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用地报批工作流程

合集下载

各类型土地项目的实施、审批及报批流程(实用干货)

各类型土地项目的实施、审批及报批流程(实用干货)

各类型土地项目的实施、审批、报批流程(实用干货)01国有建设用地报批程序一、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程序1.建设单位向项目建设用地所在地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并按规定提交相关申报材料。

2.用地申请符合土地管理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材料齐全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受理用地申请。

3.受理用地申请后,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请市、县人民政府依法履行“告知、听证、确认”等征前程序,同时,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并组织编制其它相关用地报件材料。

4.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相关报件材料,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呈报用地请示。

同时,由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制作建设用地报盘,通过远程网上申报系统,将用地报件材料报送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5.用地报件材料按程序逐级上报审查、呈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注: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和城市(城镇、工业)分批次建设用地报批程序存在差异〕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要求1.用地报件材料形式、内容齐全,符合用地申报规定;2.用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和行业用地标准;3.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土地利用年度计划;4.落实耕地占补平衡;5.符合国家、省相关规定(单独选址和批次用地)。

三、建设用地报件材料目录单独选址项目建设用地单位申请用地应提交的文件材料包括:(1)用地申请表(原件);(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或核准、备案文件)、初步设计批复(或有关部门审查确认意见)(原件或复印件);(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原件或复印件);(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专家审查意见及报告扉页、报告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评审专家名单(原件或复印件);(5)项目建设压覆矿产资源查询证明材料;涉及压覆矿产资源及矿业权的,需提交项目建设业主单位已与矿业权人就压矿补偿问题协商的说明、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做好压矿补偿协调工作的承诺函(原件);(6)有资质的单位出具的拟征(占)用土地的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和勘测定界图(原件);(7)环保、建设(规划)、社保、林业(占用林地)等有关部门审核(批复)同意文件材料(原件或复印件);(8)占用耕地涉及补充耕地的,出具《新增耕地合格证》及附件;补充耕地为委托补充的,需提供委托补充耕地协议及耕地开垦费缴纳凭证(原件或复印件);(9)建设用地审查表(针对公路、铁路项目),超出用地标准的,须进行专门说明(原件);(10)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批复备案文件(原件或复印件);(11)项目选址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地保护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占用的其它区域土地的,须提交有权限的主管部门的审核(批复)同意的文件材料;项目建设涉及占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土地的,须提交有权限的文物主管部门出具的拟用地是否占压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说明及是否同意用地的意见(原件或复印件)。

项目报批报建工作流程

项目报批报建工作流程

项目报批报建工作流程项目报批报建工作流程是指在进行建设项目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批、申报和报建手续,以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同时保证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本文将介绍项目报批报建工作流程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项目前期准备在进行项目报批报建前,有必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用地规划许可证等,这些文件需要在后续的审批中被提供。

同时,还要申请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照,为后续的建设做好准备。

二、项目审批流程1.立项申请项目的立项申请是项目报批的第一步,需要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的立项报告。

在立项报告中,需要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期等信息。

一旦通过立项申请,项目才能正式进入报批阶段。

2.环评报告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项目建设前的必备文件,需要在环保部门进行审批。

在环评报告审批中,环保部门会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3.用地规划许可证项目建设需要用地,因此需要向城市规划部门申请用地规划许可证。

在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审批中,城市规划部门会对项目的用地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4.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指建设项目必须获得的一种许可证,需要向城市规划部门申请。

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中,城市规划部门会对项目的建设规划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5.安全评估安全评估是指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以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安全评估的审批中,相关部门会对项目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6.建设用地审批建设用地审批是指项目建设所需的用地必须经过国土资源部门的审批。

在建设用地审批中,国土资源部门会对项目的用地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7.施工图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是指项目建设所需的施工图必须经过城市规划部门的审查。

工业用地报建流程

工业用地报建流程

工业用地报建流程一、项目确定阶段:1.前期准备:确定工业项目的类型和规模,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市场调研,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

2.土地选址:根据项目的要求和规划,选定合适的土地,并进行现场考察和评估。

二、用地审查阶段:1.用地申请:向相关部门申请用地,提交用地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包括用地规划申请书、项目建设方案、土地报批表等。

