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阻湿阻的测试原理

合集下载

热阻、湿阻测定

热阻、湿阻测定

热阻、湿阻测定五、织物的热阻、湿阻的测试1、测试参照标准:ISO 11092 (1993)2、环境条件:相对湿度65%±2%RH,温度20℃±1℃3、样品规格:<5mm4、使⽤仪器:SDL-M259B 排湿导湿测试仪I、测试⽅法及步骤1)热阻Rct的测定调节实验板表⾯的温度Tm为35℃,⽓候室空⽓温度Ta为20℃,相对湿度为65%。

把试样平放置到试验板上,待测定值Tm,Ta,R.H.,H达到稳定后,开始记下它们的值,不超过3min 记录⼀次,总计10次数据。

把数据代⼊公式:Rct=(Tm-Ta)*A/(H-△Hc)-Rcto计算所测试样热阻Ret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检验结果。

2)湿阻Ret的测定实验开始应将能透过⽔蒸⽓⽽不能透过⽔的薄膜放置在试验板上,调节试验板表⾯温度Tm 和空⽓温度Ta为35℃,相对湿度为40%,空⽓流速为1m/s。

再将试样放置到试验板上,待测定值Tm,Ta,R.H.,H达到稳定时,开始记录它们的数值,每2分钟记录⼀次,记15组数据。

把测的数据代⼊公式:Ret=(Pm-Pa)*A/(H-△Hc)-Reto其中Pm=5620Pa,Pa=2250Pa;将计算所测得的湿阻Ret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检验结果。

II、实验结果与分析由表1可知,1~7组式样的热阻值相差不⼤,1、6、7的热阻值相同,由定义可知,热阻越⼤,它的保温性能就越好,即越不容易散热,这种布不容易排汗。

表1数据可看出,2号布的散热性最好,其排⽔性越好。

湿阻的定义是:它表⽰纺织品处于稳定的⽔蒸⽓压⼒梯度的条件下,通过⼀定⾯积的蒸发热流量。

因此,由表1数据可得出,5号布样的湿阻值最⼤,说明它的吸湿性最好。

分析7种布样可知,即具有很好的吸湿性,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排⽔性是5号布。

5号布是纯涤纶的织物,⽽2号布具有很好的排⽔性是棉府绸。

6、7号纯涤纶的布,其热阻值是⼀样的,但湿阻值却不同。

主要在于它们的经纬密,密度和门幅不相同造成的,密度越⾼它的吸湿性能越不好。

服装热阻和湿阻的测量与计算

服装热阻和湿阻的测量与计算

1 前 言
指标 主 要是 服 装 的透 热性 能 ( 热 阻)和服 装 的透 湿
性能 ( 湿 阻) 。
2 l 。 C、湿度 5 0 %/ . 2 下 、风速 0 . I m / s 的室 内
a r a c t e r i z e c l o t hi n g
v e c 1 o t hj ng t h e r J T 1 a 1
c o mf o r t . T h e 0 b j e c t i v e o f t h i s s t u d y w a s t o i n t r o d u c e t h e c o n c e p t a n d c a l c u l a t i 0 n m e t h 0 d 0 f t h e r m a 1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e V a P 0 r a t v e r e s i s t a n c e ro f m f a b r i c t o c l o t hi ng

t a k e a p r o t e c t i v e o v e r a l l a s a n e x a mp l e
, ,
[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 r a l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e v a p o e a r e t w 。i m p 0 r t a n p a r a me t e r s t 。c h
a n d a n a l y s i s l o c a h h e r ma l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l o c a l e v a p o r a t i v e r e s i s t a n c e f o r i n d i v i d u a 1 b o d v s e g r n

热阻湿阻标准

热阻湿阻标准

热阻湿阻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热阻湿阻标准是指用来评估或描述材料、构件或系统对热量和湿气传递的阻力程度的一种标准。

热阻湿阻标准在建筑、电子产品、食品加工等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于保持室内舒适度、提高设备效率、确保食品质量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热阻湿阻的概念。

热阻是指材料或构件对热量传递的阻力,单位是温度差与传热率的比值。

通俗来讲,热阻就是材料或构件对热量的阻碍程度。

而湿阻则是指材料或构件对湿气传递的阻力,单位是湿度差与湿气传递率的比值。

热阻湿阻标准就是根据这两个指标来评估材料、构件或系统的性能。

在建筑领域,热阻湿阻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材料的热阻湿阻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节能性能和舒适度。

