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物理师模拟试卷

医学物理师模拟试卷
医学物理师模拟试卷

LA物理师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共1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L壳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多少?

A 2 B4 C6 D8 E10

2 光子能量的表达式是哪项?(C为光速,h是普朗克常数)

A E=hC

B E= hC/λ

C E=hλ

D E=hλ/C

E E=Cλ

3 只有当入射X(γ)光子能量大于多少时才能发生电子对效应?

A 200Kev

B 400Kev

C 1.02Mev

D 1.25 Mev

E 1.33 Mev

4 用于放射治疗吸收剂量校准及日常监测的主要方法是:

A 量热法

B 电离室法C热释光法 D 半导体法 E 胶片法

5 指形电离室壁多选用什么材料?

A 铝

B 碳C石墨 D 酚醛树脂E塑料

6 电离室的有效测量点规定在电离室中心点的哪个方向(面向电离辐射入射方向)?

A 前方

B 后方 C右侧方 D左侧方 E中心点

7 如以r表示电离室的半径,则钴-60γ射线的有效测量点位于:

A 0.1r

B 0.3r

C 0.5r

D 0.75r

E 几何中心

8 关于胶片在剂量学中的应用哪项描述错误?

A 检查射野的平坦度和对称性

B 获取离轴比及百分深度剂量等剂量学数据

C 验证相邻射野间剂量分布的均匀性

D 验证治疗计划系统剂量计算的精确度

E 验证低能X射线的剂量分布误差

9 以水为吸收介质,康普顿效应占优势的能量段是:

A 1-10Kev

B 10-30Kev

C 30Kev-25Mev

D 25-100Mev

E 100-125Mev

10 以下哪项为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A 镭-226

B 铯-137

C 钴-60

D 铱-192

E 碘-125

11 近距离治疗所用源位于200Kev-2Mev能量段的同位素所具有的物理特征是:

A 剂量率常数不变

B 剂量率常数随能量变化

C 剂量率常数随组织结构变化

D 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服从康普顿弹性散射规律

E 光电效应占主导地位

12 临床治疗中主要用β射线治疗的放射源是:

A碘-125 B铱-192 C 钴-60 D 锎-252 E 锶-90

13 锎的半衰期是:

A 2.65d

B 26.5d

C 265d

D 2.65a

E 26.5a

14 高速电子撞击靶物质时产生碰撞和辐射两种损失,二者之比为:

(设高速运动的电子动能为T,靶物质的原子序数为Z)

A 800Mev/TZ

B T·800Mev/Z

C Z·800Mev/T

D T·Z Mev/800

E 1/TZ

15 深部X射线能量范围是:

A 10-60Kv

B 60-160Kv

C 180-400Kv

D 400Kv-1Mv

E 2-50Mv

16 关于滤过板的描述,哪项正确?

A 滤过板使射线高能部分吸收多于低能部分

B 改进后的X射线比原来的平均能量低

C 140Kv以下的X射线选择滤过板时用铜

D 使用复合滤板时,沿射线方向应先放原子序数大的

E 滤过越多,X线的强度越大

17 80%(或90%)正弦形等剂量曲线的波峰到20%(或10%)正弦形等剂量线的波谷间的

距离,称为:

A 几何半影

B 穿射半影

C 散射半影

D 物理半影

E 有效半影

18 满足电子在加速器不变的轨道半径上运动而同时被加速的条件称为:

A 1∶2条件

B 1∶1条件

C 2∶1条件

D 3∶1条件

E 1∶3条件

19 电离室的功能除外哪项?

A 检测X射线

B 监测电子束的剂量率

C 监测积分剂量

D 监测射野的平坦度

E监测射野的对称性

20 MLC相邻叶片凹凸槽的设计目的是:

A 减少叶片间漏射线

B 减少叶片端面间的漏射

C 减小几何半影

D 减小散射半影

E 减小穿射半影

21 能形成“星形”剂量分布的重粒子是:

A 质子

B 快中子

C π负介子

D 氮离子 E氖离子

22 重离子用于放射治疗的优势在于:

A 高LET 高RBE 高OER

B 高LET 高RBE 低OER

C 高LET 低RBE 高OER

D 高LET 低RB

E 低OER

E 低LET 高RBE 高OER

23用固态或干水组织替代材料加工成的片形方块,称为:

A标准模体B均匀模体C替代模体D水模体E组织填充模体

24组织填充模体与组织补偿器的区别是:

A 组织填充模体必须用组织替代材料制作

B 组织填充模体应放在距离皮肤5cm以外

C 组织补偿器必须用组织替代材料制作

D 组织补偿器使用时放在患者入射方向的皮肤上

E 组织填充模体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剂量补偿装置

25 照射野的大小定义的是模体内()同等剂量曲线的延长线交于模体表面的区域。

A 10%

B 30%

C 50%

D 70%

E 90%

26 400KV以下X射线,参考点应取在:

A 模体表面下

B 模体中心

C 模体表面

D 模体表面下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处

E 模体后缘

27 对半径为r的圆形野,等效方野的边长是:

A 1.5r

B 1.8r

C 2r

D 2.5r

E 2.8r

28 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处的组织空气比定义为:

A散射空气比B最大组织空气比C反散因子D标准组织空气比E平均组织空气比

29等中心处或标称源皮距下10cm深度处最大射野的80%宽度内最大最小剂量偏离中心轴剂量的相对百分数定义为:

A原射线的离轴比B射野边界因子C射野的对称性D射野的平坦度E射野的均质性

30 计算不规则射野剂量分布的通用方法是:

A Loshek 法

B Thoma法

C Chui法

D Clarkson法

E Day法

31 SSD因子的表达式是:

A SCD/SSD

B (SCD/SSD)2

C SCD/(SSD+dm)

D SCD/(SSD+dm))2

E (SCD/SAD)2

32 关于楔形角α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楔形角α用来表达楔形板对平野剂量分布的修正作用

B 楔形角α一般定义在10cm参考深度处

C 楔形角α随深度增加越来越大

D 入射能量越高,楔形角随深度变化越小

E 传统用的楔形角为15度,30度,45度,60度四种

33 利用楔形板作组织补偿时,所选楔形角α为:

A α= arctgθ

B α= K·tgθ

C α= arctg(K·tgθ)

D α= tg(K·tgθ)

E α=K·arctg(tgθ)

34 对于MLC射野,当计算点位于射野中心区域未被遮挡时,应首选哪种计算方法:

A 面积-周长比法

B Day法

C Clarkson法

D Loshek法

E Thomas法

35人体曲面的校正方法除外哪项?

A 组织空气比法

B 组织最大剂量比法

C 有效源皮距法

D有效衰减系数法

E 同等剂量曲线移动法

36 TBI(全身照射)时,对较高能量的射线,加散射屏的目的是:

A 增加射线的吸收

B 减小反向散射

C 增加皮肤剂量

D 增加剂量在患者体内的建成

E 增加反向散射

37 TBI(全身照射)的剂量计算,可由多部位体中点的()平均值计算处方剂量。

A TAR

B TMR

C BSF

D SAR

E PDD

38 关于腋锁淋巴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锁骨上淋巴结位置较浅,约为皮下1-3cm

B 腋下淋巴结的深度较深,约为皮下6-7cm

C 单用前野照射时,须用楔形补偿方法提高腋下淋巴结的剂量

D 楔形板的薄端对应腋下淋巴结区

E 若另开腋后野,楔形板的使用要考虑腋锁淋巴结的水平间距

39 电子束旋转照射时,旋转等中心位于靶区的:

A 中心

B 前方

C 后方

D 侧方

E 边缘

40 电子线旋转照射过程中,射野中心轴因旋转而形成的尖角称为:

A α角 Bβ角 Cγ角 D 旋转角 E 楔形角

41 双机架角多野技术全身共多少个照射野?

A 4

B 6

C 8

D 10

E 12

42 高能电子束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始于哪个年代初期?