2.用地初审:相关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如有需要,组织现场核查,并出具初审意见。

3.用地论证:组织用地论证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和部门代表参加,对用地申请进行论证和评估,形成论证意见。

4.环评审批: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进行审批手续。

5.用地批准:根据用地初审意见和论证意见,经过综合评议和审核,由相关部门作出用地批准的决定,并出具用地批准文件。

三、规划设计阶段:1.建设用地规划:编制建设用地规划方案,包括用地布局、道路交通规划、绿化规划等,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2.建设项目设计:根据用地规划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的详细设计图纸,包括土建、设备、安装等专业设计,并进行审批。

3.建设项目申报:准备相关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请书、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合同等,向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审批。

四、施工准备阶段:1.施工准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纸,准备施工许可申请材料,确定施工方案,进行招投标等。

2.施工许可:向相关部门提交施工许可申请,包括施工图纸、施工方案、资金计划、安全计划等,经过审核和审批后,取得施工许可证。

五、施工阶段:1.施工管理: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包括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

2.完工验收:施工完成后,申请进行竣工验收,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检查和验收,如符合要求,颁发竣工验收证书。

六、投入运营阶段:1.相关准备:对项目进行设备安装、试运行、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

2.建设维护:投入运营后,进行日常的设备维护和管理,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

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和批后实施工作流程

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和批后实施工作流程

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和批后实施工作流程1.项目策划和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发商或者项目建设方需要进行项目策划和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项目的规模、性质和投资额,进行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等。

2.用地选择和调整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发商或者项目建设方需要选择合适的用地进行项目建设。

如果已经有了用地,可能需要进行调整或者整理。

用地选择和调整的过程中,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并确保所选择的用地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

3.用地报批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发商或者项目建设方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用地报批申请。

具体的用地报批程序和申请材料要求可能因地区和项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通常,需要提交用地调查报告、用地规划方案、项目建议书等相关材料,并进行专家评审和公示程序。

4.用地审批和签订合同阶段:在这个阶段,相关部门会对用地报批申请进行审批,并根据审批结果签订用地合同。

审批的内容包括对用地的法规和规划要求的符合性、项目的可行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评估。

签订用地合同后,项目建设方可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5.批后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项目建设方需要按照用地合同的要求进行项目建设。

具体的实施过程包括项目设计、勘测、施工等。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并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

6.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在项目建设完成后,相关部门会进行竣工验收,以确保项目的安全和合规性。

竣工验收的内容包括对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评估。

如果项目符合要求,相关部门会颁发竣工验收证书。

7.项目运营和管理阶段:在项目竣工验收后,项目进入运营和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项目进行运营和管理,包括设施维护、设备更新、环境管理等工作。

总之,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和批后实施工作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项目建设方与相关部门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和协调。

只有在按照法规和规定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同时,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

项目前期土地手续办理流程

项目前期土地手续办理流程

项目前期土地手续办理流程摘要:土地手续办理是项目前期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土地的获取和合法使用。

本文将就项目前期土地手续办理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土地调查、审批、登记等环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完成相关手续办理工作。

一、土地调查阶段1.确定项目所需土地类型和用途:项目建设单位需明确项目的土地需求,包括土地面积和用途,这是土地调查的基础。

2.土地调查和勘察: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勘察单位对拟用地进行详细的勘察,包括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以及人口密度、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因素。

3.土地使用协调:项目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明确土地使用的条件和要求,包括用途、时间、费用等。

二、土地审批阶段1.项目评估与报批:项目建设单位提交土地评估书和项目建议书给有关部门,经审查合格后,可以进入审批流程。

2.土地审批:项目建设单位根据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门的要求,准备好相关申请材料,并递交给土地管理部门审批。

3.土地合同签订:经过审批并获得土地使用证和批准书后,项目建设单位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土地使用合同,明确土地使用的条件和权益。

三、土地登记阶段1.土地测绘: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专业测绘单位对土地进行测绘,绘制出详细的地籍图和土地界线。

