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研阅读技巧复习课程

最新考研阅读技巧复习课程
最新考研阅读技巧复习课程

阅读理解-12-15个题目不看文章也能分析出来!

在网上看到一个叫南京大学研究生苇之风总结的,感觉很强大,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得逞清一个认识,考研阅读考察的都是些什么文章。记叙类文章肯定没有,这个大家都知道,记叙文的命题深浅不好把握,命题者还不至于在这儿下毒手,这么多年来,还从来没有从哈里波特或者廊桥遗梦等西方小说中选一段来考大家。现在的问题是有人居然说考研英语多考说明文,我实在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一点文学常识,我把从96到06年11年考研阅读所选取的文章做了一个分类,大家看一下。96-10年间共考了65篇文章,我们可以按照提出一种观点,揭示一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介绍社会对于某个事务的反应,提出一种新的研究结论,书评,对某个主题分观点论述型,分为六类。

提出一种观点,比如06年第一篇,美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第四篇,应该正确的看待艺术与幸福的关系。揭示一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如06年的第二篇。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镇两个产业上的争论,00年的第一篇。美国经济的转折及其影响。

提出一种观点,比如06年第一篇,美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第四篇,应该正确的看待艺术与幸福的关系。揭示一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如06年的第二篇。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镇两个产业上的争论,00年的第一篇。美国经济的转折及其影响。介绍公众对于某个事务的反映,如04年的第三篇各方对美国经济减缓的反应。97年的第一篇,各方对安乐死法案通过的态度。提出一种新的研究结论型。如06年的第三篇,一个新的研究结论;渔场中的大型食肉类动物正在迅速减少。05年的第一篇,一个新的研究结论:猴子同样会反对不公平。书评型。如05年的第四篇,书评--正式英语的衰落是必然的。96年的第五篇。关于一本反对神创论的书。对某个主题分观点型。如02年的第一篇,如何进行幽默,2001年第三篇,新闻媒体失去公信力的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提出一种观点,提出一种新的研究结论还是介绍公众对于某个现象的反映还是书评,这些文章有一个总体的特征就是不只是对事物加以简单的描述而要通过描述表达某种或者某些观点,看法和态度。因此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大类的议论文。有些同学在说,我怎么感觉经常在考科技类的说明文阿,错误,科技类的文章是在考,但是从来不考说明文,考研选用的文章从来都不是对某个科技事物作说明而只是在介绍它的意义影响,属于科技类议论文。比如1998.第五篇5关于地质学的一个概念热区研究的选文,这篇并没有在介绍热区研究的内容或者热区是什么之类的东西,而是在论述热区研究对于地球板块移动学说的意义。

从测试学的角度来说,阅读理解试题无非就是考察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就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所以阅读理解题目的设计无论怎么千变万化有多少美女画

皮,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在考察我们能否把文章的有效信息找出来,而我们知道,议论文的有效信息就是文中表达的观点,论点,主论点,分论点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和态度,这些就是考研命题的出题点所在。说到这儿,有些同学可能感觉有些疑惑,不对吧,我怎么感觉考研阅读考得都是细节性具体的东西呢?这些同学其实一般是中了下面两种毒害导致产生判断失误。第一,应付四六级给大家留下的心理定势。四六级英语阅读考试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定位查找具体信息的能力,而考研则更侧重于综合归纳抽象能力的考查,因为毕竟研究生是国家高水平研究得主要群体,所以,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察水平不会那么低端。第二个原因,就是这些同学没有认真地研究真题,受大量的模拟试题的毒害。对于市面上充斥着的大量的题集,出于对大家负责,我想说一句,真正有水平的不多,绝大多数都是在拼凑,即使真的有水平也实在难以达到考研真题的高度和命题的思路,你如果真正从这些拼凑的某某某多少篇中找出规律来,反而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估计编书的人都会疯掉,请考研战士们记住,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规律有,但是规律要从历年的考研真题中去找。这样分析下来,大多数的考研阅读试题中,正确的选项其实就是文章中观点论点主论点和分论点态度等有效信息的直接表达或者变形表达,而这类观点性有效信息的表达,与记叙文说明文的有效信息相比,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表述上不能太绝对要留有余地四平八稳,不能带有过于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倾向。一个表述上极端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很容易受到攻击,对不对,这是议论文的常识。所以从这儿可以推知,考研阅读题目的正确选项与非正确选项相比,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表述上不能太绝对要留有余地四平八稳,不能带有过于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倾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用真题来验证一下。

第一条:正确选项表述上不能太绝对要留有余地四平八稳,不能带有过于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倾向

2005年第34.题

题干34. Cartwright seems to suggest that

是凯特似乎在暗示:

[A] waking up in time is essential to the ridding of bad dreams

及时醒来对于控制噩梦非常重要。

visualizing bad dreams helps bring them under control

想象噩梦对控制噩梦有帮助。

[C] dreams should be left to their natural progression.

梦应该被自然推进。

[D] dreaming may not entirely belong to the unconscious

梦可能并不完全的是无意识的。

我们来看,哪个语气更为委婉?

a及时醒来对于控制噩梦非常重要。

B想象噩梦对控制噩梦有帮助。

C梦应该被自然推进。

D梦可能并不完全的是无意识的。

是不是d ?

答案选d

2004年第50题

题干5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根据原文下面哪个是正确的?

[A] People with surnames beginning with N to Z are often ill-treated

姓氏首字母是n到z之间的人经常受到虐待

VIPs in the Western world gain a great deal from alphabetism.

西方社会的重要人物从字母顺序排序中获益非浅。

[C] The campaign to eliminate alphabetism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消除按字母顺序排序的运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D] Putting things alphabetically may lead to unintentional bias

按字母顺序排列事务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偏见。

A姓氏首字母是a到z之间的字人经常受到虐待,语气肯定吗?肯定,那是相当肯定。b西方社会的重要人物从字母顺序排序中获益非浅。。C消除

按字母顺序排序的运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肯定吗?D按字母顺序排列事务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偏见。的语气呢?是不是很委婉?这就是答

案。

2001年第65.From paragraph 4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_.