A 30

B 40

C 50

D 60

E 70

43 散射箔的主要作用是:

A收缩电子束B展宽电子束C降低射野边缘剂量D使射线束变得更陡峭

E消除X射线污染

44 对高能电子束剂量跌落的度量可用剂量梯度G表示,其值大小为:

A 1-1.5

B 1.5-2

C 2-2.5

D 2.5-3

E 3-3.5

45 高能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分布曲线后部有一长长的”拖尾”,其形成原因是:

A 随深度增加,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B 电子束入射距离较远

C 电子束入射能量较高

D 电子束中包含一定数量的X射线

E 电子束在其运动径迹上不易被散射

46 关于电子束的等剂量分布,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随深度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B随深度增加,高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C随深度减小,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D随深度减小,高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E等剂量线不随电子束能量而变化

47 以下哪个参数用以表达电子束射野的均匀性?

A R85/2 BU90/50 C L90/L50 D P80/20 E U80/20

48 入射电子束的最大可几方向反向投影后的交点位置称为:

A发射点B偏转点C散射点D虚源E参考点

49 电子束的有效治疗深度(cm)与电子束的能量(Mev)之比为:

A 1/2-1/3

B 1/3-1/4

C 1/4-1/5

D 1/5-1/8

E 1/8-1/10

50 电子束斜入射时侧向散射的影响可用哪个概念解释?

A 指形束概念B环形束概念 C 窄形束概念 D 锥形束概念 E 笔形束概念

51 肺组织的CET值为多少?

A 0.5

B 0.8

C 1.0

D 1.1

E 1.2

52 电子束和X(γ)线在皮肤表面共线相交,会使得X(γ)线照射野一侧出现剂量(),

电子束一侧出现剂量()。

A超量,不足B不足, 超量C冷点,热点D热点,冷点E重叠,欠缺

53 电子束会在铅挡和组织接触的界面处产生电子束的(),使界面处的剂量增加。

A侧向散射B反向散射C偏转D直射E加速

54 临床常用低剂量率照射所用的剂量率为:

A小于0.4Gy/h B 0.4-2 Gy/h C 2-6 Gy/h D 6-12 Gy/h E 大于12 Gy/h

55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治疗增益比随剂量率增加而增加

B治疗增益比随剂量率增加而减少

C治疗增益比不随剂量率变化

D剂量率增加,正常组织晚期效应的增加幅度要小于肿瘤控制率的增加

E 剂量率减少,正常组织晚期效应的减弱幅度要小于肿瘤控制率的减少

56为防止高剂量率照射引起的治疗增益比的下降,可采用脉冲式剂量率治疗,其剂量率为:

A 0.4 Gy/h

B 0.5 Gy/h

C 2 Gy/h

D 5 Gy/h

E 12 Gy/h

57放射性核素铱-192的射线平均能量(Mev)和半衰期分别是:

A 0.83 1590a

B 1.25 5.27a

C 0.662 33.0a

D 0.36 74.2d

E 0.028 59d

58某种密封的放射源产生的照射量率与同种核素的裸源相同,则裸源的活动度为该种核素密封源的:

A 毫克镭当量

B 参考照射量率

C 显活度

D 空气比释动能强度

E 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

59近距离照射时,点源遵守平方反比定律,而线源不同,只有当距源距离大于线源长度()倍时,才遵循平方反比规律.

A 1

B 2

C 3

D 4

E 5

60 在同一个方向摄取两张影象片的技术称为:

A 正交技术

B 立体平移技术

C 立体交角技术

D 立体斜交技术

E 旋转技术

61 腔内照射的经典方法中,采用较高强度的放射源,实施分次治疗的方法属于:

A 斯德哥尔摩系统

B 巴黎系统

C 曼彻斯特系统

D 北京系统

E 分次模拟系统

62 宫颈癌治疗中,规定B点与A点的水平距离为:

A 1cm

B 2cm

C 3cm

D 4cm

E 5cm

63 plateau dose的含义是:

A剂量梯度无变化的区域B剂量梯度近似平缓的区域C平均中心剂量D参考剂量E剂量梯度落差较大的区域

64关于最小靶剂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是临床靶区内接受的最小剂量

B 一般位于临床靶区的周边范围

C 是相邻放射源之间最小剂量的算术平均值

D 在巴黎剂量学系统中,最小靶剂量即为参考剂量

E 在曼彻斯特剂量学系统中,最小靶剂量约等于90%的处方剂量

65近距离照射计划设计中规定:高剂量区定义为中心平面内或平行于中心平面的任何平面内()平均中心剂量曲线所包括的体积.

A 50%

B 90%

C 100%

D 120%

E 150%

66最小靶剂量与平均中心剂量的比值定义的是:

A剂量均匀性指数B最小剂量离散度C平均中心剂量D坪剂量区E参考区剂量

67低剂量率照射时,若间断时间超过总治疗时间的多少会被认为是分次照射?

A 1%

B 5%

C 10%

D 20%

E 50%

68曼彻斯特系统规定,当治疗厚度大于()时,需要用双平面插植。

A 0.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E 2.5cm

69巴黎系统是以()线状放射源的物理特性所建立的。

A 镭-226

B 铱-192

C 铯-137

D 碘125

E 钴-60

70巴黎系统规定,以平均中心剂量为基准剂量,则定义()的基准剂量为参考剂量。

A 70%

B 75%

C 80%

D 85%

E 90%

7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步进源系统是以巴黎剂量学系统为基础发展和建立起来的。

B步进源系统参考剂量曲线更接近临床靶区的形状,剂量分布更为合理。

C 巴黎系统可形成在临床靶区以外高于参考剂量的剂量热点。

D 巴黎系统沿放射源分布的高剂量区是哑铃形,而步进源系统高剂量区分布呈枣核形。

E 巴黎系统高剂量区分布集中在治疗区的中心,而步进源系统高剂量区分布在四周。72接受的剂量等于1倍到1.5倍处方剂量范围的靶区体积占靶区总体积的百分数为:

A 靶区覆盖指数

B 靶外体积指数

C 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

D 超剂量体积指数

E 加权综合指数

73从照射方式上讲,以下哪项不属于近距离照射的范畴?

A腔内照射B管内照射C组织间照射D体积插植E表面施源器照射

74精原细胞瘤的致死剂量为:

A 20Gy

B 25Gy

C 30Gy

D 35Gy

E 40Gy

75实验证明,肿瘤剂量若有10%的增加,则肿瘤控制概率约有()倍的增加。

A 1

B 2

C 3

D 4

E 5

76 TD5/5的含义是:

A 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为5%

的损伤剂量。

B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为95%的损伤剂量。

C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的损伤剂量。

D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超过5%的损伤剂量。

E 治疗后5年,达到95%的肿瘤控制率所需要的放疗剂量。

77 “串型”组织的并发症概率受()的影响。

A 体积

B 最大剂量

C 最小剂量D治疗部位 E 治疗时间

78 SF2的定义是:

A 2%的肿瘤细胞存活的概率

B 一天两次照射的细胞存活指数

C 2Gy照射时的细胞存活数

D 二次照射的细胞存活指数

E 二次照射的细胞存活数

79在患者坐标系中,由于呼吸或器官运动引起的CTV外边界运动的范围为:A临床靶区B内靶区C计划靶区D治疗靶区E照射靶区

80对一定的照射技术及射野安排,90%等剂量线面所包括的范围是:

A肿瘤区B临床靶区C照射区D计划靶区E治疗区

81靶区模剂量的含义是:

A 模体内接受的平均剂量

B 靶区模型接受的平均剂量

C 模体内最大剂量

D PTV内频率出现最多的剂量

E PTV内频率出现最少的剂量

82计划危及器官区的简称是:

A OAR BPORV C ORV D PRV EPOAR

83下列哪项的技术摆位要点是升床要准确?

A SSD

B SAD

C ROT

D STD

E SRD

84 按IEC对电子束射野内平坦度和对称性的要求,90%剂量截面应不低于50%剂量截面(射

野大小)的多少?

A 10%

B 30%

C 50%

D 80%

E 85%

85两野对穿照射时,为得到大于1的治疗增益比,一般应使每野在体位中心处的深度剂量PDD1/2间距满足什么条件?

