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上)答案 (10)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1-18章全)正式完全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1-18章全)正式完全版

第11章 蜗杆传动11.1 蜗杆传动的特点及使用条件是什么?答:蜗杆传动的特点是:结构紧凑,传动比大。

一般在传递动力时,10~80i =;分度传动时只传递运动,i 可达1 000;传动平稳,无噪声;传动效率低;蜗轮一般用青铜制造,造价高;蜗杆传动可实现自锁。

使用条件:蜗杆传动用于空间交错(90)轴的传动。

用于传动比大,要求结构紧凑的传动,传递功率一般小于50kW 。

11.2 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如何计算?能否用分度圆直径之比表示传动比?为什么?答: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可用齿数的反比来计算,即1221i n n z z ==;不能用分度圆直径之比表示传动比,因为蜗杆的分度圆直径11d mq mz =≠。

11.3 与齿轮传动相比较,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有何特点?为什么?答: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与齿轮传动类似,有点蚀、弯曲折断、磨损及胶合。

但蜗杆传动中蜗轮轮齿的胶合、磨损要比齿轮传动严重得多。

这是因为蜗杆传动啮合齿面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大,发热严重,润滑油易变稀。

当散热不良时,闭式传动易发生胶合。

在开式传动及润滑油不清洁的闭式传动中,轮齿磨损较快。

11.4 何谓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中间平面上的参数在蜗杆传动中有何重要意义? 答: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是通过蜗杆轴线且垂直于蜗轮轴线的平面。

中间平面上的参数是标准值,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是在中间平面计算的。

在设计、制造中,皆以中间平面上的参数和尺寸为基准。

11.5 试述蜗杆直径系数的意义,为何要引入蜗杆直径系数q ?答:蜗杆直径系数的意义是:蜗杆的分度圆直径与模数的比值,即1q d m =。

引入蜗杆直径系数是为了减少滚刀的数量并有利于标准化。

对每个模数的蜗杆分度圆直径作了限制,规定了1~4个标准值,则蜗杆直径系数也就对应地有1~4个标准值。

11.6 何谓蜗杆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它对蜗杆传动有何影响?答:蜗杆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是由于轴交角90∑=,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时,在轮齿节点处,蜗杆的圆周速度1v 和蜗轮的圆周速度2v 也成90夹角,所以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时,齿廓间沿蜗杆齿面螺旋线方向有较大的相对滑动速度s v ,其大小为s 1cos v v λ==。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上)答案_(8)[1]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上)答案_(8)[1]

rb1 = r1 cos α =
mz1 cos 20 o 2
z3 i z1 14 = i14 = i15 ⋅ i54 = 15 = z z i45 25 1 + 2′ 3 z4 z2 ω 150 × 25 ω4 = 1 = = 267.85rad / s i14 14 1+
方向与 ω 1 相同。 九. 解: 1.
cos β =
mn ( z1 + z 2 ) 2(20 + 48) = = 0.9927 2a 2 × 68.5 β= 6.93. z v1 = z1 20 = = 20 3 cos β 0.9927 3
五、2、静平衡至少需要一个平衡质量 动平衡至少需要两个平衡质量 3、减小速度波动,增加惯性以通过死点,飞轮最好安装在高速轴上。 六、解:
n4 − n H 45 × 50 45 = = n 2 ' − n H 30 × 50 30
令 n4 转向为正 则 20
− nH 45 6 = − 20 − n H 30 1000 r = −66.67 15 min
nH = −
四、解: 1. m
转向与 n4 相反。
a=
2
( z1 + z 2 ) =
南京理工大学课程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2、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基础(I)
学分:3.0 大纲编号: 012241041 满分分值: 100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a=
m n ( z1 + z 2 ) 2 cos β
试卷编号:01224104108 考试方式: 闭卷
一、 1、AB、CD 之一为虚约束;K、K‘之一为虚约束;G 处为局部自由度; H、H‘之一为虚约束。 F=3n-2pL-pH=3×5-2×6-2=1 2、A、B 之一为虚约束 CDEFG、IJKLH 之一为虚约束 F=3n-2pL-pH=3×5-2×7-0=1 二、 (1)lAB>lCD 时为转动导杆机构 (2)lAB<lCD 时为摆动导杆机构 三、 (1)η为理论轮廓 (2)基圆 r0