题干是从第四段中我们可以推断出

[A]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is certain to hurt consumers

日益增多的兼并必然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必然,这种词,都是文化大革命时的语气。太肯定了

B]WorldCom serves as a good example of both benefits and costs

无论是对于收益还是成本来说,WorldCom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c.the costs of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 are enormous

全球化过程的成本巨大。

d.the Stanard Oil trust might have threatened competition

美孚石油信托公司可能曾经威胁过竞争。

这个我就不讲了,我再读一遍,大家看答案选哪个?

a日益增多的兼并必然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B无论是对于收益还是成本来说,WorldCom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C全球化过程的成本巨大。

D美孚石油信托公司可能曾经威胁过竞争。

选哪个,恭喜你答对了,当然是选d。

1999年第70. The author implies that the resul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__

作者暗指科研结果

[A]may not be as profitable as they are expected

科研结果可能并不像预期的那样有效益。

can be measured in dollars and cents

科研结果的价值能够用美元来衡量。

[C] rely on conformity to a standard pattern

科研结果的价值取决于与标准模式的一致性。

[D]are mostly underestimated by management

科研结果的价值被管理层极大的低估了,

答案选哪一个.a可能并不像预期的那样有效益。明显的语气更为委婉。。。。。。。。

上面是从我们选文体裁对命题者命题思路的限制上进行的分析。其实,考研阅读既然选用议论文,既然想考察我们从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就不得不如此命题。下面我们进入命题者的内心,在他们的处境上看一下他们命题的心理。从测试学的角度来说,任何考试都是命题与反命题的博弈,都是应试者和命题者在心理智力上的较量,考试得高分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逐步的认清命题者的思路把命题者拉下神坛揭开他们面纱的过程,因此首先我们自己要破除一个心理,大家不要感觉命题者像东邪西毒一样多么深不可测,喜怒无网上发的讲义的一部分其余资料请与我联系常,不受任何制约其实他们再强也与我们差不多,都有差不多的心理,并且作为考研这种关乎百万人命运几千万人关注的特大型考试的命题者,他们有一个最根本的心理底线就是在保证试题具有足够的迷惑性以区分良莠的同时又要尽量的避免争议,保证迷惑行就是要制造错觉,比如他往往把一些错误选项写得非常正确或者非常复杂而把答案写的很简单来诱惑你上钩,制造错觉。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要想避免争议就得使

正确选项与非正确选项之间有着相当的区别度,前者是要实现考试的目的,后者网上发的讲义的一部分其余资料请与我联系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网上发的讲义的一部分其余资料请与我联系否则一旦题目出现争议,一个人一口唾沫就能能把命题者淹死,所以命题人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多时候是在凌空走钢丝,偏左不行,偏右也不行。--而一个人一旦出现自我保护的意识,网上发的讲义的一部分其余资料请与我联系那就意味着他存在容易被别人攻击的缺陷,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的武林q547085738欢迎交流高手是不用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对不对,考研命题者目前还做不到金刚不坏,他们在命题上同样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命脉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些命脉,从根本上说,正确选项和非正确的所有的区别都必须在文章之中找到支撑,但是仅仅依靠文章很多时候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知道,考研阅读所选用的文章都是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或者说明文,议论性文章关注的内容本身往往就具有较大的争议性,并且,议论性文章,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读过往往会有不同的见解,所以,单靠文章来区别正确选项与错误选项并不充分,网上发的讲义的一部分其余资料请与我联系很多时候是危险的,所以在依托文章内容区别选项的同时,其实命题者还在选项本身的表述和设置上做了一些区分。这就是命题者的命脉所在,也是我们一招制敌的法宝,经过对近十年考研英语阅读试题的长期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命题者常用的以下五种区分方法

第一,选项话题范围的区分。

有三个选项在谈论同一类别或者范围内的话题,而第四个正确选项的话题离这个范围要远一些,这样答案出现争议的可能性就相对减小。比如

2004年54. Why can many people see “silver linings” to the economic slowdown?为什么很多人会看到经济衰退的银边?

[A] They would benefit in certain ways.

人们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获益

The stock market shows signs of recovery.

股市显示出复苏的迹象。

[C] Such a slowdown usually precedes a boom.

这样的经济下滑通常是高涨的前兆。

[D] The purchasing power would be enhanced.

购买力将会被增强。

b股市显示出复苏的迹象。

C这样的经济下滑通常是高涨的前兆。

D购买力将会被增强。

这个三个选项明显都在谈经济领域的话题,而a人们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获益。这个选项则未必能归结到经济领域中,距离前三个选项的分类就要

远一些。答案选a

再看2000年

51.The U.S.achieved its predominance after World War Ⅱbecause_____ .

美国二战后获得了主导权是因为

[A]it had made painstaking efforts towards this goal

他已为实现这一目标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B]its domestic market was eight times larger than before

其国内市场是以前的八倍

[C]the war had destroyed the economies of most potential competitors

战争摧毁了多数潜在的竞争国的经济

[D] the unparalleled size of its workforce had given an impetus to its economy。劳动力数量的空前的规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我们看abd他已为实现这一目标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其国内市场是以前的八倍, 劳动力数量的空前的规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都可以归结为国

内的因素,而c战争摧毁了多数潜在的竞争国的经济则明显的属于外部因素,不在一个范围内。

这种话题范围的区分在每年的考试中都会三至四个,但是有些时候会和第二种区分话题层次的区分联合起来命题。

两个规律,5个区分技巧,这就是我所说的对付阅读理解的不看文章也能找出正确答案的方法,我敢保证,你如果对上面我讲的能够领悟的比较好的话,考场上有12-15个左右的阅读理解题目不用看文章就能够把答案找出来。当然,让大家在考场上不看文章是不可能的,对于大多数情况来说,这套方法只是给你提供一种思路,何一个备用的手段,平时大家还是要注重打牢基础。平时在研究真题时有意识的训练一下思路就行。考场上当正常的手段穷尽之后,就可以用这个,比如,这篇文章你就是一个字也读不懂或者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了,你说怎么办,那就用这最后的保命招数,这总猜硬币抓阄好吧,当然我并不反对你猜硬币抓阄,但是建议你先推断一下再扔,通常的情况下,网上发的讲义的一部分其余资料请与我联系你还可以把这个当成一个检验你的答案,排出错误选项的依据。如果在考网上发的讲义的一部分其余资料请与我联系试中你即能读懂文章的大意,又能领悟这套方法,那么英语阅读根本就不用担心了。直接q547085738欢迎交流从选项中入手研究解题方法,著名的王若平老师曾经作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对正确选项的特征作了一定的归纳,但是缺乏理论上的支撑和程序上的保障,现在随着这套方法的提出,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解决了。这套方法即是我多年来学习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日益苛刻日益艰难的考研英语命题趋势的一种反抗。就我本身来说,其实我是不喜欢这种纯粹技巧性的东西的,但是实在没有办法,当年看到身边那么多的好朋友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但是因为英语差了一两分就被拒之门外,真的感到很难过.对于考研英语这种限定性的考试来说,他的命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阅读是这样,完型,翻

译,新题型,作文同样有一整套的出题套路和应对方法.

