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报告--010---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的FPGA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一种低复杂度数字互相关器的设计及其fpga实现

一种低复杂度数字互相关器的设计及其fpga实现

一种低复杂度数字互相关器的设计及其fpga实现
一种低复杂度数字互相关器的设计及其FPGA实现是一个比
较有用的设计,它主要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精准的计算和处理。

该设计主要包括一个输入多路复用器、一个滤波器、一个
FIFO缓冲器和用于计算和处理的核心部分。

输入多路复用器
可以将多个输入信号源进行分开处理,并将各个信号源分别进行分割和处理,以便与其他信号做精确的计算和处理。

滤波器也可以用于有效地去噪,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可靠和精确。

FIFO缓冲器则可以将所有的输入信号的计算结果进行分类和
存储,以备后续使用。

而核心部分则是将输入信号应用复数运算,并将复数运算结果进行幅度和相位转换,以取得最终的结果。

要在FPGA上实现这种低复杂度数字互相关器,我们首先要
使用模块化编程,将所有的组件都分解成小块,然后采用高度可配置的方式来实现各个组件的定制,以便较好地组合和完成计算和处理。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基于低维数字逻辑的设计方案,将这些小的组件通过一定的数字逻辑组合起来,这样就能实现设计思想所蕴涵的函数。

最后,在FPGA中最重要的就
是要考虑系统的吞吐率问题,这可以通过改变设计中各个组件的运行时间来实现,以得到最大容量的处理能力。

总之,一种低复杂度的数字互相关器的设计以及在FPGA中
的实现要用到模块化编程、低维数字逻辑和合理的系统吞吐率配置,以进一步提高处理的效率,使得设计的函数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达到预期的效果。

《2024年基于FPGA的AVSIDCT变换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2024年基于FPGA的AVSIDCT变换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FPGA的AVSIDCT变换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中,AVS(先进视频编解码)作为一种重要的编解码技术,以其高效率的编码性能在多个领域中广泛应用。

在AVS中,离散余弦变换(DCT)是一个核心环节,对信号进行高效转换。

为了适应高实时性需求和信号处理的复杂性,我们选择使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来设计并实现AVSIDCT 变换,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设计过程和实施效果。

二、FPGA及其在AVS变换中的作用FPGA因其高度的可定制性和并行处理能力,是执行DCT变换的理想平台。

FPGA设计在数字信号处理过程中能以极低的延迟实现高效的并行计算,使得DCT变换过程得到优化。

三、AVSIDCT变换设计概述我们的设计目标是将AVS的DCT变换在FPGA上实现。

我们将根据AVS标准定义DCT变换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流程,然后在FPGA上设计和实现这些算法。

具体来说,我们首先将DCT算法进行模块化处理,然后根据FPGA的特性和资源分配进行优化设计。

四、硬件设计1. 模块设计:我们将AVSIDCT变换分为多个模块,包括输入处理模块、DCT计算模块和输出处理模块等。

每个模块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例如输入处理模块负责接收输入数据,DCT计算模块负责执行DCT变换算法,输出处理模块负责输出处理结果。

2. 资源分配:根据FPGA的特性和可用资源,我们将进行适当的资源分配,如查找表大小、内存带宽等。

此外,我们还需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FPGA的并行处理能力来提高计算效率。

五、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阶段,我们主要关注如何将DCT算法在FPGA上实现。

我们首先将算法转化为硬件描述语言(HDL),然后使用FPGA开发工具进行编译和仿真。

此外,我们还需要对算法进行优化,以适应FPGA的并行处理能力和减少资源消耗。

六、实现与测试我们成功地在FPGA上实现了AVSIDCT变换。

通过仿真和实际运行测试,我们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

数字通信实验报告

数字通信实验报告

月儿的教案月儿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和书写“月儿”的字母和拼音。

2.能听懂并能用图片和简单的语言描述月儿。

3.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月儿”的相关词汇。

4.通过月儿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月亮和夜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课件、教具:月儿的图片、月亮的图片、夜晚的图片。

2.录音机、磁带、CD。

三、教学步骤Step 1:引入1.师生互动:老师拿着月儿的图片,引导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月儿)2.播放月儿的歌曲:让学生先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然后,再播放一次,让学生一起跟着唱。

