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操作训练课四阶段教学法_郑根连
2-陈俊清四阶段教学法教案及点评

授课学科:钳工技术
授课内容:四方镶配件工艺分析
授课方法:四阶段教学法
授课教师:陈俊清
授课学校:广东省佛山市盐步职业技术学校
2009-12-29
学科钳工技术授课年级 08模具(1)班学校广东佛山盐步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姓名陈俊清
介绍划线过程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四方镶配件的工艺流程,为接下来的实训课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即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有效沟通能力等也得到针对性的提高。
改进: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待加强,教师必须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出相应教学调整。
板书设计:
附件一:
2-10 项目任务书
项目名称:四方镶配件
完成时间: 16课时
技术要求:
1)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值应达到图样要求。
2)图样中未注公差按GB1804-79标准公差IT12~IT14规定。
3)锉、锯、铰都是手工独立完成。
4)工件表面禁止机磨
5)锉配间隙精度控制在0.02mm内,超差不得分
5)严格遵守6S管理要求,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附件2:
钳工工艺卡
教案点评
陈俊清老师为了让学生在2学时内熟练掌握四方镶配件加工工艺过程,完成工艺卡填写,采用了四阶段教学法。
通过工作准备,教师示范解释,学生模仿,练习巩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板书设计富有创意。
四步教学法在焊接实训中的应用

四步教学法在焊接实训中的应用作者:郑玉忠来源:《卷宗》2016年第01期摘要:四步教学法作为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的专业实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以对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主要的教学目的,由讲解、示范、模仿、练习四个步骤组成,介绍了在焊接实训过程中应用“四步教学法”的具体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四步教学法;焊接实训;应用Four steps teaching m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welding trainingYu-zhong zhengHuanghua in he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enter 061100Abstract: the four steps teaching as a teaching method suitabl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has been widely used, it is a grasp of the specific knowledge and skills as the main teaching purpose, by the explanation and demonstration, imitate, practice of four step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welding training \”four-step teaching method\” of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measures.Key words: four steps teaching method; Welding training; application四步教学法就是要抓好“读”、“述”、“议”、“展”四个步骤,在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理论联系实践,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工作教导方法TJI(四阶段)

第1次使 对方实 际操 作,有错 误当场立 即纠正.
・ 做给对 方看的动 作和对方 实际操作 的动作确 认是否一 致,若有 错误当场 立即纠 正.
・ 调查成 品的成 果,若完 成得很好 的话进行 表扬.
第2次使 对方边讲 解步骤 边做.
・ 使对方 边说明步 骤边实际 操作.
第3次使 对方边讲 解要点 和要点 的理由 边做.
做做
・第4
段階
观察
11
教后
的情
7、
「工
作的
教导
方法
12
」的
具体
开展
方法
8、
「作
業拆
13
分表
」
・順序
14
・要点
9、 「作 業指 导书 」
10 、作 业拆 分和 作业 指导 书
11 、工 作的 教导 方法 应用 编
什么叫T J I
T J I = Toyota Job Instructi On
「丰田的 工作教导 方法」
・ 先说明 不要问除 指导员、 代行者以 外的人.
・告诉对 方自已的 座位、代 行者的座 位,遣派 代行者的 情况下必 需先介 绍 .(不便 问第一次 见面的 人)
再三去 看.
・ 即使是 刚教导 的,也要 多次去看 情况.
・ 不只是 调查产品 等,还要 看其操 作.
・ 提早发 现不正确 的做法、 不良习 惯,及时 更正.
