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热阻及热导率的测量方法

合集下载

热传导中的热阻和热导率

热传导中的热阻和热导率

热传导中的热阻和热导率结构导言热传导的基本原理热阻的概念与计算热导率的定义与测量热导率的应用领域结论导言热传导是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的过程。

在许多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热传导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便优化系统的设计和性能。

在研究热传导过程时,热阻和热导率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参数。

热传导的基本原理热传导是通过材料中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碰撞和振动传递热量的过程。

热传导的速率取决于材料的热导率以及传导路径上的热阻。

热阻的概念与计算热阻是指材料中阻碍热流传导的因素。

它主要由相互作用的晶格振动、电子、杂质和界面效应等因素引起。

热阻的计算可以使用热阻公式来进行,公式为:热阻 = 材料的厚度 / 热传导率其中,热传导率是热流通过材料单位厚度时的热量传递速率。

热导率的定义与测量热导率是一个衡量材料导热能力的物理量,它定义为单位面积上单位温度梯度下传递的热量。

热导率可以用热器件或热传感方法进行测量。

热导率的测量可以采用热流计法、热电偶法、电阻加热法等。

热流计法通过测量热流通过材料的速率来计算热导率,热电偶法则是通过测量材料的温度梯度以及材料的电导率来计算。

电阻加热法则是通过电流通过加热器件时产生的热量以及温度梯度来计算热导率。

热导率的应用领域热导率是材料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和材料科学中,热导率的理解和测量对材料的选择和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领域,热导率的研究和测量可以用于改善建筑物的绝缘性能,从而提高能源效率。

在电子领域,热导率的控制在电子器件散热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材料研究和开发领域,热导率的数据可以用于新材料的设计和应用。

结论热阻和热导率是研究热传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参数。

热阻用于定量描述材料中热传导的阻力,而热导率用于衡量材料的导热能力。

研究和测量热阻和热导率对许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其结果将有助于优化系统设计和提高性能。

热导率测试方法

热导率测试方法

热导率测试⽅法材料传热特性的测试⽅法Lars H?lldahl, Hot Disk AB, Uppsala, Sweden序论⼈们已经开发出许多⽤于测量不同材料传热性能的⽅法。

然⽽伴随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测试⽅法提出了更⾼的要求,即不断拓宽应⽤范围、提⾼测试精度。

因此需要不断地改进传统测试⽅法,并采⽤全新的测量技术。

如今,对于很多新材料,我们常常很难从教科书中获得⾜够的相关数据,因此对实际样品的测量变得特别必要。

成分、⼯艺参数和使⽤条件上的微⼩变化都会影响材料的⾏为和性能。

要发挥新材料的最⼤优越性,对其性能的准确测量⾮常重要。

早期的⽅法最早的测量使⽤静态⽅法,它的普遍特点是操作⼈员在已知样品的壁厚上建⽴温度梯度,并控制从⼀边传递到另⼀边的热量。

最常⽤的热流是⼀维的,但有时也会使⽤其它的形式。

在测量中最常⽤的变量是Guarded Hot Plate(GHP)。

GHP 是指防⽌热量通过边界从系统散发出去的⼀种设置,例如在样品周围设置热障。

在这些⽅法中,热量在样品中传递的计算模型都⽐较简单。

该⽅法也是ASTM、ISO 等机构发布的标准测量⽅法的基础。

有了标准的指导,理论上可以在实验室建⽴⾃⼰的GHP,但⼈们⼀般还是购买现成的设备。

这些⽅法存在以下⼀些缺点:-为了使散发到环境中热量达到最⼩,要求样品的尺⼨很⼤。

因为样品的⾯积越⼤,其周边的影响就会越⼩。

- 由于该⽅法⼀般⽤于绝热材料,这些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很低,要在样品的壁厚上建⽴温度梯度必须花费很长的时间。

- 温度梯度通常较⼤,有时达到50-60 o C,热导率的测量结果最多只能是该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值,测量结果不能反映样品中存在的相变或发⽣的反应。

- 静态法存在的最⼤问题是热电偶与样品表⾯的接触电阻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其中的差异所引起的误差尚⽆法进⾏补偿,该误差往往会造成材料的绝热性能测量值过⾼。

