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是指用于解决社会学问题的一系列研究方法和理论的体系。
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致力于研究和分析社会现象、社会行为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规律性和变化,因此需要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首先,观察是社会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观察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参与研究场景,亲眼目睹并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和现象。
间接观察则是通过观察记录、文献分析等方式来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
观察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得客观数据和真实情况,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其次,访谈是社会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访谈是指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获取信息。
访谈方法有多种形式,例如个别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
访谈方法可以深入了解被研究者的思想、态度和动机,获取他们的个人经验和观点。
但访谈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被研究者可能存在回答偏差和说话不真实的情况。
另外,问卷调查是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是指研究者通过编制一系列问题,并将其发送给大量被调查者,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大量的数据,用于对群体进行整体统计和分析。
但问卷调查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问卷的设计可能存在偏见,回收率低等。
此外,实验研究也是社会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实验研究是指研究者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和观察,以检验某种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可以控制研究条件和变量,使得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和有效性。
但实验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例如研究条件可能与实际情境脱节,实验结果可推广性有限等。
最后,文献分析是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是指研究者通过阅读、解读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文献和案例来进行研究。
文献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已有的研究进展和观点,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社会科学家们探索一定社会现象或事件的方法和规范。
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其研究对象包括人文、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因此,它的研究方法也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人们一般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类型。
本文将从社会科学研究的定义、方法选择、研究设计等方面,在这两种类型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探讨一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问题。
一、社会科学研究的定义社会科学研究是指研究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或规律的学问。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包括人类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以及人类的行为、思想等。
在研究社会科学时,研究者通常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数据,而不仅仅是纯粹的统计分析。
二、方法选择一般情况下,社会科学研究可以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法。
定性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深入了解人类行为、思想的本质和生成方式。
定量研究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提供广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来确定一定的事实和关联性。
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需要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方法。
1、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一种具有深度的研究方法。
它是通过分析和解释人类行为、事件等情况来获得知识。
定性研究通常通过分析人类行为、交往以及观察调查等方式来学习社会现象或事件。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关于社会现象的深度和广度的高度描述,帮助研究者探索真实的人类行为、情感和思想。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通常涉及语言和文字材料的分析,包括词汇、语音、行为和文本/交谈分析。
此外,还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法,以获得有关实际情况的更深入了解。
在基于定性数据的研究中,主要分析重点就是通过深入理解参与人的观点和意见推演出社会现象或事件的真实的影响。
2、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一种可以制定一定数量规定(指标)的数学计算方法,建立框架并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
尽管在定性研究中,该方法同样可以用于部分的数据分析及统计分析,但定量研究通常伴随着大量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正确的方法选择和运用对于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归纳演绎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几个方面,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进行探讨。
一、归纳演绎法归纳演绎法是从具体的事实中归纳出一般规律,再用这些规律推演出新的具体现象的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归纳法得出的。
例如,西方现代化理论是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研究,在观察到一系列现象后,归纳出了一个“现代化进程”的概念,并将该概念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对其进行解释。
二、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对象进行比较,发现其相似性和差异性来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法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形式的社会现象等。
在比较研究中,研究者需要用尽可能的客观的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并找出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找出对象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性。
三、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通过研究对象的现象和因果关系,建立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要求研究者运用客观的数据和科学的手段来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和观察,并通过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来发现因果关系,从而给出科学结论。
与其他方法相比,实证研究法更加科学客观,结果也更加可靠。
四、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通过详细分析一个或几个典型的案例,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和普遍性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的研究对象范围可以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广泛领域。
案例研究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靠近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境,深入分析个体中所包含的复杂过程和关系。
