机患者高流量湿化氧疗脱机方案与T管脱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张玉想
10
2018.06-2021.05
CT在呼吸衰竭儿童肺复张中新技术的建立与研究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闫淯淳
16
2018.06-2021.05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李深
16
2018.06-2021.08
荧光胸腔镜在手汗症交感神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北京市海淀医院
黄宇清
16
2018.06-2021.08
基于数据分析的六自由度机器人骨关节矫形与肢体重建临床优化研究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2019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汇总表

附件序号项目受理号项目名称完成人(所有完成人)完成单位(所有完成单位)1SYY2019910470胃癌精准诊疗新策略的建立及推广应用束永前,徐同鹏,马佩,石汉平,王德强,王同杉,朱蔚友,蒋华江苏省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SJC2019220015VEGF及其受体Fl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温林春,朱信强,尤传文,陆锡燕,徐璐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3SJC2019220095天然蒽醌类化合物坏死组织靶向性的发现及诊疗药物的设计张健,张东建,高萌,蒋翠花,倪以成,金乔梅,姚楠,冯元博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4SJC2019220099硫熏中药专属性检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李松林,孔铭,沈红,徐金娣,周姗姗,朱贺,武洁,龙芳,伍城颖,毛茜,沈明勤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5SJC2019910039血栓性疾病中抗栓与止血的平衡及相关机制研究施小凤,周红,奚晓东,陈德玉,解鸿翔,夏龙飞,成思,黄建松,朱彦,胥亚,张晓蕾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6SJC2019910045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机制及多模态分子影像学评价研究陈双庆,王培军,张炜,沈玉英,蔡庆,赵中,周华苏州市立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7SJC2019910061甲状腺疾病遗传突变与精准治疗马绍刚,方佩华,阳柳雪,柏凤,彭易根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南京市江宁医院8SJC2019910076正常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脑智功能发展特征董选,左西年,沈惠娟,郑爱斌,任艳玲,江凯华,易阳,杨宁,丁立,张琴芬常州市儿童医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9SJC2019910078抗血管生成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协同机制、疗效预测和临床应用系列成果蒋晓东,惠开元,胡晨曦,刘亮,乔云,夏铀铀,王梅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10SJC2019910082肾脏纤维化多靶点调控机制研究陈晓岚,吴建华,陈旭,张义德,戴厚永,郭乃凤,黄新忠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1SJC2019910106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促进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研究与应用吴小进,董海北,王伟,郭雯雯,陈远远,刘晓倩,史凌云,马高磊,许猛军,贺广珍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SJC2019910113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疗效预测标记研究袁勇贵,张志珺,徐治,李晓莉,王赞,吴迪,岳莹莹,侯正华,尹营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13SJC2019910124液体活检在精准医疗中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鞠少卿,景蓉蓉,丛辉,崔明,申娴娟,王旭东,谢玲玲,戚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4SJC2019910128心力衰竭的心脏纤维化机制研究马根山,陈立娟,童嘉毅,鞠成伟,潘啸东,徐荣丰,李拥军,黄嘉,何砚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15SJC2019910164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炎性致病机制及免疫调控策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苏兆亮,彭天庆,戚春建,许文林,许化溪,郑东,宁永玲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苏州大学,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大学16SJC2019910177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胡端敏,殷国建,周春华,唐文,刘爱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7SJC2019910187活化AMPK增敏多种抗肿瘤药物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陆培华,魏睦新,邹健,吴兵,孙洁,刘超英,纪超,许隽颖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18SJC2019910226抑郁疾病的精准医学平台建设及临床转化李月峰,李国海,李素霞,严金川,张维宁,朱小兰,朱彦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江苏大学,江苏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9SJC2019910254糖基化修饰对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