当然大家在平时还是应注意打好基础,英语是一个很综合的东西.它绝对不止包括单

词和做题.更重要的是一种语言的整体感觉,但是只要掌握方法,短期内这种综合的感觉绝对是可以提高的.可以想一下,我们身边那些汉语学的好的人,他们是不是去对着汉语词典背过呢 ,还是大量的做过什么汉语阅读理解的题目,其实没有,汉语学的好的那些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以往的生活经历中有意无意的体会感悟进而积累了很多东西,很多语言上的东西,这些包括,好的词汇,好的句型结构,好的篇章段落的布局,等等,这些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他的整个汉语语感和他的汉语水平,英语也是这样,如果你达到了这个水平,什么考试,什么试卷都不成问题,如果不到这个水平,那就很麻烦,那你观察一下周围的人比如英语或者汉语考试,成绩好的往往就是好,80多份就是80多分 ,50多分就是50多份,所以要提高成绩,就得向上突破你所在的那个语言水平,而这种突破绝对不止是做题和背单词就行的 ,它需要你去体会,去积累,去感悟,是要综合的去学英语,。举例一下,比如good morning 这个短语,我们刚接触的时候,会感觉到很别扭,为什么是good morning而不是

morning good 呢?在那个时候,我们如果在阅读理解中遇到这个短语,反应起来就会慢一些 ,而就是你这样一点一点地慢,在最终在考试的时候,影响了你的做题速度,拖了你的成绩。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学习与接触,good morning这个短语我们现在就可以很自然的去说,去写,去用,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集中起来,把英语核心的短语,核心的词汇,核心的习惯用法,核心的句型结构,反复的体会理解和感悟,网上发的讲义的一部分其余资料请与我联系最终比较纯熟的掌握他们 ,其实英语核心的东西就那么多,就那么几千个常用单词 ,几百个习惯用法,几百的短语,和几十个句型,大家不要觉得漫无边际。我再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刚开始做初中或者高中层次英语的阅读理解,有很多文章和句子我们当时会感觉到很难理解 ,但是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些文章,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为什么呢,单词还是那些单词,句子还是那些句子,主要是我们的英语水平比那个时候提高了很多层次,这显然不是单纯记单词的结果,因为在那个时候我们通过字典查完单词之后仍然会感到很难理解某些句子或者文章,也显然不是做题的缘故,因为当时明明有些题目我们都做对了,结果还是对文章不甚明了。本来学语言的过成应该是很自然很简单的,无意中,渐进的进行的 ,但是我们在汉语的语境下学英语,并且主要是面临着考试的压力,这样我们就需要把这种不自觉

地过程变成一个自觉地过程,有意识的去体会,去积累,去感悟。

这是我英语复习心血的心血,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但一定要强调的一点!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修改内容--------------------------------------

下面的东西是我看过考试虫的一本书《阅读手记》后结合真题总结的东西,《阅读手记》说的比较简单,我只是详细的或补充的说,大家也卡一看那本书。

(关于一些回复说我抄袭,我这里说明一下,下面的每一个字都是我打出来的,除了《阅读手记》没有任何其他人或者辅导班做参考。看过《阅读手记》的同学应该知道,我的观点和它并不是完全一样,个人感觉比它的更精简。

我在这篇帖子里没有注明《阅读手记》是我的失误,因为这篇帖子只是我一篇文章截取的一段,可能没有完整的头尾。特此我修改了这篇帖子。

我把经验拿出来分享,完全是为了大家好,愿意把自己的总结无偿告诉大家。如果你质疑我的原创性,我可以和你解释清楚,但希望你不要在跟帖里乱喷,大家来这里都是分享和学习的。如果不喜欢请你绕路。谢谢。)

----------------------------------------修改内容-----------------------------------------------------

我在这里简单说一些,我现在手上没有题,也忘了好多了,只能说个大概,更多的还要开你自己去研究和发现。考研英语题目大致上可以分两类:宏观题和微观题。正确的选项称为“解”。

“主旨是解”。考研英语命题的第一原则就是“主旨是解”,应用于全部宏观题和许多微观题,仅根据这条原则,就可以得到很大一部分题目的正确答案。主旨是作者企图通过文章传达给你的思想。每一篇考研文章,都有非常明确的主旨,或说明作者态度,或说明一种现象,或说明一个事物等,一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纵观所有宏观题的正确选项,全部都是和该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而且都是符合主旨含义的,其重要特征就是选项中出现了主旨句中的单词。凡是与文章主旨无关的,顾左右而言他的,与主旨八竿子打不着的,甚至与主旨相悖的,绝对是错误选项。与主旨是解相对应的,就是“例子非解”,这非常有迷惑性。举个例子,文章为了说明一个现象,举例说了另一个例子。题目中问,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推断出什么。如果答案的内容是例子的内容,不管你认为它有多么的正确,都是错误的选项。这一点非常有用,因为主旨句一般是概括抽象,而且不容易找,而例子都是具体的直观的,而且就在文章中很明显。所以一旦看到选项中出现了例子中的名词,或再说例子中的事情,都要高度戒备,这非常可能是错误选项。

“抽象概括是解”、“具体细节非解”。由以上可以进一步推断出“抽象概括是解”和“具体细节非解”。有些题目非常明显。四个选项都和主旨相关,有三个很具体的清晰的说出了一个有头有尾的情景或观点,有一个非常含糊抽象,糊涂深奥,不表达明确的含义,这个抽象概括的就是正确答案。你去看黄宝书上,对于为什么另外三个是错的,黄宝书都会有一大堆各种解释,看的人很晕,完全不用管,只要是非常具体的、精细的、有众多限制性的名词形容词的,往往都是错误的选项。这条也非常好用,对照着题目看看就明白了。

“照抄原文非解”。对于细节题,另有一个法宝:“照抄原文非解”。有时文章中会有一些单词或短语比较有特点,让你看了留下印象,然后在细节题的某个选项中,这些词原封不动的出现了,你一看眼熟,就想选这个选项。此时一定要注意,这是极大的陷阱,就等着你上钩。

照抄原文中的词,照搬原文中的句子,有极大的可能是错误选项,要对此千万小心,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选它。照抄原文非解,只适用于细节题,千万要小心。

“but后是解”。大家看考研文章,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前面说了一个大众常识的现象,但突然有一个but,话锋一转,开始说作者自己的观点。这个but(有的时候是however等表示转折的词),非常关键。它直接提示了作者的态度,作者的观点,也就是主旨。根据“主旨是解”原则,but后面说的内容,往往就是解。当选项中有一个可以定位在but后面,其余三个不能,那这一个,往往就是解。

“积极向上是解”。很适用与选题目的题。如果选项表达的思想太悲观,太消极,基本上都是错误选项。而积极向上的,有希望的,阳光的选项,才是解。

“关键字是解”适用于标题题。标题一般都没几个单词,其中一定要出现关键字。所谓关键字就是主旨相关的词,多是主旨句的主语,宾语等名词。当选不出来时,可以用这一条辅助选择。