在此机会
无工作经 验者、不 知作业方 法的人、 工作态度 不良的人 、经验不 深的人、 因轮流换 位异动来 的人 虽有公司 内的经验 却没有所 支援公司 的工作经 验的人
「工 作的 教导 方法 」 正确 地
安全 地
常立纲课堂教学四步法的第二步

常立纲课堂教学四步法的第二步
第一步:破题新授,构建知识体系
这个环节与之前的情境导入与新授的部分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自然架构法,就是把以前学的旧知识迁移到今天的新知的学习上来。
二是问题点拨法,遇到一些新的,与之前的学习毫无关联的内容,让学生先自学课本,圈画关键信息,直接提出几个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第二步:直击关键,简化教学环节
直击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把课堂的内容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教师少讲废话,少讲没有用的话,加快课堂的节奏与效率。
第三步:及时仿练,内化新知要点
学生每学完一个知识点后马上进行对照仿练,随即再深入仿练与举一反三变式,这样尽量不把问题带回家。
第四步:当堂检测,做细查漏补缺
如果一节40分钟的课,前面的25分钟用来新授的话,那么后面15分钟用来当堂检测。
学生当堂检测,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做完及时交流,及时批阅。
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再行记录,做好课后服务。
操作技能的四步教学法

( 3 ) 例举。 在使用千径干分尺测量轴径的操作过 程中 , 学生采用先叙述操作步骤及注意点 , 然后进行 操作 的方式进行 , 教师进行考核。 这一步骤促使学生 想方设法地理解记住操作流程, 并掌握具体操作。
操 作演 示 , 是一 个脑 、 口、 手 并用 的过 程 ; 教师 则 考核 学 生 的掌握 情 况 , 并 进行 指 导 。通 过 这一 双 向过 程 , 学 生最 终理解 操作 流程 并能 熟练 实施技 能操作 。
序渐进 , 难度逐步提高的过程。 而学生因为说完后接 下来就要做 , 所以“ 危机感” 特别强 , 观察也 比第一阶
( 3 ) 例举 。 在 使用 外径千 分尺测 量轴径 的技 能训
位, 不 断 刺激 学 生 学 习 的愿 望 , 化 无 聊 为有 趣 , 多角 度 进行 重复训 练 , 达 到促进 技能 掌握 的 目标 。
一
练中, 其操作过程可分为以下四大部分 : 用前检查 、 校对零位 、 测量操作 、 数据处理。学生在独立操作千
一
5 6一
操作技能 的 四步教学法
◎ 钟 耀 光
摘
要: 文章介绍了职业教育中操作技能的训练方法~四步教学法, 并从“ 做法” 、 “ 分析” 和“ 例举” 三
个 方面加 以说 明。
关键词 : 操作技能; 四步; 教学方法
中国有一句古话 : “ 薄技养身” 。 随着国民经济的
发展 , 企业 对技 能类 人才 的需 求越 来越 多 , 整 个社 会 对技 能人 才也 逐渐 青 睐。动 作技 能 的形成 在 职业 教 育 的教学 中 占有举 足轻 重 的重要 地位 ,动作 技能 的 掌握 与 否 , 将 直 接影 响到 职 教 子弟 “ 出师 ” 后 能否 立
“四步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_1

“四步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1-07T09:12:28.94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7期作者:乔小艳[导读] 四步教学法的探究性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老师在教学课堂上以引导者的身份组织学生发现、讨论、解决、实践问题,让学生能够在一整套学习体系完成之后,得到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乔小艳安徽省阜南县阜南第五初级中学 236300摘要:四步教学法的探究性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老师在教学课堂上以引导者的身份组织学生发现、讨论、解决、实践问题,让学生能够在一整套学习体系完成之后,得到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应用四步教学法,需要老师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转化课堂教学的角色,让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之余,获得素养和能力的双重提升,为学生后续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四步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一、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当前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对单元课本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查找。
