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物理高一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物理高一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中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下降过程处于失重状态B .若物体的速度很大,则其所受合外力也一定很大C .一个具有初速度的物体,如果所受合外力大小恒定、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其运动轨迹不一定是圆D .一个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合外力恒定,其轨迹一定是抛物线2.下列属于标量的物理量是A .加速度B .平均速度C .时刻D .速度3.汽车以大小为20/m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5/m s ,那么刹车后2s 内与刹车后6s 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A .1:1B .1:2C .3:4D .3: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平行于物体的运动方向B .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C .力学中的基本单位是kg 、m 、sD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5.如图所示,固定的半球面右侧是光滑的,左侧是粗糙的,O 点为球心,A 、B 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物块A 静止在球面的左侧,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1,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N 1;小物块B 在水平力F 2作用下静止在球面的右侧,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N 2,已知两小物块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则 ( )A .F 1∶F 2=cos 2θ∶1B .F 1∶F 2=sin 2θ∶1C .N 1∶N 2=cos 2θ∶1D .N 1∶N 2=sin 2θ∶16.一架飞机以200 m/s 的速度在高空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每隔1 s 先后从飞机上自由释放A 、B 、C 三个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 .在运动过程中A 在B 前200 mB .在运动过程中B 在C 前200 mC .A 、B 、C 在空中排列成一条竖直线D .A 、B 、C 在空中排列成一条抛物线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C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指向圆心D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8.2019年初,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热播. 影片中为了让地球逃离太阳系,人们在地球上建造特大功率发动机,使地球完成一系列变轨操作. 地球在椭圆轨道I 上运行到远日点B 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 在椭圆轨道Ⅱ上运行到B点,……,最终摆脱太阳束缚. 对于该逃离过程,下列轨道示意图可能正确的是A.B.C.D.9.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作用下运动,力对物体做功,物体克服做功,则、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 B. C. D.10.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匀变速运动B.是变加速运动C.是匀速运动D.是合外力不变的运动11.两同学从公园西门出发前往东门.甲步行,乙骑自行车,路线如图.甲乙两人的()A.路程和位移均相同 B.路程和位移均不同C.路程相同,位移不同 D.路程不同,位移相同12.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光和电磁波中,只有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C.收音机的天线和手机天线一样,既可以接收电磁波传来的信息,又可以同时发射电磁波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二、填空题13.子弹水平射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中,进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若在子弹深入木块直到最大深度的过程中,木块沿桌面移动距离为L,木块对子弹平均阻力大小为f,那么在这一过程中,阻力对子弹的功为 ______ ,木块获得的动能为 ______ .14.已知小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为5m/s,河水的速度为4m/s,河的宽度为120m。
2020-2020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18-219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211本试卷共7页,共1分。
考试时长9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共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物理量属于基本量的是 A .力 B .速度 C .时间D .加速度如图所示,从高出地面3m 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 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
以地面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向上为正方向,则在这一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 . 3m ,5mB .3m ,13mC . -3m ,5mD .-3m ,13m在平直的公路上有A 、B 两辆汽车,它们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的是A .A 、B 两辆汽车运动的方向相反 B .A 、B 两辆汽车运动的方向相同C .A 、B 两辆汽车会在2~4s 之间的某时刻相遇D .A 的速度始终大于B 的速度某同学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实验时他把两只力传感器同时连接在计算机上,其中一只系在墙上,另一只握在手中,如图甲所示。
如图乙是他记录的两个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变化图线。
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 .作用力变化后反作用力才随之发生变化图甲图乙D .图中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5.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着平直道路行驶,以x 表示它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
汽车在~4s 这段时间的x-t 图象如图所示。
对图象进行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汽车在~4s 这段时间做匀加速运动 B .汽车在1~2s 这段时间静止C .汽车在这4s 内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D .汽车在4s 时的位移最大歼-2飞机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航展)上进行飞行展示,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首次公开亮相。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2)推力F的大小;
