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开发课程设计报告书模板2015
音乐倒数计时器——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仿 真 原 理 图
实 际 电 路 图
倒计时过程:
LED倒计时指示灯:
main.c(主要逻辑) : #define DEBUG 基 本 设 计 代 码
#include <mcs51/8051.h> __code char LEDDigit[] = { 0x3F, 0x06, 0x5B, 0x4F, 0x66, 0x6D, 0x7D, 0x07, 0x7F, 0x6F, 0x77, 0x7C, 0x39, 0x5E, 0x79, 0x71, 0x40 };
#ifdef LED8_REVERSE LED8_B = ~(1<<LED8_REVERSE-i); #else LED8_B = ~(1<<i); #endif #ifdef LED8_B_EN LED8_B_EN = 1; LED8_B_EN = 0; #endif delay(1); } } struct { unsigned char TH, } __code keyc[] = { {0, 0}, {64580/256, 64580 {64684/256, 64684 {64777/256, 64777 {64820/256, 64820 {64898/256, 64898 {64968/256, 64968 {65030/256, 65030 };
TL;
% % % % % % %
256}, 256}, 256}, 256}, 256}, 256}, 256}
struct { char delay; char key; } __code mus[] = { // 通电提示音 {0, -1}, {0, 0}, {4, 1}, {4, 5}, // 时间到音乐 {0, -1}, {0, 0}, #include "mus_littlestar.h" // 结束 {0, -1}, }; char mus_nidx; char shining;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划书(精选五篇)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划书(精选五篇)第一篇:单片机课程设计计划书机电科学与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科)《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计划书一、目的及要求1.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软件开发方法,输入/输出(I/O)接口的扩展技术,应用程序设计技术并结合专业能设计简单、实用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主要针对课堂重点讲授内容使学生加深对单片机硬件原理的理解及提高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开发创新能力。
2.基本要求:重点研究单片机、A/D转换器、运算放大器、传感器、LED显示器、固态继电器、微型直流电机等元器件的特性、功能及使用方法;同时掌握主程序、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框图的设计方法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要求设计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可维护、维修性好及检测精度高等优点。
设计内容可参考设计题目,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己拟定。
3.任务要求:了解控制对象、环境参数检测原理,在充分掌握单片机、A/D转换器、运算放大器、传感器、LED显示器、固态继电器、微型直流电机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功能及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两人一组分工协作(一人偏软、一人偏硬)独立的设计本课题的内容。
二、设计内容、步骤及材料要求1.设计内容画出硬件原理图一张(A4号);软件框图(包括主程序框图、主要子程序框图、中断服务程序框图等)和系统初始化的汇编语言原程序。
提交不少于4000字的设计报告一份(A4纸)。
从整体方案的规划设计到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可实现功能及各元器件的选择,参数计算均需表述清楚。
报告的书写要清除工整,层次清晰,文字流畅。
后附5篇以上的参考文献。
2.设计步骤设计时间为5天,前2天进行硬件原理草图设计,指导教师审查之后用1天的时间再进行绘图;第四天进行软件框图(包括主程序框图、主要子程序框图、中断服务程序框图)的设计及系统初始化的汇编语言原程序的设计;第5天答辩。
3.设计图纸要求(1)硬件原理图的绘制:元件图正确、型号标注要准确、连线清楚.(2)软件框图的绘制:流程清晰。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项目简介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单片机课程设计项目的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和结果。
本项目旨在通过单片机开发一个特定功能的系统,并实现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背景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集中了处理器、存储器和其他外围器件的功能。
它的小巧、低功耗和低成本使得它成为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大多数电子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实际设计和开发单片机系统,提高学生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实践能力。
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系统,能够完成特定任务。
我们选择了一个温度监控系统作为设计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 采集温度数据 - 实时显示温度 - 根据设定温度报警设计过程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选用了ATmega328P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LM35来采集温度数据。
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之间通过模拟输入引脚连接。
为了实现实时显示温度,我们选择了一个七段LED显示器,将数字信号发送至显示器实现温度的显示。
此外,我们还使用按钮来设置报警温度,并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
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使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程序的编写。