在这一环节,老师需要鼓励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教材的自读自学,并将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记录和筛选,在下一环节进行小组探究。
比如,在学习《网络生活新世界》的时候,学生结合单元章节的学习目标进行教材的阅读,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之后,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和补充,将其归纳为:(1)互联网发展对于社会民众的生活而言,存在哪些好处和不足?(2)应当以怎样的态度看待当前的网上交友现象?(3)网络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有哪些?(4)合理利用网络的原则是什么?老师需要在学生自读材料之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和技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老师需要在整合学生的问题之后,将属于教学重点,但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进行补充。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老师在开展课程教学之前,首先对单元内容进行客观而全面的分析,能够为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引探、练伸四段式主体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引、探、练、伸”四段式主体教学模式仓房镇直小学 陈舟峰“引、探、练、伸”四段主体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主动的求知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发现能力,具体目标:(1)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使学生具有主动参与意识,积极探索态度,学会学习。
(2)激发学生乐于创新的兴趣,养成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能力。
1、操作程序为:四个教学环节激趣指导巩固拓展引 ——→ 探 ——→ 练 ——→ 伸 ——→铺垫探知运用延伸(1)引(激趣铺垫)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求知识的欲望,同时进行有关的知识铺垫,为学习的迁移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学生能用学过的数来表示“半个”以引起认识冲突,同时感受到数学源于现实生活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时运用电脑直观演示,数形结合,由整引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样开课,使学生对新知有了学习的准备,为知识迁移打下基础。
温使学生有成就感,再加上课前谈话激趣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
(2)探(指导探知)教师要重视加强操作感知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查课本、看演示、阅读电脑屏幕上的提示等多种信息渠道,引导学生自己想问题、寻方法、作结论。
针对本节课例题多、概念多的特点,我主要采取分层递时,由扶到放的方法进行教学:例1认识到/2时,从意义到读写都是教师教,以教师为主。
例2认识到1/3逐步放手,通过演示、操作、比较,使学生头脑中逐渐形成表象。
例3认识1/3逐步放手,通过演示、操作、比较,使学生头脑中逐渐形成表象。
教学例4例5时,主要由学生观察回答老师提出问题认识1/5、1/6,并抽象出1/8、1/10,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抽象思维,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dopod TTT 讲师基础训练第四步(精品PPT)

培训(péixùn)加料
培训互动
第三页,共十四页。
我们(wǒ men)要走的四步 是……
提高(tí gāo)心理素质
建立讲师(jiǎngshī)专业
让培训鲜活起来
组织培训流程
第四页,共十四页。
第四步:组织(zǔzhī)培训流程
小组研讨:
题目(tímù):组织一场培训,都有哪些组织工作?