“不合常理是解”、“合乎常理非解”。如果文章没有读懂,对于宏观题,可以用这一条猜测答案。一般文章都会说明一个你不知道的情况,所以你认为很正常的、常识性的选项一般都不是解。而很奇怪的,你一般想不到的选项,往往是解。

以上是我能想起来的我总结的命题模式,大家可以参考,希望可以辅助大家选对选项,并对理解考研英语的命题思路有所启发。

在强调一下。对于细节题,最最重要的,是土方法,就是回文中找。如果实在排除不了,可用以上的原则辅助判断。以上的原则也可以检验你自己选出的选项的正确程度。如果你发现你选出的选项有明显的照抄原文现象,就要再三思了

考研英语(一)阅读技巧总结

考研英语(一)阅读技巧总结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做任何事不能闭门造车,备考考研英语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学会寻找技巧方法,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进而才能更好的准备我们的考研英语考试。 之前我在准备考研英语考试时,咨询过很多学长学姐,再加上我个人的一些体验,总结了如下技巧(主要是针对考研英语一阅读)一、素材来源 好多同学买到真题就立即上手做,但从未了解过,真题是来源于哪些杂志文章啊,以及它会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啊,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做起题来也更有方向感,其实,考研英语阅读和完形填空的真题文章有一半以上的都来源于英国的著名杂志《经济学人》,这个老牌的英文杂志涵盖的方面比较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历史等诸多方面的话题。 二、阅读能力提高 阅读能力的测试包括阅读速度,理解程度以及记忆能力等。要想获得满意的考研英语成绩,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词汇量,加强阅读训练,同时熟悉一些阅读技巧和做题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做题的一套方法,也各有所取,个人比较偏向于快速浏览,选取关键词的方法,做阅读题时,我们尤其要避免以下几点:第一、不忠于原文,主观选择答案。尤其对比较熟悉的题材或有个人习惯看法的问题往往容易以自己的主观看法代替作者的观点。 第二、问题简单化,粗心以及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研究生的阅读题比六级要难一些,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中心思想比较隐含,不会放在每段的第一句,答案不会在文章中直接给出。 第三、做完题缺少检查。对感觉把握不大或较难的试题,尤其是概括归纳题,作者意图题等在做完后要根据全文和问题的答案,看是否有矛盾,是否符合逻辑。 以上就是个人的经验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最后,再推

高一英语阅读理解满分攻略

高一英语阅读理解满分攻略 阅读理解概述: 阅读理解全面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比较、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理解的语篇选材覆盖面广,保持了题材、体裁的多样性。选材语言地道,文体特征鲜明。试题难易适当,有合理的梯度,将细节判断、理解判断和推理判断融会贯通。 阅读理解举足轻重,占用时间长,分值大,失分多。高考150满分,阅读理解占40分。总共5篇阅读,每篇阅读设题数量不一,共20道题,每题2分。如何能够在35分钟内读完长达2000-2200词的五篇文章,并且能够正确回答所有的问题,从而得到满意的分数是一个关键却也较难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下决心抓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题的应试能力。 距离期中考试还剩几天如何突击复习得高分: 今天距离北京市期中考试还有一个多星期,我们就学生们提出的几个关于阅读理解的问题做一个解答,希望对高一的学生有些帮助。 1、如何应对高中英语阅读中的长难句? 影响阅读速度,降低了解题的信心。 近年来,英语阅读解题加强了对长,难句的考察,阅读材料中出现了不少省略句,复合句和特长句,给正确理解全文造成了很大困难。实际上,一般情况下,不在长难句中设题。文章难,题不难。一旦考到长,难句,大家也不要心慌。 应对长难句的解题技巧: 1利用还原法恢复句型的原貌。例如:Betty shrugs. Talk? We're friends.(2001全国,C) 该句为省略句,根据上文Harold对妻子长时间跟女友谈话而感到纳闷的情况,该剧课补充还原为:Betty shrugs. Why are we talking so long? We're friends. 2 利用结构引导词进行结构和功能分析及单句重拍,准确理解复合句。 3 成分分析法。这是较常用的方法。以上两种方法较难,这里暂不做举例说明。 2、高中期中考试考前如何进行实战操练才最有效: 临考一周: 做到每天五篇,养成考场习惯。每天保证阅读量,最好是一天一套5篇阅读。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时间完成,逐渐缩短阅读时间。可以按照,50分钟,45分钟,40分钟,35分钟的规律递减。摸索阅读速度,确定阅读方法,保持做题惯性。考前模拟,创造黑马。 临考一天: 完成五篇一天任务,总结一周阅读技巧。当你拿出一周的35篇阅读文章时,相信你的内心一定是充满了喜悦感,成就感。好!保持这种感觉!你便可突出重围!、

2015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文学院)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文学院)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 方法、复习经验指导 一、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招生目录 二、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2014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分数线 学科门类(专业)名 称 分数线 中国古代文学政治、外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执行国家线, 总分≥367 分 三、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科目书名作者出版社 710 中国语言文 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本不限《古代汉语》(第 1 册)王力 中华书局,1998 年校订重排本《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邱运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905 中国古代戏 曲史 《中国戏曲通史》 张庚、郭汉 城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 年版《中国古代戏曲专题》张燕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修订版 814 中国古代文 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历代文学作品选》 (6 卷)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年版 四、历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真题 2005年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真题

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2009年中国古代戏曲史考研真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西厢记》里除莺莺、张生、红娘之外,其他人还有(1),(2)。 2、沈璟的戏曲创作有(3),他主张戏曲创作要(4)。 3、徐渭的代表作是(5)。 4、“玉茗堂四梦”是指(6),(7),(8),(9)四部作品。 5、苏州派的代表作家有(10),其代表作为(11):另一个作家是(12),代表作为(13)。 6、李渔的戏曲理论集中表现在(14)这部书里,他的戏曲创作有(15)。 7、《桃花扇》里除李香君、侯方域外,其他人物还有(16),(17)。 8、《中原音韵》的作者是(18),写作目的是解决(19)问题。 9、戏曲文本中的“占”是指什么脚色(20)。 二、标点下文并解释曲意(10分) [红衲袄](《玉簪记·追别》)