五、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通过研究人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象、事件和人物,来寻找规律性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的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要求研究者对社会历史情境进行准确的还原,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背景,从而找到研究对象中的普遍性规律性。
六、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或资料,来发现被隐藏的信息、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义研究方法

社 会 系 统
上层建筑系统
人口系统
自然环境系统
(一)生产力系统
• • • •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 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实 体性要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要素。 劳动的分工、协作和生产管理构成了生产力系统的 运筹性要素。“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 一种生产力”②。管理使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协调运转, 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在生产实践中,生产力系统的各项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体性要素,它具 有能动性,是“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
成要素、功能优化和形态演变等一系列唯
物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为我们揭示历史发
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
生产力系统 生产关系系统
实体性要素、渗透性 要素、运筹性要素 所有制关系、生产中 人们的地位及相互关 系、产品分配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思 想上层建筑 数量、质量、年龄构 成、性别构成和区域 分布及其发展变化 自然资源和气候,包
生产力系统生产力系统上层建筑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数量质量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们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实体性要素渗透性要素运筹性要素自然资源和气候包括大气水土壤日光辐射矿物生物等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
• •
•
(五)自然环境系统
• 自然环境系统,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 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 壤、日光辐射、生物等。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 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自然环境系统主要由自 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两大类要素构成。 • 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生物资源 等。马克思把自然资源区分为提供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和提 供生产资料的自然富源。他认为,“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 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 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一般状态,是某 一地区某一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气候与人类社会 有密切关系。在当代,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 际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核心方法选择的价值、规范和标准的问题,它涉及什么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其理论根据是什么,资料获得的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解释,如何确定众多具体方法的评价体系等等。
2、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概念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方法,它是一系列有关方法的理论与学说,是抽象的、概括的“方法哲学”。
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种类·实证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孔德和涂尔干为代表的经典实证主义阶段孔德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但在研究方法或程序上是一致的,它们的研究目标也是相同,那就是发现普遍性的规律。
涂尔干坚持认为社会学只是在明确了它的研究对象之后,才能确立起自己的科学地位。
孔德和涂尔干的观点代表的是实证主义发展的经典阶段,其特征可概括为:第一,认为社会(科)学性质上与自然科学诸学科是一致的,社会学完全可以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并纳入科学之列。
第二,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跟自然科学一样是寻找和建立“规律”。
第三,认为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事实(对象)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
第四,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
·20世纪40~60年代的工具实证主义阶段工具实证主义的社会学家以拉扎斯菲尔德的“哥伦比亚学派”为代表,其特征可概括为:第一,坚持了经典实证主义的基本前提,即认为只是只能靠系统的经验研究获得,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逻辑是一致的;承认社会世界亦存在着规律,这种规律是因果规律或者统计规律。
第二,坚持了归纳主义的原则。
第三,坚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原则。
第四,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
·后实证主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它所受到的抨击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社会学没有能够取得有效的发展或规律性的经验概括;(2)由于社会行动是基于人的主观性、反思性和创造性之上的情境诠释构成的,因此社会中不存在决定论的规律;(3)我们处于一个话语的世界,社会本身是一种文本,我们在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去读它;(4)社会中只存在着有历史意义的特殊事件,而不可能找到适用于任何时间和地点的一般规律;(5)人们对社会学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和原理,尤其是因果性的概念也提出了批评。
第3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ppt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23
实验室实验法(2)
古典实验的方式:实验组和对照组 消除实验本身影响的首要方法是采用对照组。
实验室实验法很少只观察接受刺激的实验组,研究 者往往也观察未受实验刺激的对照组。 偏见与黑人的历史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引入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对照组
典型研究: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调查 怀特:街角社会 费孝通:江村经济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6
观察法分类(1)
结构式观察法与非结构式观察法
结构式观察指,有明确的研究目的、程序和观察范围的观 察,它通常根据统一设计好的观察表和观察卡进行。
非结构式观察,是相对于结构式观察而言的,指不根据预 先设定的标准、观察内容和范围进行观察,而只根据研究 目的和任务灵活地、广泛地进行观察。
非参与观察指,观察者作为一个局外人,以旁观者的立 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以此来进行观察、搜 集资料。
优缺点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9
实例:街角社会
街角帮的结构产生于帮 的成员之间长时期的经 常交往。多数帮的核心 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成员 们的少年时代,……街 角青年也可以从这个地 区的某一处搬到另一处 居住,但是他们几乎总 是会继续忠于他最初的 街角。
拉扎斯菲尔德
“The People’s Choice?” 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
意见从媒介到舆论领袖到受众再 从受众到媒介的过程。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5