(3)物体受到墙壁的支持力大小。
19.(10分)如图所示,总质量为500kg的热气球所受浮力大小恒为5200N,从地面开始竖直上升,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f与速度v的大小关系为f=40v(f、v都取国际单位)。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g取10m/s2。
(2)热气球受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0.2m/s2(4分)
(3)匀速时,有F浮=mg+f=mg+40v
v=5m/s(3分)
20.(1)由x= a t2得 (4分)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A:Mg—T=Ma
对B:T—mg=m a
可得 (4分)
(3)若满足 ,则牛顿第二定律得到验证(2分)
(3)在一次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3个计数点A、B、C,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若利用力传感器将小车与细绳相连,如图乙,就可以用力传感器直接测量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则关于托盘中砝码的选取,正确的说法是(选填“A”或“B”)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位移B.时间C.速度D.加速度
2.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kgB.N C.cmD.m/s
3.下图是嫦娥三号的“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拍摄的全景照片拼接图,可以看到“玉兔号”自己的两根雷达天线、自己碾过的车辙,以及远处的水平面上的着陆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F1>F2>F3
B.F2>F1>F3
C.F3>F2>F1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1. 下列物理量中,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是( )A. 速度B. 加速度C. 时间D. 位移2. 如图所示,台秤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石块静止在水平台秤上。
石块所受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 )A. 石块所受的重力B. 台秤所受的重力C. 石块对台秤的压力D. 地面对台秤的支持力3. 如图所示,探险家甲从A走到B,又从B走到C。
若探险家乙从A出发沿直线到达C。
甲、乙两位探险家的( )A. 路程相同,位移相同B. 路程不同,位移相同C. 路程相同,位移不同D. 路程不同,位移不同4. 下图中a代表加速度、v代表速度、x代表位移、t代表时间,其中符合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是( )A. B.C. D.5. 如图所示,用手握住杯子使其在竖直方向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杯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B. 手握得越紧,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大C. 手握得越紧,杯子和手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就越大D. 杯子保持静止是因为手对杯子的压力等于杯子的重力6. 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l,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以及功的单位焦,下列组合单位与焦等效的是( )A. B. C. D.7. 在观看天宫课堂时,观察到抛出的“冰墩墩”相对于“天宫”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某同学在地面上也抛出“冰墩墩”,观察到“冰墩墩”落向地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面上抛出的“冰墩墩”向下掉落,有向下的惯性B. “天宫”中的“冰墩墩”由于完全失重,质量为零C. 地面上的“冰墩墩”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 “冰墩墩”在“天宫”中的质量与在地面上的一样大8. 如图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
已知飞船质量为,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F,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时间内,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为。
2023北京西城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答案及评分参考2023.1第一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12345678910答案A C B B C A D A D 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11121314答案ABC BD AD ABC第二部分15.⑴③仍处于O点(2分)⑵越来越大(2分)越来越大(3分)甲(2分)16.⑴A(2分)⑵质量(2分)A(3分)17.小球受重力G,绳子拉力T和风力F,如图1所示。
由于小球静止,三力的关系如图2所示。
F=G tanθ=tanmg (8分)受力分析2分平衡方程4分结果2分θGTF图2θTFG图1风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1页(共3页)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2页(共3页)18.⑴返回舱速度从6m/s 降至2m/s 的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取向下为正方向,222a =s21-=v v -16m/s 2,即返回舱加速度大小为16m/s 2,方向竖直向上。
(5分)公式2分,结果数据2分,方向1分⑵平均速度12+=2v v v =4m/s ,由st =v 有s t =v=0.25s(5分)平均速度或者加速度定义式2分,时间表达式及结果3分,最终数据对,公式正确得满分19.设挂在桌边的弹簧未挂物体时,弹簧的指针指在l 0刻度处。
根据胡克定律,挂1把铁锁时,有:mg =k (l 1—l 0)①挂3把铁锁时,有:3mg =k (l 2—l 0)②②式减①式,可得212mg k l l =-(10分)两个胡克定律各3分,结果4分20.⑴滑板由A 滑到B 过程中一直加速,且加速度最大时,所用时间最短。
滑板在水平方向只受滑块施加的动摩擦力f ,设滑板加速度为a 2,对于滑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f =μm 1g =m 2a 2得a 2=10m/s 2由s =a 2t 22,得t =1s.(6分)牛二律2分,加速度结果1分,运动学公式2分,结果1分⑵滑板与滑块刚好要相对滑动时,水平恒力最小,设为F 1,此过程可认为二者加速度相等。
{高中试卷}北京市西城区(北区)上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考试[仅供参考]
![{高中试卷}北京市西城区(北区)上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考试[仅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1642301360cba1aa811daef.png)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XX-20XX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A卷(物理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A. 位移B. 路程C. 速度D. 加速度2.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下面哪组单位为它们的基本单位A. km、kg、hB. m、kg、sC. cm、g、minD. dm、N、s3. 关于汽车的速度与加速度,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当汽车在匀速行驶,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B. 当汽车刚刚起动,速度很小,加速度也一定很小C. 当汽车紧急刹车,速度减小,加速度也随之减小D. 当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很大,加速度也必然很大4. 某公共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车中的乘客看见窗外的树木在向后移动。
