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案

合集下载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课件 教案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课件 教案
暴力和权威
东条英机
阿 道 夫 希 特 勒
暴力和独裁
墨 索 里 尼
- 版权所有-
·
国 别
背 景
明治维新后走上 军国主义 经济危机引发政 治危机
建立标志、时间
1926年日本基本上建立 起法西斯统治,1940年 大政翼赞会的成立,标志 着法西斯主义体制的形成
内外政策
国内消灭民主政 治,压制自由经 济;国外疯狂侵 略扩张,屠杀平 民。
实行国民经济 军事化
- 版权所有-
③军事上 撕毁《凡尔赛和 约》,实行普遍兵 役制,扩军备战。 “要大炮,不要黄油”
对内独裁专政
1936年,德军开 进莱茵非军事区。
- 版权所有-
④思想上(民族政策) 推行反犹、排犹政策。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宣 屠杀 称德意志是最优秀民族, 犹太人是劣等民族。
内容:
张伯伦、达拉第、 希特勒、墨索里尼
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割让给德国
目的: 牺牲弱小国家,来安抚侵略者,维护自身利益。
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 - 版权所有里,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
阅读83页资料, 回答课本问题。
- 版权所有-
②经济上
通过兴建公共 1939年 工程解决失业 英国 问题,确立战 法国 争经济体制; 大力发展以军 德国 备工业为基础 的重工业;增 加战前储备。
对内独裁专政
煤(百万吨) 铁(万吨) 钢(万吨)
235 50 386
811 738 1775
1343 795 2373
张伯伦所说的“和平”:只是暂时的休战,他认为带回了 《慕尼黑协定对西方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 事实是,张伯伦不仅没有带回真正的和平,以英法为代表 的大国纵容反而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第九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学案

第九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学案

<<第九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法西斯的兴起及内外政策.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九一八事变及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希特勒的上台及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过程与方法:通过世界经济危机的学习,认识德,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及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通过德,日法西斯政权内外政策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法西斯政权的反动本性,通过分析德,日,建立法西斯新政权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较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为摆脱危机所选择的方式和道路及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问题探究]1.导入: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哪些帝国主义国家是既得利益者,哪些国家受到束缚?2.法西斯兴起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完成第一目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西斯的代表国家有哪些? 为何本国民众狂热支持法西斯主义4.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特点及影响,完成第二目5.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完成第三目[知识梳理]第一目一.法西斯的兴起(一) 背景: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趋于稳定,但也隐含着许多矛盾.2. 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 )和( )气氛浓厚.3. ( )情绪极其强烈.4. 力图摆脱( )体系的束缚.(二) 概况:1.( )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党,1922年率法西斯党徒向( )进军,夺取了政权.2.德国建立了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 )党.3.日本也兴起了以( )为主的法西斯运动.第二目二.1920---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一)爆发:1929年10月,( )股市股价暴跌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二)特点;(三)影响;1.大大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2.( )和( )的统治阶级转而支持法西斯,企图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方法摆脱危机.第三目三.亚洲战争策源泉地的形成(一)九一八事变:1.时间和地点( )年,中国东北.2.影响: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二)日本法西斯体制的确立:1936年”二二六”政变后成立了完全听命于( )的内阁. 四.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一)希特勒上台( )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希特勒上台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的形成.(二)政策:1.( ).2.( ).[配套习题]选择题:1.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A 金融危机B 通货膨胀C 产品过剩D 市场萧条2.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C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军备战B希特勒任总理后,德国走上独裁扩张的道路D 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3.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中,德国为摆脱危机而采取的措施与美国相同的是A 建立资产阶级的极权统治B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C 采取残酷镇压工人的措施D 国家对经济实行军事管制4.纳粹所宣扬的”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的真正含义是A为德国农民开垦更多的土地 B 为德意志民族谋求幸福生活C 保卫德国现有的生存空间D 用战争手段夺取生存空间5.德国,日本的法西斯势力在扩军备战的过程中都①退出国际联盟②违背不利于自己的国际条约③图谋邻国领土以增强实力④挑起小规模的局部战争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①②④ D ③④6.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空前严重,其主要原因是A 生产关系没能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B 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已经最终形成D 各国政府加强管理,以邻为壑7.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最主要特点是A 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B 军部是法西斯政权的核心力量C 制造暗杀,政变等巩怖事件D 对外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8.日本法西斯专政的核心组织是A 法西斯党B 纳粹党C 军部D 自由党9,导致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诸因素中,相同的是A 政府和议会已瘫痪B 社会生活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C 军人在国家政治中占主导地位D 法西斯政党成为法西斯运动的核心。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框《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框《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战争策源地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答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我认识到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痛苦,更加珍惜和平。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当代学生,我们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对《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这一课题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但仍需进一步培养。他们能够对于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对于复杂历史问题的系统性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仍需提高。在《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这一课题中,学生们需要通过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形成对于战争策源地的全面认识。
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持积极态度,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学习习惯不良,如拖延、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可能对于课程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框《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这一课题,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可以准备关于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的图片和图表,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历史纪录片、战争策源地的实地考察视频等。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道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对德国造成的影响,知道法西斯专政的种种表现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二)通过探究法西斯上台和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途径。