2.土地腾退和清理:项目建设单位需完成土地腾退和清理工作,确保土地的合法使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

3.土地登记:项目建设单位将土地测绘成果和相关材料提交给土地登记部门进行土地权属登记,办理土地证书和土地权属证。

四、土地交接阶段1.项目建设单位与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土地交接,确认土地的使用权和权益。

2.缴纳土地使用费:根据土地使用合同的规定,项目建设单位需按时缴纳土地使用费或土地出让金。

3.土地监管:土地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定期或随机的土地监管,确保土地的合法使用。

结论:土地手续办理是项目前期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土地的获取和使用,对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项目前期土地手续办理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土地调查、审批、登记和交接等阶段,希望能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完成相关的手续办理工作提供帮助。

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和批后实施工作流程

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和批后实施工作流程

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和批后实施工作流程项目用地报批和批后实施工作是指在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手续等方面的审批和监管工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一工作的流程。

第一步:项目用地选址项目用地选址是在制定项目规划时确定适宜的用地位置。

这一步骤需要考虑用地的基础设施条件、环境影响、社会稳定等因素,并进行专门技术评估和论证。

第二步:用地预审和报批用地预审是指在选择用地位置后,将用地需求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初步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用地性质、用地范围、环境影响评估等。

如果初步审核通过,便可继续提交用地报批申请。

用地报批申请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项目规划、土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报告等。

申请提交后,相关部门将对申请材料进行综合评估和审查。

第三步:用地审批用地审批是由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的,主要是对用地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和评估。

审查内容包括用地合规性、项目规划的合理性、环境影响评估结果等。

审批过程中,相关部门可能会提出修改意见或要求申请者提供更多的资料。

审批结果可以分为批准、批复和不批准三种情况。

如果审批结果为批准,用地规划工作可以进入下一步。

如果审批结果为批准,但需要修改用地方案,则需要申请者对用地方案进行调整并重新提交。

如果审批结果为不批准,申请者需要找到不被接受的原因并进行修改。

第四步:用地合同签订和手续办理在用地审批通过后,申请者需要与土地出让方签订用地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合同签订后,需要办理相关土地证书和土地手续。

第五步:批后实施监管批后实施监管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用地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监管内容包括用地规划的执行情况、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土地使用权的履行等。

同时,也需要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处理。

总结:项目用地报批和批后实施工作流程是一个相对复杂和长期的过程。

需要申请者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准备充足的材料和信息。

同时,需要与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用地的顺利落地和实施。

建设用地项目用地预审、征地报批工作流程

建设用地项目用地预审、征地报批工作流程
召开听证会,确保征地范围内户主的知情与同意。
二、征地报批
缴纳相关费用
〉 完成征地补偿工作,缴纳征地补偿费用及被征地农民社 保费用。
〉 征地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 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 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用地预审含义 〉 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 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 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 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审批。
一、用地预审
三级职能部门职责任务与资料准备
〉县级部门: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预审红线、预审申请报告、
预审申请表、项目立项文件,出具项目现状图、规划图以及用地
1 含义及审核要点 2 三级职能部门职责任务与资料准备 3 确定审批级别 4 确定审批级别并搜集资料 5 勘测定界、范围对比 6 编制规划布局调整方案 7 编制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和补划方案
8 编制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9 对接、回正 10 缴纳相关费用 11 编制相关报告 12 组件报批 13 项目用地的征收与供应
一、用地预审
编制规划布局调整方案
〉 将用地红线套合所在区域的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判断是 否符合规划,对于不符合规划的需要编制规划布局调整方案 ; 〉 规划布局调整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规划调整审 核表,规划 布局调整
方案
听证公告、 听证纪要、 听证人员
签到表
规划布局调 整图(调整 前、调整
后)
立项文件 (单独选址
一、用地预审
确定预审级别
〉 级别
省级 预审

项目土地报批及建设报批工作流程图PPT课件

项目土地报批及建设报批工作流程图PPT课件

人防审批 消防审批 抗震设防
办理建 设工程 规划许 可证
1
开工建设
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工程招投标
得预审批件
至市国土局审批
文请示