探讨华东,吴士良,关锋,姜智,茆勇,李想,王腾,刘春亮,吴小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江苏省卫生健康委2019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汇总表20SJC2019910293儿童支气管哮喘遗传、环境发病机制及干预治疗的研究田曼,崔玉宝,王宏伟,赵德育,沈波,魏继福,刘峰,王全,梁慧,陈蒙,许长娣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南京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21SJC2019910304遗传与表观遗传学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拥军,薛瑶,黄婕,王娅萍,康美云,芮耀耀,陆世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2SJC2019910357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研究顾志峰,曹晓蕾,季娟,郭根凯,夏云飞,董晨,赵睿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大学23SJC2019910377突触后致密部复合物诱导神经元兴奋毒介导缺血性脑损伤张清秀,荣良群,魏秀娥,刘晓梅,杨辉,王凯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4SJC2019910535miRNAs、肠道免疫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作用及机制研究张红杰,陈允梓,马晶晶,周希乔,唐娜娜,焦春花,邱新运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25SJC2019920040胰腺癌肿瘤干细胞去干性化研究陆玉华,王志伟,周国雄,陆晶晶,李晓红,丁晓凌,曹维,黄 ,朱沙俊,王尧,陆洋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6SJC2019920046以炎症控制为基础的工程化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研究苗雷英,孙卫斌,刘超,汤旭娜,禹怡君,杨洁,刘玉南京市口腔医院27SJC2019920079靶向阻断关键受体在青光眼性视神经节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研究管怀进,季敏,王中峰,石海红,管宇,薛博,薛莹,陈晨,张聿剑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复旦大学28SJC2019920110损害相关分子模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作用机制及靶向干预研究杭春华,李伟,张鑫,张翔圣,张顶顶,闫惠颖,庄宗,吴凌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29SJC2019920112人工气管仿生研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史宏灿,朱爱萍,卢丹,孙飞,潘枢,张卫东,陆妍,刁华鑫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大学30SJC2019920120颌面部难治性脉管疾病关键诊疗技术的创新及推广应用孟箭,郑家伟,王兴,顾倩平,张杰,辜健敏,韩琨,司亚萌,李志萍,庄乾伟徐州市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31SJC2019920129基因调控EphrinB2/EphB4通路以促进牙髓细胞成骨成血管能力王鹏来,袁长永,刘宗响,朱绍跃,耿藤瑜,张成飞,李晓明徐州市口腔医院32SJC2019920148重组新城疫病毒rL-RVG的构建及促进肿瘤凋亡的机制步雪峰,葛金英,严玉兰,赵英海,王穆彬,梁冰,贾丽娟,金惠,刘洋,黄华,苏春香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江苏大学医学院33SJC2019920201胸部恶性肿瘤相关基因表达与免疫调控在临床预警、诊治中的应用虞桂平,姜格宁,张光波,纪勇,刘明,黄斌江阴市人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4SJC2019920204TGF-β靶活化胞内基因信号通路调控肺癌多样生物学功能及机制陈勇兵,沈明敬,段善州,张福全,朱雪娟,朱蓉英,蒋堪秋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35SJC2019920259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夏加增,朱正纲,李承龙,陈义钢,孙清,单廷,王浩,渠辉恒,王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36SJC2019920282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系列研究徐南伟,刘瑞平,朱爱平,张云坤,周鑫叠,张辉,庄超,高共鸣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37SJC2019920334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与化疗耐药的分子标志物筛选及机制研究束余声,王霄霖,闵凌峰,陈勇,范磊,米智华,凡国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大学38SJC2019920349卵巢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王金华,陈小祥,朱步銮,周碧芳,王迎春,卢锦,吴东辰,程贤中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39SJC2019920350中国人群前列腺癌精准预防、早期诊断和系统治疗关键技术的创新与临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集)2019年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专项征
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提高临床研究水平,发挥溢出效应”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北京临床资源的优势,为北京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进展提供有力支撑,市科委现组织申报2019年度“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专项〔以下简称“专项”〕。
【一】工作目标