(三)通过德国法西斯政权内外政策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法西斯政权的反动本性;同时认识到对爱国主义的叫嚣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难点:《凡尔赛和约》、经济危机与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关系三、教学策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依据史料,贯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师生互动,层层探究,分析历史的真相。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呈现图片、材料:法西斯的由来2(请学生根据课文说出1(学生读材料,并说20世纪20、30年代有哪说对法西斯的理解些国家建立法西斯政导入新课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权, 问题导入,引发悬念及回忆日本,说出相 3(这些国家为什么会建关建立法西斯政权的立法西斯政权,法西斯国家政权的建立对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课题1(呈现意大利一战前后的资料。

引导学生思考: 新课教学 (1)意大利在一战中为什么会转而加入协约国,为了战争意大利付出了1(学生阅读教材,并1(通过回顾第一次世怎样的代价,在巴黎和回顾意大利在第一次界大战的相关内容,会上意大利有哪些“收世界大战中的角色。

帮助学生理解法西斯获”, 并尝试从外因和内因政权首先在意大利建(2)你认为,战后意大两方面分析意大利法立的原因利国内面临一种什么样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的局面,(3)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 2(学生阅读教材,并2(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回顾第一单元巴黎和2(通过对问题的探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会的相关内容回答相究,学生理解《凡尔思考: 关问题赛和约》、经济危机(1)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导致德国最终走上了大战的战败国,受到了怎法西斯道路。

高中历史第9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课堂互动学案岳麓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9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课堂互动学案岳麓版选修3

高中历史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课堂互动学案 岳麓版选修3三点剖析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建立的背景原因:①经济危机对德国的严重打击,为纳粹党人夺权创造了客观条件。

②希特勒纳粹党趁机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旗号,进行蛊惑宣传,骗取了广泛支持。

③纳粹党得到军队和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④1932年的国会选举,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为纳粹党上台铺平了道路。

2.建立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

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内外政策:①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实行法西斯一党专政;1934年希特勒任国家元首,加强法西斯独裁统治;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严密控制文化思想和教育;疯狂迫害犹太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②对外:积极扩军备战,为侵略扩张做准备。

1933年退出国联;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充陆军,重建海军,建造军舰;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凡尔赛和约》。

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建立背景(1(2)法西斯势力趁机以军部为核心,要求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

(3)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东北。

(4)1936年“二二六”政变失败后,军部势力大大加强,为法西斯上台铺平了道路。

2.建立标志: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

3.内外政策(1)对内:禁止罢工,限制人民言论、结社、新闻和出版自由;加紧扩军备战。

(2)对外: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三、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比较学以致用【例1】有人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

”此语依据的史实是()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的普遍支持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的利益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明确纳粹党在德国上台的方式。