地 转


四 证 办 理
取得预审批件后县国 土局耕保科资料初审
镇、县统征办收集并 制定统征资料
统征资料完成后转耕 保科
耕保科收集并制作 耕保资料
县人社局收集社保资 料制定社保方案
社保方案报市人社局 初审并交纳失地农民
养老费用
市人社局初审后方案 报县政府批准
资料报市人社局审 批,取得批件
省政府批文 后开始供地
省国土资 源厅审批
市政府批准
编制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报告
市国土局耕保 处审核并组织 召开社会稳定 风险评审会
县政府批准 后县国土局 报送市国土 局农用地转
用审核
耕保科 整理社 保,统征, 耕保资 料并拟 文报请 县政府 批准
土地招拍挂
办理建设 用地规划 许可证
办理土地 使用证
.
申请建设工 程规划许可
项目土地报批及建设报批工作流程图
土 地 报 批
建 设 报 批
市麦普公司用地测量取得
县发
县国土局地政科初审 县建设局给定
土 地
勘界报告及宗地图,县建 设局进行用地红线测量
编制可研及 节能报告
改委 立项
县环保局环评审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规划条件及用 途


市国土局审批后,取
县政府批准后县国土局报送预审资料
地政科整理立项、环评、 规划资料并向县政府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用地报批工作流程
一、经营性地块(收储地块)
1、市政府年度收储计划------
2、农用地转用申请------
3、市土地储备中心审核----
4、规划部门下达农用地转用规划条件-----
5、土地勘测院申请土地勘测定界(缴费、成果)-----
6、土地部门申请土地分类-----
7、征地村告知(村、被征地户代表意见,有的要组织听证会)----
8、缴纳社保金-----
9、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审批-----10、落实增减挂钩指标-----11、缴纳征地预存款-----12、网上报省、市国土部门审查-----13、省国土厅审批------14、缴纳“两费----15完整纸质材料上报审批------16省政府发文。

二、道路工程
1、申请规划选址
⑴、单位介绍信或法人委托书(原件)及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⑵、《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
⑶、申请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4)、意向选址位置的1:500或1:1000莆田市统一平面座标和高程系统的地形蓝图(一式六份)
(5)提交可研阶段设计方案成果图(一式一份)和1:500或1:1000莆田市统一平面座标和高程系统的现状地下管线蓝图。

2、土地预审(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3、项目立项
(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专家论证,发改部门审批)
(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需要专家论证、环保部门审批)
(3)水土保持方案(需要专家论证、水利部门审批)
(4)项目洪水影响评价(需要专家论证、水利部门审批)
(5)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市国土局备案)
4、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用地红线
(1)单位介绍信或法人委托书及经办人身份证明;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表;
(3)申请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4)《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5)1:500或1:1000莆田市统一座标和高程系统的地形蓝图及数字化地形图文件。

(6)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
(7)土地预审意见(复印件);
5、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6、土地分类
7、征地村告知
8、社保审批
9、项目压矿情况审批(需要先行上报省国土厅审批)
10、缴纳征地预存款
11、材料网上审查
12、缴纳“两费”
13、完整纸质材料上报审批
14、省国土厅审批
15、缴纳“两费)
16、省政府发文。

三、安置房等工程
1、项目规划选址
2、用地预审(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3、项目立项
(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专家论证,发改部门审批)(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需要专家论证、环保部门审批)(3)水土保持方案(需要专家论证、水利部门审批)
(4)项目洪水影响评价(需要专家论证、水利部门审批)(5)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市国土局备案)
(6)消防审批
(7)人防审批
(8)防震等级审批
4、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用地平面审批
(1)单位介绍信或法人委托书及经办人身份证明;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表;
(3)申请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4)《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5)1:500或1:1000莆田市统一座标和高程系统的地形蓝图及数字化地形图文件。

(6)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
(7)土地预审意见(复印件)
(8)项目平面布置情况审批
5、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6、土地分类
7、征地村告知
8、社保审批
10、缴纳征地预存款
11、材料网上审查
12、缴纳“两费”
13、完整纸质材料上报审批
14、省国土厅审批
15、缴纳“两费)
16、省政府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