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资源(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口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口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口第一章:人口增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2. 让学生掌握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影响。

3. 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

2. 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3. 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影响。

4.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1.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

2. 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3. 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和我国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和图像。

2.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影响。

3. 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和我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和图像,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增长问题。

2. 讲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背景。

3. 讲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独特性。

4. 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5. 讲解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人口分布与迁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 让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 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1.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 人口迁移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人口迁移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和我国人口分布的相关数据和图像。

2.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思政教案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思政教案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思政教案一、引言在当今世界上,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人口的增长和迁移、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环境的破坏和保护,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本教案旨在通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与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口、资源和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 理解人口增长与迁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影响;3. 掌握资源的分类、分配和利用的基本原则;4. 理解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人口经济学基础知识A. 人口增长与迁移的影响i. 人口增长的社会经济影响ii. 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影响B. 人口政策与社会管理i.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控ii. 人口管理的挑战与应对2. 资源经济学基础知识A. 资源分类与特征i.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ii. 人工资源与创新发展B. 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原则i. 市场机制与资源配置ii. 社会公平与资源保护3. 环境经济学基础知识A.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i. 环境破坏的原因与后果ii.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B.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i. 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ii. 个人与社会的环境责任四、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和展示等方式,介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观察法:安排实地考察活动,引导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变化与关系,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2. 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以有关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为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介绍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八上初中地理人口教案

八上初中地理人口教案

八上初中地理人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掌握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图表和统计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口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原因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

3.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介绍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4.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外资料,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还要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的现状和特点,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口与资源

人口与资源

• 因中华鲟特别名贵,外国人也希望将它 移居自己的江河内繁衍后代,但中华鲟 总是恋着自己的故乡,即使有些被移居 海外,也要千里寻根,洄游到故乡的江 河里生儿育女。在洄游途中,它们表现 了惊人的耐饥、耐劳、识途和辨别方向 的能力,所以人们给它冠以闪光的“中 华”二字。
矿产资源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占世界总 量的12%,居世界第3位,海底还蕴藏着煤等矿藏。
我国水资源丰富,总量居世界第6位,仅次于巴 西、俄罗斯、加拿大,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 均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 一。
• 东东说:我认为我国是个资源丰富的国家。
丁丁说:我认为我国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
土地资源
• 我国的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八位 • 我国耕地面积13004万公顷,在世界排名第四 位。
• 我国资源知多少?
•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 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 源等等 • 社会资源
土地资源
• 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 米,占亚洲大陆的土地面积的 22.1%,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6.4%,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广 阔的国家之一,居世界各国第 三位。
俄罗斯 1,707 加拿大 997 中国 960 单位:万平方千米
我国人口情况
截止至2005年1月6日,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总人口 已达13亿。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普查以2010年 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公告显示中国总人口截 至当时为1370536875人。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30年来全国少生了3亿 多人。 尽管如此,全国年均出生人口仍将在1600万以上。根据 联合国的预测,到21世纪40年代,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 峰值,超过15忆。

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人口与资源

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人口与资源

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人口与资源人口与资源生物学是研究命体的组成、结构、功能和演化等问题的科学。

其中,人口和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对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人口与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

一、什么是人口?人口是指在某个地区、国家或世界上居住的所有人的总数。

人口数量和质量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人口数量的增长与下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迁移率小的社会,人口数量就会不断增长。

二、什么是资源?资源是指人们可以利用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物品或自然物质,如水、食物、矿产等。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至关重要。

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着有限性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我们需要注意,资源的利用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就是要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前提,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人口和资源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带来很大的压力,而资源的质量、数量、分配状况又直接影响着人口的生产、生活和生存状况。

1.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和压力人口数量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都会对资源的利用带来压力。

例如,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和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这对粮食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对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等带来巨大的需求。

2.资源对人口的生命和生活的影响资源的质量、数量、分配状况对人口的生存和生活状况都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毒害的饮用水会导致人的健康受到损害;自然灾害的发生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缺乏饮用水、食品、住房等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3.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资源的利用中,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损失和浪费,充分利用资源的价值。

同时,应该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避免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物种的自然繁衍。

《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教案

《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教案

《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教案第一章:人口问题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让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采取的人口控制措施。

1.2 教学内容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特点: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

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就业压力等。

我国政府采取的人口控制措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问题等。

1.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了解自己家庭的人口状况,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口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

第二章:资源问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让学生认识到资源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采取的资源管理措施。

2.2 教学内容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和特点: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资源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等。

我国政府采取的资源管理措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资源有偿使用等。

2.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我国资源状况,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资源分布图和资源利用情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资源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资源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

第三章:环境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2 教学内容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健康问题、生态破坏、经济损失等。

我国政府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生态文明建设等。

3.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我国环境状况,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地理教案: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

《地理教案: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

《地理教案: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一、引言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本文将从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解决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1.自然资源需求增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水源、土地和能源等都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由于过度开采和过度使用,使得这些资源变得紧缺。

此外,大规模种植业和畜牧业也会占用大量土地,导致生态系统退化。

2. 环境污染加剧人口过多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冲击。

工业污染、交通排放和低效能源使用等现象加剧了空气和水质污染的程度。

此外,废物处理也成为一个严峻问题。

这些因素都直接威胁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三、解决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措施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根本途径。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发展清洁能源等举措,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学术界和公众共同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

2.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为了解决资源紧张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