Step 2:听力训练1.听录音:播放月儿的描述音频,让学生仔细听,并根据描述内容猜猜月儿是什么样子的。

2.对话练习:给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模仿对话,询问月儿的问题并回答。

A:月儿在哪里?B:月儿在天上。

A:月儿是什么形状的?B:月儿是圆的。

A:夜晚月儿是什么颜色的?B:夜晚月儿是白色的。

Step 3:拓展训练1.看图片:再次播放月儿的描述音频,并给学生展示月亮的图片和夜晚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描述内容选择正确的图片。

2.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月儿的特点和作用,并表演出来。

Step 4:造句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用月儿的相关词汇造句。

月儿在天上,亮晶晶。

月儿是圆的,像个盘子。

夜晚月儿很亮,伴我入眠。

2.学生自由造句练习。

Step 5:巩固与评价1.结合日常生活:出示月亮的图片,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月亮的场景和时间。

2.评价:给学生几个简单的问题,测试学生对月儿的理解和学习情况。

四、教学反思通过以上的教学步骤,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书写“月儿”的字母和拼音,能够理解和运用“月儿”的相关词汇,能够听懂和描述月儿,并能够培养学生对月亮和夜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次教学活动设置了多种教学手段,有趣味性、巩固性和拓展性。

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FPGA+的绝对式感应同步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FPGA+的绝对式感应同步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DWORD dwCreationDispostion, DWORD dwFlagsAndAttributes, HANDLE hTemplateFile); BOOL DevicetoControl(HANDLE hDeviee,
USB接口芯片我们选择了Cypress公司的 CY7C68013。它是最早符合USB2.0标准的微控制 器,集成了符合USB2.0标准的收发器、串行接口引 擎(SIE)、增强型8051内核几可编程外围接口【2 J。 CY7C68013可以配置成三种不同的接口模式:Poas (端口模式);GPIF Master(可编程接口模式);Slave FIFO(主从模式)。其中后面两种利用其内部集成 的独立于微处理器的USB硬核完成数据传输,微处
PC客户端软件主要完成PC与数字板之间的 USB通信功能,采集数据的保存、计算、显示等处理 功能,同时必须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用于 设计客户端软件的开发环境有VB,VC等,经过调 研我们选择了VC6.0。因为VC6.0提供了丰富的 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 函数,可以直接对USB设备进行操作的,能够节省 开发时间。
2007年11月19 Et收到 第一作者简介:尚超(198l一),男,河南汝州人,博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精密角度测量技术研究。E.mail:newstarsc@163.Ⅻ。
1系统硬件的实现
根据工程应用的要求,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的 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首先驱动电路负责给绝对式 感应同步器提供激磁信号,使其正常工作。然后绝 对式感应同步器输出的4路模拟调幅信号,经前端 信号调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调幅、调相等处理后 输入2路追踪型轴角数字转换电路,把调制的模拟 轴角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必须设置好追踪型轴角 转换器的外围元件参数,否者转换器将不能正常工 作。通常追踪型轴角转换器提供的16bit的并行数 字输出为rI.11L电平,而FPGA的IO电平通常使用的 是LvlTll.,因此需要使用双向电平转换接口芯片作 为FPGA与RDC之间的缓冲。FPGA首先产生粗精 双通道的采样控制时序,对RDC进行时序控制,然 后对采集到的2路角度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获得最终 需要的绝对角度数据信息。之后,FPGA通过控制 8LED进行绝对角度信息或者独立角度信息的显示, 并提供USB接口和RS485接口的控制时序,完成与 PC及运动控制器的通信功能,还可以控制SRAM实 现对采集数据的缓冲功能。

基于FPGA的绝对式编码器的解码电路设计

基于FPGA的绝对式编码器的解码电路设计
2. Gua n g x i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S y s t e m & Ad v a n c e d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G u a n g x i 5 3 0 0 0 4, C h i n a )
c o n t r o l l e r . T h e n md u l a r i z a t i o n c o n c e p t wa s a p p l i e d t o t h e c i r c u i t , wh i c h c o n s i s t s o f d e c o d i n g , d e s e r i a l i z e r , c y c l i c r e d u n d a n c y c h e c k i n g , d a t a - s e p a r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n g nd a o t h e r m o d u l e s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i s F P G A— b a s e d d e c o d i n g c i r c u i t C n a i m p l e me n t t h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a b s o l u t e e n c o d e r o f T S 5 6 4 3 N1 0 0 a n d f o l l o w- u p p r o c e s s o r . T h e c o n t r o l l e r o f u p p e r c o mp u t e r c a n a c q u i r e i n f o r ma t i o n f r o m e n e o d e r v i a t h i s c i r c u i t . T h e s e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F P GA— b a s e d d e c o d i n g c i r c u i t ma y r e p l a c e t h e e x — p e n s i v e s p e c i a l c o n v e n e r o f AU5 6 8 8 c h i p a n d c a n s i mp l i f y t h e d e s i g n o f s y s t e m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r e d u c e p r o d u c t S c o s t .