A ≥50%

B ≤50%

C ≥75%

D ≤75%

E ≥90%

86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 α损伤为不可修复的损伤

B β损伤为可修复损伤

C α/β值越大,细胞存活曲线越直

D α/β值越大,细胞修复亚致死损伤的能力越高

E α/β值代表组织损伤的特征剂量

87下列哪种组织器官为早反应组织?

A 肺

B 脊髓

C 脑

D 肾

E 皮肤

88根据L-Q模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由高LET分量引起的α效应,是剂量的一次函数

B 由高LET分量引起的α效应,是剂量的二次函数

C 由高LET分量引起的β效应,是剂量的一次函数

D 由高LET分量引起的β效应,是剂量的二次函数

E 由高LET分量引起的α效应和β效应是剂量的一次函数

89 LPL理论认为,存活较长的可修复损伤数正比于照射剂量,称为:

A A损伤

B B损伤

C C损伤

D D损伤

E E损伤

90 TCP和NTCP随照射总剂量变化的典型曲线为:

A 直线型

B 抛物线型

C 斗笠型

D “S”形

E 钟型

91 20cm长度脊髓的TD50/5为:

A 0.05Gy

B 0.175Gy

C 40Gy

D 45Gy

E 66.5Gy

92靶区范围的不确定度为:

A 2毫米

B 3毫米

C 5毫米

D 8毫米

E 10毫米

93对颅内肿瘤,临床靶区周边应放宽的范围为:

A 2毫米

B 2.5毫米

C 3.0毫米

D 3.5毫米

E 4.0毫米

94 DRR与XR比较,劣势在于:

A 空间分辨率

B 对靶区和组织器官的随意观察

C 拍摄照片的方便性

D 易附加射野外轮廓和等中心位置

E 影像数字重建的方便性

95评价同一治疗计划中不同器官间的剂量分布采用:

A DVH

B 直接DVH

C 间接DVH

D 积分DVH

E 微分DVH

96关于EPID的描述,错误的是:

A EPID的含义是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B EPID系统分为荧光、固体探测器、液体电离室三种类型

C 荧光系统的优点是空间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系统视野大

D 固体探测器系统一次可收集射野多个信息,空间分辨率较高

E EPID的主要功能是验证治疗摆位

97目前射野影像系统在位置验证方面的应用除外哪项:

A 治疗前校正射野

B 离线评价患者摆位

C 治疗间校正患者摆位

D 治疗前校正患者摆位

E 治疗中调整射野

98患者摆位误差由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项构成,其中随机误差用所有分次的摆位误差的()表示。

A 平均值

B 中心值

C 中位值D标准差 E 标准误

99低熔点铅的组成除外哪项?

A 铋

B 铅

C 镉

D 锡

E 锌

100低熔点铅的熔点比纯铅低()摄氏度。

A 70

B 157

C 175

D 257

E 327

101为避免电子污染,托架到皮肤的距离与射野半径之比的最佳值为:

A 1

B 2

C 3 D4 E 5

102 6MV-X射线的全挡LML厚度约为:

A 2cm

B 4cm

C 6cm D8cm E10cm

103目前确定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对比分析率多采用:

A对比分析法B细节分析法C对比-细节分析法D对比-模体分析法E细节-模体分析法

104 Yan Di 提出的自适应放疗的思想适用于:

A 治疗前校正射野

B 离线评价患者摆位

C 治疗间校正患者摆位

D 治疗前校正患者摆位

E 治疗中调整射野

105下列组织器官摆位误差最大的是:

A 脑

B 头颈

C 胸

D 腹

E 盆腔

106正常组织的放射反应概率由2%增至50%时所需要剂量增加的百分数为:A百分剂量B剂量梯度C剂量不确定度D剂量响应梯度E剂量精度

107模体中处方剂量不确定度为:

A 1%

B 1.5%

C 2%

D 2.5%

E 3%

108标称治疗距离下,照射野偏移允许度为:

A <2mm

B <3mm

C <4mm D<5mm E <6mm

109灯光野大小对应于实际射野的50%等剂量线的范围,二者的符合性应小于:

A ±1mm

B ±2mm

C ±3mm

D ±4mm

E ±5mm

110治疗计划的主要执行者是:

A临床医师B物理师C技术员D工程师E影像医师

111目前常用的剂量网格坐标系除外哪项?

A直角坐标系B极坐标系C扇形坐标系D椭圆坐标系E等离轴比线坐标系

112细胞内放射损伤的修复中,“4R”的内容除外哪项?

A repair

B reduplicate

C repopulation

D redistribution

E reoxygenation

113乏氧细胞再氧合的必要条件是:

A加速照射 B减量照射 C超分割照射D分次照射 E分段照射

114现代近距离照射中,模拟线源时假设驻留位为N,相邻驻留位之间的距离为S,则模拟线源的长度应为:.

A N/2

B S/2

C NS

D N/S

E S/N

115放射治疗通常选用的半导体剂量计是()型半导体探测器。

A “D”型

B “M”型

C “N”型

D “P”型

E “R”型

116下列哪项不是原生放射性核素?

A 铷-87 B钍-232 C钾-40 D碳-14 E 铀-238

117据统计,世界医疗照射年人均有效当量剂量为:

A 0.1mSv

B 0.2 mSv

C 0.3 mSv

D 0.5 mSv

E 0.6 mSv

118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哪项错误?

A实践的正当性 B ALARA原则C剂量约束D定期监测E个人剂量限值

119放射治疗中,距离放射源1米处每周治疗机的输出总剂量定义的是:

A剂量率B总剂量C剂量因子D工作负荷E距离因子

120当医用加速器的X射线能量高于多少时应在屏蔽设计中考虑中子防护?

A 4MV

B 6MV

C 8MV

D 10MV

E 16MV

二判断题(共30小题,请判断试题内容的对错)

121 每个电子所带电荷量为1.60219×10-19C。(对)

122 同位素是指原子序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的核素。(对)

123 外层电子获得能量脱离原子束缚,成为自由电子,称为俄歇电子。(对)

124 原子序数小于82的元素至少存在一种稳定核素。(对)

125 设衰变常数为λ,则半衰期的表达式是:T1/2=0.693/λ(对)

126 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的核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之商,定义的是放射性活度。(对)

127 重元素物质中的韧致辐射损失比轻元素物质小。(错)

128 电离损失与重带电粒子的能量成正比。(错)

129截面是描述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概率的物理量,定义为一个入射粒子与单位面积上一个靶粒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对)

130 线性衰减系数与物质的密度无关。(错)

131 X(γ)光子在物质中穿行单位质量厚度时其能量真正被受照物质吸收的那部分所占的份额为质能吸收系数。(对)

132 照射量是用以衡量X线及电子束等致空气电离程度的一个量(错误)

133 比释动能只适用于间接致电离辐射。(正确)

134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指形电离室是Farmer型指形电离室。(正确)

135 胶片剂量仪只能用于钴-60γ射线和4-25MV的高能X射线的相对剂量测量。(对)

136 韧致辐射是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的非弹性碰撞产生的。(错)

137 X(γ)光子在物质中穿行单位质量厚度时其总能量由于各种相互作用而转移为带电粒子动能的份额为质能转移系数。(对)

138 平均自由程定义为X(γ)光子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后平均的自由运动距离。(错)139 IAEA测量方法定义ND为电离室空气吸收剂量校准因子,它由电离室的比释动能校准因子NK或照射量校准因子NX计算得来。(对)

140 电子对效应过程中,当正电子停止下来后和一个自由电子结合变为两个光子的过程称为电子对湮没。(对)

141 用布喇格-格雷理论测量吸收剂量时,必须首先要满足电子平衡条件。(错)

142测量剂量的热释光剂量计常用的热释光材料为氟化锂。(对)

143对电子束尤其是≤10Mev的电子束的校准,用平行板电离室最好。(对)

144平行板电离室的有效测量点Peff 位与空气气腔前表面的中心,且不随入射电子束的能量而改变。(对)

