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拍手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拍手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拍手歌》教案教学设计

《拍手歌》精品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以拍手歌的形式学习的识字课文,全文以数字为引导,共十小节。每一小节字数相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儿童的特点。全文描述了新奇的动物世界,告诉我们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学情分析】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儿歌、游戏、情景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加深他们对动物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世、雀、鹰、猛”等13个生字,会写“歌、丛、熊”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

3.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4.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能做拍手游戏。

【教学难点】

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儿歌,激趣导入

1.播放儿歌《我爱我的小动物》,请同学们竖起你的小耳朵来,仔细听,听完后告诉老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内容?(指生自由回答:小动物以及它们是怎么叫的。师相机播放鸭、鸡、狗、猫的声音请生模仿。)

2.同学们模仿得真像啊,大家一定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动物的课文,看看作者给我们描述了怎样的动物世界。

3.板书课题。(认识生字“歌”。)

二、游戏学文,图片识字

1.播放动画课文《拍手歌》,生感知儿歌内容。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课件出示:

世界孔雀锦鸡雄鹰飞翔大雁朋友

丛林深处猛虎百灵鸟唱不休熊猫

同桌互读,正音。

3.生再读课文,思考:你在动物园里看到了哪几种动物?(指生自由回答)【师相机出示孔雀、锦鸡、雄鹰、大雁、老虎、黄鹂、百灵鸟、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动物的形象,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的特点。

4.师播放《拍手歌》的伴奏,师生做出拍手的动作,老师说一句,请生根据课件提示准确、洪亮地说出来。(引导学生体会儿歌的节奏)

你拍一,我拍一,______世界很新奇。(动物)

你拍二,我拍二,____________是伙伴。(孔雀锦鸡)

你拍三,我拍三,______飞翔云彩间。(雄鹰)

你拍四,我拍四,天空______会写字。(雁群)

你拍五,我拍五,丛林深处有______。(猛虎)

你拍六,我拍六,____________唱不休。(黄鹂百灵)

你拍七,我拍七,竹林______在嬉戏。(熊猫)

你拍八,我拍八,大小______都有家。(动物)

你拍九,我拍九,人和______是朋友。(动物)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______是大事。(动物)

5.【师课件出示孔雀、锦鸡、雄鹰、大雁、老虎、黄鹂、百灵鸟、熊猫的图片】,请同学们找一找这8种动物里出现的生字。

师课件出示生字:

雀锦雄鹰雁猛灵

(1)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2)小组成员互相当老师,范读、领读生字。

6.传递字卡小游戏。

教师展示写有“雀、锦、雄、鹰、雁、猛、灵”的字卡并配有相应的图片。指生上台参与游戏。

规则:师生五人在一定时间内传递字卡,教师喊停的时候保证每个人手中都有一张。教师问:“x(生字)”在哪里?四个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学生抢答,并说出自己可以组成哪个小动物,并用它来说一句话。(预设:“雀”在我这里,我可以成为动物小孔雀。孔雀锦鸡是伙伴。)

7.我们一起玩游戏。

“_______”在我这里,

我可以成为动物_______。

说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趣读课文,读出韵律

1.播放课文音频《拍手歌》,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

2.请同学们自己拍手来读一下课文,要学着刚才音频里的节奏来读。

3.同桌拍手互读。

4.全班拍手互读。(指生回答)

5.动物世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新奇)

四、布置作业

搜集动物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第二课时

一、情境迷宫,复习导入

1.动物世界大闯关:【师课件出示动物名称】

找一找,迷宫里都有哪些动物啊?请依次说出动物名称。

2.同学们真棒,都闯关成功了。今天,就让我们去动物园世界转一转、逛一逛,去感受它的新奇吧!