基于某FPGA误码检测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某FPGA误码检测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FPGA误码检测器的设计与实现欧亚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基于FPGA误码检测器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学生学号:12610602150807指导教师:导师职称:所在分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统本通信1201班提交日期:2015年12月21日备注:“指导教师意见”和“教研室意见”请在“□”打“√”表示。

摘要随着通信测试技术的发展,对测试仪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测试仪器软件化、智能化。

而且由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测试仪器的价格比较昂贵,所以要求仪器开发商要考虑到测试仪器的功能问题及仪器的成本问题。

另外,小型化和便携化的思想是通信测试仪器的两个重要发展趋势和方向。

鉴于网络通信监测具有移动性,要对同一通信网络不同测试点进行监测,对于测试点的物理距离比较远的通信网络,要求通信网络测试设备向小型化,便携化的两个方向发展。

手持式网络测试设备主要以现场施工以及运行维护使用为目的,不要求其测试功能的完善,但侧重于实用性和方便性。

误码测试仪主要基于FPGA技术,并且以方便,实用,经济三个方面为主要特点进行设计开发的。

它的核心器件是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便于移植或者升级。

FPGA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可编程门阵列,如今很多数字通信系统都是用FPGA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器件,不仅使系统的集成度大大提高而且降低了硬件设计的复杂程度。

所以,采用FPGA作为智能误码仪的核心控制器件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本论文在分析了误码仪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釆用FPGA等构建硬件平台,完成误码仪的功能。

用FPGA实现伪随机序列的收发和误码统计,然后通过数码管显示检测结果。

关键词:误码检测仪FPGA 伪随机码同步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est,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test instrument.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instrument software. And becaus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st instruments are expensive, the cost function and instrument so instrument developers to consider to test instruments. In addition, miniaturization and portability of the thought is the two important development trend and direction of communication testing instrument. In view of the network traffic monitoring with mobility, to monitor the sam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f different test points, for the physical distance between the test point is far from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sting equipment to the miniaturization,portable two direction. The portable network test equipment to the main maintenance on-sit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for the purpose, does not require the test function perfect, but focuses on the practicality and convenience. Intelligent error tester is mainly based on FPGA technology, and with convenient, practical, the three aspects of economy 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t is the core component of field programmable logic array (FPGA), easy to transplant or upgrade. FPGA is widely use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now a lot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using FPGA as the core of the system control device,not only the system integration degree greatly improve and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hardware design. So, using FPGA as the core control device of intelligent error tester is a suitable choice.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the error code, using FPGA,processor and other hardware platform to complete the function of the error tester. FPGA implementation of the pseudo random sequence of transceiver and error statistics,and then through the digital tube display detection results.Key Words : Error detecting instrument FPGA Pseudo random code Synchroniz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绪论 ........................................................................................................................- 1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1.2国外研究现状 .............................................................................................- 1 -1.3本课题主要要求容 .....................................................................................- 2 -2.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4 -2.1 EDA与VHDL介绍 .......................................................................................- 4 -2.1.1 FPGA发展历程.................................................................................- 4 -2.1.2 VHDL语言介绍.................................................................................- 6 -2.2总体方案设计, .........................................................................................- 7 -2.2误码率测试基本原理 .................................................................................- 7 -2.3伪随机序列的原理及特点 .........................................................................- 8 -2.4硬件电路设计方案选择 .......................................................................... - 10 -3.功能设计 ............................................................................................................. - 11 -3.1基本功能设计 .......................................................................................... - 11 -3.1.1伪随机码型发生单元设计 ........................................................... - 12 -3.1.2误码插入单元 ............................................................................... - 12 -3.1.3误码检测单元设计 ....................................................................... - 13 -3.1.4同步模块 ....................................................................................... - 14 -3.1.5显示模块 ....................................................................................... - 15 -3.1.6模拟信道模块 ............................................................................... - 18 -3.2 顶层电路的设计 ..................................................................................... - 19 -4.功能的仿真和验证 ..............................................................................................- 20 -4.1仿真验证 ...................................................................................................- 20 -4.1.1伪随机码型发生单元设计 ....................................................................- 20 -4.1.2误码插入单元和模拟信道模块 ............................................................- 20 -4.1.3误码检测单元设计 ................................................................................- 20 -4.1.4同步模块 ............................................................................................... - 21 -4.1.5显示模块 ............................................................................................... - 21 -4.2整体仿真图 .............................................................................................. - 21 -4.3FPGA验证.................................................................................................. - 21 -5.结论 ..................................................................................................................... - 23 -参考文献................................................................................................................. - 24 -致谢..........................................................................................................................- 25 -1.绪论1.1研究目的及意义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通信在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