145 α/β比值代表组织损伤的特征剂量。(对)

146 时间剂量因子是放射治疗中最普遍最共用的一项客观指标。(对)

147细胞的放射损伤是由不可修复的直接致死损伤和可修复的亚致死损伤的联合作用的结

果。(对)

148对半价层在1-2mmCu的低能X射线,当射野很大时,最大剂量点就是参考点。(错)149低能X射线与高能X射线下,两种模体材料是否等效的公式相同。(错)

150电子填充壳层时按照从低能级到高能级的顺序以保证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基态。(对)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 1、X射线管的负极,包括灯丝和聚焦罩两部分。 2、想获得大的管电流需要选取大的管电压和灯丝的温度。 3、在普通X射线摄影中,用钨作为阳极靶。 4、高速运动的电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量损失分为__碰撞损失__和__辐射损失__. 5、X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X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和。 6、在医学应用中,常用X射线的量和质来表示X射线的强度,量是质是光子数。 7、在X射线野中靠近阳极侧的有效焦点比靠近阴极侧的要小。 8、光电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τ/ρ Z3/(hυ)3_____。 9、康普顿质量衰减系数与入射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c/ρ 1/(hυ)3____。 10、康普顿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原子序数Z无关,仅与物质的___每克电子数___有关。 11、电子对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的光子能量的关系可表示为__ 当hυ>2m e c2_时,__μp/ρ Z hυ 当hυ>>2m e c2 _时,μp/ρ Zln(hυ)________________。 12、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整个诊断X射线的能量围都有__ 10keV-100keV __产生,所占比例很小,对辐射屏蔽的影响不大。

13、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总的衰减系数μ/ρ=_μτ/ρ+μc/ρ+μp/ρ+μcoh/ρ____。 14、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在10keV~100MeV能量围的低能端部分_____光电__效应占优势,中间部分____康普顿___效应占优势,高能端部分___电子对___效应占优势。 15、宽束X射线是指含有____散射____的X射线束。 16、滤过是把X射线束中的____低能成分___吸收掉。 17、滤过分为___固有滤过___和___附加滤过___。 18、X射线传播过程中的强度减弱,包括距离所致的____扩散___衰减和物质所致的_____吸收____衰减. 19、X射线影像是人体的不同组织对射线____衰减___的结果。 20、增感屏—胶片组合体在应用时,胶片的光密度直接取自X射线的能量不足___10%__,其余的光密度都是靠___增感屏受激后发出的可见光获得的。 21、量化后的___整数灰度值__又称为灰度级或灰阶,灰度级之间的最小变化称为____灰度分辨率___。 22、每个单独像素的大小决定图像的____细节可见度____. 23、CR系统X射线照射量与发射的荧光强度呈___五位数___的直线相关。 24、X-CT的本质是___衰减系数___成像. 25、窗口技术中的窗宽是指___放大的灰度围上下限之差____ 26、窗口技术中的窗位是指大围的中心灰度值

(完整word版)医学影像物理学__复习大纲整理

医学影像物理学复习整理 (四种成像技术的物理原理,基本思想等) 第一章:X射线物理 第一节:X射线的产生 医学成像用的X射线辐射源都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靶物质而产生的。 1. 产生X射线的四个条件:(1)电子源(2)高速电子流(3)阳极靶(4)真空环境 2.X射线管结构及其作用(阴极,阳极,玻璃壁) (1)阴极:包括灯丝,聚焦杯,灯丝为电子源,聚焦杯调节电流束斑大小和电子发射方向。(2)阳极:接收阴极发出的电子;为X 射线管的靶提供机械支撑;是良好的热辐射体。(3)玻璃壁:提供真空环境。 3.a.实际焦点:灯丝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加速后撞击在阳极靶上的面积称为实际焦点。 b.有效焦点:X射线管的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射线管轴线方向上投影的面积,称为有效焦点。 c.有效焦点的面积为实际焦点面积的sinθ倍。(θ为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补充:影响焦点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灯丝的形状、大小及在阴极体中的位置和阳极的靶角θ有关。 4.碰撞损失:电子与原子外层电子作用而损失的能量。 5.辐射损失:电子与原子内层电子或原子核作用而损失的能量。 6.管电流升高,焦点变大;管电压升高,焦点变小。 7.a.标识辐射:高速电子与原子内层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将能量转化为标识辐射。 b.韧致辐射:高速电子与靶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将能量转化为韧致辐射。 6.连续X射线的短波极限只与管电压有关。且与其成反比。 7.X射线的产生机制: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在与物质相互作用中产生的。韧致辐射是产生连续X射线的机制。 (1)X射线的穿透作用(2)荧光作用(3)电离作用(4)热作用(5)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

一填空题 1、X射线管的负极,包括灯丝与聚焦罩两部分。 2、想获得大的管电流需要选取大的管电压与灯丝的温度。 3、在普通X射线摄影中,用钨作为阳极靶。 4、高速运动的电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量损失分为__碰撞损失__与__辐射损失__、 5、X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就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与。 6、在医学应用中,常用X射线的量与质来表示X射线的强度,量就是质就是光子数。 7、在X射线野中靠近阳极侧的有效焦点比靠近阴极侧的要小。 8、光电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τ/ρ Z3/(hυ)3_____。 9、康普顿质量衰减系数与入射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c/ρ 1/(hυ)3____。 10、康普顿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原子序数Z无关,仅与物质的___每克电子数___有关。 11、电子对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的光子能量的关系可表示为__ 当hυ>2m e c2_时,__μp/ρ Z hυ 当hυ>>2m e c2 _时,μp/ρ Zln(hυ)________________。 12、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整个诊断X射线的能量范围内都

有__ 10keV-100keV __产生,所占比例很小,对辐射屏蔽的影响不大。 13、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总的衰减系数μ/ρ=_μτ/ρ+μc/ρ+μp/ρ+μcoh/ρ____。 14、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在10keV~100MeV能量范围的低能端部分_____光电__效应占优势,中间部分____康普顿___效应占优势,高能端部分___电子对___效应占优势。 15、宽束X射线就是指含有____散射____的X射线束。 16、滤过就是把X射线束中的____低能成分___吸收掉。 17、滤过分为___固有滤过___与___附加滤过___。 18、X射线传播过程中的强度减弱,包括距离所致的____扩散___衰减与物质所致的_____吸收____衰减、 19、X射线影像就是人体的不同组织对射线____衰减___的结果。 20、增感屏—胶片组合体在应用时,胶片的光密度直接取自X射线的能量不足___10%__,其余的光密度都就是靠___增感屏受激后发出的可见光获得的。 21、量化后的___整数灰度值__又称为灰度级或灰阶,灰度级之间的最小变化称为____灰度分辨率___。 22、每个单独像素的大小决定图像的____细节可见度____、 23、CR系统X射线照射量与发射的荧光强度呈___五位数___的直线相关。 24、X-CT的本质就是___衰减系数___成像、 25、窗口技术中的窗宽就是指___放大的灰度范围上下限之差____

医学影像物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医学影像物理学(Z) 1、X射线产生条件: ①电子源②高速电子流③适当的靶物质。 2、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是由连续X射线和标识X射线两部分组成的混合射线。 3、连续X射线(又称韧致辐射):是高速电子流撞击阳极靶面时,与靶物质的原 子核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连续波长的X射线(连续X射线)的过程。 4、标识放射(又称特征辐射):标识X射线的波长同阳极靶原子的结构有着密切 的联系,仅取决于阳极靶物质,与X射线产生过程中的其它因素无关。不同靶材 料的辐射光子的能量和波长也不同。每一种元素的标识X射线的波长是固定不变 的。标识辐射的X射线波长是由跃迁的电子能量差决定的,与高速电子的能量(管 电压)无直接关系,主要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越高,产生的标识辐射的波长越短。 5、X射线的基本特性:X射线的穿透作用、X射线的荧光作用、X射线的电离作 用、X射线的热作用、X射线的化学和生物效应。 6、X射线的质:又称线质,表示X射线的硬度,即X射线穿透物体的能力与光 子能量的大小有关,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能力越强,越不容易被物体吸收。 7、X射线的量:垂直于X射线束的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子数称为X 射线的量。 8、光电效应: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内层电子作用时,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获得 能量的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而光子本身整个被原子吸收的过程称为光电效应。 9、在光电效应过程中产生:(1)负离子(光电子、俄歇电子);(2)正离子(丢 失电子的原子);(3)标识X射线。