通过编写相应的代码,实现以下功能: 1. 初始化单片机及相关外设 2. 采集温度数据并进行处理 3. 将温度数据转换为七段LED显示所需的数字信号 4. 设置报警温度,并进行判断 5. 当温度超过报警温度时,触发蜂鸣器进行报警实施结果经过设计和实施,我们成功实现了温度监控系统的目标功能。
在系统测试中,我们能够准确采集温度数据,并通过七段LED显示器实时显示。
当温度超过设定的报警温度时,系统能够准确触发蜂鸣器进行报警。
整个系统工作稳定,达到了预期效果。
总结单片机课程设计是电子工程专业中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际设计和开发单片机系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项目以温度监控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过程,并展示了最终的实施结果。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积极运用单片机技术,深入研究和探索更多的应用领域。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封面

单片机课程设计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所在院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指导教师徐敏关键生提交日期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书……………………………………………二、设计项目简介………………………………………………三、电路原理图及其简介………………………………………四、系统功能描述………………………………………………五、程序框图……………………………………………………六、程序清单……………………………………………………七、收获与体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学年学期:2014-2015第1学期专业班级:12级自动化B指导教师:徐敏、关健生设计时间:第17周学时周数:每班/周一、设计目的(基于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设计)课程设计是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训练,让学生把学过的比较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真正的能够把学过的知识落到实处,能够开发简单的系统,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再深一步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掌握和利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程序设计的能力,熟练掌握键盘、显示、单总线,温度传感器DS18B20等知识点。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本课程设计的题目设计内容自选,学生可以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单片机实验的应用系统,弄清其结构和功能,结合单片机课程及其相关的知识,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行选定设计项目,但总体应达到以下要求:1、用89C51CPU,12M时钟,常规的上电和手动复位电路2、包括3×4矩阵键盘3、LCD显示显示器及接口4、一路蜂鸣器输出5.至少有1路输入信号,可以是模拟量或数字量三、设计时间进度安排四、成绩考核1、每天考勤及硬件连接15%2、课程设计报告60%3、功能展示及答辩25%五、报告书写格式1、课程设计任务书2、设计项目简介3、电路原理图4、系统功能描述5、程序框图6、程序清单7、收获与体会。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2)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1. 引言本文为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主要介绍了课程设计的背景、目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以及结果分析和总结。
2. 背景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对单片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监控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并通过显示屏展示当前温度值,并在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发出警报。
4. 设计方案4.1 硬件设计本设计使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配合温度传感器和液晶显示屏,实现温度监测和显示的功能。
温度传感器负责采集环境温度,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温度值和警报信息。
4.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分为两个模块:温度采集和温度监控。
温度采集模块通过单片机的ADC接口获取温度传感器的模拟信号,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保存在单片机的内存中。
温度监控模块不断读取内存中的温度值,并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温度超过阈值,则发出警报信号,同时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警报信息。
5. 实施过程5.1 硬件实施首先,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将STC89C52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和液晶显示屏组装在一起,搭建出硬件平台。
接下来,使用面包板和杜邦线等连接元件,将各个模块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连线。
最后,使用电源适配器给整个系统供电。
5.2 软件实施软件实施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编写硬件控制程序和编写温度监控程序。
硬件控制程序主要负责初始化硬件设备和处理硬件输入输出;温度监控程序则负责实现温度采集和温度监控逻辑。
在编写硬件控制程序时,需要使用STC89C52的GPIO接口对传感器和显示屏进行控制。
在编写温度监控程序时,需要使用STC89C52的ADC接口进行温度采集,以及使用GPIO接口对警报信号和显示屏进行控制。
6. 结果分析和总结经过实施过程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监控系统。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1. 引言本文档旨在总结并详细介绍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为XXXX,我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介绍该课程设计的目标、设计思路、具体实施过程以及结论。