本专项以医院和临床医生为创新主体,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依托京区优势学科力量开展疾病科技攻关,提升北京临床研究水平,保障市民健康;同时,推动医院与高校院所、医药企业协同创新,促使京区临床资源溢出效应凸显,为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进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支持方向
优先支持具有国际领先、先进水平的创新性研究,以及培养以后有可能成为北京的优势学科方向。
重点开展两方面研究:
〔一〕支持由临床医生发起的、为改写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应用研究,或是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评价研究。
鼓舞临床医生与生命科学领域专家或是企业开展合作。
〔二〕支持临床诊疗新技术向适宜技术进行转化,并进行示范推广应用。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项目要求
1、该专项分为协同创新重点项目、优势学科培育项目和成果示范推广项目三类,其中:
1〕协同创新重点项目:面向在京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治理工作”领衔专家及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2017-2017年〕和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2018-2018年〕排名前三的学科及专家团队进行定向征集,每个专家团队限报1项,择优支持。
鼓舞以项目形式进行申报,原那么上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其中至少一个课题由中青年作为课题负责人。
项目内容那么应重点围绕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重大临床问题进行课题设置。
经费依照研究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水平等统筹考虑,资助额度为200-1000万元/项。
2〕优势学科培育项目:面向在京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公开征集,每家医疗机构能够以项目或课题形式进行申报,以项目形式申报时,原那么上项目下设课题数
量不超过3个,共限报10项课题,其中5项课题应由中青年作为课题负责人进行申报。
支持目前未能进入复旦和医科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前【三】但学科实力基础比较好有望冲击前三的学科或是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新兴学科。
经费资助额度为20-150万元/项。
3〕成果示范推广项目:面向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临床诊疗新技术成果拥有方,进行公开征集和定向征集相结合,每家医疗机构限报2项课题。
重点对前期“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工作”、“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形成的重大研究成果开展适宜技术转化研究,并进行示范推广应用。
经费资助额度为30-100万元/项。
2、鼓舞各医疗机构优先推举具有一定规模和高质量的临床信息数据和生物样本库为基础的研究,并承诺本项目/课题完成后,将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科学数据和生物样本,在一定时间后对外开放共享。
3、鼓舞承担单位依照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匹配经费;合作单位为企业的,匹配应至少按照1:1匹配经费。
〔二〕申报单位及申报人要求
1、在北京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申报单位及申报人在符合《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治理方法》和《北京市科技计划治理相关责任主体信用治理方法》的要求的基础上,申报人在研省部级以上项目应不超过2项。
3、申报人申请本年度专项时,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
4、项目/课题由各医疗机构科研主管部门推举,统一组织申报。
〔三〕申报材料要求
1、采取在线申报方式。
申报系统网址:/。
申报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登录本系统,为本单位推举的项目/课题分配账号后,申报人在线申报。
登录账号、密码与登录专家库系统相同;未开通登陆账号的申报单2、项目申报同意全年受理,但2019年项目受理截止日期为2019年6月30日24点整,网上填报时间自2019年6月20日9点起开始。
2019年6月30日24点之后申报的项目纳入到2020年度专项储备库。
3、填写文本格式:
〔1〕协同创新重点项目:填写《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方案》〔附件1〕;
〔2〕优势学科培育项目:填写《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申报信息表〔专项A本〕》〔附件2〕、《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实施方案〔专项B本〕》〔附件3〕,其中专项
B本不能泄露项目申报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合作单位以及申报人及课题组成员等与课题相关的名称信息;
〔3〕成果示范推广项目:填写《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实施方案》〔附件4〕。
4、申报单位科研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在线申报方案,及在专项申报时限内统一提交,并在申报系统中在线填写《2019年“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专项单位推举课题清单》,提交、下载打印后,一式一份加盖单位公章,扫描后发送附件:
1、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方案.docx
2、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申报信息表〔专项A本〕.docx
3、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实施方案〔专项B本〕.docx
4、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实施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