10、X射线诊断中的光电效应:(1)利在于可以产生高质量X射线照片,一是因 为它不产生散射线,减少了照片灰雾,二是增加了射线对比度,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原子序数的4次方成正比,增加了不同组织之间的吸收差异。(2)弊在于 入射光子的能量通过光电效应全部被人体吸收了,加大了辐射损伤,为了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损害,经常采用高千伏(高能量)摄影,减少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 11、康普顿效应:入射当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外层轨道电子(自由电子)相互作用 时,光子的能量部分交给轨道电子,光子的频率改变后发生偏转以新的方向散射出去即散射光子,获得足够能量的轨道电子形成反冲电子,这个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 12、光蜕变:能量在10以上的X光子与物质作用时发生光蜕变。 13、X射线的衰减: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物质吸收了X射线后,X射 线强度的减弱,即为衰减。包括距离所致的扩散衰减和物质所致的吸收衰减。14、影响X线衰减的因素:(1) X线的能量: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 强,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下降,X线衰减越少,透过的X线强度越大。 (2)吸收物质的密度:吸收物质的密度越大,X线衰减越大。人体的组织密度 大致分为三类,即高密度组织、中等密度组织、低密度组织。 (3)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越大,X线衰减越大。(4)吸收物质的每克物质的电子数越大,X线衰减越大。 15、X射线的滤过分为固有滤过和附加滤过。 16、X射线摄影基本原理:用胶片代替荧光屏,透过人体的X射线作用在胶片上, 由于X射线的光化学作用,使胶片感光,因各组织器官的密度、厚度不同,对X 1 射线的衰减不同,对胶片的感光程度也就不同,于是形成X 射线影像。 17、胶片主要感光材料:溴化银

两套医学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物理学》试卷(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将正确答案填 写在题前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1、理想流体作稳定流动时 A、流经空间中各点速度相同 B、流速一定很小 C、其流线是一组平行线 D、流线上各点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2.血液在直径为2×10-2m的动脉管中的平均流速为0.35m.s-1(血液的密度ρ为1.05 ×103kg.m-3,粘滞系数为4.0×10-3Pa.s)。那么血管中血液的流动形态是 A、层流、湍流同时存在 B、层流 C、湍流 D、不能确定 3、医学上常用的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的原理是应用的: A、压电效应 B、电致伸缩效应 C、光电效应 D、多普勒效应 4.一质点作上下方向的谐振动,设向上为正方向。t=0时质点在平衡位置开始向 上运动,则该谐振动的初相位为

A.0 B.2π C. 2π- D.3 π 5.同一媒质中,两声波的声强级相差20dB, 则它们的声强之比为: A 、20 :1 B 、100 :1 C 、2 :1 D 、40 :1 6、半径为R 的球形肥皂泡,作用在球形肥皂泡上的附加压强是 A 、R α2 B 、R α4 C 、R 2α D 、R 4α 7、从钠光灯发出的单色光,强度为I 0,照射在一偏振片上,则透过光的强度为 : A 、0 B 、2 0I C 、I 0cos 2θ D 、I 0cos θ 8.某人对2.5米以外的物看不清,需配眼镜的度数为: A 、40度 B 、-40度 C 、250度 D 、-250度 9.用600nm 的光线照射一相距为0.3mm的双缝,在干涉图样中,中央明纹与第二明纹的距离为4mm 。则屏与缝的距离为: A 、0.5m B 、0.8m C 、0.75m D 、1m 10、一放大镜的焦距为5cm ,则它的角放大率为 A 、10倍 B 、25倍 C 、5倍 D 、15倍 11、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的方法有 A 、增大光的波长 B 、提高放大倍数 C 、增加孔径数 D 、减小光的强度 12、要使毛细管中的水面升高,应 A 、使水升温 B 、加入肥皂 C 、减小毛细管的直径 D 、将毛细管往水里插深一些 13. 折射率为1.5的透镜,一侧为平面,另一侧是曲率半径为0.1m 的凹面,则它在空气中的焦距为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配合第3版).doc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 第一章第一节第一部分X射线管 一、填空题 1.X射线管的负极,包括和两部分。 2.想获得大的管电流需要选取大的和。 3.在普通X射线摄影中,用作为阳极靶。 二、名词解释 1.管电压———— 2.管电流———— 3.有效焦点———— 三、选择题 1.关于X射线管阳极正确的说法是() A. 阳极是一个导电体。 B. 阳极一定是固定的。 C. 阳极为X射线管的靶提供机械支撑。 D. 阳极是一个良好的热辐射体。2.影响X射线有效焦点的因素有() A.灯丝尺寸 B.靶倾角 C.管电流 D.管电压 四、简答题 1.产生X射线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第二部分X射线的产生机制 一、填空题 1. 高速运动的电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量损失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下面有关连续X射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A.连续X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电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B.连续X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C.连续X射线的质与管电流无关。 D.连续X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E.连续X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管电压。 2.下面有关标识X射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A.标识X射线的产生与高速电子的能量无关。 B.标识X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C.滤过使标识X射线变硬。 D.标识X射线的波长由跃迁电子的能级差决定。 E.靶物质原子序数越高,标识X射线的能量就越大。 3. 能量为80keV的电子入射到X射线管的钨靶上产生的结果是() A. 连续X射线的最大能量是80keV。 B. 标识X射线的最大能量是80keV。 C. 产生的X射线绝大部分是标识X射线。 D. 仅有1%的电子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沉积在钨靶中。 4.影响X射线能谱的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因素有() A.管电流 B.管电压 C.附加滤过 D.靶材料 E.管电压波形

医学影像诊断和放疗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诊断和放疗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医学物理发展 -香山科学会议第221次学术讨论会2004年3月16-18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第221次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是“医学物理发展”。本次会议的宗旨是如何建立适合医学物理在中国发展的环境,促进学科的发展。会议设定的四个中心议题:医学物理学科、医学物理师制度、研发基地和有关建议。浙江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唐孝威院士、北京大学医学物理和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包尚联教授和医科院肿瘤研究所的胡逸民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来自本领域的中外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 包尚联教授以“医学物理学科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为题做了大会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医学物理学诞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医学物理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医学物理学目前主要的三个分支学科:医学影像物理、核医学物理和放疗物理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具有挑战性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以及我国面对这些问题从学术和国家政策上需要采取的措施: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和发展我国的医学物理学科,形成有利于学科发展的“生态”环境。 包尚联教授在报告中特别强调:医学影像作为人体最大容量的信息源,纪录人从生到死,从分子到人的整体,从形态、生理到脑认知心理和病理等非常广泛的信息。目前医学影像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其发展将伴随整个人类的进步。作为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的放疗之所以受到格外重视,是因为放疗使用的射线具有杀死人体活组织的能力,搞不好会造成对人体正常组织的致命性伤害,或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体现在治疗过程越来越多地使用医学影像信息:用医学影像实时监督治疗过程以及通过影像重建实现对治疗计划的验证等。所以,对放疗过程的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理所当然的。在重视放疗问题的同时,包尚联教授也提醒