比如在冬季,如果建筑材料的热阻不好,就会导致室内外温度的快速传递,从而增加采暖能源的消耗。

而在夏季,如果建筑材料的湿阻性能不佳,就会导致室内湿度变大,影响人们的舒适度。

建筑材料的热阻湿阻标准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和环保要求。

在电子产品领域,热阻湿阻标准同样至关重要。

电子产品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散热不好,就会导致电子元器件过热,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电子产品的散热设计必须考虑材料的热阻性能。

湿度对电子产品的影响也非常大,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导致电子元器件的损坏。

电子产品的湿阻标准也至关重要。

在食品加工领域,热阻湿阻标准同样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来保证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如果加工环境的热阻湿阻性能不佳,就会导致食品腐败或者失去营养价值。

在食品加工车间或者食品储存环境中,必须符合相关的热阻湿阻标准。

热阻湿阻标准是各行业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参数,对于保证材料、构件或系统的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符合相关的热阻湿阻标准,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在设计和研发过程中必须重视热阻湿阻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材料和构件的热阻湿阻性能,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热阻测量与系统校准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热阻测量与系统校准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热阻测量与系统校准方法引言:在物理实验中,测量热阻和进行系统校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热阻是指物质抵抗传热的能力,而系统校准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用的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热阻测量方法和系统校准方法。

热阻测量方法:1. 热传导法:热传导法是一种常用的热阻测量方法。

它通过测量热传导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来计算热阻。

热传导法需要用到热电偶或红外线测温仪等仪器来测量温度变化,并使用热平衡方程来计算热阻。

2. 热对流法:热对流法是通过测量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对流热传递来计算热阻。

这种方法常用于流体介质中的热阻测量,例如液体和气体中的热阻。

热对流法需要准确测量流体的温度和流速,并使用适当的传热方程进行计算。

3. 热辐射法:热辐射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辐射出的热量来计算热阻的方法。

它适用于高温物体的热阻测量,例如熔融金属和高温炉。

热辐射法需要使用红外线热像仪等仪器来测量物体的辐射热量,并根据辐射传热方程进行计算。

系统校准方法:1. 标准物质法:标准物质法是一种常用的系统校准方法。

它使用已知属性的标准物质和设备进行比对来校准实验系统。

例如,在电阻测量中,可以使用已知电阻值的标准电阻和万用表进行比对,从而校准万用表的准确性。

2. 校准曲线法:校准曲线法是一种利用已知测量值和待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建立曲线来校准系统的方法。

例如,在温度测量中,可以使用标准温度计和其他温度计测量一系列已知温度,建立温度与测量值之间的关系曲线,以校准其他温度计的准确性。

3. 耦合校准法:耦合校准法是一种通过将待校准系统与已校准系统耦合在一起,通过比较两个系统的输出来进行校准的方法。

例如,在电压测量中,可以通过将待测电压与已知电压串联在一起,通过比较两个电压的差异来校准待测系统。

总结: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热阻测量和系统校准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热传导法、热对流法和热辐射法是常用的热阻测量方法,而标准物质法、校准曲线法和耦合校准法是常用的系统校准方法。

热敏电阻快速测湿的原理和方法

热敏电阻快速测湿的原理和方法

热敏电阻快速测湿的原理和方法热敏电阻是一种基于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原理运作的传感器。

根据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来间接计算湿度。

常见的测湿方法有一阶法、二阶法、湿度积分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种方法的原理和测量步骤。

一、一阶法一阶法也称为瞬时法,原理是利用瞬时温度变化对应的瞬时电阻变化来测湿。

该方法测量简单,但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较敏感。

1.原理: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成反比。

当热敏电阻受到湿度的影响时,湿度会改变温度,从而导致电阻值的变化。

根据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值来间接计算湿度。

2.测量步骤:(1)将热敏电阻与电源和万用表连接,组成测量电路。

(2)将热敏电阻暴露在待测湿度的环境中。

(3)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4)根据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计算出对应的温度值。

(5)根据温度和湿度的关系,利用查表或公式计算出湿度值。

二、二阶法二阶法也称为恒湿盒法或湿度加热法,原理是通过不同湿度下的瞬时温度变化来消除环境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1.原理:利用两个不同湿度的恒湿盒,分别将热敏电阻暴露在两个恒湿盒中,利用加热快慢与温度变化的关系,计算出湿度值。

2.测量步骤:(1)设置两个恒湿盒,分别设定不同的湿度值。

(2)将热敏电阻依次放入两个恒湿盒中,记录下每个恒湿盒下的电阻值和相应的时间。

(3)根据每个恒湿盒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计算出对应的温度值。

(4)利用两个温度值以及两个湿度值的差值,计算出湿度值。

三、湿度积分法湿度积分法是利用热敏电阻的电阻-湿度特性曲线进行积分计算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计算较长时间段内的平均湿度。