考研阅读技巧

阅读理解-12-15个题目不看文章也能分析出来! 在网上看到一个叫南京大学研究生苇之风总结的,感觉很强大,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得逞清一个认识,考研阅读考察的都是些什么文章。记叙类文章肯定没有,这个大家都知道,记叙文的命题深浅不好把握,命题者还不至于在这儿下毒手,这么多年来,还从来没有从哈里波特或者廊桥遗梦等西方小说中选一段来考大家。现在的问题是有人居然说考研英语多考说明文,我实在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一点文学常识,我把从96到06年11年考研阅读所选取的文章做了一个分类,大家看一下。96-10年间共考了65篇文章,我们可以按照提出一种观点,揭示一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介绍社会对于某个事务的反应,提出一种新的研究结论,书评,对某个主题分观点论述型,分为六类。 提出一种观点,比如06年第一篇,美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第四篇,应该正确的看待艺术与幸福的关系。揭示一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如06年的第二篇。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镇两个产业上的争论,00年的第一篇。美国经济的转折及其影响。 提出一种观点,比如06年第一篇,美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第四篇,应该正确的看待艺术与幸福的关系。揭示一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如06年的第二篇。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镇两个产业上的争论,00年的第一篇。美国经济的转折及其影响。介绍公众对于某个事务的反映,如04年的第三篇各方对美国经济减缓的反应。97年的第一篇,各方对安乐死法案通过的态度。提出一种新的研究结论型。如06年的第三篇,一个新的研究结论;渔场中的大型食肉类动物正在迅速减少。05年的第一篇,一个新的研究结论:猴子同样会反对不公平。书评型。如05年的第四篇,书评--正式英语的衰落是必然的。96年的第五篇。关于一本反对神创论的书。对某个主题分观点型。如02年的第一篇,如何进行幽默,2001年第三篇,新闻媒体失去公信力的原因。

语文阅读理解24个满分秘笈

语文阅读理解24个满分秘笈 (一)文章开头的作用 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 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二)文章结尾的作用 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 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 (三)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 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①、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②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③说明了前(后)一话(说明事物的特征)(四)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五)“这”、“它们”等指代什么 1、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 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六)仿句 1、话题。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做到材料紧扣中心,事例典型合理。如例,画线句列举的是“春光里的花”“秋风里的叶”,再依据句末的“永远伴随着你”,可以判定仿句应扣住夏、冬两季的特征来写。 2、句式。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整句,单句、复句,等等。 3、修辞。仿句时应当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修辞方法,所以应仔细研读例句所用的辞格,如比喻、排比、对比、拟人、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 4、结构。仿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语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保持一致。 5、表达。仿写的句子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不能出现不合逻辑、牵强附会、浅薄幼稚的说法。 6、色彩。这里“色彩”包括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比如例中洋溢着欢快、喜悦的感情,仿句时就不能违背这一点。 7、字数。对于某些仿句题,仿写时还应注意,字数上应与例句完全相当。 (七)语句特色评价 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八)限字题的解答 1、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 2、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①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②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③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3、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是否有语病,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答案、经验指南、笔记讲义、(汇总贴)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类(723中国文学史、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考研备考指南 723和936参考书目 723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 北师大文学类723笔记是依据北师大指定的参考书目,主要包括: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新中国文学史》张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中国现代文学史》刘勇邹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参考书目 北师大文学类936笔记是依据北师大指定的参考书目,主要包括: 《文学理论新编》童庆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3版 《外国文学史(西方卷)》匡兴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王向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建议同学们先将参考书浏览一遍到两遍,务必要做到对需要考察的内容有所了解,对整个参考书的框 架结构以及主要的观点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在看熟书之后,就可以看笔记了。结合笔记一定要再回到书中,把笔记和书融为一体,反复的理解并记忆,将知识点消化于自己的脑中。由于这份专业课笔记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建议各位仍然要拿起笔,在本笔记的基础上按个人需要作一些修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补充。到冲刺阶段,笔者相信每位同学手中的资料已经是独一无二的了。 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建议大家在对专业课比较熟悉的时候,才可以把真题 拿出来研究研究了。首先,要研究真题的考察范围、题目难度、试卷模式和出题趋势,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大致判断接下来的复习方向和思路。其次,要研究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不是去背笔者给出的答案,而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试题解题方法及步骤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试题解题方法及步骤 考研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驿站,一次改变命运的艰辛历练。作为考研路上的重要科目--英语,也成为不少考生脚下的牵绊石,而占分数比重的阅读理解,自然也是考试中的重头戏,能否巧妙的用对技巧,灵活应答,成为考生研路中的棘手问题,下面我们就层层推进,分析一下阅读的方法技巧和步骤攻略,揭开这层久未露面的神秘面纱。 一、阅读方法 阅读文章基本方法有3种,一是略读,二是精读,三是寻读。略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浏览全文获得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事实。精读则是仔细阅读每句话,理解分析其含义,弄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理解整个段落的意思。而寻读则是通过目光扫视,迅速确定你所期望得到的信息的位置。考试中3种基本方法可以用在不同的情况。通过略读,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结构安排和主要信息,利用精读我们可以针对考题中的某些信息或难点做具体细致的解析,而寻读则在解题过程中起着一个定位的作用。 二、阅读步骤 第一步:略读短文把握方向 用尽量短的时间扫视短文,特别留意每段的第一句和末段的最后一句。因为各段的主题句往往在句首,而文章的最后一句很可能是概括总结。略读的目的是掌握短文的主旨大意,做到对全文的内容心中大致有数,有一个思考的方向。 第二步:浏览问题有的放矢 浏览5个问题,揣测出题者出此题的目的并侧重阅读短文相关部分。由于对所问问题及文章主旨都已了解,在阅读时自然会知道哪些地方得细读哪些地方可一带而过甚至跳过不读。所有问题都是根据文章内容提出的,基本反映并覆盖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先阅读问题再阅读全文,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内容,便于给相关问题定位,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第三步:分析判断确定答案 在完成上面两步的基础上,对5个问题逐一解答。需要注意的是:要是文章内容涉及自己熟悉的题材和知识范畴,在选项时绝对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解决问题。因为文章考的是你对该篇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不是你的某种知识,因此选项不能脱离文章的题意。 对于英语水平相对较低,阅读速度较慢的考生来说,我们建议不妨直接从第二步开始:先浏览所有5道题的题目,对文章所涉及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估计或了解,然后逐一解答。先寻读文章的相关部分,然后选择正确答案。如遇到有关文章主旨大意或需要推理的题,可先放一放,等做完其他题再做这类题。先难后易,各个击破。 另外,在阅读过程中,不妨在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某些句子或词语(主题句,关键词)下面划线,标上符号,这样有助于突出重点,活跃思维,同时也便于阅读,节省时间,使阅

考研英语阅读答题技巧总结(非常实用)