最全《机械设计基础》答案完整版.doc

最全《机械设计基础》答案完整版.doc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 —1自由度为:F =3n _(2P L +P H _P') _F' =3 7 -(2 9 1-0) -1二21-19 -1=1或:F =3n -2P L -P H=3 6 -2 8 -1-11-6自由度为F =3n _(2P L P H _P') _F' =3 9-(2 12 1 -0) -1 =1或:F =3n -2P L - F H=3 8-2 11-1=24-22 -1=11 —10自由度为:F =3n _(2P L +P H _P') _F' =3 10-(2 14 12 -2) -1 = 30 -28 -1=1或:F =3n-2P L - P H=3 9-2 12-1 2=27-24 -2=11 — 11F =3n -2P L -P H=3 4 -2 4 -2=21 — 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R4 p 3 P34 R3 1、3的角速度比。

1 - 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设 •= =10rad/s ,求构件3的速度v 3 。

v 3 =v P13 =叫 P 14P 3 =10^200 = 2000mm/s1- 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1/「2。

构件1、2的瞬心为P 12P 24、P 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⑷ 1 沃 P 14p 2 =切2 “ !~24 P 12 4-13 P3PP1 3创|P 24p 2| 2r 2 ⑷ 2 IR 4P 12I r i=10 AC tan BCA 916.565mm/s :2.9rad / s转中心的距离l AC =15mm , I AB = 90mm ,^10rad /s ,求『-00和『-1800时,从动件角速度-'2的数值和方向。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上)试卷 (4)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上)试卷 (4)

南京理工大学课程考试试卷(教师组卷、存档用) 档案编号:中,摇杆为驱动构件。

试在图上绘出处于死点位置的机构运动简图。

四、(16分+6分)1、一对标准渐开线圆柱直齿轮外啮合传动(正常齿),正确安装(齿侧间隙为零)后,中心距为144mm,其齿数为z1=24,z2=120,分度圆上压力角α=2001 求齿轮2的模数m2及其在分度圆上的齿厚S2;2 求轮1的齿顶圆处的压力角αa1;3 如已求得它们的实际啮合线长度B1B2=10.3mm,试计算该对齿轮传动的重合度;4 说明该对齿轮能否实现连续传动。

2、蜗轮蜗杆的相对转向关系如图所示。

试指出蜗杆及蜗轮的螺旋线旋向。

若蜗杆的分度圆直径为36mm,七、(8分)梯形滑块1在V形槽2上沿垂直纸面方向相对滑动,α1=65°,α2=25°,1与2间的而蜗轮的端面模数为3mm,试求蜗杆的直径系数q 。

五、(18分)图示轮系中,各轮均为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圆柱直齿轮。

已知轮1的齿数z1=18,轮2的齿数z2=36,而轮5的分度圆半径为轮4的两倍。

轮1的转速大小为1200r/min ,转向如图所示。

1 、求从轮1到轮5的传动比i15及轮5的转速大小与转向。

2 、若5齿轮上加阻力矩,其值为100N.m,现以1齿轮为等效构件,那么其对应的等效力矩M的值多大,方向与齿轮1的转向成何关系?摩擦系数f=0.12。

试推导当量摩擦系数fΔ的计算公式,并计算其值。

六、图示凸轮机构运动简图中,长度比例尺为μl=0.002m/mm,凸轮的角速度ω1=10rad/s。

试求构件1与2的速度,瞬心P12,并用它求解杆2速度的大小与方向。

(12分)。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与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与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1-5至1-12 指出(题1-5图~1-12图)机构运动简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计算各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1-5 解 F =H L P P n --23=18263-⨯-⨯=11-6 解F =H L P P n --23=111283-⨯-⨯=11-7 解F =H L P P n --23=011283-⨯-⨯=21-8 解F =H L P P n --23=18263-⨯-⨯=11-9 解F =H L P P n --23=24243-⨯-⨯=21-10 解F =H L P P n --23=212293-⨯-⨯=11-11 解F =H L P P n --23=24243-⨯-⨯=21-12 解F =H L P P n --23=03233-⨯-⨯=32-1 试根据题2-1图所标注的尺寸判断下列铰链四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

题2-1图答 : a )160907015011040=+<=+,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1707010016512045=+<=+,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132627016010060=+>=+,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1909010015010050=+<=+,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2-3 画出题2-3图所示个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

图中标注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题2-3图解:2-5 设计一脚踏轧棉机的曲柄摇杆机构,如题2-5图所示,要求踏板CD 在水平位置上下各摆10度,且500CD l mm =,1000AD l mm =。

(1)试用图解法求曲柄AB 和连杆BC 的长度;(2)用式(2-6)和式(2-6)’计算此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题2-5图解 : ( 1 )由题意踏板CD 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 10,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极限位置,此时曲柄与连杆处于两次共线位置。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全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全