基于FPGA的PSK调制系统实验报告

基于FPGA的PSK调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基于FPGA的PSK调制系统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基于FPGA的PSK调制系统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原理图输入法设计电路的方法,掌握QuartusII的层次化设计方法。

通过PSK调制系统的设计,熟悉用EDA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详细流程,以及在硬件上的应用。

2.掌握绝对码、相对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和变换方法。

3.掌握用键控法产生2PSK信号的方法。

4.掌握相对码波形与2PSK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绝对码波形与2DPSK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要求利用实验板具有模拟信号处理的功能,设计一个移相键控信号发生器。

要求利用板上的8位DIP开关设置基带信号码(8bit)。

板上的DAC送出己调信号(正弦波),对8bit基带信号循环调制。

要有用于观察的同步脉冲输出。

传输速率1200bps。

为简单起见,载波频率也是1200Hz。

为简单起见,已调信号的相位和基带信号码的夫系柬用绝对调相方式。

即基带信号为l,己调信号的相位相对于参考相位改变180度。

基带信号为0,已调信号的相位与参考相位相同。

三、实验内容1、PSK调制原理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它是受键控的载波相位按数字基带脉冲的规律而改变的一种数字调制方式。

这种以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表示相应数字信息的相位键控,通常被称为绝对移相方式。

当基带信号为二进制数字脉冲序列时,所得到的相位键控信号为二进制相位键控,即2PSK,它的表达式为式中,φ(t)由数字信息“0”“1”控制。

在绝对移相中,因为φ(t)选用的参考相位基准就是未调制的载波,所以φ(t)就是载波的绝对值。

一般说来,数字信息为“1”时,φ(t)=0,数字信息为“0”时,φ(t)=π。

即如图所示2、系统总体设计系统的结构框图3、系统详细设计1 分频器设计根据题目中载波频率小于30kHZ的要求,生成载波信号的正弦信号发生器选择16位累加器,则其需要的时钟在30kHZ以上即可。

FPGA与绝对编码器BiSS协议通信

FPGA与绝对编码器BiSS协议通信

FPGA与绝对编码器BiSS协议通信绝对编码器BiSS协议通信引⾔位置编码器是⼯业⾃动控制中重要的反馈环节执⾏元件。

位置编码器按⼯作⽅式分为绝对式和增量式两种。

绝对位置式编码器的数据输出⼀般采⽤串⾏通信的⽅式[1]。

位置编码器的通信速度,在⼀定程度上影响闭环系统的时间常数。

德国IC-Haus公司提出的BiSS(Bidirectional Synchronous Serial)协议是⼀种新型的可⾃由使⽤的开放式同步串⾏通信协议[2],使⽤该协议通信波特率可以达到10Mbps,达到RS422接⼝总线的波特率上限[3],是其它⼀些同类常⽤串⾏通信协议(如SSI,EnDat,Hiperface,起⽌式异步协议)的5倍以上。

注:起⽌式指⼀种常⽤的异步串⾏通信协议[5],每帧数据包括1位起始位、5-8位数据位、1(或0)位奇偶校验位、1(或1.5或2)位停⽌位。

由表1中可知,BiSS协议通信波特率远远⾼出其它协议,总线连接⽅式、报警位、协议长度可调整,⼯业应⽤灵活性好,⽆协议产权成本,全数字接⼝⽆模拟器件成本。

可见,在通信速度、产品适应性、成本等综合⽅⾯,BiSS协议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BiSS协议BiSS协议包括读数模式(sensor mode)和寄存器模式(register mode)两部分的内容。