2. 设计目标本次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目标是XXXX。
通过该设计,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单片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编程技巧以及相关技术。
3. 设计思路在进行单片机课程设计之前,我对基于单片机的XXXX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学习,确定了设计思路和方案。
该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步骤一: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之前,我首先进行了对需求的分析。
通过与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我了解到XXXX,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XXXX的特点和要求。
3.2 步骤二:系统设计基于对需求的分析,我进行了系统设计。
该系统涵盖了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方面,我选择了XXXX作为主控芯片,并设计了适配的电路板;软件方面,我使用XXXX编程语言进行开发,并设计了相应的算法和逻辑控制。
3.3 步骤三:系统实现在完成系统设计后,我开始进行系统实现。
首先,我搭建了相应的实验环境和开发平台,确保能够顺利进行编程和仿真。
然后,根据系统设计中的硬件和软件需求,逐步实现了系统功能。
3.4 步骤四:系统测试在完成系统实现后,我进行了系统测试。
通过模拟实际应用场景,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性测试和稳定性测试,保证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并且满足设计需求。
4. 设计实施在设计实施阶段,我按照设计思路和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操作和编程工作。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4.1 实施步骤一:需求分析在这一步骤中,我与指导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详细了解了项目的需求和目标。
4.2 实施步骤二:系统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我进行了系统设计。
首先,我绘制了电路图,并选择了合适的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
在软件方面,我使用XXXX编程语言进行开发。
4.3 实施步骤三:系统实现在系统设计完成后,我开始进行系统实现。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模板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本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旨在培养我们对单片机的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通过对STC89C52单片机的学习和实践,提升我们的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让我们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为未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涵盖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C语言编程以及电路设计。
我们以智能家居为例,设计了一个可以通过Wi-Fi连接到手机APP控制家电的智能开关系统。
1.单片机的选择我们选择STC89C52作为单片机的核心控制器,这是一款8位高性能单片机,拥有大容量闪存和SRAM存储器、多种定时器和计数器、16位定时器等重要功能,非常适合用于物联网控制和智能家居领域。
2.开发环境的搭建我们采用KEIL软件和PROTEUS电路仿真软件作为开发工具,为了让我们更加熟练地使用这两款软件,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学习了单片机的汇编、C语言编程、调试和调试工具的使用。
3.电路设计为了实现智能家居的控制,我们需要搭建一个能够与单片机相互协作的电路。
我们选择了常见的继电器来控制家电设备的开和关。
具体的电路设计方案如下:①按键电路:在电路中加入按键触发模块,实现单片机中断、感应等功能。
②Wi-Fi WiFi模块:为了实现远程控制,我们使用了ESP8266模块和手机APP进行通讯。
③继电器模块:该模块内置独立的继电器驱动IC,设计电容保护电路和DIP开关控制当前继电器输出端口,保障免受电磁干扰和防止继电器共振。
4.软件设计本次课程设计的重点是编写单片机程序。
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调试,成功编写了相应的程序,实现了以下功能:①通过Wi-Fi模块连接到手机APP,实现APP和单片机的通讯。
②实现对接ESP8266模块,并正确设置ESP8266模块的IP地址和端口号。
③通过单片机控制继电器模块,实现对家电的远程控制。
5.上位机程序设计上位机程序我们选择了Visual Studio C++作为开发工具,通过Socket编程实现了与单片机的通讯。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本次设计旨在通过对单片机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对单片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设计内容本次设计以控制LED灯的闪烁为主题,在实现基本闪烁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了渐变效果和呼吸灯效果等功能。
三、设计过程1. 硬件设计:(1)准备材料:单片机主板、蓝色LED灯、电阻、杜邦线等;(2)连线:按照电路图将单片机与蓝色LED灯连接起来;(3)测试:使用万用表对电路进行测试,确保电路连接正常。
2. 软件设计:(1)编写主程序:在Keil C中编写主程序,设置LED灯闪烁的时间间隔;(2)编写闪烁函数:编写一个函数使LED灯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闪烁;(3)编写渐变函数:利用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使LED灯的亮度逐渐增加或减小;(4)编写呼吸灯函数:利用PWM技术,使LED灯呼吸般变亮变暗;(5)调试程序: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主板上,通过调试工具进行调试,确保LED灯能按照设计要求正常闪烁、渐变和呼吸。
四、设计结果经过反复调试和修改,最终实现了LED灯的闪烁、渐变和呼吸灯等效果。
LED灯的闪烁时间可以通过修改程序中的参数进行调整,渐变和呼吸灯效果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改动。