《医用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用物理学试题A 卷 姓名: 年级: 专业: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水在截面不同的水平管内做稳定流动,出口处的截面积为管最细处的3倍。若出口处的流速为2m/s ,则最细处的压强 。 2、一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物体,振幅为2cm ,频率为2Hz ,在时间t=0时,振动物体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则振动方程的表达式为 。 3、在温度为T 的平衡状态下,物体分子每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都相等,都等于__________。 4、中空的肥皂泡,其附加压强为: 。 5、透镜的焦距越短,它对光线的会聚或发散的本领越强,通常用焦距的倒数来表示透镜的会聚或发散的本领,称为透镜的 。 : 6、基尔霍夫第一定理的内容是 。 7、电流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为了求任意形状的电流分布所产生的磁场,可以把电流分割成无穷小段dl ,每一小段中的电流强度为I ,我们称Idl 为 。 8、劳埃镜实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那就是当光从光疏媒质射向光密媒质时,会在界面上发生 。 9、多普勒效应是指由于声源与接收器间存在相互运动而造成的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 与声源不同的现象。 10、单球面成像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t k t 2d /d v v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 时,初速为v 0,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是( )

A 、 022 1v v +=kt , B 、 022 1 v v +-=kt , C 、 02121v v +=kt , D 、 0 2121v v + -=kt 2、水平自来水管粗处的直径是细处的两倍。如果水在粗处的流速是2m/s ,则水在细处的流速为 ! A 、2m/s B 、1m/s C 、4m/s D 、8m/s 3、已知波动方程为y=Acos (Bt -Cx ) 其中A 、B 、C 为正值常数,则: A 、波速为C / B ; B 、周期为1/B ; C 、波长为C / 2π; D 、圆频率为B 4、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 cm t x )cos(0.23 21π π+ =,cm t x )cos(0.8341π π-=,则合振动振幅为( )。 A 、2.0cm B 、7.0cm C 、10.0cm D 、14.0cm 5、刚性氧气分子的自由度为 A 、1 B 、3 C 、5 D 、6 6、根据高斯定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高斯面内不包围电荷,则面上各点的E 处处为零; , B 、高斯面上各点的E 与面内电荷有关,与面外电荷无关; C 、过高斯面的E 通量,仅与面内电荷有关; D 、穿过高斯面的 E 通量为零,则面上各点的E 必为零。 7、光在传播过程中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称之为 A 、杨氏双缝 B 、干涉 C 、衍射 D 、偏振 8、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真空)的单色光在空气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等,走过的光程不等。 9、远视眼应佩带的眼镜为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单球面镜 D 、平面镜 10、下列不属于X 射线诊断技术的是: ' A 透视 B X-CT C X 线摄影 D 多普勒血流仪

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大纲12版(详细)

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物理学 学时: 80 理论/实验学时:60/20 课程属性:必修课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医学物理学 开课学期:第4学期 适合专业:医学影像学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掌握医学成像的主要方法和物理原理,以及医学图像质量保证和控制的物理原理,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为以后更深入地了解和有效使用医学影像设备,很好地控制医学图像的质量,正确利用医学图像进行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课 在各章节内容中,按“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要求。“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熟悉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能够进行分析和综合。“熟悉”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 重、难点用下划线表示。 一、绪论 1、课程的主要内容、性质特点、学习目的、参考书目和学习网站。

2、专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3、医学影像的发展历程。 X线成像、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放射性核素成像。 教学要求: 了解医学成像技术发展概况,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学时安排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X射线物理 1、X射线的产生 X射线管、X射线产生的机制。 2、X射线辐射场的空间分布 X射线的强度、X射线的质与量、X射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3、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系数、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两种主要形式: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X射线的基本特性。 4、X射线在物质及人体中的衰减 单能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连续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X射线的滤过和硬化、混合物和化合物的质量衰减系数、化合物的有效原子序数、X射线在人体组织内的衰减。 教学要求: 掌握:掌握X射线产生的条件及机制,影响X射线强度的因素,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两种主要形式,X射线的衰减规律, X射线的滤过与硬化。 熟悉: X射线管的焦点及焦点对X线成像质量的影响, X射线的基本特性,X射线量与质的概念,X射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了解: X线管的结构,阳极效应,混合物和化合物的质量衰减系数、化合物的有效原子序数。 三、X射线影像 1、模拟X射线影像 (1)普通X射线摄影 投影X射线影像的形成、X射线透视、X射线摄影。

核医学影像装置(NMI,包括SPECT,PET)物理师_考试大纲(2013版)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 核医学影像装置(NMI,包括SPECT,PET)物理师 专业考试大纲 (2013年版) 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说明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 第一章核医学总论 1.核医学定义与内容 (1)定义 (2)内容 (3)发展简史 2.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1)示踪剂的概念 (2)示踪技术的原理 (3)示踪技术的优点 (4)示踪技术的缺点与局限性 (5)示踪实验的设计 (6)示踪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应用 3.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 (1)显像原理 (2)脏器或组织摄取显像剂的机理 (3)显像条件及其选择 (4)显像类型 (5)图像分析方法及要点 (6)图像质量的评价 (7)核医学影像及其他影像的比较 第二章原子核与放射性 1.原子及原子核 (1)原子结构 (2)原子核结构 (3)结合能

(4)放射性与放射性核素 2.核的放射性衰变 (1)α衰变 (2)β衰变 (3)β+衰变 (4)电子俘获 (5)γ衰变 (6)内转换 3.放射性活度 (1)放射性活度定义 (2)活度单位 (3)放射性浓度 4.衰变规律 (1)衰变规律 (2)衰变常数 (3)半衰期 (4)递次衰变 5核反应 (1)核反应概述 (2)核反应分类 (3)核反应遵从的守恒定律(4)反应能 (5)反应道 (6)核反应截面 (7)核反应产额 (8)回旋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9)反应堆实现的核反应 第三章电离辐射与剂量学

医学影像物理学复习整理NEW.docx

医学影像物理学复习整理 (四种成像技术的物理原理,基本思想等) 第一章:X射线物理 第一节:X射线的产生 医学成像用的X射线辐射源都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靶物质而产生的。 1.产主X射线的四个条件: (1)电子源 (2)咼速电了流 (3)阳极靶 (4)真空环境 2.X射线管结构及其作用(阴极,阳极,玻璃壁) (1)阴极:包括灯丝,聚焦杯,灯丝为电了源,聚焦杯调节电流束斑人小和电了发射方向。 (2)阳极:接收阴极发出的电了;为X射线管的靶提供机械支撑;是良好的热辐射体。(3)玻璃壁:提供真空环境。 3a实际焦点:灯丝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加速后撞击在阳极靶上的面积称为实际焦点。 b.有效焦点:X射线管的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射线管轴线方向上投彩的面积,称为有效焦 点。 c.有效焦点的而积为实际焦点面积的sin9倍。(0为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补充:影响焦点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灯丝的形状、大小及在阴极体中的位置和阳极的靶角0有关。 4.碰撞损失:电了与原了外层电了作用而损失的能量。 5.辐射损失:电了与原了内层电了或原了核作用而损失的能蜃。 6.管电流升髙,焦点变大;管电压升髙,焦点变小。 7a标识辐射:高速电子与原子内层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将能量转化为标识辐射。 b.韧致辐射:高速电子与靶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将能量转化为韧致辐射。 6.连续X射线的短波极限只与管电压有关。且与其成反比。 7.X射线的产生机制: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在与物质相互作用 X X 因素影响 管电流能谱的幅度 管电压能谱的幅度和位置 附加滤过能谱幅度,在低能时更加冇效 靶材料能谱的幅度和标识X射线谱的位置 管电压波形能谱幅度,在高能时更加有效 8.X射线的基本特征 (1) X射线的穿透作用(2)荧光作用(3)电离作用(4)热作用(5)化学和生物效应