如图1、图2所⽰,在点对点或总线连接下由主机发送MA(master)信号,编码器返回SL(slave)信号。

SL的返回信号是和MA的时钟同步的。

在寄存器模式下,MA在提供时钟的同时,需要携带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值等信息,这是通过不同的占空⽐实现的:当占空⽐在10%~30%(⽂中称为低占空⽐)时,同时表⽰数据0;当占空⽐在70%~90%(⽂中称为⾼占空⽐)时,同时表⽰数据1。

1.1 读数模式在读数模式下,通信波特率可达到10Mbps,MA和SL的帧结构如图3所⽰。

其中,MA的REQ(请求)位的①~②时间长度要⼩于timeoutSENS(可编程的时间参数),编码器识别为读数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设计一.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1)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过程:QuartusⅡ文本输入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2)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过程:QuartusⅡ文本输入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3) 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过程: QuartusⅡ原理图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一起实现) 二.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设计1)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过程的设计步骤:运用QuartusⅡ文本输入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a)创建设计工程(b)设计输入(c)项目编译(d)项目防真验证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方法简单,VHDL源程序具体如下:LIBRARY IEEE; /*库说明语句*/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程序包说明语句,声明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要引用IEEE库中的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这三个程序包中的所有项目*/ENTITY akld1 IS /*定义一个实体akld1,clk ,clr,a为输入PORT(clk,clr,a:IN STD_LOGIC; 引脚, 为STD_LOGIC型, b为输出引b:OUT STD_LOGIC); 脚, 为STD_LOGIC型*/END akld1;ARCHITECTURE divcnt OF akld1 IS /*根据akld1定义一个结构体名为divcnt*/SIGNAL temp:STD_LOGIC; /*定义一个中间变temp*/BEGINPROCESS(clk,clr) /*当clk, clr改变时,执行下面的进程*/BEGINIF(clk'EVENT AND clk='1')THEN /*当为上升沿的时候*/IF(clr='1')THEN /*如果clr='1'*/temp<='0'; /* temp清0*/ELSEtemp<=(temp XOR a); /* temp与a的异或送temp*/b<=(temp XOR a); /* temp与a的异或送b*/END IF;END IF;END PROCESS;END divcnt;原理:当为上升沿触发时,clr为1时,temp为0,则当为上升沿触发时,clr为1时,把temp与a的异或送temp,因为原先的temp被清零了,所以异或一下的话,temp的值与a的值就相等,即把a的值送temp,temp与a相异或送b,此时的b也就是a的值,即temp与b的值相等,程序进行下一次的执行。

下一次的时候,clr为1,所以即是把保存的temp(上次的a,因为temp与b的值相同,所以也就是上一个b的值)与现在的a相异或送现在的temp与b,,再执行下一次,程序重复的执行,所得的就是了。

其实很明白的说,就是在执行时输入的a与前一个输出的b相异或,所得就是所求。

通过QuartusII软件设计编译仿真上述程序,过程如下:创建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模块方案设计工程,将设计程序输入,并保存文件。

设计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模块的编译,查看编译报告。

除此之外,还可以查看综合后的电路原理图。

查看RTL级电路原理图:选择菜单命令Tools/RTL Viewer,即可观察综合后生成的寄存器传输级RTL方式的电路原理图。

图10-1 RTL电路原理图查看门级电路原理图:选择菜单命令Tools/Technology Map Viewer,即可观察综合后生成的门级电路原理图。

图10-2 门级电路原理图设计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模块的仿真验证: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的功能仿真前波形与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的功能仿真后波形。

图10-3 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的功能仿真前波形图10-4 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的功能仿真后波形波形分析:当为上升沿触发时,clr为高电平时,b输出为随机; 当为上升沿触发时,clr 为低电平,clk正常工作时,a只要输入有1时,b相应的跟前一个输出相反,改变状态,即跳变。

(输出有延迟一点)由波形可知,输出无错误,也无丢失,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模块工作正常。