五、心得体会通过本次设计,我对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电路连接错误、程序调试失败等,但通过钻研、查找资料和与同学、老师讨论,我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个过程让我学会了不断尝试和学习,培养了我的耐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改进意见在进行本次设计时,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我只实现了LED灯的基本闪烁、渐变和呼吸灯效果,但这些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已经比较常见。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我可以进一步完善程序,增加更多创新的功能,或是将LED灯与其他传感器结合,实现更复杂的控制。
总结:通过本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我不仅对单片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康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简易秒表设计
姓名:李岩
学号:2012020134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教师:
时间:2015年1月
课程设计项目成绩评定表设计项目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报告书目录
设计报告书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思路 (1)
三、设计过程 (1)
3.1、系统总体方案 (1)
3.2、模块电路设计 (1)
四、系统调试与结果 (3)
五、主要元器件与设备 (3)
六、课程设计体会与建议 (3)
6.1、设计体会 (3)
6.2、设计建议 (3)
七、参考文献 (4)
一、设计目的
1、熟悉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C51语言编程方法。
3、熟悉数码管显示原理
4、熟悉按键工作原理。
二、设计思路
1、设计数码管显示电路。
2、设计按键电路。
三、设计过程
3.1、系统总体方案
数字抢答器总体方框图如图1所示。
其工作原理为:接通电源后,主持人将开关拨到“清除”状态,抢答器处于禁止状态,编号显示器灭灯,定时器显示设定时间;主持人将开关置于“开始”状态,宣布“开始”抢答器工作。
定时器倒计时,扬声器给出声响提示。
选手在定时时间内抢答时,抢答器完成:优先判断、编号锁存、编号显示、扬声器提示。
当一轮抢答之后,定时器停止、禁止二次抢答、定时器显示剩余时间。
如果再次抢答必须由主持人再次操作“清除”和“开始”状态开关。
3.2、模块电路设计
抢答器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抢答器电路
该电路完成两个功能:一是分辨出选手按键的先后,并锁存优先抢答者的编号,同时译码显示电路显示编号;二是禁止其他选手按键操作无效。
工作过程:开关S置于“清除”端时,RS触发器的R端均为0,4个触发器输出置0,使74LS148的ST=0,使之处于工作状态。
当开关S置于“开始”时,
抢答器处于等待工作状态,当有选手将键按下时(如按下S5),74LS148的输出,010012=Y Y Y ,0=EX Y 经RS 锁存后,1Q=1,BI =1,74LS48处于工作状态,4Q3Q2Q=101,经译码显示为“5”。
此外,1Q =1,使74LS148ST =1,处于禁止状态,封锁其他按键的输入。
当按键松开即按下时,74LS148的,1=EX Y 此时由于仍为1Q =1,使ST =1,所以74LS148仍处于禁止状态,确保不会出二次按键时输入信号,保证了抢答者的优先性。
如有再次抢答需由主持人将S开关重新置于“清除”然后再进行下一轮抢答。
定时电路如图3所示。
由节目主持人根据抢答题的难易程度,设定一次抢答的时间,通过预置时间电路对计数器进行预置,计数器的时钟脉冲由秒脉冲电路提供。
可预置时间的电路选用十进制同步加减计数器74LS192进行设计。
报警电路如图4所示。
由555定时器和三极管构成的报警电路如图4所示。
其中555构成多谐振荡器,振荡频率fo =1.43/[(RI +2R2)C],其输出信号经三极管推动扬声器。
PR 为控制信号,当PR 为高电平时,多谐振荡器工作,反之,电路停振。
时序控制电路如图5所示。
时序控制电路是抢答器设计的关键,它要完成以下三项功能:① 主持人将控制开关拨到“开始”位置时,扬声器发声,抢答电路和定时电路进人正常抢答工作状态。
② 当参赛选手按动抢答键时,扬声器发声,抢答电路和定时电路停止工作。
③ 当设定的抢答时间到,无人抢答时,扬声器发声,同时抢答电路和定时电路停止工作。
图中,门G1 的作用是控制时钟信号CP 的放行与禁止,门G2的作用是控制74LS148的输人使能端ST 。
图5的工作原理是:主持人控制开关从“清除”位置拨到“开始”位置时,来自图 2中的74LS279的输出 1Q=0,经G3反相, A =1,则时钟信号CP 能够加到74LS192的CPD 时钟输入端,定时电路进行递减计时。
同时,在定时时间未到时,则“定时到信号”为 1,门G2的输出ST =0,使 74LS148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功能①的要求。
当选手在定时时间内按动抢答键时,1Q =1,经 G3反相, A =0,封锁 CP 信号,定时器处于保持工作状态;同时,门G2的输出ST =1,74LS148处于禁止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功能②的要求。
当定时时
间到时,则“定时到信号”为0,ST=1,74LS148处于禁止工作状态,禁止选手进行抢答。
同时,门G1处于关门状态,封锁CP信号,使定时电路保持00状态不变,从而实现功能③的要求。
集成单稳触发器74LS121用于控制报警电路及发声的时间。
四、系统调试与结果
1、按照设计方案连结电路。
2、Keil下编写程序。
3、联合调试。
五、主要元器件与设备
数字电路实验箱或EDA软件QuartusⅡ
集成电路74LS148—1片,74LS279—1片,74LS48—3片,
74LS192—2片,NE555—2片,74LS00—1片,74LS121—1片。
电阻510Ω—2只,1KΩ—9只,4.7kΩ—l只,5.1kΩ—l只,
100kΩ—l只,10kΩ—1只,15kΩ—1只,68kΩ—l只。
电容0.1uF—1只,10 uF—2只,100 uF—1只。
三极管3DG12—1只。
其它发光二极管—2只,共阴极显示器—3只。
六、课程设计体会与建议
6.1、设计体会
6.2、设计建议
七、参考文献
[1]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彭华林等编. 数字电子技术.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金唯香等编. 电子测试技术.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侯建军. 数字电路实验一体化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 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6] 赵春华、张学军.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