他选择的参考系是A. 车窗外的行人B. 路旁的房屋C. 他身旁的乘客D. 迎面驶来的汽车5.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研究足球的旋转时可以把它看作质点B. 研究鸽子的盘旋姿态时可以把它看作质点C. 研究舞台上演员的曼妙舞姿时可以把她看作质点D. 研究跳伞运动员的空中运动轨迹时可以把他看作质点6.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中的导弹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惯性的作用B. 空中飞行的导弹,因为速度很大,所以它的惯性也很大C. 踢出去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由于惯性的作用才慢慢停下来D. 踢出去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由于惯性小于阻力才慢慢停下来7. 小李坐公共汽车从东单到复兴门,途经如图所示的各站。
全程长约5km,所用时间约0. 25h。
小李始终观察着汽车的速度表,记录下全程车速的最大值为50km/h,最小值为零。
请你估算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A. 50km/hB. 40km/hC. 25km/hD. 20km/h8. 如图所示,天花板上悬挂着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弹簧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块。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物理 第1页(共8页)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 2023.1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共4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物理量中,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是A .速度B .加速度C .时间D .位移2.如图所示,台秤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石块静止在水平台秤上。
石块所受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 A .石块所受的重力 B .台秤所受的重力 C .石块对台秤的压力 D .地面对台秤的支持力3.如图所示,探险家甲从A 走到B ,又从B 走到C 。
若探险家乙从A 出发沿直线到达C 。
甲、乙两位探险家的 A .路程相同,位移相同 B .路程不同,位移相同 C .路程相同,位移不同 D .路程不同,位移不同BC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物理 第2页(共8页)4.下图中a 代表加速度、v 代表速度、x 代表位移、t 代表时间,其中符合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是5.如图所示,用手握住杯子使其在竖直方向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杯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B .手握的越紧,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大C .手握的越紧,杯子和手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就越大D .杯子保持静止是因为手对杯子的压力等于杯子的重力6.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一个物体在力F 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l ,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W F l ,以及功的单位J (焦),下列组合单位与J (焦)等效的是 A .22m kg sB .N sC .m kg sD .W s7.在观看天宫课堂时,观察到抛出的“冰墩墩”相对于“天宫”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某同学在地面上也抛出“冰墩墩”,观察到“冰墩墩”落向地面。
北京市西城区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A.速度B.位移C.力D.加速度2.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成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常常采用的一种科学方式。
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
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成质点C.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3.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SI)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大体量,它们的单位米(m)、千克(kg)、秒(s)为大体单位。
由大体单位按照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例如速度、加速度、力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以下关系式能正确反映牛顿(N)与基本单位之间关系的是A.1N=1kg•m/s B.1N=1kg•m2/sC.1N=1kg•m/s2D.1N=1kg•m2/s24.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窗利用直尺测量反映时间。
甲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做捏尺的准备,从他看到乙同窗放开直尺开始,到他捏住直尺为止,测出直尺在这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20cm,则这次测量出甲的反映时间乙甲是(g 取10m/s 2)A .0.02sB .0.1sC .0.14sD .0.2s 5.在火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有一个小球。
火车在水平轨道上做直线运动,桌子隔壁的乘客观察到,火车匀速运动时,小球在桌面上维持静止;火车加速运动时,小球会由静止开始沿桌面向后运动。
若以轨道为参照物,关于小球向后运动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有向后的加速度B .小球有向后的速度C .小球的速度变小了D .火车的速度变大了6.如图所示,物体在五个共点力的作用下维持平衡。