1.原理: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的电阻-温度测量数据进行积分计算,可以得到平均湿度。

2.测量步骤:(1)设置测量时间段。

(2)按照一阶法的测量步骤进行电阻-温度测量。

(3)根据测量数据,建立电阻-湿度特性曲线。

(4)对电阻-温度数据进行积分计算,得到湿度的平均值。

功率MOSFET器件稳态热阻测试原理及影响因素

功率MOSFET器件稳态热阻测试原理及影响因素

功率MOSFET器件稳态热阻测试原理及影响因素摘要:热阻值是评判功率MOSFET器件热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因此热阻测试至关重要。

通过对红外线扫描、液晶示温法、标准电学法3种热阻测试方法比较其优缺点,总结出标准电学法测试比较适合MOSFET热阻测试。

在此基础上依据热阻测试系统Phase11,阐述功率MOSFET热阻测试原理,并着重通过实例对标准电学法测试热阻的影响因素测试电流I m、校准系数K、参考结温T j以及测试夹具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出减少热阻测试误差的方法,为热阻的精确测试以及器件测试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热阻测试原理;测试电流;校准系数;参考结温;测试夹具1热阻测试原理热阻是热平衡条件下沿器件热流通道上的温度差与产生温差的耗散功率之比,其单位为℃·W-1或K·W-1,公式为[10]:式中,T j表示结温,T c表示管壳温度,T a表示环境温度,P是耗散功率。

功率MOSFET是利用源-漏间续流二极管作为温敏元件进行测量的,如图1所示。

图1MOSFE结构图和电路符号整个热阻测试过程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将器件放在一个常温环境中并不断改变环境温度,同时保持器件和环境温度一致,在此过程中持续给续流二极管通过小电流,使半导体PN结结温变化T j与正向结电压变化V 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温度校准系数K来表示,满足关系式T j=K V f+T0,从而获得K系数值。

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结束后,将被测器件放置到常温环境,给MOSFET整个器件施加功率PH,等待器件达到热平衡。

施加的功率引起结温变化,利用关系式T j=K V f+T0,其中T0为施加功率前的初始结温,K系数在第一部分已经获得,因此可以计算出达到热平衡之后的节温T j。

同时在加热功率结束时,可以通过热偶直接测得管壳的温度(环境温度),利用热阻的计算公式(1),可得器件稳态热阻值。

2热阻测试影响因素热阻的测试过程中需要确定好7个测试条件,之后才可以进行测试,这7个测试条件分别是:①测试电流I m;②温度校准系数K;③参考结温T j;④壳温T c(环境温度T a)的控制;⑤选取测试延迟时间T d;⑥功率加热时间T p;⑦脉冲方波信号选取。

热阻、湿阻测定

热阻、湿阻测定

五、织物的热阻、湿阻的测试1、测试参照标准:ISO 11092 (1993)2、环境条件:相对湿度65%±2%RH,温度20℃±1℃3、样品规格:<5mm4、使用仪器:SDL-M259B 排湿导湿测试仪I、测试方法及步骤1)热阻Rct的测定调节实验板表面的温度Tm为35℃,气候室空气温度Ta为20℃,相对湿度为65%。

把试样平放置到试验板上,待测定值Tm,Ta,R.H.,H达到稳定后,开始记下它们的值,不超过3min 记录一次,总计10次数据。

把数据代入公式:Rct=(Tm-Ta)*A/(H-△Hc)-Rcto计算所测试样热阻Ret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检验结果。

2)湿阻Ret的测定实验开始应将能透过水蒸气而不能透过水的薄膜放置在试验板上,调节试验板表面温度Tm 和空气温度Ta为35℃,相对湿度为40%,空气流速为1m/s。

再将试样放置到试验板上,待测定值Tm,Ta,R.H.,H达到稳定时,开始记录它们的数值,每2分钟记录一次,记15组数据。

把测的数据代入公式:Ret=(Pm-Pa)*A/(H-△Hc)-Reto其中Pm=5620Pa,Pa=2250Pa;将计算所测得的湿阻Ret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检验结果。

II、实验结果与分析由表1可知,1~7组式样的热阻值相差不大,1、6、7的热阻值相同,由定义可知,热阻越大,它的保温性能就越好,即越不容易散热,这种布不容易排汗。