7-1解:(1)先求解该图功的比例尺。

(2 )求最大盈亏功。

根据图7.5做能量指示图。

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

将各区间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6)如下:首先自向上做,表示区间的盈功;其次作向下表示区间的亏功;依次类推,直到画完最后一个封闭矢量。

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其绝对值为:(3 )求飞轮的转动惯量曲轴的平均角速度:;系统的运转不均匀系数:;则飞轮的转动惯量:图7.5图7.67-2图7.7 图7.8解:(1)驱动力矩。

因为给定为常数,因此为一水平直线。

在一个运动循环中,驱动力矩所作的功为,它相当于一个运动循环所作的功,即:因此求得:(2)求最大盈亏功。

根据图7.7做能量指示图。

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

将各区间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8)如下:首先自向上做,表示区间的盈功;其次作向下表示区间的亏功;然后作向上表示区间的盈功,至此应形成一个封闭区间。

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

欲求,先求图7.7中的长度。

如图将图中线1和线2延长交于点,那么在中,相当于该三角形的中位线,可知。

又在中,,因此有:,则根据所求数据作出能量指示图,见图7.8,可知最大盈亏功出现在段,则。

(3)求飞轮的转动惯量和质量。

7-3解:原来安装飞轮的轴的转速为,现在电动机的转速为,则若将飞轮安装在电动机轴上,飞轮的转动惯量为:7-4解:(1)求安装在主轴上飞轮的转动惯量。

先求最大盈亏功。

因为是最大动能与最小动能之差,依题意,在通过轧辊前系统动能达到最大,通过轧辊后系统动能达到最小,因此:则飞轮的转动惯量:(2)求飞轮的最大转速和最小转速。

(3)因为一个周期内输入功和和输出功相等,设一个周期时间为,则:,因此有:。

7-5 解:图7.9一个周期驱动力矩所作的功为:一个周期阻力矩所作的功为:又时段内驱动力矩所做的功为:因此最大盈亏功为:机组的平均角速度为:机组运转不均匀系数为:故飞轮的转动惯量为:7-6答:本书介绍的飞轮设计方法,没有考虑飞轮以外其他构件动能的变化,而实际上其他构件都有质量,它们的速度和动能也在不断变化,因而是近似的。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1章平面机构自由度习题解答1-1至1-4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1-11-21-31-41-5至1-12 计算机构自由度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局部自由度1-5 有一处局部自由度(滚子),有一处虚约束(槽的一侧),无复合铰链n=6 P L=8 P H=1 F=3×6-2×8-1=11-6 有一处局部自由度(滚子),无复合铰链、虚约束n=8 P L=11 P H=1 F=3×8-2×11-1=11-7 无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n=8 P L=11 P H=0 F=3×8-2×11-0=21-8 无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n=6 P L=8 P H=1 F=3×6-2×8-1=11-9 有两处虚约束(凸轮、滚子处槽的一侧),局部自由度1处,无复合铰链n=4 P L=4 P H=2F=3×4-2×4-2=21-10 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各有一处凸轮、齿轮为同一构件时,n=9 P L=12 P H=2F=3×9-2×12-2=1凸轮、齿轮为不同构件时n=10 P L=13 P H=2 F=3×10-2×13-2=2 图上应在凸轮上加一个原动件。

1-11 复合铰链一处,无局部自由度、虚约束n=4 P L=4 P H=2 F=3×4-2×4-2=2 1-12 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各有一处n=8 P L=11 P H=1 F=3×8-2×11-1=1。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上)答案 (9)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上)答案 (9)

(
)
B1 B0 B1 B2 10.3 = = = 1.745 Pb πm cos 20 3.14 × 2 × cos 20 (4)由于 ε α > 1 ,故可实现连续传动
(3) ε α = 2,左旋 由 d = mq ,得 q = d
m
= 12
BC1 AB
= 60 o
z3 90 = 1+ =6 z1 18
南京理工大学课程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基础(Ⅰ) 学分: 2.0 教学大纲编号: 012241041 满分分值: 100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五,解:1, (1)由标准安装中心距 a = 试卷编号: 0122410409 考试方式: 闭卷 一,计算自由度 1,解:n=4 Pl=5 PH=0 所以 F=3n-2Pl-PH=3×4-2×5-0=2 2,解:n=4 Pl=5 PH=1 所以 F=3n-2Pl-PH=3×4-2×5-1=1 C 处有局部自由度 F 或 G 为虚约束 二,解:1,P12 为 A 点;P23 为 B 点;P34 为⊥BC 的无穷远处 P14 为 C 点;P13 为既在 AB 线上又在过 C 点⊥BC 的无穷远处, 因此 P13 在无穷远处;P24 为 AC 与 AB 的交点 A 2,P13 为 A 点;P23 为⊥CD 的无穷远处;P12 为 P 点 六,解:1.行星轮系 1-2-3-4, z 3 = 2 z 2 + z1 = 90 V2=VP=ω1lAP=10×10×0.01=1m/s. 三,解:ψ = 2 ar 60 o
K=
180 + θ =2 180 θ
z5 d = 5 = 2 z4 d4 ∴ i15 = i14 i45 = 12 n ∴ n5 = 1 = 100r / min (方向与 n 相反) i15 i4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10