若是撤去力F 1,而保持其余四个力不变,那么这四个力的合力的方向 A .指向F 2和 F 3之间 B .指向F 3和 F 4之间 C .指向F 4和 F 5之间 D .与撤去的F 1方向相同7.人乘坐电梯加速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于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B .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C .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D .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等于人的重力8.如图所示,质量为1kg 的物块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垂直于墙壁作用在物块表面的推力F =50N ,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则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g 取10m/s 2) A .3.0NB .10NC .15ND .50NF小球向后运动了?!9.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着平直的道路行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以下有关汽车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A .10s~20s 这段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t =30s 时汽车在返回起身点的途中C .t =40s 时汽车离起身点最远D .汽车前10s 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前20s 内的平均速度10.一雨滴从空中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下落,雨淌下落进程中所受重力维持不变,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关于雨滴在加速阶段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雨淌下落进程中只受重力 B .雨淌下落进程中加速度恒定不变 C .雨淌下落进程受到逐渐增大的空气阻力 D .雨淌下落进程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A卷【物理1】(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某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2.F = 10N,若把F分解为两个分力,则下列哪组力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A.10N,10N B.20N,20N C.3N,6N D.5N,6N3.如图所示,用光电计时装置可以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
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板的宽度为3.0cm,遮光板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11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A.0.27m/s B.27m/s C.0.037m/s D.3.7m/s4.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为11m/s,经2s速度变为5m/s,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3m/s2 B.-3m/s2 C.6m/s2 D.-6m/s25.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于1678年发现的。
实际上早于他1500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经学家和教育家郑玄就提出了与胡克定律类似的观点,他在为“量其力,有三钧”作注解时写到:“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驰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
”郑玄的观点表明,在弹性限度内A.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正比B.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成反比C.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D.弓的弹力与弓的形变量的平方成反比6.如图所示,在竖直光滑墙壁上用细绳将球挂在A点,墙壁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N,细绳对球的拉力大小为T。
若其他条件不变,只缩短细绳的长度,则A.N增大,T减小 B.N减小,T增大C.N增大,T增大 D.N减小,T减小7.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受到的合力不变,速度一定不变C.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8.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通过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来探究超重和失重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下蹲过程中人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 .起立过程中人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 .下蹲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D .起立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9.一雨滴从空中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落下,若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重力保持不变,假设空气对雨滴阻力随其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下图所示的图像中可能正确反映雨滴整个下落过程运动情况的是10.如图所示,将一小钢球用细线悬挂在汽车的顶部,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钢球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由此可知道A .摆线的拉力B .汽车的加速度C .汽车的运动方向D .汽车的速率OatB OvtDOvtC Oat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
)1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位移B .速率C .时间D .加速度1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v 1,经过t 时间后速度变为v 2, 位移为x ,则 A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t xB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221v v + C .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是t x D .这段时间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一定是221v v + 13.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F 1、F 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10N 、F 2=4N 。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若撤去F 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可能不为0B .若撤去F 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一定为0C .若撤去F 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可能不为0D .若撤去F 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一定为014.从水平地面竖直上抛一小石块,石块两次经过距地面15m 的同一位置所用时间为2s ,重力加速度g =10m/s 2,不计空气阻力,则A .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B .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mC .石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20m/sD .石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m/s15.如图所示,木块A 质量为1kg ,木块B 的质量为2kg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最大静摩擦力为1N ,B 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1,用水平力F 推B ,要想让A 、B 保持相对静止,F 的大小可能是A .1NB .4NC .9ND .12N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分。