2. 观察法
基本定义:
观察法是指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直接观察,收集有关 人类社会行为的各种非语言资料,从而分析、判断两个或两 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首先,定性研究是指通过观察、描述以及解释社会现象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关注的是对社会现象深入、全面的了解。
定性研究的特点是:1.以人为本:定性研究注重了解人的行为、意识、经验等方面,关注研究对象的真实性和独特性。
2.理论驱动:定性研究通常在研究过程中深入剖析问题,通过建立理论框架来解释社会现象。
定量研究则是通过统计数值、进行数据分析来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
它强调的是通过大样本的调查、实证研究等方式来推断普遍规律。
定量研究的特点是:1.客观性:定量研究强调客观测量、统计分析,避免个体主观性的影响,力求得出普遍规律性结论。
2.标准化:定量研究通常将研究对象的特征量化或标准化,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
3.精准性:定量研究借助统计分析工具能更准确地分析研究对象,提供数量化的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常常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方式,以便更好地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混合研究方法弥补了各种方法的局限性,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研究结果。
此外,在社会科学研究中1.多重方法: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社会现象,客观全面地把握问题。
2.抽样与样本:通过恰当的抽样方式选择代表性样本,以便从中获取与整体相符合的数据。
3.问卷设计:设计科学合理的问卷以收集数据,注意问题的语言简单明了、不引导回答、避免主观判断等。
4.数据处理:科学统计分析是推进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需要采用适当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5.伦理问题:研究者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需遵循伦理原则,尊重研究对象的意愿,保护其隐私权。
总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指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一系列方法和原则。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其中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研究结果。
同时,保证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伦理原则也是研究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一、引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指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了科学地认识、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社会规律,而采用的一套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制度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等。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追求科学性,即要基于事实和证据,遵循科学的逻辑和规律进行研究,力求客观、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
2. 系统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一个系统的学科,它包括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操作过程等多个方面,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3. 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以及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不同的研究手段。
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特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主体多元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主体既包括研究者,也包括被研究的社会个体和群体,因此需要考虑研究者的主客观因素和被研究对象的多样性。
2. 相对性:社会科学研究涉及到复杂的社会现象,往往存在着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因此研究结果往往是相对的,需要考虑不同因素的复杂关系。
3. 可变性:社会科学研究对象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研究方法和理论也需要不断改进和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变革和发展。
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研究者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支持,进而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具体的研究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已有的书籍、文献和资料进行搜集、分类、分析和综述,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手段,获取被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预见性的问题 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是必然性的统一、是确定 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Q1 为什么进行社会科学研究?
科学解释——记录与发现人类行为的普遍法则 科学预测 工具取向(instrumental orientation)
Q2 社会现实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在哪里。 社会现实的基本模式是稳定的。 人们对于现实的知识是累积的。
实证主义
预测人类活动的一般模式 因果法则 演绎逻辑 精确的经验观察
补充:科学的统一性
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晶,是人类改造世界 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客观真理性。 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 科学是借助于一定的认识方法和技术手段获得的,由 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所构成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 证实体系,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Q3 什么是人类的基本特征
人类是自利的、寻求快乐的和理性的个体 人们的活动是以外在因素为基础的,相同的原 因对每个人都会产生相同的结果。 Mechanical model of man
自由意志的想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杜撰,它描述 的只是科学目前尚未征服的那些层面的人类行 为。
Q4 科学与常识间的关系是什么?
人类有创造力、能够改变且有适应能力。 人也会受到他人的误导、虐待和剥削。 Eg 社会意义、义务和关系织成的网 慈孝
Q4 科学与常识间的关系是什么?
常识是错误的意识 客观现实隐藏在神话与幻觉的背后。
Q5 有哪些因素构成了对社会现实 的解释或理论
介于决定主义与自愿主义之间 消除幻觉,描述处境的深层结构,解释如何达 成变迁以及提供一个未来的图景。
补充:社会科学的“科学性”
可证实性 作为科学推理的基础和根据的事实 可重复性 可预见性
定量化
事实问题 自然科学:从基本粒子到总星系 社会科学:从内在心理、个性、社会、全 球……
可重复性和可实验性的问题 宇宙大爆炸 强子对撞机实验
定量化的问题 关于社会的定量研究越来越多 数学本身有待完善 数理模型和分析计算的应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学中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定量并不是探索真理的唯一道路。
Q6 如何确定一个解释是对还是错?
用实践来区别好的理论与坏的理论。 正确描述深层结构所产生的条件,然后应用这 种知识去改变社会关系。 Eg 房屋租赁歧视的解释。利润?仇视?
Q7 什么才算是好的证据?事实信 息是什么样的?
物质条件下的事实独立与主观知觉之外,但是 事实并不具有理论中立性。相反,事实需要来 自某个价值、理论与意义的框架中的诠释。 什么是事实? 纳夫齐格《不平等的非洲》 因此,为了诠释事实,我们必须了解历史,接 受一组价值,并且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深层结构。
第三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Ten questions
1prupose 2 nature of social reality 3 nature of human being 4 view on human agency 5 common sense 6 explanation 7 truth or false 8 good evidence 9 knowledge 10 values
Q8 社会政治价值从哪一点上介入 了科学?