第9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9课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6.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 空前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A 生产关系没能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 B 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已经最终形成 D 各国政府加强管理,以邻为壑
7.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最主要特点是 A 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B 军部是法西斯政权的核心力量 C 制造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D 对外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
希特勒演讲 群众听希特勒演讲
德国法西斯 政权建立的 标志:
1933.1.希特 勒出任德国总 理(兴登堡任 命仪式)
三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 希特勒上台
1 法西斯政体的建立: 2 内外政策: 政治:一党专政、个人独裁 经济:战争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军事化 军事:扩军备战 对外:侵略扩张
1933年“国会纵火案”
4.纳粹所宣扬的”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的真 正含义是 A为德国农民开垦更多的土地 B 为德意志民族谋求幸福生活 C 保卫德国现有的生存空间 D 用战争手段夺取生存空间
5.德国,日本的法西斯势力在扩军备战的过程中 都①退出国际联盟 ②违背不利于自己的国际 条约 ③图谋邻国领土以增强实力 ④挑起小规 模的局部战争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③④
A 金融危机
B 通货膨胀
C 产品过剩
D 市场萧条
2.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C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军备战 B希特勒任总理后,德国走上独裁扩张的道路 D 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3.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中,德国为摆脱危机而采取的措施 与美国相同的是 A 建立资产阶级的极权统治 B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C 采取残酷镇压工人的措施 D 国家对经济实行军事管制

人教版3.2.1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课件

人教版3.2.1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课件

慕尼黑会议有什么恶劣影响?
对捷克斯洛伐克来说: 对德国来说:
破坏其领土完整,并在不到半年时间里被德国吞并
增强了德国法西斯的实力,助长了希特勒发动侵略 战争的野心,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对英法来说:
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点。
慕尼黑会议有挽救和平吗 ?
没有,还催化了战争的爆发
1939年3月,德国出兵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为了避免自己 西两个方向同时作战,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签署《 互不侵犯条约》。
①捷克斯洛伐克。
②绥靖政策。
(3)写出你在学习了这两段历史后的感悟。 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 “学而不厌” ,对人家, “诲人不倦” ,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3.2.1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2.1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② 《慕尼黑协定》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绥靖政策与慕尼黑阴谋的影响? ①使德国的经济、军事力量大增,提高了希特勒个人独裁 的权利和在国内的威望,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对外侵略和 扩张的野心。 ②削弱了英法两国在欧洲大陆的战略地位,给希特勒的进 攻创造了条件。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因: ①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受到了《凡尔赛和约》 的严厉处罚 ②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政治上: 建立起专制独裁的法西斯专政 ①通过兴建大规模公共工程解决 失业问题,确立了战争经济体制 经济上 ②大力发展以军备工业为基础的重 工业,扩大战略原料代用品生产, 增加战前储备 军事上: 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 军备的条款,宣布实行普遍兵役制, 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军队人数扩张数 倍,并大量增加军费开支
奥斯威辛集中营
备 战
德国 法西 斯专 政的 表现
推行反犹、排犹政策
三、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936年:
德意结成“柏林——罗马轴心”
1937年: 德意日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四、绥靖政策与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 特点:容忍、退让 含义:
绥靖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以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 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法西斯
法西斯党 1922—墨索里尼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 外因: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 上所获甚微 内因:战后国内通货膨胀……整个社会 笼罩着不满情绪
二、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纳粹党 1934—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的 上台经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案
月,德国出兵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为了避免自己在东西两个方向同时作战,德国
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阅读课本P83页材料回答,你是如何理解张伯伦所说的“和平”?希特勒的话又意味着什么?
张伯伦所说的“和平”是指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换取德国不侵略英国的保证,只是暂时的休战。

希特勒的话意味着德国会入侵英国和法国。

在你看来,英、法等国家对德国的纵容可能招致怎样的结果?
助长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极大地削弱反法西斯力量,最终自食恶果。

通过阅读课本,小
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张
伯伦所说的“和平”?
希特勒的话又意味着
什么?
培养学生对文
本的阅读和对
信息的获取能

课堂小结结合PPT,总结这课主要内容,列个提纲。

结合教师的提点,回顾
重要知识点
进一步巩固本
节课所学的内
容,查漏补缺
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