二、情景学文,朗读感受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动物世界的新奇?用“△”把你的发现在课文中画出来。

2.小组合作并反馈成果,师相机梳理。

3.哪些小动物是在天空中飞的呢?(指生自由回答)【师课件依次出示雄鹰、雁群、黄鹂、百灵鸟的图片】。

(1)雄鹰是怎么在云彩间生活的?(飞翔)师相机播放雄鹰的叫声。

(2)为什么天空中的雁群会写字呢?还记得你平常见过的大雁吗?(雁群会排成“人”字形。)

(3)黄鹂鸟和百灵鸟的歌声是怎样的呢?(“唱不休”)师相机播放黄鹂鸟和百灵鸟的歌声。

(4)让我们以愉快的心情,边拍手边朗读课文。

4.哪些小动物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呢?(指生自由回答)【师课件依次出示孔雀、锦鸡、猛虎、熊猫的图片】。

(1)【师课件出示孔雀、锦鸡的图片】,师生相机做拍手游戏。

你拍二,我拍二,

孔雀锦鸡是________。(伙伴)

(2)百兽之王是老虎。出示图片,生朗读。

你拍五,我拍五,

丛林深处有猛虎。

(3)大熊猫生活在哪里呢?它喜欢吃什么啊?(竹子)课件出示图片,生朗读。

你拍七,我拍七,

竹林熊猫在嬉戏。

补充介绍:

中国的“国宝”:

①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别的国家没有。

②数量稀少。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至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

③濒临灭绝。

④古老的动物。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

⑤温顺可爱。

5.我们和小动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拍起你的小手来,我们一起做游戏。

你拍九,我拍九,

人和动物是_____。(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

_______动物是大事。

三、字形演变,寓教于乐

1.【师课件出示两组图片:孔雀、大雁、老鹰;锦鸡、黄鹂、天鹅的图片并配上名字】,读一读,说说每组加点的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2.小组合作讨论,自由表达想法。

3.请生反馈,师指导总结。

(1)第一组图片的字里都有“隹”。(师领读隹字旁,注音:zh uī)

(2)第二组图片的字里都有“鸟”。

4.师课件出示:“隹、鸟”的演变过程。

(1)【课件依次出示甲骨文“隹”、金文“隹”、篆文“隹”及独体字隹的图片】生了解“隹”的字形演变。说说感觉像什么?

(“隹”在古代就是指鸟类)

【课件依次出示甲骨文“鸟”、金文“鸟”、篆文“鸟”、隶书“鸟”以及楷书“鸟”的图片】生了解“鸟”的字形演变。

(2)对比“隹”和“鸟”的不同

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

(甲骨文的隹)突出利爪,(甲骨文的鸟)突出长尾

(3)师小节:我们发现,“隹”和“鸟”都是指鸟类,但是“隹”特指那些长着锋利的嘴巴、羽毛很长,有利爪的短尾巴的鸟;而“鸟”一般指那些长尾巴的鸟。我们的汉字真有趣呀!

四、分享方法,巩固识字

1.课件出示:歌丛深处六熊猫九朋友

(1)以多种方式朗读生字。(开火车读、男女生读、小组读)

(2)写字练习。(请生分享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师总结)

2.教师范写易错的生字:

(1)“丛”:由“从前”的“从”加上“一”组成,不要漏写下面的一横。

(2)“深”:左窄右宽,三点水不要写成两点水。

(3)“熊”:上下结构,下面不要漏写点。

(4)“猫”:左窄右宽,反犬旁的第二个撇不要露头。

3.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

1.熟背课文。

2.查找自己感兴趣的汉字的字源,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3.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动物。

【板书设计】

拍手歌

动物世界→很新奇

保护动物→是大事

《纸船和风筝》教案三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本课生字,学会辨别同音字漂和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默读课文。

3.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默读;仿写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放纸船与放风筝的经历吗?谁愿意说一说?(指生回答)

2.今天,在我们学习的新课里,天上飞的风筝与小溪里漂的纸船一起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

3.板书课题《纸船和风筝》,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纸船和风筝》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三个任务:

(1)给课文标段;

(2)将课后带拼音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并注音;

(3)画出田字格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有不认识的生字或词语也标出来。

2.播放动画课文《纸船和风筝》,学生相机正音。

(1)课件出示:飘漂

①你注意到这两个字了吗?谁来读一读。

②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读音相同,字形相似。)

③【课件出示风筝和纸船的图片】指生填空。

风筝_____哇_____

纸船_____哇_____

④为什么风筝用“飘”,纸船是“漂”呢?引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可适时播放微课视频《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漂—飘》)

(2)课件出示: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哇飘,漂到了松鼠家门口。

指生读,全班齐读。

3.【课件出示大山、松鼠与小熊的图片】,你们知道松鼠和小熊住在哪儿吗?(一生读第一自然段,一生回答,教师将小熊与松鼠放置在正确位置)

4.谁能说一说,小熊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指生回答)

预设:小熊和松鼠通过放风筝、放纸船,成为了好朋友;后来因为一点小事吵架,小松鼠主动和好,小熊接受,他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三、再读课文,细读感悟

1.小熊和松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你能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吗?(指生读)

2.品读重点句子,指导朗读。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祝你快乐

....!”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

你幸福

...!”