不尝试保持价值中立。 热情的参与者。
Critical social sciense(CSS)
A critical process of inquiry that goes beyond surface illusions to uncover the real structures in the material world in order to help people change conditions and build a better world for themselves.
Q6 如何确定一个解释是对还是错?
如果被研究者觉得理论说得通,如果能够让他 人有更深入的了解,或者进入到被研究者的生 活现实中,那么该理论即为真。 一个诠释的社会科学的解释,就是记录行动者 的观点并将其转化为一种读者能够理解的形式。
Q7 什么才算是好的证据?事实信 息是什么样的?
社会情境都有大量的暧昧不明之处。 事实是变动不定的,埋藏在诠释取向的意义体 系之中的。
Q2 社会现实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社会生活是建立在社会互动与社会建构的意义 体系之上的 人们体验世界的方式是个性化的 Eg 雨人
Q3 什么是Βιβλιοθήκη 类的基本特征
人类行为可能有一定模式,但是这些模式是在 不断演进的意义体系之中,或是在社会互动所 产生出来的社会惯例之中被创造出来的。 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失业-虐待儿童
Q8 社会政治价值从哪一点上介入 了科学?
批判研究取向认为只有一个或是几个正确的观 点,其他观点不是显而易见的错了,就是误导 人的。
Feminist Postmodern research
女性主义社会研究的特征
对女性主义价值立场和视角的拥护 拒绝存在于假设、概念以及研究问题之中的男性至上主义 建立一种研究者和他或她所研究的对象之间的移情式联系 对于性别联系和权力是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具有敏 感性。 将研究者的个人情感经历整合到研究过程之中。 在选择研 究技术和跨越学术领域的界限方面具有灵活性。 承认人类经验中的情感和相互依赖的维度 寻求促进个人和社会变迁的行为导向研究。
Q1 为什么进行社会科学研究?
改变世界 “弄翻整条船” 行动取向(actional orientation) eg 出租公寓-种族歧视
Q2 社会现实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真真实实地存在于“那里” 社会现实不断变化,根源在于社会关系或制度 间的紧张、冲突或矛盾
Q3 什么是人类的基本特征
诠释的社会科学
诠释学(hermeneutics) 赫尔墨斯(Hermes) 人们如何互动、如何与他人相处。
Q1 为什么进行社会科学研究?
研究有意义的社会行动,不只是外在的行为 人类行动在人群中获得它的意义。 实践取向(practical orientation) eg 手指的意义
后现代社会研究的特征
拒绝所有的意识形态和有组织的信仰,包括对所有社会理论的拒 绝。 强烈地依赖直觉、想象力、个人经验和情感。 充满了无意义感和悲观主义,相信世界永远不会改进。 极端的主体性,认为心灵与外在世界没有区别。 狂热的相对主义,相信世界上存在无数的解释,没有任何一个特 别强而有力。 充满异质性、混乱和复杂性。 拒绝研究过去或相异之处,因为只有此时此地是相关的。 相信因果关系不可能研究,因为生活过于复杂,而且变化迅速。 断定研究永远无法真正地呈现社会世界发生的情形。
1purpose: causal laws 2 nature of social reality: Essentialist orientation 3 nature of human being: mechanical model 4 view on human agency: determisnistic ……
Q4 科学与常识间的关系是什么?
常识更重要 世界在你出生之前就已存在,而在你死后,亦 将继续存在。 人们根据他们在与他人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所创 造的意义体系,发展出各种方法来维系或再生 产出对现实的感知。
Q5 有哪些因素构成了对社会现实 的解释或理论
表意与归纳。 让读者感受另一个的社会现实。 揭示日常生活中人们所使用的意义、价值、诠 释框架和生活规则。 Eg,职业赌徒
Three approaches
Positivist social science 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Critical social science
Positivist social science(PSS)
An organized method for combining deductive logic with precise empirical observations of individual behavior in order to discover and conform a set of probabilistic causal laws tha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general patterns of human activity.
价值中立性是指,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 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就必须终止使用自 己的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无论研究 的结果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都应该如此。
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ISS)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socially meaningful action through the direct detailed observation of people in natural settings in order to arrive at understanding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how people create and maintain their social worlds.
逻辑自洽 符合事实 可被重复
Q7 什么才算是好的证据?事实信 息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