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教案(鲁人版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写景散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写景散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写景散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引言最近,我在教学中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教学生正确理解并欣赏写景散文。

为此,我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写景散文。

本文将介绍这个教学设计,并对其进行反思和改进。

二、教学设计1. 目标设定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我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学会以下内容:- 理解写景散文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掌握阅读写景散文的技巧和方法- 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鉴赏和欣赏能力2. 教学内容a) 写景散文的特点和构成要素我将向学生介绍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和构成要素,包括细腻生动的描写、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以及独特的艺术感受。

通过阅读一些经典的写景散文片段,学生将更好地理解这些特点和要素。

b) 阅读技巧和方法我将引导学生学习一些阅读写景散文的技巧和方法,如先整体把握全文,然后逐句理解细节描写,再通过形象思维来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意境等等。

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将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

c) 鉴赏与欣赏在学习了写景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写景散文的鉴赏与欣赏活动。

我会选取几篇经典的写景散文作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阅读,并通过讨论分享各自的感受和理解。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鉴赏和欣赏能力。

3. 教学方法a) 多媒体呈现我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经典的写景散文片段,包括优美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表达。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学生将更容易理解和欣赏写景散文。

b) 合作学习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互相讨论和交流对于写景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互动和合作,学生能够共同进步,并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c) 讨论和分享我将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就不同的观点展开讨论。

这样的互动将激发学生的思维,并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

三、反思和改进在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并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写景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写景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写景散文阅读教学设计【导语】景物描写是写景散文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阅读景物描写能够提升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针对写景散文的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散文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景物描写。

【篇章一:介绍写景散文(100字)】写景散文是一种通过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展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文学形式。

它以文字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气味等特征,使读者能够通过想象获得对景物的真实感受。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阅读写景散文可以开拓视野、丰富词汇、提升审美能力。

【篇章二:选取适合教学的写景散文(200字)】在进行写景散文的阅读教学设计时,首先要选取一篇适合的散文作为教学材料。

在选择时需要考虑散文的文体风格、描写手法、以及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适应度。

比如可以选择形象生动、描写细腻的经典散文作品如《故乡》、《月夜怀志》等。

【篇章三:前导式阅读(200字)】在进行写景散文的阅读教学之前,可以使用前导式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你最喜欢哪种自然景观?你对夜晚的城市有什么感受?”等。

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让学生先行思考景物描写的意义和价值。

【篇章四:整体阅读理解(200字)】在进行整体阅读理解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整体结构,如开头、中间、结尾等部分。

鼓励学生描述散文的主题和情感态度,并尝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

通过整体理解,学生可以做到把握散文的主旨,并对散文的写作意图产生更多思考。

【篇章五:细节描写赏析(300字)】在进行细节描写赏析时,教师可以选取散文中的几个重点描写句子或段落进行解读。

通过分析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描写词语和句式结构等,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力量和美感。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感想,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和意义。

【篇章六:情感体验与表达(300字)】在进行情感体验与表达时,学生可以自由发挥,通过表演、绘画、写作等方式来表达对写景散文的感受。

《写景咏物类散文阅读》教案(鲁人版教案设计)共3篇

《写景咏物类散文阅读》教案(鲁人版教案设计)共3篇

《写景咏物类散文阅读》教案(鲁人版教案设计)共3篇《写景咏物类散文阅读》教案(鲁人版教案设计)1引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句古话未免有些夸张,但是如果加上“学咏景物,见天下奇观”,不免也能充分体现一个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因为我们身处的世界是光怪陆离的,百般变幻的,而这些景物则也是无数的,各有千秋,绝不会退化为我们所见的平凡与无趣。

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写景咏物类散文阅读的教案,也是做一个有关这一领域的报告,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景物,更深刻地感悟自然和生活之美。

实施方法:为方便阅读和理解,《写景咏物类散文阅读》教案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种类介绍”、“教学目标”、“课时分配”以及“评估系统”。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讲解每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种类介绍“写景咏物类散文”属于文学创作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由现代人类自然生活的体验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以叙述为主,兼有描绘和渲染的特征的一种文学形式。

凭借丰富的形式和内容特点,它被拓展到了许多创作领域,如游记、纪行等。

其中,《红楼梦》中的“黛玉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萧红《呐喊》中的《生死场》都是很好的范例。

同时,根据它的不同特征,分类也比较多,如“名胜风景写景散文”、“旅游凭单”及“家藏笔记”等等。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为确保学生掌握透彻的知识,我们需要制定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包括知道、晓得、能干的几个层次。

具体来说,本教学的目标应包括:1.知道不同的写景咏物类散文的种类和特点,并了解它们的意义和价值。

2.晓得鉴赏写景咏物类散文的方法和技巧,能准确地读懂并分析它们的文本特点。

3.能够自己创作一篇写景咏物类散文,并能够独立完成对指定文章的鉴赏和评估。

第三部分:课时分配为便于学生们有一个清晰的学习计划,我们需对课时进行合理的分配。

一般来说,本教学最少需8到10节课,课时分配可以按下面的方式进行:第1-2节课:教师介绍写景咏物类散文的基本概念,并根据特点进行适当说明。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1. 掌握写景抒情散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技巧;2. 理解并欣赏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作品;3.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教授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表达技巧和欣赏方法;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品味和感受散文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1. 热身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大自然的美景短视频或者播放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音乐,营造出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兴趣。