50
10

260(mm)


1 2
Z1tga1
tg
Z2 tga2
tg 1.4639
第1页 共2页
南京理工大学课程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基础(Ⅰ)
学分:3.0 教学大纲编号: 012241041
试卷编号: 012124104110 考试方式: 闭卷 满分分值: 100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10 cos
15.7(mm) 10
cos
20

29.5(mm)来自a12 mZ1

Z2
1 2
10

(20

50)

350(mm)
(3)
a a 2 cos20.8a8a
c3o5s1(mm3)50 352

c
os20

0.9343534
南京理工大学课程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基础(Ⅰ)
学分: 3.0 教学大纲编号: 012241041
试卷编号: 01224104110 考试方式: 闭卷 满分分值: 100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每题 5 分,共 10 分) 1. F=3x5-2x7-0=1 2. F=3x5-2x7-0=1
以构件 2 (滑轮) 为示力体,进行力分析: R12 方向垂直向上,切于摩擦圆右侧
R12 Q P
R12

0

Q
D 2

P

D 2
P 50 0 Q 50 o
提升重物时的效率:
P 50 6 100 127.27N
50 6

Po P
ε 3=atB3/lBC=245
方向为顺时针。
作加速度影象得
aD=12.5 米/秒 2 指向如图所示。
第2页 共2页
rca1osra11hrab11 a1 31.3

1 2
ra1
mZ1 ha * 0.854266
m

1 2
10

20
10
110(mm)
ra2 r2 c os a 2

hrba22
a1 25.4
ra2
1 2
mZ 2

0.903
ha * m

Q 50 o
Q
50 o 50 o

44 78.57% 56
50 o
八、(20 分) 解:
1. 取长度比例尺 ul,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 速度分析
vB

l
AvBB31
0.05 20
vB2

vB3B2
1m / s
方向 ┴BC ┴AB //BD
2.(3 分)
解: a

1 2
mn
cos
(Z1

Z2)
arccosmn 2a (Z1 Z2 ) arccos(4 2 300(39 109)) 922
六、(10 分)
解:
1,2,机架构成定轴轮系:
i12
1 2
z2 z1
2 ,4,3,H 构成行星轮系:
250
10 50
cos 20
250(mm)
234 .9(mm
)
rf 2 r2 h f 2 r2 (c * ha *) m 250 (1 0.25) 10 237 .5(mm)
(2)
S

1 2
pb p
m

1 2

cos m
大小 pb3 pb2 b2b3 取速度比例尺 uv=… m/s /mm,画出速度多边形,
3
vB3
l BC

v ( pb3 ) l (BC)

0.02 25 0.0025 46.5

4.3(/ s) ,方向为顺时针
作速度影象 Δpb3d~ΔCBD,
vD v ( pd) 0.02 11 0.22m / s 指向如图所示
i 2 H

1

iH 24
1 (1) z4 z 2
1
z4 z 2
2 2
i1H
i12 i2H
( z2 ) (1 z1
z4 ) 15 z 2
轮 1 和系杆转向相反。
七、(10 分)解:摩擦圆半径 o fo r 0.4 15 6(mm)
二、(每题 4 分,共 8 分) 1.
D——复合铰链 CDEFG、IJKLH——之一为虚约束,A、B——之一为虚约束
2。
四、解:
三、
k
五、1.(12 分)
解:(1) Z2 Z1 i12 20 2.5 50
r2
rb
2
1 2
r2


m Z2
cos

1 2
vB3B2 v (b2b3 ) 0.02 34 0.68m / s
3. /加速度分析
方向
aB2 aB3

lAB aB3

n
3a2 B3t
0.05

aB2
202 20m / s2

aB3B2
k

ab3B2
r
//BC ┴BC //AB ┴BD //BD
大小 π b3" b3"b3' π b2' b2'k' k'b3'
式中 anB3=lBC×ω 23=μ l(BC) ×ω 23=0.0025×46.5×4.32=2.15 米/秒 2。
akB3B2=2vB3B2×ω 2=2×0.68×4.3=5.85 米/秒 2,指向下方。
取加速度比例尺 ua=……m/s /mm,画出加速度多边形,由图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