考研阅读技巧 一、考研阅读的整体解题思路与步骤 时间分配:每篇16分钟最佳,最多可延长至20分钟左右。 第一步:快速划出段落序号以及各段首句0.5分钟 第二步:阅读首段,了解文章主题(Theme)1-2分钟 宏观把握,随机应变,根据第一段内容,才能更好的给定位打下基础。 第三步:扫描题干,尽量找出题干能够提供的信息(Key Words)1分钟 定位词的优先考虑顺序: 1、首先标出明确告诉位置的题目所在(某段某行) 2、专有名词优先,包括人名、地名、书名以及带引号的词等 3、数字、时间、时段(包括某些介词短语) 4、较长、较复杂的词组(名词动词词组优先) 5、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等实词 6、条件词、因果词、比较词等虚词(往往起到辅助作用) 第四步:变速浏览原文,抓住中心7-8分钟 注意把握三个阅读原则: 原则一:首段原则(文章的第一段逐字读明白,可以反复和回读) 原则二:首末句原则(其余各段的首尾句要细读,其他各句正常阅读即可) 原则三:“路标”原则。所谓路标词,就是表示作者思想衔接和转折的功能词汇。 1、中心词 2、转折词 3、态度词 4、例证词 5、列举词 (具体请见第四部分)

第五步:仔细审题,定位原文3-5分钟 原则一:关键词定位原则 原则二:自然段定位原则 原则三:长难句定位原则 注意一:关键词在原文可能是原词本身,也可能是关键词的同义词。 注意二:问原因的问题,一般问主要原因(major reason) 注意三:“邪恶的眼睛”(in the eyes of),注意问的是谁的观点和态度。 第六步:重叠选项,斟酌答案。3-5分钟 原则:不能仅凭借印象做题,考研阅读的干扰项干扰性巨大,除了理解原文,分辨正确和错误的选项也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功。一般对原文进行同义替换的是答案: 同义替换的手段有:a)关键词替换b)句型替换c)正话反说d)语言简化(总之,换汤不换药!) 原则一:选最佳答案而不是正确答案(四个选项都要认真看,不能偏心)。 原则二:不放过任何一个选项,仔细读每个选项,鉴于强干扰性,要求必须记住:选一个选项应有选的理由,不选一个选项也应有不选的理由。 原则三:每个选项都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句子,其中每个单词哪怕是时态、冠词都有可能引起错误。 二、考研阅读的猜题技巧及救命法则 1、“体现中心思想的选项往往是答案” 考研文章中所有的细节、例子、引语都是为了说明文章主旨、段落主旨,所以考细节的题目,虽然不是主旨题,但能体现中心思想的选项是答案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其他选项。 2、“不看文章时,看似极其合理的选项不是答案;看似不太合理的选项往往是答案”

考研英语阅读满分实用技巧

考研英语阅读满分实用技巧

————————————————————————————————作者:————————————————————————————————日期:

阅读40分高分研究(较长但务必认真读完收获一定良多以后做到阅读就不怕) 本人花万元报名参加北京一内部考研辅导班,该辅导班考前会发布押题,押题命中率百分之90左右,去年该培训班考生全部高分过线。如果需要发布的押题可以联系我QQ673351717免费索取来者不拒一一发布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高分通过研考 考研与高考、各类出国考试(TOEFL、GRE、GMA T等)被认为是改变中国学生人生命运的三大考试。英语一直是筛选学生人选硕士研究生的最权威尺度,考研外语录取最低分数线(50~60分)的通过率被严格地控制在15~18%,一个的命运与其外语能力,在这里更确切地说是与考研英语能力(注意,有人的外语水平不低,但考研英语成绩却不理想)息息相关。阅读理解与考研英语 长期以来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部分的教与学总是处于一种尴尬状态之中。 一方面,人人知道它的重要性:阅读理解占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总分的50%,每道阅读题分值为2分,往往因一念之差,选错一题,就会痛失2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的时候半分就能决定成败。 站在更深的层次,考研英语虽然从形式上分为词汇、语法、改错、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和作文等几部分,但归根结底都是在变相地考阅读理解。所谓完形填空无非是把阅读理解的文章去掉若干个词,要求您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补缺;翻译就是把阅读理解文章选出几句话来,同样需要您在阅读理解的前提下,用通顺甚至是华丽的汉语表达一下而已;词汇和语法都要求在对题干句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词汇及语法的具体特点才能作出最佳选择,而我们许多同学做词汇、语法题目时,非常重视词汇和语法的自身特点,却忽视了对于题干句语义的理解,这是非常简单而又常见的错误,当然也是这类题目准确率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阅读理解不过关,作文也受到直接影响。阅读是别人写的文章让您读,而作文是自己写文章让别人看,别人写的文章您看不懂,头脑里没有素材、没有模型,自己笔下何来好文章。对于广大考生而言,阅读理解部分完成的好坏关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败,阅读理解过关等于研究生入学考试轻松了一大半。 但另一方面,考生大量背诵篇章,拼命作题,外加分析、总结,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后,结果收效甚微。通常情况下,有很多考生阅读理解分数可以达到20至25分,但超过35分的同学却廖廖无几。 新与旧 我认为一本书的新旧不在于其形式、不在于是否在其封面上打上2000年版或3000年版的标志,而在于其内容,在于其思想是否领先于那个时代,一个伟大思想辉煌时代的到来往往是在这个思想的创造者死后的半个或一个世纪——这就是人类的历史! 本书力排对着答案讲题、将阅读当成翻译来讲解的传统弊端,从分析应试高手心得出发,精研历年考研阅读理解试题,深入体会和理解真题的题型与思路;充分考虑到中国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常见错误,针对各类题型为考生提供一套实用操作性很强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考生临场实战能力,为未来的考试做好准备,这是同类书籍中的独家做法!同时也避免了考研讲解传统上的事后明白——“马后炮”的缺陷。要知道看了答案,再查词典,人人都会讲考研。 考生难点分析 根据考生水平的水同,一般存在如下三种问题: *部分考生读不懂文章,对于复杂句尤其是长句、多义词及难词理解有误。这些考生的英语阅读的基本功还有待提高。

考研英语个阅读题答题技巧毙考题

2017考研英语:57个阅读题答题技巧 距离2017年考研初试已经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各位考生在这段时间需要做得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练习真题,研究答题技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7考研英语阅读题答题技巧,以供大家参考。 在考研英语中,阅读是一个拉分大项,也是难度较大的题目,因此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将答题技巧融合在复习过程中,下面是英语阅读的57个答题技巧。 1、原句重复出现,200%错。正确的都是有改动的,即同意替换。 2、文章是按顺序出题的。你要觉得不是,就是你做错了。 3、选项中意思完全相反的2个选项,其中之一是对的。(要有这个意识)。 4、就一般而言,some people,表作者不认同的观点。few people,表作者的观点。 5、用文章里举例的句子来作为选项,直接排除。200%错。(要有能辨别这个选项是不是文章中例子的能力)。 6、某某人说的话,或者是带引号的,一定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段落的后半部分。很有可能就是某个问题的同意替换。即题眼。 7、有的时候,一句话可以设2个问题。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了,非常少。 8、文章基本以5段为主(也有6段、7段的),要把握每段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一段一个题,只是一般来说喔。 9、一篇文章总会有5、6+个长难句,且总会在这里设问题。所以,长难句必须要拿下! 10、每段的第一句很重要。尤其总分结构的段。有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题眼。考研英语,总分结构或者总分总的段落很多。