时间:5分钟 发表: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
dopod 讲师 根 (jiǎngshī) 底技能训练
走出四步,迈向成功(chénggōng)!
第一页,共十四页。
我们(wǒ men)要走的四步 是……
提高(tí gāo)心理素质
建立讲师(jiǎngshī)专业
让培训鲜活起来
第二页,共十四页。
?
让培训鲜活(xiān huó)起 来
感性(gǎnxìng)与理 性
第五页,共十四页。
第四步:组织(zǔzhī)培训流程
培训准备阶段
培训实施阶段
培训(péixùn)总结及反响阶段
组织培训(péixùn)流 程
第六页,共十四页。
第四步:组织培训(péixùn)流程
培训准备阶段
安排培训方案 制定(zhìdìng)培训方案
与上级主管或经理确认 准备培训场地和设备
提前与代理商、零售商预约培训会议室 根据实际情况准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并保证设备正常 如需学员操作用样机,提前预约并试机,提前装入相应软件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dopod 讲师根底技能训练。题目(tímù):组织一场培训,都有哪些组织工作。根据实际情 况准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并保证设备正常。如需学员操作用样机,提前预约并试机,提前 装入相应软件。培训中注意各种培训形式的使用。整理、分析学员的测验情况、反响意见,提 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向公司反映。所有的总结都是今后工作进步的根底。休息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校论坛○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年 第 24 期
技能操作训练课四阶段教学法
郑根连 ( 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 温岭 317500)
【摘 要】本文介绍“动作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 教师“传艺”应如何“导演”, 做到“有板有眼”、“丝丝入扣”, 文 中 通 过 “做 法 ”、“分 析 ”和 “例 举 ”三 个 方 面 加 以 说 明 。
●四阶段教学法
动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实际动作组成的自动化的肢体活动方式; 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学习动作技能必须反复练习, 经过一 连串动作练习使之熟练达到自动化反应, 技能才算形成。动作技能的 形成过程含四个阶段: ( 一) 认知动作及知识要领, 从感性上了解动作 技能全过程( 认知阶段) ; ( 二) 将动作技能分成一系列的局部动作, 分 步掌握逐个击破( 分解阶段) ; ( 三) 将掌握了的局部动作串连, 组成一 个完整的动作系统, 形成连锁反应的初步定位( 定位阶段) ; ( 四) 使串 连的完整动作系统继续强化训练, 达到应用熟练的自动化程度( 自动 化阶段) 。施以相应的教学法就叫做四阶段法。
动作技能的各个局部动作便构成动作技能形成过程的第二阶段的主 要任务。教师分解动作要适当、讲解要准确。既化解难度, 逐个击破; 又 激活学生的思维, 促其转向动手能力。
3.例举 在电烙铁焊接技能训练的单个动作教 学 中 , 按 照 上 面 口 诀分为三个局部动作。首先“一去”, 去掉焊接部位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和污物, 并教会学 生 “去 ”的 方 法 : 可 以 用 刮 刀 刮 , 也 可 以 用 砂 布 砂 等 。 “一去”还要 视 具 体 情 况 , 对 已 经 氧 化 或 有 污 物 的 金 属 表 面 必 须 要 “去 净”, 是提高焊接速度和质量的前提保证; 对刚刚剥去绝缘层的新金属 表面可以免“去”。其次“二锡”, 对要焊接部位的金属表面应分别先焊 上一层锡, 且必须要焊得质量可靠, 看上去应光亮圆滑, 无虚焊, 假焊 现象, 这一步 骤 必 须 认 真 做 好 , 不 能 马 虎 , 是 提 高 焊 接 质 量 、排 除 虚 焊 假焊的关键一步。最后动作是“三接”, 把要互相焊在一起的两部分金 属用烙铁适当加热, 完成焊接目的。这是实现焊接可靠, 焊点美观的决 定性一步, 所以一方面要动作准确, 保证烙铁头端面与焊接的关键部 位充分接触, 达到最好的传热效果, 另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接触时间, 使焊接部位既达到所需温度但又不过热。因为接触不够紧密, 时间不 够充分, 温度不易上升到锡的熔点, 锡不能充分熔化, 会造成焊接时间 长, 出现虚焊, 假焊, 焊点不光亮圆滑, 尽至焊点产生尖形有毛刺。如果 紧密接触且时间太长, 会造成温度过高, 助焊剂被蒸干, 焊点干固不圆 滑, 没有光泽, 甚至线路板铜薄会起翘等等。还有“三接”时, 两手和嘴 要协调配合, 左手拿焊锡丝或需焊接的元件, 且要拿得稳而不抖, 右手 正确握电烙铁, 待烙铁加热到焊锡熔化后迅速移去烙铁, 并用嘴对焊 接部位吹气加速冷却, 当焊锡完全凝固时才移开左手完成焊接。在教 学中, 要做到讲一步, 练一步, 要求学生每个动作认真训练, 做到准确 到位, 保证质量。