这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推行节约用水政策和土壤保育等。

此外,重视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3. 推动普及教育和提高女性地位教育对于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的解决至关重要。

普及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引导他们采取环保行动,并从个体层面上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同时,提高女性的地位和权益也是重要的,因为这将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

4. 推广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模式推广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模式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

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都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循环经济模式通过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减少废物产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案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案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了解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3.了解不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教学内容: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1)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人口负担和人口红利的概念。

(3)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保护。

(1)环境资源的分类。

(2)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及环境服务的效益。

(3)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

3.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可持续发展的要素。

(3)不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性。

教学方法:1.授课法,介绍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3.案例分析法,运用具体案例分析如何利用环境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要考虑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方式。

教学重点:1.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国家的表现。

2.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及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3.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素及实现方式。

教学难点:1.如何平衡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如何利用环境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又要考虑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3.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方式。

教学手段:1.PPT演示。

2.视频教学。

3.组织学生讨论。

教学评价:1.小测验。

2.班级讨论。

3.个人思考和汇报。

4.整个学期的研究报告和展示。

教学资源:1.讲义。

2.PPT。

3.视频教学资源。

4.以往的案例。

5.学生研究报告和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与资源(教案)
上海市实验学校范莉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拥有的各类资源,体验资源的宝贵。

(认知目标)
2、知道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

激发爱惜资源、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感。

(情感目标)
3、能从我做起,为人口发展与资源保护利用出谋划策。

(技能目标)
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各类资源,体验资源的宝贵。

2、知道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与人口素质密切相关。

教学手段与设备
多媒体教具若干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活动一:猜一猜,了解我国各类资源
1、猜谜语:
A、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是食粮,密林中安家。

(打一动物)——熊猫
B、绿头发,长又长,春风吹来荡呀荡,你可认识这姑娘?(打一植物)——柳树
C、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我来。

(打一自然物)——水
D、南边来了个黑大哥,炉里钻来火里坐,只要火里坐一阵,黑大哥变成红大哥。

(打一物)煤
(对于猜出谜语的同学发糖作为奖励,数量由学生自己定)
2、同学们,这些谜底统称为什么?
出示课题【资源】
可以统称为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不可缺少的条件。

3、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
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资源?
(教师补充: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耕地面积)、水资源、森林资源、海产资源、珍稀动物种类)
1、小组合作,帮助东东和丁丁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交流:了解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情况。

同学们,看了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情况的资料后你们有什么感想?(自豪,我国属于资源大国)3、交流:了解我国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的情况。

大家又有什么感想?(遗憾,从人均占有量来看,我国属于资源小国)
4、东东和丁丁的争论你们认为谁有道理?为什么?
都有道理,东东是从资源的总量这个角度来说的,而丁丁则是从人均占有量来说的。

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

5、以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为例,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为中国人口众多)
总量、人口、人均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总量不变,人口多,人均少;人口少,人均多。


结论:我国资源总量很大,在全球名列前茅,是个资源大国,很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资源小国,令人觉得遗憾。

就象今天我带来了一包糖,如果只给一个同学他肯定会觉得蛮多的,但分给大家的话就不会觉得多了。

所以,我们谈资源离不开人口问题。

补充课题【人口】
活动三:议一议,了解我国人口现状
1、出示图片,对比20世纪五十年代和21世纪初人们的生活情况:
2、出示照片,你们认识这个宝宝吗?
2005年1月6日是我国的13亿人口日,就是说这天零时以后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将定为第13亿个小公民。

这个孩子就北京小男孩张亦驰。

3、出示图片,了解我国人口增长图。

看了这张图你们觉得是欣慰还是忧虑呢?
欣慰:由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因此30多年来,我国共少生了3亿人,13亿这个数字比计划迟来了4年。

忧虑:13亿又是一个令人忧虑的数字。

有了13亿这个庞大的“分母”,再大的“蛋糕”也要被切成很小的份额。

原本就紧张的水、耕地、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愈加稀缺,“地大物博”成了“地大物薄”。

例如,我国总人口为世界的1/5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

自1997年至2004年,我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人口却增加了7000万,这一增一减,使人均耕地面积更加捉襟见肘,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同时,生态环境的负荷也越来越重,“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有限的环境资源难以承受人口的无限增长。

4、友情链接: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这种纪念是带有警世的意味,并非让人们去欢呼庆祝。

因此【控制人口增长迫在眉睫】
第二教时
活动四:辩一辩,人口多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方(YES):人口少是好事。

老师:通过刚才的对比,我觉得还是人少好,这样我国资源不仅在总量上属于大国,在人均占有量方面也能处于大国。

小红:我同意老师的说法,我国有13亿人,要吃掉多少粮食?用掉多少煤、石油啊?还是人少好。

小明:就是,人多了,乘车就更挤了,还有看病、买菜都受影响。

反方(NO):人口多是好事
小捷:人多力量大,人家就不敢欺负我们了。

小兰:盖高楼,开隧道,造大桥人少怎么行?人多好办事嘛!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一方的看法?
友情提示:请结合住房、交通、就业、上学等身边的现象发表见解。

活动五:做一做,为人口发展与资源保护利用出谋划策
1、出示漫画,让学生感受到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浪费资源和人口的大爆炸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面对有限的资源和不断增加的人口,你有什么好主意?
(每组通过讨论,在教师发的纸上写上金点子。


【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爱惜资源,提高人口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