11、若文章首段以why为开头的,这里若设题的话,选项里有because的,往往就是正确选项。不过这种类型的题,很少见了。 12、有时候每段的第一句话,仅仅是一个表述。而在第2或3句以后,会出现对比或者转折。一般来说,转折后面的是作者的态度。你要注意的是,作者对什么进行了转折。那个关键词你要找出来。 13、在应该出现答案的地方,没有答案。接着往下读。答案可能会在下一段的开头部分。因为文章都是接着说的。要有连贯性。这和7选5的技巧有些相似。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14、一个长句看不懂,接着往下看,下一句可能是这个长句的解释说明。是的话,这的地方可能会出题。出的话,答案就在这附近。而实际情况是,文章在谈论某个问题或提出某个观点时,有时会再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这种情况下,这里往往会设问题。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了。 15、有些句子仅仅是解释补充,或者是起过渡作用的。这样句子的特点是,句子比较短。注意,答案一般不会在这儿出现。选项中出现,肯定是干扰项。你要知道的是,同意替换的句子,大都是长难句。一些作为过渡的句子,不可能是答案。在你读不懂的情况下,要有这个判断力。 16、正确选项都是原文中的个别几个词的同义替换。阅读理解历年的所有真题,都是同意替换!就看你能不能找得到。考研英语,考的就是这个!那个关键词,就看你找没找得到,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题。 17、每一个问题,在原文中,都要有一个定位。然后精读,找出那个中心句或者关键词。要抓文章的中心主旨和各段落的大意,阅读理解考的就是这个中心句。 18、选项中的几个单词,是该段中不同句子里的单词拼凑的,有时看上去很舒服,注意,干扰项。还有从不同的段落里的词拼凑到一起的,直接排除。总之,选项的单词是拼凑的,肯定错。 19、一定要注意文章中句子的宾语部分,尤其是长难句中主干的宾语。上面说了,考研英语大都是长难句里设题。你要知道的是,长难句里,最可能是出题的就是句子的主干部分!主干的主语、宾语是什么,一定要知道。正确选项的题眼往往就在这儿。当然,还有一些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一定要看仔细。小心陷阱。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满分秘籍之事实细节题型(正稿)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满分秘籍之事实细节题型 阅读理解满分秘籍——理解题干的要求是核心,分析选项的特点是基础,读懂原文的主旨是条件。做到题干、选项与原文内容的完美结合。 事实细节题型 高考《考纲》对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求是: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 《考纲》对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求的第一点是理解主旨要义。第二点就是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是阅读理解的基础,是考生透彻理解文章主旨要义的条件。具体信息是围绕文章主题展开的,是对文章主题的进一步解释说明,以便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等。对应的题型就是事实细节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或某一段落)中某一些特定细节或文章的重要事实的理解能力。该题型是阅读理解部分的主要题型,几乎占了阅读理解的二分之一。充分理解文章具体信息,不仅有助于事实细节题型的答题,而且有助于其他题型的答题。 事实细节题型特点 事实细节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或某一段落)中某一些特定细节或文章的重要事实的理解能力。通常会针对以下内容来出题。 1. 列举 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里列出的具体内容是否都完全清楚,通常都是三点或四点,主要针对两种题型:Which题型(要求考生从选项中选出根据文章内容正确的选项)和except题型(要求考生排除三个正确的选项,选择根据文章内容错误的选项,通常称为“三缺一”)。 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原文内容,并进行细致对比。 2. 转折与对比 转折处常常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是语义的重点,一般通过转折词but, however, yet, actually / in fact / as a matter of fact 等或对比词unlike, not so / as …as, compared to等引导。 要求考生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 3. 因果 文章中的因果关系,可以用because, since, now that, for, as, so, therefore, moreover, thus, consequently,as a result / consequence, as a result / consequence of, on account of, thanks to, due to, owing to等连词、介词或短语,也可以是cause, result in, contribute to, lead to, originate from 等动词(短语)或base, basic, result, consequence等名词。 要求考生能理解文章上下文的前因后果,是高考必考题。 4. 举例 由like, as, such as,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引导的举例说明。

考研文学常识

篇一:中国文学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2016考研英语阅读八大题型解题技巧

2016考研英语阅读八大题型解题技巧

2016考研英语阅读八大题型解题技巧 1. 例证题: ①例证题的标记。当题干中出现example, case,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exemplify 时。 ②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 ③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例子周围具有概括抽象性 的表达通常就是它的论点。 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④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

⑤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 ? 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 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2. 指代题: ①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 ②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

或句子(先从最近点开始找,找不到再找次近的,一般答案不会离得太远)。 ③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 ④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答案。 3. 词汇题:“搜索代入”法 ①返回原文,找出该词汇出现的地方。 ②确定该词汇的词性

③从上下文(词汇的前后几句)中找到与所给词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如一下子找不到就再往上往下找),代入所给词汇在文章中的位置(将之替换)看语义是否合适 ④找出选项中与代替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相,即答案 注意:a.如果该词汇是简单词汇,则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 b.考研阅读不是考察字认识不认识,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据上下文作出正确的判断。 c.词汇题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满分秘籍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满分秘籍 序言 希望在高考英语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们,首先要培养“满分意识”,即每个大题都要尽可能得满分。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做好英语知识的积累,即学好高考英语词汇和语法(结构),就是要学会正确的解题方法。它是我们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最好工具。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个工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在高考英语中取得优异成绩。 阅读理解是高考中比较容易得满分的一个题型,条件是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正文 阅读理解满分秘籍——理解题干的要求是核心,分析选项的特点是基础,读懂原文的主旨是条件。做到题干、选项与原文内容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 具体解析: 题干

高考《考纲》对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求是: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4)做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阅读理解的测试要点如下: 1.理解主旨大意; 2.寻读具体信息; 3.理解细节; 4.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推测生词词义,进而加深对文段的理解; 5.简单的判断和理解; 6.理解文段的基本逻辑结构; 7.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8.理解文段的文化信息; 9.理解图表信息; 10.理解指代关系。 基于上述测试要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具备下列技能,才能获取和处理信息:1.略读; 2.找读; 3.预测下文; 4.理解大意; 5.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 6.猜测词义; 7.推理判断; 8,了解重点细节; 9。理解文章结构; 10.理解图表信息; 11.理解指代关系; 12.理解逻辑关系; 13.理解作者意图; 14.评价阅读内容。 要具备上述技能,考生应该做到: 1.学会使用3500个左右的单词、400-500个合成词与派生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2.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积达到30万词以上,换言之,长度300词左右的文段1000篇; 3.能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理解语言结构有一定难度或有一定新语言