533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年 第 24 期
一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改革传统的教学和管理 模 式 带 来 机 会 。数 字 化 校 园 的 建 设 和 计 算 机 多 媒 体 教 学 的 使 用 改 变 了 传统的教学模式, 这些说明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全面的信息化, 地 方 高 等 师 范 院 校 必 将 从 办 学 手 段 信 息 化 过 程 中 得 到 长 足 的 发 展 。但 另 一方面, 这也使得本来在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方面处于劣势的师范学院 与 其 他 综 合 类 大 学 的 差 距 更 大 。一 流 大 学 正 凭 借 他 们 的 品 牌 和 拥 有 著 名教授的优势, 努力发展远程教育网, 扩大校外教育规模。
在局部动作的教学时, 教师可针对实际, 采取讲练结合式、集体训 练式、分组比赛式、自查互查式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三) 定位阶段— ——知动协调, 形成系统 1.做法 此阶段强调知动协调, 形成系统, 达到 动 作 熟 练 自 如 , 将 学 生 已 经 掌 握 了 的 局 部 动 作 组 成 一 个 完 整 的 动 作 系 统 。完 成 这 一 任 务 的 主 要 方 法 是 通 过 相 邻 动 作 的 转 换 练 习 来 加 强 它 们 之 间 的 联 系 。使 整 套动作的顺序通过多次训练而固定下来, 不仅各个动作要准确无误, 而且全套动作要形成条件反射式的连锁反应。 2.分析 定位阶段是整个技能学习过程的重点 , 它 是 在 学 生 学 会 局部动作基础上, 以学生寻找并缩小自我动作与标准动作之间差距的 方法, 推进学生的认知与行动的协调, 达到最后正确的定位。从一定意 义上讲, 教师掌握了知动协调法, 就掌握了突破技能学习难点的一个 方法。这是因为, 学生最终能掌握技能动作的关键, 在于动作的串连定 位, 学生能发现并缩小自我动作与标准动作之间的差距。知动协调连 锁法, 正是教师指导学生将自我动作与标准动作之间的差距趋向于零 的方法。 3.例举 在电烙铁焊接技能的定位阶段, 学 生 虽 以 掌 握 局 部 动 作 的基本要领, 但与标准动作还有一定差距。根据学生焊接情况, 帮助找 出存在问题的原因, 提出提高焊接质量的改正措施, 我还故意将不规 范的反面动作演示给学生看, 使学生从实际中体会到认真做好每个局 部动作的重要性。再通过逐次反复训练将整套动作的顺序固定下来, 形成熟练的条件反射式的连锁反应。 ( 四) 自动化阶段— ——增加难度, 强化训练 1.做 法 此 阶 段 强 调 增 加 难 度 , 强 化 训 练 , 使 学 生 对 动 作 技 能 的 掌握达到“自动化”的程度。采取熟练动作强化法, 教师必须通过多渠 道来指导, 督促学生, 使学生坚持训练。 2.分析 自动化阶段是动作技能的最后阶段, 熟( 下转第 519 页)
【关键词】技能教学; 四个阶段; 认知
动 作 技 能 的 形 成 在 职 教 教 学 中 占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重 要 地 位 。它 是 直 接打造专业技术人才“手艺”的根基, 是关于职教子弟“出师”后立足社 会“捧饭碗”和奉献社会的终身大事。同时, 也关系到学校的声誉。
技能教学, 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教学的过程是“传艺”和 “学艺”的过程。教师的“导演”( 讲解和演示) 至关重要, 大有学问。要做 到“有板有眼”、“丝丝入扣”, 才能使学生“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下面谈 谈 我 的 “导 演 ”方 法 :
( 一) 认知阶段— ——示范在先, 讲解在后 1.做法 此阶段强调示范在先, 讲解在后, 二者穿插进行。目的是 加强学生对动作全过程的表象认识。任何一个技能动作的学习, 首先 是对其知识内容与动作内容的认知和了解, 教师先演示所要传授动作 的全过程, 然后结合动作, 向学生讲解有关概念、步骤、方法、要领及注 意事项等, 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技能动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分析 将组成动作技能的活动方式反映 到 练 习 者 的 头 脑 里 去 而形成动作映象, 且使得这种映像在动作技能的练习和运用中能起到 指引方向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 了解 所学动作技能的结构特点, 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从而在头脑中 形 成 清 晰 完 整 的 动 作 映 象 。