(1)你能画出表现松鼠和小熊心情的词语吗?(乐坏了、也乐坏了)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高兴的词语?

(2)松鼠和小熊为什么这么高兴?(它们分别收到了对方的礼物: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

(3)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吧!(同桌互相扮演小熊和松鼠,对彼此说说纸条上的话。指生读。全班齐读。)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将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

筝鼠折漂扎抓幸但愿哭取

(1)全班齐读生字。

(2)采用开火车的方式去拼音读生字。

2

3.小熊和松鼠成为了好朋友,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两个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他们以后还能做好朋友吗?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二、再读课文,细读体会

1.课件出示课文第7自然段,指生朗读:

“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

..的风筝,小溪里

再也看不到漂流

..的纸船了。”(课件标红吵架原因,后标红加点字)

(1)曾经,“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但是,现在: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比较句子:

①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纸船了。

②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请同学们说说句子之间的不同,哪一句更好,师表扬后再归纳。)

师过渡:代表着小熊与松鼠友谊的纸船与风筝就这样不见了,小熊和松鼠的心里都很——(难过)

2.课件出示课文第8、9自然段,指生分角色朗读:

“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1)如果你是一个小记者,相继来到了小熊与松鼠家,看到他们都闷闷不乐的,你会问什么问题?小熊和小松鼠又会怎样回答呢?

四人小组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随意设计对话,共同探究此问题。

(2)四人小组表演,教师相机评价与指导。

(3)将全班分为“小熊队”与“松鼠队”,教师总结问题,并出示,学生回答:

①小熊/小松鼠,你跟小松鼠/小熊吵架后,心情怎么样啊?(很难过/也很难过)

②小熊,我看见你每天在家扎风筝,却没把风筝给放起来,为什么呀?

预设:我想放风筝与松鼠和好,但又有点不好意思,我怕它不理我。

③小松鼠,你和小熊吵架后心情怎么样呢?我听说你每天在家折一只纸船,但没有把它们放到小溪里。为什么?

预设:我的心情也很难过,每天都给小熊折一只纸船,想和他和好,但不好意思放,怕小熊不理我。

④小熊/小松鼠,你还想跟小松鼠/小熊做朋友吗?光不好意思可不行,你准备怎样和好呢?(生自由回答)

(三)体会友谊重建的欣喜。

1.小熊和松鼠和好了吗?他们是怎样和好的?(指生回答)

2.品读句子,体悟情感。

课件出示: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1)指生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松鼠为什么会“高兴得哭了”?

(3)想一想:当小熊看到一只折好的纸船漂来,小熊会是怎样的心情?

(4)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过了几天,小熊再也受不了啦。当他刚准备把扎好的风筝放飞,就看到一只纸船漂过来。小熊拿起纸船,发现纸条上写着:“_____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他连忙爬上树枝,__________________。

(5)纸船又漂流在水上,风筝又飘荡在山顶,松鼠和小熊还会在纸船和风筝上写些什么?(生自由发言,师随机进行激励性评价)

(6)播放儿歌《找朋友》。小熊和松鼠终于和好了,你们替他们高兴吗?让我们来唱首歌庆祝一下吧!

3.想一想:当你和好朋友闹别扭的时候,都是通过什么方法和好的?在小熊和松鼠身上,有什么我们可以借鉴的吗?

三、识字学词,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折纸张祝扎抓但哭

1.指生读。

2.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占格位置及笔顺。

3.小组合作探究识记生字的办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4.按结构分类后,学生展示合作成果,教师相机评议。

左右结构:“折、纸、张、祝、扎、抓、但”;

上下结构:“哭”。

5.学生描红并书空,教师巡视并指导。

四、布置作业

1.将课后生字(会写、会读)抄写三遍。

2.完成同步试题二。

【板书设计】

纸船和风筝

松鼠

小熊山脚风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