2015年南开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复试经验、考研真题解析、参考书、考试规划

1/8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2513137417.html, 开设课程:【网络函授班】【精品小班】【高端一对一】【状元集训营】【定向保录】 1 育明教育天津分校2015年天津地区15所高校考研辅导必备 天津分校地址南京路新天地大厦2007 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8年天津地区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天津分校王老师与大家分享资料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天津分校王老师。

2/8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513137417.html, 开设课程:【网络函授班】【精品小班】【高端一对一】【状元集训营】【定向保录】 2 2015年南开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复试经验、考研真题解析、参考书、考试 规划 【2012年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复试经历】 下午在微博上看见南开今天出考研成绩,想起去年这时候的情景,同样的忐忑不安,查成绩的时候身份证号码都输入不对,查完成绩到处打听复试的情况,那时候在考研论坛看见有师姐分享她当年复试的情况,给我帮助很大,起码是心理上有很大镇定的效果。那个帖子里我还留言说如果复试通过了我也来论坛分享一下复试经历,今天看见微博上说考研成绩出来了赶紧过来还愿,再不发帖都过期无效了哈~ 去年楼主查过成绩以后估计能进复试,于是开始找我本科的老师(楼主是跨学校考过来的)给我规划复试前要看的书和论文,因为南开小说很不错,我又比较喜欢小说,我的老师推荐我多准备小说相关范围的东西,他帮我划定了一些重要的专著和论文,于是我准备了装牛奶的小箱子两小箱书和一本笔记本,看书,记笔记,mp4里下载着一些论文,每天睡前看一些。然后就是准备外语,打听了一些常见的问题,自我介绍啊、介绍家乡啊、为什么考南开啊,这种问题都写了一些回答,检查好没有错误,找了一个关系比较好的老师,让他给我范读一遍,我给录下来了,没事读一读,背熟练。 然后提前上网订酒店,火车票。之后就去考试了,上午专业课笔试,下午外语口试,然后是专业课面试。 一、专业课笔试 专业课笔试题目大概如下: 1、汉代注《诗》的情况。要求写明作者啊,书名啊这类的。 2、列举屈原作品,对其中有作者争议的作品说出看法。列举注楚辞的作品,说明作者、朝代。 3、评价“郊寒岛瘦、元轻白俗”。 4、谈“桐城派”的发展演变。 笔试题目范围比较广,但是都不太难,楼主之前准备的时候只顾着小说部分了,没有再看文学史,好在这些问题初试之前准备过,还没忘光,也还答个大概,不过这就是个坑啊,下午专业课面试差点又坑我一下,这个一会儿说。 二、外语口试 外语和别的学校差别不大,抽了两次签,第一次都是常规的自我介绍、为什么考这个学校之类的;第二个签是将一段英语译成汉语,所以前期多准备一点话题这里就比较好一点。 三、专业课面试 楼主复试大概排在第四个左右,在走廊等待的时候有同学出来就赶紧去问一下情况,惊闻居然出了抽签这种新形式,其实这对专项复习的人来说可太危险了,但是当时楼主全神贯注打听他们抽到得的题目,居然没太注意到这个问题。 然后到我进去复试,对面一排老师,旁边两个博士笔录。于是楼主开始自我介绍,落座,老师问我感兴趣的领域,说了小说,然后问我具体是文言还是白话,读过什么书、哪些论文,问了楼主本科学校的一位老教授的研究,然后聊到《红楼梦》,问了对刘心武的看法,了解不

考研英语新东方范猛老师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一.考研阅读的基本解题思路:(四步走)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定位原则: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对照原文) 1. 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 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高中的时候大家都这样做的) 二.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1.例证题: ①例证题的标记。当题干中出现example, case,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exemplify 时。 ②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 ③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例子周围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达通常就是它的论点。 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④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 ⑤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 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2.指代题: ①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 ②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先从最近点开始找,找不到再找次近的,一般答案不会离得太远)。 ③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 ④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答案。 3. 词汇题:“搜索代入”法

考研干货:考研阅读的一些技巧

考研英语阅读的一些技巧 这些技巧断然不是要你现在来用的,是等你到最后把握了英语考研的真相后,再来验证只用的,这样你才会知道为什么会有下面的技巧! 1、原句重复出现,200%错。正确的都是有改动的,即同意替换。 2、文章是按顺序出题的。你要觉得不是,就是你做错了。 3、选项中意思完全相反的2个选项,其中之一是对的(要有这个意识)。 4、就一般而言,some people,表作者不认同的观点。few people,表作者的观点。 5、用文章里举例的句子来作为选项,直接排除。200%错。(要有能辨别这个选项是不是文章中例子的能力)。 6、某某人说的话,或者是带引号的,一定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段落的后半部分。很有可能就是某个问题的同意替换。即题眼。 7、有的时候,一句话可以设2个问题。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了,非常少。 8、文章基本以5段为主(也有6段、7段的),要把握每段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一段一个题,只是一般来说喔。 9、一篇文章总会有5、6+个长难句,且总会在这里设问题。所以,长难句必须要拿下! 10、每段的第一句很重要。尤其总分结构的段。有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题眼。考研英语,总分结构或者总分总的段落很多。 11、若文章首段以why为开头的,这里若设题的话,选项里有because的,往往就是正确选项。不过这种类型的题,很少见了。 12、有时候每段的第一句话,仅仅是一个表述。而在第2或3句以后,会出现对比或者转折。一般来说,转折后面的是作者的态度。你要注意的是,作者对什么进行了转折。那个关键词你要找出来。 13、在应该出现答案的地方,没有答案,接着往下读。答案可能会在下一段的开头部分。因为文章都是接着说的。要有连贯性。这和7选5的技巧有些相似。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14、一个长句看不懂,接着往下看,下一句可能是这个长句的解释说明。是的话,这种地方可能会出题。出的话,答案就在这附近。而实际情况是,文章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24个满分秘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24个满分秘笈 一、文章开头的作用 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 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二、文章结尾的作用 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 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 三、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 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

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①、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②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③说明了前(后)一话(说明事物的特征) 四、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五、“这”、“它们”等指代什么 1、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 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六、仿句 1、话题。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做到材料紧

扣中心,事例典型合理。如例,画线句列举的是“春光里的花”“秋风里的叶”,再依据句末的“永远伴随着你”,可以判定仿句应扣住夏、冬两季的特征来写。 2、句式。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整句,单句、复句,等等。 3、修辞。仿句时应当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修辞方法,所以应仔细研读例句所用的辞格,如比喻、排比、对比、拟人、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 4、结构。仿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语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保持一致。 5、表达。仿写的句子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不能出现不合逻辑、牵强附会、浅薄幼稚的说法。 6、色彩。这里“色彩”包括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比如例中洋溢着欢快、喜悦的感情,仿句时就不能违背这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