2. 了解基本概念(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写景抒情散文的定义,以及其特点和表达方式,并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进行说明。

3. 分组朗读散文(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进行朗读。

要求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将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注重语音语调的表现。

4. 分析散文结构(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选读散文的整体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的层次结构和承上启下的关系。

5. 情感共鸣与表达(20分钟)让学生就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问题,如“你读完这篇散文后,有何感受?”、“这篇散文中哪些词句或段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

6. 阅读理解与欣赏(25分钟)选择一篇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让学生独立阅读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提高他们对散文内容的理解和整体把握能力。

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欣赏这篇散文,分析其表达方式和情感表达。

7.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散文的特点、表达方式以及对读者的情感影响。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写景抒情散文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写景抒情散文,并撰写读后感或评析,可以使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散文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散文的朗读、分析、讨论和欣赏,提高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文字表达情感、描绘景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景抒情散文的概念与特点2. 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3. 优秀写景抒情散文作品欣赏与分析4. 学生写作实践与指导5. 作文评价与反馈三、教学过程:2. 讲解:讲解写景抒情散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

3. 欣赏与分析:组织学生欣赏优秀写景抒情散文作品,分析其写作特色。

4.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写一篇自己的写景抒情散文。

5. 指导与反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设性意见。

四、教学资源:1. 优秀写景抒情散文作品集2. 写作技巧指导资料3. 作文评价标准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

3. 学生作文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绘的准确性。

4. 学生对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

5. 学生对写作的信心和兴趣的提升。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景物和情感,讨论如何将这些景物和情感融入写作中。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共同创作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 个人展示: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文,鼓励他们分享写作心得和感悟。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写景抒情散文作品,让学生从中汲取写作经验。

3. 同伴互助: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为写作提供素材。

2. 开展写作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水平。

3. 邀请作家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写作经验和技巧。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他们的写作问题。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

一、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写景抒情散文的概念与特点2. 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3. 写景抒情散文的实践演练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写景抒情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景,培养观察力。

二、讲解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15分钟)1. 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展现景物的美。

2. 融入个人情感,表达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3.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优秀写景抒情散文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写景抒情散文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四、实践演练(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景物,要求学生现场写作一段写景抒情散文。

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交流心得。

二、深入讲解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15分钟)1. 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2. 以小见大,从细节中展现景物的内涵。

3.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清晰。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优秀写景抒情散文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写景抒情散文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四、实践演练(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景物,要求学生现场写作一段写景抒情散文。

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要点。

2. 布置作业:课后选取一个景物,写一段写景抒情散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概念和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特色教案第一章:散文写作概述1.1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散文的概念,强调其不受诗歌、小说、戏剧等文体的严格限制,具有自由、灵活的特点。

讨论散文的语言魅力,如平实、细腻、幽默、抒情等。

1.2 写景抒情散文的含义与价值解释写景抒情散文的概念,即通过对自然景物、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作者情感与思想的散文。

强调写景抒情散文对培养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的价值。

第二章:观察与描绘2.1 观察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细节。

介绍观察的层次,从表面到内在,从局部到整体。

2.2 景物描绘技巧讲解如何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描绘景物。

示范如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描绘效果。

第三章:抒发情感3.1 情感的来源与表达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探讨情感的来源。

介绍情感表达的方式,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3.2 情感与景物的融合讲解如何将情感融入景物描绘中,使景物具有情感色彩。

示范如何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使情感与景物相互映衬。

第四章:结构与表达4.1 散文结构的把握讲解散文的结构特点,如自由、灵活等。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散文的结构,使内容清晰、条理。

4.2 语言表达与风格强调散文语言的要求,如准确、简洁、生动等。

介绍各种散文风格,如平实、幽默、抒情等,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第五章:写作实践与点评5.1 写作实践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的观察、描绘、抒情等技巧,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5.2 作文点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改进建议,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第六章:案例分析与启示6.1 经典写景抒情散文案例分析选取经典写景抒情散文作品,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从观察、描绘、抒情等方面,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6.2 学生作文案例分析与启示选取学生作文进行案例分析,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进行点评。

给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写景的散文如何教学教案

写景的散文如何教学教案

写景的散文如何教学教案课题:写景的散文如何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散文的概念与特点,能区分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2. 了解写景的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散文的概念与特点;2. 学习写景散文的基本写作方法;3. 鼓励学生通过写景散文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准备:1. 散文文本集合,包括不同风格和主题的写景散文;2. 学生练习册,包含写景散文写作的指导和练习题;3. 显示设备,如投影仪或电视,用于展示散文文本和示范写作。