)16.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SI )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量,它们的单位米(m )、千克(kg )、秒(s )为基本单位。
由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例如速度、加速度、力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我们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 ),请你简要说明“牛顿(N )”这个导出单位的推导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FF 2F 117.描述物体的运动,可以考虑问题的方便,而任意选择参考系。
不过,确定运动和力关系的牛顿运动定律,却不是对任何参考系都成立的。
例如,在一节火车车厢内有一个光滑的水平桌面,桌上有一个小球。
旁边的乘客观察到,如果火车在水平铁轨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桌面上保持静止。
如果火车做加速直线运动,小球就会由静止开始向后运动。
根据这一实例,请你简要说明牛顿运动定律对什么参考系是不.成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物体自由下落,经过A 点时的速度是5m/s ,经过B 点时的速度是15m/s ,g 取10m/s 2,则物体从A 到B 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s ,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m 。
19.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出一个点)研究做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图1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部分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迹未画出。
为研究小车的运动,此同学用剪刀把纸带上OB 、BD 、DF ……等各段纸带剪下,将剪下的纸带一端对齐,按顺序贴好,如图2所示。
简要说明由图2怎样判断此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19题图1中的x 1=7.05cm 、x 2=7.68cm 、x 3=8.31cm 、x 4=8.94cm 、x 5=9.57cm 、x 6=10.20cm ,则打下点A 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m /s 2。
(以上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3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8分)在滑雪场的坡道上,小明由静止开始下滑,经40s 他的滑行速度达到5m/s 。
若小明在坡道上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在40s 内下滑的距离。
图1x 2 x 3 x 4 x 5 x 6x 1 OABCDEF图2OBBD D F F H H JJL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
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
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
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g=10m/s2,求:(1)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2)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大小。
如图所示,一倾角θ = 37°的足够长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一个物体以v 0 = 12m/s 的初速度从斜面上某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 8.0m/s 2。
已知重力加速度g = 10m/s 2,sin37°= 0.6,cos37°= 0.8。
(1)求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时间; (2)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若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请分析说明,该物体运动到最高点后,是停下来还是向下运动?B 卷【学期综合】(20分)24.本题有①、②两个小题,每位考生只需自主选做其中一个小题。
①(4分)竖直升降电梯的箱状吊舱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舱顶有一个螺钉脱落。
已知吊舱高度为h ,重力加速度为g ,则这个螺钉从舱顶落到地板所需时间是____________。
②(4分)在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我们运用了“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研究方法。
用同样的方法研究“竖直上抛运动”,可以得到其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6分)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根据某次实验数据,用v -t 图像求小车的加速度。
如图2所示,在v -t 坐标系中已标出6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
请作出小车运动的v -t 图线,并利用图线求出小车此次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__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砂桶纸带图1垫块小车 打点计时器θv 026.(10分)用第25题中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某同学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请你帮助他一起分析、解决。
(1)“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F 近似等于砂和桶所受的重力mg ”是有条件的。
若把实验装置设想成如图3所示的模型:水平面上的小车,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使之与盛有砂的砂桶相连。
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 ,砂和桶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摩擦阻力与空气的阻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F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分析说明,当满足什么条件时,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F 近似等于砂和桶所受的重力mg ?(2)在研究a 与M加速度的倒数a 1为纵轴、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a 与M 是否正确。
图2m 图3北京市西城区2016 —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7.1A 卷(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BCABACDDC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