医学影像物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6分) 1、关于X 线性质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D ) A、X线与红外线紫外线一样,均属电磁波; B 、X线具有波动性和微粒二重性 C 、X线的干射衍射现象证明它的波动性,康普顿效应证明它的微粒性D、光电效应证明它的波动性E、X线不具有质量和电荷。 2、一般摄影用X 线胶片中不包括下列哪些物质( D ) A、片基 B、保护层 C、乳剂层 D、防反射层 E、防静电层 3、IP板描述错误的是( D ) A、IP中荧光物质对放射线、紫外线敏感,所以要做好屏蔽; B、IP中光激励发光物质常用材料是掺杂2价铕离子的氟卤化钡的结晶 C 、IP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D、曝光后的IP,其信息不随时间延长而消退 4、非晶态氢化硅型平板探测器单个像素尺寸是( C ) 5、A、0.139cm B、0.143cm C、0.143mm D、0.139mm 6、5/X线信息是哪一个阶段形成的( A ) 7、A、X线透过被照体以后B、X线照片冲洗之后C、X线到达被照体之前 D、视觉影像就是X 线信息影像 E、在大脑判断之后 6、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为使图像的边界轮廓清晰,可采用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为( B ) A、图像平滑 B、图像锐化 C、图像缩小 D、图像放大 7、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与传统X线成像技术相比说法错误的是(B ) A、量子检测效率高 B、动态范围小 C、空间分辨力低 D、对比度分辨力高。 8多选、产生X线的条件应是下列哪几项(ABDE ) A、电子源 B、高真空 C、旋转阳极 D、高速电子的产生 E、高速运行的电子突然受阻 9多选、在医学放射诊断范围内,利用了X 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哪几种形式(BCD ) A、相干散射 B、光电效应 C、康普顿效应 D、电子对效应 E、光核效应 10 X线照射物质时衰减程度与(D)无关 AX线的能量B原子序数 C 密度 D 每克电子数 D X线灯丝的温度 11 DDR那个定义错(D) A 在计算机控制下工作B用一维二维探测器 C X线信息转化为数字图像 D 使用高强度磁场成像 12、CR的基本成像过程不包括(B) A影像信息的采集B远程传输C 读取D 处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医用X线与物质产生的效应主要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2、医用放射检查的手段有X射线,X-CT、ECT(SPECT、PET)、MRI、超声四种。 3、透视检查主要利用X线的(穿透)作用和(荧光)作用。 4、晶态氢化硅平板探测器是由闪烁发光晶体,将X射线光子能量转化为可见光光子,再由薄膜非晶态氢化硅制成的光电二极管,完成光电转换。

两套《医学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物理学》试卷(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前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1、理想流体作稳定流动时 A 、流经空间中各点速度相同 B 、流速一定很小 C 、其流线是一组平行线 D 、流线上各点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2.血液在直径为2×10-2m 的动脉管中的平均流速为0.35m.s -1(血液的密度ρ为1.05×103kg.m -3,粘滞系数为4.0×10-3Pa.s)。那么血管中血液的流动形态是 A 、层流、湍流同时存在 B 、层流 C 、湍流 D 、不能确定 3、医学上常用的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的原理是应用的 : A 、压电效应 B 、电致伸缩效应 C 、光电效应 D 、多普勒效应 4.一质点作上下方向的谐振动,设向上为正方向。t=0时质点在平衡位置开始向上运动,则该谐振动的初相位为 A.0 B.2π C. 2π- D.3 π 5.同一媒质中,两声波的声强级相差20dB, 则它们的声强之比为: A 、20 :1 B 、100 :1 C 、2 :1 D 、40 :1 6、半径为R 的球形肥皂泡,作用在球形肥皂泡上的附加压强是 A 、R α2 B 、R α4 C 、R 2α D 、R 4α 7、从钠光灯发出的单色光,强度为I 0,照射在一偏振片上,则透过光的强度为 : A 、0 B 、2 I C 、I 0cos 2θ D 、I 0cos θ 8.某人对2.5米以外的物看不清,需配眼镜的度数为: A 、40度 B 、-40度 C 、250度 D 、-250度 9.用600nm 的光线照射一相距为0.3mm的双缝,在干涉图样中,中央明纹与第二明纹的距离为4mm 。则屏与缝的距离为: A 、0.5m B 、0.8m C 、0.75m D 、1m 10、一放大镜的焦距为5cm ,则它的角放大率为 A 、10倍 B 、25倍 C 、5倍 D 、15倍 11、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的方法有 A 、增大光的波长 B 、提高放大倍数 C 、增加孔径数 D 、减小光的强度 12、要使毛细管中的水面升高,应 A 、使水升温 B 、加入肥皂 C 、减小毛细管的直径 D 、将毛细管往水里插深一些 13. 折射率为1.5的透镜,一侧为平面,另一侧是曲率半径为0.1m 的凹面,则它在空气中的焦距为 A 、-0.2m B 、0.1m C 、0.2m D 、-0.1m 14.管电压为100KV 的X 射线光子的最大能量和最短波长分别是E max 、λmin ,则:

医学影像物理学试题及答案(六)

医学影像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八章超声波成像 8-1 在B超成像中,对组织与器官的轮廓显示主要取决于()回波;反映组织特征的图像由()回波决定。 A.反射B.衍射C.散射D.透射答:在B超成像中,组织与器官的轮廓的显示主要是取决于反射和散射回波。因为B超是在入射一方接收信息,故透射波所携带的信息是不能接收得到的;而超声回波对特殊的组织结构也可能产生衍射现象,但这在超声成像中不是主要决定因素,注意我们的问题是“主要取决于”。用排除法,剩下A和C,在教科书中也已明确介绍。 正确答案:A、C 8-2 超声束如果不能垂直入射被检部位,所带来的弊病是可能产生A.折射伪像B.半波损失C.回波增大D.频率降低 答:超声束不能垂直入射被检部位的声介质界面时,如果是从低声速介质进入高声速介质,在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产生全反射,以致其后方出现声影。此现象称作折射声影伪像,简称折射伪像。而B、C、D都与问题的条件无关。 正确答案:A 8-3 提高超声成像的空间分辨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加超声波的(),但带来的弊病是影响了探测的()。 A.波长;频率B.频率;强度C.波长;强度D.频

率;深度 答:分析题意,第一个填空选项有两个被选目标:一个是波长; 另一个是频率。由教科书介绍,空间分辨力可分为横向分辨力和纵向分辨力。对横向分辨力,若两个相邻点之间最小距离用ΔY 表示,依据公式 a f Y λ2.1=? λ是超声波长;f 是声透镜的焦距。显然ΔY 随距离λ的增加而增大,而ΔY 增大意味着横向分辨力下降。所以,提高超声成像横向分辨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加超声波的频率。 对于纵向分辨力,假设脉冲宽度为τ,两界面可探测最小距离是 d ,声速用c 表示,若使两界面回波刚好不重合,必须满足 τc d 2 1= 这里,脉冲宽度τ的大小与超声频率大小有关,τ值越大,频率越小;而τ值越小,频率越大。τ值与d 成正比,而d 增大意味着纵向分辨力下降。所以,提高超声成像纵向分辨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超声波的频率。因此,就问题第一个填空选项而言,可选B 和D 。 对第二个填空选项而言,在B 和D 中也有两个被选目标:一个 是强度;另一个是深度。分析题意,由于提高超声成像空间分辨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加超声波的频率,所以当频率增加时,超声波的强度依据公式 22222221f cA cA I πρωρ== 显然也要增加;而探测深度依据超声波衰减规律,衰减系数与频

2019国际医学影像物理和工程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医学影像物

2019国际医学影像物理和工程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医学影像物理学术年会(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ing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 the 9th National Annual Meeting of Medical Imaging Physics, ICMIPE-2019 & 9th NAMMIP)于2019年11月22-24日在中国深圳成功举行。 会议现场 大会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IEEE北京分会、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共同主办,深圳市南山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中科创客学院承办,北美华人医学物理师协会、海外华人医学磁共振学会、国家地方联合高端医学影像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协办。深圳铭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科鉴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