表1数据可看出,2号布的散热性最好,其排水性越好。

湿阻的定义是:它表示纺织品处于稳定的水蒸气压力梯度的条件下,通过一定面积的蒸发热流量。

因此,由表1数据可得出,5号布样的湿阻值最大,说明它的吸湿性最好。

分析7种布样可知,即具有很好的吸湿性,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排水性是5号布。

5号布是纯涤纶的织物,而2号布具有很好的排水性是棉府绸。

6、7号纯涤纶的布,其热阻值是一样的,但湿阻值却不同。

主要在于它们的经纬密,密度和门幅不相同造成的,密度越高它的吸湿性能越不好。

关于热阻和湿阻测试系统说明

关于热阻和湿阻测试系统说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织物舒适性有了更多的要求,所谓织物舒适性,指的是织物制成织物后,能赋予人体感觉舒适的性能。

人体舒适感来自触觉和视觉,有生理、心理和物理的各项内容。

可因季节、环境、生活习惯和劳动强度等差异而不同。

人体的生理舒适,要求所排泄的汗气能及时散逸和保持体温。

织物的透气、透湿和导热性能为主要影响因素。

物理方面的舒适性体现为手感或风格,包括柔软、回弹性能、表面平整和无刺痒感等,由纤维形态尺寸、模量、变形恢复、表面摩擦等性能决定。

心理方面的舒适性体现为美感,由织物的光泽、尺寸稳定和色泽等决定。

而织物的热阻与湿阻,更是织物舒适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关于织物面料热阻湿阻的测试方法众多,如通风蒸发热板法(GB/T11048)、静态平板法(GB/T 11048)、水蒸气倒杯法(ASTM E96BW)、出汗热板法(ASTM F1868)等等。

本文将以A法蒸发热板法为核心,介绍织物热阻及湿阻的测量。

人体热量散失主要有显热和潜热之分。

显热指人体与环境之间存在温度差时,人体向外界释放的热量,主要形式有传导、辐射和热对流;潜热指以汗液蒸发的形式带走的热量。

织物热阻( ℃·m2/W)表示在织物的层与层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形成的热流阻力。

热阻值可以用织物层与层之间的温度差与垂直通过该织物单位面积热流量的比值来表示,并且值越大,表明保温效果越好,导热性越差。

目前,国际通用指标为克罗值(clo),定义为:气温21 ℃、湿度50%±0.2%、风速小于0.1 m/s 的室内,安静坐着或从事轻度脑力劳动的成年男子感觉舒适(代谢产热量约为58.15 W/m2),并能将皮肤平均温度维持在33 ℃左右时所穿织物的隔热保温能力为1 clo(1 clo=0.155 ℃·m2/W)。

织物湿阻(Pa·m2/W)表示由于织物内外存在水蒸气压差而导致的透湿阻力。

湿阻值可以用织物内外的水蒸气压差与垂直通过单位面积内蒸发热流量的比值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Standard International Group(HK) Limited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热阻湿阻的测试原理 一、热阻Rct ,指试样两面的温差与垂直通过试样的单位面积热流量之比。

该干热流量可能由传导、对流、辐射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传递。

热阻Rct 以平方米开尔文每瓦(m2·K/W)为单位,它表示纺织品处于稳定的温度梯度的条件下,通过规定面积的干热流量。

测定热阻是将试样覆盖于电热试验板上,试验板及其周围和底部的热护环(保护板)都能保持相同的恒温,以使电热试验板的热量只能通过试样散失;调湿的空气可平行于试样上表面流动。

在试验条件达到稳态后,测定通过试样的热流量来计算试样的热阻。

仪器通过从测定试样加上空气层的热阻值中减去试验仪器表面空气层的热阻值得出所测材料的热阻值Rct 。

二、湿阻Ret ,指试样两面的水蒸汽压力差与垂直通过试样的单位面积蒸发热流量之比。

蒸发热流量可能由扩散和对流的一种或多种形式传递。

湿阻Rct 以平方米帕斯卡每瓦(m2·Pa/W)为单位,它表示纺织品处于稳定的水蒸汽压力梯度的条件下,通过一定面积的蒸发热流量。

湿阻的测定,需在多孔电热试验板上覆盖透气但不透水的薄膜,进入电热板的水蒸发后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薄膜,所以没有液态水接触试样。

试样放在薄膜上后,测定在一定水分蒸发率下保持试验板恒温所需热流量,与通过试样的水蒸气压力一起计算试样湿阻。

仪器通过从测定试样加上空气层的湿阻值中减去试验仪器表面空气层的湿阻值得出所测材料的湿阻值Re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