当温度很⾼、样品是良导热体或样品表⾯⽐较粗糙时,接触电阻产⽣的问题更为严重。

热导率测量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热导率测量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热导率测量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热导率是描述材料传导热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材料的热导率,可以了解其热导性能,并且在材料的选择、工艺设计和热管理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热导率测量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热导率测量方法1. 热阻法热阻法是常用的一种热导率测量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材料两端的温差和加热功率,计算出材料的热阻,并根据热阻与热导率的关系,推算出材料的热导率。

热阻法适用于不同形态和厚度的材料,可以准确测量各种材料的热导率。

2. 热流法热流法是另一种常见的热导率测量方法。

热流法通过在材料中施加一定热流量,在材料表面测量相应的温度分布,从而计算出材料的热导率。

热流法适用于导电性好的材料,如金属,可以测得更高精度的热导率。

3. 拉曼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接触式热导率测量方法。

该方法利用拉曼光谱仪器测量材料中的拉曼散射光谱,从中提取出材料的热导率信息。

这种方法无需对样品进行物理处理,可以应用于各种材料的热导率测量。

二、热导率测量注意事项1. 样品制备在进行热导率测量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

对于固体材料,应确保样品表面光洁平整,以减小测量误差。

对于液体和气体样品,需注意样品的填充和密封,以避免热量泄漏。

2. 温度控制在进行热导率测量时,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应确保测量环境的温度稳定,并记录下环境温度。

对于固体样品,还需要考虑温度梯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进行多点测量或在线温度校正,以提高测量精度。

3. 测量时间进行热导率测量时,测量时间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过长的测量时间会导致样品过热,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过短的测量时间则可能无法达到稳态,导致测量结果不可靠。

应根据具体的样品性质和测量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

4. 数据处理在热导率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应注意排除测量中的噪声和干扰,并对数据进行平均处理和统计分析,以减小测量误差。

对于不同材料和测量方法,需要采用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热导率结果。

固体材料的热导率与热阻抗测量

固体材料的热导率与热阻抗测量

固体材料的热导率与热阻抗测量固体材料的热传导性质一直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热传导性质通常用热导率和热阻抗来表征。

热导率是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而热阻抗则是材料阻碍热量传导的程度。

本文将从实验方法、测量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来探讨固体材料的热导率与热阻抗测量。

一、实验方法固体材料的热导率和热阻抗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热板法、热流法、热脉冲法和热发射法等。

热板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固体材料热导率和热阻抗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两个热阻值已知的热板,通过测量板中的温度差来计算热传导率和热阻抗。

该方法适用于热导率较小的材料测量。

热流法通过施加一个已知的热流来测量固体材料的热导率和热阻抗。

该方法利用热流对样品产生的温度差来计算热传导率和热阻抗。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热导率范围较大的材料测量。

热脉冲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在热脉冲作用下的温度响应来计算热导率和热阻抗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热导率较高的材料测量,如金属等。

热脉冲法具有测量快、精度高等优点。

热发射法是一种测量固体材料热导率和热阻抗的非接触式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材料表面的红外辐射量来计算热导率和热阻抗。

该方法适用于高温下材料的热导率测量。

二、测量技术固体材料的热导率和热阻抗测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测量技术。

纳米颗粒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米颗粒探头对固体材料进行微区域热传导性质测量的方法。

该技术的出现填补了传统测量方法对材料样品尺寸要求较高的缺陷,具有非接触、高精度等优点。

纳米红外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对固体材料进行热导率和热阻抗测量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快速测量等优点,适用于材料表面的热传导性质测量。

三、应用领域固体材料的热导率和热阻抗测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材料科学领域中,热导率和热阻抗的测量可以帮助研究材料的热传导机制、优化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从而提高材料的热管理能力。

工程领域中,热导率和热阻抗的测量对于设计和制造高效热管理设备至关重要。

散热器热阻测试

散热器热阻测试

散热器热阻测试1. 简介散热器是一种用于降低设备温度的重要组件。

在电子设备中,高温容易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寿命减少甚至损坏设备。

散热器的设计和测试对于保持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散热器热阻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2. 热阻测试原理热阻是评估散热器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热阻描述了散热器传热能力的大小,一般用温度差除以功率得到。