2)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过程的设计步骤:运用QuartusⅡ文本输入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a)设计输入(b)项目编译(c)项目防真验证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过程时,VHDL程序具体如下:LIBRARY IEEE; /*库说明语句*/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程序包说明语句,声明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要引用IEEE库中的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这三个程序包中的所有项目*/ENTITY akld2 IS /*定义一个实体akld2,clk ,clr,b为输PORT(clk,clr,b:IN STD_LOGIC; 入引脚, 为STD_LOGIC型, a为输出a:OUT STD_LOGIC); 引脚, 为STD_LOGIC型*/END akld2;ARCHITECTURE divcnt OF akld2 IS /*根据akld2定义一个结构体名为divcnt*/SIGNAL temp:STD_LOGIC; /*定义一个中间变temp*/BEGINPROCESS(clk,clr) /*当clk, clr改变时,执行下面的进程*/BEGINIF(clk'EVENT AND clk='1')THEN /*当为上升沿的时候*/IF(clr='1')THEN /*如果clr='1'*/temp<='0'; /* temp清0*/ELSEa<=(temp XOR b); /* temp与b的异或送a*/temp<=b; /*把b赋给temp,即保存b*/END IF;END IF;END PROCESS;END divcnt;原理:当为上升沿触发时,clr为1时,temp为0,则当为上升沿触发时,clr为1时,把temp与b的异或送a,因为原先的temp被清零了,所以异或一下的话,a的值与b的值就相等,即把b的值送到a,然后把b送temp,进行保存,程序进行下一次的执行。

下一次的时候,clr为1,所以即是把保存的b与现在的这个b相异或,再保存现在的b,再执行下一次,程序重复的执行,所得的就是了。

其实很明白的说,就是在执行时输入的b与前一个b相异或,所得就是所求。

通过QuartusII软件设计编译仿真上述程序,过程如下:创建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工程,将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程序设计输入,并保存文件。

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模块编译,并查看编译报告设计。

除此之外,还可以查看综合后的电路原理图。

查看RTL级电路原理图:选择菜单命令Tools/RTL Viewer,即可观察综合后生成的寄存器传输级RTL方式的电路原理图。

图10-5 RTL电路原理图查看门级电路原理图:选择菜单命令Tools/Technology Map Viewer,即可观察综合后生成的门级电路原理图。

图10-6 门级电路原理图设计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的仿真验证: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的功能仿真前波形与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的功能仿真后波形。

图10-7 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的功能仿真前波形图10-8 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的功能仿真后波形波形分析:当为上升沿触发时,clr为高电平时,a输出为随机; 当为上升沿触发时,clr为低电平,clk正常工作时,b有跳变的时候,a相应的输出为1。

由波形可知,输出无错误,也无丢失,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模块工作正常。

3) 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过程简单的设计步骤: QuartusⅡ原理图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运用(a)设计输入(b)项目编译(c)项目防真验证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模块是将上述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和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模块进行合二为一,有三个输入信号源,两个输出信号。

将上面设计的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模块和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模块分别创建为编码原理器件和解码原理器件,并存入器件库。

启动QuartusII软件,采用QuartusII原理图输入设计方式设计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

按实验一方法,创建工程,打开图形编辑器对话框,将创建的akld1和akld2两个元件输入到对话框,在原理图中添加输入引脚,输出引脚,根据所设计的电路添加个符号之间的连线和节点,并正确命名。

各元件正确连接后,构成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如下图。

图10-9 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原理图工程文件的创建和源文件的输入完成后,对设计进行编译。

启动编译过程,查看编译报告。

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的仿真验证,查看仿真波形: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的功能仿真前波形与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的功能仿真后波形。

图10-10 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的功能仿真前波形图10-11 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的功能仿真后波形波形分析:当为上升沿触发时,clr为高电平时, 绝对码变相对码b,相对码变绝对码a2都输出为随机; 当为上升沿触发时,clr为低电平,clk正常工作时, a1只要输入有1时,b 相应的跟前一个输出相反,改变状态,相应的b只要有跳变,a相应的输出为1。

从而得到输入a1与输出的a2波形完全.由图可知,符合这个要求。

由波形可知,输出无错误,也无丢失,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工作正常。

(3)实验总结本次实验运用VHDL语言编程设计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模块,用QuartusII软件实现了各模块的编译及仿真,得到了各时序及功能仿真波形。

同时,还将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两个模块合在一起,完成用原理图输入法设计实现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的功能。

通过本实验明白了QuartusII软件的强大之处,并且懂得了VHDL语言编程设计之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