司、苏州超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安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玛西普医学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惠仁康宁(苏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赞助本次会议。 本次大会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主题聚焦“智能、多模、精准”的现代医学影像,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医学影像物理研究、工程技术应用和教育水准,为世界各地广大医学影像物理及其工程技术专家、学者、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企业,提供展示成果、促进合作、增进友谊的平台和机会。大会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甘子钊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加州理工大学汪立宏教授、磁共振泰斗德国Freiburg大学Jürgen Hennig教授等30位国内外该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做特邀报告,吸引了国内外200余位学者参会,为参会学者展示和解密智能、多模、精准的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及其应用。 23日上午8点准时拉开大会帷幕,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谢耀钦研究员主持。首先是大会主席北京大学包尚联教授、会议承办方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郑海荣研究员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IEEE北京分会、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主办方代表邱学军教授分别致辞。 主会场特邀嘉宾磁共振泰斗德国Freiburg大学Jürgen Hennig教授介绍了通过快速定向MR重建方法演示了MREG在实时应用中的使用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甘子钊教授介绍了由MgB2超导磁体制成的1.5T MRI系统及其应用的研究;美国工程院院士加州理工大学汪立宏教授介绍了深入研究生物组织的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北京大学肿瘤物理诊疗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包尚联教授介绍了MR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与成果;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祁锦毅教授介绍了全体动态PET成像;深圳铭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盖炜教授介绍了电子束近距

医用物理学练习题答案

医用物理学练习题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医用物理学》教学要求骨骼肌、平滑肌的收缩、 张应力、正应力、杨氏模量、 2.理想流体、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 3.黏性液体的流动状态 4.收尾速度、斯托克斯定律 5.附加压强 6.表面张力系数、表面活性物质 7.毛细现象 8.热力学第一定律 9.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等值过程中的应用(等压、等温) 10.热力学第二定律 11.电动势、稳恒电流 12.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 13.基尔霍夫定律应用 14.复杂电路:电桥电路 15.简谐振动的初相位

16.平面简谐波的能量、特征量(波长、频率、周期等) 17.光程、相干光 18.惠更斯原理 19.双缝干涉 20.单缝衍射 21.光的偏振 22.X射线的产生条件 23.X射线的衰减 24.标识X射线的产生原理 25.X射线的短波极限 26.放射性活度 27.放射性原子核衰变方式 28.半衰期、衰变常数、平均寿命 29.辐射防护 医用物理学练习题 练习一

1-1.物体受张应力的作用而发生断裂时,该张应力称为( D ) A .范性 B .延展性 C .抗压强度 D .抗张强度 1-2平滑肌在某些适宜的刺激下就会发生( A ) A .自发的节律性收缩 B .等宽收缩 C .不自主收缩 D .等级收缩 1-3.骨骼肌主动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和被动伸长所产生的张力的关系是( C ) A .不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近似等于 1-4.头骨的抗压强度为×108Pa ,如果质量为1kg 的重物,竖直砸到人的头上,设重物与头骨的作用时间为1×10-3s ,作用面积为0.4cm 2,问重物离头顶至少多高下落才会砸破人的头骨 解: 头骨的抗压强度N 108.6104.0107.1348?=???==-S F σ 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 22 1v m mgh = 因此有 g h 22 v = 根据动量定理有v m t F =? 求v 代入上式得 1-5.说明正应力、正应变和杨氏模量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垂直作用在物体某截面上的内力F 与该截面面积S 的比值,称为物体在此截面处所受的正应力。物体在正应力作用下,长度改变量△l 和物体的原长度l 0

医学影像物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6分) 1、关于X线性质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D ) A、 X线与红外线紫外线一样,均属电磁波; B、X线具有波动性和微粒二重性 C 、X线的干射衍射现象证明它的波动性,康普顿效应证明它的微粒性 D、光电效应证明它的波动性 E、X线不具有质量和电荷。 2、一般摄影用X线胶片中不包括下列哪些物质( D ) A、片基 B、保护层 C、乳剂层 D、防反射层 E、防静电层 3、IP板描述错误的是(D) A、 IP中荧光物质对放射线、紫外线敏感,所以要做好屏蔽; B、 IP中光激励发光物质常用材料是掺杂2价铕离子的氟卤化钡的结晶 C 、IP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D、曝光后的IP,其信息不随时间延长而消退 4、非晶态氢化硅型平板探测器单个像素尺寸是( C ) 5、A、0.139cm B、0.143cm C、0.143mm D、0.139mm 6、5/X线信息是哪一个阶段形成的( A ) 7、A、X线透过被照体以后 B、X线照片冲洗之后 C、X线到达被照体之前 D、视觉影像就是X 线信息影像E、在大脑判断之后 6、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为使图像的边界轮廓清晰,可采用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为( B ) A、图像平滑B、图像锐化 C、图像缩小 D、图像放大 7、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与传统X线成像技术相比说法错误的是(B ) A、量子检测效率高B、动态范围小 C、空间分辨力低 D、对比度分辨力高。 8多选、产生X线的条件应是下列哪几项(ABDE ) A、电子源 B、高真空 C、旋转阳极 D、高速电子的产生 E、高速运行的电子突然受阻 9多选、在医学放射诊断范围内,利用了X 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哪几种形式( BCD ) A、相干散射 B、光电效应C、康普顿效应D、电子对效应 E、光核效应 10 X线照射物质时衰减程度与(D)无关 AX线的能量 B原子序数 C 密度 D 每克电子数 D X线灯丝的温度 11 DDR那个定义错(D) A在计算机控制下工作B用一维二维探测器 C X线信息转化为数字图像 D 使用高强度磁场成像 12、CR的基本成像过程不包括(B) A影像信息的采集B远程传输C 读取D 处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医用X线与物质产生的效应主要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2、医用放射检查的手段有X射线,X-CT、ECT(SPECT、PET)、MRI、超声四种。 3、透视检查主要利用X线的(穿透)作用和(荧光)作用。 4、晶态氢化硅平板探测器是由闪烁发光晶体,将X射线光子能量转化为可见光光子,再由薄膜非晶态氢化硅制成的光电二极管 ,完成光电转换。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有三种基本方法:_时间减影、能量减影、混合减影。 6 CR系统影响噪声中 X线量子噪声、光量子噪声、固有噪声影响图像 三、名解 1、 X线摄影中的伪影伪影又称伪像,它是指在重建图像过程中,所有不同类型的图像干扰和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含答案)讲解学习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 (含答案)

一填空题 1、X射线管的负极,包括灯丝和聚焦罩两部分。 2、想获得大的管电流需要选取大的管电压和灯丝的温度。 3、在普通X射线摄影中,用钨作为阳极靶。 4、高速运动的电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量损失分为__碰撞损 失__和__辐射损失__. 5、X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射线传 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和。 6、在医学应用中,常用X射线的量和质来表示X射线的强度,量 是质是光子数。 7、在X射线野中靠近阳极侧的有效焦点比靠近阴极侧的要小。 8、光电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τ/ρ Z3/(hυ)3_____。 9、康普顿质量衰减系数与入射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c/ρ 1/(hυ)3____。 10、康普顿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原子序数Z无关,仅与物质的___每克 电子数___有关。 11、电子对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的光子能量的关系可表示为__ 当hυ>2m e c2_时,__μp/ρ Z hυ 当hυ>>2m e c2 _时,μp/ρ Zln(hυ)________________。

12、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整个诊断X射线的能量范围内都有__ 10keV-100keV __产生,所占比例很小,对辐射屏蔽的影响不大。 13、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总的衰减系数μ/ρ=_μτ/ρ+μc/ρ+μp/ρ+μcoh/ρ____。 14、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在10keV~100MeV能量范围的低能端部分_____光电__效应占优势,中间部分____康普顿___效应占优势,高能端部分___电子对___效应占优势。 15、宽束X射线是指含有____散射____的X射线束。 16、滤过是把X射线束中的____低能成分___吸收掉。 17、滤过分为___固有滤过___和___附加滤过___。 18、X射线传播过程中的强度减弱,包括距离所致的____扩散___衰减和物质所致的_____吸收____衰减. 19、 X射线影像是人体的不同组织对射线____衰减___的结果。 20、增感屏—胶片组合体在应用时,胶片的光密度直接取自X射线的能量不足___10%__,其余的光密度都是靠___增感屏受激后发出的可见光获得的。 21、量化后的___整数灰度值__又称为灰度级或灰阶,灰度级之间的最小变化称为____灰度分辨率___。 22、每个单独像素的大小决定图像的____细节可见度____. 23、CR系统X射线照射量与发射的荧光强度呈___五位数___的直线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