热阻越小,说明散热器的传热能力越好。

热阻测试原理基于热传导定律,根据导热测试法测定散热器在规定工况下的热阻。

该方法通过对散热器两侧温度的测量,计算散热器的热阻。

具体步骤如下:1.将散热器安装在被测试设备上。

2.给被测试设备供电,并使其处于预定的工作状态。

3.在散热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测量温度,并记录时间。

4.根据测得的温度和时间数据,计算散热器的热阻。

3. 散热器热阻测试步骤散热器热阻测试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测试设备•设备:散热器、温度计、电源、被测试设备。

•将散热器正确安装在被测试设备上。

•准备好温度计和电源,确保能够正常测量温度和供电。

步骤二:设定工作状态根据被测试设备的要求,设定其工作状态,确保其产生一定的热量。

步骤三:测量温度•使用温度计在散热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测量温度。

•确保温度计能够准确测量温度,并记录测量值。

步骤四:计算热阻•根据测得的温度值和时间,计算散热器的热阻。

•通常,热阻的计算公式为热阻 = (T1 - T2) / P,其中T1为进风口温度,T2为出风口温度,P为被测试设备的功率。

步骤五:分析和记录结果分析并记录测试结果,比较不同散热器的热阻差异,评估散热器的性能。

4. 注意事项•在进行散热器热阻测试时,应确保被测设备处于稳定状态,并且测试环境温度保持一致。

•测量温度时,应使用精确的温度计,并将其放置在散热器进出风口处,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确保测试过程中电源供电稳定,以避免测试结果受到电源波动的影响。

•在进行数据记录时,应记得记录测试时间、温度、功率等关键参数,以便后续分析。

热传导的热阻与热导率计算

热传导的热阻与热导率计算

热传导的热阻与热导率计算热传导是一种重要的能量传递方式,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热传导的特性可以通过热阻和热导率来表征。

本文将介绍热传导中热阻和热导率的计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热传导现象。

一、热阻的计算热阻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温度梯度对应的热流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R = (L / k * A)其中,R为热阻,L为传热距离,k为材料的热导率,A为传热面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复杂结构的热阻。

可以通过将复杂结构分解为若干个热阻之和来计算整体的热阻。

例如,一个由若干个层状材料组成的壁体,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其总热阻:R_total = (R_1 + R_2 + ... + R_n)其中,R_total为总热阻,R_1、R_2、...、R_n为各层状材料的热阻。

二、热导率的计算热导率是指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距离的热流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k = (q * L) / (A * ΔT)其中,k为热导率,q为热流密度,L为传热距离,A为传热面积,ΔT为温度梯度。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通常需要考虑材料的各向异性。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热导率是一个标量,可以直接计算。

而对于各向异性材料,热导率是一个张量,需要通过热导率张量的元素进行计算。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可以根据材料的特性参数来估算热导率。

例如,对于晶体,在知道晶胞尺寸和原子热运动速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公式来估算热导率。

而对于非晶体材料,则需要借助实验数据或者分子动力学模拟来获得热导率的数值。

总结:热传导的热阻和热导率是衡量热传导特性的重要参数。

通过合适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估算热阻和热导率的数值。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热传导机制,还能为各种实际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简要介绍了热阻和热导率的计算方法,并提到了一些实践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希望这些信息对读者理解热传导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有所帮助。

当然,实际的热传导计算中可能还存在其他复杂情况,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热阻及热导率的测量方法