教学步骤:导入:1.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对散文的理解,以及他们喜欢的散文作品;2. 通过展示一段精彩的写景散文,引起学生对写景散文的兴趣。

知识讲解与实践:3. 解释散文的概念和特点,与学生一起比较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4. 分析写景散文的特点,如细腻的描写、感性的语言和注重细节;5. 通过展示和讨论多个写景散文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景散文的写作技巧;6. 引导学生参与写景散文的创作实践,包括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景物、体验和感受。

写作指导与批评:7. 为学生提供写景散文写作的指导和范例,引导他们选择适合的写作主题和角度;8. 分发学生练习册,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指导完成写景散文的练习题;9.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提供个别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展示与总结:10. 鼓励学生在课堂结束前找机会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写景散文;11. 点评和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他们改进和发展自己的写作风格;12. 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凝练出学生对散文和写景的理解。

拓展活动:13. 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经典的写景散文作品,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14. 提供写景散文写作比赛或展览的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这份教案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写景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并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通过多个示例和指导作品,以及实践练习的环节,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散文的美感和表达方式,并发展自己的写作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教案(鲁人版教案设计)一、写景抒情散文:1.空山鸟语2.《泰山日出(节选)》空山鸟语郭枫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②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

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

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③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④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我想你应该懂的。

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

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⑤在朝来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

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红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

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

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⑥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

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争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阻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

不是吧?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想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

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⑦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

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

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

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

在众鸟的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

真的是鹧鸪吗?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

“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

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

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

--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⑧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澜谷间。

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和人世的沧桑了吗?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还要做些什么呢?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注]郭枫,原名郭少鸣,出生于徐州,台湾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14.第⑤~⑦段,作者从“朝来的阳光”写到“过午之后”,从不知名的鸟儿写到山雀,再写到鹧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14.(4分)①从“朝来”的鸟儿乱鸣,到“过午之后”的鸟儿静默,以时间为序,使文章思路清晰。

②由听山中鸟儿“最美的语言”的愉悦,到听山雀的感慨,到听鹧鸪鸣声引起思乡之情,由浅入深地展现了作者的感情变化。

(每1点得2分,基本意思相近即可,分析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 15.第⑥段,作者发出“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这一感慨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分)15.(6分)(1)①在人世中,人们往往制造了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桎梏束缚了自身;②对无拘束自由生活的向往。

(3分。

答到两点得3分,答到一点得2分。

意思相近即可,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2)①作者厌弃人为的桎梏;②曲折地表达了寄身海角孤岛、遥望故乡的悒郁之情。

(答到第一点得1分,第二点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16.作者为什么说“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6分)16.(6分)①鸟儿的鸣声清脆、缠绵、嘹亮;②它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③是自由、欢乐、天真的欢唱;④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⑤让人感受到自然和人世的沧桑。

(答到4点给满分,答对3点得4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1点得1分;所答意思相近即可。

)17.作者在文末得到“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17.(6分)参考:①在孤岛的作者寄情于鸟,吐露自己追求自由欢乐的心声;②希望像鸟儿一样回到那片“深山广林”,表达了回归故乡的愿望。

(每点3分,其中答到“追求自由欢乐”“回归故乡”这一关键意思的即可各得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口完成15-18题。

泰山日出(节选)徐志摩(1)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

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饮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

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我们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

果然,我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微有些白,宇宙只是莽莽苍苍的。

但这时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时约略的印象。

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的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未见的境界。

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

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溟蒙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2)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

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

(3)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4)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5)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6)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7)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去底工作;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8)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9)云海也活了;眠熟了兽形的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的向着我们朝露染青馒形的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送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欢欣之临莅……(10)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

超……起……用力,用力。

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平地,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11)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送走光明的胜利……(12)散发祷祝的巨人,他的身体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的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13)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15.第二段中“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这个句子该如何理解?(4分)15、这个句子形象地表达了巨人迎接东方的太阳升起来时迫不及待而又一往情深的复杂情感(4分)16.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把抒情主人公“我”幻想成一个立在大地顶尖的巨人。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16、通过奇特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化实为虚(3分)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泰山日出对“我”产生的震撼,便于下文表达我对磅礴壮观的日出的礼赞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3分)17.文中有一个很有力的句子,即日出时“我”发出的欢呼:“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三个短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5分)17、三句一句比一句强烈,既反映了日出时候的动态过程,又反映了终于见到光明时感情的流动和迸发的过程。

(5分)18.在这篇散文中,对日出的壮丽景象作了大量的描绘。

(6分)(1)文中为什么用“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来形容色彩?(2)文中又用“鱼龙”“神驹”“雀屏”等各种动物形象来比喻,其好处是什么?18、(1)这些事物可以形容日出时色彩的浓郁、变幻和奇丽,把光的色彩表现的更加强烈而鲜明,更能引起美的想象(3分)(2)用动物来比喻,显示了一种极其活跃、变换没测的日出的动态过程,更好地描写了日出时候景色的奇丽。

(3分)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王清铭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

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

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

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

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器都市人动荡的心灵。

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朗朗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

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

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