有 利 于 学 生 对 学 习 任 务 的 了 解 和 诱 发 学 生 的学习动机以及使学生主动注意动作的知识内容, 更好地了解动作的 要领。 3.例 举 在 电 烙 铁 焊 接 的 技 能 训 练 中 , 要 达 到 不 虚 焊 假 焊 , 焊 点 光 亮 圆 滑 、大 小 适 中 的 焊 接 水 平 是 不 容 易 的 。 如 果 教 师 一 开 始 不 作 演 示 , 就 向 学 生 灌 输 一 大 堆 的 方 法 、要 领 和 经 验 , 可 能 产 生 以 下 一 些 弊 端。( 1) 因学生没有焊接技术的感性经验, 教师讲解不但不能被学生接 受, 反而使学生听了害怕, 以为焊接很难、很复杂, 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 2) 影响 学 生 对 方 法 、步 骤 的 准 确 理 解 ; ( 3) 不 能 很 好 地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主动性。那么如何训练焊接技能呢? 其原则是示范在先, 讲解在后, 穿插进行。先示范焊接几个有一定水平的焊点给学生看, 学生看我焊 得既快又美观, 觉得焊接很容易。接着让学生试着去练习, 可学生怎么 也焊不好。这时, 我才提醒学生, 不管学那种技能, 掌握了方法要领就 简简单单, 没有掌握就繁繁难难。学生问: “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要领 快 告 诉 我 们 吧 。”我 把 “一 去 、二 锡 、三 接 ”的 焊 接 口 诀 告 诉 学 生 。但 是 学 生要正确理解这个口诀, 把口诀变为熟练协调的技能, 焊出高质量的 焊点, 还需通过学生亲自分步反复练习, 掌握每个局部动作的标准要 求才能达到。 ( 二) 局部阶段— ——分解在先, 动手在后 1.做法 此阶段强调分解在先, 动手在后, 对局部 动 作 反 复 练 习 。 当学生对动作技能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 就该进行局部 动作的训练。即教师把动作技能分解成若干局部动作, 并边讲解边操 作, 让学生逐个训练, 使学生初步掌握局部动作的基本过程, 引导学生 将所感知的认知内容, 转变为行动指令。 2.分析 一种动作技能通常由一系列局部动作组成。要形成动作 技能, 就必须先掌握这种技能所构成的各个局部动作。因此, 掌握所学
2.地 方 师 范 院 校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率 普 遍 低 下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偏低, 只有 10%- - 20%的 成果应用于生产, 而在所有学校中, 地域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地方师 范院校, 其科技成果更少, 科技转化率更低。[6]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地方 师范院校往往只突出其师范性而轻视科研的重要性, 其科技成果在经 济社会中的应用性不够强, 从而直接导致科技成果少且转化率低。二 是地方师院的科研项目很难得到大量经费和地方企业的支持, 与其他 综合性和部署师范学校相比, 其成果很难得到相同认可。 五 、市 场 环 境 1.生 源 数 量 和 质 量 呈 下 降 趋 势 近几年来, 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师范学院的生源数量和质量明显 有所下降, 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导致生源数量的增 长速度逐步趋于稳定甚至下降; 二是由于地方师范学院的师范毕业生 就业前景并不看好, 随着综合类大学教育教育专业的成熟和教师资格 制度的建立, 这个问题将变得更加严峻。目前大部分地方普通师范学 院, 在抛档线即该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 有的学院即使大 幅度降分也完成不了招生计划。 2.社 会 对 教 师 的 需 求 已 由 量 转 到 对 质 的 要 求 一方面, 基础教育对教师总量的需求己经趋于平稳, 不再表现为 数 量 需 求 的 特 性 。近 几 年 由 于 师 范 院 校 和 其 它 院 校 的 师 范 专 业 不 断 扩 大招生, 部分非师范专业学生选择教师职业, 使师范毕业生明显增多, 在一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 形成了 买方市场。另一方面,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出使社会 需 要 一 支 高 素 质 和 高 水 平 的 教 师 队 伍 。人 才 的 需 求 遵 循 “能 者 上 ”的 市 场规律, 因此对教师的需求呈现出质量需求的特性, 由量转到对质的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