热阻及热导率的测量方法
按以下公式计算测试块的热流量:
Q12
=
l12 ´ d
A
´
[T1
-
T2
]
................................(0.1)
Q34
=
l34 ´ d
A
´ [T3
- T4 ]
................................(0.2)
上述3个公式中:
Q = Q12 + Q34 ....................................(0.3) 2
l=H R
报告 a) 试样名称、厚度; b) 测试过程中使用的压力; c) 从A.7.5得到的金属基覆铜板热阻; d) 从A.7.6得到的绝缘材料热导率。
.......................................(0.8)
R
=
A Q
´[TH
- TC ]
................................ (0.7)
金属基覆铜板热阻 金属基覆铜板热阻为按公式A.7计算值减去按A.6.3测定的接触热阻RI。
绝缘材料热导率 热导率通过试样热阻与相应的试样厚度作图求得。在图中,试样的厚度值为x轴,试样的热 阻为y轴(见图A.3)。
TH
= T2
-
d d
B A
[T1
-
T2
]
.................................(0.5)
式中: TH:与试样接触的热测试块表面的温度,单位为 K; T1:热测试块的较高温度,单位为 K; T2:热测试块的较低温度,单位为 K; dA:T1 与 T2 之间的距离,单位为 m dB:T2到与试样接触的热测试块表面的距离,单位为m。 冷测试块表面温度

热导率测试方法

热导率测试方法

热导率测试方法热导率是物质传导热量的能力的指标。

在研究热传导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材料的热导率进行测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热导率测试方法,包括热传导法、热电法、热膨胀法和热阻法。

热传导法是最常用的热导率测试方法之一。

它通过测量材料在稳定状态下的温度和热流量来计算热导率。

在实际测试中,我们通常使用热源和热传感器来控制和测量温度,并使用热流量计来测量热流量。

通过记录不同温度下的热流量和温度差,我们可以得到材料的热导率。

热电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热导率测试方法。

它利用材料的热电效应来测量热导率。

在热电法中,我们使用热电偶或热电导率仪来测量材料中产生的热电势差。

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热电势差和温度差,我们可以得到材料的热导率。

热膨胀法也是一种常见的热导率测试方法。

它利用材料的热膨胀性质来测量热导率。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热膨胀仪来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长度变化。

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的长度变化和温度差,我们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热导率。

热阻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热导率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材料的热阻来计算热导率。

在热阻法中,我们使用热流量计和温度计来测量材料的热阻。

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热阻和已知的热流量,我们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热导率。

除了这些常用的热导率测试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激光闪烁法、热红外成像法等。

这些方法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用于热导率的测试。

热导率的测试是研究热传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材料的热导率,从而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材料的热传导性质。

不同的测试方法各有优缺点,我们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阻及热导率测试方法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导热材料热阻和热导率的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金属基覆铜板热 阻和导热绝缘材料热阻和热导率的测试。

术语和符号
术语
热触热阻 contact resistance
是测试中冷热两平面与试样表面相接触的界面产生热流量所需的温差。

接触热阻 的符号为R I
面积热流量areic heat flow rate
指热流量除以面积。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方法。

λ:热导率,W/(m﹒K);
A:试样的面积,m 2 ;
H:试样的厚度,m;
Q:热流量,W 或者 J/s;
q:单位面积热流量,W/ m 2 ;
R:热阻,(K﹒m 2 )/W。

原理
本方法是基于测试两平行等温界面中间厚度均匀试样的理想热传导。

试样两接触界面间的温 度差施加不同温度,使得试样上下两面形成温度梯度,促使热流量全部垂直穿过试样测试表 面而没有侧面的热扩散。

使用两个标准测量块时本方法所需的测试:
T1=高温测量块的高温,K;
T2=高温测量块的低温,K;
T3=低温测量块的高温,K;
T4=低温测量块的低温,K;
A=测试试样的面积,m 2 ;
H=试样的厚度,m。

基于理想测试模型需计算以下参数:
T H:高温等温面的温度,K;
T C:低温等温面的温度,K;
Q:两个等温面间的热流量
热阻:两等温界面间的温差除以通过它们的热流量,单位为(K﹒m 2 )/W;
热导率:从试样热阻与厚度的关系图中计算得到,单位为W/(m.K)。

接触热阻存在于试样表面与测试面之间。

接触热阻随着试样表面特性和测试表面施加给试样 的压力的不同而显著变化。

因此,对于固体材料在测量时需保持一定的压力,并宜对压力进 行测量和记录。

热阻的计算包含了试样的热阻和接触热阻两部分。

试样的热导率可以通过扣除接触热阻精确计算得到。

即测试不同厚度试样的热阻,用热阻相 对于厚度作图,所得直线段斜率的倒数为该试样的热导率,在厚度为零的截取值为两个接触 界面的接触热阻。

如果接触热阻相对于试样的热阻非常小时(通常小于1%),试样的热导率 可以通过试样的热阻和厚度计算得出。

通过采用导热油脂或者导热膏涂抹在坚硬的测试材料表面来减小接触热阻。

仪器
符合本测试方法的一般特点要求的仪器见图A.1和图A.2。

该套仪器增加测厚度及压力监测等 功能,加强了测试条件的要求来满足测试精度需要。

仪器测试表面粗糙度不大于0.5μm;测试表面平行度不大于5μm。

精度为1μm归零厚度测试仪(测微计、LVDT、激光探测器等)。

压力监测系统。

图A.1 使用卡路里测量块测试架 图A.2 加热器保护的测量架
热源可采用电加热器或是温控流体循环器。

主热源部分必需采用有保护罩进行保护, 保护罩 与热源绝缘,与加热器保持±0.2K的温差。

避免热流量通过试样时产生热量损失。

无论使用 哪一种热源,通过试样的热流量可以用测量块测得。

热流量测量块由测量的温度范围内已知其热导率的高热导率材料组成。

为准确测量热流量, 必须考虑热传导的温度灵敏度。

推荐测量块材料的热导率大于50 W/(m.K)。

通过推算测量块温度与测试表面的线性关系(Fourier传热方程),确定测量块的热端和冷端 的表面温度。

冷却单元通常是用温度可控的循环流体冷却的金属块,其温度稳定度为±0.2 K。

试样的接触压力通过测试夹具垂直施加在试样的表面上,并保持表面的平行性和对位。

试样
金属基覆铜板试样要求
金属板厚度:1.0mm
铜箔厚度:35 μm
绝缘层厚度:75μm±5μm
试样尺寸为25.4mm×25.4mm或适用于仪器测试探头的尺寸,试样表面平整,试样数量为1块。

用砂纸打磨边缘至光滑
导热绝缘材料试样要求
试样采用压制成厚度均匀的、厚度约0.25mm、0.50mm和0.75mm的绝缘基材。

各种厚度的试样剪切成尺寸25.4mm×25.4mm或适用于仪器测试探头的尺寸, 试样数量各1块。

程序
采用仪器自带的归零型厚度测试仪对试样进行测厚,并记录为H 。

启动热端、冷端装置,使之稳定在特定的温度点,使T 2、T 3的平均温度值为60±2℃。

在试样的上下表面涂抹层导热膏,并将试样放入测试架上,闭合测试架,根据试样的特性施 加适当的压力,使热阻测量值稳定。

并对压力进行测量和记录。

记录测量块的温度和平衡时电加热器的电压和电流。

在恒定功率下,间隔五分钟的两次温度 读数相差小于±0.1℃或者间隔五分钟热阻变化小于1%时,认为达到平衡。

计算
热流量
使用测试块卡路里测试仪时的热流量:
按以下公式计算测试块的热流量:
] [ 2 1 12 12 T T d
A Q - ´ ´ = l ................................(0.1)
] [ 4 3 34 34 T T d
A Q - ´ ´ = l ................................(0.2) 2
34 12 Q Q Q + = ....................................(0.3) 上述3个公式中:
Q 12:热测试块的热流量,单位为W;
Q 34:冷测试块的热流量,单位为 W ;
Q :穿过试样的平均热流量,单位为W ;
λ12:热测试块材料的热导率,单位为 W/(m﹒K);
λ34:冷测试块材料的热导率,单位为 W/(m﹒K);
A :所用卡路里测量块的面积,单位为 m 2 ;
T 1-T 2:热测试块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差,单位为 K;
T 3-T 4:冷测试块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差,单位为 K;
d :测试块中温度传感器的距离,单位为m。

没有使用卡路里测量块测试仪时的热流量:
按以下公式计算热流量: I
V Q ´ = ..............................(0.4) 式中:
Q :热流量,单位为 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